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釋」的菩提智慧與人生解脫

「釋」的菩提智慧與人生解脫

現代社會是一個五花八門的社會,我們面對的總是各色人等和複雜的事物、紛繁的矛盾。

人們的生存處境總是具體的。具體的時空環境總是充滿矛盾的。在熙熙攘攘的人世和人們不同的慾望、利益的追逐、競爭和不同性情的人相處的矛盾之中,每一個人的內心都要承受這樣或那樣的壓力和痛苦,人們往往有一種不安的感覺,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每一個人都是有限的個體,必然有先天或後天給他帶來的這樣或那樣的局限或缺憾。以有形有限的人生投入天下,每一個個體都要面對無限的時空、無限的知識、無限的意義、無限的價值,這些「無限」也使人有不安之感。每一個生命當然要肯定自己的生存、利益、價值、個性自由、人格尊嚴,然而,人類社會是一個不同社會關係的重重網路,當你肯定自己的生存、利益、價值、個性自由、人格尊嚴時,你也要肯定別人的生存、利益、價值、個性自由、人格尊嚴,必須承認或容忍別人的生存空間和利益追求。如果這些追求是彼此矛盾的,就必須設法調節。如果我們只是一味肯定自我,就會陷進一個難以自拔的泥潭。

每一個個體與生俱來就是有限制的個體,不僅先天與後天的生存環境是有限的,人們的性別、種族、體質、品行、知識、性格、語言、情感、信仰等等,更不用說生成長養所遇到的文化背景、環境、氛圍等等,其實都是有局限的。但人總是不太願意承認自己的限制,也不太願意肯定別人的追求。形體所帶來的情慾、物慾、功名利祿的追逐、攀援,知識所帶來的表面的偏見、執著、錯誤和數不清的自認為是絕對真理的東西,還有社會文化所帶來的身分、地位、名譽、等級等等等等,對於人來說,都是永遠不能擺脫的各種各樣的束縛。「釋」的智慧,就是用否定、遮拔的方法,破除人們對宇宙人生一切表層世界或似是而非的知識系統的執著,獲得某種精神的解脫和自由。此所謂「空」,是啟迪人們空掉一切外在的追逐、攀援、偏執,破開自己的囚籠,直悟生命的本性或本真。佛教是要幫助自己或他人尋找心靈的家園,啟發人內在的自覺,培養一種偉大的人格。佛家的成菩薩成佛陀,與儒家的成聖人成賢人,道家的成至人成真人,都是一種道德人格的追求。

「釋」的智慧不是空談大道理,而是讓你學會暫時消解心靈上的執著與煩惱,讓你首先自知其限制,自虛其心,自空其說,以求容納別人。和傳統的儒家的「誠恕」之道,道家的「齊物」之論一樣,這不單單是個體修養身心的方法,也是一個社會共存互尊的必須。那麼,一切外在的執著都可以放下,人們不再為自己的有限性而惶惑,人們也不再處於「緊張」、「不安」的情結中。人一旦消解了這種緊張、不安,他的創造性反而可以爆發出來。這樣,有限的生命便進入到無限的境界之中。讓人保持一種「平常心」。啟發我們由迷到悟,轉識成智。返歸平常,識得本真,就是「解脫」。但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習慣了向外攀援,使得我們的「平常心」受到污染或扭曲,這也就喪失了自我,使「平常」變成了「非常」或「反常」。人們在生活中出於自保或競爭,不能不層層心防,不能不戴上各種面具,久而久之,弄假成真,「真常之心」被異己化了,不正常的反而誤以為是正常的。人生有許多許多的要求,有很多要求都是正常的、合理的,如飲食、男女的要求,如物質、財富、名譽、權力、地位、感情、知識、學說、成就、功業、利益等等。「釋」的智慧不是要抹殺每個人的慾望與追求,不是消解事功,而是讓你保持一顆未被污染的「平常心」。才能有一種現今十分匱乏的敬業精神、奉獻精神。

推薦閱讀:

如何解讀「順勢生,逆勢亡」?
親密關係 | 妻子的角色智慧(深度好文,強烈推薦)
我師父說丨有怨氣該如何化解?
做個有智慧的女人
從雙11看智慧生活正在如何朝我們大步走來

TAG:人生 | 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