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錢幣價格表

先秦-秦 名稱形制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貝幣天然貝 10元 使用海貝打磨穿孔加工而成,始產一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曾亦行使貨幣之功能;銅貝--始鑄於殷商晚期,下迄春秋時期。此當人類史上最早之金屬鑄幣。 貝幣骨貝 25元 貝幣銅貝 5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武 1300元 春秋早期至戰國初。周王畿地區。青銅,按今發現,空首布尚有鉛質,以及銀質者鑄。形狀為平肩平足,附註於此不另載。鏟型,有銎。 平肩弧足空首布冊 18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南 15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安藏 10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東周 50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官考 3200元 斜肩弧足空首布盧氏 1050元 春秋至戰國初。周王畿地區。青銅,鏟形,斜肩,有銎。 斜肩弧足空首布三川 1100元 聳肩尖足空首布八 4000元 春秋至戰國初。晉。青銅。起源於生產工具「耒」,肩,足皆成尖角狀,有銎。 聳肩空首布無文 2600元 釿布梁半釿 2600元 戰國早、中期,以魏國為主,另趙,楚諸地亦曾鑄有。青銅,平首,一般為圓檔方足。 釿布梁一釿 2000元 釿布梁二釿 8000元 釿布晉半釿 15000元 釿布晉陽二釿 8000元 釿布晉陽一釿 2500元 釿布安邑一釿 600元 釿布晉陽半釿 6000元 釿布虞一釿 2000元 釿布虞半釿 22000元 釿布氏半釿 22000元 布幣山陽 10000元   布幣分布 3000元 布幣四布當釿 30000元 布幣殊布當釿、十貨 1400元 銳角布公 100元 戰國中、後期,韓,魏等地,青銅,首部兩端呈銳角,平肩方足。 銳角布垂 220元 銳角布涅金 200元 布幣盧氏涅金 6000元 戰國中、後期。三晉地區、燕國,青銅。平首、平肩、方足。小方足布是目前存世最多的一種布幣,歷年均有出土。 方足布藺 100元 方足布平陽 35元 方足布安陽 120元 方足布齊備 120元 方足布襄坪背左 80元 方足布同是 150元 方足布高都 180元 方足布奇氏 280元 方足布烏壤 300元 方足布長安 700元 方足布 550元 方足布東周 1600元 方足布右明新治 1500元 尖足布邪山 1200元 戰國中、後期,趙、燕等地,青銅。平首、聳肩,尖足。 尖足布茲氏半 150元 尖足布武安 150元 尖足布中陽 400元 尖足布商水 900元 尖足布壽陰 350元 圓足布藺、五 1300元 戰國後期,趙國,青銅,圓首,圓肩,圓檔、圓足。 圓足布離石 3000元 圓足布離石、三十五 2200元 三孔布北九門 50000元 戰國晚期,趙國,青銅,由圓足布演化之別種;首與兩足部各有一小圓孔,故名。三孔布背文皆以「朱」「兩」紀重,首開「銖」、「兩」紀重製,對後世影響極大。 三孔布宋子 50000元 三孔布下專 50000元 刀幣針首刀 700元 春秋末期至戰國早期,燕國一帶,青銅,首部尖狀,面文為記號、符號或單字。 刀幣尖首刀 1200元 刀幣博山博山刀 1500元 刀幣八明刀圓折 70元 戰國中、晚期,燕國,青銅,有圓折和磬折兩種。 刀幣左二明九磬折 40元 刀幣明、齊化齊明刀 8000元 戰國晚期,齊境內,青銅,刀身多輕薄,「明」字為方折,細長。 刀幣甘丹直刀 250元 戰國中晚期,趙、中山國,青銅,圓首,刀身平直,大者微帶弧意,形體皆輕薄。 刀幣晉匕直刀 10000元 刀幣即墨之法化齊大五字 2500元   刀幣齊造邦長法化齊六字刀 8000元   刀幣即墨法化齊四字刀 2200元   刀幣齊法化齊三字刀 400元   環錢離石 1500元 戰國中後期,周王畿、魏、秦、趙等地,青銅,圓形圓孔,制古拙,而背無郭,穿孔正面大,背面小;錢背呈平面狀,背徑大於面徑。背緣上及穿眼肉多能觀察到范線,而錢體外緣亦能找到澆口痕迹。字文大篆,筆劃鋒勁,俊灑不羈。 環錢藺 10000元 環錢共屯赤金 15000元 環錢東周 1500元 環錢西周 1200元 環錢共 1000元 環錢半環 10000元 環錢長垣一釿 2500元 圓錢幣貝益四化 150元 戰國中晚期,秦、齊、燕等地。鉛,銅,圓形方孔,分無郭,有兩種,後世相沿之方孔圓錢定製即源出於此。 圓錢幣貝益六化 180元 圓錢幣貝益化 600元 一化方孔幣 10元   明化方孔幣 10元   兩甾方孔幣 1200元   蟻鼻錢君 800元 戰國,楚,青銅,貝形,凸形,平背,一端有孔,錢面鑄陰文。 蟻鼻錢金 200元 蟻鼻錢行 400元 文信方孔幣 5000元   半兩秦鑄(小平) 30元 公元前221年----前206年,秦初由於中央政權統一鑄幣,至末年,社稷動蕩,各地方鑄、私鑄錢出焉,青銅,規範秦半兩製作精好,錢文整,挺拔,一般直徑在3.2厘米上下,重約8克左右。 半兩大型(小平) 50元 半兩秦鑄36mm 200元   兩兩秦鑄小平 600元   半兩秦精鑄傳形 500元 秦並六國統一鑄幣,名曰半兩,方孔圓錢從此成為定製,古以廿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錢文半兩二字高挺,兩中人字偏下,上橫較短,半字下橫較長,據咸陽出土:徑2.3--3.8厘米,重2.8--8.1克,傳世徑3.5厘米以上者少見。 半兩秦特大型

漢-隋

漢初仍行半兩錢,由於允許民間自鑄,錢制較亂,以致出現重僅一克的莢錢。呂后、文帝及武帝初年,曾分別更鑄八銖半兩,五分錢和四銖半兩。漢武帝建元元年鑄行三銖錢,元狩五年則開始鑄行五銖錢,使半兩錢不再成為法定貨幣。從實物上來看,除四銖半兩外,目前對秦漢之際的半兩錢的鑒別尚有待深入研究。

漢武帝元狩五年鑄行五銖錢,是秦漢貨幣史上的一大轉折,實現了中央對貨幣鑄造權的集中統一。武帝時期的五銖錢,枚重五銖,形制規整,重量標準,鑄造精良。

王莽代漢,托古改制,幣制極度混亂。自居攝二年至天凰元年八年間。王莽頒布一系列改變幣制的法令,禁五銖,行新錢,先後規定的貨幣連三十餘種,其形式模仿周制,等級龐雜,使用不便,不足值的大額貨幣濫借苛法強制推行,導致經濟的極大混亂,不久即告失敗,新莽改製為取得政治效果,十分注意器物製作的精準,遺存的新莽貨幣形制精美,幣文雋秀,在鑄造技術上有其獨到之處。

東漢建開十六年,光武帝劉秀重新推行為王莽改制所一度中斷的五銖錢制,對社會經濟的恢復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貨幣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變期,即中國銅錢由銖兩體系向唐宋年號、寶文錢制轉變的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時期,政治分裂,社會動蕩,貨幣經濟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三國時期,各國錢制由於不同的經濟基礎形成了各自的特點,曹魏立國之初,一度廢除舊錢,改用帛交易。魏明帝太和元年恢復使用形同漢制的五銖錢,貨值相對穩定。吳、蜀兩國則因國力不濟實行變相的通貨膨脹政策,接連鑄行不少名目價值與實際價值相脫離的大額銅錢。

兩晉時期,仍沿用漢魏及東吳舊錢,十六國中的前涼、後趙和成漢則發行過少量錢幣,但有帛等實物交易卻是主要的流通手段。南北朝埋藏鑄幣增多,但幣制相當混亂,名目繁雜,民間的私鑄錢大量出現,而初行於東漢晚期的剪鑒錢在北方地區尤為盛行。所謂剪鑒錢,一般指前期舊錢鑒為內心與外圈二種型,以這應當時衰頹的社會經濟對貨幣單位的重量的需求。-- 隋代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統一標準的五銖錢,同時嚴禁私鑄及其他舊幣使用。錢制的龐雜局面得到了整治,至開皇五年隋五銖便成為國內統一的法定貨幣。 漢(新莽、東漢、三國、晉、十六國、南北朝、)---------

