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身邊心理學

第1節:引言(1)  引言  買了《身邊的心理學》,感覺怎麼樣?希望你感覺非常好。  為什麼你應該感覺好呢?因為你會獲得許多關於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的有趣信息。  每個人都對心理學感興趣。  包括你在內,人是很有意思的。  我們常常不願給出解釋,常常規避預期。  發現人的行為秘密並不容易。  正當你認為你已經找到原因了,咣!他又讓你吃一驚。  我知道你們中的某些人可能認為,事實上,我看人很准。  對某些事我也能把握。  如果是那樣,那太好了!有些人的確比其他人有更好的直覺。  但是對於另一部分人,就要靠心理學了。  關於本書這是一本心理學領域的入門級讀物。  我在寫書時,盡量採用簡單的英語和日常事例,目的是希望內容真實、實用。  我一向認為,賦予一門新學科實際的指導意義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心理學術語太多,多到已經有了專門的字典,叫《心理學字典》(The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企鵝系列參考書之一)。  而我這本書是用簡明易懂的方式,為那些對人的行為、思想、語言和情感感興趣的人提供信息。  本書為你提供信息,幫助你作出選擇;但是不能代替專家的醫療建議和治療。  因為每個個體情況不同,所以需要醫生對每一個個體的心理問題作出診斷,進行監控、治療。  鑒於醫生的方案具有個體針對性,一旦醫生的建議與本書的觀點衝突,謹遵醫囑。  本書語言特點對於從未上過心理學課的人來說,聽心理學就是聽天書。  我在本章前面就提到,我盡量避免在本書中出現行話和術語,時不時在書中穿插個笑話。  我是想把閱讀變得輕鬆些,但是有時候人們不能理解我的幽默。  當突然出現的笑話嚇著你時,請不要對我那麼苛刻。  畢竟,我是一個心理學家,心理學家並不因其幽默感而著名。  我既不冷漠也不過度殷勤——如有冒犯,絕非故意,請多原諒。  有時候,心理學這個話題非常枯燥,所以我盡量舉例,利用個人經歷來激發興趣。  但是,我從不引用曾經治療過的患者為例。  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事實上,在保護和我工作有關的人的隱私和秘密方面,我異常謹慎。  引言引言阿獃的假設你可以找到很多其他的心理學書籍,但是那些書大部分都有很多術語或者太專業,只談論心理學的某一個領域。  我認為這本書適合你,原因如下:你有很多關於人的問題,這本書會給你答案。  你有很多關於自己的問題,這本書會給你答案。第2節:引言(2)  你正在考慮進入心理學領域。  你最近正在學習心理學或者相關學科,比如社會工作或者諮詢業。  你對心理學感興趣,但是沒錢或者沒時間去聽課。  你對人有很好的判斷力,但你想看看你的觀點是否與我的一致。  本書的組織結構《身邊的心理學》共分八個部分;每個部分針對心理學的一個領域或者一個主題。  阿獃系列圖書的優點之一就是閱讀方便。  你無需一頁頁地讀完整本書來找尋你感興趣的內容,只需直接跳到那一章來大飽眼福就可以了。  第一部分解讀行為第一部分對心理學的定義和這個領域的概況作了介紹。  同時,我介紹了專業的心理學家,並且引入了這樣一個概念——我們普通人都是心理學家,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分析、評估著人們的行為。  這部分也簡要勾勒了心理學實踐的框架。  心理學是一門科學,不同派別的心理學家在分析、理解人時有不同的方法。  我簡要地介紹了心理學知識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比如心理治療學、應用心理學等。  第二部分解讀大腦第二部分介紹了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生物學在心理學知識中的重要地位。  在了解了大腦和其組成部分後,「很高興見到你,」我會引入有意識的覺察這樣的概念,闡明它在心理學中的重要性。  最後,我將介紹我們的感覺,它們是人與周圍世界聯繫的紐帶。  第三部分思維與情感第三部分談人的思維,心理學上稱為認知。  主要涉及思維的內容、思維的過程、智力的概念以及不同理論對「聰明」的解釋。  這部分我也會談到情感和動機。  如果你對愛情感興趣的話,請一定看看這一章。  當然,如果你對氣憤也頗有研究,那也請你讀讀這一章。  第四部分向正確的目標進攻這部分我們來介紹巴甫洛夫——條件反射之「父」,他在心理學領域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  我們簡要介紹一下他的經典實驗,同時舉些好的例子(至少我認為這些例子是好的)來描述人類學習的基本原則。  看完了巴甫洛夫和他的狗,我們再引入另一個學習理論——操作性條件反射。  介紹這種理論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一些不會讓你睡著的例子。  也許這些內容不那麼令人興奮,但也是很不錯的知識。  第五部分走近社會心理學這部分我將介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思想和他的作品,包括心理的基本結構、性心理理論的發展以及著名的防禦機制,比如拒絕和壓抑。  還介紹了包括安娜·弗洛伊德和埃里克·埃里克森在內的第二代心理分析學家。第3節:引言(3)  接著,我要向大家介紹人格理論和最常見的人格類型。  然後進入第五部分的主題,討論一些和社會有關的問題,比如了解自己、發展自我認同感、建立關係和溝通。  討論他人對我們行為的影響和個體在群體中的不同行為方式。  最後,著眼於發展心理學,簡單地追溯了從0歲到青年期的人格發展。  第六部分你是書獃子嗎?現代異常心理學(研究心理疾病和異常行為及其心理過程)始於20世紀早期布洛伊勒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思想。  這部分介紹了異常心理學現今的發展,包括從神經心理學和認知的角度解釋心理問題。  同時,我還介紹了主要的也是最令人頭疼的心理失調症,包括焦慮、抑鬱、精神和分裂症、外傷後精神緊張。  我還介紹了法證心理學,或者叫犯罪心理學。  與此領域相關的話題有刑事責任、罪犯簡介、犯罪行為的主要理論以及治療和矯治的理論。  第七部分心理療法助你痊癒這部分介紹了心理測評方法(包括著名的羅夏墨跡測驗)以及心理測評應用最廣的領域——智力和人格。  接著,我介紹了傳統的「傾訴」心理療法,即心理分析、行為療法、認知療法和其他一些常用的心理療法。  我給大家一一揭示這些療法所用的不同方法及其治療目標,同時指出這些療法的不足。  最後,我談論了壓力及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關係。  第八部分十大秘訣這部分我給大家介紹心理學的一個新趨向,稱作「積極」心理學,它關注的是心理的「健康」程度而不是過去一直關注的心理「疾病」。  我還給大家提供了一些保持心理健康的實用方法。  然後,你就有了輕鬆的心情。  本書的圖標瀏覽全書,你會在頁邊空白處發現圖標,它們可以幫你輕鬆找到你需要的信息。  下面是圖標列表:  當你看到這個圖標,我在邀請你參加一個心理實驗。  換句話說,這時候你是一個供實驗研究用的豚鼠。  沒有了豚鼠心理學會怎樣?請放心,實驗不會帶來任何傷害。  我保證,不會嚇著你。  我設計這個圖標是為了強調可能將來會對你有用的一些信息。  這個有創意的圖標是為了提醒你注意:如果你要學習心理學,你必須要知道這些知識。  不要忘記!當你看到這個圖標,我是在提醒你記住本部分的重點。  如果這一章你只掌握一個知識點,那就是這個圖標指的內容,所以,請引起注意。  路在何方心理學是一個廣闊的領域。  我想這本書的結構會有助於你把不感興趣的內容拋在一邊,迅速地找到你感興趣的內容來閱讀。  你無需一頁頁地翻閱,就像在吃自助——只挑你喜歡吃的。  但是,既然我能就心理學寫整整一本書,我想你也能讀完這一本書。  而且,我相信你會喜歡它。  心理學是很棒的一門學科。  祝你閱讀愉快!第4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1)  第一部分解讀行為  第五次浪潮里奇·坦南特作  「什麼都不準碰。  不要撿掉在地上的東西吃。  不要玩耳朵。  不要和比利·瑪格的僕人玩。  任何人的頭髮都不準揪。  不要忘了說『請』和『謝謝』。  不要摳鼻孔,不要大聲說話,不要玩太多的玩具。  好了,祝你玩的開心。  」  本部分提要  本部分介紹了心理學的定義及其概況。  同時,還介紹了專業的心理學家,並且引入了這樣一個概念——我們普通人都是心理學家,因為我們每天都在分析、評估人們的認為。  這部分也勾勒了心理學實踐的框架;心理學是一門科學;不同派別的心理學家在分析、理解人時有不同的方法。  最後,簡要地介紹了心理學知識在不同領域中的應用,比如心理治療學、應用心理學。  第1章  人如何理解自己的行為?  本章提要  清楚地認識自己  應用一點民間心理學的知識  澄清人們對心理學的誤解  很  多我認識的人有他們自己對心理學的看法。  我是個心理學家,但我是幹什麼的呢?從字面看,心理學家是通曉心理學的人,但僅此而已嗎?每當假期,我和家人、朋友聚會時,他們似乎總搞不明白我究竟靠什麼來謀生。  我的病人曾說過,「你所做的全部工作就是說話。  你能給我開些葯嗎?」另外一些人想當然地認為我的知識具有超能力,可以治癒任何人。  我寫這本《身邊的心理學》就是來澄清人們對心理學的認識。  奧普拉·溫弗瑞,1954年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的科斯休斯克。  1984年移居芝加哥主持WLS電視台的早間脫口秀節目——《芝加哥的早晨》。  一個月之後,躍居脫口秀節目排行榜首位。  不到一年時間,節目延長到1小時,並更名為《奧普拉·溫弗瑞秀》。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敢於踏入別人不敢問津之地,在節目中以自己超乎尋常的直覺和非凡的才能與人交談,了解人們最脆弱的隱秘,挖掘觀眾真正想聽的個人故事。  每天都有近1 400萬觀眾收看她的節目,她的觀眾不受信仰、性別、文化程度和年齡的限制,包括那些尋求寬慰的人群、賦閑而追求新知和興奮的主婦、尋覓伴侶的孤獨的離婚者以及那些渴望理解的非正統生活方式者。 第5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2)  ——譯者注  當人們談論起心理學話題的時候,他們的腦海中會閃現出什麼樣的情景呢?不同的人會給你不同的答案。  有時,我會把自己想像成一個電視台脫口秀節目的嘉賓,就像奧普拉?(Oprah)訪談節目觀眾用許多我回答不了的問題對我一頓狂轟濫炸,我的心怦怦直跳,我滿頭大汗。  我開始站起來想逃離這個現場,可是馬上就有人過來不讓我離開座位。  我真的想問問觀眾,他們怎麼看待心理學?為什麼他們認為心理學家可以回答任何關於心理學的問題?  在我對心理學下定義之前,我想花幾分鐘時間了解大家對心理學的看法。  這本書為什麼吸引你?你在尋找答案?你希望得到建議?是什麼問題在困擾你?  人們向心理學家提出太多的問題,實際上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歸結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作出這樣的行為?」從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檢驗出,你是一個專業心理學家、心理學研究人員還是外行。  第1章人如何理解自己的行為?  第一部分解讀行為  為什麼會發生槍擊事件?  為什麼我禁不住難過?  為什麼她要和我分手?  為什麼人們那麼自私?  這些問題是我們常見的例子,它們是推動心理學這門學科發展的動力。  從根本上說,心理學是知識的一個分支,但是這個解釋只觸及皮毛。  不管是個體還是群體,心理學都是以人為主題,這也就是為什麼本章的題目沒有定為「如何理解海象的行為?」當然,一些心理學家的確是在研究動物行為,所以他們可能會問這樣的問題。  就本章觀點,心理學是研究「人們為什麼這麼做」的一門學科。  心理學的另一個基本問題是「怎麼辦」的問題:  我怎麼才能在期末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我怎麼能讓兩歲的孩子不再哭鬧?  大腦是怎麼運作的?  還有一個「是什麼」的問題:  什麼是情緒?  什麼是心理疾病?  什麼是智力?  這些為什麼、怎麼辦、是什麼的問題就構成了心理學理性和哲學的核心。  因此,心理學可以被定義為對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進行科學研究的一門學科。  心理學試圖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們做什麼?為什麼做?怎麼做?  做個業餘心理學家  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業餘心理學家。  不只是專業的心理學家才想研究人,我們普通人也想。  當我開始學習心理學課程時,我有了我自己對人的一些理解。  可能有時我會贊同弗洛伊德和其他人的觀點,有時我完全不同意某些觀點。第6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3)  我知道不止我一個人有這樣的看法,我們大部分人都有自己對他人動機獨到的見解。  心理學最值得稱道的是它研究了一個我們所有人都熟悉的話題——與人交往。  但是化學和天文學這兩門學科就不一樣了。  當然,我們每天都在接觸化學物質,但是我記不得自己上一次是什麼時候問道,「他們怎麼把漱口水弄成薄荷味道的?」  如果你想看看業餘心理學家們是如何工作的,最好的地方就是當地的咖啡吧。  大家圍坐在桌子周圍,談論著其他人的行為,挖掘著行為背後的原因。  「我想說的是……」「你應該告訴他……」有時,像是置身於群體治療的情境中。  沒錯,我們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地探究人的奧秘。  心理學家有時把這種坐在椅子上進行的業餘心理學活動稱作民間心理學——普通人用來理解、解釋、預測他們自己和其他人行為與心理狀態的一系列行為模式的框架。  實踐中,我們用許多心理名詞和概念來解釋個體的心理狀態,分析人格或者情境的影響。  許多人常用的兩個詞是信念和慾望。  我們所有的人都相信人有信念,而且會按照自己的信念來行動。  人為什麼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因為他們的信念不同。  當我們在實踐民間心理學時,我們假想人們的行為是源於他們的思想和心理過程——即他們的信念和慾望。  民間心理學不是空想心理學家們使用的唯一工具,有時候,人們經常也會用到運氣、詛咒、保佑、報應、命運、劫數或者其他非心理學術語來解釋人們的行為。  用這些解釋來剖析人們行為的原因也許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單純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一個人中獎的原因恐怕很難。  但是,為什麼某人在連續不中的情況下還堅持買彩票?這個問題的解釋就要用到心理學了。  眾多學科中的一分子  許多學科試圖從它們自己的角度來回答心理學想要回答的核心問題。  從某種角度來說,物理學、生物學、化學、歷史、經濟學、政治科學、社會學、醫學和人類學都很關注人的問題。  各學科都在極力尋求能夠利用科學方法最有效、最正確地解釋現實的一種角度。  在百家爭鳴的合唱中,心理學只是其中一個聲音。  心理學與其他學科互相依存,互相作用。  就像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集體的一分子一樣,心理學就是知識這個大集體的一分子,它為這個集體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它也是理解人的一個工具。  有時,這些理論和研究是正確的工具,有時不是。  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用心理學來解釋,但是我們需要一些工具來理解複雜的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 第7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4)  多少年來,成千上萬的心理學家得出了一些很基本的、我們稱之為「元理論」或者「重大理論」的知識來指導我們的工作。  這些理論為我們搭建了一個框架,幫助我們理解紛繁複雜的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  在和學生們閑談的時候,我不時地聽到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你認為心理學能夠回答所有的問題?」我這樣回答,「心理學家只能儘力解決一些問題,而不是給出全部答案。  」  了解元理論  以下每一個重要理論學科搭建了心理學殿堂的基礎框架,它們曾經影響了許許多多心理學的探索研究。  (還有其他理論,比如神經心理學和認知科學,它們也代表了心理學研究的不同取向。  這裡我們只討論最基本的理論。  )這些元理論都有不同的側重點,但是無一例外,都探究了為什麼、怎麼樣和是什麼這些心理學的核心問題,許多其他的研究和理論也都是基於其中一個或者多個這樣的重要理論。  當一個心理學家發現她對一種行為或者一種心理過程感興趣時,她通常會從其中一個重大的元理論入手。  第1章人如何理解自己的行為?  第一部分解讀行為  美國演員,16歲高中輟學,開始到戲院從事表演生涯,經過一段時間表演與舞蹈的訓練,在百老匯獻藝。  接著進好萊塢,1975年參加電視連續劇《拉特,歡迎你歸來》演出後,逐漸走紅,兩年後因《周末夜狂熱》和《油脂》成為青春偶像。  20世紀80年代一度走下坡路,直至演出後現代傑作《黑色追緝令》才東山再起。  ——譯者注  生物學:主要研究行為和進化與遺傳的影響的生物基礎。  前提是生理學和解剖學可以解釋行為和心理過程。  生物心理學家主要關注腦和神經系統。  (參見第3章生物心理學的內容。  )  我們都知道,在酒精的影響下,人們會表現出不同平常的行為。  假期進行的辦公室聚會就是應用生物學知識理解行為的很好的實驗室。  想像一下,你走進一個聚會,看見鮑勃,這樣一個做會計工作的、平時相對沉默的男孩,居然像迪斯科舞廳里的狂熱分子一樣,燃燒著自己的激情,那情景讓約翰·特拉沃爾塔?(John Travolta)都汗顏不已。  他是個頗有紳士風度的男人,風趣幽默。  但是,現在他喝醉了,你認為鮑勃會記得醉酒後的事情嗎?  心理分析:強調無意識心理過程,同時重視童年期的重要性。  因為這段時期的心理發展與孩童期的衝動、小孩的願望、未成熟的慾望以及所生活的現實的要求有關。第8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5)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創立了心理分析,從那開始,已經有數百名理論家完善了他的理論。  最新的有代表性的理論,被稱之心理動力理論,因為它們強調人格不同成分的動態的相互影響。  (參見第10、第11和第19章心理分析的內容。  )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說孩子在遊戲或者體育活動中贏了他的父母,這種情況應該予以重視。  父母應該接受孩子獲勝的結果嗎?心理分析家認為競賽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正常的活動,接受最後的競爭結果對孩子以健康的心理來適應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行為主義: 強調以前的學習經驗在行為塑造中的作用。  行為主義者不像傳統的心理學家,他們不關注心理過程,因為他們認為心理過程很難觀察,也很難客觀地測量。  觀察別人的行為可以最大限度地影響我們自己的行為。  猴子先觀察——然後跟著做!心理學家把這個過程叫觀察學習。  近年來,電視暴力和遊戲暴力對孩子的影響引起了廣泛爭議。  大量的研究都得出了非常一致的觀點:觀看暴力電視節目和玩暴力遊戲的孩子更易出現暴力行為。  認知科學:關注信息的心理加工過程,包括推理、問題解決和記憶的特定功能。  認知心理學家對指導和產生行為的心理計劃和思維活動感興趣。  當人們告訴要我從積極的方面看問題時,這種角度也是一種認知的角度。  當遭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如果問題解決了我就覺得好多了,但是如果問題沒有解決,我會是什麼感受?如果情形一直沒有改變,我是否永遠都不會開心?當然不——我可以改變我看問題的方式。  我可以從積極的方面看問題。  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重視每個個體的獨特性和個體在生活中作出選擇的能力和責任。  我不是一個環境的犧牲者!我可以選擇我自己的生活。  人本主義者相信,個體的自由選擇、自由意志以及個體對事物含義的理解、個體對生活的理解是他們最重要的研究內容。  你是否曾經在人群中感覺到迷失了自我?你是否曾覺得自己的生活已經失控,隨波逐流?你那刻的心情如何?很可能不會太好。  能夠自主選擇並且作出恰當的抉擇給我們一種實實在在的感覺,讓我們肯定自己存在的意義。  社會文化學:主要研究影響行為的社會和文化因素。  我們在調查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為什麼、怎麼辦和是什麼的時候,不能低估了群體和文化的力量。  20世紀90年代的文身現象就很好地說明了群體和文化的強大影響。  90年代之前,有文身的人被視為異類,所以「正常人」不會在文身店外排隊。第9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6)  如今,文身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即使「正常人」可能也有一個、兩個或三個文身。  女權主義: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婦女運動,主要研究婦女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權利以及這些因素如何影響男性和女性的行為。  有一個問題引起了女權主義研究者和臨床醫生的特別關注——飲食失調。  按照他們的觀點,年輕女子的飲食失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眾媒體和文化宣揚以瘦為美,給她們施加了太多的壓力。  女權主義者把我們的注意力引向了流行文化中的時尚雜誌和女性模特。  後現代主義:對心理科學的核心提出質疑,對心理學發現事實的方法和它對個體的重視提出挑戰。  比如,後現代主義提議,為了理解人類的思  想和原因,我們需要了解與思想和原因有關的社會和公共生活方面的影響。  後現代主義者認為,掌握權力的人對於心理學中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真實」的更有發言權。  他們提出一個現實的社會建構主義學說,闡明「正確」與「真實」應該是由社會來定義、由社會來構建。  如果離開了社會和社會的「專家」賦予的意義,這些定義就毫無意義了。  生物心理社會模式  如何對上述諸多元理論進行分類、選擇?認識人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  多年來,在新的重要理論問世之前,每一種元理論都自由地發揮著它自己的作用。  避免循環解釋的辦法就是進行多種理論的整合。  心理學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就是這種整合的一個嘗試。  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是生物、心理和社會影響的產物,同時也是這些影響相互作用的產物,這個認識是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基礎。  如果不考慮這三個因素的影響,任何對行為與心理過程的解釋都是相對不完善的。  身體的作用  我們都是具體有形的生物,我們有骨有肉。  