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落盡見真淳__語文課 我拿什麼給學生

繁華落盡見真淳__語文課 我拿什麼給學生 2008-09-22 14:07分類:教學點滴字型大小:大大中中 小在進入主題以前,讓我們不妨簡單地掃描一下,在所謂新課改下語文課中的一些鏡頭:鏡頭一:教學《太陽》一課,教師以拓展、延伸課外知識的名義,用大量的教學時間組織學生探索太陽的種種知識,其結果,語文課被並化為各科的大雜燴。鏡頭二:教學《稱象》一課,教師以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名義,讓學生空談更多更好的「稱象方法」,以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名義,機械理解和複述曹沖稱象的科學依據。其結果,語文課成了創新思維課,科學實踐課。鏡頭三:教學《贈汪倫》一課,教師在學生讀課文,看課文圖片說話後,讓學生做分組選擇性學習:喜歡錶演的學生表演多種贈別的情境;喜歡畫畫的學生畫一畫贈別的畫;喜歡音樂的學生到電腦上點擊適合表現贈別的樂曲,並配樂朗讀……鏡頭四:教學《黃山奇山》,在學生初讀感知後,一大段一大段錄像,讓學生看畫面,讓學生配解說詞……鏡頭五:教學《一夜的工作》時,教師布置學生從哪裡看出周總理的艱辛,讓學生分小組合作談感悟,表面熱熱鬧鬧,但效率低下。……無需我再多舉這樣的例子,筆者的用意,並不是說新課標的不好,而是我們在操作過程中之偏頗。新課標帶來了全新的概念,其中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如何根據的特點,根據兒童學習母語的規律學習母語。課文課應有其個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是語文課的性質,語文課中,教師們,我們是否該冷靜地想一想,我該拿什麼給學生呢?讓學生上了語文課後留些什麼呢?俄羅斯教育科學的奠基人烏申斯基這樣談母語:一個民族把生命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語言里。我們的母語也如此,我國的語言不僅僅是一種交際工具,它還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的載體,是民族精神的源流。著名特級教師於漪《站在文化的平台上》一文中指出:「漢語言文學記載著中華數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無生命的僵硬的符號,而是蘊含著中華民族獨特性格的精靈。漢語是象形表意的文字,常訴諸於視覺形象,能給人以豐富的感性認識。」因此,作為學習母語的主陣地,語文課堂教學應為學生的語言發展、精神發展、一生髮展打下底子。筆者認為應該著重在美美的言語、濃濃的情感、栩栩的形象三方面給學生打下終身發展的基礎,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這三方面是融為一體、和諧發展在母語學習之中的,為了引起重視,筆者分而述之。繁華落盡見真淳——給美美的言語語文課首先要有語文味,這就是要給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的技能技巧。「語文」是什麼?它在語文課程中特指的意思是祖國的語言文字。語,是口頭語言;文,是書面語言。語文課程究竟幹什麼?教學生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本能。重點是學習動態言語的技能技巧,而非靜態的語言知識。「語文不是個萬能筐,什麼都可往裡裝」。語文課要盡量減少非語文的環節,避免語文文字本體的失落或淡化,扎紮實實地讓學生理解語言、品嘗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讓學生在紮實的語文實踐中習得語感,積澱語感,領悟語言規律。崔戀老師指出:「語文課程,重在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統一,難也難在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統一。在語文教學中,要警惕偏於人文性的開掘,疏於語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積累、運用的問題的出現。」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礎,語言文字是其內在的載體。離開了語言文字的人文性,如舟無水,寸步難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忘了給學生學習祖國語言的語文課,一切都是空的。因此語文課不能忘了語言文字這個根。