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各種罐法詳解,看看有沒有你不知道的

「 今天我們將繼續分享到的是,中醫外治法的罐法,它是常見的中醫外治手段之一,是通過負壓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針對不同的病症有相對應的拔罐方法。下面我將仔細的介紹下拔罐的各種方法。希望大家喜歡!火罐法火罐法火罐是一種很常用的拔罐法,利用點火燃燒的方法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以吸附於體表。火罐排氣,是用點火的方式排出罐內的空氣。常用的方法有以下6種。

(1)投火法:本法多用於側面橫拔位。操作時用鑷子夾住酒精棉球,點燃後投入罐內,迅速將罐扣在應拔部位;或用軟質紙稍摺疊,也可捲成紙卷(較罐的深度長3厘米左右),點燃後在燒去3厘米左右時投入罐中,不等紙片燒完,迅速將罐扣在應拔部位。(2)貼棉法:本法適用於側面橫拔位。操作時首先用0.5~1平方厘米的脫脂棉片,四周拉薄後略吸酒精,貼於罐內上中段,點燃後迅速扣在應拔部位。注意,棉片不宜太厚,吸取酒精不宜太多,否則易造成貼棉脫落以及酒精流溢燙傷患者。(3)滴酒法:本法適用於各種體位,操作時在罐內底部滴入酒精數滴,保持罐口朝上,然後將罐橫放,旋轉1~3周,使酒精均勻地附於罐內壁上(勿使酒精滴到罐口,以免灼傷皮膚),點燃後手持罐底迅速扣在應拔部位。本法操作簡單,不需其他輔助用品,適用於家庭保健。注意酒精不宜滴得過多,以免火焰隨酒精流溢,灼傷患者。(4)閃火法:本法適用於各種體位。特別適用於閃罐法、走罐法。操作時用鑷子夾住酒精棉球,或用一根長約10厘米的粗鐵絲,將一端用脫脂棉和紗布包裹成一小鼓槌狀,吸取酒精,點燃後伸入罐內旋轉片刻,迅速抽出棉球,將罐扣在應拔部位。需較大吸拔力時,可將燃燒的酒精棉球在罐內上中段壁上旋轉塗擦,使酒精在罐壁燃燒,然後迅速抽出棉球並將罐扣在應拔部位。棉球不宜吸取酒精太多,否則易流溢燒傷皮膚。(5)架火法:本法適用於俯卧、仰卧的大面積部位及四肢肌肉豐厚的平坦部位。其特點是不受燃燒時間的限制。可選用兩種方法操作:①用易燃的軟布或軟紙包住一枚銅錢或類似物品,將布或紙的四周折轉向上約3厘米,便製成毽子形的點火架。然後置於吸拔部位,點燃布或紙角。也可以將酒精棉球放在點火架頂端點燃。最後迅速將罐扣在應拔部位。②用不易燃、不傳熱、直徑2~3厘米的物品,如膠木瓶蓋、汽水瓶蓋、木片、橘皮等,置於吸拔部位中心,其上再放一酒精棉球,點燃後立即將罐扣上。(6)彈簧架法:用1根直徑0.5~1毫米的鋼絲繞成彈簧狀,放入火罐內,近罐底的一端扭成鉤狀,鉤端部卷上一個棉球,懸掛在罐的中央。拔罐時,在棉球上滴幾滴酒精,點燃後將罐扣在應拔部位即可吸住。此架可反覆應用。水罐法水罐法即在火罐內裝入1/3~1/2的溫水,閃火後迅速將水罐扣在治療的穴位或部位上,此法適用於外感風寒、高熱無汗、咳嗽、胃痛、風濕症、腰痛等。一、煮罐法:  系通過蒸煮排氣,形成罐內負壓,使之吸拔於皮膚上的方法。具體操作為,將若干個竹罐,放在鍋內,加水煮沸數分鐘。使用時,令病人坐卧於一旁,以長柄鑷子將竹罐挾出。挾出時必須使罐口朝下,把水甩干抹凈,或用摺疊之毛巾緊捫住罐口,乘熱迅速扣在選好的部位。此法適於拔排罐、煮藥罐等,其操作較為繁複,現代臨床應用不多。