如果不考慮身體的作用,特別是大腦和神經系統的作用,那麼任何對思想、情感或者其他心理概念的討論就會忽視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是實實在在的人。  以「心」為例,大部分認為我們有「心」,同時其他人(大部分其他人)也有。  但是這個「心」在哪兒呢?近年來,心理學家接受了這樣一種觀點,即「心」存在於頭顱里,或者「心」就是我們「頭顱里那塊肉團」的同義詞。  正因為這個原因,生物元理論被整合到了生物心理社會的模式中。  心理的作用  我想,大部分人在想起心理學的時候,腦海里都會出現有關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內容。  思想、感情、慾望、信念和不計其數的其他心理概念都可以用模式中心理的作用來解釋。第10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7)  假如這本書是關於植物學的怎麼辦?生物心理社會模式還有用嗎?只有當你相信植物也有心理,而且這個模式的「社會」部分更多地是指植物賴以生存的生態小環境,這個模式才有用。  換句話說,把植物也看成是有「心」的生物,就是這個模式的一個延伸。  這就很好地闡釋了心理學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獨特性。  在理解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的時候,心理是核心。  行為主義者忽視心理的作用,生物心理學家用人腦來研究心理,社會心理學家主要關注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社會方面。  人的作用  如果沒有這個模式的第三個成分,也就是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社會成分,我們的大腦和心靈將非常孤獨,大腦停止工作,思想也就不能在真空中產生。  我們自己的行為和心理過程是與其他人和物質環境融合在一起的,比如自然界和科技環境。  不要低估了其他人在塑造和決定我們行為與心理過程中的重要性,這一點很重要。  我們大部分人都能意識到負面的社會事件或者經歷對我們造成的傷害,比如身體傷害或者性侵害。  忽視了社會因素的影響就是忽視了現實。  別忘了文化的作用  行為和心理過程會因文化而不同嗎?假如我問你:如果我只研究白種人、中產階級、大學生,我的研究結果能適用於所有的人嗎?當然不能。  這曾經是心理學界最近30年來一直持續的熱門話題。  技術的進步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不同文化的聯繫越來越頻繁,理解文化在心理學中的作用也就日趨重要了。  我們必須要研究文化對心理學的影響,至少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科學方面,另一個是人文方面。  科學要客觀、要真實。  我們所有人都容易受到文化偏見的傷害,因此,為了完整、客觀地揭示現實,心理學應該考慮文化的影響。  否則,我們的心理學就只是「區域心理學」,她們的研究結果只能局限在他們賴以發展的小的生活圈內,在其他的文化圈裡,他們的研究就失去準確性,變得毫無用處。  最後,從人文主義的角度來說,大家一般都會贊同這樣的觀點——把自己的文化里的真理強加在別的文化上是錯誤的。  假如,我在美國進行的研究表明,使用嬰兒式的話語與嬰兒交流會阻礙言語的成熟。  然後,根據我的研究結果,我到另一種文化中設計一個公共教育項目,是否可行?雖然研究結果適用於美國人,但不一定適用於其他文化。  如果我那麼做了,我就是在把我的「真理」強加在其他不適用此「真理」的文化中。第11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8)  我們在跨越文化邊界時一定要小心,要尊重真理的相對性。  心理學分支  心理學家主要有三類:  實驗心理學家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做研究,通常在學術環境中工作。  實驗心理學研究範圍很廣,但是個體的研究員一般有自己的專業。  應用心理學家直接把研究結果和心理理論應用到日常情境中來解決實際問題。  應用心理學家工作的領域很廣,比如商業界、政府、教育界,甚至是體育界。  臨床心理學家研究、診斷、治療心理疾病。  美國心理學會界定,必須獲得博士學位(比如哲學博士、心理學博士或者教育學博士)才有資格成為心理學家。  美國幾乎所有的州都規定要取得執照才能從事心理學的工作,而這意味著要參加嚴格的執照考試。  第2章  混沌中理出頭緒  本章提要  要有科學的態度  進行假設  開展研究  好  像我一直都在尋找真理。  上大學的時候,我經常會光顧校園附近的一個小書店,裡面的書籍有宗教方面的,有哲學方面的,還有大眾心理學方面的。  至少一周一次,我會仔細地查閱架子上我認為有意思的書。  書是按照主題分類的:形而上學、東方哲學、西方哲學、佛教、道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基督教、新世紀、通靈?等。  每一類書我都翻閱過。  我在尋找某種答案,某種絕對的真理。  傳說中一種遊離軀殼與活人進行的交流,如催眠狀態時通過聲音進行交流。  ——譯者注  有一天,我意識到,雖然書店中每一類書我都抽樣閱讀過,但是我仍然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然後,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這些書里都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觀點!只是機械地接受這些觀點,我怎麼能夠找到真理的答案呢?很多書只是提出了一些主張,有合乎邏輯的觀點,也有故事,但都缺乏證據。  我只能簡單地認為這些觀點都是正確的。  但是它們怎麼可能都正確呢?不同的作者看法相悖,甚至還互相批評。  究竟誰是正確的呢?  很多人希望找到證據來支持某種觀點,我猜我只是其中一個。  如果說我已經從心理學中找到了所有答案,那肯定是吹牛,但是我很自信地說,我發現了一個領域,它正在努力尋求證據來支持它所宣稱的真理,這個證據就是經驗主義。  經驗主義方法是利用觀察和實驗驗證真理的一種方法。  作為一門對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進行科學研究的學科,心理學也使用經驗主義方法,它依靠科學研究來證實它提出的觀點。第12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9)  我們如何判斷心理學家對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的觀點是對是錯,是真是假?比如,為什麼值得花錢請一位心理學家來治療抑鬱、恐怖症這樣的疾病?她憑什麼就是專家?專家和專業人士應該在他們各自所研究的領域具備專業知識,持有正確的觀點,他們了解、調查問題的方式體現出他們的權威性。  知識和真理這兩個詞有時候很微妙。  在學習心理學時,理解心理學家如何獲得知識是重要的第一步。  本章我們來探索心理學家獲得知識的方式,比如通過科學研究和科學理論,以及他們如何嘗試通過驗證他們的觀點證明他們在理解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方面的專業性。  第2章混沌中理出頭緒  第一部分解讀行為  應用科學的研究方法  對我們自己和其他人的行為和心理過程,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她離開你是因為你的情緒捉摸不定。  」「不要憋在心裡,說出來。  」為什麼?怎麼樣?是什麼?這些問題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是我們怎麼能知道不傾訴就會導致情感壓抑的真正原因?我可能會認為,不表達情感也沒關係,這些情感自然就消失了。  到底誰是正確的?你可能會覺得這無關緊要,但是這些心理學家宣稱,在這些問題上,他們是專家。  憑什麼他們稱自己是專家?  以下三種獲取知識的方式使心理學家能夠保持他們的專業性:  權威性:這是一種傳達信息的方式,通常會用在治療情境中或者教育和培訓過程中。  患者和學生沒時間出去證實自己聽到的內容的正確性。  從這一點來說,對方說什麼,他們就得聽什麼。  合理化/邏輯:這種方法用來提出理論或者假設。  如果事情本身沒有邏輯,那即使研究者用科學方法調查,這些事情還是沒有什麼意義。  科學方法:在獲取信息、調查行為和心理過程時,這是大家偏愛使用的一種方法。  心理學家運用科學方法時會使用多種不同的技巧。  我要說明一點:並不是說心理學家做的、說的、想的每一件事都基於科學的研究結果。  許多觀點是靠他們知名度所帶來的權威性得出的。  還有一些知識建立在臨床經驗之上,沒有經過任何系統的調查。  許多信息純粹是理論的,但是在邏輯上能夠說得通。  大部分的心理學家在探索真理時喜歡使用科學的方法,因為大家認為這種方法可以公平、公正地反映現實。  當我在進行研究時,別人也期望我能夠清楚地說明我的每一步操作和每一步的目標。  這樣,當其他人想證明我的錯誤的時候,他們就可以一步步地重複我的步驟,看看是否能得出同樣的結果。 第13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10)  如果知識只是建立在權威的基礎之上,我就永遠也不能肯定我接收到的信息是公正可信的。  有了科學的方法,理論就可以得到校驗。  如果一個理論與經過科學研究後的結論相悖,那它就是不準確的。  是新的理論登場的時候了!那就是:科學家永遠不能修改他們的實驗數據來適應最初的理論——因為那是欺騙!  建立一個好理論  因為相當大量的心理學知識是建立在理論的基礎上,所以應該了解一下理論的真正含義。  如果你已經知道了什麼是理論,請忍耐我一會兒。  理論就是一套相互關聯的陳述,說明事物或者事件(正在研究的)是如何相互關聯的。  理論和假設相似,但不完全是一回事。  理論是心理學家通過研究事物彼此間邏輯含義來驗證的東西,假設是基於這些邏輯含義所作的預測。  我們可以增加新信息來完善理論,也可以利用現有的理論來推導出新的理論。  不是每一個理論都是好的理論。  一個好的理論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標準:  簡約:必須是儘可能最簡單的解釋獲得的觀察結果。  精確:必須精確,不能太泛,不能模糊,必須是事實的陳述。  可檢測性:能夠經得住科學調查。  為真理而研究  當心理學家科學地評估一個理論時,通常會使用兩大類研究:  定性研究:不用操縱任何情境或者條件,直接觀察、收集數據。  它是對正調查的內容進行的被動觀察。  定性研究有利於發展新的理論或者假設,經常是研究者對於剛開始研究的內容做調查的第一步。  但是,如果你對因果關係感興趣,那這種方法幫助不大。  如果我僅僅對公共汽車站人們的談話感興趣,我可以把他們談話的內容錄下來作分析。  但是,如果我想知道汽車站的人們為什麼選擇那些話題來交談,我就應該做實驗來研究了。  定量研究:控制和操縱正在調查的事物來找尋不同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  假如我要對汽車站的談話建立一個理論,叫「五分鐘或者多於五分鐘規則」,內容是「陌生人之間的交談是在彼此見面後五分鐘或者更長時間後開始的。  」我的假設是,「五分鐘後,這些人會進入深入一點的交談,而不只是進行陌生人之間的客套或相互打招呼。  那就是說,我假設一旦汽車站的陌生人等車超過五分鐘,他們就會開始談話。  可是我如何證明我的假設?」  我可以親自到汽車站觀察。  但是我怎麼能夠通過觀察驗證我的「五分鐘或者多於五分鐘規則」?我不能!因為研究中的影響因素太多了,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我稱作Z因素,它會影響我沒有意識到的或者沒有考慮到的實驗前提;為了使我的理論更加可信,我必須要控制這個無關因素的影響。第14節:第一部分 解讀行為(11)  汽車站這個實驗研究的無關因素可能是文化、年齡或者當天的不同時段。  好的研究應該是儘力剔除、控制無關變數對結果解釋的影響。  定性研究或者觀察研究則不會考慮無關因素。  所以我要做個實驗,去接近汽車站的人,想方設法來驗證我的假設。  我可能會走上前,兩分鐘後與人交談,也可能我會等十分鐘再開始交談。  我可能會選擇一個雷雨天或者著裝另類來開展我的實驗,我要證明我的假設是錯誤的!我要得出這樣的結果——汽車站的人們見面五分鐘之內就開始交談了!如果我得出這個結論,那五分鐘規則就是不準確的。  隨著我對這個結論(五分鐘規則是錯誤的)的證明一次次失敗,那麼我最初的結論就越來越趨於正確。  你是不是給搞糊塗了?為什麼我儘力來證明我的假設是錯誤的,而不去證明它是正確的?在科學調查中,我永遠都不能直接證明一個假設是正確的。  相反,我要設法反駁我假設中提出的觀點。  比如,我們曾經認為地球是平的。  那時候我們觀察到的每一樣東西都能證明那個觀點。  但是有一天,一個人站出來,提出證據可以反駁這個結論,這就證明了這個結論的不足之處。  如果我提出一個假設,我可以不斷找尋證據來增強我對這個假設的信心,但是我永遠都不能完全肯定我的假設。  但是,如果我可以找出與我的假設相悖的例子,那我的假設就受到質疑了。  如果我說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那要是我找到一隻黑色的天鵝怎麼辦?那就證明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這個結論是錯誤的。  這本書隨後的內容介紹了不同的理論和研究成果。  內容非常豐富!因為心理學是研究人的,有些人可能會說:所有關於人的東西都稱作「心理學」。  這本書不可能包羅萬象,它不能包含所有身邊的心理學。  在決定寫什麼、不寫什麼的時候,我利用科學研究和理論作為我的量尺,所以,你會發現這本書中的信息可以用心理科學和理論得到證明。  準備好了嗎?開始讀吧。 第15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1)  第二部分解讀大腦  第五次浪潮里奇·坦南特作  「貝爾電話公司實施早期大腦研究」「對方總是忙音」  本部分提要  第二部分介紹了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生物學在心理學知識中的重要地位。  為你引見了大腦和其組成部分後("你好,"),我介紹了有意識的覺察這樣的概念,闡明它在心理學中的重要性。  最後,我將介紹我們的感覺,它們是人與周圍世界的聯繫的紐帶。  第3章  硬體、軟體和濕件  本章提要  把心理學生物學化  觸動神經  切割大腦  給行為加油  有  時候心理學非常複雜,從表面上看,它與哲學的共同點多於與生物學的共同點。  我將在這本書中介紹各種「心理」概念,比如思想、情感、信念和人格。  但你是否曾經想過,所有這些東西存在於哪裡?如果我想尋找一個想法或者一種情感,我該去哪兒找?  尋找這些心理現象時,似乎人們容易想到的一個地方就是人腦的內部。  但是心理在哪裡?有人說,這容易——在我的頭顱里,在我的大腦里。  如果你借著手電筒的光芒往某人的耳朵里瞧去,你會發現裡面漂浮著各種各樣心理的東西,比如思想、情感和其他的東西,是吧?如果你曾經嘗試過這種做法,那你一定知道這是一種非常蹩腳的調查方式。  但是如果你打開一個人的頭骨、露出他的大腦,你會發現什麼呢?你能找到所有這些心理概念嗎?  我想你會非常失望。  當你打開某人的頭骨看見他的大腦時,你會看見一團由灰色、粉色和白色東西組成的褶皺、卷繞的物質,根本看不見思想、情感或者信念。  那它們哪去了?我們都知道它們確實存在,因為我們每天都能感受到這些心理活動。  心理,即心理學概念的家到底在哪裡?這是一個古老的哲學問題。  心理是在大腦里嗎?會不會是在除大腦之外的其他地方?大腦和心理是一回事嗎?今天大部分科學家認為心理和大腦是同一個事物。  科學家的這個觀點稱作一元論,他們認為,要了解人類心理,以及所有的心理概念,關鍵是了解人的身體,特別是神經系統。  卡爾森說,「我們稱作『心理』的東西就是人類身體發揮功能的結果,也是身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  」這是一個非常有說服力的觀點——如果要揭開像思想和情感這樣的心理概念的神秘面紗,關鍵是要深刻地理解生物學的發展。  第3章硬體、軟體和濕件  第二部分解讀大腦  人類所有的心理都可以溯源到生物學的基礎,這個觀點稱作簡化論。  我的很多學生數年來一直在反對這個觀點。  看起來這個觀點有辱我們的自由意志、自我覺察和意識。  所有這些活躍著的複雜的心理成分怎麼能還原於雙耳之間的一團血肉呢?如果你提出這樣的問題,那可能你不是一個一元論者,不是一個一元論的信徒。  但是,這一章要介紹心理的生理基礎,所以我同意一元論的觀點。  我認為理解人類生物學是研究人類心理學的關鍵。 第16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2)  相信生物學  我們總是不相信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是生物學的產物。  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人類的行為被看作是超自然力量的產物,是由神的幻想和激情創造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們開始懷疑,也許我們的身體真的與我們的行為和心理過程有什麼關係。  可是我們如何證明這個想法呢?  這個領域的相關研究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對於所有的細節我就不贅述了。  所有研究的核心圍繞一個非常簡單的觀察結果:我們生理上的變化會導致我們行為和心理過程的變化。  以飲酒為例,在酒精的影響下人們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有人舉止輕浮,有人瘋狂跳舞,有人情緒失控,有人易於發怒。  酒精會對人腦產生化學作用;它能改變飲酒人大腦的生理狀態。  關係是這樣的:  喝酒→大腦發生化學反應→把自己想成唐璜?  《唐璜》是莫里哀最著名的劇作之一。  劇本中的唐璜是西班牙傳說中的主角,莫里哀借用這個風流浪蕩的人,揭示出當時社會統治階層一群人的惡習和偽善的一面。  ——譯者注  如果我們受到嚴重的生理傷害,比如大腦受到損傷,會產生什麼結果?大腦受到傷害的人,其個性和思想會產生極大的改變。  可能從一個非常有條理的人變成一個凌亂粗心的人,也可能原來是一個自在隨和的人,現在為了一點小事就會大發雷霆。  我認為我們大部分人有種直覺,想知道我們的身體對我們的行為和心理過程能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生理心理學家在直覺的指引下,在不經意間得到的觀察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運用現代科學的技術和方法來證實這個觀點——生理變化導致心理變化。  雖然這些觀點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你可能會想,「我仍然覺得除了生理因素,還有其他的影響因素。  」這只是因為你過度反應,成了一個二元論者。  我的建議是不要太較勁,至少在你閱讀本章時不要這樣。  即使我們確實不只是分子和細胞的產物,我們仍然可以從生理心理學的研究中獲益。  還記得第1章中的生理心理社會模式嗎?(如果不記得,你也許應該回頭查一下。  相信我——那一章值得閱讀。  )它有助於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人類心理是生理層、心理層、社會層三層中的一層。  每一層都非常重要。  本章主要談生理層,本書其他部分談另外兩層。  考慮到每一層在理解人類行為和心理過程中的貢獻,我們不得不提出一個三者相互作用的觀點。  也就是說,我們要找到這樣的答案:生理如何影響心理、心理如何影響生理等類似的問題。 第17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3)  現代的計算機可以用來形象地比喻這三者相互作用的關係。  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計算機至少可以分成兩個功能部件:軟體和硬體。  硬體包括計算機以物質形式存在的部件,像中央處理器、硬碟、連接線、光碟驅動器,還有其他的部件。  軟體包括操作系統,WORD處理軟體,還有其他我們在使用電腦時用到的程序。  計算機的硬體相當於人的生理部分。  這是我們實實在在的身體,特別是我們的神經系統。  軟體相當於心理層面。  用戶和軟體之間的介面相當於社會層。  沒有硬體就沒有軟體,反之亦然。  所以,即使你是個一元論者,你仍然要尊重我們的生理(硬體)在心理(軟體)中的作用。  本章題目中的濕件是代表大腦實際的物質組成部分。  我們大腦中沒有「硬」件;相反,我們有「濕」件(神經、組織和其他一些化學物質)。  為了呼應我的比喻,本章我將主要討論心理的濕件層。  這章我給大家介紹人類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濕件。  生理心理學的這兩個領域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系統,它們對於解釋心理現象非常重要。  讓身體像上了油的機器一樣靈活運轉  人類的神經系統包括兩大部分:中樞神經系統(CNS)和周圍神經系統(PNS)。  神經系統的主要結構包括神經、神經元、神經傳導素和膠質細胞。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大腦和脊髓,周圍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之外的神經,它們在身體的外圍。  要知道,神經系統是我們身體里活著的部分,它像我們身體的其他部分一樣,也有基本的需要(比如它也需要能量和免疫保護)。  循環系統和其他調節性的身體功能負責使神經系統各個部分保持健康和活力。  神經系統的每一個部分都有相應的支持系統,在本章對應的部分會有相關闡述。  如果你還記得一點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的知識,你可能知道生命是由原子(遵循物理定律運行)組成;原子以特別的方式組成了分子,然後分子形成化合物,化合物再形成更大的分子,再組成化合物,然後有了細胞,有了組織,最後組成了我的身體!如果想追根溯源的話,我們只需研究物理學,不用理會其他的學科分支。  或者,我們也可以從分子水平來看人類的行為和心理過程。  這就是神經生物學研究的重點。  但是,一般來說,生理心理學是從細胞這一級開始研究的。  神經系統的兩種細胞是支持細胞和神經元。  小心翼翼地進入內分泌系統  在神經系統的兩個組成部分中,周圍神經系統起連接作用,它使大腦和脊髓與身體其他部分的交流成為可能。 第18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4)  兩套神經參與其中:  脊神經:發自脊髓,帶著發自脊髓的或脊髓收到的神經衝動到達肌肉和身體的其他部分。  腦神經:主要參與大腦和頸部的肌肉的感覺過程。  除了這兩套神經,周圍神經系統還包括整體神經系統的一個次級系統,叫自主神經系統(ANS)。  它幫助調節身體里兩種特殊的肌肉(平滑肌和心肌)和腺體,它的運行是「自動的」或者「自發的」。  我們身體的一些器官、肌肉反射性的收縮甚至是瞳孔的放大都是自主神經系統控制的自動行為。  這個系統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交感神經系統:當我們需要額外的能量時,這部分神經負責激活身體能量。  比如,當我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交感神經系統會及時現身,賜我能量,助我應對挑戰或者脫離險境。  副交感神經系統:它和交感神經系統互相拮抗以維持平衡。  它的活動有時我們稱為放鬆反應,因為它會降低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強度,或者乾脆使其停止活動,從而使我們的身體功能恢復正常。  緊張嗎?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  大腦分為三部分:前腦、中腦和後腦。  每一部分都包含很多亞結構,控制著我們不同的活動和行為。  大腦是一個複雜的、統一的系統。  所有的組成部分在一起合作才能成就我們複雜的行為。  