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藝術品:春拍市場新增長點
高古藝術品
特約記者 方翔
在今年的紐約亞洲藝術周中,以青銅器為代表的高古藝術品成為了市場關注的新焦點。其中皿天全方罍被湖南省博物館購藏,並終使分離超過半個世紀的身首兩部分合二為一,傳為佳話。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以青銅器為代表的中國的高古藝術品一直被市場所看重,然而在內地和香港市場,高古藝術品卻依然屬於「邊緣角色」。一方面囿於文物政策保護原因,一方面則是向來高古藝術品的換手並不頻繁。而在接下去的中國香港以及內地的拍賣市場上,高古藝術品會否成為市場的新增長點呢?
高古拍品開始受到關注
究竟怎麼樣才能算是高古藝術品,業界其實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因為各個收藏門類中,對其定義都不一樣。但是總的來看,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宋代以前的玉器,元代以前的瓷器、宋元時期的書畫等,基本上都可以被定義成為高古藝術品。
受到紐約、倫敦、巴黎等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影響,高古藝術品越來越受到中國香港以及內地市場的關注,並屢屢創出天價。在即將舉辦的今年香港蘇富比的春拍中,除了克拉克舊藏「北宋定窯大盌」之外,抱一齋珍藏中國漆器專場也令市場充滿了期待。從戰國時期的黑漆雕花幾面,到西漢時期彩繪雲紋漆盤,再到北宋時期褐黑漆梅花形碗,都是以往難得一見的高古藝術品。雖然內地各大藝術品拍賣行的春拍精品尚未出爐,但是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只要出現了宋元時期的繪畫,絕對能夠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對於許多初入拍賣市場的藏家來說,首先關注的就是明清時期的宮廷御制藝術品,特別是像官窯瓷器,或者是在石渠寶笈中著錄過的古代書畫等。但在歐美拍賣市場上,高古藝術品卻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在1989年英國鐵路養老基金會藏品的拍賣會上,一尊唐三彩馬以415萬英鎊成交,而英國鐵路養老基金會在1978年的買入價僅為22萬英鎊,這也是當時中國陶瓷拍賣的最高價。這些被「邊緣化」的高古藝術品在歐美人的眼中,代表了真正的中國文化,體現出了中華傳統的審美觀以及品質價值。
綜觀歐美拍賣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內地收藏家開始介入高古藝術品的收藏,並屢屢創造紀錄,在2006年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一套宋代「修內司」銘款玉器以180多萬美元成交,買家是浙江的收藏家許國文。2008年,一件中國西漢時期的黃玉帶鉤日以82.525萬英鎊在倫敦佳士得成交,買家來自上海。這些天價成交的高古藝術品以及內地藏家的積极參与,使得許多中國香港以及內地拍賣行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並紛紛加大了高古藝術品的徵集力度。
翻開藝術品拍賣記錄,可以發現高古藝術品在中國香港以及內地拍賣市場上的成交情況雖然不是很密集,但是成交價格卻不低。早在1996年北京翰海的拍賣會上,兩件紅山時期的玉器——玉龍形鉤和玉雕太陽神,分別以253萬元和242萬元成交,這在當時是引起了轟動的。紅山文化之所以能夠拍出如此的高價,遠遠高於其它高古玉的價格,是因為人們都知道紅山玉是中國玉文化第一個成功的高潮。其中玉龍形鉤曾著錄於《古玉精英》,源自內地名家舊藏,是公認的兩件「天下第一龍」之一,另一件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而從歐美迴流的高古藝術品無疑成為了主角。像2012年北京保利的春拍上,一件克拉克夫人藏官窯貫耳方壺以3622.5萬元人民幣成交,其曾經參加過1937年在巴黎的橘園美術館舉辦的中國古代藝術展和1952年倫敦東方陶瓷學會舉辦的汝窯、官窯展覽,在2009年紐約佳士得的秋拍中的成交價僅為21.85萬美元。
