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協會 道經的形成和發展
中國道教在一千八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除了尊奉先秦道家典籍《老子》《莊子》《文子》《列子》以及後出的《亢倉子》《關尹子》為誦習的經典外,經過長期的宗教實踐活動,在教理教義、教規教戒,修鍊方術、齋醮科儀以及傳教等方面,積累了種種經驗;又經若干代的努力,將這些筆之於書,形成了卷帙浩繁的經籍書文。道教經籍書文的造作與結集,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正一盟威道創建時期,除以《老子》五千文為祖經,並為之作注釋(如《老子想爾注》),以為教徒誦習之課本外,新創作的經書只有先出的《太平經》和張道陵天師所寫的道書若干篇。此後,經書日有增益,至東晉初,葛洪《抱朴子·遐覽》即著錄道書六百七十卷,符書五百餘卷,共一千二百餘卷。東晉中後期,上清、靈寶派出,在佛經廣為傳播的影響下,道書造作的規模日益擴大,創作了上清、靈寶兩大部類經書各若干卷,加上三皇經系統的經書、正一派的經書,篇卷已甚為可觀。因而要求結集成帙,以廣傳播。所以在南北朝時期,相繼有一些道士對當時零散的道書進行搜集與整理。但因受人力、物力和傳播手段的限制,無法將結集的經書進行大量抄寫傳播,僅能輯錄經書目錄傳世。相繼編成的經書目錄,主要的有:南朝宋陸修靜《三洞經書目錄》,齊梁孟法師《玉緯七部經書目》、梁陶弘景《陶隱居經目》《太上眾經目》《三十六部尊經目》、北周玄都觀《玄都經目》、王延《三洞珠囊》等。這些經目現皆已不存。據北周甄鸞《笑道論》稱,陸修靜《三洞經書目錄》已著錄道書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實有者一千零九十卷),《玄都經目》則著錄道書六千餘卷(實有者二千零四十卷)。可見至南北朝末,道教經書較東晉葛洪時有了較大增加。道士們在整理經書、編製經書目錄的過程中,創造並逐步完善了道教獨特的經書分類法,即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類法。上述各種經書目錄按此法分類,以後的各部道藏亦以此法分類,沿用千餘年未作改變。道書之正式結集成「藏」,始於唐開元(713~741)時。玄宗詔令天下搜訪道書,經過整理,按三洞四輔十二類分類法進行編纂,最後成中國第一部「道藏」,名《開元道藏》,目曰《三洞瓊綱》,共三千七百四十四卷,或曰五千七百卷,詔令傳寫,以廣流布。後經五代之亂,這部道藏因遭兵燹而散失不全。至宋代,從太宗至徽宗間,幾經修「藏」,編成傳寫者有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初之《寶文統錄》,真宗天禧三年(1019)的《大宋天宮寶藏》,徽宗政和(1111—1118)間的木板刻印《政和萬壽道藏》。至金元,在《政和萬壽道藏》殘板基礎上,又相繼於金明昌元年(1190)修成《大金玄都寶藏》,元乃馬真後三年(1244)修成《玄都寶藏》。最後一部道藏是明正統九年(1444)刊竣之《正統道藏》及其續書《萬曆續道藏》(刊成於萬曆三十五年)。正、續兩部道藏共收道書一千四百七十六種,合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它是道教文獻的大集成,也是祖國傳統文化的寶庫之一。明萬曆之後,雖無道藏之大結集,但規模較小的道教叢書,卻時有編纂。最重要的有清初彭定求所編之《道藏輯要》(後經增補再刊為《重刊道藏輯要》),它除選收正續《道藏》之書外,又增收明末清初著作一百一十種。此外,明、清、民國間,又相繼編成《道藏精華錄》《道藏續編》以及道士個人專集,如《方壺外史》《道書十二種》《古書隱樓藏書》《道書十七種》等。其他如敦煌遺書、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帛書,及《永樂大典》等中,還有不少散見道書。如果將上述已經小結集和尚未結集的分散道書加以收集整理,數量一定十分可觀。巴蜀書社已著手將它們編纂成《藏外道書》。中國道教協會新近編成的《中華道藏》,雖以明《道藏》為底本,但也補充了若干道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