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札記 唯識三十頌概說 唯識 佛教網 般若文海 佛學文章 佛緣網站
唯識三十頌概說
一、本論緣起
《唯識三十頌》在法相唯識中是一部很重要的著作,而且是唯識學的綱要,《唯識三十頌》繫世親菩薩晚年所著,沒有作註解,世親菩薩就圓寂了。
世親菩薩是佛涅盤後九百年的人,他誕生在北印健馱邏國的都市布路沙布羅中,在佛教界中最享盛名的筏蘇盤度(譯為天親或世親)菩薩。他初出家於小乘薩婆多部,博學多聞,涉獵小乘三藏一切有部,經量部,著《俱舍論》二十卷,世稱為《聰明論》,分析法相為七十五法,但對此並不滿足,後到北印度繼續學習《大毘婆娑論》,對論文不滿意,進行批評,師父警告說:沒有證果的人這樣誹謗佛法,對自己是不利的。世親菩薩回到本國後,誹謗大乘非佛說,其兄阿僧伽(譯為無著)為他的行為感到焦慮,開導學大乘,故遣門人誦《華嚴經十地品》和《阿毘達磨經攝大乘品》,給予聽到,世親聽後非常慚愧,悔恨自己向來見解淺薄,誹謗了大乘佛法,請求把自己舌頭割掉,無著菩薩勸說,用不著割掉舌頭,過去你將它造業,現在你可將它弘揚大乘佛法將功補罪,豈不是懺悔已往的罪愆嗎?後來世親深研大乘,弘揚大乘佛法的精神,著了許多書,世稱為千部論師。他的一生著作中偉大而最精深的,是晚年出的這部《唯識三十論》,總三百六十言。所謂「含萬教於一字,約千訓於一言」,但因年高,不久圓寂,時八十歲,故沒有給予註解。
後來有十大論師先後給《唯識三十論》作註解,這十大論師是:1. 達摩波羅,譯為護法;2. 姜拏未底,譯為德;3. 悉止薩未底,譯為安;4. 畔徒室利,譯為親勝;5. 難陀,譯為歡喜;6. 戎陀戰達羅,譯為凈月;7. 質咀羅婆拏,譯為火辨;8. 世沙密多羅,譯為勝友;9. 若那弗多羅,譯為勝興;10. 若那戰達羅,譯為智月。
中國唐代高僧玄奘大法師到印度求學,在中天竺那蘭陀寺依止戒賢論師學習,學習範圍廣,有大小乘,印度哲學等,但以瑜伽為主。學成歸國後,於長安白天譯經,晚上講學,以唯識法相為主。根據十大論師解釋,內容很豐富。玄奘法師是中國法相宗的祖師,應弟子窺基的請求,將十大論師之說,百卷之文,以護法菩薩的釋文為主,糅合成《成唯識論》十卷。窺基法師為此造了《成唯識論述記》,其弟子慧沼作《成唯識論了義燈》,惠沼的弟子智周又作《唯識論演秘》,合稱唯識三大部。這是研究《成唯識論》應讀之書。
菩薩造此論的動機不外乎是「令正法長住,利樂諸有情」,在當時印度教徒與非教徒之間,這些學者各抒己見,邪執盛起,而唯識道妙,反隱沒不彰於世。菩薩為破斥邪執,顯揚正理故作此論。
大家可在印度佛教史上看到,印度佛教歷史大概在佛滅後一百年的期間,此時風平浪靜,一味無諍。到一百六十年後,發生大天(五事)之諍。(參看印度佛教歷史)。於是小乘佛教分裂成二十部,各自主張其義。到三百年間有迦旃延尼子出,造《發智論》,此時又有法救世友師等出,於是小乘的我空法有又風靡一時,教界中人,大都興起諸法實有之執見,大乘佛法幾乎沉晦無聞。到七百年間有龍樹菩薩出世,作《中論》,《十二門論》等,而此時排斥諸法實有之執,宣揚畢竟皆空之旨,故當時印度佛教界中產生了不執於空就執於有的兩大思潮。到佛滅度九百年間,自無著、世親菩薩出,宏揚唯識中道之旨,掃蕩執空執有的邪見,故本論的動機正是破執顯理。
二、本頌要義
(一)識變
法相與唯識是不可分離的,大虛大師說:「法相必宗唯識,唯識必攝法相」。法相是物質和精神的種種現象,萬法離不開心識所攝故。《華嚴經》曰:「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心地觀經》曰:「心生則法生,心滅則法滅,心染則國土染,心凈則國土凈」。這說明一個現象,就是萬法隨心而生滅,心的作用之大。用現代語講,心可改造世間,心具有主觀能動性,心體的轉變可以使一切現象轉變,其中包括了有情輪轉、生死相續、正報依報、根身器界的建立,這些都是識體轉變而有的。在世出世間一切法中,什麼是染污的?什麼是清凈的?怎樣轉染成凈?轉識成智?具體包括了三性三無性,區別世出世間的法相。同時依三性說明什麼是有,什麼是空。唯識正顯非空非有之理,即是中道之義。審觀一切諸法無一法偏有,無一法偏空,無不具備中道之妙理。心為能變之體,分三種:(1)異熟能變,指第八識。(2)思量能變指第七識。(3)分別能變指前六識。其變又分兩種,即因能變和果能變。因能變概指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果能變指識體生時,又變起見分和相分。前為宇宙眾生界本質和現象的關係,後為心識認識外境的能緣與所緣的作用,構成唯識學心物不可分離的統一體,證明物不離心,境不離識。詳如正文釋,附識變表解。
(二)三性