定位這個概念是說大腦的不同部位掌管不同的行為,它們分工合作來促成我們的視覺、聽覺和說話等功能。  我們使用不同的神經學的技術發現、確立了大腦的這些不同的部位,這些技術手段包括屍體的大腦解剖、計算機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和正電子斷層掃描(PET)。  前腦  人的前腦包含三部分。  大腦皮層:如果你把大腦想像成一個有傘有莖的蘑菇,腦皮層就是蘑菇的傘。  它由兩個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組成,兩個半球由一束叫做胼胝體的神經纖維相連。  沒有了這些胼胝體,兩個半球就不可能交流。  大腦皮層的四個主要部分見圖31。  它們的功能分別是:  ● 額葉:計劃、組織、控制活動,進行推理,管理思維過程  ● 頂葉:情感區域  ● 顳葉:聽、說和其他口頭活動  ● 枕葉:視覺  邊緣系統:位於蘑菇傘(大腦皮層)的下部。  邊緣系統與學習、記憶、情緒、交配和生殖行為有關(見圖32)。  基底神經節:參與運動的調節。  丘腦:神經通絡的「中轉站」,是大腦不同部位的接力站。  下丘腦:參與控制內分泌系統,與邊緣系統一起控制憤怒、飲食、自我保護、交配等行為。 第19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5)  圖31  大腦皮層  圖32  邊緣系統  中腦和後腦  中腦的構成和各自功能如下:  頂蓋部:聽覺和視覺系統。  被蓋部:睡眠、喚醒、注意、肌肉活動和反射活動。  後腦包括兩部分,功能如下:  小腦:運動和動作的協調。  髓腦:是身體極為重要的部位,控制心血管系統、呼吸和骨骼肌肉的運動。  腦受損  從腦的組成可以看出,大腦是一個複雜的系統。  事實上,我們做的任何事都要人腦的參與。  當腦的某一部分受到損害時會出現什麼情況?受損部分管轄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將嚴重受到影響,同時還會波及與之相關的其他功能。  臨床神經心理學家對大腦受損後的行為和心理過程尤為關注。  人腦可能受到多種不同的傷害:  腦外傷:大腦受到打擊,但是沒有傷及頭蓋骨裡面。  最常見的腦外傷是對側傷——在被擊打的部位對側出現損害。  如果我頭背部受到撞擊,我可能會額葉受傷,額葉掌管的組織計劃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腦內傷:頭蓋骨被擊穿或者頭骨破裂,經常會導致嚴重的腦傷害。  其他腦傷:類似阿爾茨海默性老年痴呆症等退化性疾病會對大腦造成傷害,表現為腦組織的萎縮和細胞死亡。  中風或者其他傷及血管的事件也會使得腦供血不足,造成腦缺氧,導致腦細胞的死亡。  進入內分泌系統  內分泌系統負責身體的激素調節。  在我們稱之為青春期的花樣年華,你可能親身感受過荷爾蒙的巨大力量對你行為的影響。  睡覺時還是正常的,醒來就開始發狂。  荷爾蒙嚴重失衡的時候,我們的行為就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月經周期的波動也會給行為或心理帶來輕微的影響。  全身不同腺體分泌的荷爾蒙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和身體功能。  卵巢和睾丸極大地影響著人的性行為。  比如,性激素可以影響一個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間和速度。  腎上腺分泌的激素影響人的侵犯性行為。  垂體在我們的壓力水平上扮演重要角色。  超棒的精神病理學  過去50多年來,一直很盛行利用藥物治療心理疾病。  針對不同心理障礙的具體癥狀,人們開發了許許多多的藥物來減少癥狀、減輕痛苦、改善總體健康狀況,這也是藥物治療的首要目的。  心理疾病癥狀與腦系統中某一特定的神經傳遞素有關。  比如,睡眠困難和食欲不振導致的抑鬱問題與邊緣系統有關。  所以治療心理疾病的藥物,也應該是通過影響大腦某區域的神經傳遞素來達到目的。 第20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6)  不同神經傳遞素的血清素對應心理疾病的不同癥狀。  理論上說,心理障礙不同,更確切地說,癥狀不同,意味著神經傳遞素也不同。  因此,用於治療不同癥狀的藥物就是針對特定的神經傳遞素研製的。  消除抑鬱  治療抑鬱的藥物叫抗抑鬱劑。  大部分抗抑鬱劑作用於兩個神經傳遞素中的一個或者全部:去甲腎上腺素(NE)和血清素。  基本上,抗抑鬱劑可以按照它們的作用機制分成兩類。  比如,三環抗抑鬱劑可以阻斷突觸前的神經元再吸收去甲腎上腺素。  這會提高突觸中去甲腎上腺素的水平,延長被去甲腎上腺素刺激的突觸後抑制的興奮性。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製劑(SSRI)是用來阻斷血清素的再吸收,而不是阻斷去甲腎上腺素的再吸收,這和延長興奮性的效果相似。  最常見的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製劑的品牌有:百憂解、帕羅西汀和佐洛夫。  幻聽  你有沒有過幻聽的經驗?或者總覺得外面有人找你,那種感覺非常惱人。  這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見的癥狀。  安定葯是治療這種疾病最有效的藥物之一,可以治療精神分裂的部分癥狀。  安定葯對神經傳遞素多巴胺有特殊的效果。  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失調假設認為,出現精神失常癥狀,是因為大腦中多巴胺的活動受到了干擾,而安定葯能夠隔斷多巴胺突觸後受體所處的區域,多巴胺被阻斷了,突觸後神經元就不能被激活,從而極大地減少精神失常的癥狀。  就像所有其他的藥物一樣,安定葯也有它的不足。  它不僅僅會作用於我們理論上認為導致精神失常的神經傳導素,也會影響到大腦的其他區域,經常產生我們不希望的副作用。  這些副作用會使患者放棄用藥,進而引發嚴重的後果。  於是藥物研究者不斷尋找新的能夠替代安定葯的藥物。  放鬆療法  焦慮症是美國最普遍的心理疾病。  數以千萬的人被這些難以忍受卻又無法控制的憂慮、心慌、恐懼折磨著。  好在我們已經有了能夠治療這些問題的藥物。  抗焦慮葯就是用來減輕焦慮癥狀的。  精神病醫師和家庭醫生經常會開些苯二氮平之類的抗焦慮葯。  這種葯會影響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的神經傳導素γ-氨基丁酸。  換句話說,它能放慢大腦活動的速度。  苯二氮平是非常有效的治療焦慮的藥物。  遺憾的是,患者對它的依賴性極大。  它見效快,平穩人的情緒,使人鎮靜。  這種感覺妙不可言,所以即使癥狀已經消除,患者有時還是禁不住吃藥。 第21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7)  表31是常用藥物一覽。  表31主要的藥物群葯  藥物病症常用藥名  抗抑鬱劑抑鬱百憂解  恐慌症佐洛夫  強迫症帕羅西汀  易餓病  社交恐懼  抗焦慮葯失眠苯二氮平  情境性焦慮  (續)  藥物病症常用藥名  廣泛性焦慮  恐慌症  安定葯精神分裂氟哌丁苯  癲狂再普樂  精神病性抑鬱症  情緒穩定劑躁狂症硫酸鋰  躁鬱症2-丙基戊酸鈉  興奮劑多動症利他林  第4章  有意識的個體  本章提要  開燈  奔向彼岸  上床睡覺  一路暢通  可  能從人類起源的那天開始,人類就一直在努力改變自己的意識。  現實太強大了,有人想通過改變意識來保證自己不脫離現實,也有人希望靠改變意識來逃避殘酷的現實,比如逃避不幸福的家庭或者毫無意義的工作。  華萊士?(Wallace)和戈爾德斯坦?(Goldstein)把意識定義為一種當前覺察到的內部和外部刺激的心理狀態。  刺激物可以是任何能夠引起心理反應的東西(一件事,一個情境,或者一個物體)。  帕特·華萊士(Patricia Wallace),心理學博士,美國馬里蘭大學商學院知識和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對心理學理論和互聯網的發展都有深入的研究,善於從心理學的角度對互聯網現狀進行分析。  ——譯者注  戈爾德斯坦(Kurt Goldstein, 1878—1965)是德裔美籍神經病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是機體論心理學的主要創始者,也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  ——譯者注  有了意識,就像我們腦子裡有了一盞燈。  燈滅了,我們的意識也就沒有了。  有了意識,我們就能夠控制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從而更好地約束我們的行為。  但是,如果你站在大城市繁華的街頭,你會覺得在你喧鬧的周圍,每一時刻都要發生好多事情,而我們覺察周圍的意識卻是有限的。  意識並非是無限的。  在我們意識中的事物的質量和數量,連同事物的具體內容,都可以用來描述我們任何時刻的意識水平。  探索意識的天空  意識的概念不容易把握。  我們知道它在那兒,可是卻很難觸及它。  意識是我心靈的聲音,是我對自己、環境和經歷的覺察。  但是,這許許多多的心理過程、身體感覺和心理活動,通常我卻意識不到。  比如,在街上行走的時候,我不是時時刻都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跳,但是如果我刻意去聽的話,我是能聽見的。  當我意識到了無意之中的事情,我就會有意地注意它。第22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8)  第4章有意識的個體  第二部分解讀大腦  富有生命的飛機;按計劃活動的寵物  不管你信不信,兒童卡通代表了對我們某種意識觀念的挑戰。  為什麼?烤麵包機、樹還有動物,卡通中的每樣東西都是有意識的個體。  我最喜歡的一個卡通節目是關於一個飛機家庭的故事,裡面有飛機媽媽和飛機爸爸的形象。  每個飛機都有它自己的個性。  把人類的意識和特質加在無生命的物體中,這被稱作萬物有靈論。  大部分人都非常肯定機器和植物是沒有意識的,那動物呢?我認識許多飼養寵物的人,他們發誓說他們的小夥伴有很深刻的思想。  我說那個邋遢的動物只會進行習慣性的活動和基本的反射動作,它們的行為不受任何意識控制,聽到這些話,寵物主人很不高興地說:「那我是不是應該把它埋了或者扔到車庫?」  研究意識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究無意識的狀態。  昏迷就是一種極端的無意識或者缺乏意識的狀態。  昏迷中的人基本上與她周圍的世界沒有了聯繫。  她可能還能覺察到自己的思想和身體,甚至知道自己處於昏迷狀態,但是在觀察者看來,她是沒有意識的。  我曾經聽說吸血鬼和亡靈的說法來自於中世紀對死屍的觀察。  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人挖掘死屍,但是挖掘後,他們發現屍體的頭髮和指甲還在生長。  有時候,搬動屍體時,還能聽到低沉的呻吟聲。  這是怎麼回事?從科學角度來說,人死後,頭髮和指甲還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繼續生長;呻吟聲可能是在壓迫胸腔時裡面殘留的氣體流經聲帶時產生的。  但是中世紀的盜墓者根據這些現象認為屍體還活著。  他們認為是屍體還有意識,還有思想,而不是生理學和解剖學意義上的反應行為。  意識,雖然難以捉摸,但可以用至少三種方式來解釋:  自我覺察的主觀經驗。  你是不是有這樣的經歷:你做夢的時候知道自己是在做夢?實際上,你是意識到自己在睡覺。  自我覺察包括意識到或者注意到你是在睡覺還是清醒。  其他人觀察到的我的有意行為。  意識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能夠調節你的行為。  有時候我們的行為很衝動,像條件反射似的,我們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很欠思量,毫不顧忌就去做了。  有時候,在行動前,有預先計  劃的步驟,有意識地行動。  這時候,你會有意識地分析你要做什麼。  所以,受意志支配的行為是意識的一個標誌。  經過考慮後的行動和計劃就是有意識的行為。 第23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9)  當有人做事很固執,我們推測他是有意的。  腦電活動的電測量工具。  意識不只可以從生理的角度觀察,還可以通過測量大腦的生理活動來觀察。  不同的腦電活動的EEG(腦電圖儀——一種可以測量「腦電波」或者說大腦的生物電活動的特殊儀器)測量結果,反映了不同的、可觀測的意識水平。  改變你的意識  有史以來,人們一直嘗試著要改變自己的意識,通過沉思、參加宗教活動、剝奪睡眠還有其他很多種方式來改變日常意識的水平。  史坦利·克里普納?(Stanley Krippner)指出了20多種意識改變狀態。  其中一種最常見的狀態就是做夢(見本章「秘密完全暴露:夢」這部分)。  克里普納還指出了其他幾種意識改變狀態,很有意思。  史坦利·克里普納心理學家,在超心理學與意識研究的領域中,是一位頂尖的知名學者。  ——譯者注  狂喜狀態:一種強烈的情感,令人愉快或者充滿自信。  人們報告說,他們會在性交、有儀式的舞蹈活動、宗教儀式或者使用了其他影響心理狀態的物質以後出現這種狀態。  禪定狀態:靜思、瑜伽甚至禱告後也會使心理活動發生小的變化,比如減少想像(腦海里的圖像)。  遐想:在這種心理狀態中,個體比較警覺,但是很容易接受別人的觀點。  遐想狀態中的個體專註於某一單一的刺激物,對周圍發生的事毫無察覺。  這些人有時說他們感覺處在一個「忘我」的世界。  參加宗教儀式、唱聖歌、被催眠、被洗腦甚至聽音樂也可以導致這種心理狀態。  白日夢狀態:與個體當前環境無關的遐想。  無聊、感覺被剝奪或者睡眠被剝奪都可以導致這種心理狀態。  擴展的意識狀態:意識水平在不斷上升,有別於日常的體驗和意識。  利用藥物或者剝奪自己的感覺,人們嘗試各種方法來提高自己的意識水平。  擴展的意識有四級:  ● 感官型:體驗當時間、空間和其他感覺現象被改變時的情況。  ● 回憶——分析型:個體進一步加工他們關於自己、關於世界以及他們在世界中的角色的新想法和新發現。  ● 象徵型:用十字架或者天使這些神秘的象徵把自己當成一個歷史人物或者名人。  ● 整合型:一次宗教的或者神秘的經歷通常與神或者其他超能力的人和超自然的力量有關。  這個人常常感覺自己和宇宙融為一體了。  這種狀態有時稱做宇宙意識。  克里普納和其他專家認為極少數的人才會體驗到這種意識狀態。  意識中的高峰體驗 第24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10)  改變意識最常用的方法可能就是用藥。  這種方法過去用,現在還在用。  考古學家在古埃及的木乃伊中發現了可卡因的跡象。  有人說用藥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增加對意識本身的洞察力。  大部分用過葯的人報告說他們服藥是為了找尋一種「喝醉了的感覺」,或者說一種高度興奮的感覺。  實際上,這種「喝醉了的感覺」說明意識已經改變,從一種引發負性情感的意識水平進入了另一種感覺不再「糟糕」的意識水平。  很多改變心理和改變情緒的藥物使個體從一種意識狀態「逃離」到另一種意識狀態。  有人說,用藥就是逃避,這聽起來很有道理。  不是所有的葯都能對意識產生作用。  上次我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抗生素的時候,我沒覺得意識有什麼「變化」。  主要用來改變意識的藥物稱作精神類藥物。  常見的此類藥物是LSD(一種迷幻藥,搖腳丸)、PCP(一種迷幻藥)、大麻、可卡因、安非他命、巴比妥類藥物、搖頭丸和酒精。  莫西·李瑞,心理健康專家,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他相信LSD可以改變人的行為和個人品質,拓展心靈,有可以作為精神成長工具的潛力,是有可能改變社會的工具。  所以他開始宣傳LSD的好處。  ——譯者注  雖然很多人說使用藥物是為了豐富意識,是件好事,但是作為一名專業人士,我必須警告你,使用或者過度使用這些精神類藥物會產生很多副作用,如導致藥物成癮、大腦損傷、心理疾病、精神性抑鬱、社會問題甚至是法律問題。  我鄭重提醒那些想通過服藥尋求極端意識狀態的人,請慎重用藥。  自然的高峰體驗  克里普納把改變了的意識狀態定義為一種主觀體驗的心理狀態,不同於正常的、警覺的、清醒的個體的心理活動。  不同的主觀體驗非常重要,拉姆·達斯的書《此時此地》(皇冠出版集團)中的故事就可以說明這種重要性。  拉姆·達斯原名叫里查德·艾珀特,是上世紀60年代哈佛的心理學教授,他和莫西·李瑞?  (續)  (Timothy Leary)用LSD做了一些實驗。  他們最後都被解僱了。  達斯去了印度,尋找印度的智慧之路,同時尋找能夠解釋為什麼LSD可以對意識產生強大效力的人。  一天,達斯遇到一位頗有智慧並且受人尊敬的宗教人士。  他問這位高人,是否能解釋LSD的作用。  高人索要一些LSD,達斯給了他。  這位高人吃掉了大量的LSD,達斯從來沒有見過有人服用這麼大的量。  但是看來藥物對他絲毫沒有作用!他根本沒有出現服藥後的幻覺。 第25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11)  他目前的意識狀態沒有改變——他吃的LSD沒有改變他的意識。  那是不是說明這位高人已經修鍊得非常「現實」或者他已經「超脫了物質形態的LSD」?  你的眼皮很沉,好睏啊……  閉上眼睛,放鬆。  你現在非常非常放鬆,呼吸放慢,你開始覺得很困。  你非常非常放鬆。  有效嗎?嗨?你被我催眠了嗎?很可能還沒有。  我其實並沒有經過催眠的訓練。  這是一種特殊的技術,不是所有的治療師和心理學家都能接受訓練的。  催眠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催眠士發出一些暗示,使被試的感覺、情感、思維發生變化。  有些心理學家說,催眠是提高被試的易受暗示性,從而使催眠士更好地控制被試的行為。  也有心理學家提出,催眠實際上改變了一個人的意識,使他脫離了正常的或者日常的意識狀態。  伊麗莎白·洛夫特,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在有關壓抑記憶的延展性和可靠性方面是一個專業的研究者,在認知心理學方面也是一個重要人物,她為心理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999年獲美國司法心理學科學院傑出貢獻獎。  ——譯者注  理解催眠機制的關鍵是暗示。  暗示是個指示,使被試的行為、情感、思想以一種特定的方式發展。  剛開始,催眠士先給被試一些愉快的暗示,讓他(她)經歷一些愉快的過程,然後過渡到複雜的指示。  這個過程叫催眠誘導,是一種輕度的迷睡狀態。  錯誤的記憶  說到童年記憶的恢復,弗洛姆的一項研究說明了這種現象。  一位被試在催眠狀態下開始自發地講他已經忘記的童年期的語言。  即使沒有幾千人,至少也有幾百人聲稱他們曾經恢復過童年的記憶,包括很多性侵害和身體傷害的記憶。  這個問題比較敏感。  伊麗莎白·洛夫特斯?(Elizabeth Fishman Loftus )激烈地抨擊說這種  (續)  記憶最值得質疑,治療師在進行類似工作時應該格外謹慎。  有研究表明,催眠狀態下的患者很容易被暗示,相信他們經歷過這些傷害,而這些傷害可能根本沒有發生過。  因此,如何證明這種說法就成了一個難題。  總的來說,我們對催眠中的記憶增強效應了解得還不夠,不足以給出一個確定的答案。  催眠有多種用途,可以用於娛樂,也可以幫助戒煙。  催眠最具爭議的用途是對過去生活和記憶的恢復。  幾乎沒有科學的證據能夠證明催眠的確可以恢復過去的經歷。  事實上,這個結論根本無法證明。 第26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12)  為什麼?因為被試報告的內容是否真實必須由歷史記錄來證明。  如果我要考證這個歷史記錄,被提問的個體可能已經編造好了這個歷史記錄。  捕捉睡眠的信號  睡眠是一種意識的改變。  我們睡著的時候是無意識的。  睡眠以我們的電生理活動——我們腦波的活動為特徵。  睡眠是一種意識水平,我們可以用EEG測量腦電波的能量來把睡眠與其他意識水平區別開來。  當我們清醒且思維活躍的時候,大腦發出頻率在13到30赫茲之間的β波。  當我們清醒且放鬆的時候,大腦發出頻率在8到12赫茲之間的α波。  從清醒水平到活躍狀態,以大腦的活動水平為特徵。  卡爾森用一個次級階段區別了四種不同的睡眠階段。  第一階段:當一個人開始合上眼睛放鬆的時候,她就開始進入睡眠模式。  她的腦波是α波。  進入第一階段的後期,腦波變得不那麼規律,振幅變大,這時腦波變成了3?5到7?5赫茲之間的θ波。  卡爾森把這一階段稱為清醒和睡眠的過渡期,大約持續10分鐘。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高振幅的波會是低赫茲的呢?那是因為赫茲是一個頻率單位。  振幅是說明波的高度的。  如果波很高,就要花更長時間到達波峰或者波谷,因此頻率會相對低。  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腦波很不規則,會出現叫K-複合波的低幅EEG波。  也會出現少數的梭形波,頻率在12到14赫茲之間。  這個階段我們完全睡著了,但我們可能認為自己還沒有真正地睡著。  我經常在看電視時睡著,每次我妻子叫醒我都說我在打呼嚕,可是我總是告訴她我沒睡著。  很可能我打呼嚕的時候還醒著。  我也搞不清哪個不好——是睡著了打呼嚕不好還是醒著的時候打呼嚕不好。  第三階段:這一階段我們發出高幅波(3?5赫茲)、δ活動的EEG信號。  睡眠時間是一個半小時。  第四階段:這一階段出現更多的θ波干擾了正常的δ波。  我們的眼睛開始快速地來回動,稱作快速眼動(REM)。  這一階段的睡眠以β波的活動為特徵。  這時候大腦還處於活躍狀態,而我們仍然還睡著。  REM階段我們會做夢。  當進入REM睡眠,大約一個半小時後,進入到完全睡眠階段,整個晚上接下來的時間,睡眠會在REM階段和非REM階段間交替(見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腦波活動)。  我們為什麼要睡覺?我不太清楚別人為什麼要睡覺,但是我睡覺通常是因為我累了。  基本上,研究人員也不太知道原因,但一般認為睡眠有復原的作用。第27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13)  對缺乏睡眠或者剝奪睡眠對人的影響進行研究後發現,睡眠是要恢復我們的身體在清醒時候失掉或者受損的「元氣」。  秘密完全暴露:夢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夢是去往無意識的最佳通道。  」如果你問別人,他們會告訴你他們相信夢有象徵意義,或者有預測的作用。  夢是另一種改變了的意識狀態。  按照睡眠的恢復理論(參見本章前面「捕捉睡眠的信號」),大腦重組和保存一整天收集的信息時產生的副產品就是夢。  這個理論實際上使釋夢成為可能,因為夢與真實的事件、情境有關;因此,夢是有意義的。  心理分析學家用最全面的視角來分析夢,來理解夢對心理的重要性。  弗洛伊德和其他的心理分析學家提出一個簡單的觀點:夢的含義很深,遠不是表面看起來的那麼簡單。  如果我夢到買了一輛新車,意味著我正想要輛新車。  這個夢也可能有其他的含義,但是一個人的心理結構會賦予他的夢唯一的含義,一個特殊的含義。  車可能代表受到壓抑的、渴望自由的慾望,也可能代表某種變化。  心理分析師認為夢的內容和過程代表我們內心深處無意識的衝突、慾望和難題。  夢很難解釋,因為它們常常錯綜複雜,或者意義不清。  在《夢的解析》這本書里,弗洛伊德認為夢通常代表我們意識覺察不到的、為實現慾望所做的努力。  通過解夢的技術,心理分析師可以幫助患者挖掘其夢的深層含義。  夢和本章的其他主題一樣,要發現其真正含義極其困難,因為夢與夢的意義是非常個性化和主觀化的現象。  雖然夢和其象徵意義很難進行科學分析,我們還得承認某些人的觀點是正確的——夢有更深刻的含義。  無論是否反映現實,在治療中解夢的過程仍然是很令人激動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常常有助於心理治療。  第5章  繼續,更敏感些  本章提要  感受這個世界  更清楚地看事物  感覺到熱量  建構你的知覺  眼  見為實!