中國民俗大全 1

中國民俗大全

首頁.書架.社科.目錄下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一章(本章免費)  民族風俗習慣,是一個民族在其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共同的喜好、習慣和禁忌,它表現在飲食、服飾、居住、婚姻、生育、喪葬、節慶、娛樂、禮節和生產等諸方面。自然環境、生產力水平、生產方式、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都是影響民族風俗習慣形成的因素。一方水土滋育著一方風土人情。《清嘉錄》序中就有:「夫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雖時序之在天下薄海皆同,而一方有一方之風土人情,不可得而強也。」民族風俗涉及的範圍是如此之廣,諸如祭祀崇拜、節日生活、飲食禁忌、禮儀規範、處事方式等等,都可以納入其中,幾乎包羅了人類生活的所有方面。每個民族的風俗行為,最真切地折射著該民族的本質。  民族風俗習慣,是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相沿積久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它具體表現在各民族的生產、居住、飲食、服飾、婚姻、喪葬、節慶、娛樂、禮儀、禁忌等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歷史傳統、心理感情以及道德準則、宗教觀念等。作為民族特點的一種外在表現,風俗習慣對民族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任何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都是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產物。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風俗習慣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由簡到繁的發展過程。茹毛飲血、巢居穴處是原始社會人類的共同習俗。隨著生產的發展,社會生活的多樣化以及民族共同體的形成,逐漸形成了民族的風俗習慣。  我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是在長期社會發展中逐漸形成的。有些民族風俗習慣與一個民族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有關。還有些風俗習慣是一個民族在一定歷史時期的經濟文化生活的反映。例如,從事畜牧業、農業、林業或漁獵業的各民族,在飲食、居住、出行、服飾、婚姻、喪葬等諸多禁忌、好惡是不同的。還有些民族的風俗習慣與宗教信仰有密切的聯繫,如有些宗教對於教徒的婚喪、嫁娶、飲食等方面的規定,有的慢慢地變成了民族的風俗習慣。  民族風俗習慣的特點我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雖然有很大的差異,但是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穩定性。民族風俗習慣是一定社會歷史條件和社會生產條件的產物,因而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民族風俗習慣的變遷往往落後於社會經濟生活條件的發展變化。  (2)群眾性和社會性。民族風俗習慣世代相傳,滲透到該民族日常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因此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深刻的社會性。  (3)民族性和敏感性。風俗習慣反映著民族的生活方式、歷史和文化傳統、心理素質和感情世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體現著民族性。就是因為這種民族性,對待民族風俗習慣問題往往被看做是對待這個民族的問題。民族風俗習慣問題具有敏感性,需要慎重對待。  (4)地域性。民族風俗習慣是各民族居住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等條件的一種反映。各民族居住地區不同,有差異,因而各民族風俗習慣必然具有地域性。 

中國民俗大全

首頁.書架.社科.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二章(本章免費)  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政策、法律和法規我國在1949年制定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195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都明確規定各少數民族均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自由。此外,我國還先後制定頒布了許多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具體法律、法規和一系列具體措施。主要有:  (1)尊重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我國各民族在飲食習慣上都有自己的特點,為保證少數民族特需食品的生產和供應,尤其對回、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塔塔爾、烏孜別克、東鄉、撒拉、保安等10個信仰伊斯蘭教、食用清真食品的民族,給予了專門的照顧。  