請看《海底世界》(第一教時)教學簡介一是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通課文,讀准字音,認記生字。在此基礎上用個性化的語言說一說「海底世界是一個( )的世界。二是研讀課文,品味語言。劃一划,讓學生仔細讀1-2兩節;把認為景色奇異的詞句划出來;想一想,為什麼說這些方面寫出了景色奇異;議議、品品、讀讀,1、 「海面上波濤……依然很寧靜。」談談自己的理解?(特別要品味「濤濤澎湃」與「寧靜」和「依然」)指導美讀,讀出對比,讀出奇異。小結:動中有靜。2、「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深水魚在遊動。」談談自己的理解?(特別要品「黑暗」與「光點」和「卻」)指導美讀,小結:暗中有光。3、「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營企語。」用動作演示理解「竊竊私語」,具體說說聽到了什麼聲音?指導美讀,聯繫談談自己的理解?(要聯繫上文中的寧靜,寧靜但不死寂,有聲更襯托出寧靜)想像「吃東西、前進、遇險」時會發出什麼聲音?小結:靜中有聲。三、背誦課文,積累語言。讓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第2小節。(或用看板書方法,或用抓重點的方法,或用畫圖方式等等)四、運用練筆,內化語言。1、看文中插圖,各種魚的形狀多美啊,請你模仿第二小節寫法(設問總起頭)用上「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寫一段話。2、請你做小導遊,用自己的話向大家介紹海底的奇異景色,用總分段式說。從上述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得出給學生美美的言語,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抓識字,服務言語。識字是兒童運用口頭言語過渡到書面言語的起始和基本環節,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系統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開端。形、音、義結合是識字教學的基本原則。因此,各年級都不能放鬆識字教學,尤其是低年級更是重中之重,要通過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在喜聞樂見中識字。如:編兒歌識字、猜字謎識字、搞遊戲識字、設情景識字、講故事識字、讀口訣識字、抓規律識字、展形象識字、搞競賽識字、巧開放識字等等。字義是識字的中心環節,字義教學應該注重「字不離詞」的原則結合辭彙進行教學;同時注重複習鞏固,減少遺忘,抓好書寫,力求美觀。只有抓好識字教學,學生掌握言語才有一定的基礎。2、抓聽說,促進言語。以聽為基礎,以說為中心,聽說結合,促進讀寫。聽說能力的培養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為了促進聽說能力的發展,可將聽說訓練與思維的速度,與記憶、理解、聯想等能力結合起來。可採用讀後回答、聽詞聯想、仿句說話、對白續說、觀察描述、聽話辨析、選擇作答、聽文概括等方法。在聽說中要注意學生的言語素質的提高,個性言語的體現,並從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品質。如:聽寫句子訓練,每聽讀一遍都要提出具體的要求:第一遍,聽內容,句子說了什麼,培養學生的語像感;第二遍,聽結構,句子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培養學生的語法感;第三遍,聽感情,句子的停頓和語氣,培養學生的語情感。三遍聽讀三層要求,由淺入深,層層遞進。3、抓想像,還原言語。想像就是要調動大腦中的各種記憶表象,經過整合,復原為一個完整的畫面,即閱讀者須有將文字復現為「圖畫」形象的能力。言語的發展與想像的發展密切相關。通過學生的想像訓練,促進兒童言語的發展、還原言語,使言語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象外之形」彰現出來。同時言語發展到一定水平,兒童的想像才可能變得更加廣闊、深刻、生動。葉聖陶先生在《文字作品的鑒賞》一文中說,鑒賞文學作品「必須驅遣我們的想像,」「從文字看出一幅圖畫」,從文字領會作者所描繪的意境,「透徹地了解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才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否則「如入寶山空手回,結果將一無所得」。這樣的訓練多了,學生自能形成敏銳地從文字元號中感知形象的能力,並通過言語形式加以表現的。特別是在文章的「空白」處、言語的概述處、言語的形象處和教學的結課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透過感受結合文字進行大膽的想像、並用個性的言語外化出來。