隋 名稱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涼造新泉小平小樣 3000元 北涼渠蒙遜永安年間鑄徑2.4CM,重約3克左右,小者不足2CM,重約1.5克,此泉出土均在甘肅武威,有王莽錢文風韻.. 太夏真興小平 15000元 東晉時匈奴貴族赫連勃勃於真興年間鑄。徑2.35CM,重約3.03克,錢文真書而見隸韻。此泉多在甘肅出土,傳世極少。 豐貨小平隸書 400元 東晉十六國後趙石勒元年鑄於其都襄國,徑2.42--2.48CM,重2.4--4.8克,分別有內外郭及無內外郭者,因鑄行較少,故傳世不多。 豐貨小平篆書 300元 漢興小型直讀 80元 東晉李壽踞成都,改大成國為漢,改元漢興鑄。錢文隸書直讀,篆書橫讀,徑1.2CM,重1克上下,此錢製作粗陋,字淺肉薄,傳世不多,以橫讀為罕。... 漢興小型橫讀 350元 四銖小平 100元 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始鑄。仿五銖而略小,面無內郭,四銖二字為篆書,重如其文,徑2.25CM,重2.4克,少數面穿上下各一星,面文亦有錯范重文者 孝建四銖小平 80元 永光小平小型 20000元 南朝守前廢帝劉子業永光元年鑄。錢文薤葉篆,內外有郭,徑1.6CM,重約1克,永光年號行六月改元,故此錢存世極少。... 景和小平小型 20000元 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景和元年鑄。較永光錢更見輕薄,錢文為小篆,徑約1.6CM,重不足一克。景和年號行三月而廢帝被弒。故景和錢極罕。 兩銖小平小型 6000元 兩朝宋廢景和元年二月鑄的兩銖錢。錢體輕薄,徑約1.9CM,重1克左右;三月廢帝被弒,十二月罷兩銖錢,故兩銖錢極罕。 太貨六銖小平 150元 南朝陳宣帝太建十一年鑄,面背內外郭精整,錢文玉筋篆,書體精美,為六朝錢中精品,徑2.5CM,重約3克,近日市上見一批「十全十美」之太貨六銖,望集幣時慎之。 太和五銖小平小樣 200元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鑄,錢文方折篆體,因許民間自鑄,故銅質雜,大小不一,大者徑2.5CM,重3.4克,小者徑2CM,重2.5克。由於鑄行有限,故傳世,出土均少。. 太和五銖小平小樣 200元 太和五銖小平 300元 太和五銖雙點太 800元 永安五銖背「土」 400元 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聽民與官鑄,銅材,大小不一,錢文永安二字接郭,五字連內郭,徑2.5CM,重5.5克,輕小者1.8CM,重僅2克,背有四齣紋,土字者少見。 永安五銖小平光背 15元 永安五銖背四齣 50元 常平五銖小平光背 15元 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鑄,錢文篆書直讀,筆劃圓潤,平字第一筆與內郭合成一線,徑2.5CM,重3.5---4.2克。後期所鑄較前期粗糙,更有雜鉛錫薄錢。. 五行大布小平小樣 40元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始鑄,以一當布泉十並行,形制精美,內外郭齊備,版別數種,徑2.6---2.8CM,重4---4.3克,為北周三大名泉之一,另有合背錢。 五行大布小平大樣 60元 布泉北周鑄 40元 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始鑄,一當五枚五銖錢並行,錢文玉筋篆,泉字中豎不斷,內外郭齊備,與新莽布泉有所不同,徑2.5CM,重4.3克,亦分大小兩種,此錢系北周三大名泉之一。.... 太清豐樂小平 2200元   五銖隋鑄大樣 10元 隋高祖開皇元年始鑄。青銅、白銅、製作多精整,寬緣,穿右有一直劃與「五」字相連。 五銖隋鑄小平 3元 ---------------------------------------------------------------漢-隋 名稱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半兩漢代旋讀 200元 秦泗水亭長劉邦率軍攻佔咸陽,為收攬人心,令民鼓鑄,民以營利,錢體日漸輕小,製作粗劣。其時錢輕物貴,擔米值萬錢。 半兩漢代複式錢 250元 三銖小平 300元 漢武帝建元元年,分有郭和無郭兩種,徑2.3CM,重2.1克上下,無郭者銖字金旁多異字,由於三銖減重,私鑄難禁,鑄行四年而止,故傳世較少。 五銖異品小平 250元 公元581年楊堅代北周稱帝,國號隋,開皇元年始鑄,又叫開皇五銖。錢文篆書,外郭較寬內郭,唯五字左側多一豎劃,徑2.4CM,重3克上下,後楊嗣位,朝政腐敗,物價飛漲。直至斗米千錢。 五五銖銖傳形複式 400元 五銖小平直讀 2500元 五銖鐵質四齣 5元 五銖小平傳形 25元 五銖小平普品 1.5元 五銖陳文帝小型 10元 五銖陳文帝小平雙星 60元 五銖陳文帝小平 20元 五金小平 600元 1980年陝西咸陽出土,系方孔圓錢中最早的黃金鑄幣,徑2.6CM,重9克,含金95%據此形制似系宣帝五銖。 大泉五十小平合背 140元 王莽居攝二年始鑄,大泉五十意即值五十枚五銖錢,初期徑2.8cm,重7克,後期經減重後僅1--2克,除字體各異,又有傳形,合背,重輪,四齣等多種,亦有錢餅等。 大泉五十小平傳形 60元 大泉五十小平四齣 150元 大泉五十小平旋讀 700元 大泉五十小平鐵質 300元 金錯刀一刀平五千 6000元 初始元年王莽代漢帝於居攝於二年鑄。錢身由刀環,刀身組成,青銅澆鑄,刀環似方孔圓錢,一刀二字陰文系用黃金錯於面上下,俗稱金錯刀,外形光燦華美,刀身直書平五千,意值五千通行五銖錢。通長7.3CM,重20--40克,厚薄不一,因其製作精美,為泉家所珍愛。 金錯刀契刀五百 600元 王莽居攝二年始鑄,形類金金錯刀,契刀二字橫列穿孔兩側,刀身銘五百二字意值五銖五百錢,實屬虛值,傳世不多見。 小泉直一小平小型 10元 王莽始建於國元年鑄行,由於虛值的錯刀,契刀大錢遭反對,又以忌諱漢室劉姓含卯、金、刀三字,對新朝不詳,遂鑄小泉直一,以代替五銖,與大泉五十並用。徑1.3CM,重0.7克左右,製作工整,文字清秀,為歷代小錢中之佳品。 么泉一十小平小型 3500元 始建國二年鑄行,王莽簡直按人的年歲稱泉了;幺泉一十,徑1.6CM,重1.8克,幼兒泉二十,徑1.8CM,重約3克,中泉三十,徑2CM,重約4.2克,壯泉四十,徑2.2CM,重約5.4克,與大泉五十合稱六泉。從幺泉一十至壯泉四十皆為泉中珍品。 幼泉二十小平小型 4500元 中泉三十小平小型 8000元 壯泉四十小平 16000元 大泉五十小平 5元 小布一百布幣 2000元 始建國二年鑄行,王莽為了大改貨幣增寶貨制,貨布十品亦在其中,從小布到大布各長一分,相重一銖,其值各加一百,小布一百,長寸五分,重15銖,至大布黃千,十布之序如五: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壯布七百,第布八,次布九百,大布黃千十種,每種中線紋分通頂,不通頂兩種,大布黃千亦有鐵錢,傳世大布黃千較多。 么布二百布幣 2000元 幼布三百布幣 2000元 序布四百布幣 2000元 差布五百布幣 2000元 中布六百布幣 2000元 壯布七百布幣 2000元 第布八百布幣 2000元 次布九百布幣 2000元 大布當千布幣 80元 五泉十布全套 80000元   貨布布幣 40元 王莽天鳳元年鑄,與貨泉並行,一貨布當貨泉二十五枚,此布厚實正整,書體瀟洒,貨布二字作垂針篆列於兩側,通長5.6cm,重16.5克,傳世較多,贗品亦混跡其中,望集幣時注意。 貨泉方貝 1200元 王莽天鳳元年鑄,錢文為懸針篆,泉中豎筆斷開,版別有傳形,異書,異范,合背,合面,圓穿,橫劃,星號,月紋,決紋,剪邊等近百種,一般徑2.2--2.4CM,重約2.8--3.6克,初期可達5克以上。傳世極豐。 貨泉普品 1元 貨泉傳形 40元 布泉 10元 王莽後期鑄,據其錢文,形制仍不失莽錢之風,布泉二字作縣針篆,內外郭齊備,亦有決紋、半星等。徑2.6CM左右,重約3.5克上下,舊時稱婦女佩此錢生男孩,又稱男錢 國寶金匱直萬 無定價 傳聞為陝西西安出土,上部近方孔圓錢,面、背肉好周郭,面文篆書直讀國寶金匱,下以短頸聯方形泉身,身面,背有直紋兩道,中篆書直萬二字,新莽實行黃金國有,令發將黃金輸於御府,發給國寶金匱直萬作為憑證,非流通之錢,真品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直百五銖小平光背 40元 劉備於建安十九年入蜀後鑄於成都,面文直百即值一百枚五銖錢,實是虛值錢,面背有內外郭,多光背,亦有背銘篆書為字者,系方孔圓錢記地之始。 直百五銖背「為」 80元 直一特小型 1000元 三國時劉備父子鑄於蜀,標明一當五銖百錢,實為虛值過甚,的小錢,徑1.5--2CM,重1.3--2克,最輕者不足0.5克,出土多在四川,湖北等地。 直百中小型 30元 定平一百小型 40元 三國時期蜀漢鑄幣,有大小二種,大者徑1.6CM,重2克,小者徑1.2CM,重0.6克,錢文夷漫不清,直讀光背,出土多在四川。 太平百錢小平 60元 東漢末或三國初鑄幣,我文有篆、隸兩體,製作粗疏,太有作大者,錢有作金者,亦有作水波者,據建國後考古發掘多在蜀地出土,當屬蜀錢,徑2.5CM,重3.3克,傳世分大小多種,亦有傳形者。 世平百錢背水波紋 1800元   大泉五百小平大樣 150元 三國吳錢,孫權嘉禾五年始鑄,仿王莽大泉,面背有內外郭,一當銖五百,系高額虛值大錢,初鑄徑2.8--3CM,重7--10克,後鑄較輕、小。背無紋飾,有合背錢。 大泉當千小平大樣 150元 三國吳錢,孫權赤烏元年始鑄,大泉當千徑3.6CM,重14.5克,後鑄輕小者徑2.5CM,重3.5克,一當五銖錢千,此系高額虛值大錢。大泉二千徑3.2CM,重11.5克,尚有大泉當五千者,徑3.9CM,其數甚微,集時宜慎之。 大泉當千大樣 600元 大泉當千折十特大型 10000元 大泉二千折二大樣 1400元 大泉五千折五型 無定價

