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帝國需要強大的對手:唐朝周邊軍事力量
突厥在隋代分裂為兩部,一部稱為西突厥,一部稱為北突厥或東突厥。它們的軍事情況大致相似,這裡僅以東突厥為例加以介紹。突厥逐水草游牧,富於馬匹,全民皆兵,驍勇野蠻,沒有中原通行的禮義道德,把戰爭和搶劫看作增殖財富的手段。突厥大大小小的官吏都是軍事貴族。最高首領稱為可汗,由阿史那家族世襲。可汗的子弟稱為特勤(《新唐書》、《資治通鑒》誤作"特勒"),即親王,所領兵本部稱他為設,又譯為殺,有時又叫察。非可汗族屬的貴族,沒資格當設,但可當阿波達干。具體事例如:思摩是頡利可汗的族人,由於"貌似胡人,不類突厥,疑非阿史那族類",因而歷經兩代可汗,他只當夾畢特勤,"終不得典兵為設"。唐高宗永淳二年(683),骨咄祿當可汗,"以其弟默啜為殺",把不屬於自己家族的阿史德元珍"立為阿波達干,令專掌兵馬事"。武則天天授二年(691),骨咄祿病故,默啜繼任可汗。萬歲通天二年(697),他把自己的弟弟咄悉匐立為左廂察,骨咄祿的兒子默矩立為右廂察,各主兵馬二萬餘人;把自己的兒子匐俱立為小可汗,凌駕於二察之上,主管處木昆等十姓兵馬四萬餘人。唐玄宗開元四年(716),默啜被拔曳固部落殺掉。骨咄祿的兒子闕特勤殺掉小可汗匐俱,擁立自己的哥哥左賢王(本部稱他為小殺)默棘連為可汗(毗伽可汗)。默棘連堅持讓位給闕特勤,闕特勤辭絕,"遂以為左賢王,專掌兵馬"。(《舊唐書》卷194上《突厥傳上》)開元二十八年(740),登利可汗繼位,年幼,"從叔父二人分掌兵馬,在東者號為左殺,在西者號為右殺,其精銳皆分在兩殺之下"。突厥的其餘官吏由大到小叫做葉護、屈律啜、阿波、俟利發、吐屯、俟斤、閻洪達、頡利發、達干,共二十八等,皆為世襲。一般衛士叫做附離。(《新唐書》卷215上《突厥傳上》)隋唐之際,東北的契丹、室韋,西北的吐谷渾、高昌等族,以及漢地的梁師都、劉武周、李軌、薛舉、高開道、王世充、竇建德、李淵等勢力,都向突厥稱臣。突厥坐收錢財,一躍成為東亞強國。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到北方邊地巡視,突厥始畢可汗率領數十萬騎,企圖截擊隋煬帝。隋煬帝逃到雁門(今山西省代縣),被突厥團團包圍。雁門郡管轄四十一城,三十九城被突厥攻佔。隋方強撐局面,虛張聲勢,各地援軍逐漸趕到,突厥才解圍撤走。唐朝建立後,突厥不斷入侵,規模越來越大。唐高祖武德七年(624),"頡利、突利二可汗舉國入寇";第二年,"頡利集兵十餘萬,大掠朔州";第三年,"頡利自率十餘萬騎進寇武功,京師戒嚴";並"自張形勢",揚言"二可汗總兵百萬,今已至矣"。京師長安處在突厥的威脅之下,以至於唐高祖準備遷都於樊(今湖北省襄樊市樊城)鄧(今河南省鄧州市)一帶。突厥到底有多少兵力?舊史說"控弦百餘萬,北狄之盛,未之有也"。談到突厥的一支,舊史說:"思摩下部眾渡河者凡十萬,勝兵四萬人。"(《舊唐書》卷194上《突厥傳上》)所謂"勝(勝任)兵",指能夠操持武器參加戰鬥的人。從這則記載並參考下文回紇的數字,可推算出勝兵佔總人口大致一半。那麼,"控弦百餘萬"云云,可能依據突厥的自吹自擂而來,應該是誇大的數字。
大名鼎鼎的馬木留克,早期突厥人主力