4、抓多讀,豐富言語。各種讀中把聲音技巧與抽象思維、形象思維融會貫通,相得益彰,其主要特徵是語感培養、整體感悟、直覺體悟、潛心涵泳、切已體察等。朗讀、默讀、背誦是口頭表達的最可靠的基本練習。朗讀使書面語言恢復為口頭言語,使語氣因素(內在的思想情感)得到表達。善於朗讀的,特別是葉老所說的美讀,「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中還他個委婉」,「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能把一篇文章讀得自然、流暢、有聲有色,學生的言語能力就能得到發展。默讀,眼裡看的是字,腦里想的是有聲有色、豐富多彩的世界。善於默讀,就善於根據生活經驗,把自己的言語表達能力,在字裡行間加以補充,使死文字變成活言語,在大腦里卻呈現一片活生生的境界,彷彿是作者面對面和自己說話,對於發展言語也非常有用。背誦更有利於學生的言語發展和積累。背誦若干篇課文中的佳作名篇,許多好詞好佳名、句式句法,就可以在言語中自如地運用。每冊語文課本中,均有許多像這樣值得熟讀背誦的佳作名篇。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讀的訓練,要注意每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為學讀書,須是耐心,細意去領會,切不可粗心。如數重物,包裹在裡面,無緣得見。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觀得一重。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論為學》),最終使學生的言語得到豐富,言語能力得到發展。5、抓品味,感悟言語。品味語言,不是分析語言的表面特徵,如什麼詞性,什麼句式,什麼修辭手法,什麼表達方法等等—些靜態的、解肢式的繁瑣的分析,而是從語言運用的角度,指出文章用語行文的精妙,在特定的語境中,著重體會文本語言的分寸感、和諧性、情味感、獨特感等。分寸感,指的是語言合乎規範,合乎邏輯,合乎情境。和諧感,強調的是語言整體上的多樣統一,組合上的搭配相宜,表達上的生動流暢。情味感,則指文情、文勢、文趣等。獨特感,則指語言的在特定語境中與眾不同,不人云亦云。品味語言,必須堅持融合的原則,即必須堅持形式和內容統一,文以載道。只有分析「文」,才能講清道;孤立地講「道」,就成了架空分析。而糾正架空分析的最好方法,就是從品味語言入手,融合人文與工具,體會作者獨具匠心的言語表達技能,以及所表達的情感,從而體會作者的良苦用心,最終提高學生語感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6、抓模仿,學習言語。葉老指出:「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藉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教材是教學的載體,編入小學語文教材的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它們按一定的體例組合在一起,作為學生學好語文的範例。小學生學語言,首先必須紮實地學好這些範文,然後以此為「例」進行運用內化。教師要以教材的語言為本,以教材為例子進行模仿運用,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因為模仿是學習時心理上的需要,是教學的必要手段,也是人才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從它與創造的關係看,沒有模仿就沒有創造,模仿是創造的基礎。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發現其中的寫作形式,閱讀主體依據在閱讀中所獲得的寫作形式,模仿教材的語言形式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識和思想感情。它是模仿與創造的統一。因為作者在模仿過程中,為了表達自己的主觀意識和思想感情,必然融入自身的體驗和個性。如:句型模仿運用,像《桂林山水》寫山、水兩段的排比句和頂真句的模仿運用;段落模仿運用,像《偉大的友誼》過渡段構段方法,《富饒的西沙群島》總分關係的構段方法等等模仿運用;篇章模仿運用,像《憶鐵人》的概括和具體結合寫人的方法,《秋遊景山》的按遊蹤抓特點的寫景方法等等模仿運用。7、抓轉換,活化言語。語言的轉換,指對文本進行動態處理,以文本的語言材料為依託,對獲取的語言信息進行篩選,改造等,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課文中的語言材料按一定的要求進行重新構思、組織、融合、潤色,並在新的語言環境中進行新的言語表達。