唐初一度沿用隋五銖錢。唐高祖時正式發行五銖,鑄行「開元通寶」,並迅速推行,延綿七百餘年的五銖至此結束。高宗乾封元年鑄乾封泉寶錢,以一當十,不久即廢去。開元通寶的使用,使唐代貨幣保持了長期的統一與穩定。安史之亂,是經濟由盛至衰的轉折點。唐肅宗乾元元年發行虛價的「乾元重寶」錢,錢制漸趨混亂。中唐發行「兩稅法」,以銅錢徵稅,貨幣供應不足,武宗會昌元年鑄了「會昌開元」錢後才緩解了嚴重的錢荒。唐代中晚期出現了「重寶」「元寶」等錢名,此後中國的方孔圓錢,形成了記年號,稱「寶」的錢制。開元通寶的形制不但成了後世小平錢的基本鑄式,還被沿襲了一千三百年之久,古代日本、朝鮮及越南等國,都受到了開元錢的影響。唐 名稱書體書體幣型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孕星 30元 公元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淵乘機起兵,攻克長安,次年隋亡,他在關中稱帝,國號唐。武德四年廢通行1300年的五銖錢,改鑄開元通寶。開元為開新朝之元,與開元年號無關。初期徑2.4--2.5厘米,重3.8--4.2克,貞觀年間斗米三五文而已。自玄宗後錢文四字稍欠勻稱。德宗以後鑄制粗陋,終唐近三百年,版別,樣式繁多,另有金、銀、鐵、鉛線,由於鑄期長傳世豐富。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右桃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雙桃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月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巨星 4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星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星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三月 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四月 2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左右月 3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同心結 7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金質 80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銀質 2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洪」 2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興」 14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京」 1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宣」 1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平」 2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丹」 3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大「平」 1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小「平」 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永」 13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永」 15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福」 6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福」 1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福」 1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丹」 8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桂」 6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左「廣」 8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廣」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太平藍大王」 15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藍」三雲 18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梁」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梁」 3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梓」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鄂」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反「京」 4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京」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昌」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益」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洛」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襄」 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藍」 4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越」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宣」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潭」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潤」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興」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兗」 8元 開元通寶隸書折十唐代 1600元 開元通寶隸書當十折三型唐鑄 無定價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唐鑄 1元 乾封泉寶隸書小平唐代 300元 高宗乾封元年鑄,以一當開元通寶錢十。錢體略大於開元錢,徑2.5厘米,重3.3----3.5克,因鑄期短,傳世少,出土多在陝西境內。常見多為贗品。 乾元重寶隸書小平唐代 2元 肅宗乾元元年始鑄之虛值大錢,一當十與開元錢並行,後期減重大小不一,版別甚多,背有星、月、祥雲,瑞雀等。當五錢徑2.5厘米,重4克上下,當十錢徑2.9----3厘米,重10克上下。 乾元重寶隸書折二唐代 10元 乾元重寶隸書折二白銅母線 8000元 乾元重寶隸書折二背祥雲 400元 乾元重寶隸書小平背瑞雀 1100元 乾元重寶隸書小平背「洪」 1600元 乾元重寶隸書小平背「二」 1100元 乾元重寶隸書折二背「十」 10000元 乾元重寶隸書折二背重輪 50元 乾元重寶隸書折十背重輪下月 2000元 乾元重寶隸書折十背重輪下月 200元 乾元重寶隸書小二背重輪 20元 乾元重寶隸書小平背重輪 40元 乾元重寶隸書折十背重輪八星 1500元 大曆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500元 唐代宗大曆四年於絳州鑄造,錢文隸書,旋讀光背,徑約2.3厘米,重工業2.5克左右,因含錫,銅色昏濁,製作粗陋。大曆錢鑄期短暫,故傳世甚少。 大曆元寶隸書小平背月 650元 建中通寶隸書小平大樣 1200元 唐德宗建中元年復商州廢爐所鑄。錢文四字隸書,徑2.1--2.3厘米,銅色暗紅,錢體薄小,由於鑄期短,傳世,出土甚少。 建中通寶隸書小平小樣 800元 得壹元寶隸書折十光背 300元 乾元二年唐叛將史思明占魏州稱「大聖燕王」建元「應天」溶佛寺銅器得壹元寶大錢。錢文隸書旋讀,徑3.65--3.9厘米,重18.8--23克,痛月紋多種,得壹為初始、純正意,而非年號錢,行未久因惡得壹非國運長久之兆,遂改元更鑄順天元寶,故世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 得壹元寶隸書折十背月 400元 得壹元寶隸書折十背四月 1300元 得壹元寶隸書折十背四星一月 2000元 順天元寶隸書折十背月 120元 唐叛將史思明公元760年占洛陽,自號大燕皇帝,建元順天,鑄順天元寶,形制,色澤均同於得壹元寶,錢文隸書,徑37.5厘米,重20.8克,錢背多有星,月紋,鑄行壹年有餘,故傳世較得壹元寶多。. 順天元寶隸書折十背月星 500元 高昌吉利隸書小平大樣光背 2300元 南北朝時高昌國曲氏王朝鑄。其故都在今新疆吐魯番東南20里處,北魏太和廿三年曲嘉為王,傳世至唐貞觀十四年為唐所滅。錢文隸書有北魏氣韻,內外郭齊備,素背無文,徑2.6--2.67厘米,重12.5克,此錢傳世不多。幸阿斯塔那及陝西曾有微量出土。

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時期社會的分裂和政權的頻繁更替,使貨幣流通再度陷於紊亂。北方的梁、唐、晉、漢、諸朝,因銅資源缺乏,新錢鑄量不多,但製作讓究,並明令禁止鐵、鉛錢的流通。後周世宗時的佛寺銅材鑄行「周元通寶」,錢質與鑄量均居五代之冠。南方十國鑄幣量大,類雜,南唐、前蜀、後蜀、尤其如此。楚、南漢曾鑄鉛、鐵錢、蜀錢鐵錢。南唐的唐國通寶錢、蜀的大蜀通寶錢和齊的大齊通寶錢的行用表明,以國號鑄於錢上,成為一時的風氣。錢文篆隸兩種書體並行,則為南唐所首創。五代十國 名稱書體幣型特徵 價格 文字說明 開平元寶隸書折十大樣光背 無定價 後梁太祖開平年間鑄,傳世僅見大錢一種,錢文隸書近真體,直讀光背,徑約3.4厘米,此錢傳世極罕。 開平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無定價 天成元寶隸書小樣官鑄光背 12000元 後唐明宗天成年間鑄,此錢精整,文字清晰,元字右挑,光背無文,徑2.3厘米,重3.4克左右,歷來所出甚少,系五代錢中珍稀品。 天福元寶隸書大樣官鑄光背 13000元 五代後晉高祖天祖三年鑄,許民間設爐並鑄,故大小不一,錢文多夷漫不清,徑2.2厘米重1.7克左右,另有一種官鑄大樣製作較精。 天福元寶隸書小平官鑄背月 1600元 漢元通寶隸書小平光背、背月 40元 五代後漢隱新聞社乾佑元年鑄,製作精良,隸書四字稍露真書氣韻,徑2.4厘米,重3--3.5克,錢文面星及背星月紋,或光背無紋者,此錢傳世較豐。 漢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孕星 220元 周元通寶隸書小平合背 150元 五代後周世宗柴榮於顯德二年廢天下佛寺,毀銅像鑄,周元通寶仿唐於元,製作精美,徑2.4--2.5厘米,重3.5----3.7克,錢文四字為八分隸書,背多星月紋,佈於穿孔上下左右,亦有合背錢,民間廣傳此錢可治難產等症,故甚為老人喜愛,以元字右挑為貴。. 周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星 10元 周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月 8元 周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星月 80元 周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巨星巨月 150元 永平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20000元 十國蜀王建永平元年鑄,錢文隸書旋讀光背,永平二字已近真書,徑2.3厘米,重3克左右,傳世罕見。.. 通正元寶隸書小平小字光背 150元 十國前蜀王建通元年鑄。形制近似永平元寶,錢文隸書,旋讀,徑2.3厘米,重2.8克,多光背亦步亦有背星月紋,另有一種元字右挑者,較少見。 通正元寶隸書小平右挑大字 280元 通正元寶隸書小平背星月 300元 天漢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35元 十國前蜀王建天漢年間鑄,形制較精整,錢文四字隸書旋讀,為王建五錢中最清秀者,徑2.3厘米,重3克,傳世光背及上仰月較多見。 天漢元寶隸書小平背月 40元 光天元寶錄書小平光背 35元 十國前蜀王建光天年間鑄,此錢製作粗劣,面文草率,徑2.3厘米,重2.5克,背穿上有時可見一星或一月紋,光天元寶鑄量較大,故傳世甚多。. 乾德元寶隸書折十光背 50000元 十國前蜀後主王衍咸康年間鑄,製作粗陋,錢文四字中康字獨大,徑2.2厘米,重3.1克,此錢傳世較多。. 乾德元寶隸書小平大字光背 20元 乾德元寶隸書小平小字光背 70元 咸康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50元 後梁太祖開平年間鑄,傳世僅見大錢一種,錢文隸書近真體,直讀光背,徑約3.4厘米,此錢傳世極罕。尚有「開平元寶」作珍。銅質渾厚,書意在隸,真之間,筆勢洒脫,大似當五,幕平,幾不分肉好郭,存世各一品,元寶下落不明。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鉛質背「閩」 6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鉛質背「殷」 3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折十背星 40000元 永隆通寶隸書折五背「閩」月 2500元 十國閩王延曦永隆年間鑄,分銅、鐵兩種,徑3.8--4厘米,重20--25克,背穿上閩字,穿下仰月,因鑄行不足一年,傳世極罕。 天德重寶隸書折五鐵質前「殷」 5000元 十國閩王延曦永隆年間鑄,分銅、鐵兩種,一當小錢百,錢文真書,因王延政一度改國號殷,故背穿上殷字。銅錢徑3.2厘米,鐵錢徑約3厘米,此錢傳極罕。 天德重寶隸書折十光背 35000元 天策府室隸書折十大樣光背 20000元 十國楚王馬殷於乾化元年鑄,銅錢大如當百,錢文真書含隸韻,徑3.8厘米,重33克,大樣徑4.2厘米,此錢傳世及出土均極少。. 天策府室隸書折十大樣鐵質光背 2000元 乾封泉寶行書折十光背 6000元 十國楚王馬殷鑄。分銅、鐵兩種,徑約3.8厘米,重22--33克,錢文隸篆兼備,背文為:天府、天策、天,策,乾封泉寶以銅錢難得。... 乾封泉寶隸書折十大樣背「天府」 60000元 乾封泉寶隸書折十大樣背「天」 50000元 乾元重寶隸書折十大樣光背 30000元 廣政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10000元 十國後蜀孟昶廣政年間鑄,分銅、鐵二種,錢文隸書,徑2.4厘米,重3.5克,鐵錢略大,傳世均罕。.. 大蜀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35000元 十國後蜀鑄,錢文四字隸書,光背無文,徑約2.4厘米,重3.5克左右,此錢傳世絕少。 保大元寶隸書折十光背 50000元 南唐李景保大年間鑄,分銅、鐵兩種。徑約3.25厘米,錢體製作精好,四字已近真書背穿上一天字,傳世極罕。 永通泉貨隸書折十大樣光背 12000元 南唐李景中興年間鑄,一當十。錢文隸,篆二體,隸書徑4厘米,重14克左右,鑄期只有半年,故傳世甚少。 永通泉貨篆書折五光背 14000元 唐國通寶篆書折十光背 2200元 南唐李景交泰年間鑄。大小三等,錢文篆書,隸,真三體,小平徑2.5厘米,重4克折二徑2.65厘米,重5克,當五徑3.2厘米,重9克左右,傳世以小平最多。.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寬「唐」光背 25元 唐國通寶真書小平小字光背 45元 唐國通寶隸書小平大字背巨星 220元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寬「唐」背巨星 400元 唐國通寶篆書折二寬「唐」背巨星 1200元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點貝 500元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異唐圓貝 1000元 唐國通寶隸書小平小樣光背 25元 唐國通寶隸書小平鐵質大字光背 600元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長大字 4000元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背月 200元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光背 4元 大唐通寶隸書小平小型光背 50元 南唐李景鑄,錢文篆、隸兩體。錢文真書含隸意,製作較粗,大、小不同,一般徑2.4厘米,重3克左右,傳世不及唐國通寶數量大, 大唐通寶隸書小平中樣光背 100元 大唐通寶隸書小平大樣光背 200元 開元通寶篆書小平光背 4元 南唐李景鑄,錢文篆、隸兩體。系我國最早出現的對錢,與唐開迥異,此錢闊緣,小字,製作較粗,很少有精美者,徑2.4--2.5厘米,重3.1--3.5克,尚有大樣篆、隸對錢。當十大錢,徑4厘米,重12.2克,為傳世僅見。圖見53頁標廿元開元通寶錢。.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2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四處 30元 開元通寶篆書小平背星月 300元 大齊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無定價 十國徐知浩封齊王時鑄,四字隸書,徑約2.3厘米,重未詳。傳世大齊僅見兩品,一為缺角,一為四眼,今又發現第三枚,經實測徑2.5厘米,寬穿0.6厘米,重3.125克,通身黑漆古銹。 乾享重寶隸書小平光背 500元 南漢劉龔乾享年間鑄,分銅、鉛兩種,錢文真書,對讀光背,徑2.4厘米,重3.7克,銅一當鉛錢十用。鋁錢文字歪斜,徑2.3厘米,重3.8克左右,傳世鉛錢較多。 乾享重寶隸書小平光背 10000元 永安一十隸書小平大樣光背 無定價 五代初劉仁恭鑄於幽州有銅,鐵兩種,其中鐵錢遠多於銅錢。以一百,一千兩種羅豐,出土多在北京居雍關附近大王山附近,文字俱五代氣韻,傳世大銅錢多贗品,集幣時宜慎之。 永安一十隸書小平大樣鐵質光背 2000元 永安一百隸書折三型光背 2000元 永安一百隸書折三型鐵質光背 50000元 永安五百隸書折十大樣光背 50000元 永安五百隸書折十大樣鐵質光背 3000元 永安一千錄書折二十光背 6000元 永安一千錄書折二十鐵質光背 280元 應聖元寶行書折十背「拾」 無定價 五代初期劉守恭自稱大燕皇帝,改元應天后所鑄。徑3.45厘米,背穿銘拾字,此錢傳世絕少。 乾聖元寶行書折十背「百」 無定價 五代初期劉守光鑄,形制,書體與應天元寶雷同,錢文真書,旋讀,徑3.5厘米,背穿上銘一「百」字,以一當百。此錢傳世絕罕。 應天元寶行書折十大樣背「萬」 無定價 五代初期劉守光鑄,背穿上銘一「萬」字,以一當萬。錢文真書,對讀,徑約3.8厘米,此錢傳世極少。

