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炒房團 雜談

雜談一:新政策解散溫州「炒房團」炒房資金流向哪裡國務院密集下達的房地產調控措施,「速凍」溫州炒房資金。溫州炒房團紛紛解散,但是通貨膨脹預期之下,「炒房團」並沒有出現大幅拋售現象,在地產領域受挫的溫州民間資金,正在尋找新的投資項目。

炒房團紛紛解散

汪廣森從事炒房十多年,雖然在溫州瑞安市一個偏僻的鄉村裡工作,但對全國樓市行情了如指掌。前不久,他與一批「購房客」經過分析作出判斷,武漢、珠海兩地的房價會有一個很大的升值空間。為此,他與一批「團友」帶著充足的銀行卡前往武漢考察。結果到達武漢的第二天,國務院下達了二套首付五成、貸款利率1.1倍的通知。想不到沒過幾天,國務院又下達在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銀行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及控制非本地居民購房貸款的強硬措施,結果他失利而歸。

汪廣森對記者說,近幾年,溫州炒房團的主要「炒點」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而且絕大部分是購第三套以上。現在「炒」不起來了,全國都「炒」不起來了。不過他也認為,即使這樣,「過高、過快」地區的房價跌幅不會太大。

他告訴記者,瑞安市有一支自發形成的幾十人的炒房團,原準備去珠海「炒一把」,現在眾人不歡而散。有多批原打算「披掛出征」武漢、珠海、杭州、大連等地的購房團、購房族都自動解散了。

溫州一家知名房產置業公司總經理、購房客王珍楠告訴記者,溫州人非常講究資金的槓桿作用,如果首付只需40%,那就能撬起60%的資金,或者說,能使資金放大1.5倍。如果不能放大,購房全部利用自己的資金,那就要看是否有百分之百的升值潛力。目前看來強勢的新政策之下難有升值空間,溫州人自然選擇暫時放棄。

強硬政策也是一把雙刃劍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認為,這個強硬政策面臨著「持續性有多久」的考驗。對個別或部分地區來說,它在短時間內能明顯產生遏製作用,但從長期來看,它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對GDP的增速必然產生較大的影響。

溫州天浩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鴻說,國家目前還提倡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許多人經濟條件改善了,必然要購第二套,不一定都是投資性的「炒房客」。國家對第二套房的新政自然限制了這些人群購房,從某種意義上講,對他們來說是不太公平的,這好比作化療,把正常細胞也殺了一些。

已在全國各地購買多套投資房的王先生說:「我目前還在觀望國家的調控力度和持續性。」他說,房地產業能拉動五、六十個相關產業,如果「封殺」得太猛,全國下半年特別是明年的GDP一定會有所下降。從這個角度看,我對如此猛烈的調控政策能持續多久有些懷疑,要靜觀其變。我更擔心的是,會不會像以往歷次調控那樣,調控過後房價又出現報復性上漲。

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告訴記者,他們了解到目前溫州一些購房客中比較普遍的心態是,當前國家出台的樓市調控政策,危中有機。「目前,絕大多數溫州購房投資者並沒有大面積拋售,也沒有退出樓市。他們覺得在通貨膨脹預期愈演愈烈、人民幣升值壓力愈來愈大的情況下,投資房地產仍不失為有效的投資渠道。」

周德文說,一些人認為,再過一段時間,可能有人「頂」不住會「揮淚」拋盤,這是「抄底」吃進的好機會。因而他們依然看好這個能保值增值的投資領域。周德文分析,目前調控已初見成效,到年底,這個政策不會變,一直調到見到明顯成效為止。大約到明年6月前,這個政策會相應作出調整。

炒房資金流向哪裡?

4月18日,就在國家連續出台控房新政後,位於溫州市郊區的「鉑金府邸」樓盤最後一期「順利收官」。平層均價每平方米45000元的近百套房源被認購一空。許多購房者表示,首付50%和基準利率1.1倍的貸款利率「無所謂、能承受」。一位姓葛的購房者說,我看準了它的升值潛力,只要年升值率達到20%,就比把錢放在銀行變死錢、比通貨膨脹錢貶值好得多。

「溫州本地房價可能會上漲。」陳鴻分析,溫州人有錢,現在到北京、上海買不到房子,就會轉到本地買,這會加劇需求量放大,導致房價上升。

「溫州民間資本最大的可能就是流向二、三線城市。他們已經作出準備進軍這些城市,有的民資還有可能進入房地產業上游、下游。」陳鴻說。因為國家調控政策被迫撤出房地產市場的溫州民間資金已被許多機構盯上。