並且規定:在城市和信仰伊斯蘭教民族來往較多的交通要道、飯店、旅館、醫院及列車、客船、飛機等交通設施上,應設清真食堂或有清真伙食。對信仰伊斯蘭教公職人員較多的機關、學校、企事業,要求設立清真食堂或有清真伙食。在經營、銷售食品中,凡供應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牛羊肉,應做到單宰、單儲、單運、單售,不得與其他肉食混雜,要註明「清真」字樣。供應糕點及其他食品也應照此辦理。  (2)尊重少數民族的服飾習慣。許多少數民族的穿著裝飾都有自己獨特的習慣和特殊要求,對於這方面的習俗,國家安排了少數民族特需用品的生產和供應,在許多地區設有民族用品商店或在一般商店內設立民族用品專櫃。  (3)尊重和照顧少數民族年節習俗。我國規定:各地人民政府應按照少數民族年節習慣,制定放假辦法、節日特殊食品供應等優待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第七條規定:「不以春節為傳統節日的少數民族地區,春節是否升掛國旗,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規定。  民族自治地方在民族自治地方成立紀念日和主要傳統民族節日,可以升掛國旗。」  (4)尊重少數民族婚姻習俗。《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可以依據本法的原則,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某些變通條例或補充的規定。」現在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大都結合本地區、本民族的實際,制定了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變通條例或補充規定。此外,1951年最高人民法院還對漢族和少數民族通婚問題,作出了要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規定,一是少數民族的婚齡可適當降低。對一些少數民族不與外族通婚等其他婚俗要給予尊重,並慎重對待;二是對某個同其他民族男女自願結婚的,他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  (5)尊重少數民族喪葬習俗。我國各民族有不同的喪葬習俗,如火葬、土葬、水葬、天葬、塔葬等葬法,有的一個民族就有多種葬法。  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第六條規定:尊重少數民族的喪葬習俗;自願改革喪葬習俗的,他人不得干涉。國家尊重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土葬習俗,劃撥專用土地,建立公墓,還設立專門為這些民族服務的殯葬服務部門。國家還規定:絕不能強迫回族等信仰伊斯蘭教民族實行火葬。 

中國民俗大全

首頁.書架.社科.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三章(本章免費)  (6)防止大眾傳播媒介中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事件發生。大眾傳媒中,有時會發生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現象。對此,國家予以高度重視。國家要求新聞、出版、文藝界和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員,認真學習和掌握國家的民族政策,正確對待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多到少數民族地區進行調查研究,全面深入地了解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防止醜化、侮辱少數民族的作品出現。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云:「維天有漢」。華夏族稱為「漢人」,始於漢朝。漢族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漢族人口約為13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於世界各地。除我國兩岸四地外,漢族在東南亞和北美洲也有較多分布。  漢族主食以稻米、小麥為主,輔以蔬菜、肉食和豆製品。漢族講究並善於烹飪,不同地區的漢族以炒、燒、煎、煮、蒸、烤和涼拌等烹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味。漢族菜一般被分為川、粵、閩、皖、魯、湘、浙、蘇等八大菜系。  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數千年來,成為漢族飲食習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產生了廣泛影響。  漢族的節日食品是豐富多彩的。它常常將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舊時代的宮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慶典等儀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二是供人們在節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製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  漢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  (1)過大年(春節)。