北宋

北宋時的錢幣存在著三大特點。一,錢文中出現了年號,先後鑄行的年號有四十五種,版別之多為歷代所罕見。二,貨幣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區域銅鐵錢兼用,顯示了一種割據的局面。三,錢幣的形態、錢文書體以及幣材呈現多多樣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開始添鑄紀年和監名且書體漸趨單一,咸淳年間為了應付通貨膨脹產生的財政因難鑄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幣「錢牌」。 北宋 名稱書體幣型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星 8元 公元前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撿趙匡胤於今陳橋(河南開封縣東北40里)兵變,黃袍加身,代後周稱帝,定都東京(開封)建元建隆,是為宋太祖,廢周帝為鄭王。雖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但也是歷史上國力最弱的朝代,終宋一代(960-1279)無一位明君能治國安邦平天下。宋元通寶即鑄行建隆元年,乃宋代開朝錢,錢文仿唐開元錢,隸書直讀。徑2.5厘米。重3.6克左右,背有星、月紋,有銅鐵兩種,傳世以廣穿鐵母、元字右挑稀有。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月 6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星 1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星月 15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右桃元 8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鐵母 30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廣穿 7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普品 2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3元 太宗太平興國年間(676--983年)鑄,宋年號錢由此始,有銅鐵兩種,徑2.4厘米,重3.4克左右。錢文隸,真二體,背有星、月紋,以鐵母,廣穿錢為稀有。 太平通寶錄書小平背星 2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背月 15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合背 30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廣穿鐵母 350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廣穿 600元 太平通寶隸書折十大樣背巨星 22000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光背 0.50元 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鑄,有銅,鐵兩種,太宗親書真,行,草,三體錢文,開御書錢之先河,亦草書入錢文之始。旋讀光背,徑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縮小淳化為稀有。 淳化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0.5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背星 80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鐵母 6000元 淳化元寶隸書小平縮水 1500元 至道元寶行書小平光背 0.50元 太宗至道年間(995-997)鑄,有銅,鐵兩種。錢文真、行、草三體書為太宗親書。徑2.4厘米。重3.8克左右,傳世以合背錢為稀有。 至道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0.50元 至道元寶行書小平合背 300元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咸平元年(998年)鑄,有銅鐵,輪廓精整,另見有各式寬緣厚肉之大型錢。錢文真書,旋讀光背,徑2.5厘米,重4克左右,咸平無珍惜錢。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合背 300元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背四齣 250元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闊緣厚肉 180元 咸平元寶隸書折二闊緣厚肉 500元 咸平元寶隸書折五闊緣厚肉 1000元 咸平元寶真書折十大樣光背 45000元 景德元寶真書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始鑄。有銅、鐵兩種,鐵氏只見折三。徑2.5厘米,重4克,鐵錢徑3.5厘米,以鐵錢折三少見。 景德元寶真書小平鐵質光背 50元 景德元寶真書折二鐵質光背 10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鑄,有銅、鐵兩種,錢文真書,旋讀。小平有大、小樣版別數種,徑2.4-2.5厘米,重4克左右,光背及背有星月紋。傳世以背星月紋為少見。鐵錢折三稀有。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星 18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星月 25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合背 3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二闊緣厚肉 5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鐵范銅 3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鐵母 10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闊緣厚肉 1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二光背 3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十光背 45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光背 0.5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巨星 200元 天禧通寶隸書小平縮緣小字 2元 真宗天禧年間(1017--1021)鑄,有銅、鐵兩種,小平徑2.5厘米、重3.8克,折二徑2.8厘米,重4.7克,鐵錢亦有折二。其時斗米十錢。天禧以銅、鐵折二及合背為稀有。 天禧通寶真書小平光背 0.5元 天禧通寶真書折二光背 20000元 --北宋 名稱書體幣型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天聖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天聖元年(1023)鑄,天聖錢文來源於天為二人,乾興元年(1022)二月,真宗死,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為皇太后,二人同理國事,即二人聖。分銅、鐵兩種,面文真,篆二體旋讀光背,小平徑2.5厘米,重4.1克左右,又有大小樣之分。鐵錢有折二錢,徑2.7-2.8厘米,製作精良。 天聖元寶真書小平光背 0.50元 天聖元寶真書折二鐵母光背 20000元 明道元寶真書小平光背 1元 仁宗道元年(1032)鑄。錢文明道,明指日、月明者屬陽,代表皇帝趙禎,月屬陰,代表皇太后劉氏,二者同朝聽政,故曰:日月之道明。有銅鐵,面文真篆兩體,旋讀光背,徑2.5-2.6厘米,重4.3克,鐵錢折二徑2.85厘米,重7.5克,為它譜所不載,因明道一年改元較其它錢少。 明道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1.50元 景佑元寶真書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景佑元年(1034)始鑄,分銅、鐵,錢文有真,篆二體,旋讀。光背無文,徑2.5厘米,重4克,版別較多。鐵錢有小平,折二徑3.2厘米,傳世以鐵錢折二為少見。 景佑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0.50元 皇宋通寶真書小平光背 0.50元 仁宗寶元二年(1039)始鑄,為避錢文重「寶」而造的非年號錢,應與南宋「皇宋元寶」相區別,有銅、鐵兩種,錢文真,篆二體,直讀,光背,小平徑2.4厘米,重4克左右,折二篆書罕見,新發現一枚隸書折二,徑2.8厘米,重6.4克,據悉日本尚有一枚真書折二,惜末見拓圖。小平以九疊篆為珍稀品,鐵錢有小平、折二錢。 皇宋通寶篆書小平光背 0.50元 皇宋通寶篆書小平九疊篆 14000元 皇宋通寶篆書折二光背 12000元 康定元寶隸書小平鐵錢 500元 仁宗康定元年始鑄,徑2.3厘米,重5.75克,因行用一年,所造又為鐵錢,故傳世極少 慶曆重寶真書小平直讀光背 100元 仁寶慶曆年間(1041--1048)鑄,有銅、鐵兩種,錢文真書,為宋氏重寶之始。慶曆二字分直讀,旋讀,小平徑2.5厘米,重3.2折十徑3--3.2厘米,重6.6-7克,當十銅錢初鑄未久即作折三,折二錢用,傳世旋讀較少,鐵母更稀。 慶曆重寶真書小平旋讀光背 300元 慶曆重寶真書折二直讀光背 7元 慶曆重寶真書折二直讀光背 15元 慶曆重寶真書折五鐵范銅 3000元 慶曆重寶真書折五鐵母 10000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250元 仁宗至和年間(1054--1055)年鑄,元寶錢文為真,行、篆三體,旋讀,通寶錢為真,篆二體,直讀,重寶為折二,折三,錢文真書,小平徑2.4厘米,重3.8克,折二徑3厘米,重8.8克,折三徑3.4厘米,重10克上下。傳世元寶,通寶易尋,重寶錢為泉界所珍愛,尤以背文虢,坊者更足珍貴。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左挑 350元 至和元寶真書小平光背 0.50元 至和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1元 至和元寶真書小平光背 1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隸通 250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隸寶 300元 至和元寶真書折二光背 1700元 至和元寶真書折五鐵母光背 5000元 至和重寶真書折五背「坊」 40000元 嘉佑元寶真書折五背「號」 30000元 仁宗嘉佑元年(1056)鑄,錢文真篆二體,旋讀光背,徑2.5厘米,重3.8克,為小平對錢,傳有鐵錢,然未見存世。 嘉佑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寶真書小平光背 0.50元 嘉佑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0.50元 治平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0.50元 英守治平年間(1064-1067)鑄,錢文真、篆二體,有直讀,旋讀兩種,徑2.4厘米,重3.8克,光背小平,未見折二以上大錢。偶有背四齣傳世,實為稀品 治平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0.50元 治平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1元 治平通寶篆書小平光背 1元 熙寧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0.30元 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鑄,錢文真篆二體;旋讀,徑2.5厘米,重4克,未見折二,折三錢。多為光背,以背衛,衡者為少見。重寶年代同元寶,錢文有篆,真二體,為折二對錢;旋讀,徑3厘米,重8克上下,以直讀罕見。通寶年代同元寶,通寶唯有鐵錢,分小平,徑2.5厘米,折三,徑3--3.4厘米,錢文真書,旋讀,多為光背,以背穿上月為希有,集幣時如遇通寶銅錢均為鐵母,萬勿錯過。 熙寧元寶真書小平光背 0.30元 熙寧元寶篆書小平背「衡」 250元 熙寧元寶真書小平背「衡」 180元 熙寧元寶篆書折二光背 0.5元 熙寧重寶真書折二光背 1元 熙寧重寶行書折二連飛點 10元 熙寧重寶篆書折二長冠「寶」 15元 熙寧重寶真書折三光背 20000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光背 0.3元 神宗元豐元年(1078)鑄,有銅、鐵、兩種,錢文分篆、隸、行三體,小平徑2.5厘米,重5克。折二徑2.8厘米,折三徑3-3.2厘米,版別可達百種,為宋錢中最多一種,隸書體、背穿上仰、俯月為貴。集隸書體元豐錢時須注意豐字頭,另有一種日本曲字頭元豐,最易魚目混珠。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光背 0.3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背月 200元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背月 200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背星 10元 元豐通寶隸書小平小字光背 100元 元豐通寶隸書小平大字 1000元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大字 40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背星 5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背月 4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二長字 1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長字 1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五鐵范銅 1500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五鐵母 2800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五鐵范銅 150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五鐵母 2800元 元豐重寶篆書折十光背 40000元 元豐通寶半文錢篆書 50元 元佑元年(1086)宋哲宗繼位後,勵精圖治,經濟漸有好轉,平錢已不足計數(無法找零)而鑄的半文錢。形制與平錢相同,只是錢徑縮小,徑2.1-2.2厘米,重1.4-2.4克,大部分為2克。尚有紹聖元篆,行對錢,聖宋元寶篆行對錢,元佑通寶篆書錢,元豐通寶行書體等。 元佑通寶行書小平光背 0.3元 哲宗元佑年間(1086-1093)鑄,錢文有篆,行二體。旋讀,小平徑2.5厘米,重4克,折二徑3厘米,重7.8克,折三為鐵徑3.2--3.4厘米,以折三鐵毋稀有。背陝列罕。 元佑通寶篆書小平光背 0.3元 元佑通寶行書小平背星 10元 元佑通寶篆書小平背星 8元 元佑通寶行書小平合背 180元 元佑通寶行書小平背「陝」 25000元 元佑通寶篆書小平背「陝」 25000元 元佑通寶行書折二光背 0.8元 元佑通寶篆書折二光背 0.8元 元佑通寶行書折五鐵范銅 1800元 元佑通寶篆書折五鐵范銅 1800元 元佑通寶行書折五鐵母 4500元 元佑通寶篆書折五鐵母 4500元

