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四環節閱讀教學策略

淺談語文四環節閱讀教學策略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湖頭鎮張哨中心小學 楊曉建
#TRS_AUTOADD_1288159399111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88159399111 P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88159399111 TD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88159399111 DIV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88159399111 LI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JSON-- {"":{"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摘要: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中高年級閱讀教學更是提高學生能力,拓展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的主要途徑,而「自主──探究」四環節教學策略是上好閱讀課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其基本流程:預習探究──合作交流──品讀體驗──鞏固延伸進行探討,希望能尋求出解決閱讀課教學策略的更好辦法。

關鍵字:預習探究合作交流品讀體驗鞏固延伸

「自主──探究」四環節閱讀教學策略是近年來閱讀教學不斷改革的成果總結,旨在實現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突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閱讀成為提升學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載體。策略的基本流程為預習探究──合作交流──品讀體驗──鞏固延伸。實施策略的關鍵是教師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以下就是我對四環節教學的初步認識:

一、預習探究

預習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給學生自學方法的有效途徑。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具備了較強的自學能力,將來才能獨立地探究新的科學領域,探求新的知識。要落實語文教學的素質教育就必須狠抓「預習」這一環節。預習是學生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經過預習,學生的自學能力能得到大大的提高。

(一)懂得使用工具書

預習課文時,往往會遇到沒有學過的生字、新詞。要了解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或用法,就要運用字典、詞典這些無聲的老師。現在小學生最常用的工具書有《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學生預習課文時通過自己查閱工具書,就能掃除語言文字的障礙,較牢固地掌握這些字詞的讀音、意思和用法。

(二)要勤動筆

預習課文不只是讀讀、想想,同樣要注意多動筆。預習時,在課文一些重點地方寫寫畫畫,圈圈點點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給不懂讀音的字標上拼音,不理解的詞寫上注釋,含義深的句子畫上線,重點的字詞加圈加點,有疑難的地方打個問號等。做上這些記號,等到上課的時候,再特別加以注意,做自己覺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徹底弄明白。

(三)勤做筆記

每次讀書都會有一定的收穫,將自己的收穫及時記錄會對以後的學習有巨大的幫助。(收穫指自己覺得優美的段落,讀完一篇文章後的感悟等)

二、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一種具體的課堂教學技術。它代表著進步的教學理念,即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人際關係;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學習過程不僅是學生認知發展的過程,而且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過程;課堂教學取之不盡的源泉是學生彼此之間的合作。合作學習把一個大課堂轉化成幾個小課堂,使學生人人參與教學,個個投入學習,表現出自覺、積極、主動的特徵,但在目前的合作學習中,也存在著一些不合諧的現象。

(一)合作學習存在誤區

1.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我們經常看到教師將座位分小組擺成幾個方塊,或將桌椅擺成弧形……當老師說完問題,宣布大家分組討論時,幾個小腦袋迅速湊到一起,嘰里咕嚕說起來。表面上非常熱鬧,但是,這麼勞神費力地搬動桌椅的效果,與傳統的擺法產生的效果沒什麼兩樣。

2.教師角色定位不清晰。這樣的鏡頭大家並不陌生:學生正在進行合作學習,情緒高漲。這時,老師則站在前面,或者在小組中穿行,或面帶微笑地看著學生,或低頭看看手中的時間,或稍微與一個小組的同學說一兩句,表示師生互動,參與其中了。

3.學生思考時間不充分。一般情況,老師在宣布完問題後,通常是馬上讓學生開始討論。學生對課文沒有熟讀理解,對問題缺乏獨立思考,討論起來自然也無法碰撞出閃光的火花,也很難發揮學生的個性特色。

(二)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針對上述提出的小學語文課堂中合作學習存在的誤區,結合合作學習的相關理論,我對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有如下構想:

1.深入研究教材,選取適宜合作學習的內容

課前教師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考慮本課是否安排小組合作?安排什麼樣內容的合作學習?在哪個教學環節安排合作學習?因此,在合作學習內容的選擇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現代教學理論要求我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個更為廣闊的思維領域,這就使教學過程呈現出了開放的教學情境。對於小學生學習時出現的各種想法,我們應更好地組織小組合作交流。更何況教材也給讀者留下了不少懸念和空白,教師要善於抓住機會,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

(2)「最有魅力的教學就是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學生的思維與知識產生共鳴。」因此,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於無疑處生疑,再根據疑問難易層次確定學習方式,或個別或小組合作。一般來說,只有當一定數量的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疑難問題,通過個人努力無法解決的時候,才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探討。