陰曆正月初一俗稱過年,傳統上從歲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年時,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2)清明節。陽曆四月五日到四月六日祭祖、掃墓。  (3)端午節。陰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主要是吃粽子。  (4)七夕節。陰曆七月初七又稱乞巧節,當日女子拜織女,以求自己心靈手巧,嫁得如意郎君;男子拜魁星,以求金榜提名,事業有成。  (5)中元節。陰曆七月十五又稱盂蘭節,俗稱七月半、鬼節,有祭祀靈魂等民間習俗。  (6)中秋節。陰曆八月十五舉家團圓節,主要是賞月、吃月餅。  (7)重陽節。陰曆九月初九敬老節。  (8)臘八節。陰曆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9)小年。陰曆臘月二十三。  漢族的圖騰是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佔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龍飛鳳舞,是中原地區與南方地區的民族標誌。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人都以自己是「龍的傳人」而驕傲。  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台、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樂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漢族的主要傳統觀念。歷史上漢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一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中國民俗大全

首頁.書架.社科.目錄下章|上章|加書籤|回簡介  第四章(本章免費)  維吾爾族  在中國西北的新疆,天山腳下聚居著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最愛吃饢、抓飯、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風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爾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等,此外還有油饊子、銀絲擀麵、哈勒瓦、羊雜碎、曲連、烤南瓜、葡萄乾、哈密瓜、黃蘿蔔醬等。  維吾爾族待客和做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粒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眼前的「飯單」上。共盤吃抓飯時,不將已經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只能用手帕或布擦乾,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男女青年要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瑪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干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製00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售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肉孜節意譯為「開齋節」。  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按照伊斯蘭教教規,節前1個月開始封齋。即在日出後和日落前不準飲食,期滿30天開齋,恢復白天吃喝的習慣。開齋節前,各家習慣炸饊子、油香、烤制各種點心,準備節日食品。節日期間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節祝賀。  哈薩克族  我國的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少數分布於甘肅省阿克賽哈薩克自治縣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哈薩克族自治州。國外的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哈薩克共和國等等,以俄文字母記錄語言。據民間有關白鵝的傳說,認為哈薩克為「白鵝」之意。也有人認為,哈薩克是中國古代「曷薩」、「阿薩」或「可薩」的異名。還有人把哈薩克解釋為「戰士」、「自由的人」、「脫離者」。  哈薩克族日常食品主要是麵食、牛肉、羊肉、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哈薩克族平時喜歡把麵粉做成「包爾沙克」(油果子)、烤餅、油餅、面片、湯麵、那仁等,或將肉、酥油、牛奶、大米、麵粉調製成各種食品。  