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衣服穿好,再來談古裝劇!
相思 傳奇樂坊 - 傳奇樂坊蕭演奏曲
穿越千年的繁華與寂寞,這樣的畫面可曾時時出現在你的眼前?那未央宮中傾倒眾生高高飛起的裙擺,那和親路上明艷照人的披風,那盛世唐朝典雅大氣的輕紗羽衣,那宋朝淡雅精緻的衣裙,描摹不盡的是一段段流轉在衣物之上的美麗歷史……
華夏族服飾的特點是上衣下裳,寬衣博帶,「上曰衣,下曰裳。」這裡的裳指的是裙。從形制上看,主要有「深衣」制、「襦裙」制等類型。
深衣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一種名為「深衣」的連體服飾。深衣的特點是長衣大袖,以禮服最為顯著。《禮記·深衣》孔氏正義曰:「所以稱深衣者,以余服則,上衣下裳不相連,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故謂之深衣。」
根據衣裾繞襟與否,深衣可分為直裾深衣和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
接續其衽而鉤其旁邊者為「曲裾」。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曲裾深衣在未發明袴的先秦至漢代較為流行。
曲裾深衣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再繞至前襟,然後腰部縛以大帶,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曲裾深衣有著別樣的風韻,是漢服中最能體現女子婀娜優雅的裝束。
曲裾又分短曲、長曲。
短曲長曲
直裾深衣
直裾深衣不繞襟,衣裾在身側或側後方。漢代以後,由於內衣的改進,盛行於先秦及西漢前期的繞襟曲裾已屬多餘,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成了深衣的主要模式。
袍服
袍服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這個時期的袍服只是一種納有絮棉的內衣,除了用作內衣外,平時也可穿在外面,時間一長,袍服就演變為一種外衣。
一些別出心裁的婦女,往往在袍上施以重彩,綉上各種各樣的花紋。甚至在隆重的婚嫁時刻,也穿這種服裝。袍服由內衣變成外衣,正值曲裾深衣淘汰時期。由於袍服中納有棉絮,不便採用曲裾,所以較多地採用直裾。
深衣演變
戰國
戰國時,婦女普遍穿寬邊纏繞式的肥大麴裾深衣。衣服的左襟展開時呈三角狀,穿時將其環腰部一圈,再用腰帶紮好,配上橫線與斜線並用的鑲邊,總體表現出靜中有動、動中帶靜的裝飾效果。
秦
秦朝服制,服色尚黑。秦始皇喜歡宮中的嬪妃穿著漂亮的及以華麗為上。秦始皇對於妃嬪服色,是以迎合他個人喜好為主。
漢
漢朝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形制樸實,色澤單純,「以瘦為美」。服飾使女子曲線修長,待人接物含蓄內斂,動作簡明舒緩,自然樸素,莊嚴而典雅。
漢朝最有名的是「留仙裙」,即有縐褶的裙。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東漢末至魏晉,女子深衣式微,襦裙始興,曲裾深衣幾乎銷聲匿跡。
襦裙襦裙出現在戰國時期,興起於魏晉南北朝。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稱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長度較短,一般長不過膝,下身則叫「裙」。
襦裙是古代漢民族的日常衣著之一,也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國直至明朝,前後二千多年,儘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樣式。
按領子的式樣不同,可分為交領襦裙和直領襦裙(對襟襦裙)。