語言轉換首先應該是語言材料的轉換。純粹的語言形式的轉換是一種機械的語言訓練,語言形式的轉換應該與語言材料的轉換同步,讓課文中情和言在轉換中和諧共振,比翼齊飛。這類轉換訓練,只要我們教師尋准訓練點,並設計有效的訓練方式,對提高學生的言語能力是十分明顯的。如:轉換文本的文體,像古詩轉換成記敘文,說明文轉換成記敘文或童話等,轉換文本的人物、轉換文本的情景、轉換文本的地點、轉換文本的順序等等。8、抓規律,發展言語。《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語文課和其它課程(外語除外)不同,其它課程是藉助語言學習內容,以各自不同內涵的語言內容為教學本體,而語文學科進行語言學習,需要解決的卻是如何運用一定的語言形式去表達一定的語言內容,因而語言形式的價值就顯得特別重要,要通過課文學習、課外延伸、運用實踐等,讓學生在言語實踐中逐漸領悟、抓住言語規律,學習動態的恰當而又得體地運用語言進行表情達意的言語技能技巧,學習個人在特定語境中的使人文和工具和諧共振的語言運用和表現,學習個人對語言的「人」「文」合璧的選擇和實現行為,最終在真情、摯愛、童趣、明理中發展學生的言語能力,筆者認為這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滴水瓣花總見情——給濃濃的情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壤里。」「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情感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展。」(《帕夫雷什中學》)情感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基石,是文本的靈魂,也是課堂的靈魂。語文教學過程正是老師、學生和文本的作者之向情感多向交流的過程,如果缺少了這種情感交流,語文教學將就得機械化、程序化,沉悶而呆板。90年代初,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曾一度陷入知識傳授、技能分解的技術主義泥潭。學生在過細過度的分析與靜態機械的訓練中失去了靈性、失去了對母語的興趣。其實從情感心理學分析,文本出現在讀者面前,吸引讀者的是有形的形象、畫面,無形的精神、情感,而不是具有強操作性的言語表達技巧。由讀者情感帶動品味語言的獨具匠心,再通過對語言獨具匠心的品味進一步加強情感的體驗、升華,這應是語言教學的規律。不論是朗讀課文、品味語言、還是積累語言、內化表達都要有情感的充分參與,讓學生陶醉在課文中濃郁的情中,受到感染薰陶。請看《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簡介一、揭題初讀對比,鋪墊情感。師導入:「同學們,如果你們沒預習課文,而且這個小女孩是你身邊的一員,你認為這個小女孩為什麼要賣火柴呢?」接著教師介紹文章的作者以及寫作背景:「這篇課文的作者是丹麥的安徒生。雖說這是篇童話,但也是作者對當時社會中貧苦兒童的真實寫照。」通過預習和有關說明,學生馬上就能體會出這個小女孩是生活迫於無奈,才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光著頭赤著腳」賣火柴。這為學生鋪墊了一定的情感基礎,使學生產生進一步去理解課文的動力。二、氣氛渲染對比,激發情感。學習課文第一段,讓學生邊讀邊划出文中描寫小女孩貧窮與富人富有對比的詞句:「每個窗子里都透出燈光來,街上飄著烤鵝的香味」「天冷極了,下著雪」「光著頭赤著腳在街上走著」。在品詞、美讀此基礎上,並讓學生說說自己家中及周圍人家,大年夜的氣氛和情景。學生通過文本中對比及自己生活與小女孩的生活對比,激起對小女孩的深切同情。三、現實幻想對比,強化情感。第二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講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想。在擦燃火柴前,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經過了激烈的思想鬥爭,說說不擦火柴與擦燃火柴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學生通過對小女孩每次擦火柴原因的理解,引導學生通過對小女孩擦火柴時的現實生活與看到的幻象進行對比,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出小女孩的悲慘遭遇。四、幸福悲哀對比,加深情感。品味、美讀文章第三段,文中有「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的幸福中去。」小女孩死了才是「幸福」,其實這「幸福」的真正含義卻是受罪與死亡,這是多麼悲慘的結局。