氈房是哈薩克族民間建築,適宜於春、夏、秋季轉場搬遷的一種簡易住房。冬天則在冬季牧場(俗稱「冬窩子」)修建平頂土房。  哈薩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飯要先敬老人,一般在進餐時習慣長輩先坐,其他人依次圍著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氈子上。在用餐過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讓給老人。  哈薩克族有許多禁忌,如年輕人不準當著老人的面飲酒,不準用手亂摸食物;絕對不準跨越或踏過餐布,不準坐在裝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諱當面數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過拴牲畜的繩子,也不能騎馬進入羊群;忌諱別人當面讚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說「胖」,認為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不幸;忌客人在家門口下馬和騎快馬到家門口下馬;忌食豬肉、狗肉、驢肉、騾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動物的血。  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對登門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貴的客人或多年未見的親人到來,除宰羊外,還需宰馬,以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壺提水和臉盆讓客人洗手,然後把盛有羊頭、後腿、肋肉的盤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將羊腮幫的肉割食一塊,再割食左邊耳朵之後,將羊頭回送給主人,大家共餐。食畢大家同時舉起雙手摸面,做「巴塔」(祈禱)。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哈薩克人以純樸、誠實、直爽、熱情好客而聞名。這是因為牧區地廣人稀,居住分散,行旅不便,外出時,凡有氈房的地方,自然就成了休憩和投宿之處,行人就可免受饑寒之苦。哈薩克人對待客人恭敬備至,禮節周到,他們認為客人是安拉賜予的,不可稍有怠慢。  哈薩克族的游牧文化在哈薩克族的游牧、遷徙過程中吸收周圍民族的文化內容,創造出了具有特色的哈薩克民族文化。特別是中亞和新疆南部地區的綠洲農業文化,來自西北方向的俄羅斯文化、烏克蘭文化、塔塔爾文化以及相當重要的中原漢文化等等都對哈薩克文化的發展有影響。  01哈薩克族的禮儀既有濃郁的草原生活特點又有伊斯蘭教特色。哈薩克族的人生禮儀極富有游牧文化特色。他們十分重視新生命的誕生。嬰兒出世後往往舉行3天慶祝活動,視為搖籃禮。哈薩克族的嬰兒一般是在搖籃里長大的,所以哈薩克人在嬰兒出生7~10天後要舉行將嬰兒放入搖籃的儀式。屆時,主人家宰一隻羊,邀親友、鄰居家的婦女參加,同一天還舉行命名儀式。來參加這兩個儀式的婦女每人都要將一件自己親手製作的衣服送給嬰兒,還要給孩子起一兩個名字供主人選擇,或者由毛拉給孩子命名。主人熱情招待來賓,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吃邊向孩子祝福。現在,這一儀式多在嬰兒出生40天後舉行。在男孩5~7歲時一般還要舉行割禮。哈薩克非常重視割禮,儀式規模十分隆重。除此之外,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還有騎馬禮等。  由於哈薩克族信奉伊斯蘭教,其葬禮基本上按伊斯蘭教教規進行。  哈薩克族十分重視葬禮,葬禮大體上分為臨終前念經「贖罪」、整容、掛旗弔唁、報喪、奔喪、出殯、送葬、哀悼、祭祀等一系列活動,全部過程甚至要持續1年時間。  哈薩克族的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時間在舊曆正月,過節的那一天,互相祝賀,猶如漢族的春節是送舊迎新的節日。  每逢節日喜慶時都舉行傳統的刁羊、賽馬和姑娘追等遊戲。  哈薩克族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哈薩克文學包括書面文學和口頭文學,後者的地位十分重要。牧民們在相互交流與聯繫中,將不同部落的傑出文才創作的口頭民間文學加以傳承和發展,使之日益豐富。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敘事長詩、愛情長詩、民歌、諺語等,其中尤以長詩所佔地位突出。據統計,哈薩克族約有多部長詩,代表作如《英雄塔爾根》、《阿勒帕米斯》等。史詩有《薩裏海與薩曼》、《阿爾卡勒克英雄》等。  回 族  回族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  回族人信仰伊斯蘭教。在居住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動,經典主要是《古蘭經》,信徒稱「穆斯林」。生活習俗固守回族傳統,遵循教規,講究衛生。  因為回族分布較廣,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寧夏回族偏愛麵食,喜食麵條、面片,還喜食調合飯。甘肅、青海地區的回族則以小麥、玉米、青稞、馬鈴薯為日常主食。油香、饊子是各地回族喜愛的特殊食品,是節日饋贈親友必不可少的食品。民間特色食品有釀皮、拉麵、肉炒麵、豆腐腦、牛頭雜碎、臊子面等。多數人家常年備有發酵面,供隨時使用。  