我不知道這句俗語出自哪裡,但是它說出了一些有關我們自身的重要事情。  如果是我們能夠親眼看到、親耳聽到或者親手摸到的事物,我們就容易相信它們,也容易理解。  為什麼有人不相信鬼、不相信UFO或者其他他們沒有經歷過的事物?很簡單,大部分人沒有用他們的感官親身體驗過,所以他們不信。  我們怎麼能知道一件東西是我們所在世界的一部分?我們怎麼知道某些東西是真是假?  作為哲學的一個分支,存在論就是研究這個問題的。第28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14)  「什麼是真的?」心理學家通過他們自己的哲學來探索問題的答案,這種哲學叫唯物主義,即世界萬物都是由物質組成。  在我深入探討哲學問題使你昏昏欲睡之前,我先來告訴你為什麼這個問題對心理學很重要。  從本書的目錄你可以看出,心理學涉及不同的研究領域,所有這些領域的研究都關注人類行為的緣由和表現的最終問題。  本章講述我們是如何認識事物的:感覺、感覺我們周圍的世界。  感覺就像鼻子長在臉上一樣顯而易見,但是我們經常意識不到這些感覺對我們的重要性。  我們可以看、聽、嘗、觸摸、感覺等。  心理學研究人的行為和心理過程,包括研究感官是如何起作用的。  大腦不只是填滿我們的身體,和外面世界從不聯繫。  恰恰相反,我們和周圍的世界全面接觸,接收外界信息,處理信息,利用這些信息指引我們探索廣闊的未知領域。  所以,為什麼唯物主義這麼重要?因為我們是通過接觸客觀存在的物質所包含的信息來認識世界的。  感覺是從周圍環境中接收原始能量、原始信息的一個基本的過程。  知覺負責組織這些原始信息,使它們具有一定的意義。  第5章繼續,更敏感些  第二部分解讀大腦  身體的積木:我們的感覺  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很早就指出,世界是由物質組成,包括粒子、原子、分子和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  宇宙基本上是一個大的能量球,每一樣東西都有不同的能量結構。  感覺可以被初步定義為我們通過不同的能量形式來從世界獲取信息的過程。  世界上與人類最密切相關的能量形式是光(電能)、聲(聲能或者聲波)、熱(熱能)、壓力(機械或者物理能)、化學能。  某些生物與外界保持聯繫的能量形式和人類一樣,但是他們能夠感覺到不同的能量的範圍。  鯊魚可以聞到極少量的化學顆粒(比如,血的粒子),而人類則不行。  狗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比人類高得多。  我們利用一套特殊的感官系統或者感覺「工具」來接收不同形式的能量。  人有五種基本感覺,分別接收不同形式的能量:  視覺:接收光能  聽覺:接收聲能或者聲波  觸覺:接收機械能  嗅覺:接收通過空氣傳播的化學能  味覺:接收化學能  感覺過程  通過燈泡傳播或者從收音機喇叭里傳來的聲音被我們的感覺工具(或者稱附屬結構)半路攔截。  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嘴稱作附屬結構,因為它們是我們與外界聯繫的通道。 第29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15)  能量到達我們的感官後,必須以某種形式進入大腦。  我們腦袋裡沒有光、聲、熱這些能量跳躍,至少我的腦袋裡不是這樣的,那麼,這些能量是如何進入大腦的呢?  首先,我們的大腦有自己的能量形式。  在第3章中,我介紹了我們大腦的一種特殊的能量類型,叫電化學能,這是神經元相互交流和運作的能量形式。  大腦要想理解我們感官接收到的信息,必須要把能量進行轉化,把原來的能量轉變成電化學能或者神經能。  這個過程叫能量的轉化。  每一種感覺系統中都有特殊類型的細胞作為接收器,它們可以幫助實現能量的轉化。  每種感覺系統有它自己的接收細胞,接收細胞把環境中的能量轉化後,神經信號沿著感覺神經,把信息帶到大腦的相應部位進行處理和分析。  我們是不是只能聽到一個聲調的音樂或者一種音調的人的聲音?是不是只能看見一種顏色的光?當然不是!這些感覺經驗,或者叫刺激,由不同的光波長度、不同的聲波頻率、不同程度的嗅覺和味覺等,通過一種複雜的信息排列而形成。  你永遠都不必擔心,因為我們感覺系統能夠完成這些工作。  通過大腦的解碼和表徵過程,我們的大腦可以理解我們接收到的任何複雜的信息。  複雜的刺激能夠被理解,是因為它們根據不同的特徵,被轉換成特定的神經活動模式。  特殊神經能量理論聲稱無論神經如何地被刺激,每種感覺系統只提供一種感覺的信息。  換句話說,大腦中不同的部分會給接收到的聲音或者光的不同刺激打上標籤。  心理學家與神經外科醫生一起,對需要開顱進行大腦手術的患者做了一些實驗。  他們用微弱的波動的電流,把電極對準裸露的大腦的特定部位進行電擊,奇怪的事情出現了。  試驗中的被試說:「我能聽見小雞的尖叫。  」如果他們做實驗的大腦部分是與味覺有關的,被試可能會說:「我能嘗到番茄醬。  嗯,味道不錯。  」這怎麼可能?當大腦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大腦會認為它是從感覺器官接收到聲音或者味覺信息。  特定的感覺系統與大腦的特定部位接通會讓大腦知道聽和看的區別。  大腦對刺激的不同方面進行解碼,取決於激活的神經元和神經元激活的模式。  如果視覺系統的神經元被激活,大腦就會感覺到光。  神經激活的模式不同,大腦感覺的光波長度和強度也有差別,比如燭光與陽光的差別。  感官完成了它的任務,就由大腦的特定部分對感覺進行神經表徵,於是我們就聽到了聲音或者看見了顏色。 第30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16)  視覺  視覺是最重要的感覺之一。  雖然其他的感覺也很重要,但是視覺能力在我們和外界的溝通中極其關鍵。  這部分里我想給大家講個迷你旅行故事——光穿越眼睛、到達大腦、最後完成視覺之旅的故事。  我們的旅行從電磁射線,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光開始。  可見光的波長在400~750納米之間。  我記得物理課上講過,光是以波的形式傳播。  光強是用波形測量的,頻率是指在一定的時間裡,有多少波峰到達特定的一點。  波長很重要,因為色彩不同,波長也不同。  1?光通過角膜進入眼睛。  2?光穿過瞳孔。  3?晶體把光聚在視網膜上。  4?光能轉化成神經能——光的轉化。  為了理解光轉化的過程,我們有必要細看一下視網膜。  它是眼球的黑色里襯,包含一些負責進行轉化的稱作感光器的特殊細胞。  這些細胞包括一些叫感光素的化學物質,當光波中傳播的光子與它們相遇時,這些感光素就會分裂,啟動一個化學反應,告訴細胞給視神經發射信號。  然後信號傳到大腦的視覺皮層來分析視覺刺激。  聯覺  有人聲稱他們能聽到光,看見聲音。  另一些人說他們能摸到顏色。  聯覺是一種能力,一個人的感覺系統可以感覺到他人通常感覺不到的能量形式。  每2 000人中就有一個人具備這種能力。  科學家懷疑這是大腦線路交錯的結果。  伯龍-科恩?(Baron-Cohen)做了這樣的假設:大腦中多餘的連接使得原本分離的感覺系統相互作用。  不管是什麼原因,這種感覺都挺酷的!我倒想在跳舞的時候能看見音樂,因為我相信我沒法摸得到,那就看看吧。  伯龍-科恩,英國心理學家。  1985年提出了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假說,認為孤獨症個體缺乏理解心理狀態的能力,即缺乏心理理論。  這一假說很好地解釋了孤獨症的社交障礙。  ——譯者注  通過精確分解視網膜的化學物質,光被轉化成了神經能,神經信號就開始發生作用。  下面,我來介紹整個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訣竅」,那就是兩種感光器,視桿細胞和視椎細胞。  視桿細胞包含一種對光非常敏感的化學物質叫視紫紅質。  這種物質對很低強度的光產生反應,有助於我們的外圍視野。  視椎細胞包含一種不同的化學物質,叫視紫藍質。  對不同光波都有反應,對顏色很敏感。  顏色  有些人是色盲,區分不出藍色、綠色和紅色。  這意味著他們很難感知與這些顏色相應的長度的光波。 第31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17)  他們缺乏成像所用的色素,所以對那些波長不敏感。  慶幸的是,大部分人不是色盲,我們看見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  有兩個基礎的視覺理論:三原色理論和對抗論。  三原色理論是基本的視覺理論。  視網膜包含三種不同的椎狀細胞(感受器),每一種都對不同波長的光波作出反應。  短波長敏感視錐細胞對大約440納米的光或者藍光敏感,中波長敏感視錐細胞對530納米的光或者綠光敏感。  長波長敏感視錐細胞對大約560納米的光波或者紅光敏  感。  當每一種椎狀細胞系統被部分地激活時,我們就可以看到三種基本色的變化,比如會看到橙色或者青綠色。  但是總體來說,我們所有對光的反應都是源於這三種基本色。  視覺的對抗論是說大腦不同類型的神經元對不同顏色反應不同。  這種觀點認為,某些細胞受到某種類型的光刺激的時候會產生更強的神經電衝——與它們的底線、背景或者敏感的水平相比——受到另外一種光的刺激時,就會減弱神經電衝。  如果我在尋找紅色,那麼特殊的紅細胞會增強它們的電充率,當我找尋綠色時,紅細胞會減弱它們的電充率,同時綠細胞的電充率增強。  黃色、藍色也有它們的「細胞模式」。  這個理論解釋了我們的負後像效應,即我們使用「大腦的眼睛」看到的顏色與實際顏色不同。  我們常用美國國旗來舉例。  我們把美國國旗白色的星星塗上黑色;紅色條紋塗上綠色;藍色的底塗滿黃色。  盯著這個圖像看一會兒,閉上眼睛,這時你會看到真正的美國國旗。  因為剛才受到黑色、綠色、黃色刺激的視覺細胞正從刺激中恢復,所以現在看到的是白色、紅色和藍色。  試試看:盯著一個1×1英寸的黃色正方形看30秒,然後看白紙,你會在白紙上看到一個藍色的正方形。  感受距離  獨眼巨人西克洛浦(cyclopes)原是希臘神話中居住在西西里島上的三位風暴之一,也是《辛巴達歷險記》中的人物。  ——譯者注  我們怎麼能僅憑眼睛就知道物體離我們有多遠?有人很善於目測距離,而我就需要一個捲尺、一個格尺、一名土地勘測員,還要一個全球定位系統,才能測量距離。  我們可以通過視覺系統的雙眼線索和單眼線索兩種輸入方式來測量深度和距離。  單眼線索很簡單,我知道有些東西大,有些東西小。  狗比老鼠大,汽車比狗大,房子又比車大。  這是憑我們的經驗判斷的。  如果我們看到老鼠在我們視網膜上的成像比狗的成像大,我們就可以判斷老鼠比狗離我們近。 第32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18)  如果我們看到狗比汽車大,那狗離我們更近。  在視網膜上成像較大的物體我們認為它距離較近。  藝術家利用這個原理在二維畫布上畫出三維圖畫。  雙眼線索很有意思,而且有點怪。  還記得辛巴達中的西克洛浦?嗎?  他只有一隻眼睛,按照雙眼視覺原理,他應該是很難判斷距離的,因為雙眼距離線索依靠兩隻眼睛給大腦提供信息。  ● 聚焦就是一種雙眼線索,指由眼部肌肉傳遞信息給大腦,以此來判斷距離。  當你的眼睛向里看,朝向鼻子,大腦就知道你是在看你近處的東西。  反之,則是看遠處的東西。  ● 立體視覺是另一種雙眼線索,趕緊來試一下。  用你的手做一個取景框。  兩個拇指頭部對住,食指朝上伸開,把其他手指蜷起。  閉上一隻眼睛,聚焦周圍的一個物體。  然後換另一隻眼睛。  怎麼樣?物體換地方了。  這就是立體視覺效應。  因為兩隻眼睛是分開的,所以在觀察同一物體時,角度會有細微不同。  使用這兩個不同的角度,大腦通過測算兩個圖像的不同來判斷距離。  聽覺  聲音是通過聲波傳播,通過振幅、波形、頻率或者單位時間內聲波的數量來測量。  這些測量標準轉化成心理體驗就是這樣的:振幅決定聲音的高低(我鄰居的搖滾樂隊),頻率決定音高或者音調(我鄰居搖滾樂隊主唱的尖叫)。  耳朵的結構就是為了轉化聲能為神經能。  最初進入耳朵的聲音由外耳進行過濾。  我們褶皺的外耳就是一個「聲音勺」。  當聲音穿過耳道到達耳鼓或者耳膜時,耳膜發生振動,振蕩三塊小骨頭(錘骨、砧骨和鐙骨),振動加強。  當聲波到達內耳,也就是耳蝸,聽覺的轉化就開始了。  耳蝸包含了轉化過程所需的硬體。  它充滿液體,底部布滿了基底膜。  與基底膜相連的是毛細胞(看起來像毛髮)。  進入耳內的聲波會改變耳蝸里液體的壓力,創造出一種新的液體波來使基底膜發生變化,基底膜的活動又扭曲毛細胞,推動轉化過程的開始。  當毛細胞扭曲後,它們的化學成分發生變化,電極性也發生了變化。  我在第3章提到過,當細胞的極性發生變化,那就是發出神經信號的時候了。  光波就變為神經電能,傳到聽覺中樞(大腦中掌管聽覺的部位)進行信息處理。  觸覺  觸覺是對壓力、溫度和疼痛的感覺。  皮膚有專門的觸覺細胞,這些細胞會發送信號給脊髓,然後信號就會傳到大腦。 第33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19)  所以,觸覺中的換能是一個物理或者機械過程;比起在眼睛裡進行的視覺的化學傳導,這個過程更直接。  當熱量、寒氣或者重量刺激皮膚的感受器時,觸覺細胞會發送神經信號給大腦,這個過程和內耳毛細胞的工作原理一樣。  即壓力直接轉化為神經信號。  痛覺是一種特殊的感覺,沒有了它,我們很難避免傷害,也就很難生存。  我怎麼會知道火會傷到我的皮膚,甚至可能會導致死亡?因為我碰到它的時候覺得痛。  痛是非常重要的信號,告訴我們身體會因此受到傷害,這種傷害甚至會毀了我們的身體。  A-delta纖維和C纖維是我們全身皮膚的兩種特殊的神經纖維,它們會把痛覺傳給大腦。  A-delta纖維會把急劇的感覺迅速傳遞並很快發送給大腦。  C纖維則傳遞慢性的、鈍的感覺和灼燒感。  我經常進行體育運動。  有一件事我可以肯定——痛的耐受性一直是一個不好解決的難題。  「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  」我每天都聽到這樣的話。  我在運動中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傷痛。  真是很痛啊!但是某些人似乎有很強的忍受痛的能力。  痛的閘門控制說指出,痛覺傳導時,必須要經過骨髓的大門,由這道門「決定」哪些痛的信號要到達大腦,哪些信號不到大腦。  如果另外一種感覺佔據了痛覺通道,痛的信號就到不了大腦。  同時,從身體其他部分發出的信號也會和痛覺競爭,阻止痛覺信號穿過大門到達大腦。  如果你腳踝疼,而你揉大腿,好像很管用。  那是因為你揉搓大腿(壓力)的信號和你腳踝的痛覺信號一起競爭,看誰能夠穿過大門。  太不可思議了!人類的身體太複雜了,我經常被搞糊塗。  嗅覺和味覺  我們聞的感覺稱作嗅覺。  有時候周末我能聞到鄰居家燒烤的香味,那是因為食物中的小顆粒——揮發性化學顆粒——被空氣帶走,一路旅行,到達我鼻子里的感受器。  我鼻子里有成千上萬個嗅覺感受器,它們可以聞到成千上萬種不同的味道。  揮發性化學物質里的分子使我鼻子里的感受器產生化學變化,一個動態的轉化過程由此啟動。  這些化學能量被接收器細胞轉化成神經能,然後發送信號給我大腦里的嗅球,由嗅球對信號進行處理。  味覺同時和大腦里與情緒相關的區域相連。  有些研究者認為,正是這種聯繫,使嗅覺不時地激活情緒記憶。  有很多關於信息素味道的說法,認為它是一些動物給其他動物發出的信號,比如在交配季節發出交配信號。第34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20)  有些公司開發了人類使用的信息素產品,特別是用於那些迫切想約會的人。  人類真的能製造信息素嗎?還沒有研究能夠證明。  但是最近的研究結果似乎暗示我們的確能製造信息素。  有一件事我們可以肯定:有沒有信息素這種東西,香水業和古龍集團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  味覺是一種品嘗的感覺。  味覺是一個化學感覺,它是靠舌頭上稱作味蕾的化學感受器產生。  所有的味覺都源於四種基本的味覺:酸、甜、苦、咸。  我們大約有1萬個味蕾,它們對食物的分子作出反應,把化學能轉化成神經能,把信息傳到大腦與味覺信息相關的區域進行分析。  成品前最後一步:知覺  顯然,我們感覺的世界要比單個的聲音、嗅覺、味覺或者其他的感覺複雜許多。  我們聽的是交響樂,不只是一些詞的組合。  我們看到的是爆竹,而不僅僅是光。  我們任憑我們的味蕾嘗遍各種美味,而不僅僅是酸、甜、苦、咸。  感謝我們的知覺,讓我們有了更多的快樂。  知覺是對我們日常經歷的不同感覺進行組織、分析、賦予其意義的一個過程。  如果感覺是原材料,那知覺就是成品。  對知覺這個複雜的過程的理解有兩種普遍的觀點:  生態學觀點:這種觀點說,我們的環境給我們提供了我們認識世界所需的所有的信息;我們幾乎不需要解釋或者構建信息。  比如,我知覺一棵樹,這個知覺不是我在頭腦中構建的,而是這棵樹已經給我提供了所有把它知覺為一棵樹所需的信息。  建構主義觀點:這種觀點是說,知覺的過程有賴於個體先前的、能夠把感覺的碎片構建成現實所需的知識和信息。  我們不是被動地接受感覺信息,我們是在主動地建構我們的所見、所聽、所嘗等。  不管我們是生態主義者還是建構主義者,知覺的過程是有一些要素的。  如果感覺是探尋周圍環境中特定形式的能量的一個過程,我們怎麼能知道什麼信息值得探尋?什麼是背景雜訊?畢竟,我們不可能對周圍每一點能量都作出回應。  我們很容易就被嘈雜的交通、呼嘯的風、忙亂的行人和周圍其他的事情所淹沒。  還好,我們的知覺系統中有一個內置系統,它可以決定什麼信息必須探尋,什麼信息能夠探尋。  絕對閾限的概念是指感官系統在環境中所能探尋的最少的能量。  每一個感覺系統都有一個絕對的門檻,門檻之外的能量不能被知覺得到。  另一個決定刺激是否被探尋的因素出自韋伯定律,這個定律提出了一個最小覺差(JND)概念。 第35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21)  每種感覺系統都有其對每一種能量可識別的最小差別的量。  因此,一個刺激要想被知覺得到,必須越過這個閾限,否則,就會因為差別太小而無法被注意到。  另一個理論叫信號檢測理論,對這個問題的解釋稍顯複雜。  它說,周圍環境中相當大的一部分能量是背景雜訊。  我們把環境中的刺激叫做信號,由於個體的敏感性和反應標準不一樣,我們會對信號作出不同的分析。  在從雜訊中檢測信號時,有人在測定有信號時作出正確反應(肯定判斷),有人在有雜訊時作出錯誤反應(錯誤判斷),有人沒有檢測出應該收到的信號(錯過),也有人在沒有刺激的時候說沒有收到信號(正確否定)。  我們個人的偏見和動機影響我們的反應標準,它們決定我們是否要接受某種刺激。  所以,當有人認為我沒聽他們說話的時候,那不是我的錯。  我沒有探測到他們的信號是因為那時我的反應標準決定我不對其作出反應。  我是我自己的知覺過程的無辜受害者。  遵循組織原則  知覺系統並不是一個隨意雜亂、沒有任何規則的過程。  多年來,心理學家和其他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大量規則,這些規則為知覺系統組織我們感覺系統接收到的信息提供指導:  知覺的選擇性:信息被自動分成對象和背景。  知覺對象凸顯出來,而其他事物則成為背景。  以著名的「花瓶-人臉」圖像為例,既可以把這幅圖像知覺為黑色背景上的白花瓶,又可以知覺為白色背景上的兩個黑色側面人像。  如果你盯著白色的部分看,把它作為知覺對象,那你看到的是一個花瓶的形象。  如果你把黑色部分作為知覺對象,那你就會看到兩張對視的臉。  知覺的整體性:包含一系列原則,這些原則決定知覺到的刺激是否與已有的刺激相似。  ● 接近律:空間上接近的刺激被知覺為一個整體。  ● 共同命運律:在同一方向、以同一速度運動的刺激被知覺為一個整體。  ● 連續律:形式保持不變的刺激被知覺為一個整體。  ● 相似律:相似的刺激被知覺為一個整體。  知覺的封閉性:知覺會填補缺失的信息,使刺激具有一定的意義。  今天的很多心理學家都屬於建構主義陣營。  (見本章「成品前最後一步:知覺」。  )他們認為,知覺是個體從零散的信息碎片中把我們知覺到的現實的事物進行建構的過程。  我們生來就知道組織信息的規則,但是有其他一些因素會影響知覺的方式。  我們已有的經驗會對我們的知覺產生很大影響,由此產生了知覺定勢的概念,即我們在知覺事物前會有一個預期。 第36節:第二部分 解讀大腦(22)  我們會利用情境和經驗來幫助我們理解所看到的事。  比如,我開車時看到一個穿警察制服的人站在一個車窗邊,我想他是在告訴司機要停車。  可能我實際上看到的也許是一個穿警察制服的人在問路,但是我的經驗告訴我,他不是在問路。  錯覺和魔術  錯覺也是我們知覺系統組織信息的結果。  我們可能看到根本不存在的事物,或者事物靜止時我們卻覺得它們在動。  錯覺專家,比如魔術師,就是使用這個原理來蒙蔽我們。  他們非常了解人的知覺系統的工作原理,利用這些知識來實施他們的戲法。  另一個影響我們知覺的重要因素是我們所處的文化。  文化影響知覺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按照幾張圖片編個故事。  假如我有五張圖片,每一張圖片都有不同的意思,把這些圖片按順序放在一起就是一個故事。  我講的故事可能和另一種文化中的人講的不一樣。  比如,有這樣一些圖片:一個女士挎著一個包;她正大叫;一個男人靠近她;她的包沒了。  發生了什麼事?我的故事可能是這樣的:一個女士包掉了,很著急,一位男士過來幫她。  也可能是一個男人偷了一個女士的包,後者正大聲呼喊。  文化或者亞文化的不同都能使我們的知覺不同,更不用說經驗的影響了。 第37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1)  第三部分思維與情感第五次浪潮里奇·坦南特作「莫娜,我不知道——有時候我覺得你害怕靠近我。」  本部分提要第6章  了解自己的思維  本章提要  思考你的思想  打開你大腦的計算機  處理信息  分析信息  在我要討論一個心理學領域裡的複雜問題——思維——之前,我們先來做個小實驗。  想像這樣一個背景:你睡了一個好覺,現在剛醒來,正在床上躺著。  你伸出手關掉惱人的鬧鈴,把毯子掀到一邊,下床,走向衛生間。  下面是我們的實驗部分。  你進了衛生間,卻忘了你要幹什麼。  答案很明顯,你當然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因為你是下床後徑直走到這裡的。  但是假設你忘了。  你環顧四周想弄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在這兒。  沒有一樣熟悉的東西,你被完全陌生的世界包圍——聲音、燈光,裡面的陳設全都是陌生的。  你看到鏡子里反射出你身後的東西,但是你不知道那是什麼。  你糊塗了,分不清方向,完全迷失了。  你的腦子一片空白,你甚至想不起來喊什麼來求助。  你被困在這裡。  怎麼辦??此處指的是一個人非常蠢笨,或者非常無能,缺少邏輯分析能力,不能找到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譯者注可能這個例子有點怪,或者有點複雜,但是它很能說明問題。  在這種非常陌生的情境中,如果你連思考的能力都沒有了,那是種什麼感覺?衛生間這個例子就說明了這種感覺。  你不能辨認物體。  你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你不能交流。  你遇到大麻煩了。  你甚至都不知道怎麼走出這個衛生間。  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說法:「你沒法從濕的紙袋子里出來?」那麼你現在就是想不出辦法從濕的紙袋子或者衛生間里出來。  我們很少注意到我們的思想。  思想就像背景音樂,一直存在著卻從不明顯地表現出來。  人思想的過程是那麼自動化、那麼毫不費力。  我曾經對「思想」很不以為然,也極少注意它。  唯一一次,我熬夜、注意到心理活動的時候是在度假的時候。  我猜是因為知道失去了我才真正意識到我曾經擁有的東西。  但是因為我只有一個大腦,所以當我沒有了思想,我又怎麼才能知道我沒有了它?這個問題最好是留給在咖啡屋裡的深夜哲學討論會來解決吧。  本章就是講思維的,所以,先假設我們都有頭腦,我們所有的人都有思考的能力。  第6章了解自己的思維第三部分思維與情感你在想什麼?思維到底是什麼?在本章後面我會讓大家分析自己的思維過程,也許有助於你了解思考的內容。  心理學中的思維和思維過程也叫認知或者認知過程,包括記憶、推理、問題解決、概念化和想像。  研究思維是非常困難的。  為什麼?因為你根本看不見它!如果你打開頭蓋骨朝裡面看,能看見思維嗎?看不見,只看見一團褶皺的、灰色和粉色相間的東西(那是大腦)。  在心理學剛開始對思維進行研究的時候,心理學家讓接受研究的人進行一個稱為內省的思維過程。  