對於小女孩的死,當時的人們卻談談地說了一句「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說明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這似喜實悲的結局,使學生產生對窮苦人民的深切同情。五、延伸續寫對比,升華情感。在學生領悟中心的基礎上,再圍繞「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寫一段話。許多學生寫如果小女孩來到我們國家,來到我們周圍,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關心她,愛護她,我們的生活與課文中小女孩所處的環境,所經歷的遭遇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這樣又一次升華了學生的情感,也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更使他們產生了對貧苦人民的同情之心。從上述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得出給學生濃濃的情感,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煉情。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情動而辭發」,「情者,文之經也。」情是作品的核心,作品是情的結晶。當前學校正在全面推進二期課程改革,而教材是課程改革的靈魂,教材又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催化劑。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發現:由於學生與作者寫作時代有一定距離,再加上知識的局限,生活體驗的缺乏,往往對作品中蘊含的情感難以理解。對於今天生活在幸福中的學生來說無法體驗,自然學起來也興味索然。因此,教師在教學的實踐中要認真研究教材,「作者胸有意,入境始與親"。通過對教材的理解與分析,並對教材進行必要的加工、提煉,使蘊涵在教材中豐富的情感因素得到充分開發,形成知與情互相滲透的教學內容,使課堂教學的認知因素與情感因素得到和諧與統一,使優化了的課堂教學成為情知互促並茂的學習境界。教師應以文本的言語為載體,充分挖掘情感因素,領會提煉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然後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去激發學生的主觀感受,撞擊學生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感情和作品中的節拍起伏跳蕩,從而使學生明理確情,便學生的學習興趣油然而生,並將積極健康的情感不斷強化,不斷升華。2、激情。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緊密聯繫的,情感對學生的認識活動有很重要的影響。因此,語文課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方法打開學生情感的窗戶,激起學生情感的火花,撥動學生心中的情弦,使學生能自學自覺主動地把情感投入在語文學習中。教師自己要有豐富的情感修養,去潛移默化感染學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學生情感上的漣漪和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喚起學生的情緒與情感,形成師生情感交融、溫馨愉快的學習環境。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熱愛自己學科的老師,他的學生也充滿熱愛知識、科學、書籍的感情。教師的話語中不僅包含了科學的意義與內容,而且包含了思想的情感色彩,只有熱愛科學的人,才能喚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情感。」顧泠沅教授指出:「激發學習者的動機、興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強教育者與學習者的情感交流,是促進認知發展的支柱和動力」。教師應該自覺地、有意識地關心與了解學生的困難,由教師的愛去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噴發學生無窮的求知慾望,師生情感的真心相呼,成功架起一座情感交融的「心橋」。3、啟情。「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皆衷腸」「荷花柳葉識人語,月光小徑有深情。」教師要以文為依託,以讀為媒介,以情感染學生、影響學生、熏陶學生,教師的感情化教學語言同樣關鍵。