在可食的牛羊動物身上,像筋、骨、油、肉、肝、肺、皮、心、腰、腸、肚、管、頭、蹄等這些部位是可食的;像兩門(肛門、生殖門)、須(鼻須)、耳、脊(脊髓)、爪(蹄殼)、腦(腦汁)、鞭(牛鞭)、胞(膀胱)、胰、虎(睾丸)、二血衣(血液、衣包)等,都是不可食的部位。  回族除了不吃豬肉外,還不吃下列動物的肉:有爪子的、不反芻的獸類,如馬、騾、驢、貓、狗、象、虎、豹、熊、狼、狐狸、鼠、貉的肉;性情凶暴的禽類,如鷹、鷂、鷲、梟、烏鴉的肉;兩棲類的蟒肉,爬行類動物中的蛇肉;水產類中奇形怪狀的生物,如龜、泥鰍、魚、蛙、蚌、海參、蜇、蟹等。  回族人民最喜愛的傳統飲料是茶。茶既是回族的日常飲料,又是設席待客最珍貴的飲料。茶是回族人民飲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蓋碗茶是西北回族一種獨特的飲茶方式,相傳始於唐代。蓋碗茶由托盤、茶碗和茶蓋三部分組成,故稱「三炮台」。每到炎熱的夏季,蓋013碗茶便成為回族最佳的消渴飲料;到了嚴寒的冬天,農閑的回族人早晨起來,圍坐在火爐旁,或烤上幾片饃饃,或吃點饊子,總忘不了刮幾盅蓋碗茶。  回族人還把蓋碗茶作為待客的佳品,每逢古爾邦節、開齋節或舉行婚禮等喜慶活動,家裡來了客人時,熱情的主人都會給你遞上一盅蓋碗茶,端上饊子、乾果等,讓你下茶。敬茶時還有許多禮節,即當著客人的面將碗蓋打開,放入茶料,沖水加蓋,雙手捧送。這樣做表示這盅茶是專門為客人泡的,以示尊敬。如果家裡來的客人較多,主人根據客人的年齡、輩分和身份,分出主次,先把茶奉送給主客。  回族人忌諱別人在自己家裡吸煙、喝酒;禁用食物開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東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顏色像血一樣紅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凡供人飲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許牲畜飲水,也不許任何人在附近洗臉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裡。回族的日常飲食很注意衛生,凡有條件的地方,飯前、飯後都要用流動的水洗手。多數回族不抽煙,不飲酒,就餐時,長輩要坐正席,晚輩不能同長輩同坐在炕上,須坐在炕沿或地上的凳子上。另外,舀水、舀飯均不得往外舀。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這些節日和紀念日都是以伊斯蘭教曆計算的。伊斯蘭教曆,以月亮盈虧為準,全年為個月,平年354天,閏年355天,30年中共有1個閏年,不置閏月,與公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曆多出1年。故回族上述三大節日一般每三年提前一個月。  (1)開齋節。在我國陝西、甘肅、青海、雲南等地的回族將開齋節亦稱為「大爾德」。  回族的齋月,是伊斯蘭教曆九月(萊麥丹月)。回族為什麼要封齋呢?據《古蘭經》載,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40歲那年(伊斯蘭教曆九月),安拉開始把《古蘭經》的啟示告訴他。因此,回族視齋月為最尊貴、最吉慶、最快樂的月份。為了表示紀念,就在每年伊斯蘭教曆九月封齋一個月。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現的日期而定。  (2)古爾邦節。「古爾邦」,阿拉伯語音譯「爾德古爾邦」,意為「犧牲」、「獻身」,故亦稱「宰牲節」、「忠孝節」。大部分地區的回族稱為「小爾德」,是伊斯蘭教三大節日之一,一般在開齋節過後七十天舉行。  古爾邦節,還要舉行一個隆重的宰牲典禮,這就是節日里,除了炸油香、饊子、會禮外,還要宰牛、羊、駱駝。一般經濟條件較好的,每人要宰一隻羊,七人合宰一頭牛或一峰駱駝。宰牲時還有許多講究,不允許宰不滿兩歲的小羊羔和不滿三歲的小牛犢、駱駝,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選體壯健美的牲畜。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親友鄰居,一份濟貧施捨。  (3)聖紀節。「聖紀節」是紀念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由於穆罕默德的誕辰與逝世恰巧都在伊斯蘭教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族人一般合稱「聖紀」。  01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突厥語,系本民族自稱,意為「四十個姑娘」,也有認為是「四十個部落」、「山裡游牧人」、「赤紅色」等含義,但一般解釋為「四十個姑娘」。柯爾克孜族主要分布於新疆西部地區,絕大部分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餘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蘇和喀什等地區。另外,在黑龍江省富裕縣也有零星分布。  柯爾克孜族的先民,史稱「鬲昆」、「堅昆」、「契骨」、「紇骨」、「黠戛斯」、「轄戛斯」、「吉利吉思」、「乞兒吉思」、「布魯特」等。  柯爾克孜族生活中有很多禁忌。禁食豬、驢、狗肉和自死牲畜及一切動物的血;嚴禁在住宅附近大小便;談話時不能擤鼻涕;忌諱騎快馬到門口下馬,因為這意味著報喪或有不吉利的消息;最忌撒謊、欺騙和賭咒。飯前飯後要洗手,洗手後手上的水不能灑,要用布擦乾。做客時,吃東西要留下一點,不能吃盡,以示主人招待豐盛。  客人吃飯時,他人不能進屋或窺探。客人告別出門時,要背朝門外退出。喪葬時將屍體用白布纏頭和全身,實行土葬,由男子送葬。  