交領襦裙直領襦裙
按裙腰的高低,可分為低腰襦裙、高腰襦裙和齊胸襦裙。
低腰襦裙
高腰襦裙
齊胸襦裙
衫裙
另有一種上衣下裳的套裙,即衫裙,約流行於魏晉時期。和襦裙的區別:襦裙是上襦在下裳裡面,而衫裙為對襟,上衣較長,在下裳外面,並用腰帶束之。
襦裙演變
襦裙發展後來可以單襦穿著,也可內輔以訶子、抹胸等;外衣可以選擇半臂、褙子、比甲等,裙外可加幃裳;還用加帔帛、宮絛裝飾等。這些構成襦裙的重要組成部分。
訶子
訶子為中國古代女性的內衣之一,流行於唐朝、宋朝、明朝。訶子,亦稱「抹胸」,唐代以前的內衣肩部都綴有帶子,到了唐代,出現了一種無帶的內衣,稱為「訶子」。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點所決定的:唐代的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裝」,她們將裙子高束在胸際然後在胸下部系一闊帶,兩肩。
上胸及後背袒露,外披透明羅紗,內衣若隱若現,因而內衣面料考究,色彩繽紛,與今天所倡異的「內衣外穿」頗為相似。
半臂半臂其形似似衫去其長袖,成為寬口短袖衣,其形制與衫齊長。交領、腰下接襕。明代演變為褡護。
在中國隋唐時期,半臂有對襟、套頭、翻領或無領式樣,袖長齊肘,身長及腰,以小帶子當胸結住。因領口寬大,穿時袒露上胸。多穿在衫襦之外。流行於隋代宮廷內,先為宮中內官、女史所服,唐代傳至民間,歷久不衰。
披帛
披帛又可稱作「畫帛」。帔帛是美麗女式唐裝的點綴,就是我們看到的畫里的婦女肩上或手臂上搭著一條長長的條帶,走路隨風擺動,顯得瀟洒自然,這就是帔帛。
形狀為一條長條形狀的巾子,披與肩上,背部捎下落,再將其纏繞在手背間,材料多是紗羅製成,上面印有花紋,或是金銀線織成的圖案。,走起路時,隨風起舞,嫵媚美觀。
在古代仕女圖中,衣袂飄飄的柔弱女子,肩披彩帔,臂纏飄帶,她們的帔帛與服飾相互映襯,虛實結合,動靜相宜,如仙似幻,令人神往。
唐代婦女的帔帛並不很長。五代時期帔帛變的越來越長,成為一條飄帶。宋代女性已不再使用帔帛了。從此,帔帛在現實生活中逐漸消失了,但它卻成為仕女服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並出現在各個時期的仕女畫作品中。
宮絛
一種系在腰間的懸掛飾物,一般配以漢服。中間用繩子,兩端系有玉佩,金飾,骨雕,中國結等重物,尾端有流蘇。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襦裙繼承了漢朝的舊制,主要還是上襦下裙。上襦多用對襟(類似現代的開衫),領子和袖子喜好添施彩綉,袖口或窄或寬;腰間用一圍裳稱其為「抱腰」,外束絲帶;下裙面料比漢代更加豐富多彩。
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鬆,從而達到俊俏瀟洒的效果。
隨著佛教的興起,蓮花、忍冬等紋飾大量出現在服裝上,女裙講究材質、色澤、花紋鮮艷華麗,素白無花的裙子也受到歡迎。魏晉時期裙腰日高,上衣日短,衣袖日窄;後來又走向另一極端,衣袖加闊到二三尺。
唐朝
唐朝女子以豐腴為美,禮服多以袒胸、低領、大袖為主,走起路來大袖翩翩、華帶飛舞,顯得格外飄逸。
上身著襦下身著裙。襦要短且小,裙要肥且長。裙系高腰至胸部,甚至系在腋下,系扎絲帶,頸部與胸部的肌膚露在外,給人以優雅、修長、飄逸之感。
以紗羅做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飾中的一個特色,尤其是不穿內衣,僅以輕紗蔽體的裝束更是創舉。婦女服裝,袖寬往往四尺以上,高腰長裙、半臂、披帛、高髻等。多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著這種禮服,發上還簪有金翠花鈿,所以又稱「鈿釵禮衣」。
唐襦
隋代,上襦又時興小袖。唐代長期穿用小袖短襦,但盛唐以後,貴族衣著又轉向闊大拖沓。這時上襦的領口變化多樣,其中袒胸大袖衫一度流行,展示了盛唐思想解放的精神風貌。
唐裙