2.保證合作學習的時間,進行學習成果的交流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和聯繫。「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加深理解和體驗,獲得思想的啟迪、受到情感的熏陶。」但這種學習策略必須給學生提供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否則就會流於形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所以該用的時間一定要保證。

3.創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

教師要為小組合作學習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在合作學習中,充分尊重學生,注意調動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學習熱情。在這時候,教師最好能以學生的身份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對合作中出現的情況予以及時地引導、鼓勵,讓每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既學得高興又有所收穫。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合作學習時間。有些教師在上課時很喜歡用小組合作的方法,但往往不等學生討論完畢就喊停,小組學習流於形式。因此,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討論的時間,這樣的合作學習才有成效。

當然,為了使合作學習在教學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個性得以張揚、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更多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三、品讀體驗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同時,課標中提出的階段目標要求也提出閱讀時要「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感受語言的優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語言」等。而這一切目標的實施都需要以「品讀語言」為核心,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語言強大的表現力和美妙的神韻,讓語文課散發它真正的魅力。

(一)抓住文眼讀中品味

在課堂上,我們常常會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對文本內容的挖掘和對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強化了「人文的感悟」,卻淡化了「語文本色的品味」。事實上,小語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不僅濃縮了作者豐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詞造句、語言表達上都頗具特色。因此,教學中教師就應努力捕捉課文的閃光點、抓住課文精妙之處,引領學生悉心品味,從一個個標點,一個個詞語,一個個句子中去玩味語言,通過細嚼慢品,激發與作者的情感共鳴,使學生不僅能感受到人文關懷,更能得到語言智慧的啟迪。

(二)潛心會文推敲揣摩

讀書是需要動腦思考的,只有潛心會文,才能真正走進文本的深處。《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因此,教學中要重視學生與文本的深入對話,應緊緊依靠語言文字的土壤,引導孩子透過語言文字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之精妙。學生在品讀文章時,要對文章的語言反覆理解,體味,推敲,對語言意蘊進行深入的探究,透過語言文字窺見其思想,領悟其精髓,從而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學生的敏銳感悟能力。

(三)多元探讀激活思維

在課堂上,我們總是引導學生通過反覆的朗讀體驗作者的情感、領悟語言的內涵,然而,要想使學生真正把書讀好,讀出語言的滋味、讀出語言的神韻,就要引領學生入境入情地,逐漸深入地讀書。通過多元探讀,體驗課文描寫的意境,體味語言文字的節奏美、音韻美,豐富自己的語言儲備和語感經驗,並啟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讀,有體驗地讀,傳情達意地讀。學生的探究朗讀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四、鞏固延伸

1.課堂拓展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礎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對文本進行有效的拓展與超越,因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發展最終必須超越課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應該圍繞課文的主題和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任何離開課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樓閣,不著邊際的。教師在對課文拓展延伸時,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緊扣文本,尊重教材的價值取向。

2.拓展的內容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狀況,包含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水平、知識積累、學生能力發展水平、地區差別和特徵等。做到切合學生實際,因材施教。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要適當變換內容或改變難度,使每一位學生都感到很親切,都有話可說。每一節語文課,教師都要根據課程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教學目標,而且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也是衡量一節語文課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因此,語文教學的拓展延伸,也必須最有利於達成這節課的特定教學目標。立足課堂實際,考慮時間、場地、情景的限制。

3.語文教學拓展延伸的方向、途徑是無比廣闊的,其高度、深度、廣度的把握,也是值得教師仔細斟酌的。因此,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時機、地方去拓展延伸,並掌握合適的「度」,就顯得尤其重要。否則,就是「亂耕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拓展不能不著邊際,學一學見好就收。拓展延伸有課內向課外的延伸,有文本與網路資源的鏈接,有語文學科向其他學科的滲透。

在鮮活的「自主──探究」閱讀教學流程中,善於尋找正確的教學方法,把握各個環節的教學重點,合理利用各種教學策略,用好四環節教學策略是一門藝術,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追求,是一種挑戰,更是對我們教學機智的考驗

推薦閱讀:

八字命理教學!!來學學!
《雨霖鈴》課堂教學實錄
貨真價實的案例式教學才是學習CMA的正確打開方式!
八字基礎教學4:地支循藏
你們最想要的漢語教學資源

TAG:閱讀 | 策略 | 語文 | 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