北宋(續上)-- 北宋 名稱書體幣型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紹聖元寶行書小平光背 0.5元 哲宗紹聖年間(1094-1097年)鑄,元寶錢文為篆,行,隸三體,分銅、鐵。小徑2.5厘米,重4克,折二徑3厘米,折三錢徑3.3厘米。通寶錢文真書;直讀,細小工整,今銅者好尋,鐵錢難得。紹聖以元寶隸書體稀有。廣罕亦罕。 紹聖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0.5元 紹聖元寶行、篆書小平背星 5元 紹聖元寶行、篆書小平背月 5元 紹聖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15000元 紹聖元寶行、篆書折二光背 1元 紹聖元寶行、篆書折五鐵母光背 6000元 紹聖重寶隸書折二光背 50000元 紹聖重寶真書小平小字 45元 紹聖重寶真書小平鐵母 4000元 紹聖重寶真書小平鐵母背「施」 15000元 元符通寶行、篆書小平光背 0.5元 哲宗元符年間(1098-1100)鑄。通寶錢文有篆、行,真三體,有銅、鐵兩種,小平徑2.5厘米,重4.2克,折二徑3厘米,重7.8克,折三為鐵錢徑3.4厘米,重寶唯見樣錢,徑約2.9厘米,元符錢以小平鐵母,折二鐵母,稀有。重寶樣錢更是鳳毛麟角。 元符通寶真書小平鐵母旋讀 4000元 元符通寶隸書小平鐵母背「上」 15000元 元符通寶隸書小平鐵母 12000元 元符通寶行、篆書折二光背 1元 元符通寶篆書折五鐵母 10000元 元符通寶隸書折二牙雕 無定價 建國重寶篆書小平光背 無定價 微宗建中靖國年間(1101年),初期鑄。錢文隸體直讀,背無文,徑約2.35厘米,重不詳。因與前朝年號相抵,改鑄非年號錢聖宋元寶,由於鑄量少,傳世僅有廖廖數枚,極珍罕 建國重寶真書小平光背 無定價 聖宋元寶行書小平光背 2元 微宗建中靖國年間(1101)鑄,系皇宋通寶後又一非年號錢,元寶錢文有篆、行、隸三體。分銅、鐵兩種,小平徑2.5厘米,重4克,折二徑3厘米,重7.8克,平錢中佳品,燦若群星,折三唯見鐵錢,徑3.2厘米,通寶以背當五尤其珍貴。 聖宋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2元 聖宋元寶行、篆書小平美製 10元 聖宋元寶行書小平結「宋」 50元 聖宋元寶行書小平結「聖」 25元 聖宋元寶篆書小平中冠「寶」 60元 聖宋元寶行書小平通「寶」手 3000元 聖宋元寶篆書小平長字 850元 聖宋元寶真書小平長點「宋」 1100元 聖宋元寶真書折二長點「宋」 1500元 聖宋元寶隸書小平隸書 10000元 聖宋元寶篆書小平長冠「寶」 18000元 聖宋元寶行書折二鐵母 0000元 聖宋元寶行、篆書折二光背 1.20元 聖宋元寶隸書折二鐵母背月 10000元 聖宋元寶行書折五鐵母光背 8000元 聖宋元寶行書折五鐵范銅 2400元 聖宋通寶行書小平光背 15000元 聖宋通寶隸書小平鐵母直讀 20000元 聖宋通寶隸書小平背「當伍」 30000元 崇寧通寶楷書小平大字 200元 崇寧重寶背藏文四字譯讀為穿上:地,穿左,水,穿右;火穿下,風,其意蘊含著兩層意思:(一)祝願地水火風彼此相全,眾生康泰安居樂業,(二)把個人的祝願引伸到國家社會範圍,祈禱民族團結親睦共處,,風調雨順天下太平。同進並寓有警戒的涵義;否則,將招致災難臨頭,禍患無盡。          崇寧通寶楷書小平瘦金體 150元 崇寧通寶楷書小平抽示 160元 崇寧通寶楷書小平闊示 600元 崇寧通寶楷書小平折十書體 2500元 崇寧通寶楷書折二私鑄 15元 崇寧通寶楷書小平普品 2.5元 崇寧通寶楷書折五短尾異「崇」 30元 崇寧通寶楷書折五錯范重文 100元 崇寧通寶楷書折五隔輪 80元 崇寧通寶楷書折五廣穿 20元 崇寧通寶楷書折五背四決 50元 崇寧通寶楷書折五合背 200元 崇寧通寶楷書折五鐵范銅 1400元 崇寧通寶楷書折三鐵母 2200元 崇寧通寶楷書折五大字 1800元 崇寧重寶隸書折五異重 50元 崇寧重寶隸書折五高足貝 100元 崇寧重寶隸書折五背月 100元 崇寧重寶隸書折五背星 1500元 崇寧重寶隸書折五背「十」 1500元 崇寧重寶隸書折五精鑄細緣 10元 崇寧重寶隸書折五普品 1.5元 崇寧元寶楷書小平銀質小字 無定價 崇寧元寶隸書小平銀質 30000元 崇寧元寶楷書小平銀質大字 50000元 宗寧元寶隸書折二鐵母 20000元 --北宋 名稱書體幣型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大觀通寶楷書小平普品 2元 微宗大觀元年(1107年)鑄,大觀年號,取《易》:「大觀在上」之意,分銅鐵兩種,錢文微宗親書瘦金體,小平有行書體,徑2.5厘米,折二輕2.8厘米,折三徑3.1厘米,折五徑3.5厘米,折十徑4.15厘米,以當十大錢最精美亦最多。小平錢因通字部位不同,可分昂通、降通、斜通、大字小通等多種版別,傳世以合背,鐵母為珍品。            大觀通寶楷書小平昂通 20元 大觀通寶楷書小平分頭「通」 15元 大觀通寶楷書小平斜「通」 10元 大觀通寶楷書小平小樣楷「通」 80元 大觀通寶楷書小平大樣楷「通」 300元 大觀通寶楷書小平寬「觀」精鑄 80元 大觀通寶楷書小平大樣樣錢 600元 大觀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140元 大觀通寶楷書折三光背 140元 大觀通寶楷書折五光背 500元 大觀通寶楷書折二合背 700元 大觀通寶楷書折三「崇寧大觀」合背 500元 大觀通寶楷書折十光背 25元 大觀通寶楷書折十合背 450元 大觀通寶楷書小平鐵母 12000元 大觀通寶楷書折二鐵母 3600元 大觀通寶楷書折二鐵母銅 1400元 大觀通寶楷書折三鐵母 3600元 大觀通寶楷書折五十光背 20000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文「政」楷「通」 550元 微宗政和年間(1111--1117年)鑄,政和年號,取「庶政惟和」之意,通寶有銅、鐵二種、錢文人篆、隸、真三體,直讀光背;小平徑2.5厘米,折二徑3.15厘米。重寶為折二鐵錢,錢文瘦金體,直讀光背,徑3厘米,傳世以折二重寶鐵母數種珍品。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真「政」楷「通」 400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文「政」 8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文「政」 85元 政和通寶篆、隸書小平光背 1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大字 5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大字 55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銳禾 400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文政背「陝」 10000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楷「通」 25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小樣文「政」 70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銀質大字 600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鐵母 6000元 政和通寶隸、篆書折二光背 2元 政和通寶隸書折五鐵母 26000元 政和通寶篆書折三鐵母 3000元 政和通寶楷書折五鐵母寬緣 8000元 政和通寶楷書折三銀質 40000元 重和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15000元 微宗重和年間(1118)鑄,年號重和,系取「和之以和」之意大敵當前不知勵精圖治,卻一再割地賠款,屈辱求和,名符其實的求和。錢文有篆,隸兩體,直讀光背,徑2.6厘米,重4克。篆少於隸,皆精美可愛。 重和通寶篆書小平光背 1300元 重和通寶隸書小平小字 400元