突厥雖然兵馬強盛,但存在著許多不利因素。突厥人缺少文化,不講究軍事藝術。唐太宗和突厥接觸,發現"突厥之兵,雖眾而不整"。(《舊唐書》卷194上《突厥傳上》)游牧族受自然條件的約束很強,遇上乾旱、大雪、蝗災、瘟疫,便會急劇衰落。唐太宗即位後,積極準備反擊突厥。這時,薛延陀、回紇、拔曳固等部落相率脫離突厥的控制。頡利派突利前往鎮壓,遭到失敗,頡利把突利關押十多天,引起他的不滿。頡利重用胡人,疏遠族人,族人對他離心離德。連年大雪,牲畜多死,民眾饑寒交迫,頡利反而對諸部橫徵暴斂以改善自己的用度,諸部因此叛離。唐朝反擊突厥的時機已經成熟。貞觀三年(629),唐太宗委派大將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節度十多萬軍隊分道進攻突厥。次年,唐軍俘虜頡利及其部眾十多萬口,東突厥滅亡。唐高宗調露元年(679),突厥殘部發動武裝叛亂,經過兩年戰鬥,被唐政府平定。骨咄祿參加了叛亂,他聚集亡散,在烏德犍山(一譯於都斤山,今蒙古國杭愛山之北山)建牙帳,據有東突厥故地,恢復了政權。武則天天授二年(691),默啜繼任可汗,滅西域黠戛斯、突騎施,幾乎恢復昔日的強盛狀況。東突厥復國後,依然是經常侵入內地,搶劫唐人的財物,以及隴右牧場的馬匹。為了防範突厥,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在朔方軍地面設置三受降城,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把朔方軍升格為藩鎮(駐今寧夏靈武縣),又設置幽州藩鎮(駐今北京市),開元十八年(730)把天兵軍升格為河東藩鎮(駐今山西省太原市)。開元四年(716),毗伽可汗繼位。他想仿效漢人,修築城郭定居,建造佛寺道觀,七十多歲的謀臣暾(tūn)欲谷加以勸阻,說:"突厥人戶寡少,不敵唐家百分之一,所以常能抗拒者,正以隨逐水草,居處無常,射獵為業,又皆習武。強則進兵抄掠,弱則竄伏山林,唐兵雖多,無所施用。若築城而居,改變舊俗,一朝失利,必將為唐所並。且寺觀之法,教人仁弱,本非用武爭強之道,不可置也。"(《舊唐書》卷194上《突厥傳上》)這裡道出了突厥歷來強盛的秘訣:一是依傍山林水草,游牧射獵為業,可避免集中受打擊;二是以尚武為精神支柱,拒絕戒殺行善之類說教的浸染。但恰恰是這些因素,導致游牧族亡國亡種。天寶四載(745),回紇人起兵反抗突厥統治,殺突厥白眉可汗,東突厥再次滅亡。
回紇是鐵勒族的一支,又譯為袁紇、韋紇,建國後長期沿用回紇名稱,意為團結、協助。到唐德宗貞元四年(788),回紇請唐朝批准改名為回鶻(hú,鷹隼),意為迴旋輕捷如鶻。回紇活動在貝加爾湖以南地區,分為九個氏族,史稱九姓回紇或內九姓,其中藥羅葛最顯赫,可汗多產生於該氏族。隋唐之際,回紇隸屬於突厥,由於同是游牧族,又長期共處,因而情況相似。回紇"勝兵五萬,人口十萬人"。"居無恆所,隨水草流移,人性凶忍,善騎射,貪婪尤甚,以寇抄為生。"首領菩薩"有膽氣,善籌策,每對敵臨陣,必身先士卒,以少制眾,常以戰陣射獵為務"。(《舊唐書》卷195《回紇傳》)貞觀元年(627),菩薩和薛延陀在突厥北邊滋事,頡利可汗派兒子欲谷設率領十萬騎進討,菩薩以五千騎兵大敗突厥。菩薩率眾歸附薛延陀,號稱"活頡利發",回紇從此勃興。唐朝滅掉東突厥,給薛延陀和回紇同時提供了發展的機會。貞觀二十年(646),回紇首領吐迷度攻殺薛延陀可汗,緊密配合了唐軍消滅薛延陀的行動。次年,唐在漠北推行府州制度,以回紇部為瀚海都督府,委任吐迷度為懷化大將軍兼瀚海都督。吐迷度在回紇內部稱可汗,建立汗國,"署官號皆如突厥故事"(《舊唐書》卷195《回紇傳》),可想見各級軍事長官的稱號和突厥一樣。東突厥復國後,回紇受其奴役,遷至河西居住。東突厥內亂,回紇首領葉護聯合其它部落進攻突厥,自稱骨咄祿毗伽闕可汗,唐玄宗冊封他為懷仁可汗。天寶四載(745),回紇滅突厥,填充這塊空間,成為漠北雄國。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居住在回紇西部的黠戛斯滅回紇。