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抑揚頓挫的講解,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深沉處還它個深沉,歡悅處還這個歡悅,似滔滔江河,如涓涓細流,像幽幽琴聲,若融融春意,把書面的無聲語言變成有聲的語言藝術。教師讀中含情,讀中融情,讀中寓情,講中容情,講中發情,講中啟情,會使學生在聽中悟情,聽中動情,聽中生情,達到水乳交融、和諧、共鳴的境界。這對達成語文教學任務,讓學生理解文中的情感無疑會是事半功倍。同時,教師要儘可能為通過多種方法啟迪學生的情感。一可聯繫生活啟情。教師應注意教學內容和現實生活的聯繫,應善於啟發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要求一邊學,一邊回想自己所經歷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邊學,一邊回到現實生活中,通過實踐理解其意,感悟其情。二可巧用媒體啟情。教師要藉助激情的語言、恰當的音樂、傳神的幻燈、錄像等手段來感染學生,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學生設身處地去體驗文本、去品味言語,通過還原的畫面等,還文本之情,還作者之心,抒自己之感。三可進入角色啟情。讓學生融情假設,自己就是文中的一員,角色導入讓學生直接走入作品中所描寫的人物形象的內心,真切地體會人物形象的喜怒哀樂,從而深刻把握人物的思想靈魂和作品的內容主旨。四是推敲字詞啟情。一篇好文章一定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一字一詞一句之中都可以見出全篇情感的貫注。因此,在教學中可讓學生品味、推敲關鍵性的字詞為突破口,指導學生理解字詞的意義和在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從而一小見大,領悟整個文章的情感。五是創設競賽啟情。經常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閱讀比賽活動,把競爭機制引進閱讀教學之中,設立多種形式的獎勵項目。從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有聲有色的閱讀中啟迪情感,陶冶情操。4、瀉情。瀉情就是釋放情感、美讀感染、動筆釋情,激情表達等,常言道「情動於中,而形於色」。反映了內含和外顯的統一。學生把文中之情,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結構之中後,需要有一定形式的釋放,把內在的意識轉化為外部的行為展現,把學生的文本獨特的形式以及融在形式之中的濃濃的情、深深的理通過一定形式進行外化,既達到運用語言之目的,又達到釋放情感之效果。瀉情是多形態的。學生通過品味、摩揣、推敲後了解獨特的言語表達獨特的情感後的發自內心的美讀。「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的旁若無人沉醉其中的誦讀。恰當好處,水到渠成的動筆練習也是一種瀉情的好方式,「同學們,學到此時,你想對主人說些什麼?」「此時此刻,你心中想的什麼?」「如果你是文中之人,你會怎做?」等等,也定能讓學生內化的情感一吐為快。富有個性化的表演、吟詩、作畫、拓展、調查等等表達內心波動的情思蕩漾都可以作為瀉情的形式。「瀉情」的評價標準是「真」。它是個性體驗的真實流露,內心世界的真誠袒露,情感意志的純真表露。無病呻吟、貼標鑒、喊口號等浮誇的言詞、矯飾的情感不是「瀉情」的標誌。在「釋放」這一環節中我們同時要注意學生言語的分寸性、獨特性等,使人文和工具和諧共振,訓練和熏陶比翼齊飛。萬紫千紅春滿園——給栩栩的形象現代心理學認為,青少年認識和感知事物,是有一定過程和規律的。它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現象到本質,由直觀到抽象等。青少年的心智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一種內在認知需要,而這種認知的需要往往是由感知事物的直觀現象首先引發的。學生頭腦中的知識、經驗包括道德水平、思想感情都是從觀察中直接或間接獲得的。言語轉化理論認為:文章是文、象、意的統一體。文,即文章的語言文字系統,包括結構、語言、表達方式和文體等;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統或材料內容,包括人物、事件、景物、形象、圖景、畫面或環境、場面、情節等等;意,即文章的思想觀點,情感意蘊或主旨。而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則應該是「循文——識象——明意——悟言」,也就是說,是一個循文識象,因象明意、由意悟言的過程。