而在2013年北京保利秋拍中,南宋宮廷畫家馬遠的《松岩觀瀑圖》和《高士攜鶴圖》兩件作品成交額達6555萬元,位居當季全球中國古代書畫拍賣成交額榜首,其中馬遠《松岩觀瀑圖》以4082.5萬元成交,刷新馬遠畫作拍賣紀錄。兩件作品先是被曾供職於上海海關古玩出口檢查部的英國古玩商史德匿收藏,此後這些作品分別轉入近代著名鑒藏家顧洛阜、王季遷之手。
高古藝術市場有空間,但風險也很大
不同市場之間的價格差異,是目前越來越多的藏家開始關注高古藝術品的重要原因。通過查詢拍賣記錄發現,在2003年香港蘇富比拍賣行拍賣一隻南宋龍泉窯粉青鬲式爐,成交價近340萬元人民幣,而當時內地一隻類似的鬲式爐價格在兩萬元到四萬元之間,相差近150倍。隨著內地拍賣市場的興起,現在的情況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特別是內地市場上對於一些來自於名家且有著很好源流的高古藝術品已經越來越受到追捧。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近年來高古藝術品的身價已經有了明顯上升,但是相比熱門藝術品的升值幅度卻是有著很大的差距。在今年蘇富比的春拍中露面的坂本五郎先生收藏的這件宋代定窯大碗在1971年時成交記錄為4.9萬英鎊。有趣的是同場拍賣也有一件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成交價僅為1.4萬英鎊。但從今年春拍的估價來看,雞缸杯價值早已大大超越了定窯大碗,這種差異的背後,實際上顯示出目前高古藝術品和熱門藝術品之間供需關係還是處於明顯的不平衡狀態,這也是需要藏家予以引起高度重視的。
譬如高古玉器很多都是當時的禮器,有著很強的文化背景,但是從現在的市場行情來看,不僅價格沒有進一步的上漲,而且明顯要低於明清時期的故宮玉器,2000年北京翰海曾經拍賣過一件紅山文化時期的玉獸形玦,成交價僅為264萬元人民幣。主要原因就是現在的造假工藝極好,而造假者的主攻方向幾乎都是西周以前的玉器,在贗品的辨別上不是一般的藏家所能勝任的。這種情況也在其他的高古藝術品中出現,就拿陶瓷來說,在一尊唐三彩馬以415萬英鎊成交之後,唐三彩就成為了造假者看重的對象,雖然目前已經有了像用熱釋光技術來對於瓷器進行非破壞測試,但是造假者通過使用X光對於贗品進行照射的方面,來使得贗品的「年齡」增長,據說有一次因為照射的時間過長,而使得這件「唐三彩」的年齡一下子到了戰國時期。
除了造假嚴重之外,對於高古藝術品的修補有時候也會大大影響其價值,這在青銅器上顯現得格外明顯。在數千年遺留的傳世品和出土青銅器中,有些由於外界環境的影響和自身結構的缺陷,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腐蝕。特別是青銅器存在有害銹等可發展病害,因此在拍賣市場上的很多青銅器都是經過修復的,而這些修復有時候就會對於青銅器造成更大的損害。對於一般的藏家來說,在海外拍賣的時候,往往會覺得其品相非常不錯,但在運回來存放了一段時間之後,修補的痕迹會慢慢地顯現出來,使得青銅器的價值大大降低。
政策風險也是高古藝術品投資中不得不考慮的。從目前國內的拍賣市場上來看,對於上拍的高古藝術品要求是1949年之前就已經流失到海外,或者有著明顯的著錄,以顯示其並非是通過盜墓等非法途徑所得。如果是通過私下途徑或非法所得的高古藝術品,是不能進入拍賣市場出售,這無疑也是比較大的風險。
推薦閱讀:
※公關:你們可算來採訪我們了
※兵魂中國IEC瀟湘之師向各位問候:祝你和家人們幸福安康。
※嘉盛全球市場推出Faraday外匯交易信號服務
※資本市場開放持續推進 兩件大事近期有望揭曉
※賈平凹:不為市場和讀者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