-- 北宋 名稱書體幣型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宣和元寶篆書小平小字 400元 微宗宣和年間(1119--1125)鑄,錢文宣和乃皇上常處宣和殿名其年號,通寶分篆,隸二體,直讀;小平徑2.5厘米,折二徑3厘米,折三徑3.3厘米,小平背陝者錢文為瘦金體。元寶製作。        宣和元寶篆書小平小字 1000元 宣和元寶隸書小平中字 1000元 宣和元寶篆書小平中字 1000元 宣和元寶篆書小平大字 1500 元宣和元寶隸書小平大字 1700元 宣和通寶楷書小平白銅昂「通」 200元 宣和通寶楷書小平楷「宣」 40元 宣和通寶楷書小平楷「通 500元 宣和通寶隸、篆書小平普品 7元 宣和通寶隸書小平短寶開足 10元 宣和通寶篆書小平短寶開足 12元 宣和通寶隸書小平小字 15元 宣和通寶篆書小平小字 5元 宣和通寶隸書小平真「宣」廣穿 50元 宣和通寶篆書小平真「宣」廣穿 50元 宣和通寶隸書小平圓貝「寶」 700元 宣和通寶篆書小平圓貝「寶」 600元 宣和通寶隸書小平離「寶」 120元 宣和通寶篆書小平離「寶」 150元 宣和通寶隸書小平隔輪 50元 宣和通寶篆書小平隔輪 120元 宣和通寶篆書小平巨頭「寶」 700元 宣和通寶隸書小平巨頭「寶」 1000元 宣和通寶篆書小平背星 600元 宣和通寶楷書小平旋讀銀質 7000元 宣和通寶楷書小平背「陝」 600元 宣和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陝」 1200元 宣和通寶篆書小平鐵母 8000元 宣和通寶隸書小平鐵母 8000元 宣和元寶篆書小平小型金質 無定價 宣和通寶篆書小平小型金質 80000元 宣和通寶楷、隸、篆折二光背 2元 宣和通寶隸、篆書折二光背 2元 靖康元寶篆書折二光背 1000元 欽宗靖康年間(1126--1127)年鑄,錢文系宰相提議,取「日靖四方承兆康民」二句,定年號曰,「清康」。分銅、鐵兩種,錢文篆、隸二體,通寶小平直讀;光背,徑2.3--2.5厘米,折二徑2.7厘米,折三徑3--3.15厘米。元寶書體與通寶同,旋讀;光背,小平徑2.4厘米,折二徑2.8厘米,折三徑3厘米。靖康錢均被泉家視為瑰寶。小平更為珍貴。.  靖康元寶隸書折二光背 700元 靖康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30000元 靖康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15000元 靖康元寶楷書小平光背 15000元 靖康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15000元 靖康元寶楷書小平銀質光背 100000元 靖康元寶隸書小平鐵母 30000元 靖康元寶篆書小平鐵母 30000元 靖康元寶楷書折二光背 8000元 靖康元寶篆書折二光背 6000元 靖康元寶篆書折三光背 50000元 應運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400000元 北宋淳化安五年(994年)李順起義軍所建大蜀國應運元年鑄於成都,小平旋轉,錢文隸書,徑2.4厘米,背上隱有孕星紋,此錢至為珍貴。 應運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250000元明 名稱書體幣型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泰昌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15元 熹宗天啟年間補鑄光宗年號錢,錢文尚工傳世僅見小平,楷書直讀,有光背,或星、月、合背、合號等,徑2.5厘米,重工業2.8克上下。存世尚不難求。 泰昌通寶楷書小平背月 15元 泰昌通寶楷書小平心泰 2800元 泰昌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3000元 熹宗天啟年間鑄,分三等,小平徑2.4厘米,重2.6--3.6克,折十徑4.5--4.8厘米,重18----30克,合背折十錢,徑4.4厘米,重21克,天啟通寶四字楷書直讀,除光背者外,尚有記值,記地,記重數種。明天啟與徐天啟區別在於:明天啟首撇與第二筆相連成「盧」狀,集幣時稍加註意不難鑒別。另有合號錢多種。.....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3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得 2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月 15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新」 6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浙」 5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工」 8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戶」 8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壹錢」 850元 元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京」 65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院」 8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一分一錢」 3500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一錢」 600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旨奉」 1500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一錢二分」 22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背「一錢」 700元 天啟通寶楷書小平白銅母錢 100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二背「戶」 15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二背星 15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二背「二」星 60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二銀質背「二」 400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十光背 7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 35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十背「十」 45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十背「府」 3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十背「鎮十」 600元 天啟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密」 200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3元 思宗崇禎元年鑄。分四等近百種,為明代版別最雜,品種最多的貨幣,銅色雜陳可見黃、紅、白、同等錢大小不一。面文直讀,四字楷書,小平徑2.5厘米,折二徑2.8厘米,折五徑3.4厘米,折十徑4.4厘米,重28克。背紋除光背者,有星,月,奔馬,記重,記天干,記局,記地,記局兼記值以及吉語錢等,名目繁多,不勝枚舉。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一錢」 1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星 3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丁」 15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乙」 1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丙」 3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戊」 1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戶」 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戶日」 2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嘉」 90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局」 1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廣」 3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旨」 220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應」 1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宮」月 1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加」 1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重」 3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寧」 1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下「寧」 30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府」 2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制」 45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制奉」 3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青」 15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清忠」 3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共」 18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忠」 4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合背 10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戶二」 3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背「工二」 120元 崇禎通寶楷書小平雕母 無定價 崇禎通寶楷書大型背「戶二」 30000元 崇禎通寶楷書大型背「四手」 4500元 崇禎通寶楷書折二背「監二」 200元 崇禎通寶楷書折五背「監五」 35元 崇禎通寶楷書折五背「工五」 250元 崇禎通寶楷書折五背「戶五」 30元 崇禎通寶楷書折十光背 2500元 崇禎通寶楷書折十背「壽」 5000元 大明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150元 南明魯王以海1645年在越稱帝,改元監國始鑄大明通寶。傳世僅見小平,面文楷書,字體欠工,已現衰弱景象,背文有戶、工、帥等字,徑2.4厘米,重3--3.8克,傳世少見。 大明通寶楷書小平背「工」、「戶」 150元 大明通寶楷書小平背「帥」 350元 大明通寶楷書小平背「招」 7000元 弘光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5元 南明福王朱由崧弘光年在南京即帝位,時在1645年。並鑄弘光通寶,分小平,折二兩種,小平有楷隸二體,面文直讀。徑2.5厘米,重3.4克左右,折二徑2.8厘米,重6克上下。小平楷書背穿上星紋,隸書小平背穿上鑄一鳳字,折二背穿右鑄貳字,傳世者已難尋。 弘光通寶楷書折二背「貳」 500元 弘光通寶隸書小平背「鳳」 120元 弘光通寶隸書折二光背 10000元 隆武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8元 南明唐五朱聿鍵隆武元年鑄於福州,有小平、折二兩種,面文楷書,除光背者,穿上有星,工,戶,南,小平徑2.5厘米,重3.5克,折二徑6.3克上下,尚有鐵錢,傳世甚少。... 隆武通寶楷書小平背「工」、「戶」 8元 隆武通寶楷書小平背「南」 2500元 隆武通寶楷書折五光背 120元 永曆通寶楷書小平背「工」、「戶」 8元 南明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稱帝時鑄。此錢版式多種,可分四等,小平錢徑2.5---2.7厘米,重4--4.8克,折二錢3厘米,折五錢3.2厘米,折十徑3.5--4.5厘米,重10--26克,輕重大小懸殊較大,除光背者,小平錢背文,御敕督部道府留粵輔明定國,尚有記局,記值等,折五背文五厘,折十背文壹分。永曆帝在廣東堅持十六年之久,於1662年被吳三桂父子絞死於昆明,故永曆錢傳世頗多。 永曆通寶楷書小平背「御」 200元 永曆通寶楷書小平背「道」 600元 永曆通寶楷書小平背「督」 30元 永曆通寶楷書小平背「國」 25元 永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明」 25元 永曆通寶楷書小平背「定」 25元 永曆通寶楷書小平背「留」 20元 永曆通寶楷書小平背「部」 100元 永曆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20元 永曆通寶楷書折三光背 80元 永曆通寶行書折二光背 80元 永曆通寶篆書折二光背 80元 永曆通寶楷書折三背「五厘」 10元 永曆通寶楷書折十背「壹分」 25元 永昌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60元 明末李自成於1644年在西安建大順國,鑄,永昌通錢,傳世有小平、折五兩種,面文楷書直讀,光背無文,小平徑2.3--2.5厘米,重3.5克,折五徑3.4---3.75厘米,重8.3---14克。版別又分湖北版,陝西版,傳世較少。 永昌通寶楷書折五光背 60元 大順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15元 明末張獻忠於1644年在成都建大西國,,改元大順,鑄大順通寶錢。面文楷書,工整秀麗,除光背者,有工、戶、二字,徑2.6厘米,重3.5克,傳世戶字者難尋。 大順通寶楷書小平背「工」 25元 大順通寶楷書小平背「戶」 40元 大順通寶楷書小平背「川戶」 6000元 西王賞功楷書折十銅質 50000元 張獻忠據蜀稱大西國之時鑄。時在1644年前後,此錢類當十,一說賞功錢,面文楷書,直讀光背,徑約5厘米,傳世僅見金、銀、銅三品。 西王賞功楷書折十銀質 150000元 西王賞功楷書折十金質 無定價 興朝通寶楷書小平背「工」 5元 明末起義軍張獻忠義子孫可望入滇稱東平王,改號舉朝,於永曆三年在昆明鑄。分大中小三等,版別多,規格不一,面文楷書直讀,製作工整,興朝通寶系銀錢,小平錢折銀一厘徑2.4--2.8厘米,重8---11克,大錢背文壹分徑4.6---5厘米重18--35克,此錢又分雲南版,遵義版兩種,傳世較豐。 興朝通寶楷書折五背「五厘」 10元 興朝通寶楷書折十背「壹分」 20元 利用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3元 明末,降清明將吳三桂鑄。康熙十二年消藩,他在雲南反叛,建號大周,改元昭武,並鑄利用通寶錢,分四等,面文楷書直讀、小平錢徑2.4--2.5厘米,重3--4克,折二錢徑2.7厘米,重4--6克,折五錢徑2.9---3厘米,重6---8克,折十錢徑4---4.8厘米,重17--24克,小平錢除光背者,可見貴、厘、雲,折二錢痛二厘,折五錢背五厘,折十錢可見背簡體一分繁體壹分,又分穿上下一分,穿左右一分籌。背文一分系指折銀一分行用,傳世較豐。.. 利用通寶楷書小平背「貴」 5元 利用通寶楷書小平背「厘」 10元 利用通寶楷書折二背「雲」 20元 利用通寶楷書折二背「二厘」 20元 利用通寶楷書折五背「五厘」 15元 利用通寶楷書折五橫「五厘」 50元 利用通寶楷書折十背「壹分」 120元 利用通寶楷書折十背「一分」 15元 利用通寶楷書折十背橫「一分」 70元 利用通寶楷書折十背橫「壹分」 500元 昭武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5元 武三桂昭武元年鑄。分小平、折十兩種,面文楷、篆二體直讀,小平錢徑2.4厘米,重3.7克上下,楷書者背可見工字,余皆光背,折十錢徑3.5厘米,重10.5克。背篆書壹分,折銀一分行用。此錢書體優美,製作精良。. 昭武通寶篆書小平光背 60元 昭武通寶篆書折五背「壹分」 80元 洪化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3元 吳三桂孫吳世番洪化元年鑄,傳世唯見小平錢,面文楷書直讀,大小版式甚多,徑2.2---2.5厘米,重3--5.4克,小錢光背無文,大樣錢背可見 洪化通寶楷書小平背「工」、「戶」 4元 洪化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壹分」 3500元 裕民通寶楷書折二背「一分」 30元 清靖南王耿精忠據閩中叛亂建元裕民。並鑄裕民通寶錢,分三等,面文楷書直讀,小平錢徑2.6厘米,重3.2克,光背無文,折銀一厘使用。傳世界觀 裕民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15元 裕民通寶楷書折五背「壹分」 120元 裕民通寶楷書折五背「浙一錢」 300元 ------------------------------------------------------------------------------------------