唐初時,裙子窄而瘦長,穿者將裙子提得很靠上,甚至齊到胸乳,故唐詩中有「慢束羅裙半露胸」的句子。到盛唐時,裙子的製作精美華麗,有的價格昂貴,主要式樣有間裙、百鳥裙、花籠裙等。
女著男裝
女著男裝:古語有曰「男女不通衣裳」。而在唐朝「女扮男裝」的裝扮形式成為一種時尚裝扮。
宋朝
宋代,在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的影響下,這一時期服裝一反唐朝的艷麗之色,形成淡雅恬靜之風。
宋朝服飾制度漸趨繁縟。從五代至宋出現了纏足陋習,女子身上抹香,足覆繡花,小步緩移,輕盈中帶過一縷清香。體現了宋代仕女柔似楊柳水上飄的精神風貌。
宋裙
以理性美為準繩,宋裙概括起來,可用窄、瘦、長、奇來形容。此時此刻,及地長裙已經不流行了,裙長不及地,可以露出你的腳。下裙時興「千褶」、「百疊」,腰間系以綢帶,裙色一般比上衣鮮艷,其中老年婦女和農村女子多穿深色素裙。
裙料多以紗羅為主,綉繪圖案或綴以珠玉,當時還出現了前後開衩的「旋裙」及相掩以帶束之的「趕上裙」。在裙子中間的飄帶上常掛有一個玉制的圓環飾物——「玉環綬」,用來壓住裙幅,使裙子在人體運動時不至於隨風飄舞而失優雅莊重之儀。
褙子
宋朝女子上衣出現了褙子,一種由半臂或中單演變而成的上衣。相傳始於唐,盛行於宋元,在明代被稱為披風。
宋代婦女從後、妃、公主到一般婦女皆穿褙子,可做常服或常禮服。其基本形製為直領對襟、長袖;袖子可寬可窄;衣長可至膝上、齊膝;也有長至小腿及腳踝。
背子本是婢妾之服,因為婢妾一般都侍立於主婦的背後,故稱背子。婢妾穿腋下開胯的衣服,行走也較方便。宋代褙子的領型有直領對襟式、斜領交襟式、盤領交襟式三種,以直領式為多。
比甲
比甲是一種無袖、無領的對襟兩側開叉及至膝下的馬甲,其樣式較後來的馬甲要長,一般長至臀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長,離地不到一尺。這種衣服最初是宋朝的一種漢服款式,無袖長罩衫,又叫做「背心」。後來傳入蒙古。
帔子
帔子出現在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得此名。到宋代將它列入禮服行列之中。宋帔分兩種,霞帔和直帔。
直帔
民間女性常服中所繼續保留的帔帛,稱為直帔。直帔為細長精緻的帶子,搭垂於肩臂,其質地可厚可薄,紋樣可繁可簡,為清雅的服飾增添亮色,成為仕女身上最為靚麗飄逸的部分。
霞帔
另一種極致繁複華美的帔帛——霞帔則正式被用作命婦禮服,非恩賜不得服。所謂霞帔,一般用錦緞製作,上面有繡花,兩端做成三角形,下端垂金玉墜子。因為其帔上綉織有雲霞紋,謂之霞帔。也有稱是因其美如彩霞而得名,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就有「虹裳霞帔步搖冠」的形容。
元朝
元代婦女分貴族和平民兩種著衣形式。貴族多為蒙古人,以皮衣皮帽為民族裝,材料多為貂鼠皮和羊皮。
其式樣多為寬大的袍式,但衣袖形似燈籠,袖口窄小,袖身寬肥。由於衣長拖地,貴夫人行走時必有女僕牽拉。這種袍式肩部裝飾十分華美。面料質地十分考究,採用雲錦、茸類及毛氈織物,顏色多為紅色。
明朝
明朝重拾漢唐服飾,服飾華麗異常,重裝飾。趨向於崇尚繁麗華美,趨向於追求粉飾太平和吉祥祝福,從質料到色彩到圖案追求艷麗。
明代女裝上衣拉長,露裙縮短,衣領也從宋代的對襟領變為圓領為主。裙邊均有綉邊,起裝飾的作用。那時裙褶十分盛行,有的褶紋細密,有的寬大,有的還將整個裙用手工做成細褶紋,叫做「百褶裙」。明代女子冠服制度更加完備。
霞帔
明代時帔子發展成了霞帔——由於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它與「鳳冠」一起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貴婦禮服,即使是一般的平民女子,在出嫁時也穿戴鳳冠霞帔。
霞帔是宮廷命婦的著裝,平民女子只有出嫁時才可以著。命婦的霞帔在用色和圖案紋飾上都有規定。品級的差別主要表現在紋飾上。
「一品衣金綉文霞帔」,「二品衣金綉雲肩大雜花霞帔」。「三品衣金綉大雜花霞帔」,「四品衣綉小雜花霞帔」,「五品衣銷金大雜花霞帔」,「六品、七品衣銷金小雜花霞帔」,「八品、九品衣大紅素羅霞帔」。