三性:遍計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1. 何謂遍計執性?遍計是周遍計度義,妄執所緣的對象,對於因緣所生法,只看到浮現在主觀意識上的虛妄影相,看不到它本來的真相,不了解這種影相是唯識所變,卻執為心外實有,起種種的實我實法差別。當人們心緣境時,對於能緣與所緣之間,產生一種實有我法的妄境。妄計的種種我法,畢竟不過是現於主觀迷情上的執相,故《三十論》說:「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遍計所執性只是在凡情上才有,在真理上沒有,「情有理無」,如龜毛兔角,是體性都無之法。
2. 依他起性:依是依託,他是眾緣,起是生起。一切有為法都是依託眾緣而生起,所謂四緣生諸法;因緣、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心所法依四緣生起,色法依二緣(因緣、增上緣)生起。故百法中從緣所生的心法(精神作用)、心所法(心理作用)、色法(物質)等,皆是依託眾緣而生,假有而無自性。這和中觀「緣起性空」的思想是一致的。既然依因緣和合而存在,非固定的實有,故《三十論》曰:「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依他起性不是迷情上的妄想,也就是說不是由依名生義的遍計所執性而起,故是有。在此,可以證明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所生,即無自性的「假」法。
3. 圓成實性:圓是圓滿,成是成就,實是真實。即去掉妄情執著後所證得的真如法性,或者是事物的真實體性,即諸法真如,其體不生不滅,不變不易,是依他起法的體性,遠離了遍計所執的實我實法。故《三十論》曰:圓成識於彼,常遠離前性。這裡可見,真如性是絕對的,它不同於遍計所執的情有理無,也不同於依他起性的如幻假有,而是「理有情無」的中道實相,我法二空所顯真實。
(三)三無性
三性的道理如從另一角度來解釋便是三無性。也就是說: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三性是從有的方面說明萬法的狀態,而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者則是從空的方面詮顯諸法的狀態。故《三十論》解釋說:「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因此,三無性是對三自性的真實體性的說明。
1. 相無性:是對遍計所執自性說的。相是體相義,無性是無自性。遍計所執性不過是迷情上所執的妄相,猶如病眼見空華,其體本無。為什麼說遍計所執自性其體本無呢?因為這種自性完全是妄想安立,若離二取,就根本沒有什麼「自相」可得,故名「相無自性」。
2. 生無性:是對依他起自性的說明。為什麼說依他起性是生無自性性呢?因為依他起自性是眾緣所生的有為法,是有生有滅的,它的生是依因托緣的生,而不是自然而然的生,故說無性。說它無自性並不否認依他起的萬法都沒有,是說依他起自性僅有「緣生性」而沒有「自然生性」(自然生性是不待眾緣,自然而有,固定不變的意思)。正因為一切事物是依他而起不是無因而生,故叫做「生無自性性。」
3. 勝義無性:是對圓成實自性的說明。圓成實自性是在依他起上遠離妄計所執我法的凈智所緣的境界,是一切法的實體,故名「勝義」。圓成實性又是依諸法無自性顯示和安立的,故叫「無自性性」。圓成實性的本身就是諸法的二無我智所緣的勝義。故名勝義無性。
綜上所述,三性是就能知與所知而言,三無性是就三性的本質而言。佛陀在三性之外說一切法皆無自性,就是為了要摒除對諸法實有的執著,從而悟入諸法緣起性空的妙理。三無性是依三性安立的,三無性的體不離三性,三性的體自具三無性義。所謂有是空的有,空是有的空,有不離空,空不離有。有與空是宇宙間萬法的二面觀,非但有,非但空,從三性上說有,不偏於自性有。從三性上說空,並非完全空無。說有說空或非有非空,只是為了遮止邊見執著以詮顯中道妙理而施設的方便,偏空偏有,執著任何一邊,中道的實義就無從體現。亦空亦有乃是中道之教。
(四)唯識觀
唯識的理論,還要結合修持,如聞思修與戒定慧三學,中心都離不開止觀,止觀在各宗派中都有所不同,唯識學以五重唯識講明唯識的止觀。
第一重遣虛存實識,即遣遍計所執的虛妄計度,而存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的實體——虛實相對。
第二重舍濫留純識,即舍除雜亂的外境,而存留純粹的識,舍相分,存見分,證自證分——心境相對。
第三重攝未歸本識,從見相二分的技末作用上,攝歸自證分的本體——體用相對。
第四重隱劣顯勝識,隱心所的劣,顯心王的勝——心王所相對。
第五重遣相證性識,遣差別的事相,證無差別的理性,也可以說遣一切法相,證一切法性——事理相對。或者說遣依他起,證圓成實。五重識觀,從寬至狹,從淺至深,從粗到細,以遣相證性為究竟。
(五)唯識的行與果