柯爾克孜人最初是崇拜圖騰。有名的圖騰是雪豹和牛。除此,還信仰「烏買」女神。信奉祖先和天神,他們朝南方禱告,崇拜太陽,認為火星不吉利。到了清代,才轉信伊斯蘭教,屬於正統的遜尼派。在東北部分柯爾克孜族信奉薩滿教和藏傳佛教。  柯爾克孜族的主要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等節日。過節時,男女均著新衣,並以茶水、油果等互相招待。  悠久的歷史和牧業生產生活,造就了柯爾克孜人豪放爽朗的性格和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其中最突出的是民歌、詩歌、音樂。柯爾克孜族的史詩最著名的是《瑪納斯》,有20多萬行,是一部傳記性的英雄史詩,描繪了瑪納斯家族八代人反抗異族侵略、保衛家鄉和柯爾克孜族人民的安寧生活的主題。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塔城、喀什、烏魯木齊、莎車、葉城等地,其餘散居在各地城市。  烏茲別克族的飲食習慣與新疆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一樣,禁酒和忌食豬、狗、驢、騾、肉,喜食牛、羊、馬肉及乳製品,一日三餐皆吃饢和奶茶,還愛吃土豆燉肉及蜂蜜、糖漿。  烏孜別克族的房屋有多種形式,頂樓呈圓形的稱「阿瓦」,一般則為平頂長方形的土房。房屋牆壁較厚,砌有圖案形壁龕。木柱雕刻有各種圖案。取暖多用壁爐,也有在室內挖坑置爐取曖的。服裝以男女戴各式各樣小花帽為特點。男子穿長袍,束三角形繡花腰帶。婦女穿連衣裙,寬大多褶,不系腰帶。一般穿皮靴,外加淺幫套鞋。婦女的繡花鞋別緻美觀。用餐時嚴禁脫帽,更不能穿褲衩、背心去別人家裡。  烏孜別克族先民曾信仰過祆教、佛教,從欽察汗國的烏孜別克汗017時代就開始信仰伊斯蘭教。歷史上伊斯蘭教對烏孜別克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領域產生過重大影響。自18世紀以來,烏孜別克人在喀什、莎車、伊犁、奇台等建造了宏偉的清真寺。重要節日也是開齋節、古爾邦節。  烏孜別克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特色濃郁。有史詩、敘事長詩、民歌、故事、諺語、謎語等等。《阿勒帕米西》是流傳廣、影響大、有口皆碑的英雄史詩。《墳墓中出生的孩子》是一部故事曲折、卷帙浩繁、形象生動、語言流暢、音韻鏗鏘、為廣大烏孜別克人喜聞樂見的敘事長詩。烏孜別克人都會唱歌,如民歌、勞動歌、習俗歌、情歌,形式多樣。烏孜別克族民間音樂曲調優美、節奏明快,歌唱時有齊唱、獨唱、對唱等表演形式。  塔吉克族  我國的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分布在莎車、澤普、葉城和皮山等縣。塔吉克族人口雖少,卻歷史文化悠久。「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稱,據民間傳說,該詞的原意為「王冠」。  塔吉克族的服飾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一般戴黑絨,圓高統帽;女子戴圓頂繡花棉帽,帽的後半部垂有後簾。出門時,帽外加披方形大頭巾,多為白色,新嫁娘用紅色,小姑娘也有用黃色的。男女都穿紅色長統尖頭軟底皮靴。  塔吉克族最佳食品為抓肉,牛奶煮米飯和牛奶煮烤餅。由於宗教關係,不食豬、狗、驢、馬肉以及自死動物。  忌用腳踢羊和腳踏食鹽。忌看羊產羔。交談時忌脫帽。  牧民在村中有固定住宅,一般為土木結構平頂屋。屋內不分間,四周築有土台為坐卧起居之地。在牧場上使用簡陋的矮土屋。四壁無窗,靠屋頂的天窗透光、通風。室內不分間,全家男女老少飲食起居都集於一室。室內四周為土台,上鋪氈毯,以供坐卧。在夏秋放牧季節,少數牧民使用氈房。  塔吉克族人熱情好客,講究禮節。其禮節質樸、親切。男子相見,互相握手或互吻手背。婦女相見,長輩吻幼輩的眼或前額,幼輩吻長輩的手心,平輩互吻面頰和嘴唇。男女同輩相見,女方吻男方的手心或握手。子女與父母相見,要吻父母手心,以示敬重。家庭中最熱情的禮節是擁抱。  塔吉克族節日有古爾邦節、乞脫乞迪爾愛脫(春節)、巴羅提節、肉孜節、台合木茲瓦目脫節(播種節)、茲完爾節(引水節)等等。塔吉克族的節日都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如乞脫乞迪爾愛脫(春節),時間在每年青草就要萌芽的公曆3月。家家大搞衛生。一清早,由小孩牽一019黃牛到屋內繞行一圈。主人向牛背撒麵粉,喂少許餅後牽出。接著,全家魚貫而入。然後互相幸訪祝賀。婦女們要給來賓的左肩上撒麵粉,以示吉祥。  塔吉克族的文學藝術豐富多彩,源遠流長。過去,沒有文字,靠口頭傳送。著名的詩歌《雄鷹》、《白鷹》、《聰明的寶石》和《利可司爾水鳥》等等,總稱「瑪卡木」,是詩歌的代表作。傳說《慕土塔格山》和《大同人的祖先》生動感人。塔吉克族能歌善舞,音樂有彈唱曲、歌舞曲、叼羊曲、哀悼曲、情歌和宗教歌曲等。特有的樂器為納依(鷹翅骨制的短笛)、巴朗孜闊木(彈撥的七弦琴)和熱瓦甫(彈撥的六弦琴)。舞蹈大都為雙人舞,以模擬雄鷹翱翔為特色。塔吉克族還有獨特的戲劇藝術,分歌舞劇和話劇兩種。語言生動幽默,動作滑稽,寓意深刻。歌舞劇《老少夫妻》一劇很有名。其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高。  塔吉克族的工藝美術有刺繡、編織和補花等。 


推薦閱讀:

「救國」與「救人」——辛亥革命時期與新文化運動時期改造國民性思想之比較
在懸崖絕壁上鋪路的中國民工[高清組圖]
中國民間關於卧室風水禁忌
禮儀之邦的國民為何總是學不會守規矩?
香港政協委員彭長維建議加強港人身份認同 希望港澳獲「無差別國民待遇」

TAG:中國 | 民俗 | 國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