清代霞帔闊如背心,一般為對襟無袖的樣式,霞帔中間綴以補子,補子所綉紋樣,一般都根據其丈夫或兒子的品級而定,用以標誌命婦或其丈夫的官職。與官服不同的是,武官之妻的霞帔隨文官紋樣,飾鳥紋補,而非獸紋。寓意女性之賢淑,不宜尚武。
雲肩
雲肩,也叫披肩,古代置於肩部的裝飾織物,最初只是用以保護領口和肩部的清潔,後逐漸演變為一種裝飾物,多以彩錦繡制而成,曄如雨後雲霞映日,晴空散彩虹。
雲肩多在歲時節令或婚嫁時佩戴。雲肩的形式多為「四合如意」形,也有條帶狀。雲肩的製作一般做成兩層八片垂雲,每片雲子上或刺繡花鳥草蟲,或刺繡戲文故事。一件精美的雲肩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綉成,其工藝之精巧,令人讚歎。
中國服飾雲肩的整體造型,打開來,從平面圖觀看,外圓內方,象徵天圓地方;立體地觀看,穿在人的身上,雲肩上刺繡的「一年景」四季花果,四周垂吊著綠色長穗,恰似大自然的森林一般,籠罩住人的主體,給人的感知,和天壇建築一樣,也有「天人合一」的深刻內涵。
襖裙
明代流行襖裙(襦裙的演變),上襖下裙,為明代女子裝束經久不衰的典型搭配。襖裙約起源於明初,為交領樣式,至腋下束帶,上衣較長,也在下裳外,但不用腰帶束之,有中縫,配以百褶裙或馬面褶裙。
馬面裙,又名「馬面褶裙」,漢服的一種,前後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側面打襇,中間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稱「馬面」。馬面裙始於明朝(可能可以追溯更早),延續至民國。
明代馬面裙較為簡潔,兩側的褶大而疏,為活褶。有沒有任何裝飾的馬面裙,有裝飾底襕的,有裝飾底襕+膝襕的裙子。和清代馬面裙不同的是,明代馬面裙不重視馬面的裝飾,多與裙襕一體。
清代馬面裙較為繁複,褶子細密,有多至百褶的,褶為死褶,一些馬面裙褶間還有鑲邊。清代馬面裙重視馬面的裝飾,多用刺繡的等方式裝飾馬面。
清朝
清朝入關以後,衣袖短窄,素樸肅穆的滿族旗裝在服飾中取得了統治地位。旗裝的特點為用料節省、製作簡便、穿著便利。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
旗袍
清朝旗袍多為圓領,衣扣均在右側,一般為五粒。衣袖、衣身平直,在襟邊、領邊和袖邊都飾有寬邊花紋,整體看來較為保守。
坎肩
清代坎肩極為流行。罩穿在氅衣、襯衣或棉袍之外的服裝。旗人婦女在坎肩和褂襕的款式及色彩上非常講究力求能夠與穿在裡面的旗袍和諧、媲配。日常穿著,雅緻而輕靈,隨意而自由。
斗篷披風
又名「蓮蓬衣」、「一口鐘」、「一裹圓」。披用的外衣。用以防風禦寒。短者曾稱帔,長者又稱斗篷。披風通常無袖。中國古代有虛設兩袖的長披風。
短褐
短褐,是對古代窮苦人穿的一種衣服的稱呼。褐衣,實際上是襦衣的一種形式,因 其布的質料是麻布或粗布而稱之褐,一般為下層勞動者或卑賤者服之。到清末,短褐在小說、戲曲中稱短打。
民國
民國這段時間,其服飾特點女性主要為襖裙,衣服和裙子是分開的,衣服寬袖,斜襟。
高而聳立的領子帶有著清末時期的餘味,衣袖寬闊但是可以顯出纖細的手腕。斜襟的設計更是凸顯了中國古代的服飾特色。
那時的女生校服,淺藍上衣、玄色裙子、白色紗襪、圓口布鞋,都帶著那個時代特有的印記。
民國旗袍
民國旗袍在中國婦女服飾史上是中國婦女服飾史發展的一個創新。這一時期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歷史轉型期。旗袍顯其女性自由獨立的個性,腰部逐步收緊顯出女性整個身體胸、腰、臀的自然曲線美。
推薦閱讀:
※古裝劇好看到醉 卻難拍到崩潰
※黃夢瑩飾演的3部古裝劇公主角色,素錦和朵霞公主都比不得她!
※古裝劇不挽髮釵的十位女子,最美不是劉亦菲,趙麗穎第六張檬墊底
※十幾年前古裝劇里漢唐明清的服飾造型和妝容,那才是真叫美啊
※最值得看的十部國產古裝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