明 名稱書體幣型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4元 太祖洪武元年鑄。形制,錢輕,重同大中通寶,錢文楷書直讀,較規整,除光背無文者外,記值有:一,二,三,四,五。記重,為一錢,二錢,三錢,五錢,一兩。記地為;京、北平、浙三、豫、濟、鄂、桂、福、廣等九等。記地兼記值「桂一,桂二,廣二,二福,桂三,桂五,廣五,五福,京十,北平十,廣十,鄂十,濟十,桂十,十豫,十福,十浙等。同等錢各有差異小平徑2.4厘米,折二徑2.8厘米,折三徑3.15--3.3厘米,折五徑3.8--4厘米,折十徑4.4--4.5厘米,此錢以光背平錢,記錢較常見。.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一錢」 5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京」 5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鄂「 4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北平」 1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浙」 1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濟」 7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桂」 1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福」 1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豫」 8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桂一」 320元 洪武通寶楷書小平背「廣」 6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13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二錢」 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豫」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京」 10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北平」 8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濟」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桂二」 4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浙」 1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二福」 7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豫」 1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二背「廣二」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光背 13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三」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三錢」 3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北平」 1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鄂」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浙」 1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三福」 1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京」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濟」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桂三」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廣三」 6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三背「豫」 1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光前 11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五」 28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五錢」 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北平」 12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浙」 3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濟」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京」 4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鄂」 60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桂五」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五福」 4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豫」 28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五背「廣五」 5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 3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 6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北平十」 2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廣」 22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京十」 1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濟十」 22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鄂十」 28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豫」 1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桂十」 50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福」 150元 洪武通寶楷書折十背「十浙」 150元 永樂通寶楷書折三光背 50000元 成祖永樂年間鑄,傳世以小平較豐,製作精美,面文有宋錢風韻,筆劃清秀,徑2.5厘米,重4克上下。折三有兩枚,一枚為完整者,今已下落不明,殘角者錢徑3.4厘米,為已故蘇州籍錢幣學家王蔭嘉老先生以銀元五百枚購得,使國寶留存今日,永樂平錢傳世較多,流布甚廣。 永樂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5元 永樂通寶楷書小平銀質 6000元 洪熙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無定價 明仁宗年鑄,面文楷書,直讀光背,徑約2.3厘米,重不詳,洪熙年號存在一年月仁宗即位,至洪熙五月死,僅九個月,因而鑄量特別少,一般是不容易見到的,已知僅發現兩枚,一枚存張叔馴處,錢幣學家王蔭嘉曾享過眼福,可惜今已不知流落何處?另一枚,羅伯昭生前已捐往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這枚已是海內孤品。 宣德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20元 宣宗宣德八年鑄,傳世唯見小平錢。製作粗糙為明錢中較差者,面文楷書直讀,背無文,同等錢小不一。宣德錢較永樂錢少 宣德通寶楷書小平省一「德」 300元 弘治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15元 孝宗弘治十六年鑄。唯見小平錢,製作類宣德錢,楷書直讀,光背無文,尚有一種隸書錢,所見甚少,錢幣學家鄭家相曾獲當十大錢財一枚,徑約3.9厘米,為存世少見。 弘治通寶楷書折十光背 無定價 嘉靖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10元 世宗嘉靖七年鑄。仿洪武錢制,分為五等,小平徑2.5厘米,重3--4.5克,折二徑2.8厘米,折三徑3.3厘米,折五徑3.9厘米,當十徑4.5厘米,重24克以下。錢文楷書直讀,除光背者記重有:二錢,三錢,五錢。記值有:一兩。存世平錢較豐。 嘉靖通寶楷書折二背「二錢」 65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三背「三錢」 50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五背「五錢」 50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 50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十雕母背「十一兩」 無定價 嘉靖通寶楷書折五十光背 200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十大觀改范 2500元 嘉靖通寶楷書折二十光背 6000元 隆慶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60元 穆宗隆慶四年鑄。僅見小平,錢文楷書,直讀光背,製作精整,徑2.5厘米,傳世今已不易得,重為4克。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3元 神宗萬曆四年。版別繁多,以小平多見,平錢除光背外,穿上有:星、月、工、公、正、天。穿右厘,合背等。徑2.4--2.5厘米,重3.4--4克,折二徑2.8--2.9厘米,礦銀小錢徑1.9厘米,背五錢徑3.5厘米,特大錢徑8.8厘米,傳世屬小平錢最豐,面文除規整楷書者,尚有少數「歷」,歷下長日寬日數種。..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寬緣大樣 25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大字 1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星 2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天」 16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月」 2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正」 5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河」 50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公」 1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工」 6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合背 15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分」 8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江」 6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厘」 2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背紋 15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背「戶」 5000元 萬曆通寶楷書折二光背 40元 萬曆通寶楷書折二背包星月 8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銀質背「礦銀」 8000元 萬曆通寶楷書折二銀質背「二錢」 45000元 萬曆通寶楷書折二背北斗星 800元 萬曆通寶楷書小平旋背 10元 萬曆通寶楷書特大型光背 無定價

-- 清承明制,仍稱本朝所鑄銅錢為銅錢,順治年間始定錢法。清廷和地方設局鑄造銅錢,錢式在順治末年以後固定正面漢字錢文,背面滿文紀局。咸豐年間為籌措軍餉,清廷改鑄各式不足值的大錢,地方省局競相仿鑄,面值大小,輕重多不相同,制錢越於衰微,最後為機制幣所逐漸取代。清 名稱書體幣型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天命汗錢滿文小平光背 40元   天命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80元 明萬曆四十四十年我國東北地區女真族頭領努爾哈赤,改後金為大清,建元天命,其間鑄天命通寶,面文為老滿文、漢文兩種,滿文錢,面文左右上下序讀,光背無文,小平錢徑2.7--2.8厘米,重5.46。4克,外郭不規整,赤銅,為女真族第一代貸幣,距創有文字僅50餘年。漢文錢,面文真書,直讀光背,錢徑2.6厘米,重4.6--6克,傳世漢文錢少於滿文錢,然較順治以下諸錢為少。 天命通寶篆書折十背滿文 15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5元 順治元年鑄。1644年李自克攻入北京,崇禎自縊煤山,清兵乘明亂入關,適逢吳三桂請兵書來,遂至山海關,敗李自成於一片石,李敗回北京,即皇帝位,第二天撤兵回陝,九月世祖回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撤兵回陝,九月世祖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鑄順治通寶,面文楷書直讀,按背文分為五式,一式仿明錢,光背,徑2.4厘米,重3.6克,二式漢字錢仿會昌開元,鑄局各於穿上下左右。計22字,工戶同福臨東江宣原陝薊昌西河寧廣浙荊延陽雲襄。徑2.5--2.6厘米,重3.8--4.5克,三式權銀一厘錢,穿左一厘,穿右鑄局名。工戶同福臨東江宣原陝薊昌西河寧廣浙之十七字,徑2.6厘米,重4.4克,五式為滿漢文錢:臨寧原同宣江東河薊浙陝昌十二局,徑2.8厘米,重4—5克。二式未見西廣,一厘米同福江較少。另有合背錢,仿明制記重,記值當十大錢,徑4.8厘米,重20克以上。順治錢奠定了有清一代錢幣基礎,為嗣後各代所沿襲。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二」 6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戶」 8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一」 4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戶」 4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工」 1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工」 1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同」 7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浙」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福」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陽」 7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左「延」 4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延」 25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延」 45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南」 5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宣」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宣」 15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寧」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昌」 6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東」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右「荊」 8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上「荊」 2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河」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同一厘」 6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東」上下「一厘」 130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東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福一厘」 2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戶一厘」 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工一厘」 8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江一厘」 2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原一厘」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宣一厘」 2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薊一厘」 30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浙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河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昌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陽一厘」 15元 順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十二種監局 4元 順治通寶楷書大樣背上「福」 5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 5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二雕母背「原」 20000元 順治通寶楷書折十背「十一兩」 5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羅漢錢 10元 聖祖康熙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記局,分滿文,滿漢文二種,滿文錢仿順治四式,背寶泉、寶源二局,滿漢文錢仿順治五式,穿左為滿文寶,穿右為漢文記局名;同福臨東江,宣原蘇薊昌,南河寧廣浙,台桂陝雲漳。尚有鞏西二字,徑2.5--2.7厘米,重3.8--5.6克。另有少數背星、月紋及合背錢,記地支錢。當十大錢徑4.7厘米,傳世以背鞏,西,當十大錢罕見,背大字廣,南,面文雙點通背東者亦少見。記地支錢更罕。.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十四種監局 3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小「台」 4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大「台」 15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西」 3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鞏」 2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漳」 1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桂」 2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南」 3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廣」 10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大清」 8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南」星月 4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子」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丑」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寅」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巳」 2500元 康熙通寶楷書小平背干支「福」 250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寶源局雕母 12000元 世宗雍正年間鑄,胤禎得隆科多,羹堯之助,以謀取得帝位。雍正通寶面文楷書,直讀,背穿左為滿文寶字,穿右滿文記局,泉源浙武河昌雲蘇南安黥鞏濟晉台川。雍正錢按順治四式,形態工整,規格統一。在清代諸錢中居少而精地位,一般徑2.6--2.8厘米,重3.6--4.5克。存世尚有寶黔折二大錢,徑3.1厘米,甚罕見,合背錢亦稀少。.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寶泉局雕母 1500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 3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安局 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晉局 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濟局 1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川局 80元 雍正通寶楷書小平背寶南局 180元 雍正通寶楷書折二背寶黔局 2000元

