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了一輩子配角的「龍套大師」!無演技高片酬的明星你們慚愧嗎?
在2012年6月30日下午,這位深受觀眾喜愛著名的電影和話劇演員黃宗洛在北京同仁醫院因重症肺炎逝世,享年86歲。演了一輩子龍套的黃宗洛永遠的離開了喜愛他的觀眾,身後留下的是大大小小一百多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不愧為終身配角和「龍套大師」的稱號。
何為大師?大師是在某領域,造詣深刻,享有盛名的人。何為龍套呢?龍套這個詞其實源於戲曲,在戲曲舞台上穿著龍套衣,站在主角身後扛旗打幡,只管站隊或搖旗吶喊的就叫龍套,換到現在說就是群主演員,沒名沒姓不說有的連台詞也沒有。
黃宗洛,1926年生於北平,兄弟姐妹共5人,黃宗江、黃宗淮、黃宗洛、黃宗翰、黃宗英,這五個孩子從小和別的孩子沒什麼區別,但後來卻都均與藝術結緣,在藝術界大放異彩。祖籍浙江瑞安的黃家是地地道道書香門第,在舊社會與地位非常低下的藝人連邊都不沾,黃宗洛的父親是電機工程師,清末的時候曾經留學日本,後為清末最後一科的洋翰林。
黃宗洛的父親雖是洋翰林卻酷愛京劇,黃宗洛兄妹小的時候,只要是周末假日父親就會訂包廂,領著全家大小去看戲。從小的曲藝熏陶使黃宗洛和兄弟姐妹們一樣,對表演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表演已經在黃宗洛的心裡紮下了根。
黃宗洛第一次走上銀幕是在謝添導演的影片《錦上添花》中扮演一個搭錯車的乘客,這也是一個小角色。"文革"結束後,謝添又將老舍的經典著作《茶館》搬上銀幕,包括黃宗洛在內的人藝老演員們,在這部影片中的精彩表演讓觀眾一飽眼福。
1952年的多天,北京遭遇了零下18度的低溫,瑟瑟寒風中,有一個穿著破棉襖面色黝黑的男人蹲在史家衚衕牆角下,還吆喝著「賣梨了」,這個人正是黃宗洛。1953年,話劇《龍鬚溝》重新排演,早在排演之前,導演焦菊隱為了讓分量還不夠的年輕人在戲裡得以實踐,就安排大家做小品作業,分配給黃宗洛的也算不上角色,仍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龍套,本來這個角色就是混在人堆里上場溜達一圈就算完成任務,但他卻樂不顛的把這個角色設定為一個賣梨的老頭。
1986年,年近花甲的黃宗洛在影片《田野又是青紗帳》中扮演一個看陰陽風水、宣傳封建迷信的丁花先生,這個角色為他贏得了吉林省"小百花獎"。從舞台到銀幕,他逐漸習慣了鏡頭前表演,擺脫了"演"的痕迹,達到了自然樸素的狀態。
1987年,61歲的黃宗洛退休了,但在話劇舞台上跑了將近40年龍套的黃宗洛依然不閑著。對於黃宗洛這個不折不扣「戲痴」來說,退休之後發揮餘熱,也正好能讓自己過過「戲癮」,雖然他出演的角色還是龍套。
1992年的黃宗洛早已被人稱為「龍套大師」,雖然此後仍是多演小角色,但他對待任何角色的那份嚴謹、敬畏是不變的。相比起成名已久的哥哥姐姐或如其他演員,黃宗洛相貌自然稍遜於人,切不如他人天之聰穎,與主角來說望塵莫及,但他並沒有懈怠、埋怨,而是把每一個龍套和角色都演繹成了自己生活當中的主角。
黃宗洛先後出演了大大小小100多個角色,經過他鍥而不捨的精心雕琢,這些角色都是異彩紛呈,或許是黃宗洛始終覺著自己長得寒磣,他把這些角色戲稱為「百丑圖」,而其中最重要的72個角色又被他戲稱為「72變」。
《西遊記》里的縣官,《大宅門》里的常公公,《笑傲江湖》里的平一指,《寇老西》里的大太監,《龍年警官》里的駝大爺,《宮廷鬥雞》里的老皇帝,還有《我愛我家》里的老頭,每一個角色都在「龍套大師」的手中,被挖掘出了獨特的魅力,這些琳琅滿目的小角色也是的黃宗洛獲得諸多獎項。
眼下娛樂圈有些新人剛出了一點名,就鬧著非主演不幹,一旦要演了個次要角色,心裡就犯鬱悶。而對於演了一輩子戲的黃宗洛,他所扮演的大多是不起眼的群眾角色,可他不管角色大小,就是憑著一股自己對藝術的執著勁,開創了屬於配角藝術的新天地。
推薦閱讀:
※劉雯的演藝經歷有哪些?
※李光潔參演的電影中,哪部看點最足?
※你會不會因為粉絲而失去對一個明星的好感?
※在清白之年,和朴樹聊一聊青年和狗
※張國榮唱《明星》在表達什麼?在和粉絲訴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