循文識象,即通過認真閱讀語言文字去感知、識記文章的形象系統或材料內容;因象明意,即通過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確、領悟文章的思想內蘊。由意悟言;即從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內涵中領悟言語規律、言語意蘊等,進而並把自己的個性獨特的體驗「意」,用固化的形式(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出來,從中運用言語,進行語文實踐活動,提高語文素養。因此,語文教學中,能結合教學內容,因地制宜地為學生設置情景,製造氣氛,使學生能把語言文字和直觀形象相聯繫,互為補充,就能更好地激起學生情感體驗,能更深刻有效地理解文本言語、文本的情感,從而為更好地運用言語打下鋪墊。請看《白楊》教學簡介一、讀中感知形象。引導學生自己掃清詞障礙,讀通、讀順全文,並達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的目的;然後以課文內容為背景,以課件展示的形象為輔助,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讀書方法「第一次讀」文中爸爸介紹白楊的話,「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讀後交流,初步感知白楊的形象。二、讀中感受形象。藉助課件及教師言語,對文中白楊生長環境「惡劣」進行渲染,「茫茫戈壁,荒無人煙,風沙漫天,不見天日……」讓學生在情境中聯繫上下文讀懂「白楊」,並寓朗讀訓練於「第二次讀」爸爸介紹白楊的話之中,使學生讀出感情、感受白楊頑強的生命力。三、讀中感悟形象。白楊的品質是理性的、抽象的。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從感性入手,先讓學生從課件中觀看到各種惡劣環境下白楊的卓越表現;然後引導學生填空補說:「風沙四起,白楊(    )。大雪紛飛,白楊(    )。數月乾旱,白楊(    )。洪水浸泡,白楊(    )。……」在說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讓白楊的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立」足,使其對白楊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後「第三次讀」爸爸介紹白楊的話,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白楊的內涵。四、讀中升華形象。爸爸只是在介紹白楊嗎?不是,爸爸是在表白自己的心,孩子們不能理解,這使爸爸陷入了沉思,爸爸在沉思什麼呢?短暫沉思過後,他又露出了微笑,爸爸為什麼微笑呢?請學生讀課文15~18自然段,用心想一想。通過品詞析句、說話練習:「爸爸,我們明白您的心(    )。」觸動學生的情感,讓他們被邊疆的建設者感動、被白楊的精神感動、更被今日西部的巨大變化感動,並在最後通過「第四次讀」爸爸介紹白楊的話將感動表達出來,從而堅定報效祖國的信念。從上述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得出給學生栩栩的形象,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創設情境活形象。運用各種現代化媒體將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直觀感受課文的形象、意境,從而體會到文章的人文內涵。但運用是要注意,它是一把雙刃劍,運用不當的話,適得其反。我們必須明白:現代化媒體的使用,僅是形式和手段,並不是目的。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這才是語文課的目的之所在。形式是為目的服務的。我們不能為使用而使用,犯形式主義之錯誤,做畫蛇添足之蠢舉。首先教師要吃透教材,掌握學生心理特徵,掌握現代化媒體出現的時機和數量。當學生憤悱之時,當學生學習困難時,這時,恰到好處地出現現代化媒體,寧精勿濫,便學生有「及時雨」之感,或豁然開朗、或茅塞頓開。其次是要合理處理現代化媒體和學習語言、激發想像、陶治美感的關係。當學生能自悟言語,想像豐富、感悟形象時,就不勞「現代化媒體」出現,這時出現反而束縛了學生對言語的多元自悟、想像的多元發展、形象的多元解讀,使原本豐富多彩的答案,物化為多媒體的單一畫面的定格,使學生成為多媒體件課件這一先進教學手段的「奴隸」。只有當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獨具匠心的遣詞造句時,學生的表象缺乏支撐時,適時出現多媒體畫面等,這時能起到事半功倍,畫龍點晴之功。2、補白完形實形象。「空白」指的是作品已書寫描繪的部分向讀者所提示或暗示的東西,也就是作品給讀者留下的聯想、想像和再創造的空間。