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經濟是什麼?做一隻單身狗還能拉動經濟增長?
雙十一剛剛過去不久,大家可能心裡還在惦記著自己還有多少個包裹沒到的時候,大家還記得雙十一本身是個什麼日子嗎?對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光棍節」,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個單身狗自身慶祝的節日變成了一場全民狂歡的購物盛宴,而我們今天就要把單身狗的日子還給單身狗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單身經濟學到底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什麼樣的變革?
一、日益繁盛的單身狗世界
中國到底有多少單身狗呢?一直以來這個數據都不是那麼好測度,然而在雙十一的日子前後我們看到了《參考消息》的數字,援引香港媒體的報道,中國的單身人數數量已經達到了2億。2億是個什麼概念呢?我們如果把俄羅斯和英國的所有人口全部相加到一起的時候,差不多也就兩億人口而言,也就意味著中國的單身狗數量已經比人家國家的總人數還多了。
那麼這些單身狗是怎麼產生的呢?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口從農村進入了城市,與此同時隨著高校的擴招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也在不斷的上升,一方面是大量的人口進入了快節奏的城市生活,這種生活方式在用一種很特殊的辦法壓縮著大多數人的社交圈,與此同時,學歷的不斷上升也導致了每個人對於對象可選擇餘地的不斷增加,於是這些問題就開始不斷積累,乃至於結婚越來越晚。以上海為例,女性的平均結婚年齡從27歲上升到了30歲。
那麼其中根源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根源就是經濟學上的匹配問題,在浩瀚的人群當中兩個人完全匹配的概率是極低的,以前由於大家的可選擇餘地有限,所以只要有部分匹配就能夠結婚,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市場上是非常常見的,雙方可能都沒有見過面,但是因為有了媒婆在其中不斷地進行身份、家庭、地位的部分匹配,於是就有了婚姻,乃至於先結婚後戀愛的現象。
但是當時間到了21世紀的今天,問題就變得遠比古代複雜多了,中國人有著幾個深層次的矛盾根源:
一是中國長期的學校教育其實在唯分數、唯成績的教育體系,導致了中國人其實有著一個巨大的搭訕困難症,雖然我們很多時候內心有著想要認識別人,想要戀愛的動機,但是由於我們自身的含蓄,導致缺失了認識陌生人的機會。
二是中國長期文化的男女不平等。其實在婚戀當中男女是平等,然而在實際交往過程中男女卻是非常不平等的,女生往往更加被動,但男生的主動卻往往沒辦法找到匹配的對象。
三是不將就心理的根深蒂固。在過去由於可選擇餘地有限,很多人都會選擇將就一下自己的婚戀對象,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於婚戀採取了不將就的態度,根據社交軟體探探的數據,在探探這樣的社交軟體上,男用戶基本上要刷新差不多兩百次才能夠找到一個可能適合自己認識的人,而女用戶這個數據則上升到了300次,而用戶交流脫單的時間高達半年,即使是這樣2個月之內的分手率卻也相當高,這就導致了像陌陌、探探這樣軟體的用戶留存率極高。
而單身狗人群的增加,則引爆了單身經濟這一奇特的風口。
二、單身狗引爆的單身經濟
由於有高達兩億單身人群的存在,導致了單身在中國成為了一種較為常見的生活狀態,單身族往往在吃飯、旅行和娛樂之中獨自一人行動,在生活中也獨自組建「一人家庭」這樣就導致了很多經濟現象的出現。由於單身人群的增多,很多餐飲類、商超類、外賣類企業都推出讓單身狗使用的獨特方式,比如說在著名的海底撈,商家會為獨資用餐的消費者提供毛絨玩具,例如「哆啦a夢」、「蠟筆小新」,甚至有些店鋪會出現真貓。而日本企業無印良品,則專門針對單身人群推出了小型電飯煲、電烤箱和電水壺。而很多研究機構表明,中國外賣行業的紅火在很大程度上與單身經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根據著名諮詢機構埃森哲的一些調查數據顯示,單身經濟有著以下明顯的特徵:
一是單身狗更會在意商品而不是價格。相比於已婚人士,單身狗對於價格的敏感性更差,他們更加看重商品的評價和反饋,產品的評價和社交媒體的介紹將會更加引導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二是單身狗更願意為速度買單。在今年雙十一我們看到京東的銷售額超過了1200億比起阿里的一千六百多億差距已經不大,其中單身狗的特徵也非常明顯,單身狗會更加看重配送速度,他們會因為配送時間的模糊而取消訂單,所以類似於京東這樣當天甚至半天就能夠收到的商品,會更容易吸引單身狗的注意。
三是單身狗對於新購物理念的高接受度。由於單身導致了單身狗對於很多新鮮事物有著較高的接受程度,願意接受一些全新的購物方式,比如說指紋支付、刷臉支付、語音下單、定期選購、購物租賃、共享經濟等等,這些新理念在單身人群中的傳播遠比在普通已婚人群的傳播更快。
這些單身狗的特殊消費特徵,其實也給企業留下了更多的銷售機會和特殊策略:
一是注重溫馨服務。由於單身狗對於獨身相對而言比較在意,所以如果能夠有專門針對單身狗的服務,滿足他們一定的情感需求,比如說海底撈的毛絨玩具,以及無印良品的個人用品,都將成為吸引單身人群的重要手段。
推薦閱讀:
※有人說我浪費糧食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給農民增加收入,怎麼反駁他
※川普稅改有奇效?稅改後經濟增長2.3%
※陸銘:"搶人"背後是經濟增長動能的切換 警惕失去公平
※移民可以是經濟增長動力 ——Econman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