-- 清 名稱書體特徵幣形 參考價  文字說明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 1元 高宗乾隆元年始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文沿雍正滿文穿左為寶,穿右為鑄局名,新疆紅錢穿左滿文,穿右為維吾爾文。計有泉源直蘇昌浙福武南川濟晉陝鞏安雲黔台伊,庫車,葉爾羌,葉爾奇木,阿克蘇,烏汁,喀會,和田。幣材多用黃銅、青銅、新疆用紅銅,一般徑2.2--2.5厘米,重2.4--4.8克,分大樣,小樣,少數錢背有星、漢字,又有記年,記值,合背,吉語等錢。傳世以雕母珍貴。...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上「福」 25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右「福」 22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阿克蘇局 5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450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合背 15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陝局雕母 8000元 乾隆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母錢 1500元 乾隆通寶楷書折十背寶鞏局 5000元 乾隆通寶楷書特大型背寶泉局 38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 10元 仁宗嘉慶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穿左為寶,穿右為鑄局名;泉源直蘇昌浙福武南川晉陝鞏雲東黔,伊,阿克蘇,幣材含鉛錫各半,故錢質灰暗脆弱,一般徑2.2---2.6厘米,重2--4克,少數錢可見星月紋,另有吉語錢,如福康壽寧,天下太平等。此時的大清朝已是日薄西山。傳世元珍稀品。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桂」 5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桂」 10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直局 4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蘇局寬緣 100元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5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雕母 6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 6000元 嘉慶通寶楷書折十背寶川局 3500元 道光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 10元   宣宗道光年間鑄。形制同嘉慶錢,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名:泉源直蘇南昌武川浙福晉陝廣桂雲東黔,伊犁,阿克蘇,庫車,寶新。道光錢製作粗糙,大小不一,輕重懸殊,一般徑2.2--2.4厘米,重2.5--3.6克,清廷由於入不敷出,新疆阿克蘇,庫車,寶新三局始鑄虛值析五,當十錢,亦是清錢虛值錢之始。傳世幾無稀罕之品。...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壹分」 3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十八年」 2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阿克蘇局精鑄 500元 道光通寶楷書折三背阿克蘇局 1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蘇局雕母 8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5000元 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 4500元 咸豐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鐵母 2000元 文宗咸豐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滿漢文記局,漢文記值,記重,種類繁多,小平錢稱通寶,當四,五,八十,五十,稱重寶,當八十,百,二百,五百,千稱元寶,其時軍費大增,國庫空虛,使物價飛漲,貨幣嚴重貶值。小平錢徑2.2---2.6厘米,重2.4---4.2克。同是重寶錢,當五十大者徑6厘米,重80克,小者徑4.6厘米,重30克,當百元寶錢更是盡出洋相,重者296克,輕者36克,形制極其混亂。咸豐錢品類浩繁,僅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達917種,鑄局有:泉源直薊福陝昌河德晉雲東武桂浙濟台蘇鞏川黔南廣,伊犁,迪化,葉爾羌,庫車,阿克蘇,喀會,傳世以小平雕母,寶福局計值,計重錢少見,新疆寶迪局當八十為珍品。.                                                                  咸豐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4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泉局「當五」戴書 6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大樣背「伍文」 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拾文」 8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拾文」 2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鐵線珍寶背「當十」 2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雕母 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局 3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星月「當五十」 5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泉「當百」 3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泉「當百」星月 8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當百」雕母 10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泉局「當五百」 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特大型背寶泉局「當千」 9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當五」 2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五」 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 5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源局「當百」 40元 咸豐元寶楷書大型背寶源局「當五百」 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大型背寶源局「當千」 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 1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直局「當五十」 6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直局「當百」 8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當五」 6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當十」 8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薊局「當十」 7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薊局「當五十」 28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薊局「當百」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濟局「當十」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濟局「當五十」 15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濟局「當百」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德局「當十」 4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德局「五十」 2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德局「當五十」 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德局「當百」 25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陝局「當十」 1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陝十」 2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陝局「五百」 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特大型背寶陝局「當千」 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鞏局「當十」 8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鞏局「五十」 35元 咸豐重寶楷書大型背寶鞏局「當百」 5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鞏局「五百」 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鞏局「當千」 30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河局「當五百」 4200元 咸豐元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河局「當千」 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浙局「當三十」 2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背寶浙局「當二十」 1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寶浙局「當四十」 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大型背寶浙局「五十」 3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浙局當頭「百」 20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背「浙當十」 5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浙四十」 5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五十」 2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特大型背「浙當百」 7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背「當頭十」 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十大清背寶福局「一十」 2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二十」 1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桂局「五十」 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昌局「五十」 2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安局「當五十」 28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雲局「當五十」 350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迪局「當八」 10元 咸豐重寶楷書小平背寶迪局「當十」 5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迪局「當五十」 500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二十背寶伊局「當五十」 240元 咸豐重寶楷書折五十背寶伊局「當四」 280元

(續上)-- 清 名稱書體幣形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 3800元 穆宗祺祥年間鑄。其時穆宗初登帝位,由載垣,肅順八大臣輔佐政,改元祺祥,並鑄祺祥通寶,重寶錢。未久慈禧攝政即改元同治,祺祥錢未及通行。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計局,小平徑2.5---2.8厘米,重寶當十錢徑35厘米,重12.5克上下。又有合背錢,祺祥錢傳世均甚少。...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 28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蘇局 200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雲局 1000元 祺祥通寶楷書小型背寶鞏局 350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源局「當十」 35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 6800元 祺祥重寶楷書折五背寶鞏局「當十」 35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多局監造普品 2元 穆宗同治年間鑄。因咸豐大錢造成混亂,平錢用途日減,致使許多省局停鑄,此錢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計有:泉源直蘇昌浙福濟雲廣桂鞏川東武台陝南晉黔,伊犁,阿克蘇,此錢銅差質輕,一般徑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發現一枚背滿漢文,寶東錢,徑2.5厘米,重5.5克,以輔西氏古錢大辭典,套子錢20品描圖之缺,重寶面文同小平錢,背有計值者,徑2.3--3.8厘米,重6--12克,傳世當十個別局較少見。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寶雲局「八」 15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雕母 7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部頒各局樣錢 700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新十」 8元 同治通寶楷書小平背阿無蘇局「當五」 5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 1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部頒各局樣錢 120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五背寶伊局「當四」 2000元 同治通寶楷書折三背寶鞏局「當五」 8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金」、「宇」 8元 德宗光緒年間鑄。通寶面文多為楷書,少數局亦有篆書,背滿文記局名,漢文年叫記年錢。計有:泉源蘇直浙昌福武南晉陝川廣桂雲黔津沽漳河吉寧東奉新,伊犁,庫車,阿克蘇。另有背記值,星月紋及合背錢,一般徑2--2.4厘米,重1.8--3克。廣東,福建,天津,吉林有機制錢,山西寶晉局鑄大通寶錢徑4.8厘米,重24.2克,吉語錢等。重寶面文較通寶錢清秀工整,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名,漢文記值,傳世以雕母為珍品,貴州發現一枚通寶當百小錢,徑2.4厘米,重2.73克,試問此錢何以流通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日」、「往」 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來」、「列」 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宙」 8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下「村」 1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蘇」精品 18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白銅背上「福」 1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桂」 25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星月 2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源局雕母 5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部頒各局樣錢 80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五背寶泉局「當十」雕母 65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蘇局「當五」 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十」 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寶源局「當十」 1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五部頒各局「當十」 12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薊局機制 14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庫平廣一錢」 25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官板四分」 600元 光緒通寶楷書小平背寶直局機制 500元 光緒通寶楷書折二背奉天紫銅機制幣 180元 天子萬年楷書折五背江南局機制幣 5000元   一統大清楷書折五背江南局機制幣 300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泉局 7元 清末代皇帝宣統年間鑄。面文楷書直讀,背滿文記局,泉源福廣,小平錢徑1.2---2.4CM,當十徑2.5--3.7CM,近期發現庫車當十錢,寶新當十錢新疆紅錢,為宣統通寶增加新品,徑2.2CM,重3.6克傳世較多。.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背寶泉局 2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鞏局機制 10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背寶福局機制 25元 宣統通寶楷書小平小型雕母寶泉局 6500元 天國通寶楷書折五背「通寶」 30000元 太平天國於癸好三年佔領南京時鼓鑄的折十大錢,面文「天國」楷書直讀,背文「通寶」橫讀,徑3.75CM,穿0.95CM重27克,通寶者,表示太平天國通用之寶,因此錢為過渡性錢幣,發行時間十分短暫,後改稱「聖寶」「通寶」錢銷毀改鑄聖寶錢,故流傳至今,亦極罕見,發現地區僅限南京附近。.. 天國通寶楷書折五背「聖寶」 23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宋體背「聖寶」 200元 太平天國鑄。洪秀全於咸豐三年定都南京,並正式鑄行太平天國錢,幣材金,銀,鉛鐵俱有,然以銅幣為主,形制分小平錢徑1.9厘米,重2.2克,折五錢徑2.85厘米,當十徑3.8---4.2厘米,當五十徑4.8--5.2厘米,錢文多為宋體字,次為楷書,國字方框內從王,名稱不一,有太平天國,天國,背文有通寶,聖寶,初期與後期相比,差別很大,實與國力有關,大花錢徑33.5厘米,重達4500克,太平天國錢因其製作精美,廣受喜愛,傳世以面文:太平天國,背文聖寶者最為長見。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宋體背「聖寶」 6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十宋體背「聖寶」 11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十宋體背「聖寶」 17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二背「聖寶」 12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五背「聖寶」 500元 太平天國楷書折二十背「聖寶」 65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背「太平」 150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背「聖寶」 25元 太平天國楷書小平大樣背「聖寶」母錢 7000元 太平天國隸書小平大樣背「天國」 220元 太平天國隸書小平背「聖寶」 2000元 太平天國楷書特大型背「聖寶」 70000元 平靖通寶楷書小平背右「中」 1000元 清晚其天地會鑄幣,三合會首領李文茂攻佔廣西和柳州,自稱平靖王,並鑄平靖勝寶錢,面文楷書直讀,形制較通寶欠佳,背文按各軍番號鑄前營,後營,左營,右營,中營及御林軍,長勝軍七種文字,徑2.7厘米,重7--11克,此錢類似錢牌,以表明持有者所在單位。次年李文茂戰敗身亡。所鑄不多,傳世難得一見。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長勝軍」 38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前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後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中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左營」 1200元 平靖勝寶楷書小平背「右營」 1200元 太平通寶楷書小平背月「明」 300元 上海小刀會咸豐四年鑄,面文隸書,直讀,背日、月、或穿下明字,日、月相合乃一明字,以示反清復明之目標,徑2.4厘米,重3.2--4.5克,小刀會之太平通寶鑄行僅一年,故傳世不豐。 太平通寶楷書小平背「文」 500元 天朝通寶楷書小平背「永」 6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背穿上銘一永字或穿下永字,經2.3---2.4CM,重4克上下。傳世少見。  皇帝通寶楷書小平小樣背「浙」 4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背穿上聖,穿右聖,又有背滿文寶漢文浙錢,徑2.4CM,重5克。背滿文者為混在清錢中攜帶,以避清軍耳目。傳世較多。 皇帝通寶楷書小平背「聖」 2000元 開元通寶楷書小平背「武」 15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隸書,直讀,開元較通寶大,背穿銘一武字,或穿上,或背右,徑2.3---2.5cm,傳世難得一見。 嗣統通寶楷書小平光背 1000元  咸豐十年天地會系統,貴州張保山起義軍鑄幣,他自託大明後裔,號秦王,建元嗣統。面文拙補楷書,直讀,光背無文,徑2.3--2.5CM,重4.5--7克傳世不多。屬罕見品。. 明道通寶楷書小平背「天」 1500元  清晚期天地會所鑄會錢,面文楷書混厚拙補,直讀,背穿上天字,徑約2.5cm,傳世不多見


推薦閱讀:

光緒元寶成交情況及價格
古錢幣準確預言明清滅亡之謎
古錢幣的價值,民國與清朝,不可估量的成交!

TAG:中國 | 價格 | 錢幣 | 古錢幣 | 古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