內省即觀察、報告一個人自己的內心體驗。  心理學家讓他們解一道簡單的數學題,解題的同時大聲說出他們的計算過程。  這種做法的目的就是要捕捉具體的思考步驟。  試試!準備一張白紙和一支鉛筆,算算下面的數學題。  寫下你計算過程的每一步,一步一步地寫:47876 23989你得出的答案應該是71865。  如果不是也沒關係;至少我們知道我們的弱點了。  實際上,如果你算錯了,內省可以幫你找到錯誤的地方。  花一點時間再看看剛才解題的步驟。  你剛才已經參加了一個心理學的實驗,沒受到什麼傷害吧?通過內省,可以捕捉與相對簡單的問題解決任務有關的思維過程。 第38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2)  現在,想像一下利用內省技術分析你所有思想的難度。  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一定非常難。  心理學家不再使用內省技術,部分原因是它太簡單,不能捕捉複雜的思想過程。  最近,心理學家使用計算機模擬和其他複雜的方法來研究思維過程。  內省不受青睞的另一個原因是思維最重要的一些方面——那些我們傾向於認為肯定是正確的方面——還無法評估。  無論我們對思維的研究有多深,我們都無法發現它的成分;我們只可以體驗到它的成品。  把大腦與電腦連接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相關的調查人員開始關注被稱作計算的電腦運行程序。  他們認為,計算機的運行模式可能與人類思維相似。  這是一個重大突破。  使用計算機作為人類思維的模式叫做人腦的計算模型。  這個比喻複雜又簡單:人腦所有複雜的過程,包括感覺、思維、問題解決以及所有其他的過程,都是一個信息處理的過程,一個計算的過程。  大腦就是一個信息處理機器。  處理信息大腦對信息的處理要經過以下四步:1?感覺系統把刺激信息傳到大腦。  (你看見邁克爾·傑克遜第一次在月球行走。  )2?分析信息的意義。  (你在想,「哇!那可是一流的舞步。  」)3?出現幾種不同的反應。  (你開始思考他是怎麼跳的。  )4?執行一種反應並且控制這種反應以達到想要的結果。  (你踢掉鞋,在廚房的地板上開始嘗試跳那種舞。  )所以,思維過程包括了對信息的分析過程。  但什麼是「信息」?首先,思維總是有關什麼事或者什麼物的一個過程。  我思考的時候,會想到一個事物、一輛車、一個人、一件事等。  那麼計算機進行計算的時候用的是什麼樣的「東西」?拿計算器來說,它是信息處理最常用的工具。  那計算器在運行中用什麼材料呢?數字?符號?思維是處理心理符號或者思維符號的過程,思維符號又是我們對世界上的事物進行的心理表徵。  下一段闡述的就是這個觀點。  圖靈的挑戰圖靈測試是阿蘭·圖靈想出來的,是當時很流行的一個室內遊戲。  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分別待在兩個門的後面;客人要通過打字與他們交談。  客人提出問題,通過判斷兩個人不同的回答來猜哪位是男的,哪位是女的。  圖靈提議,這種比較可以在人和電腦之間進行。  如果客人通過問題的答案無法判斷哪個是電腦,哪個是人,那就足以證明計算機的智力之高。 第39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3)  你先坐下,盡量坐得舒服些,在腦子裡想像一朵粉紅玫瑰的樣子。  集中注意力,讓這個圖像儘可能清晰,綠色的莖和葉,粉紅的花瓣,刺……儘力去想像玫瑰的每個細節。  你正想著,有人進屋,問你是否屋裡有支玫瑰。  你怎麼說?如果屋裡真的沒有玫瑰,你會說「沒有」。  但是假設屋裡就有支玫瑰,或者至少在你腦子裡有一支,你正想著它。  這時,我打開你的頭蓋骨看看裡面,我會看見玫瑰嗎?當然看不見!玫瑰只是以象徵或者符號的形式存在於你的大腦。  當你讀到「門」這個字時,你腦子裡就出現了門的樣子,你就想到了「門」。  這怎麼可能?這就是符號表徵!「門」這個字是一個語言心理符號,代表那個木頭的(通常是)、安裝在你屋裡最前面位置的長方形的東西。  思維由一系列符號構成,這些符號可以表徵這個世界以及世界中物體的信息。  思維也包括對這些符號進行處理的過程。  處理的過程包括整合、拆散、重組這些符號形成更複雜的信息鏈和有意義的符號系統。  再以「door」這個單詞為例。  這幾個字母可以被重組形成另一個單詞,即「odor」,意思是「氣味」,完全不同於「門」的意思,完全是另外一種概念。  即使是像字母這樣簡單的一個系統,也可以產生一套包括許多更大、更有意義的符號或者表徵的系統。  這些符號是哪裡來的?它們是我們對世界的感知。  當我看到玫瑰,開始有些想法的時候,腦子裡就會出現與玫瑰相應的符號表徵。  概念化還記得最近一次和朋友出去散步嗎?去了咖啡屋?聊了最近的浪漫經歷還有生活中糟糕的人際關係?談了政治?天氣?不管聊什麼,你們都在談概念。  概念是對一系列相關觀點的總的看法。  「浪漫」是概念,「關係」是概念,「政治」是概念,「天氣」也是概念。  記住,在思維的信息處理系統中,這些概念被表徵為符號。  我們怎麼知道這些概念?通過學習來推理、導出、形成概念。  當物體具有相同的特徵,它們就代表同一概念。  有些概念定義得很好,有些不是。  看以下這些詞:足跡,皮毛,牙,四條腿這些詞描述的是什麼?可以是貓、狗、獅子或者熊。  事實上,這四個詞還不足以判斷。  缺失了一些非常重要的細節,這些細節可以清楚地界定這個概念,使它不會和其他事物混淆。  再看下面這些詞:足跡,皮毛,牙,吠現在描述的是什麼?肯定是狗了。  為什麼?貓、獅子和熊都不能吠。 第40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4)  「吠」這個特徵確定了這個概念的唯一性,那就是「狗」。  「吠」就是這個定義的界定性特徵。  物體只有具有這個界定性的特徵,才能被劃分到某一特定概念中。  看下面的詞:羽毛,喙,蛋,飛這是在描述什麼?鳥?不要著急下結論。  至少有兩種鳥不會飛吧?企鵝和鴕鳥?它們不會飛,但它們是鳥。  所以,會飛並不是鳥的一個界定特徵,有些不會飛的動物也是鳥。  但是,大部分鳥都會飛,所以「會飛」是一個典型的特徵或者屬性,是概念群中大部分成員的屬性,但不是所有成員的特徵。  想像一個椅子。  儘力在腦海里畫一個椅子。  然後描述這把椅子。  (向別人描述,否則自言自語地描述有些滑稽。  )你想像的椅子很可能包括木頭、四條腿、一個長方形或者方形的座,靠背由兩根位於座位左右兩側的豎棍支撐,兩根豎棍由幾根橫板連接。  這是一個典型的椅子。  實際上,它是椅子的原型。  原型就是指一個具體的種類當中的物體或者事件的最典型的代表。  它是一個概念最典型的代表例子。  人類發展的早期,種類的屬性呈逐漸增長的趨勢,簡單的特徵不斷增加,整合成更大的單元,直到形成一個具有龐大容量的信息概念網路,來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物體。  但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思維複雜得多,它不是對每一個詞的簡單理解。  一會兒,我們把單個片語成的概念合成由句子組成的概念,然後再合成由段組成的概念。  這是一個不斷自我建造、形成更大的概念的過程。  「戰爭是地獄」包含兩個相互聯繫的概念:「戰爭」和「地獄」。  現在,建立一個心理模式,把你腦子裡有助於理解事物關係的一些命題進行分類,找出這些命題的關係。  這是例子:戰爭是地獄。  二戰是戰爭。  二戰是地獄。  圖式是理解事物時所用的基本單位,用來表徵這個世界,圖式也是把心理模式組成更大的意群的產物。  看這個例子,「在二戰中作戰的士兵都受到心靈創傷。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戰爭的極端本性。  有人甚至說戰爭就是地獄。  」屬性組成概念。  概念組成命題。  大量的命題構成心理模型。  最後,心理模型形成圖式,代表我們語言或者思想中用於理解、表徵世界所用的基本單位。  再看一個「書」的概念的例子。  把書的概念與另一個概念結合起來,比如與讀書這個概念聯繫起來,然後再聯繫到另一個概念——圖書館。 第41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5)  現在,你已經形成了三個相互聯繫的概念:書、讀書和圖書館。  這三個概念引發了關於學習的命題(有些人因為感興趣而學習,這裡的學習可不是因為興趣)。  學習又被歸到了更大的類別里,或者歸入圖式里,形成了學校或者上學的概念。  讓你的大腦持續運轉人類的思維是掌握概念、表徵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一個過程。  那麼我們掌握了這些概念之後怎麼處理它們呢?我們來看看這個情況:每兩到三個月,全國每個大學都會發生一件奇怪的事情。  這件事就像潮汐反映月亮的周期,就像學生上學會欠債?一樣,是可以預測的,當每個新學生選學一位教授的課程,可以預測會發生這樣的事:一個叫約翰·史密斯的學生,走進教室或者報告廳,面朝老師坐下,掏出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等著在教授講課的時候記些筆記。  這一系列的動作或者整個不斷被重複的過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代表一種圖式,表現的是一個學生心中「上課」或者「學生」的概念。  美國高等教育費用高昂。  近年來,上大學的費用不僅與美國經濟發展同步增長,並且超過了中等收人家庭收入增長的幅度。  多數學生靠貸款上學。  ——譯者注思維是如何利用概念(比如「學生」)來駕馭這個世界、來解決我們每天遇到的問題呢?如果思考是一個計算過程,那我們的大腦就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計算機。  可是這些計算過程是如何進行的?我們知道我們的心理語言包括概念、命題、思維模式還有圖式。  這些思維的組塊或者這一系列有組織的概念到底是如何指導我們的思維和行為的?大部分時候,思維是有組織、有目標的。  有人甚至說它是有邏輯、能推理的。  有組織的思維是按照一定的規則、有目標地解決我們每天生活中遇到的數不清的問題。  我們每天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生存。  思維是有目的的,它指引我們的行為朝向我們的目標,這個目標首先就是保證能夠活著!我們拿嬰兒為例。  (不要真把它拿走,研究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我是一個嬰兒,我很餓,我本能的反應就是哭。  終於,有人把遙控器放下,走過來給了我一個奶瓶。  那個時候,我的思維非常重要。  我在哭這個行為與有人給我奶瓶這個結果之間建立起一個關係。  基本上,我是這樣理解這個關係的,「當我哭的時候,有人就會給我奶瓶。  」現在,這成了一個「規律」。  邏輯很簡單:如果A,就會B;如果A和B,那就會C。  A(哭) B(有人給我一個奶瓶)=C(解了我的飢餓)下面我將介紹思維基本的工作機制,有時候稱作思維的架構。 第42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6)  這些架構就是思維的方式。  除了可以用概念來表徵這個世界,思維還需要以下這些成分:輸入:接受來自周圍環境或者來自我們自己大腦的感覺信息。  記憶:存儲知識必備的系統。  我們從周圍世界接收的信息儲存在我們的大腦和記憶里。  比如我們記憶中的生日、姓名以及其他信息。  操作:指的是一些規則。  這些規則(推理、問題解決和邏輯分析)決定著如何利用記憶系統中的信息。  以數學為例:如果我記憶中有100個數字,我遇到一道數學題,那麼對這些數字的處理就決定了我算題的方法。  輸出:是一個行動「程序」,由它來告訴大腦和身體的其他部分在思維過程結束時該幹什麼。  輸入認知過程的輸入成分實際上不是思維過程的成分。  實際上,我這裡討論的輸入是指感知。  輸入就是指我們把關於周圍世界的信息「放」進大腦里。  基本上,所有「外面的」信息都要進入我們的大腦供我們思考。  但是,信息是怎麼進來的呢?我們的感覺: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會輸入所有的信息。  這些感覺就是思維的原材料。  我們看到、聽到、聞到、嘗到的所有關於這個世界的信息都變成了我們思維的一部分。  你可以參閱第5章關於知覺的內容。  它們很快就消失了:記憶概念是我們對世界萬物的表徵,思維則是處理以概念形式存儲的心理符號的過程。  這些心理符號是怎麼保存的?通過記憶!記憶有三個獨立的存儲系統: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這個例子也許對大家理解記憶會有效。  想像你存錢到一個銀行里,取得一個活期存款賬戶。  我們都知道還有其他賬戶類型。  賬戶不同,我們儲蓄的收益也不同。  基本上可以這麼說,銀行以不同的賬戶類型、不同的方式來儲存我們的錢。  活期賬戶主要是供日常或者短期使用。  定期存款賬戶是為了長期收益打算。  我們的記憶系統也是以不同的方式存儲信息。  感覺記憶感覺記憶是一個分離的二級記憶系統,用於存儲通過感覺接收到的信息。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看過太陽後閉上眼睛看別處,結果如何?你的大腦里仍然有一個太陽的形象。  短期記憶短期記憶(STM)包括目前仍然在你意識中活躍的信息以及你注意到的信息。  書頁上的光,書上的字,肚子里的空城計,窗戶外面大街上的雜訊,這些都是你意識的一部分,都儲存在你的STM里。  你目前沒有意識到的內容則儲存在長時記憶里,也可能已經忘記了。 第43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7)  STM可以存儲多少信息?普遍的共識是它能存大約七條信息,上下有兩條的出入。  有時這叫做STM存儲容量的「魔力數字七」。  你有沒有覺得奇怪:所有的電話號碼都是七位?魔力數字七會告訴你為什麼!這是不是意味著在我們的STM里,只能存七個字、七個數或者七個簡單的項目?不,這多虧了組塊的過程。  通過組塊,我可以存儲更多信息。  組塊最經典的例子是利用記憶術,你可以把接收到的一大塊信息拆成一個個片語,以便於記憶。  下面是一個應用記憶術的簡單例子。  如果你要記一串東西,可以用每個單詞的首字母組成一個容易記憶的片語或者短語。  我永遠忘不了我八歲時學習的一個內容:Kings play chess on fine green silk。  你知道這幾個字代表什麼嗎?它代表生物學家劃分地球上不同有機體的方式:Kingdom, Phylum, Class, Order, Family, Genus, Species。  譯文為:國王在漂亮綠絲綢上下棋。  ——譯者注?譯文為:界、門、綱、目、科、屬、種。  ——譯者注STM系統的儲存時間大約是18秒。  只有通過複述,你才能延長STM存儲的時間。  複述就在你心裡反覆地大聲講述要記憶的內容,這樣你就不會忘了。  長時記憶被多次複述過的STM里的信息最後轉入了一個長期的記憶存儲系統,即長時記憶。  長時記憶有兩種存儲信息的方式:保持性複述:通過重複把STM里的信息轉移到長時記憶的存儲系統中。  精細複述:你在心裡詳細地複述信息,並把它整合到已有的記憶中。  當信息具有一定的意義並且與你已知的信息產生了聯繫,就很容易記憶,並且不易忘記。  我們的長時記憶系統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情景記憶:你的經歷中特別的事件和情境(結婚、生日、畢業、車禍等)。  語義記憶:描述事實的信息,比如重要的假日、美國第一任總統的名字和你的社會保險號碼。  程序記憶:怎麼做事情的信息,如騎自行車,算數學題或者試穿鞋子。  理論上說,長時記憶的時間和範圍是無限的,因為研究者還沒有發現一種測試其儲存能力的方法。  你只要記住,長時記憶的容量足夠你完成任何想做的事情。  一想起來你曾經忘記的那麼多的東西,你就會覺得這個說法不那麼可信。  既然信息就「在那兒」,那為什麼我們會忘了它?忘記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時,更多的是因為我們不能獲取那些信息,而不是信息不存在了。  當我們無法從記憶里回想某些事情的時候,是因為存在兩種類型的記憶讀取干擾。 第44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8)  這兩種造成讀取失敗的方式都是因為其他信息的阻礙,使某些信息不能進入記憶。  逆向干擾:因為新信息的阻礙,很難想起以前的信息。  正向干擾:因為以往信息的阻礙,很難憶起新信息。  下次你看電視連續劇的時候,儘力去記住開始10到12分鐘的細節、中間10到12分鐘的細節和最後10到12分鐘的細節。  或者聽講座的時候,儘力記住開始、中間和最後的內容。  你可能會注意到心理學家所說的系列位置效應。  一個節目或者講座最開始和最後的內容比中間的內容更容易記住。  為什麼?出現在節目或者講座開頭的信息總是能進入長時記憶,是因為沒有前面的信息的干擾。  節目最後的信息當時正被保存在短時記憶中,是因為這些信息剛剛才接收到。  中間的內容呢?忘記了。  這就是系列位置效應。  忘 了 吧!是不是曾經有人跟你說,把什麼東西忘了吧?試試這個:忘了乳酪吧。  有用嗎?你是忘了還是更想它了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有人告訴你把什麼忘了,你更想了,越發不可能忘了。  忘了是一個非常虛偽的建議。  如果他們真的想讓你忘了,就壓根兒不應該提它。  輕鬆處理信息思維過程的第三步就是執行心理操作或者進行心理活動。  心理活動最常見的兩個類型是問題解決和推理。  問題解決?馬蓋先,英國影片《百戰天龍馬蓋先》中的主角。  因為孩提時代擦槍走火的意外,馬蓋先出任務時從不帶槍、不使用暴力,以科學知識為工具,利用手邊小東西,化危機為轉機,在世界各地除暴安良。  就地取材、製造足以破壞敵人基地的爆炸物是他的絕招,而隨身攜帶的瑞士刀則是他最好的幫手。  美國報章形容「百戰天龍」塑造的人物是現代人夢幻的英雄,比007邦德更有辦法。  ——譯者注問題解決,這個詞說得直截了當。  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還記得電視節目里的馬蓋先?(MacGyver)嗎?他能解決所有遇到的困難。  他能把牙籤變成噴氣式飛機式的滑行裝置或者是火箭的發射器。  這個節目我曾經看得不亦樂乎。  然後我拿出我自己得意的工具箱,把我的烤麵包機拆開,想把它變成一個衛星接收器——四個小時後,我手頭還是一堆零件,再想烤麵包是沒指望了。  所以我認為馬蓋先的問題解決能力比我強。  紐維爾和西蒙(1972)是問題解決心理學的教父級人物。  針對這個主題的幾乎每一項研究都要引用他們的研究成果。  他們認為,問題解決包括基本的幾個步驟:1?問題的確定。 第45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9)  這就像你要想治療一個吸毒者或者酗酒的人,首先得確定問題的存在。  2?問題的表徵,包括構想出問題的初始狀態和目標狀態。  3?找出幾種可能的解決辦法並且對這些解決辦法進行評估。  4?選擇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  5?執行方案,檢驗其是否有效。  這幾步的首字母可以縮略成IDEAL(Bransford and Stein,1993):「I」確定問題「D」描述、說明問題「E」探索可能的方案「A」行動「L」回頭評價方案的成效雖然我們大部分人基本上總是重複地使用同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是很可能有很多解決的策略。  我們都知道怎麼使用試誤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我看到小孩在把不同的形狀放進不同的空格時,也用這種試誤的方法。  首先,他會拿起一個圓圈,把它放進每一個圖案的空格里,直到找到正確的位置。  接著以同樣的方法填補其他的空格。  這個策略非常簡單,但是有時候它卻是我們解決問題時能想到的唯一的方法。  在還沒有界定清楚問題是否存在或者已經確定部分問題的時候,可以使用試誤的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幾個問題解決技巧:手段——目的分析:把問題分成更小的子問題,各個擊破,直到得出最後結果。  逆向思考法:這種解決辦法就像把東西拆開再組裝起來,從而了解物體(問題)的構建過程。  頭腦風暴法:儘可能想出多種解決方法,不用考慮他們的對錯。  無論這些方法多麼不合理,不實際,或者聽起來很傻,很可笑,都沒關係;只需把它們都擺在那兒,在你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法之後再刪除它們。  即使你想到讓超人吹出冷氣的辦法來解決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都可以算作一個方法。  類比和比喻:使用類似物或者以前解決過的相似的問題來解決與以前的問題不相關的新問題。  古巴導彈危機?就像一個測試膽小鬼的核動力遊戲。  誰最先畏縮、猶豫或者害怕,誰就輸了。  我猜肯尼迪總統一定非常擅長這個遊戲。  1962年10月發生的古巴導彈危機是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進行的第一次真正的、直接的核對抗。  肯尼迪的強硬態度唬住了前蘇聯人。  赫魯曉夫最後宣布,從古巴撤走導彈,而美國人也作出了不再入侵古巴的承諾。  一場戰爭危機過去了。  ——譯者注推理和邏輯推理和按照邏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兩個主要的能力。  人類迷惑的時候會思考,動物不能。  我知道這個說法可能會引起異議,特別是大部分寵物主人認為他們的寶貝會通過叫聲告訴大家數學題的答案。 第46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10)  但是,請相信我。  還記得《星際旅行》中的史波克博士嗎?他總是那麼有邏輯,寇克上尉也總是能利用他感性的、情緒化的方法成功地解決問題。  邏輯和推理就談這麼多。  但是請記住,《星際旅行》只是一個電視節目,不是現實。  推理是一個思維過程,它是依據在結論之前所做的前提假設推出結論的過程。  前提是陳述事情的狀態,比如「所有的消防車都是紅的。  」另一個前提可能是「我爸爸上班時開著一輛消防車。  」所以合理的結論可能是,「我爸爸開著紅色的車去上班。  」推理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我們的結論是否有效或者是否符合邏輯。  當我們的觀點符合邏輯的時候,我們的推理就是一個好的推理。  我爸爸工作時開著消防車這個陳述因為符合兩個前提所以符合邏輯。  但是,如果我們這麼說:所有的消防車都是紅色的。  我爸爸的車也是紅色的。  因此,我爸爸的車是一輛消防車。  這就不合邏輯了!第一個前提並不能說明所有的車都是紅色的,只說了消防車是紅色的。  所以,包括消防車在內的其他卡車也可以是紅色的。  我爸爸可能開著一輛紅色的豐田。  這就是邏輯,它就像是一把校驗推理的尺子。  所有基本的推理都包括兩個成分:前提:關於事物或者事件的陳述。  用來支持結論。  結論:從前提中推出的觀點。  只有從前提中合理地推出的或者符合邏輯的結論才是有效結論。  兩種基本的推理方式:歸納:在歸納推理中,為了收集事實來支持或者證實假設的結論與情況(結論),你開始做些觀察(前提)。  比如:周一下雨了。  周二下雨了。  因此,我得出結論:周三也要下雨。  這就是一個歸納推理的例子。  利用兩項觀察或者兩個前提來預測第三個結論。  我想我們本地的天氣預報員也使用歸納推理來預測天氣,而不是利用在電視中做廣告的昂貴的電腦技術來預測。  演繹:演繹是使用前提來推出結論。  這些前提能夠提供真實、確鑿的證據來證明結論。  假設前提正確,那麼符合演繹邏輯的結論也是正確的。  演繹通常是從一般性的結論和個別原因開始推理。  下面的例子就是演繹:所有的人都應該是自由的。  我是人。  因此,我應該是自由的。  這個結論是順著前兩個前提的邏輯來的。  它應該是在前提的基礎上得出的。  下面是一個錯誤的結論:所有的雞都下蛋。 第47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11)  我的鳥下了一個蛋。  因此,我的鳥也是一隻雞。  為什麼這個結論是錯誤的?因為第一個前提只是一個大種類即禽類的子集。  第二個前提中的鳥屬於禽類這個大的種類,因此第一個前提的情況不適用於第二個前提。  