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淤法在皮膚科的應用——庄國康
活血化淤法在皮膚科的應用
庄國康
(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皮膚科)
主題詞 活血祛淤;皮脂溢/中醫藥療法;搔癢/中醫藥療法;蕁麻疹/中醫藥療法;硬皮病;全身性/中醫藥療法
在臨床中,凡具有「淤血證」的皮膚疾患,均可應用「活血化淤」這一治法。近十年來,國內對「活血化淤」的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其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活血化淤法在皮膚科的適應證也漸漸在擴大。現就有關問題,探討如下,供同道參考。
一、「淤血證」在皮膚科的臨床表現
(一)皮損形態:
1. 淤點或淤血斑:例如各種類型的紫癱或外傷及皮膚淤斑,皮下血腫等。2.紫紅色或黯紅色斑:斑丘疹、丘疹、結節或斑塊等,如多形性紅斑、結節性紅斑、硬結性紅斑、凍瘡、酒皶鼻、扁平苔蘚等病之皮損。3.各種青絲縷紋(毛細血管擴張)、青筋暴露(靜脈曲張)、蟹爪紋絡(蜘蛛痣)。4.肌膚甲錯及皮膚贅生物等,如毛囊角化病、毛髮紅糠疹、魚鱗癬,以及各種贅、瘢痕疙瘩等。5.唇色青紫,眼眶青褐,鼻頭色青。6.肌膚頑痹。
(二)脈象、舌苔:淤血證脈象多沉澀無力或細數或弦。輕則可見正常脈象。舌質黯紅、紫紅或見淤斑。
(三)其他表現:如婦女月經不調,閉經,痛經,少腹刺痛,經血色黑有血塊,或見經期錯後,血量澀少等。如伴有疼痛,痛多有定處,且按之疼痛不減者,或可觸及其他腫塊,均可作為辨證時參考。
二、皮膚科應用活血化淤治法的體會
筆者認為,要提高活血化淤藥物的療效,其配伍是很重要的。下面提出幾種在皮膚科常用的配伍方法:
(一)活血消風法:古人認為「血行風自滅」,因而活血化淤葯具有消風的功效,如再配伍祛風藥物,即可加強對皮膚病的止癢效果。本法適用於皮疹暗紅、脫屑、搔癢之皮膚病,如脂溢性皮炎,慢性蕁麻疹等。
案例:曲某某,女,45歲。臉部皮膚髮紅搔癢,脫屑已2-3年。近2年來前額髮際,臉頰部皮膚起皮疹,發紅、脫屑、搔癢,時輕時重。已閉經兩年余。檢查:臉部、髮際可見大片暗紅色皮膚浸潤脫屑皮損,境界不清。脈弦細,舌質暗紅,苔薄黃。診斷:脂溢性皮炎。證屬氣血澀滯,久淤化熱。治宜活血消風。方用活血消風飲。處方:紫丹參10g,降香10g,歸尾10g,川芎6g,羌活10g,荊芥10g,防風10g,白芷10g,大青葉15g,桑白皮10g,枇杷葉10g,水煎服7劑後,皮疹大部消退,原方去桑白皮、枇把葉、大青葉,再進14劑而愈。
(二)涼血活血法:以活血化淤葯與涼血清熱葯、涼血止血藥配伍,適用於血熱逼血妄行,外溢孫絡脈外,如各種紫斑病,包括過敏性紫癮、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色素性紫癜等,或因血熱化燥生風而發斑疹,如各種紅斑脫屑性疾患、遠心性環狀紅斑、玫瑰糠疹等。
案例:徐某,男,42歲。病歷號541788。皮膚起環狀紅斑6個月。近半年來四肢、軀幹部皮膚起紅色小丘疹,搔癢,皮疹漸向周邊遠心性擴大呈環狀,中心消退,片數漸增多,經多方治療未見效果。檢查:軀幹、四肢可見大小不等環狀暗紅色浮腫性紅斑,中央消退,少數又於中心部漸發紅色丘疹,脈弦細,舌質黯紅,苔薄黃。診斷:遠心性環狀紅斑。證屬:血分蘊熱,外受風邪,風熱相搏,客於肌腠,氣血淤滯,治宜涼血活血法。處方:生地10g,生槐花10g,丹皮10g,大青葉15g,丹參12g,益母草10g,川芎6g,桃仁10g,紅花10g。水煎服7劑後,皮疹色變淡,再進21劑而愈。
(三)重潛活血法或平肝活血法:即用活血化淤藥物與介、石類重鎮葯配伍,達到祛淤活血,消風止癢功效。適於因氣血澀滯,肌膚失養引起肌膚甲錯之角化、脫屑、浸潤肥厚之皮膚病,如痒疹、神經性皮炎、銀屑病等。