操作時,一定要注意把罐內的水甩乾淨,否則沸水可能會損傷皮膚。二、水火罐法:  是一種罐內盛水,以火力排氣的拔罐方法。具體操作為:選用大號玻璃罐,先在罐內放入適量的溫熱水,以稍高於人體溫度為宜。水量一般不要超過罐容積的三分之一。然後將罐口略傾向水平,在罐內腰部上方,帖一浸有95%酒精棉片,點燃棉片即可吸拔(此為前述之貼棉法)。注意拔罐時,所拔位置宜斜向罐口,待拔好後,方可擺正體位,使罐口向下,罐內的水對穴區產生刺激。起罐時,因罐內有水,須將罐具慢慢滑向一側,令罐口向上,一翻掌取罐,這樣罐內的水不會傾出而弄濕衣衫。藥罐法藥罐法煮藥罐法的操作方法是:用紗布將中藥包好,放入沙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煎煮。煎沸後,放入竹罐或木罐煮3~5分鐘,再將罐夾出,迅速用乾淨的干毛巾捂住罐口,以吸取藥液,降低罐口溫度,保持罐內的溫度。然後,趁熱迅速將罐扣在患處或穴位上,手持罐稍加壓按約半分鐘,使之吸牢即可。此法將拔罐與中藥療法結合在一起,發揮罐與葯的雙重作用,又有溫熱作用,多用於風寒濕痹證。但操作時要熟練,否則可致吸力不足。除煮藥罐法外,藥罐法還有貯藥罐、酒藥罐2種方法。貯藥罐法是在抽氣罐中裝入1/2~2/3的藥液,如紫蘇水、生薑汁、風濕酒等,然後用注射器或抽氣槍抽去空氣,使罐吸拔於皮膚上。酒藥罐法是將泡好的藥酒滴入罐內,按前述拔火罐中的滴酒法操作。針罐法

針罐法針罐法(全稱留針拔罐療法)是在用毫針刺入穴位並行針得氣後留針,並以針刺處為中心進行拔罐。留罐10~15分鐘,待皮膚紅潤、充血或淤血時,將罐輕輕起下,然後將針起出。針罐法一般採用玻璃罐,這樣可隨時觀察罐內的情況。操作中應注意,針柄不宜過長,以免觸及罐底陷入體內。如在胸背部施針罐法應特別注意,因為罐內的負壓可使針刺的深度改變,從而引起氣胸。針刺穴位「得氣」後出針,若不按壓針孔,立即在出針的穴位上拔罐,可吸出少許血液或組織液。此法有針刺與拔罐的雙重作用,可提高臨床療效,多用於單獨拔罐療效欠佳的頑固性痛痹,各種軟組織急慢性損傷等症。血罐法刺血拔罐法刺血拔罐法又稱刺絡拔罐法或血罐法,是刺血與拔罐相結合的一種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臨床操作有兩種。

(1)刺絡(刺血)後再進行拔罐,即應拔部位的皮膚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梅花針在局部叩打後,再行拔罐,以加強刺血治療的作用。此法多用於治療丹毒、乳癰、跌打損傷致軟組織損傷淤血等。應用此法必須嚴格消毒,一般留罐10~15分鐘,起罐後用消毒干棉球擦凈血跡,有出血傾向,如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白血病患者,不可使用刺血拔罐。(2)皮膚消毒後,用三棱針、粗毫針或平口小刀淺刺,刺激量分為輕刺、中刺、重刺3種。輕刺以皮膚紅暈為度,中刺以微出血為度,重刺以點狀出血為度。然後在刺絡(刺血)處拔罐,留罐10~15分鐘,以出血量5~10毫升為度。起罐後,用消毒棉球擦乾滲血,3~6天治療1次,5次為1個療程。此法適用於病程短、癥狀較重、表現亢奮,具有紅、熱、痛、癢等實證型患者,如腰腿痛、風濕痛、肌肉勞損、神經性皮炎、丹毒、皮膚瘙癢、感染性熱病、高血壓(實證型)等病症。對虛寒體質的患者一般不用此法。