如果我們把兩個前提反過來,就能得出一個符合邏輯的、正確的三段論。  所有的禽類都下蛋。  我的雞也下蛋。  因此,我的雞也屬於禽類。  輸出到目前為止,思維過程是這樣的: 輸入→記憶→處理信息處理完信息以後呢?那就是思維過程的輸出了,也就是「行動」階段或者結果。  如果我要用一些數字做減法題,我就要調動大腦中關於減法的記憶,在大腦里進行運算,然後大腦指揮我的手在紙上寫下答案。  這個輸出的過程叫運動程序,因為它包括肌肉的運動(比如腦袋上的肌肉運動)。  減法題的結果就是輸出。  但是,它不是一個肌肉運動程序,而是一個「心理」輸出,然後可能會使用嘴部肌肉把結果表達出來,這時就變成了一個運動程序了。  想像自己非常聰明很長時間以來,心理學家一直嘗試著解釋什麼是智力。  我們可以找到很多智力欠缺的例子。  你只要看看那些傻瓜的家庭錄像就會知道。  一位老兄在改電線之前忘了關掉電閘。  一位女士想給一個北極熊餵食,結果自己差點成了北極熊的美味。  我們也許覺得錄像中這些人的霉運很好笑,因為他們實在是太不聰明了。  另外一個有爭議的可能性是說,因為我們自己沒有那樣的不幸,所以有些幸災樂禍。  在解決問題、學習、邏輯思考、語言、理解和獲得概念、抽象化、整合、實現目標等能力方面,大家都存在差異。  所有這些重要的能力部分地說明了智力的本質含義,這些能力就是智力。  如果要更確切地定義智力,智力是一個人能力的集合,它可以使一個人獲取經驗、學習、思考並且成功地適應環境。  這樣一個廣泛的智力概念還包括類似於在大城市的生存能力這樣的概念,而很多接受心理治療的患者認為治療師不具備這種能力。  二因素論兩個因素?如果真有這麼簡單就好了。  從心理學家開始研究智力起,他們就非常依賴心理測試來研究概念。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智力理論是雙因素論。  這個理論認為智力包括兩個因素:g因素:一些心理學家編出一個測試心理能力的試卷,他們把這個卷子發給許多人做。  然後計算他們的得分,再把各個能力的得分取平均數,最後得出的分數就叫做一般智力因素。 第48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12)  這是二因素理論中的一個因素,通常叫g因素。  它表明在這種智力測試中你表現出的總體的智力水平。  此理論也叫智力的心理測量理論。  s因素:每一個分測試的獨立的分數就是s因素,或者叫特殊因素,代表一個人在具體領域中的得分。  把所有的s因素放在一起就是g因素。  通常測量的s因素包括記憶、注意和集中、語詞理解、辭彙、空間知覺、抽象推理的能力。  所以,心理測量理論中的智力得分就是你智力測驗中的得分。  為什麼?因為每一個測試都由一組小的測試或者分測試組成。  通常,在一個測試中得分高的人也會在其他測試中取得好成績。  換句話說,每一個測試單項能力的分測試之間互相關聯,這種關係表明他們都是一般智力的組成部分。  其他的相關理論有瑟斯頓提出的群因素論。  它和特殊因素是同一個概念,只是更加具體。  瑟斯頓認為,智力由七個不同領域中的能力組成:語詞理解、語詞流暢、計算、空間知覺、記憶、知覺速度和推理。  但是,這個理論也存在不少問題。  目前幾乎沒有什麼研究支持,而且,有些心理學家已經發現了100多種主要的心理能力。  所以有人說,是該把問題簡化的時候了。  斯騰博格的智力三因素論羅伯特·斯騰博格發展了智力的三因素論,部分原因是為了解決關於將都市適應能力作為智力因素的爭議。  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說愛因斯坦極其聰明,具有數學和物理天分,但是居然不會系鞋帶。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但是斯騰博格似乎同意這樣一個觀點:聰明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具有很好的常識和實用的智力。  這個理論中智力的三個成分是:成分智力:是指傳統智力測驗中的基本因素(記憶、言語流暢等)。  這是智力在學習書本知識方面的表現。  斯騰博格強調這些知識和日常生活是脫節的,解決不了生活中的問題。  愛因斯坦就具有這方面的智力。  經驗智力:包括解決兩種不同問題的能力:新問題和常規問題。  它需要一個人能夠識別與常規問題不同的新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執行解決方案。  背景智力:這是一種很實用的智力。  這種智力使人能夠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有了這種智力,你就不會從汽車前面走過去,告訴警察說你迷路了;也不會不知道如何處理已經堆到天花板的垃圾。  這就是智力在城市生活適應性方面的表現,也是在我們的患者看來治療師所缺乏的。  多元智力你是否曾經想過,是什麼使得邁克爾·喬丹成為那麼優秀的籃球運動員?又是什麼使莫扎特無需修改就一次性完成整個歌劇的創作?他們真是不一般!按照哈瓦納·加德納(1983)的理論,這些人擁有一種特殊類型的智力,不是我們常見的智力。 第49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13)  他們通常被人們稱為天才。  加德納觀察了一些極其具有天賦的天才,提出了多元智力的理論。  他認為人有七種智力,而這些智力不同於大部分人所認識的智力:身體—動覺智力:看起來邁克爾·喬丹這方面的能力非常強。  在體力活動中,身體—動覺能力強的人手—眼的協調性比一般人好,平衡感強,善於利用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四肢和軀幹。  音樂智力:如果你可以用手和腳同時打拍子,那你就有些音樂方面的智力了,雖然只有一點點。  音樂智力很高的人表現出異常突出的讀、寫、演奏音樂的能力。  視覺—空間智力:你是否曾經在你家後院迷了路?如果是這樣,那你的視覺—空間智力肯定不會高。  這是一種空間定位和移動的能力,也是在頭腦中形成三維圖像的能力。  語言智力:即傳統的讀、寫、說的能力。  口齒伶俐、表達清楚的人,還有詩人、作家、有天賦的演講者,他們都是語言智力高的人。  邏輯—數學智力:包括基本的和複雜的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人際智力:喋喋不休的人和二手車銷售人員都是人際智力很高的人。  一個「喜歡而且善於跟人交往的人」具有很好的交流技巧,知道怎麼去和人溝通,怎麼與人相處。  這些人的人際智力很高。  自知智力:你對自己了解多少?自知智力指的是理解你自己的動機、情緒以及個性的其他方面的能力。  按照加德納的智力理論,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  我可能非常擅長棒球、唱歌、解數學題,但是我可能在自己家後院迷失方向,也可能不會和人談話,也可能是最後一個體會到自己感情的人。  第7章  你感覺如何?本章提要  探討我們做事的原因  感覺很重要  或激動,或沮喪,或平和  情緒也有它們自己的心理  三思而後行  想想美好的愛情和殘酷的戰爭  人們為什麼每天起床去上班?為什麼我十幾歲的表妹要在肚臍上穿孔?人們為什麼要去健身房?如果我們不問這些有趣的問題,心理學還有什麼意思?這些行為沒什麼神秘的。  大部分人上班是為了謀生,我們吃飯是為了生存,我們繳稅是為了不進監獄。  這些事情於我們大部分人都有意義,我們無需花時間去想為什麼。  但是,當有人做了不一般的事情,或者極其困難的事,或者非常恐怖的事情,我們常常禁不住要問「為什麼?」?德蘭修女是阿爾巴尼亞人,但她一生都在印度的加爾各答為窮人服務,所以大家都稱她印度修女。 第50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14)  德蘭修女是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她是繼史懷澤博士195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以來,最沒有爭議的一個得獎者。  她除了被譽為「窮人的聖母」外,還被譽為「慈悲天使」、「貧民窟的守護者」、「貧民窟的聖人」等。  ——譯者注經歷性的創傷常常會留給我們這樣的問題:為什麼自己這麼不幸?尤其是當傷害的主動權掌握在別人手中的時候,我們就更容易發出這樣的疑問。  創傷常使我們困惑,希望尋求許多問題的答案,這些答案會幫助我們接受自己的感受。  我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有人要對另一個人做那樣的事情,但是我們在尋求答案的時候,並不是總往壞處想。  以德蘭修女?為例,她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為印度的窮人和病人工作。  為了那些窮人和似乎被遺忘的人,德蘭修女寧願自己生活在極度的貧困中。  她放棄了自己全部的物質享受。  她為什麼必須做這樣的事?她為宗教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盡了她最大的義務。  她生活在惡劣的條件中並且一直堅持到底。  她這麼做是因為她愛那些她為之奉獻的人嗎?無論她的動機是什麼,這個動機都是堅定而不可動搖的。  本章我將從心理學的角度介紹動機。  如果我們不知道人們行為背後的原因,或者不知道人們的想法,我們就不可能全面、詳細地理解人的行為。  除了探索動機理論,本章還將介紹情緒。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情緒是所有人最重要的動機因素。  心理學家大談情緒,認為它們在人類行為與心理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為什麼我們做此事而不做彼事」與我們的情緒有很大關係。  第7章你感覺如何?第三部分思維與情感如果你去看心理諮詢師,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是諮詢師總要問你「你感覺怎麼樣?」為什麼我們這麼關注情緒情感?餓了,累了,這些感覺都很重要。  對了,飢餓是情緒嗎?那疲勞呢?有些人似乎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情緒,在情緒突然來臨時毫無準備。  另一些人似乎與自己的情緒「聯繫」太多了。  飢餓和勞累不是情緒,但是情緒就像食物和睡眠一樣,對於我們心理的健康非常重要。  找托尼尋求一些動力托尼·羅賓斯?(Tony Robbins)建立了一個億萬美元的企業王國,幫助人們尋找做事的動機。  他是一個善於鼓勵人的演講者。  我對他使用的激勵技巧的細節不甚了解,也不確定他的那些技巧是否有效。  但是贊助他的名人之多,都可以組成一個軍隊了。  從商業角度來看,他的方法是否有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期望受到激勵。 第51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15)  人們需要動力。  他們花很多錢按照托尼的方法給自己打氣。  托尼·羅賓斯,本來是一名貧窮潦倒的小夥子,自從他發現內心蘊藏著無限的潛能之後,生活便開始大為改觀,成為一名充滿自信的成功者。  如今,他是一位白手起家、事業成功的億萬富翁,是當今最成功的世界級潛能開發專家。  ——譯者注很難想像沒有了動力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  沒有了做事的動力,我們會整天坐在沙發上,吃著薯片看電視。  不是每個人都想拯救世界或者治癒癌症!無論我們做什麼,研究動機的心理學家都相信,我們有些心理活動是與動機分不開的。  相信你的直覺植物朝陽生長是因為它們想朝陽嗎?有沒有一個叛逆的植物,一個植物群中的害群之馬,朝陰面生長,只是為了顯示自己與眾不同?植物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願想朝哪生長就朝哪生長,它們朝陽生長不是自己的意願所能決定的,它們朝陽是因為它們的存活要靠陽光。  朝陽生長是它們的本能。  你想用點腎上腺素來對付熊嗎?我們感謝進化的過程,因為它賦予了我們生存的本能。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某些特定的行為得到了自然的選擇(選擇「保留」)因為它們有助於我們種群的延續。  設想有一群人與狼、熊和其他一些危險的動物生活在森林裡。  有一天,這一群人中的三對男女遇到了一隻熊。  其中的一對男女看見熊後拔腿就跑,結果他們逃脫了。  另一對男女嚇傻了,站著沒動。  最後一對男女用棍棒、石頭與熊搏鬥,結果還是成了熊的美味。  如果逃跑的那對男女決定生育,那他們的孩子遇到熊後成功逃跑的機會很大。  另兩對夫妻(原地沒動的和與熊做鬥爭的)餵了熊,也就不會有後代了。  這就是進化的殘酷。  它只選擇有利於人類生存的特徵保留下來。  活下來的人才能傳宗接代。  我們認為那對逃跑的夫婦比其他兩對夫婦有更好的本能。  他們的生存能力最強。  本能可以幫助我們延續基因庫中的生命。  本能是一個自動的、無意的、先天的行為,在應付個別刺激時出現。  我們日常所用的很多詞都與人類的本能有關:母性本能,生存本能,殺手本能,勇氣本能等。  本能使我們不得不做某些事情。  本能下的行為是自動的、不自覺的。  詹姆斯·麥獨孤找到一個方法來劃分我們的基本本能。  本能具有目的性,它指引我們的行為朝向特定的目標——比如生存!麥獨孤認為可以通過本能想要實現的目標來確定本能的類型。 第52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16)  他分出了許多種本能,包括父性和母性、覓食、交配。  所以,不要因為吃了那麼多乳酪漢堡就心裡不踏實,你只是受覓食的本能驅使而已。  許多對本能的研究都是用動物做實驗。  大雁飛到南方過冬,為什麼?也許因為它們喜歡佛羅里達游泳池邊的欄杆,或者只是它們的本能。  康拉德·洛倫茨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動物的本能行為。  洛倫茨使用的一個特別的方法叫動機的習性學方法。  按照生態學研究專家彼得里的觀點,本能行為具有行為特定能量——一個特定的刺激使本能變成了行為。  所有的本能行為都有特定的導火線,稱作鍵刺激。  一個好的咖啡店就是我愛喝咖啡的本能的一個鍵刺激。  咖啡因可能曾經有助於我們祖先的生存。  來自環境、來自動物群中其他成員的鍵刺激物,稱作引發物。  主要的刺激會產生固定的、自動化的行為。  這些行為稱作固定動作模式,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康拉德·洛倫茨所說的印刻。  印刻是幼小動物與其父母之間一種無法割捨的本能。  記不記得有這樣一個卡通圖像:剛從蛋殼中孵出的鴨寶寶會追隨它第一眼看到的動物,即使這個動物不是鴨子,鴨寶寶也會把它當成自己的父母。  覺得自己的需要急需滿足大部分人會為錢或者經濟狀況操心。  我相信,即使世界上的電腦軟體巨頭,也難免會為錢的問題度過一兩個難眠之夜。  有些人已經學會了如何預算。  我們為房子、汽車、醫療或者日常開支而攢錢。  在有結餘時,我們甚至留點錢用於娛樂。  當我開始預算自己的生活時,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我逛商店時看見了我喜歡的東西,比如一個新的CD或者一雙鞋子,我會問自己是否真正需要那個東西。  預算的功能之一就是算計我們真正需要什麼,算計我們怎樣把錢花在刀刃上。  我首先把錢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我的需要是最有力的決定因素,它決定我如何使用自己的錢。  甚至可以說我是被我的首要需要所驅使(或者推動)。  滿足我的需要是我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我生活中的驅動力。  需要驅動我們的行為;它會給我做事的動機。  克拉克·赫爾提出了一個動機理論,強調需要的滿足。  需要源於兩樣東西——恆定狀態與重獲平衡。  當我的需要得到滿足時,我會體驗到恆定狀態,隨之我會體驗到平衡感。  當我的需要沒有滿足時,我會心理失衡,然後我會受到動機驅使,採取行動滿足需要來重獲平衡。 第53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17)  赫爾的理論又叫「驅力減低說」,因為我是被驅使著去滿足自己的需要,驅力就是朝向需要滿足和恆定狀態的動機。  驅力有兩種:生存所必需的生理需要叫原始驅力。  飢餓、疲勞、渴都是原始驅力。  想想看,原始驅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  我們生活的大部分都是圍繞滿足飢餓和居住需要而活動的。  除了原始驅力,就是次級驅力。  大部分次級驅力是從我們的家庭、社會團體和較大的文化圈中學習而來。  當次級驅力與原始驅力存在關聯時,這些次級驅力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為了自己將來的家庭能有更好的條件,我們被驅使著去上學。  次級驅力本身沒有什麼內在價值,只有與原始驅力相聯繫時它們才有意義。  驅力減低說的其中一個局限性是沒有涵蓋看來與我們的生理需要關係不大的需要類型。  衝浪會重建我體內的平衡嗎?衝浪滿足的是什麼基本需要?進一步說,如果不去衝浪,我就會不高興,不能去工作,也不能去吃飯。  這樣,衝浪就成為次級驅力長鏈最底層的需要。  我們大部分人,幾乎不可能刻意地去把我們的活動局限在只是滿足最低的生理需求這個標準之內。  亞布拉罕·馬斯洛的動機理論雖然不是一個學術上的本能論,但是它表明我們的動機是出自一系列的基本需要,而這些基本需要是我們自然而然就想竭力去爭取的東西。  馬斯洛認為有些需要比其他需要更基礎。  吃飯的需要比英語期末考試得A的需要更為重要,它們都是需要(至少某些人是這樣),但是前者比後者更基礎。  馬斯洛創立了一個需要層次理論。  列舉了人類的一系列需要:最底層和最基本的層次是基本的生理需要,比如餓、渴和睡眠。  這些需要指引我們採取行動去滿足它們。  第二層是安全的需要。  我們需要住所的安全保護。  第三層是愛與歸屬的需要。  第四層是自尊的需要。  我們努力來增進我們的自我價值感。  最後一層是自我實現——發揮我們最大的潛力、獲得最高層次的自我意識、實現自己的慾望。  當我們到達塔頂時,我們就有高峰體驗,或者有一種感受,表明我們到達了動機的最高級別。  激發對頂級肋排的興趣最佳喚醒水平理論被認為是驅力減低說的一個更完善的版本。  我們不只是被驅使著去滿足最低層次的生理需要,我們還儘可能地去滿足最高級別的需要。  「滿足最高級別的需要」是什麼意思?把這個看作是喚醒的「頂級肋排」理論。 第54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18)  當身體需要能量時,我們就感到飢餓,就會激發出首要動機或者驅力去尋找食物。  如果這個理論是喚醒的「漢堡包」理論或者是「喚醒理論的最低級別」,我就只是拿到一個漢堡包吃了就結束了。  但是如果我能吃牛排,我為什麼要去吃漢堡包?我可以既滿足我的原始需要,同時又享受美味。  最佳喚醒水平理論的另一個成分是我們被驅使著去尋找最佳喚醒水平,以此來使我們的表現最佳。  耶克斯和多德森對最佳喚醒水平的研究表明,中度的喚醒水平下我們的表現最佳——既不是太放鬆,也不是太緊張。  這稱作耶德二氏定律。  我猜就是因為這一點,最佳喚醒水平理論更像喚醒的「雞肉—煎牛排理論」,而不是「頂級牛排理論」。  你有沒有在一大群人面前或者教室前面講話的經歷?你當時緊張嗎?緊張成什麼樣?摔倒了?還是暈過去了?那樣的緊張狀態是一種極度的喚醒水平,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那種狀態下不會發揮出最佳水平。  如果太放鬆,可能也不會投入足夠的努力來準備演講,最終也可能是一次失敗的表現。  最好的狀態是中間狀態:既不太緊張也不太輕鬆。  尋找更便宜的長途電話公司是值得的每周我至少會回家一次,當看到我的電話閃紅燈時,我就在想,是誰打的電話呢?是我好久不見的朋友嗎?還是一個失去聯繫很長時間的親戚?不,是討厭的長途電話公司,他們想讓我選他們做電話服務供應商。  很多營銷努力都基於叫做期望理論的動機理論。  期望理論認為,動機是當我們分析了某種行為帶來的潛在的獎賞以及實現這些回報的可能性之後的結果。  長途電話公司指望我能因為期望某種獎賞而換用他們的服務。  這是一種很直接但是卻有力的激發動機的方式。  當你能夠引誘用戶相信獎賞,並且很可能馬上就會蜂擁而至的時候,這種方法就更為有效。  與期望理論密切相關的動機理論對問題的解釋比較簡單。  這個理論說,我們是受到驅使才去努力獲得獎賞或避免類似疼痛這樣的負面體驗。  我對付電話公司的經驗就是,讓自己認為換服務商只會帶來不快,而不會帶來節省幾塊錢的獎賞。  不管事實是否如此,我預期到的結果對我的行為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所以,每當我看見長途電話公司的電話信息,一概刪除。  對立過程理論有時候我們受動機驅使去做的事情並不是我們喜歡做的事情,比如說去健身房。  至少我認為去健身房並不是件愉快的事。  許多人做的事情從表面上看並不愉快,而是痛苦,但這並不是說我們有受虐的需要或者本能。 第55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19)  動機可能產生看來不愉快甚至痛苦的行為,這種現象可以用動機的對立過程理論來解釋。  很多人喜歡吃辛辣的食物。  對立過程理論認為我們熱衷辛辣食物的動力不是接收到的最初的反應或者刺激,比如辛辣食物帶來的痛苦,而是最初反應之後帶來的體驗。  每一個出現的反應都有一個稱作對立過程的相對的反應。  在接收了特定的刺激之後,最初的反應減弱,對立的反應增強。  辛辣食物相反的反應或者相反的過程是什麼?內啡肽——身體釋放的一種自然的去痛劑。  辛辣食物對我們的舌頭髮生化學反應,灼燒舌頭,而身體則用這些自然的去痛劑來與燒灼作戰。  當內啡肽去痛劑產生作用、灼燒感減輕時人會感覺很舒服。  愛吃辣的人認為他們是愛吃食物里的辣調料,但是按照對立過程理論,他們是對內啡肽這種麻醉劑上了癮,他們灼燒自己的舌頭,是為了享受對立的反應,是為了體驗相反的、內啡肽釋放後的反應。  情緒——幹了無數的壞事情緒的力量可以加速我們的行為或者使我們開始採取行動。  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動機理論研究過情緒的力量。  情緒和動機密切相關。  當我們需要什麼或者需要未被滿足時,我們就受到激發,去滿足需要。  當肚子咕咕叫時,我們就知道餓了。  情緒有助於身體發揮功能情緒是信號,指示我們是否實現了我們的目標,除此之外,弗里達還指出了情緒的一系列其他功能。  情緒使我們對潛在的危險情境有所準備,給我們警告。  加文·德·貝克爾在他的書《恐懼的禮物》中對情緒的這個作用作了高度評價。  一句話,恐懼救了我們的命。  你是否曾經處在一種感覺不大對勁的情境中?那種「感覺」就是你的情緒,它警告你可能的危險,而這個危險是你不可能觀察到或者意識到的。  德·貝克爾說我們應該多傾聽那個聲音,多去適應那個聲音——它是一個有利的生存工具。  好的情緒可以使我們從面臨的苦難或者苦悶中解脫出來。  幸福的感覺很好。  如果我們從來沒覺得高興,那是什麼樣子?一定很痛苦!和快樂的人建立好關係很容易,人感到快樂就會去社交,可能會有浪漫的事發生,可能會生孩子,那麼最開始的父母快樂的基因可能就會遺傳下來。  情緒讓我們成為更受歡迎的人,使我們獲得更多的社會關係。  情緒的另一個理論來自進化心理學,這種理論在過去的數年中贏得了更多支持。  心理學家認為特定的行為和心理過程是通過自然選擇過程發展的適應性反應。 第56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20)  情緒就是這個適應過程的一部分。  考斯米茲和托比提出,我們擁有廣泛的行為和心理程序(思維計算程序),這些程序幫助我們應對生存的挑戰。  每個程序獨立發揮作用,將會是一場噩夢。  如果你認為準備一次野營旅行有物質困難,嘗試去協調一下我們所有的行為和心理過程。  這就是情緒起作用的地方。  考斯米茲和托比把我們的情緒看作「程序的主宰者」,負責組織和整合所有的行為和思想。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的情緒起調節作用,幫助我們判斷個別情境中需要採取的行動和我們是否已經達到了預期目標。  但是,當其他心理需要,比如自尊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我們如何能知道呢?當這些需要沒有被滿足時,情緒會告訴我們。  