案例:王某,男,36歲。病例號171636。全身皮膚起搔癢性結節已3-4月,癢劇,搔後溢少量血。皮膚檢查:全身皮膚搔癢性小丘疹、結節,皮損輕度角化,呈黯紅色,表面有搔癢結痴,脈沉細,舌質黯,苔薄。診斷:痒疹。治宜重潛消風、活血化淤法。方用:紫丹參12g,益母草10g,桃仁10g,紅花10g,靈磁石30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珍珠母30g,蛤殼30g,合歡皮10g,夜交藤10g。水煎服7劑後,皮損明顯好轉,癢亦明顯減輕,再進14劑而愈。
(四)活血清熱法:即活血化淤葯與甘寒清熱葯或苦寒清熱葯配伍。治療風寒濕邪淤阻經絡,以致氣滯血淤,郁久化熱而所致之紅斑、結節。如結節性紅斑、結節性脈管炎、脂膜炎、多形紅斑等。
案例:張某某,男,36歲。雙手背、臉部起貓眼狀斑疹二周。色暗紅,中心有皰,搔癢。局部皮膚灼熱,每年春秋均發作,已20多年。脈弦細,舌質黯紅,苔薄黃。診斷:多形性如斑。治宜活血清熱法。處方:桃仁10g,紅花10g,赤芍10g,歸尾10g,銀花10g,大青葉15g,連翹10g,淡竹葉10g,冬瓜皮30g。水煎服5劑,皮疹大部消退,又進3劑而愈。
(五)溫通活血法:某些皮膚病由於寒凝氣滯而引起之血淤症,宜溫經散寒、活血化淤法。即用活血化淤藥物與辛溫散寒藥物配伍應用,適於因寒邪外束,引起氣血澀滯不暢之皮膚病,如冷激性尊麻疹,寒冷性多形性紅斑、赤鼻等。
案例:朱某某,男,18歲。全身冷激後反覆起風團7-8年。每於氣溫轉涼或吹冷風、洗涼水澡後即於暴露部位皮膚起風團,時時現隱,搔癢無度,入室內轉暖後風團即消,冬季多纏綿不愈。皮膚檢查:皮膚有大小不等之風團,尤以露出部分為著,肢端逆冷。脈弦緊,舌質黯、苔凈。治宜溫經散寒、活血化淤。處方:熟附片10g,乾薑6g,炙甘草10g,大棗7枚,黃芪12g,紫丹參12g,降香10g,桃仁10g,紅花10g。水煎服14劑後,風團明顯減少,隔數日有少量風團,再進14劑而緩解。
(六)養血活血法:即活血化淤葯與養血潤燥葯配伍應用,用於血虛,氣血澀滯而肌膚失養者。如硬皮病、皮肌炎、各種疣贅等。
案例:某某,女,29歲。手足發緊發涼,遇冷即紫紺,疼痛一年,隨後於面部、兩臂、軀幹等處皮膚髮硬且漸加重,有低熱,乏力,氣短,行動困難,吞咽不楊。皮膚檢查:兩手足、兩臂、軀幹皮膚髮硬,不能捏起,面部硬化明顯,口不能張大,手足關節屈伸受限,脈沉細無力,舌質淡,無苔。經皮膚組織病理檢查,診斷為進行性系統性硬皮病。治宜益氣養血活血。處方:何首烏30g,熟地30g,鹿角膠12g,雞血藤30g,赤芍10g,紅花10g,紫丹參15g,黃芪15g,香附10g,陳皮10g,桂枝10g,党參15g,甘草10g。水煎服。治療一個月後病人體力增強,乏力氣短、心悸改善,能下床活動。三個月後癥狀減輕,食慾增進,面、手臂部皮膚髮緊發涼、硬化現象逐漸緩解、治療兩年半後,面部、手部、兩臂、軀幹等處皮膚均變軟,僅手指關節有輕度屈伸障礙,已能操持家務勞動。
三、應用活血化淤方葯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行經時、月經量過多、孕婦、血虛無淤滯者忌用。
(二)體虛者活血化淤藥用量不宜過大,最好同時加用党參、白朮等健脾益氣葯。
(三)活血化淤葯有使血壓下降趨勢,如血壓過低者慎用。且不宜久用,若用之不當,可使氣陰兩傷。
(收稿日期1986年5月20日)
推薦閱讀:
※藥物性皮炎長什麼樣子的?
※神經性皮炎反覆發作,有救嗎?
※藿香正氣水不只是祛暑濕良藥,也能治八種皮膚病!
※再頑固不化的痘印,都有消退的辦法!皮膚科醫生有這3個絕招
※盤點那些皮膚科醫生創辦的護膚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