菩薩修行要經過三大阿僧只劫,根據《華嚴經》里講的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說明唯識由行到果的經過。
具體的講,轉識成智、須經過修積福德智慧的資糧位;產生勝定的加行位,引發二空智的見道位,分斷煩惱、所知二障現行和種子的十地位,入於金剛道,由等覺到妙覺,方證涅盤菩提,成就三身四智的佛陀妙果。詳如正論釋。
三、唯識學的重要性
(一)學佛的目的是要修心,這需要明白一個道理——因果緣起,否則談不上修心,要得到解脫,就要伏除心裡的煩惱。因果緣起是佛教的中心思想,不論大小乘,包括中國的各宗派都共同遵從的準則。不信因果就修不了心,佛教與其它宗教不同之處,就是在因緣道理上,事物的發生要有它的因有它的緣才能有它的果(現象),因果緣起都離不開心識。《華嚴經》曰:「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識學有精密的理論。唯識學的境行果,貫通了佛法的教理行果。
(二)唯識學很適應現代科學。科學重分析、歸納、推理、實驗四種方法。唯識學最有邏輯性、理論性。唯識的理論就建立在因明的基礎上,故很適應現代人的根機。弘揚唯識最早是玄奘法師,他對印度因明很有研究。十大論師用因明建立了唯識之理。中國科學家錢學森在分析世界八大知識時,提到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他的原話:「思維同其它事物一樣,是一種物質運動,或者是運動著的物質」。思維科學分析有形象、邏輯、靈感、創造四種。要擴大人類的精神財富,必須有精密的思維。在唯識學中,第六意識以思維為主體,若在唯識學上深研明辨,悟得唯識理義,思維學可以得到深化。對氣功是怎麼回事,特異功能為何出現,科學回答不了。唯識學能解決這些問題,從佛學上看氣功,特異功能並不希奇,氣功是止觀中的調身、調心、調息的一種現象。能把身心氣息調好,可以益壽延年,增強身體健康,發揮大腦的智慧。止觀修成後,六根運用,首先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慧發通。在唯識法相中,強調「八識轉變」,種子轉為現行,現行又熏成為種子,種現熏生,發揮了心識的潛在功能,這是人體固有的力量。
(三)唯識學能結合實際行動,首先是內心的「凈化和解脫」,要求發大悲願度眾生,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實現人間凈土。以人間佛教的精神對社會主義兩個文明作貢獻,弘法利生,紹隆佛種。
四、糾正幾種對唯識的錯誤認識
(一)不能將唯識混同於普通的唯心論。唯心論分主觀、客觀兩種。主觀唯心論認為宇宙萬有都是人的主觀所決定的。客觀唯心論認為客觀上有一個主宰世界的造物主,都比較玄虛。如古希臘柏拉圖的「理念世界」,德國黑格爾的「絕對精神」,中國古代的玄學,皆談玄說妙。有些人對唯識產生了誤解,將唯識混同於世間的唯心論。佛法講實際重行持,這點與別的宗教不同。佛教理論是建立在三量上,即現量、比量、聖言量。(1)現量:現證現知對所認識的外境並不否定,如前五識了別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初剎那時候,以及定中緣境,正智契真如,第八識所緣的境界都叫做現量。(2)比量:進行推論,如遠見煙就知彼處有火,聽到隔壁有說話的聲音,就知道裡面有人,以及由因知果。(3)聖言量:又名聖教量,對佛說的法深信不疑,深信因果,三寶功德,根據聖人的言教才認識真理。
「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唯識學並不否定萬法的存在,怎能與普通的唯心論混為一體呢?
(二)佛教講唯識,並非說阿賴耶識可以主宰一切,同梵天、上帝一樣。佛教講的是緣生法,諸法生起不離因緣,非常非斷。眾生流轉皆由因緣。因緣有時空上的變化。根本識和前七轉識的變動,都由於各種條件,並不是有常恆不變的我體。
(三)言唯識並不否定眾生心識和處境的存在,人各有其獨特的環境,正報依報因業力而異,但有互相依存關係。山河大地社會環境,人類共有,乃是人們的共業所感。
(四)修唯識觀不光是參禪打坐,修解脫行,而要發悲願度眾生。《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所講,其中提到六度四攝學習五明的菩薩行並沒有脫離社會。故學佛應該以出世的精神來辦入世的事業,荷擔如來家業,弘法利生。
1985年講於成都四川尼眾佛學院
藏青記錄
推薦閱讀:
※在知乎上寫的文章怎麼讓大家看到?
※一篇文章帶你看遍上海VR圈
※據說這篇文章感動了不少男生(轉)
※在人生沒有方向感的時候,怎麼更好地生活下去
※如果房子風水不好,有沒有不換房而改運的方法?這篇文章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