我們的情緒告訴我們,我們沒有滿足我們的動機目標(比如,以失望的形式)或者我們正在滿足動機目標。  情緒是複雜的現象,由相互聯繫的三個成分組成:主觀體驗:當我有了一種特殊的情緒,我稱之為感情。  我悲傷的感受可能是想哭、沒有力氣或者什麼都不想做。  這是我關於悲傷的經歷;它是我的主觀體驗。  生理反應:所有的情緒都會有大腦或者神經系統活動的反應。  我們生氣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難過時會感覺很累。  表達成分:每一種情緒都有外在表現,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  面部表情、肢體語言、舉止、單詞、短語、手勢和其他不計其數的表達和交流方式。  哪個在先,身體還是心理?如果情緒包括三個成分:主觀體驗、生理反應和表達成分,那麼哪個先發生呢?是否因為我認為或者感覺到生氣,然後肌肉緊張?是否因為我先說我餓了,然後才餓?想探明這個過程的先後順序非常不易——對情緒的爭論就像是先有雞後有蛋還是先有蛋後有雞這樣的問題一樣。  但是不用擔心,有人已經把這個問題搞明白了。  有三個主要的理論對情緒的成分發生的先後順序作出了解釋。  詹姆士-蘭格理論試圖理出個頭緒來。  當我們遇到導致情緒反應的情況或者刺激時,我們的身體先作出反應。  我們都擁有一套應對情緒刺激的自發的身體反應。  我們的餓感覺系統首先作出反應,把信號發送到大腦的情緒中心,創造出一種覺醒狀態。  生理反應之後,大腦會分析發生了什麼事。  最後,在覺醒和評估之後,情緒的主觀體驗出現了。  比如,這時,在分析了一長鏈的生理反應之後,我們的大腦會識別出恐懼。  在我們認識到了這種情緒體驗之後,我們就能表達這種體驗。 第57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21)  首先,我們看到了恐懼。  然後我們心跳加快,其他與恐懼相關的生理反應也出現了。  我們可能作出這樣的分析,「我的心跳很快,我正在逃離恐懼情境。  我一定是嚇壞了。  」只有分析之後,我才能述說自己的感受,「我嚇壞了。  」坎農-巴德的情緒理論是詹姆士-蘭格理論的一個演變。  這個理論也認為先有刺激引發的生理反應,然後才有情緒的主觀體驗,但是這個理論有個小小的轉折。  坎農-巴德理論認為,肌肉被喚醒以及其他的順序動作等複雜的行為並不是首先產生的生理反應。  大腦中某些被認為不太複雜的部分最先被激活。  這些大腦中「低級」的部分會同時發信號到三個「較高級」的大腦區域:評估區,喚醒區和體驗區。  與詹姆士-蘭格理論相比的主要區別是在這個理論中,喚醒、分析、體驗和表達都是同時發生的,但必須是在大腦中的更為基礎的部位綬帶提示或者被喚醒後發生。  所以,我遭遇恐懼情境,大腦的低級部位被激活,然後是同時發生的一系列動作:我逃跑,分析逃跑的原因,意識到我受到了驚嚇,喊叫「救命,我要死了」。  看來事情還沒那麼複雜,夏克特(Schacter)和辛格(Singer)提出了情緒過程的第三種理論。  他們的二元素論借鑒了詹姆士-蘭格和坎農-巴德的理論並做了微小的改變。  他們不認為評估過程之後最先發生身體或者大腦低級區域的反應,而是認為生理反應和認知評估是同時發生的。  這就形成了一個反饋循環,共同產生情緒的主觀體驗。  評估的過程要使用情境或者環境中的信息。  在進行評估之前,任何的情緒喚醒都沒有什麼區別(不針對某一個別的情緒)。  表達自己當有人微笑時,她快樂嗎?有人怒視著你、胸口起伏、滿臉通紅,他是什麼感覺?你能猜到他正在體驗什麼情緒嗎?當然,你可以猜得到。  所有的情緒都有外顯的、表達出來的成分,包括口頭信號、臉部表情、眼神交流、其他的身體動作和一些非言語的表現。  有人相信情緒的表達成分是天生的。  通過觀察外在表現來辨別別人感受的能力也是天生的。  有些情緒表現是普遍一致的,比如,開心時微笑,不開心時皺眉。  我們如何表達情感和什麼時候表達,以及感受和表達什麼樣的情緒是合適的,這些都與我們生活的文化環境有很大關係。  當然,特定的環境也會制約我們情緒的某些方面。  通常,我們不會在葬禮中歡呼大笑,也不會對誇獎我們或者給我們禮物的人發火、尖叫。 第58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22)  語言可以表達我們的情感,表現在如下方面:語速:根據我們的感受,語言速度可以加快也可以減慢。  語調:我們的語調可以很好地表現我們正在經歷的情感。  聲高:聲音的高低也很能說明問題。  比如,當我們生氣或者激動時會提高音量。  注射點有意思的東西請考慮一下華萊士和戈德斯坦的實驗。  研究中的被試被注射了腎上腺素來激活他們的交感神經系統。  這會讓他們出現斗還是逃的反應。  有些被試被告知,注射會使他們發怒,另一些被試對注射的東西一無所知或者被告知了一些錯誤信息。  然後把這些被試分成兩組:一組置於令人生氣的情境中,另一組被置於愉悅的情境中。  生氣情境中的這一組要填寫一份侮辱性的問卷,設計這樣的問卷就是要讓他們生氣。  愉悅情境中的這一組和一個研究人員待在一起,這位研究人員一直在大笑或者微笑,所以第二組過得很開心。  兩組人注射的是同一種藥物,所以他們的生理反應是一樣的,喚醒狀態也是一樣的。  但是同樣的喚醒狀態會產生同樣的(續)情緒嗎?你認為呢?生氣組的被試說他們感到氣憤,愉快組的說他們很開心。  記住,這兩組的生理喚醒一樣,但他們體驗到的情緒是不一樣。  這些情緒體驗是自主神經系統被喚醒後的普遍經驗,是基於他們從環境中接收到的信息。  就像二因素理論預期的那樣,被試顯然是在評估了情境後給他們的生理喚醒打上了標籤。  如果你想生氣時還能表現得很鎮靜,那就放慢語速,軟化音調,降低音高。  如果你想威脅某人,那就要語速快,聲調嚴厲,聲音還要大。  這樣就傳遞了一個信號:你生氣了。  人類體驗了許多種不同的情緒,例如恐懼、悲傷、高興、厭惡。  花一點時間想像自己的生活:你最常體驗的是什麼情緒?作為一個治療師,我見過所有的情緒,但是愛和怒是兩種時不時就會出現的情緒——可能比其他的情緒更頻繁出現。  人們想談論他們渴望被愛,以及得到愛、給予愛等。  他們在安全的、自己知道並不會被報復的地方也想表達自己的氣憤。  近看兩種最常見的情緒:愛和怒愛讓世界運轉。  愛是否讓世界運轉?這個問題並不能抹殺愛的巨大力量,愛控制著我們。  大部分人想要愛,即使有時我們不想承認這個事實。  被人愛或者愛別人的感覺都很好。  世界上有太多的愛,如果你想反駁這個說法可非易事。  對於那些認為愛有魔力的人,我希望我的心理分析沒有打破你的夢想。第59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23)  哈特菲爾德(Hatfield)與雷普森(Rapson)認為愛有兩種類型:熱烈的愛:強烈的愛,帶有性和浪漫的特徵。  是羅密歐和朱麗葉之間的那種愛。  你絕不會對你祖母有這種愛!同情的愛:這種愛是我們對家人和朋友的愛。  沒有太多的激情,但是高度依戀,富有責任,彼此親近。  羅伯特·斯騰伯格(Robert Sternberg)創立了一個愛的理論,列出了六種愛的形式。  不同的愛按照激情的程度來區分:激情,一個人寄予另一個人的強烈的慾望和期望,並且以與對方發生性關係為滿足;承諾,一種信念,相信一個人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會守在身邊;親密,與另一個人分享最深、最隱秘的感情和想法的能力。  斯騰伯格的六種愛就是基於不同層次的激情、承諾和親密。  聯繫:彼此親密,但是沒有激情和承諾。  和治療師的關係就是這種愛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可以告訴治療師我的想法和感受,但是我對他沒有激情和承諾。  痴迷:有激情,但是沒有承諾和親密。  這種形式的愛就像性慾。  一夜情或者七年級時發生的愛就是這一種。  空洞的愛:有承諾,但是沒有激情和親密。  一些已婚夫婦為了某種必要性或者方便而彼此承諾或者生活在一起,但是缺乏激情和親密。  虛幻的愛:彼此高度承諾,激情滿懷,但是親密程度很低。  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愛看起來就是這種類型。  他們幾乎沒有什麼機會說話,我一直不明白他們怎麼能夠變得親密。  同情的愛:有承諾,也親密,但是沒有激情。  這是一種純粹的很好的關係。  圓滿的愛:斯騰伯格使用圓滿這個詞來描述這種愛,我猜是因為它是一個完整的包裹:高度熱烈的激情,堅定的承諾和高度的親密。  這就是「圓滿」。  愛的基礎是在童年期建立的嗎?有些心理學家認為我們成人與愛相關的一些關係是童年期依戀關係的延伸。  童年期經歷了健康的依戀關係,成人後就擁有成熟的關係,高度親密,高度信任,即使是高度的相互獨立,關係仍然令人舒服。  與早期的看護者經歷了焦慮或者矛盾的依戀關係的孩子可能較易「墜入愛河」,以此尋求迅速的、極度的親密,他們對任何拋棄的跡象都反應強烈。  《致命吸引力》(Fatal Attraction)里的人物格倫·克洛斯(Glenn Close)年幼時一定經歷了非常痛苦的依戀關係。  避免社會交往的孩子們傾向於不適應親密的關係,並且在成人後的關係中很不願意依賴他人。  哈特菲爾德與雷普森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愛的模式,這種模式以心理圖式或者符號的形式存在。 第60節:第三部分 思維與情感(24)  愛的模式形成於生命早期,在日後我們經歷不同的關係時得到修改和強化。  這種模式塑造著我們看待不同關係的方法,決定著我們對不同關係的期望。  看起來那些進入電視徵婚節目的人具有很有趣的愛的模式,因為他們中某些人的期望很有意思。  按照每個人對親密和獨立的不同接受程度,按照他們對浪漫關係的期望程度,適用於浪漫關係的基本的愛的圖式被分成了六種。  一般的:沒有密切的連接。  只希望建立普通的關係。  接著做夢吧!依戀的:尋找親密(有些過頭),害怕獨立。  誰有小抹刀?善變的:親近和獨立都覺得不自在。  不能自己下決心。  已經拋硬幣做決定了!安全的:樂於親密關係和獨立,不喜歡倉促做事。  害羞的:害怕太親近,非常喜歡獨立。  別跑!沒有興趣的:不喜歡捲入任何關係。  對於這些愛的圖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  很難判斷誰會使用某一種模式多,某一種模式少。  不同的模式適用於不同的生活時期,但是大部分人努力尋求安全的模式。  如果有人感覺他的模式給生活帶來了麻煩,心理治療是一個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說起生活中的問題了,發怒就是一個值得我們多注意的問題。  一方面,我們常常不能以健康的方式來宣洩我們的怒氣。  但是另一方面,怒火每天都會以不恰當的、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  不管是哪種方式,發怒是一種自然的情緒,在我們的關係中,就像愛一樣重要。  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T恤,上面寫著「我沒有偏見;我恨每一個人」?那些字寫得多好,不是嗎?這比帶著卡爾文卡通圖片的保險桿的貼畫好多了,《凱文的幻虎世界》(Calvin and Hobbes)中的凱文對著任何東西小便,從象徵不同汽車製造商的符號到國內稅務署。  有時候感覺我們像是生活在一個怒氣沖沖的社會。  怒氣哪裡來?很多理論對此都有研究。  一種觀點說怒氣是經歷了負面的、痛苦的感情後產生的後果。  任何事情都能導致負面的情感:身體不舒服,肉體的疼痛,活動受限,甚至是噪音。  我想把這個理論稱作「牢騷因素」。  醫生說,我們生氣是由於如下情況:心情沮喪時:心情不好的人更易發火。  即使是悲傷和難過也會引發怒火。  當有人接近時變得非常惱火也是很正常的。  想做的事遇到阻礙時:斯若夫(Sroufe)認為存在憤怒系統。  這個系統的工作原理就像一個壓力鍋。  我們一次次地受到阻礙,最終會因為一次障礙爆發脾氣。  這個理論沒有說明我們怒火爆發的臨界點。  與依戀的對象分離時:依戀的對象就是你與之接近並且建立穩固的情感聯繫的對象。  這個理論是通過觀察年幼孩子與母親分離時的反應得出的,好像同時適用於成年人。  你有沒有見過,有人在其浪漫的另一半提出分手時大發雷霆?雖然憤怒可能很具毀滅性,但它是一種有效的、重要的情緒,有它積極的一面。  憤怒也有很強的適應性,可以幫助自衛,有時還可以預防別人對我們的侵犯。  如果有人要傷害我們,有時表現出憤怒的情緒會讓對方不敢輕舉妄動。  但是,記住,有人會以更大的怒火來還擊你的怒火,所以,小心點。  發怒可以在短期內調動你的大量體能。  它可以點燃我們的野心。  只要我們能夠恰當地、富有成效地宣洩,憤怒不一定是毀滅性的。  研究表明,恰當宣洩憤怒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較少出現情緒和社會問題。  嬰兒和初學走路的孩子有時會利用憤怒作為一種信號,表明他們很無助,需要別人的幫助,比如,給他們一些食物。 第61節:第四部分 向正確的目標進攻(1)  第四部分向正確的目標進攻第五次浪潮里奇·坦南特作「他們說你點著了自己的床是求救的信號;把我的車開進湖裡也是渴望救助的表現;考試失敗了也是在求救。  下次你再想求救,可不可以事先說出來?」 本部分提要第8章  巴甫洛夫的狗本章提要  條件反射讓事情變容易了  傳授老狗一些新花樣  在刺激和反應間建立聯繫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當門鈴響的時候自己就會覺得餓想吃比薩?也可能你不會。  如果你沒想到比薩,那比薩公司花許多錢做的廣告看起來就沒什麼作用了。  那為什麼門鈴一響你就感到餓,想吃比薩呢?廣告給觀眾傳達了這樣一個形象:融化的乳酪,油亮的義大利臘腸。  這個形象多多少少會刺激你的食慾。  然後,門鈴響了,送比薩的人站在你門口。  做比薩的人想讓你聽到門鈴就想到比薩。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我們暫時把話題從比薩轉到哲學問題上,來揭示比薩製作天才成功的秘密。  一百多年前,一群英國的哲學家想找出思維的特徵。  他們認為思維是通過經驗聯繫起來的,經過整合一系列的觀點。  任何兩種感官體驗同時出現,他們之間就會產生聯繫。  當一種體驗或者事件發生時,另一種也會自動出現。  這些英國哲學家把這個過程稱作聯想學習,因為同時出現的兩件事之間有了聯繫。  每一次我上高速路,都會想到繁忙的交通。 第62節:第四部分 向正確的目標進攻(2)  高速路交通。  它們一起出現,所以相互聯繫。  為了建立聯繫,它們必須遵循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接近性:只有當事情同時出現時才會建立聯繫。  比如,每周一早晨我醒來想到要去工作就覺得沮喪。  因此,對於我來說,工作和醒來就建立了聯繫。  頻率:事情同時出現的頻率越高,聯繫越穩固。  比薩廣告背後的天才一定研究過英國這些聯想家的理論。  或者,他們在心理學課上學過聯想學習的內容。  廣告試圖用接近定律來使你在門鈴聲和吃比薩之間建立聯繫。  這樣,每次門鈴響,你都會想到「訂個比薩吧」,因為你已經覺得餓了想吃比薩。  狗的唾液這個題目有失文雅,是吧?如果讓你研究狗的唾液分泌模式,你覺得怎麼樣?如果是我,我寧願去看牙醫。  這的確是我的真實想法。  有一個勇敢的人,俄國的生理學家伊萬·巴甫洛夫,就做了這樣的研究。  實際上,當時巴甫洛夫正在研究狗的消化問題,試驗中卻發現了另外一個現象:食物的出現會自動刺激狗的唾液分泌,他對此很感興趣,就開始著手研究。  他發現唾液的形成是無意識的。  第8章巴甫洛夫的狗第四部分向正確的目標進攻你也試試。  在心裡想像一種美味,看看你的嘴裡是否開始流口水了。  流了吧?那是因為分泌唾液是食物引發的反射性反應,是一種反應方式,表明我們的身體準備接受食物了。  唾液會幫助把食物變成易消化的小塊。  巴甫洛夫設計了一種工具,可以用來直接收集從狗的唾液腺體分泌出的唾液。  然後他用這個工具測量狗分泌了多少唾液。  他先把拴著的狗拉進籠子,用一根管子接到它的唾液分泌腺體上。  然後這位科學怪人開始測量唾液的量。  即使是好萊塢奇才也難想出這種怪異的情景。  巴甫洛夫很可能對自己的這個研究結果很滿意,但是有一天,奇怪的事發生了——即使有時食物沒有出現,狗仍然分泌唾液。  怎麼回事?還有其他東西會導致唾液分泌?巴甫洛夫用聯想論者的觀點來解釋這個現象。  他說,狗已經學會了把食物和其他刺激物相聯繫。  但是這裡的其他刺激物到底是什麼呢?巴甫洛夫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來研究狗如何學會自動地把非食物的刺激物與能導致唾液分泌的食物進行聯繫。  其中一個經典的實驗是這樣的:1?巴甫洛夫把狗牽進籠子里。  用唾液管接到狗的唾液腺上。  2?他搖鈴觀察狗是否分泌唾液。  結果是狗不分泌唾液。 第63節:第四部分 向正確的目標進攻(3)  3?然後,他又搖鈴,幾秒鐘之後,他給狗呈現食物。  這時狗分泌唾液了。  4?之後,他把搖鈴和餵食重複了好幾次。  這些配對的行為叫嘗試。  5?巴甫洛夫認為已經進行了足夠多次的嘗試之後,他就只搖鈴,不餵食。  6?他發現僅搖鈴這個動作也可以使狗分泌唾液。  條件反應和刺激巴甫洛夫的發現叫經典條件反射。  實驗之後,他列出了經典條件反射的四個必要成分:無條件反應(UR):當見到食物時,巴甫洛夫的狗無意識地或者說反射性地分泌唾液。  食物一出現它們就會分泌唾液,不需要任何其他條件,是完全無意識的過程,無需學習。  巴甫洛夫把這個反應叫無條件反應,或者說非學習型反應。  它是無需學習就可以作出的反應。  比薩公司依靠那些美味比薩圖像讓你非常自然地就感覺到餓、想吃比薩。  除非你剛吃過大餐,否則這種方法很靈,不信打個賭。  這也就是為什麼比薩公司通常不會在晚飯後的時間播放廣告——而是在餐前或者餐中播放。  無條件刺激(US):巴甫洛夫呈現給狗的食物叫無條件刺激。  它導致或者產生無條件反應。  食物唾液。  多容易!條件刺激(CS):在那個典型的實驗中,巴甫洛夫的響鈴稱作條件刺激。  它是有條件的或者是通過成對的嘗試與食物產生聯繫。  足夠的嘗試之後,條件刺激就會引發所期望的、自發的反應。  條件反應(CR):一旦條件刺激產生了自發的條件反應,期望出現的反應就叫條件反應。  表81是一個象徵性表格。  表81經典條件反射實驗順序刺激US→UR(食物自動導致唾液分泌)1CS US→UR(鈴聲 食物導致唾液分泌)2(鈴聲 食物)3(鈴聲 食物)……(鈴聲 食物多次)10CS→CR(鈴聲單獨導致唾液分泌)反應消退經典條件反射的效果還真是不尋常。  想想——只要你把兩個恰當的刺激放在一起,條件刺激就會發揮作用。  但是,當成對的刺激停止,條件刺激獨立引發反應,那麼條件刺激的效果最後就會消失。  沒有無條件刺激的情況下,如果足夠多地呈現條件刺激,那麼條件刺激最終將不再產生條件反應。  這種現象叫消退,它是與經典條件反射相反的一個過程。  比如,巴甫洛夫的狗學會了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  但是如果鈴聲持續呈現,而食物卻不出現,最後,再聽到鈴聲時,狗就不會分泌唾液。  稍等,我還沒說完呢!如果在反應消退後重新呈現無條件刺激,更有趣的事情出現了——自發恢復。 第64節:第四部分 向正確的目標進攻(4)  這時,條件刺激引發相應反應的能力又恢復了,條件刺激又能產生條件反應了。  所以,你可以使用經典條件反射來給一隻老狗傳授一些新招,你可以通過消退原理把原來的過程反過來。  有了這個技巧,你就不再在派對中躲在角落裡,一個人無聊了,你可以使出經典條件反射的招數,讓你新結識的朋友吃上一驚。  你可以嘗試如下的做法,以免你想出的經典條件反射的招數先耍了自己。  1?召集幾個人——家人,朋友,同事,誰都行。  找幾包粉末狀的檸檬飲料。  這種東西如果不加糖的話非常酸。  每人發一包。  2?讓這些人把手指蘸到檸檬里舔一下。  (這是無條件刺激。  )觀察他們是否流口水了。  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如果沒有,換個容易流口水的人。  3?選擇條件刺激(一個鈴、一種光、口哨或者任何其他東西)。  把品嘗檸檬和鈴聲(或者你選擇的其他條件刺激)進行配對(條件刺激→無條件刺激→無條件反應,這樣一次次地試),大約10到20次後,試試只呈現條件刺激,觀察他們是否分泌唾液。  他們一定流了口水!這就是條件反射。  如果你願意,你可以接著玩,試試反應消退和自發恢復的情況。  還有一種顛倒條件反射結果的方法值得一提。  你已經用檸檬做了實驗,你已經成功地教會了你的巴甫洛夫被試者在聽到鈴聲後分泌唾液。  如果你想消除這個效果,可以選擇另一個無條件刺激,這個刺激會導致其他無條件反應,會讓新的無條件刺激與鈴聲產生經典條件反射。  這叫做對抗性條件作用。  在新的無條件刺激引發的反應與原來的條件反應相對立的時候,對抗性條件作用特別有效。  如果原來的條件反應是流口水,也許你可以找一個新的無條件刺激,讓這個刺激引發的反應是口乾舌燥,而不是流口水。  我不知道應該是什麼刺激——也許可以試試吃沙子。  我保證,如果你在鈴聲和吃沙子之間建立經典條件反射,鈴聲將很難再導致原來流口水的反應。  除非你把整個過程再反過來。  記住,你應該讓你的被試者不時地休息一下,另外,我也不建議你把吃沙子當成遊戲來玩。  泛化和分化你可能會想,「好辦法。  我們可以教狗因為鈴聲分泌唾液,然後呢?」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來說,經典條件反射事實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  這種方法於我們非常有益,它幫助我們通過建立聯繫,毫不費力地學習知識。  在我們建立了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之間的聯繫之後,讓條件刺激產生條件反應,我們就能通過一種叫做泛化的過程自動地去擴展學習內容。 第65節:第四部分 向正確的目標進攻(5)  我們對那些與條件刺激相似的事物作出相似的反應就是泛化。  我把相似的刺激稱作條件刺激2。  即使我們從來沒有學過把條件刺激2與原先的無條件刺激相聯繫,條件反應仍然會出現。  比如,原來是飛舞的拳頭或者口頭的威脅(無條件刺激)會讓你感到恐懼(無條件反射)但當你把特定的面部表情,比如怒吼和冷笑與最終會出現的暴力行為聯繫起來,那怒吼和冷笑(條件刺激)就會讓你感到恐懼(條件反射)。  也許你會從條件刺激-怒吼泛化開來,把恐懼和無意間的眼神直接接觸(條件刺激2)聯繫起來。  這種泛化可以使你在威脅來臨之前迅速逃跑。  因為我們可以把以前學過的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所以泛化能幫助我們提高適應能力。  泛化也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  比如,如果我曾經受到一隻黑色美洲叭喇狗的襲擊,以後可能每次看到黑色的東西都會害怕,甚至是吉娃娃狗也會讓我害怕。  另一個例子就是受過戰爭創傷的老兵,仍然承受著創傷後的心理壓力。  如果他們曾經經歷過大爆炸和重炮火的戰役,並且當時他們很恐懼,那麼,這些人之後每當聽見汽車發生逆火或者其他大的噪音時都會產生同樣的反應。  想到城市裡的許多人暴露在大量的高分貝噪音里,生活起來多麼不易。  當我們開始過度地泛化所學的東西時,我們就忘了另一個過程——分化。  我們需要知道怎麼去辨別或者區分不同的刺激——比如,槍聲和汽車逆火的區別。  分化是當條件刺激2(或者3,4等)多次呈現卻沒有引起相應的反應時習得的。  接下來,我們來學習為什麼只有條件刺激才能產生條件反應,條件刺激2卻不能。  條件反射!所有這些聽起來都很容易,是吧?你把幾樣事情組合在一起,最後,一樣事情可以產生另一件事情的效果。  目前為止,這個過程還比較簡單易懂,但是為了讓這個相對簡單的條件反射過程不出差錯,我們必須遵循一些特定的原則。  要想實現經典條件反射,毫無疑問,接近性是必須要滿足的一個原則。  如果巴甫洛夫先呈現食物(無條件刺激)、後呈現鈴聲(條件刺激),那會發生什麼情況?如果他響鈴15分鐘後才呈現食物又會怎麼樣?為了建立聯繫,條件刺激必須要在無條件刺激之前呈現。  要建立一個好的條件反射,以上這些都不是很好的做法。  如果巴甫洛夫先呈現無條件刺激,再呈現條件刺激,這個過程就叫倒行條件反射。  這時狗可能根本不會發現事情間的任何聯繫或者建立的條件反射非常不穩定。 第66節:第四部分 向正確的目標進攻(6)  如果他在呈現鈴聲一段時間之後再呈現食物,這個過程叫痕迹條件反射,即使狗能夠建立聯繫,也只能是一個較弱的聯繫。  成就穩固連接的最好方法是:在無條件刺激之前呈現條件刺激,而且讓這個條件刺激一直「開著」或者「響著」,直到無條件刺激消失。  這樣,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就有了接近性。  