回紇亡國後,大部分人西遷,主要一支遷至今新疆吐魯番、烏魯木齊一帶,建立高昌回鶻政權,一支遷帕米爾以西,一支遷河西走廊。小部分東附奚、室韋,後被黠戛斯押回漠北。在周邊諸多民族中,回紇同唐朝的關係算是最好的。安史叛亂突然爆發,漁陽(今北京市)鼙鼓驚心動魄,沉酣在承平夢境中的唐政權猛地揉了揉眼睛,臨時拼湊素未訓練的民眾,從武庫中拿出已經銹爛的武器,同安史騎兵對壘,結果屢屢失敗。唐朝需要騎兵對付叛軍,於是派人赴回紇修好徵兵。唐肅宗至德二載(757)九月,懷仁可汗派其太子葉護率領大將帝德等兵馬四千餘眾赴關中,隨同元帥廣平王(後來的唐代宗)、副元帥郭子儀率領的唐軍和西域兵,一共十五萬,在長安西面同十萬叛軍作戰。叛軍氣焰囂張,唐軍"為賊所乘,軍中驚亂"。叛軍精騎埋伏在唐軍大營東面,準備襲擊唐軍。回紇騎兵援救唐軍,出擊叛軍精騎,"翦滅殆盡,賊由是氣索"(《資治通鑒》卷220),從而改變了戰局。回紇與唐軍密切配合,殺叛軍六萬,趁機收復了西京長安。十月,廣平王、郭子儀率領唐軍和回紇兵馬東進,臨近陝州(今河南省陝縣),同叛軍交戰。回紇"遇賊伏兵於谷中,盡殪(yì,殺死)之"。郭子儀不利,退卻數里。回紇援救唐軍,追逐二十餘里,叛軍敗北,"人馬相枕藉,蹂踐而死者不可勝數,斬首十餘萬,伏屍三十里"。(《舊唐書》卷195《回紇傳》)回紇趁機收復了東都洛陽。乾元元年(758)八月,懷仁可汗又派王子骨啜特勤及宰相帝德等驍將三千人,幫助唐朝平定叛亂。回紇騎兵的參戰,改變了敵我力量的對比,是安史之亂得以平定的重要原因。
然而唐朝卻因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甚至是拆東牆補西牆。一方面,回紇搶劫成癖,把戰爭看成是發財的好機會。剛剛收復長安,回紇便要在城內外搶劫,被廣平王強行勸止。收復洛陽後,廣平王不得不姑息。回紇把洛陽府庫中的財帛收繳一空,在市井村坊搶劫三天,"財物不可勝計"。洛陽士女驚恐萬狀,登上聖善寺和白馬寺的閣樓避難。"回紇縱火焚二閣,傷死者萬計,累旬火焰不止。"在後來的和平年份,住在長安的回紇人動輒驅馬作亂,搶劫馬匹、財物、子女,甚至行兇殺人。當唐方將兇手關進萬年縣(長安城東半部)監獄,回紇首領赤心"自鴻臚寺(外交部)馳入縣獄,劫囚而出,斫傷獄吏"。(《舊唐書》卷195《回紇傳》)另一方面,為了酬謝回紇的功績,唐朝不斷給予他們大量的賞賜,以高價大量購買他們的馬匹。病馬、老馬源源不斷地湧入內地,為支付馬價,國家加重徵收百姓的絹帛,財政被拖得十分困難。白居易《陰山道》詩說:"五十匹縑易一匹,縑去馬來無了日。養無所用土(一作去)非宜,每歲死傷十六七。……誰知黠虜啟貪心,明年馬多來一倍。縑漸好,馬漸多。陰山虜,奈爾何!"(《白居易集》卷4)唐朝因此不敢再輕易讓回紇介入內戰。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宰相裴度受命討伐河北叛亂藩鎮,"回紇請以兵從度討伐"。朝中議論,認為安史亂中"回紇收復兩京,恃功驕恣難制",都不同意再招惹他們。唐穆宗於是派人通知他們,但他們自行開赴豐州(今內蒙古五原縣),拒絕聽命。唐穆宗不得已,"詔發繒帛七萬匹賜之,方還"。(《舊唐書》卷195《回紇傳》)
