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劇學禮儀,如何在西餐桌上優雅得像一位貴族

原創2017-02-23由里針

前兩天閑來無事把經典「瑪麗蘇」電影《麻雀變王妃》又回顧了一遍,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造型師吐槽王妃佩吉「糟糕的美國儀態」。無獨有偶《公主日記》里安妮·海瑟薇的祖母在打造這個「平民」公主時,也被她的「粗魯野蠻」深深打敗。

圖片來源:電影《麻雀變王妃》

全套的manner實在難學,再說在社會主義新中國這些繁文縟節也確實有點「做作」。但是最起碼的用餐禮儀還是要學兩招,好拿出去「唬唬人」嘛~

你當然也可以揚起自己高貴的頭顱,滿不在乎地說一句「誰還不是小公主了?」不過能在觥籌交錯間優雅淡定地艷壓群芳,顯示我們天生的貴族基因豈不更有說服力?

圖片來源:電影《公主日記》

現代的西餐禮儀最早形成於中世紀的騎士時代,是貴族為了顯示家族聲望、展示自身權利而存在的。那時候餐桌就是上流社會最大的social場所,鄉紳貴族在餐桌上尋找合作夥伴,未出閣的少女餐桌上挑選心儀的夫婿……

圖片來源:英劇《唐頓莊園》

如今的西餐禮儀已經簡化了很多,總體來說可以分為遵循古老歐洲禮法的禮儀和飄洋過海後的北美禮儀,所以也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歐洲貴族被「新潮」美國人氣到吐血的情形。

圖片來源:英劇《唐頓莊園》

服裝得體是最基本的要求,通常正式的晚宴中男士應著White tie(全套的Evening dressing),包含漿洗白襯衫、白領結、白色立紋西裝馬甲、黑色高腰褲、燕尾服和patent leather鞋,女士應著拖地晚禮服、宴會手套和晚宴包,已婚女士佩戴冠飾與未婚女士區別。不過現在沒有這麼嚴格的要求啦,衣著得體大方、乾淨整潔就可以啦~

圖片來源:英劇《唐頓莊園》

餐桌上會擺放座位卡,依據座位卡從椅子的左側入座。入座後椅背絕對不能靠,椅背只是裝飾作用,也方便於侍者拉椅子。家中的長輩會在椅背的縫隙中,插入刀叉強迫小孩坐直。《公主日記》里祖母為了讓公主坐的筆挺,就想出了拿絲巾向後綁住安妮·海瑟薇的辦法。

圖片來源:電影《公主日記》

餐巾擺放在餐盤中間,女主人拿起餐巾鋪在腿上即意味著晚宴開始。搭配晚禮服的手套也要藏在餐斤布下面,放在膝蓋上。不同場合使用的餐巾尺寸也有差別:午餐用17-20英尺、下午茶12英尺、晚餐26英尺、雞尾酒會6-9英尺。

圖片來源:英劇《唐頓莊園》

西餐餐具包括刀、叉、湯匙、盤、酒杯、餐巾等,其規格之龐大種類之繁複,如果不小心混淆,就會導致尷尬的局面。

圖片來源:英劇《唐頓莊園》

西餐餐具擺放的規則為:墊盤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內,主食居左,餐具靠右。左上角為麵包盤和黃油刀,右上角為各式酒具,一般放有三隻杯子,大的放紅酒、小一號的放水、再小一號的則放白酒。最簡單的一條定理是:由外向內取用餐具。

圖片來源網路

刀叉的使用也分為歐洲做派: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一塊叉起吃掉;與美式做派:將食物全部切好後,將刀放在餐碟上,換為右手持叉再吃東西。採用什麼姿勢切東西,全憑個人喜好,只要不發出巨大聲響就行。

圖片來源:英劇《唐頓莊園》

麵包是整套西餐中唯一可以直接上手的,一般開餐之侍者都會先送上餐前麵包,可以用手把麵包掰成小塊,再塗抹果醬或者黃油。

侍者一般會在收了前菜的盤子以後,再告訴廚房做主菜(以避免主菜冷掉)。因為要撤了用完的一道菜再上一道,所以一套正規的西式全餐需要4個小時以上,簡化流程後的也須2到3個小時。因為一般不設去衛生間的間歇,所以應注意適量飲用酒水哦!

圖片來源網路

在喝湯時,不要「吸溜」,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可以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提起,用湯勺舀凈即可。吃完湯菜後,將湯匙要將湯匙留在盤中,匙柄要指向自己。

圖片來源:電影《公主日記》

主菜上菜分為三種:侍者端上托盤,個人自取;侍者端著托盤為客人夾去;侍者直接端上擺放好的餐碟。如果有問題可以直接與侍者溝通。

圖片來源:英劇《唐頓莊園》

主菜後上的甜點稱為pudding,而dessert則是一道果盤。水果也需要用叉子進食,遇到大塊的無法直接吞咽的水果,也可以用勺代替刀,切一下再吃。

圖片來源:電影《公主日記》

享用咖啡是在用餐過後來到客廳,一杯咖啡之後就代表著這次漫長的宴席終於結束了!

圖片來源:電影《公主日記》

禮儀不是裝X,它是一種表示「平等交流」的尊重。不管是西餐禮儀還是衚衕文化都是歷史的積澱,都包含著千百年來人們的道德準則與社會秩序。就像《王牌特工》中,科林·費斯所飾演特工的那句名言「Manner maketh man」,知禮方成人。


推薦閱讀:

270萬富豪距離貴族還有多遠
風水寶鑒:單身女貴族獨居室的風水講究!
揭秘貴族王室的現實生活(圖)
這可能是最詭異的結婚場面了 | 看懂名畫
餐桌上的禮儀-吃相改變你的人生Ⅱ#三年「貴族」養成計劃#

TAG:禮儀 | 西餐 | 優雅 | 貴族 | 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