對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進行多次配對呈現。  配對越頻繁,聯繫越緊密。  選擇一個強有力的條件刺激。  強光比弱光更有效果。  響亮的鈴聲比微弱的聲音更容易產生效果。  如果你想讓你的條件刺激產生條件反應,那就多花點工夫。  繼續接近性所有你必須做的事就是頻繁地呈現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最後實現經典條件反射。  就這麼簡單嗎?我不想誤導你這麼思考。  接近原理說,如果兩個刺激接近,連接就會建立。  事實上也許沒那麼簡單。  一個叫羅伯特·瑞斯克拉(Robert Rescorla)的研究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思考。  瑞斯克拉問道,是否只要滿足接近律就可以了?他認為一切似乎有點太簡單了,他提議增加一個定律,相倚性。  他說條件刺激不僅應該與無條件刺激接近,還應該是無條件刺激最準確的預測者。  如果條件刺激呈現沒有規律(比如間隔1分鐘,7分鐘,2分鐘,12分鐘等),那麼條件刺激就不可能很好地預測無條件刺激。  學習者(人或者動物)就不能從條件刺激中學習到預測無條件刺激的能力。  條件刺激必須以一種學習者可以預測的方式來呈現,保持一定的確定性,確定無條件刺激的出現。  對於一個研究生來說,為經典條件反射的形成增加一個必要條件,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瑞斯克拉不滿足。  後來,他和另一個名叫阿蘭·福克納(Allan Wagner)的心理學家對學習理論作出了又一項巨大的貢獻。  瑞斯克拉-福克納模型(1972)說道,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條件刺激的有效性,條件刺激必須是不可預測的。  學習的過程要靠刺激帶來的驚奇,靠意料之外的成分。  如果我們每次見到條件刺激都能預料到無條件刺激,我們的確會很好地進行聯繫,但是最終,聯繫的力量到達一個極限。  在開始的時候,聯繫的力量可能增長得很快,隨後,對條件刺激的新鮮感越來越少,聯繫的力量開始大幅回落,條件刺激越來越成為「可被預期的」。  因此,聯繫力量的大小,取決於意料之外成分的多少。  條件刺激越新奇,聯繫的作用或者力量就越大。 第67節:第四部分 向正確的目標進攻(7)  扔給你一根骨頭:為什麼起作用?現在,你已經知道了怎麼去進行經典條件反射,你也知道了這個過程中的一些原則。  (如果還不知道,請翻看本章前面的內容。  )當然,經典條件反射是很有用的。  我們以這樣的方式了解外界,極大地增強了我們的適應性和能力。  但是為什麼那樣做會有效?為什麼我們能夠把先前毫無聯繫的事物相互聯繫起來?巴甫洛夫認為,當大腦的兩個不同區域同時被激活,就建立了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之間的連接。  激活的結果,就是在兩個新的興奮中心之間鋪了一條新的「路徑」,就像兩個先前毫無聯繫的家庭,被一根電話線連了起來。  當條件刺激被激活,這種新的連接就會使無條件刺激「收到電話」成為可能。  克拉克·赫爾(Clark Hull)提出了另一個原因。  他覺得聯接實際上是先在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反應之間建立,然後變成了條件刺激和條件反應的連接。  這一次,科學家們表現出了他們最大的創造性,他們想到了一個實驗,通過讓兩種理論預測實驗的結果,來對兩種理論進行對比。  我們需要他們的創造性,來設計一個關鍵的實驗測試。  霍蘭德和史韜布開始了對這個理論的印證,他們利用噪音和食物粒對老鼠做了實驗。  按照巴甫洛夫的理論,老鼠所學會的是在噪音和食物之間建立連接。  霍蘭德和史韜布要讓巴甫洛夫的理論和赫爾的理論能夠對比。  兩個人的實驗是這樣的:他們讓食物成為沒有吸引力的無條件刺激。  他們把老鼠放到一個唱機轉盤上,把老鼠轉得頭暈噁心。  之後,他們又呈現噪音,這時老鼠沒有反應。  巴甫洛夫認為,最開始的聯繫是在噪音和食物之間的。  但是赫爾預測,降低無條件刺激的效果,並不會使老鼠的反應有什麼區別,因為他認為最關鍵的連接是在噪音(條件刺激)和進食(無條件反應)之間。  這的確有區別。  赫爾的理論認為,連接是在噪音和反應之間,即噪音和進食之間。  他認為把老鼠放在唱機上轉暈使得食物沒有吸引力以後,實驗的結果不應該有什麼變化。  赫爾錯了。  在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之間一定有某種聯繫。  我們不能忽略這個聯繫在反應鏈中的作用。  所以,還是巴甫洛夫偉大!他的理論不是僵化的,相反,他的理論很靈活,有預測性。  但是學習的過程遠沒有終止。  請閱讀第9章來學習更多關於學習的知識。  第9章  桑代克的貓和斯金納的老鼠本章提要 第68節:第四部分 向正確的目標進攻(8)  接受條件刺激  強化行為  懲罰犯人  和消退作鬥爭  按時獎勵  運動員也許是我們周圍最迷信的人,只有賭博的人比他們更迷信。  我在大學打棒球時,有一個隊友,是個投手,一直穿著同樣的汗衫,只要贏球,就不洗這件衣服。  因此我有點希望我們輸球,這樣他就能洗洗衣服。  還有些運動員很幸運,無需付出太多的努力,或者只是按照詳細的日程表訓練就可以保持持續的高分紀錄或者不斷奪取勝利。  我也有些迷信的地方。  我總是不能用棒球杆把其中一隻防滑鞋的髒東西弄掉。  我不得不清理兩隻鞋,即使其中一隻是乾淨的。  在場地奔跑的時候,我從來都不踩到粉筆劃的線上。  其他隊員也從來不問我這是什麼迷信做法;他們也有自己的怪僻。  當我開始學心理學時,我想:我那些迷信的思想是怎麼來的?我怎麼能知道如果踩在畫線上比賽就會不順?一定是有時候當我踩在畫線上時我輸球了。  我看到了自己的行為(踩到了畫線上)和後果(我輸球了)的聯繫。  我在自己的行為和後果之間建立了聯繫。  這個例子中,是行為和負面結果的聯繫。  心理學家把這稱作迷信式學習。  無論聯繫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當我在所做的事和隨後產生的後果之間建立起實際的聯繫時,我就學到了一種特殊的學習方法。  我們已經學會了如果我們做A,結果就會是B。  行為心理學家或者學習心理學家把所有的學習都看作是一種條件作用,一種在不同事件之間建立聯繫的學習。  第8章介紹了經典條件反射,一種在兩個事件間建立相互聯繫的學習方式。  本章我將介紹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重要的事件必然會導致某種特殊的反應。  我知道——這聽起來有些太理論化了。  想像這樣一種情況:我每個月都領工資。  難道付給我工資只是讓我坐在那兒佔地方嗎?不,付給我工資是因為我盡到了我的責任,是因為我工作了。  我做了什麼事,就得到什麼結果。  我工作,別人付我工資。  如果不掙錢,我還會工作嗎?很可能不。  原因有二。  首先,比起免費工作,我有更好的事情去做。  (我的信用卡債主也不會樂意我這麼做。  )其次,按照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我工作是因為有人付錢。  我的工作行為背後的那種「東西」就是回報,一個正面的結果。  大衛·利波曼在1993年提出,操作性條件反射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反應就是要操作環境來產生結果。 第69節:第四部分 向正確的目標進攻(9)  第9章桑代克的貓和斯金納的老鼠第四部分向正確的目標進攻操作性條件反射隨處可見,家裡有,上班的地方也有。  父母使用獎賞或者操作性條件反射使他們的孩子做功課。  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操作性條件反射。  擁抱桑代克顫抖的小貓從前面的介紹,你已經知道,我們做了什麼事,就得到什麼結果。  那是什麼樣的結果呢?我每個月都去工作,所以手裡的工資條肯定對我有影響。  回到1911年,愛德華·桑代克創立了一個理論,叫做效果律,這個定律闡明,我們對結果的看法會影響我們的行為。  桑代克決定用貓做實驗來研究這個現象。  他用木板和石板建了一個叫迷籠的箱子,門可以用一個特殊的裝置打開。  他在箱子里放了一隻餓貓,然後關上門,再在箱子外面的碟子里放些食物,貓可以通過箱子的空隙看到食物。  有點殘忍,是吧?貓想穿過板子夠食物,可是夠不著。  唯一的方法是桑代克或者貓能把門打開。  我們知道桑代克是不會開門的;他在做實驗。  貓必須自己想辦法來把門打開。  不知道你有沒有見過,反正我很少見過貓開門的樣子。  它怎麼辦?有些懸念,是吧?我們題目中的主角英雄的貓會怎麼做?它會打開門撲向剛剛還夠不著的食物嗎?或者它會因此命喪這位殘忍的心理學家之手?且聽下回分解……無論如何,這隻貓必須自己想辦法,桑代克也是個耐心的人。  他等啊瞧啊,等啊瞧啊。  貓在籠子里到處走動,伸出它的小爪子,喵嗚喵嗚,跳起來,又被牆彈回來,在箱子里無目的地嘗試各種出去的方法。  但是,奇怪的事發生了。  貓無意中碰到了門閂,門奇蹟般地開了!哇!貓有得吃了,大家皆大歡喜。  桑代克從他的實驗中學到了什麼?什麼都沒學到,實驗還沒有結束呢。  他把那隻可憐的貓又放回籠子里,重新進行實驗。  沒問題,對吧?貓肯定知道怎麼做——只需碰一下門閂即可。  但是當回到籠子里時,貓的行為就好像根本不知道必須要碰門閂才能開門。  它把剛才胡亂找出口的行為又進行了一遍。  別擔心,因為我們忠實的小貓最終還是無意碰到了門閂,又一次受到獎賞,吃到了食物。  桑代克一次次地重複這個實驗,做了大量的觀察。  隨著不斷地嘗試,小貓用來找出門閂是開門的關鍵這個結論所花的時間越來越短。  為什麼它越來越快地發現解決問題的辦法?桑代克說,食物幫助小貓找到了碰門閂和逃跑之間的聯繫。  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個動作跟隨著情境中一個滿意的變化,則該反應與情境之間的聯結便加強,在類似的情境中這個動作重複的可能性將增加……滿意度越高……聯結越牢固。 第70節:第四部分 向正確的目標進攻(10)  」實際上,得到食物這個結果是學習開門的一個獎賞。  開門的行為就像我的工作,食物就好比我的工資。  我們回到最開始的問題上:我的工資是否對我有影響——我不停地工作,就像桑代克的貓不斷地開門去獲取食物一樣。  因此,我行為的結果事實上導致我不斷地出現相同的行為。  強化刺激下奔跑的老鼠當行為或者事件的結果使得行為或者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增加,我們就把這個結果叫做強化刺激。  它就像獎賞,我們知道,當我們做了事情受到獎賞時,我們通常還會再做這樣的事情,希望再次得到獎賞。  操作性條件反射講的就是強化刺激對行為的影響。  斯金納,最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之一,跟隨桑代克的腳步,繼續使用動物來研究操作性條件反射。  他做了一個箱子,裡面有一根桿,稱為斯金納箱。  當動物壓桿時,餵食者會把食物粒放到箱子里。  斯金納想看看箱中的老鼠為了獲取食物,能不能學會去壓桿。  這個任務比想像的要困難很多。  老鼠不習慣壓桿來獲取食物。  為了促成這個結果,斯金納不得不增加一個步驟,叫做塑造,用來獎勵那些成功接近目標的行為。  對那些接近目標,但還沒有達到預期的反應行為,斯金納都給予食物獎勵。  塑造過程有序地進行,這樣老鼠就能最終到達按壓槓桿、獲取食物作為強化刺激的那一步。  當老鼠漸漸熟練後,它們就掌握了按壓槓桿來獲取食物的方法,這與桑代克的貓學習開門所用的方法一樣。  不管出現什麼樣的行為,說明的是一個道理:老鼠學會了壓桿的動作,是因為食物的獎賞「教」會了它們怎麼去壓桿。  桑代克的貓和斯金納的老鼠的學習過程,都是因為它們受到了食物的獎賞。  食物對於動物是十分有力的獎賞,但食物只是一類強化刺激,任何能夠增加行為再次出現的可能性的東西,都可以用來作為獎賞或者強化刺激。  食物,錢,休息或者假期都可以用做強化刺激。  強化物的類型有兩種基本的強化物:正強化是使用強化物增加行為出現的可能性。  負強化減少不良刺激,增加正確行為出現的可能性。  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基本觀點是,經過強化(無論是正強化還是負強化)後,行為更可能再次出現。  但是所有的強化物都是這樣嗎?所有的強化物效果都一樣嗎?如果老鼠每次按壓槓桿斯金納都給它5美元,老鼠還能學會同樣的反應嗎?很可能不會。  強化物不同,對反應的影響也不同。  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達到獎賞或者強化的效果。 第71節:第四部分 向正確的目標進攻(11)  兩種有效的正強化是:原強化物:無需塑造過程或者提前培訓就能發揮作用的獎賞物。  可以是食物,也可以是愉悅的身體體驗。  大衛·普里馬克在1971年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他說,觀察人們大部分時間裡所做的事情,就可以找出他的原強化物。  如果他們花很多時間看電視、騎自行車或者睡覺,這些活動就是他們的原強化物。  他的普里馬克原則說明,可能性很高的反應可以用來強化可能性較低的反應,即高頻的活動作為低頻活動的強化物。  這就像用冰激凌來讓孩子吃蔬菜。  如果他們想要冰激凌(高可能性的反應),他們就得吃蔬菜(低可能性的反應)。  次級強化物:是通過學習和經驗得以強化的事物。  應用經典條件反射(見第8章)的原理,把次級強化物與原強化物相聯繫,同樣可以出現期望的反應。  海豚訓練員在給海豚餵魚時吹響口哨。  最後,由於海豚把口哨和食物相聯繫,口哨可以單獨作為強化物。  但是也有人提出質疑說,按照大衛·利波曼的觀點,口哨只是一個信號,不能替代食物。  目前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定論。  當我們找出可以強化某人或者某事的事物時,我們就可以著手通過獎賞來影響對方,使其表現出期望的反應。  比如,一個辦公室管理人員總是很難在午飯後讓他的手下按時回來工作。  怎麼辦?首先,她得找出這群人或者每一個人的強化物。  然後,她要獎賞每一個達到她所期待的行為、能夠按時回來工作的人,可以給他們小禮物、錢或者畫著笑臉的貼紙。  我們先回到負強化上來。  很多人不明白這個問題。  拿走某種東西或者取消不良刺激如何能夠增加行為出現的可能性?你家裡是不是曾經有條小狗,你想睡覺,它卻不停地嗥叫?如果你把它關在另一個屋子裡或者車庫裡,因為它還是叫,所以你很可能還得再起來看看怎麼回事。  當你看見它的時候,它不叫了。  然後你回去睡覺,但是我保證10分鐘後你又被吵醒了。  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你的行為是在負強化的控制之下。  狗叫是很可惡(很煩人)的刺激。  你去了車庫,它就不叫了,這就增加了每次狗叫你就去車庫的可能性。  你受到了負強化,不斷地去車庫——而你的狗則受到了正強化,不斷地嗥叫。  誰在控制情境,你,還是狗?在辦公室經理那個例子中,每次員工午餐後回去晚了老闆都沖他們吼叫,他們可能為了不挨罵開始準時回去上班。  這也是一個負強化的例子。 第72節:第四部分 向正確的目標進攻(12)  強化的時機如果辦公室經理一直等到年底公司聖誕節派對時,才強化員工按時工作的行為,那會怎麼樣?那些曾經不按時工作的事情都將被忘在腦後,只忙著接受聖誕禮物,這時候的強化沒有絲毫效果。  格賴斯(G?R?Grice)和斯彭斯(K?W?Spence)指出,強化必須立即實施,或者儘快實施,才能收到期望的反應。  如果等得太久,反應和強化結果的聯繫就消失了。  如果桑代克給貓的獎賞是一張購物券,在下次遊覽貓糧大觀時才能兌現,恐怕這隻貓永遠也不可能逃出那個迷籠。  壞老鼠!壞極了!正強化和負強化的結果都是增加某種行為的可能。  但是其他結果呢?比如懲罰?懲罰是要減少某種反應出現的可能性。  一種懲罰是直接的——引入某種令人厭惡或者反感的東西。  另一種懲罰,負懲罰,是減少某種強化,比如拿走孩子的自行車。  我們總是使用懲罰來影響人們的行為。  強化例子中的辦公室經理也可以懲罰那些上班遲到的員工。  父母懲罰孩子,法院懲罰罪犯。  信用卡公司懲罰那些拖欠付款的人。  懲罰隨處可見。  我知道很多人都使用懲罰。  我也知道人們總是批評剛為父母的人,說他們從不懲罰孩子的壞行為。  「那孩子缺頓好打。  」現代的父母有時候辯駁說懲罰不起作用。  是這樣嗎?懲罰事實上是一種非常有力的壓制某種行為的方法,但是請記住幾個原則。  懲罰應該是用儘可能強度最小的方式來促成期望出現的反應行為。  但是,懲罰不能夠太輕,因為如果你想一點一點地增加強度,接受方可能會習慣、會適應,從而使每一次強度的增加都不起作用。  太大強度的懲罰也有問題。  為了讓懲罰長期有效,你必須留出餘地,逐漸增加強度。  為了使懲罰有效,懲罰必須及時,要儘可能在時間上與被懲罰的行為接近。  如果我等了三周才懲罰我的孩子打碎燈的行為,他們可能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我為什麼懲罰他們。  這時,無論你怎麼做,懲罰都不起作用。  懲罰應該堅定、堅持,並且在懲罰的同時要清楚地讓對方知道懲罰的原因。  當然,為了改變自己的行為而給其他人帶來折磨或者痛苦,很多人不喜歡這樣的做法。  使用懲罰也有弊端:可能導致恐懼。  當懲罰對某些人產生了效果,他們可能會因為預料到將來的懲罰,從而產生嚴重的焦慮情緒,就像等著另一隻鞋掉下來。  這有可能給他們的生活造成破壞性影響,有時導致逃避和冷漠。 第73節:第四部分 向正確的目標進攻(13)  攻擊性是懲罰的另一個負面結果。  我在監獄和拘留所都工作過,我看到那裡有人變得易怒,更具攻擊性,甚至對監禁中所面對的嚴厲的管束感到恐懼。  當他們被釋放,可以以新的面貌面對世界時,他們已經不能適應,變得非常刻板,常常不能從監獄過渡到外面的世界。  行為消失如果在成功地增加了行為出現的頻率後,我突然撤銷強化,會發生什麼事?行為最終會消失,具體時間取決於之前強化的頻率。  我保證如果不發工資,很可能用不了多長時間,我的工作行為就會停止。  這叫做消退,強化撤銷後行為停止。  就像懲罰一樣,消退也是一種方法,可以阻止行為再次發生。  第8章對消退有更多的介紹。  強化程序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一次次地到拉斯韋加斯或者亞特蘭大這樣的地方去花錢賭博?賭博的結果是,卡西諾賭場成了最大的贏家。  但人們就是不願離開。  上次我在拉斯韋加斯時,在卡西諾價值數百萬的別墅和度假村裡過得非常愉快。  我猜我能有這樣的享受,全是賭徒們的功勞。  人們禁不住再次回來是因為某種叫做強化程序的東西,一個時間表或者是一個定勢——關於什麼樣的反應受到強化和在什麼時間進行強化。  有四種不同的強化時間安排,每一種都可以對行為產生不同的效果。  固定時間間隔不固定時間間隔固定比率間隔不固定比率間隔最常見的強化形式是持續強化。  每一次行為出現時都進行強化。  每一次我拉動自動售賣機的把手,我就贏!我是這麼期望的。  持續強化有助於塑造學習的過程,也對獲得階段有好處。  每次我學習一個新的行為,都要花一定的時間。  持續強化可以幫助我學得更快。  但是,持續強化的問題是,它消失得也快。  如果我們每次午飯後按時回去工作都受到強化,那麼老闆一旦停止強化,我就立即會恢復原來的行為。  但是,大部分的強化都是間斷的、偶發的。  當然,我們不可能每次拉動自動售賣機的把手時都能有獎。  斯金納沒有設計過自動售賣機;卡西諾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洛瑟(B?A?Loser)設計了這種裝置。  低頻率的強化稱作部分強化。  有兩種部分強化程序,按照強化出現的可預見性或者偶然性,每一種部分強化程序又被進一步地分類。  第一種部分強化又稱比率強化程序。  只在出現了特定數量的反應時才給予強化。  如果父母對孩子採用這種強化,可能是在孩子得了一定數量的A或者打掃房間達到一定的次數之後。 第74節:第四部分 向正確的目標進攻(14)  ● 有時我們需要固定數量的反應,有時是不固定數量的反應,所以比率程序也有所不同。  固定比率的強化(見圖91)總是在出現了固定數量的反應後給予強化。  如果我的孩子每得兩個A就受到獎賞,而且永遠不變,那麼就是每兩個A強化一次。  ● 不固定比率的強化(見圖92)不按照反應出現的次數進行。  可能這次孩子得了兩個A我進行了強化,但是以後可能他得了一個A、三個A、十個A我才強化。  就是要讓對方不斷地猜卻總也猜不到什麼時候強化。  這種方法對行為的持續出現有很大效果。  因為對方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強化,所以會不停地表現出必要的行為。  比起持續強化,這種方法不易使行為消退。  圖91  固定比率的強化是有規律可循的圖92  不固定比率的強化是無規律可循的另一種部分強化程序叫「時間間隔強化程序」,通過間隔時間來實施強化。  ● 我每月拿工資,什麼時候拿有固定時間。  我的工資就是一個固定時間間隔強化程序(見圖93),這個時間不會變。  ● 另一種時間間隔強化程序叫不固定時間間隔強化程序(見圖94)。  上次強化和這次強化的時間間隔不定。  可能月底發工資,也可能三周後發,或者其他時間。  這種強化也不易使行為消退,原因與不固定比率的強化一樣。  接受者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強化,所以他會一直表現出期望的行為。  圖93  固定時間間隔強化程序並不意味著強化是NEUTERED圖94  不固定時間間隔強化程序中強化是變化著的不固定時間間隔強化正是賭博得以持續的原因。  卡西諾設計機器,讓它不定時地給出獎賞,這樣我們就不停地往裡面投錢,希望得個大獎。  如果你不玩,就不可能贏。  所以你就想,下次該輪到你贏了,或者這次你一定贏,因為你已經守著這台機器三天了(不洗澡,不睡覺,甚至飯都不吃),但是,請記住它是沒準的。  你永遠不知道機器什麼時候青睞你。  如果你放棄了,下一個坐下的人大大贏了一筆,你也別抱怨!這就是賭博。  避免對罰單的泛化你有沒有注意到,當人們在高速路上看到騎警時會減速?很可能是因為他們都或多或少地從騎警那收到過罰款單。  但是,當看見一個稱職的、年老的普通警察,他們會減速嗎?沒有人減速。  他們就當沒看見。  這是在公開違法嗎?不。  這是刺激控制的一個例子。  期望的行為是否出現,取決於刺激是否在強化或者懲罰的同時發揮作用。  雖然執法當局也會給超速者開罰單,但是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通常普通警察是不會在高速路上開罰單的。  這種刺激會導致不同的後果,對我們的行為的影響也不同。  只有騎警才實施懲罰。  有時,當我們在強化後學會了一種反應,我們可能會自動地把這種反應泛化到其他的類似刺激中。  如果我把騎警的罰單泛化到所有警察都會開超速罰單,那我可能每次遇到警察都會減速。  如果我們午飯後按時上班得到強化,我可能會泛化這種行為,早上也按時上班。  泛化幫助我們加速學習的過程,因為我們沒有時間為每一次單個的行為去接受強化。  (關於泛化的更多內容,請查閱第8章)。  分化有時人們會過度地學習一個行為或者反應。  然後在不需要反應的時候,他們也會作出反應,因為他們已經把那個行為泛化得有點過頭了。  我想有時這種事情會發生在心理治療師身上。  當我們在一個社交場合,不是在上班,有人開始談論他這一天有多糟。  心理治療師脫口而出,「告訴我你的感受,」每個人都懷疑地看著心理治療師,就像看著一個冒牌醫生?他也許該去度假了。  我也在電影里看到過這樣的現象。  原來做過警察的人,對他孫子拿水槍指著他有些反應過度,他把這個孩子拿下,才算「解除了威脅」。  這提出了一個分化的問題,只對一兩個或者多個特定的刺激中的一個作出反應。  通過同時呈現兩種刺激並且強化對正確刺激的反應,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把祖父放在一個被劫持的情境中,然後把持水槍的孫子也混在情境中。  只有當這位爺爺偵探成功地解除了搶劫者(刺激1)的威脅並且沒有逮捕孫子(刺激2)時才給予強化。  這樣,他就學會了區分真正的威脅和根本不存在的威脅。 <PIXTEL_MMI_EBOOK_2005>3

</PIXTEL_MMI_EBOOK_2005>
推薦閱讀:

有一個好朋友真的生無可戀想要自殺,該怎麼對待?
「有種不好看,叫我覺得自己不好看」
怎樣克服懦弱的性格?
心理測試:從你的口頭禪分析你的性格
拖延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惰性而是因為心理憂慮

TAG:心理學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