吐蕃(bō)是西藏高原的政權,關於其族源,說法不一,一種說法認為出自西羌。貞觀三年(629),十三歲的松贊干布(漢文史籍稱棄宗弄贊)任吐蕃贊普,兩三年間,平定內亂,征服鄰國,建立起統一各部的吐蕃國。吐蕃人或逐水草畜牧,流動居處,但建築很多城郭,以定居為主,經營農業。吐蕃徵兵用金箭作憑證,百里立一亭燧,發現敵情,立即舉烽報警。吐蕃人崇尚武功,弓箭不離身。吐蕃軍令嚴肅,每次作戰,前隊全部戰死,後隊才進兵。朝野上下看重作戰喪生,瞧不起病終。如果幾代人都是陣亡,被看作是上等人家。對於臨陣敗北的人,頭上懸掛狐狸尾巴,以奚落他膽怯如同狐狸,併當著稠人廣眾處死。風俗以為這樣死掉,十分丟人。吐蕃和鄰國相處,不是侵略搶劫對方,就是以武力脅迫對方就範。松贊干布為了達到同唐朝公主結婚的目的,率眾二十餘萬,迫近唐朝邊境,揚言:"若大國不嫁公主與我,即當入寇。"唐朝把文成公主嫁給他,他還是以這種思維方式對待問題。唐太宗去世,唐高宗繼位,他致書唐朝,說:"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勒兵以赴國除討。"吐蕃興起後,積極向外擴張,和唐朝雖然和親,不曾手下留情。松贊干布時期,宰相祿東贊足智多謀,"講兵訓師,雅有節制"。吐蕃所以能兼并諸羌,雄霸本土,多出於他的計謀。松贊干布去世,新贊普年幼,"國事皆委祿東贊"。祿東贊的兒子欽陵、贊婆等"皆有才略",在祿東贊去世後"專統兵馬"。"欽陵每居中用事,諸弟分據方面,贊婆則專在東境,與中國為鄰,三十餘年,常為邊患。"(《舊唐書》卷196上《吐蕃傳上》)吐蕃侵略唐朝的屬國吐谷渾,吐谷渾統治者逃到唐朝的涼州(今甘肅省武威市),向唐高宗告急求援。咸亨元年(670),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任邏娑(拉薩)道行軍大總管,率軍十多萬討伐吐蕃。唐軍行至青海大非川,被欽陵打敗,吐谷渾淪陷。從此,吐蕃連年寇邊,並和唐朝爭奪西域,咸亨元年(670),佔據唐的安西四鎮龜茲(qiūcí,今新疆庫車)、焉耆(今新疆焉耆)、于闐(今新疆和田)、疏勒(今新疆喀什噶爾),完全控制西域。武則天長壽元年(692),武威軍總管王孝傑大破吐蕃,收復安西四鎮。唐中宗景龍三年(709),又應吐蕃請求,以金城公主嫁給其贊普。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吐蕃請求唐朝把河西九曲地區讓給自己,以作為金城公主的湯沐地。"吐蕃既得九曲,其地肥良,堪頓兵畜牧,又與唐境接近,自是復叛,始率兵入寇。"(《舊唐書》卷196上《吐蕃傳上》)這是唐睿宗始料不及的,為了防範吐蕃,景雲二年(711)設置了河西藩鎮(駐今甘肅省武威市)。開元元年(713),唐玄宗又設置隴右藩鎮(駐今青海省樂都縣),開元五年(717)設置劍南藩鎮(駐今四川省成都市)。開元二年(714),吐蕃十多萬眾入寇,掠奪牧場的羊馬。後來又發生小勃律戰役和石堡城戰役,爭奪對西域的統治,藩鎮兵力使勝利有了保障。安史之亂爆發,藩鎮部隊從西北撤回內地平定叛亂,吐蕃乘機佔據河西、隴右地區。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吐蕃攻陷長安,雖然很快由郭子儀收復,但長安西側成了吐蕃軍隊出沒的地區。吐蕃在與大食(阿拉伯)角逐和內部爭權奪利的武裝衝突中,力量受到削弱。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沙州(治今甘肅省敦煌市)漢人張議潮率領漢人起義,趕走吐蕃長官,收復今甘肅、新疆、青海境內十一州土地,由於道路不通,三年後奉地圖獻唐廷。唐宣宗在沙州置歸義軍,任命張議潮為節度使。河西、隴右地區經百年之後,才回到唐朝的懷抱。
推薦閱讀:
※原子彈和氫彈有什麼不同?
※雙軍戀+異地戀,是怎麼修成正果的?
※致敬!一首寫給士官的歌,獻給軍營中最龐大的那個群體
※美國海軍殺手鐧組團部署三澤基地,周邊國家應該如何破局?
※搏命的窮鬼——壬辰倭亂期間日軍火器部隊彈藥供給情況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