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人的創新精神

有人說:"現有的中華詩詞的形式體裁,完全可以適應和滿足不同時代人們的需要,面對這份凝聚了祖先巨大智慧的珍貴而美妙的遺產,後人只要努力學習、熟練掌握,再結合自己的生活、思想和感情靈活運用,爭取寫出好作品,就足夠了,沒有任何必要再浪費時間和精力,去發明創造新的詩歌體裁。" 這個論斷不符合中華詩詞整個過程的實際,與中華詩人勇於推陳出新的文化勇氣不相符合。 從《斷竹續竹》、《擊壤歌》這些勞動中產生的最初最原始的詩歌起,中華詩歌的河流已經流淌了5000多年,帶著中華文化一以貫之特有的神韻,挾著盛世衰年不斷吸收進來的胡聲羌音,從涓涓小溪到滔滔巨流,方有今日各樣體裁、各種模式的洶湧澎湃。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多年,得益於科技的發達、網路的方便,更主要得益於整個社會人們思想的解放、觀念的轉變、言論的自由、知識的更新,中華詩詞進到了由復甦到蓬勃發展的一個嶄新的階段。人們評論當今詩詞界創作的盛況,從數量上講比盛唐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年甚或幾個月一部《全唐詩》。全國、全世界有近百萬的中華詩人,在進行創作探索研究。志在使中華詩詞領域繼承求精、創新發展、開拓未來。從以往中華詩詞的發展脈絡來看,中華詩詞是歷朝歷代有見識的詩人們不斷求精創新的結果。求精和創新是不矛盾的,沒有求精就沒有繼承,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 一、中華詩歌的形式、體裁從來沒有停止發展 《斷竹續竹》只有四句,每句二字「斷竹,續竹。飛土,逐宍」,敘述描摹了原始社會成員製造弓箭打獵取食的全過程;《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與我何有哉?」是進到了農耕生產階段後人們生產生活的真實寫照。 由《詩經》到《楚辭》到《古詩十九首》,先秦階段的聖哲、騷客及無數埋名的詩人,為詩歌的啟蒙創立、整理流存、傳播開拓做了示範性的早期工作。「不學詩,無以言」這句名言使人們認識到了詩對於社會成員的交流溝通、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經典知識的傳播繼承、國與家的興盛衰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詩教從來都是一個家庭、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的當權者非常重視的事情。歷朝歷代的科舉考試把詩作列在了重要位置,適用音韻的制定、更改都由國家政權機構出面頒布。 漢魏六朝為人們津津樂道,是他們那風骨氣勢的不同凡響,也是各種詩體創立、不斷圓潤修飾為後來詩體的創立、繁榮奠定了基礎。 「一代有一代之文學」,王國維的這一句話道出了中華詩歌不斷發展前進的真實情況,由先秦的詩經而騷體、賦體、古風,由漢魏六朝古體詩而到隋唐宋元明清的近(今)體詩、詞、散曲。若是代代墨守成規,人人不思變化即不會有這些燦爛奪目之花。至今頂多仍是在規規矩矩寫"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若在唐代,當李白(或者說別人)寫出"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時,不會有人罵他大逆不道,因為大唐氣象使然。不會說你這是不遵紀守法。故有詩餘(詞)的出現。宋雖然孱弱,但是在文學上持開放政策,宋金時才會有詞餘(曲)的出現。繼承與創新自古以來是沒有一個絕然的界限的,創新與求精則天然有聯繫,要很好地掌握已有格式體例才會推陳出新。 二、與詩歌密切相關的音韻學也是在不斷探索中前進 先秦時的詩歌多數音韻協調,那是當時的詩人們依據語音流和樂音流天籟之音使然,漢字音韻學的自覺研究是在魏晉南北朝至隋統一這400年間,在民族大分裂、大融合的年代裡產生髮展的。也是得益於佛教的傳入。在佛經的翻譯中,文人認識到漢字特有的抑揚頓挫,作了逐字的研究並作了平上去入的整理。在隋唐統一之後由朝廷頒布的韻書為詩歌的整齊劃一規制了樣本。《切韻》193韻,《廣韻》、《唐韻》206韻,過細的分列韻部使有些韻部可使用的字數寥寥無幾。宋頒《壬子新刊禮部韻譜》俗稱「平水韻」又合併為107韻,金人王文郁又合併其中上聲「迥」、「拯」成106韻。一千年來成為詩家規範。律詩從每個韻部中挑選4—5個字即可夠用,教師考官判卷閱卷方便的很。 而「詞」這種體式的出現又打破了整齊劃一,填詞的用韻密集使平水韻的韻部明顯顯得不夠用了,故又有戈載《詞林正韻》的出現,其中同部同聲不同韻目的字押韻時都可以通用,根據《詞林正韻》填詞可選用的字,比根據平水韻寫作律詩選作押韻的字多得多。 進入元代後,元曲(戲劇、散曲)的用韻更加密集,有時句句用韻。「胡聲入呂商」北曲採用北方語系的語音協調平仄聲韻,北方語系已經沒有了入聲,故周德清《中原音韻》得以出現,簡化為19個韻部,入聲分派四聲。方便了作者、促進了散曲創作的繁榮。 那麼,現在所有的學生自小學習的普通話,漢語拼音與古代聲韻已經有較大的出入,為何不能推廣使用適合他們的新聲韻來進行創作呢?有的人甚至言必稱平水、詞林、中原,對已經退出音樂領域的純文學的東西百般苛求,甚至於平聲的陰陽,仄聲的上去都不允許變通,為什麼? 三、近代中華詩歌錯過了和西方詩歌相互借鑒、融合的機遇 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了白話詩,簡單模仿西方詩歌。