據了解,近期成都、瀋陽、武漢等二線城市的房地產開發商紛紛到溫州,低調宣傳自己的優勢,鼓動溫州人買房,寄希望於溫州人「救市」,從溫州人中尋找資金支持。與此同時,國內外很多五花八門的創投公司、投資基金、私募基金、資產管理公司紛紛與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聯繫,希望與之對接,幫助溫州民間資金尋找新的出路。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溫州人炒房、炒小煤窯、炒棉花,到去年的炒股,能「炒」的越來越少。而買公司股權是相對長期、穩定和能得到國家支持的投資項目,私募股權基金則是現在買公司最好的途徑和模式之一,隨著大筆資金從樓市退出,私募股權基金將會成溫州民間資金一個重要出路。 雜談二:述評:溫州炒房團的「幸福感」

「你有一群創造傳奇的鄰居,這群在中國樓市頻頻創造傳奇的溫州人,在地產新政後『戛然而止』。」這是安徽一個最近在售的樓盤廣告語。

沒錯,名噪一時的「溫州太太炒房團」最近去的一個地方正是安徽黃山,當地徽州區一個項目中建有五星級酒店、社區專屬幼兒園等,可謂配套齊全,放在以前,這些炒房客會像買白菜一樣下手,但這次不巧,是在本月16日,新政出來的第二天。

50個人的團中,只有一個人預訂了,因為鮮有問津者,所以只收了5000元定金。

不過,就這一個訂的,也反悔了。「溫州太太炒房團團長」羅夏蘭昨天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回去看了電視、報紙,趕緊就把這套房退了,連5000元定金都不準備要了。惶恐啊!

作為炒房團團長,她行程有多忙?據介紹,行情好的時候,每個禮拜她們都發團,甚至一個禮拜發團兩次,包車或包機,幾乎馬不停蹄在大江南北看房子,這樣的生活,離想像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相差甚遠:行情好的時候,不停買房子;行情不好的時候,整天焦慮,考慮要不要賣房子。

「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賣房子了,幾乎每個月都出手兩三套。」劉建峰說,這位資深的溫州投資客,從2009年春節過後開始不停賣房子,在此之前的8年時間裡,他從買一套房子開始倒騰,一直倒騰到有20多套房子,現在這一數字逐步「歸零」。

「特別累,比做實業還要累。」劉建峰本是個建材批發商,自從加入「炒房大軍」後,幾乎每個月都在「南征北戰」,「比談生意還要累,這個市場很多時候就是比的時間,比誰更下得了決心。」

劉建峰舉了個例子,上海中山公園附近一個樓盤曾出現過溫州人搶房源的事,這些樓盤被瞬間「秒殺」,眼看房源不多,售樓經理急中生智,要求大家「摸紙條」,結果有一個團的人「點背」,只有一個團友中籤,其他人白去了一回。

幾乎每個炒房「房齡」超過3年的人,都有僱用人半夜排隊的經驗,也有和開發商鬥智斗勇的智慧。「最怕的就是半夜開盤的,開發商鬼鬼祟祟發個消息來,有的時候人還在外地,怎麼辦?」劉建峰說,雇個人去排隊是必需的,最誇張的一次,因為怕開發商看人頭髮號,他雇了5個工人去排隊,還外帶僱用了一個監工。

這些都不是最累的,最考驗人的是和開發商鬥智慧,去談價格他們早就輕車熟路,什麼樣的開發商底線在什麼位置,基本上心裡有桿秤,最怕的是不講道義的開發商。溫州人劉姐投資了上海七浦路附近的一個商鋪,2002年付了全款後,發現黑心的開發商把同一套商鋪賣給了4個人,「一女多嫁」的後果是,到現在,劉姐都沒有拿到產權證,她至今還在跟開發商無窮無盡地「扯皮」,這筆錢也徹底變成了「死錢」。

拿不到產權證、一房多賣、假按揭、面積縮水——這樣的「血淚史」,大部分2002年開始炒房的溫州人都有過。這種痛楚,沒辦法和他人言明。一個溫州炒房客曾「秒殺」了一套珠海的房子,之後正在感嘆時間就是金錢、晚一步就沒房時,驀然發現,房子的旁邊有一個龐大的化工廠,想退房?沒門!還有個投資客,遇到房屋質量太差,又趕上調控,退房退不掉,最後只能認栽。

「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上海城市經濟學會經濟師顧海波說,從這幾年溫州炒房團的詭異經歷來看,大部分人賬戶上的數字是增加的,但相應增加的還有無窮無盡的煩惱,當炒房成為一種慣性行為後,他們的生活「異化」了。

可以佐證的是,現在出台的調控新政甚至讓不少溫州人鬆了一口氣,因為不斷上漲的房價讓他們內心一直「發癢」,相比沒有消息,已經來臨的「壞消息」(指調控政策)好比落地的靴子。

在新政落地的第三天,一個溫州投資客把一套位於杭州的房子降價40萬元出貨。賣不賣得出去呢?還是擔心。


推薦閱讀:

【雜談】你性取向正常嗎?
人的九品劃分法(雜談集之五)
清明過了碎碎念
#遊戲手札#96~100 各自的遊樂場
糖是甜甜的味道

TAG:雜談 | 炒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