文學作品往往留有許多藝術空白或未定點,這就需要我們在閱讀時運用想像,合理地去填補或擴充形象,以豐富原作的內容,從而深刻領悟文章的情感意蘊。一是補人物語言空白實形象。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常常出現不完整,甚至略去不寫的情況,由此造成人物語言的空白,通過補人物語言空白實形象。二是補人物心理空白實形象。心理描寫是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之一,但由於行為節奏、感情抒發、詳略安排、敘述人稱等因素影響和限制,作者不可能連篇累牘地寫出人物心理活動。因此,文中形成了部分心理「空白」,這種「空白」只是作者在為文章創作寫法上的一種安排,教學可讓學生補人物心理空白實形象。三是補文章結尾空白實形象。為了達到言雖盡,意未止的效果,許多文章結尾處往往給讀者留下想像回味的餘地,教師可以在此安排續寫補白實形象。四是補課文插圖空白實形象。小語課本中的有些插圖,粗看似乎與課文內容沒有聯繫,但如果我們深究課文就不難發現,這些插圖其實是編者精心設置的,故意為讀者留下了插圖與課文內容之間的空白,我們可通過補課文插圖空白實形象。五是補言語模糊空白實形象。文學藝術的形象既是鮮明的,又是模糊的,具有一定的張力。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實質是對文章的一個「再創造」過程。不同生活經歷、個性特徵的學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師要善於抓「模糊」點,讓學生各抒己見,補白充實形象。同時,在具體操作時要注意:一要考慮補白言語的規範性和獨特性;二要讓學生明白補白後與文本的優與劣,從而領悟作者構思的獨具匠心。3、引導複述築形象。所謂複述,就是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敘述文章的主要內容。著名教育專家胡克英在《談談兒童的智力活動方法》一文中是這樣闡述複述的:「複述是很重要的基本功,不但標誌著、而且促進著閱讀能力的發展,而且作用於寫作能力的提高——通過複述使孩子吸收著書面的美好語言形式和內容的思想感情。」複述需要學生把外部的語言文字形象化,再現語言情境,構築心理圖像,並經過內部的語言重組和思維和事例而表達出來。通過複述使課文中形象活化在學生中腦海中,加強構築形象。在具體操作中要注意由易到難,螺旋上升,激發學生複述的慾望。低年級以詞句入手,讓學生對詞句進行具體化、形象化的複述;中高年級則伴隨閱讀教學,有意識地對精彩的段、篇進行想像性、創造性複述。4、想像聯想現形象。教學實踐表明,對於一些深奧的或情深意厚的語言文字,僅靠抽象的分析、綜合,學生往往是難以作出深刻的理解的。但如果藉助想像聯想,去激活學生頭腦中儲存的生活表象,讓學生把眼前所讀的語言文字與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上溝通,那麼,就能深得文章的旨趣了。首先再造想像現形象。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根據文字描寫,在頭腦中喚起與詞語相關的表象,並按照作者描述進行表象組合,從而形成相應的新形象,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因為再造想像是根據別人用文字的敘述或圖象的描繪,來改組自己頭腦中已有的事物的形象而構成的。通過再造想像幫助學生錘鍊思維的正確性,正確理解詞語,正確把握作品內容,正確領悟人物形象,使言語更具體、生動、形象。其次,創造想像現形象。因為創造想像是不依賴於文字或圖象的描述,獨立地創造出新形象的過程。激發情感是培養創造想像力的必要條件。情感是想像的中介,是想像的催化劑,豐富的原始表象只有在情感的作用下才能喚起想像的衝動,才能使學生大腦呈現「精騖八極,心游萬仞」的活躍狀態。如果沒有情感、思維的獨立性,創造想像也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教師要找准課文中能促發學生獨立思維的「想像」點,通過補想、續想、聯想、假想、反想等等發展學生創造想像,使學生對課文的形象更深切、豐滿。三是引發聯想現形象。聯想有接近聯想、相似聯想、對比聯想和關係聯想等。通過學習聯想可以將兩種形象按照特寫的關係組合起來,形成豐富的想像。在閱讀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己的所見所聞和真情實感與文章的內容聯繫起來,使學生打破進空界限,感受語言形象。
推薦閱讀:

三年級語文試題
蘇教版 四年級下冊 語文 總複習資料第一單元(1)
「霸」在文言文中都被如何使用?
看哪,好中文的樣子!
題目為《夢想》的作文怎麼寫?

TAG:語文 | 學生 | 語文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