實際西方的詩歌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人們在翻譯中體會不出來罷了。當時的中國國家面臨危亡,社會動亂頻仍,救亡圖存是當務之急。文化人來不及,也顧不上仔細進行研究。一些人甚而至於把封建王朝的腐敗,經濟文化的沒落衰敗、軍閥的連年混戰歸咎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中華詩詞的韻味與西方詩歌精髓相結合的機遇就錯過了,沒有形成一種像律絕詩,像詞,像散曲那樣帶有中華濃烈韻味、並糅合借鑒西方自由詩活潑自然的新詩體。在這個階段里,喜歡格律詩的人沒有滅絕,只是不佔主流地位而已。一些人用詞的韻部來寫律詩,文化界還興起了按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語音為標準詩韻的改革活動。於上世紀30年代產生了《中華新韻》,新韻的最大特點,是根據漢字古音里的入聲,在北方語系裡和全國大多數地區已經消失、平聲字的讀音存在陰平、陽平的實際情況,將原來的平聲字分為陰平、陽平兩個聲調,將入聲字按照現代漢語中的實際讀音派入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平分陰陽、入派四聲」。 改革開放中,中華詩詞學會曾組織專家將中華新韻(十四韻)刊登在《中華詩詞》2004年第五期上,由於其中有個別的出入,又在2004年第十期上重新刊登。這是中華詩詞學會對詩詞創新做出的新貢獻。 熟悉格律詩的基本要求,知道何為平水韻,熟悉入聲字的使用、消亡過程是繼承傳統的必須,不如此,必然會導致與過去精華的割裂。普及新聲韻、用新聲韻寫作是現代漢語教育及現實語言發聲規律提出的要求。不如此,必然會使從小學習、使用普通話的當代學生無所措手足,制約詩詞的向前發展和普及。當然《中華新聲韻》的制定頒布,應當由國家語言文字機構在採取適當措施,徵求取得大多數詩人、學者、教師的認可的基礎上以國家行政機構的名義發出為好。對傳統使用平水韻寫作的詩人也順其自然,無須禁止。這一措施若能啟動,當會促進詩詞曲賦聯的更大繁榮。從以上可以看出,對已有成果的繼承求精,對新型詩體的不斷創新是中華詩歌河流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四、中華新詩體的創立是當代甚或今後若干代詩人的責任 我國的詩人有一個好的傳統:繼承先輩的傳統,從不否定先輩的業績而且認真學之習之,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更凝練、更合乎規則。又敢於創出自己的新意。師古而不泥古,既專註於中華詩詞的發揚光大,又肩負著、實踐著中華詩詞向前發展的責任。 元代初期廢除了科舉考試,即使後來實行開科取仕也時斷時續,族群歧視使大批漢語言讀書人失去了優越的社會地位和政治上的前途。他們又不甘心才能被埋沒,不願放棄對於文學的愛好。也是為了生活所迫,有一個謀生之路,便進入了一直存在於民間的編寫說書唱戲的文學雜劇團體,於是便有了繁花似錦的元代戲劇。文人作家也自發組成了一些互相切磋文學文字、比較優長劣短的社會團體。即使是步入仕途者,也存在著和統治者的離異的心理並且受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他們的思想情趣也發生了類似的變化,參與到了這個創作群體里來,於是便有了繁榮的散曲作品問世。 清代初期的蒲松齡、金農、曹雪芹是離我們最近的封建社會的文學大師,他們在精通創作詩詞曲賦的同時也在努力探索新的詩體,他們都有數量不同的自度曲問世。 曹雪芹的《紅樓夢》中賈寶玉神遊太虛境中的十二支妙曼好曲以及好了歌注等等是大家熟悉的,誰能不為這樣的自度散曲而傾倒? 在上世紀1965年,我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先生的散曲《某公三哭」那個時侯有多少人因這首自度散套喜愛上了散曲?沒有人能說這篇名作不帶中華詩詞的神韻,也沒有人敢於否定它不是散曲。 詩人丁芒及我省武正國、溫祥、李旦初、張四喜、黃文辛,當代學者趙義山等都推崇創新散曲,並認為這是創立中華新詩體的途徑。丁芒先生認為自由詩與格律散曲的結合會使中華詩詞向前發展。趙義山先生認為要注意兩個方面:「一要重視傳統,要研究前人散曲創作的成績,另一方面是對現代散曲創作的研究,與古代相比,借鑒和繼承的如何?是否真正做到了推陳出新?對於當代社會與文學發生了怎樣的影響。舊瓶要裝新酒,對舊瓶也要進行改造。"這樣的說法是公允的。 我省散曲界的有識之士在十幾年前即開始了散曲再進一步的嘗試,已經有相當多的自由曲、自度曲作家群體存在和作品問世。我省許多詩人的創新之作在全國獲得不菲的成就,一二三等獎均有許多。 對於文學創作,單純封殺是無效的,尤其是在思想極大地解放的今天。請不要再做削足適履的事情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思維習慣已經不適合今天了,讓人們傳承優秀的古代文明,開創新時代的壯闊聲調,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決定取捨為好。(作了修改)
推薦閱讀:

聊創新講顛覆 怎能少了大通君
霜葉紅於二月花——日本IKMAP見聞思錄(上)
佛教戒律應注重創新的管理
詩人深入生活與詩詞創新的關係
畢加索一生共創作了多少件藝術品?

TAG:創新 | 精神 | 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