挑痧拔罐法挑痧拔罐法挑痧拔罐法是拔罐與挑痧配合使用的一種療法。使用時,先在選定的部位(經絡穴位)拔罐(最好用走罐手法)。若留罐,時間應稍長、吸力應稍大,待皮膚上出現紫紅或紫黑斑塊後起罐,再在皮膚出現紫紅或紫黑較明顯處(一般此處皮下有硬節,或大或小)用消毒針挑刺。每個部位挑刺2~3下,以皮膚滲血、滲液為度。然後用消毒棉球拭乾,亦可塗75%乙醇或碘酒。此法可用於中暑、郁痧、悶痧、感染性熱病、風濕痹痛、痛經、神經痛等病症。溫罐法溫罐療法溫罐療法指在留罐的同時,在治療的部位加用紅外線、神燈、周林頻譜儀等照射,或用艾條溫灸患部及罐體四周,以提高療效,又可防止患者著涼的方法。此法兼有拔罐和熱療的雙重作用,多用於寒冷潮濕的季節,或有虛寒、寒濕的病症。刮痧拔罐法刮痧拔罐法刮痧拔罐法是刮痧與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種治療方法。一般可先刮痧後拔罐,亦可先拔罐後刮痧,前者較為常用。使用時先在選定的部位(穴位)皮膚上塗抹適量刮痧拔罐潤膚油(或乳),用水牛角刮痧板進行刮痧,若與走罐手法配合,刮拭皮膚時間應略短,皮膚出現紅色即可在其刮痧部位走罐;若與留罐手法配合,刮拭時間可稍長,待皮膚出現紅、紫或紫黑色時,再行留罐,留罐部位可以是穴位(包括阿是穴),亦可以是病灶點(刮痧後皮膚上紅紫或紫黑明顯處,用手觸摸,皮膚下常有明顯硬結或條索狀物,壓迫多有酸麻脹痛等反應)。一般認為,在病灶點處拔罐對疏通經絡氣血、調整臟腑功能有明顯作用。此法廣泛用於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哮喘、膝關節疼痛和屈伸不利、高血壓、痤瘡等病症,均有顯著療效。艾灸拔罐法艾灸拔罐法艾灸拔罐法是艾灸與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種手法。一般是先在選定部位進行灸法,然後再拔罐,以艾灸的藥物和溫熱作用來加強疏經通絡、溫經散寒、祛除寒濕、行氣活血等功效,與拔罐同用可增強療效。常用配合手法有以下幾種。(1)艾炷灸拔罐法:分直接灸與間接灸拔罐兩種。直接灸即將艾絨搓捏成上尖底平的圓錐形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面施灸。間接灸是施灸時在艾炷與皮膚之間隔墊某些物質(如隔一薑片叫隔姜灸,隔一片蒜叫隔蒜灸,隔一附子餅叫附子餅灸等)。上述灸法都應在患者感覺皮膚髮燙時,換艾炷和隔墊物再灸,以皮膚潮紅但不燙傷為度,灸後再行拔罐。此法適應證較廣,外感表證、咳嗽痰喘、脾腎虛證、風寒濕痹、婦人氣虛血崩等證均有療效。隔姜灸拔罐法多用於腹痛、受寒腹瀉等證;隔蒜灸拔罐法多用於癰疽、瘰癧、肺炎、支氣管炎、腸炎等證;隔附子餅灸拔罐法可用於陽痿、早泄等症。(2)艾卷灸拔罐法:分單純艾卷灸與葯條灸拔罐兩種。用綿紙把艾絨裹起來做成圓筒形稱為艾卷,艾卷內只有單純艾絨稱單純艾卷或艾條,艾卷內除艾絨外加入葯末而製成的艾條叫葯條。將艾條(包括單純艾條與葯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施灸部位,另一端可用手或其他工具如艾條支架等支持,燃端距皮膚0.5~1寸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一般每處灸5~10分鐘,至皮膚稍起紅暈為度。灸畢再行拔罐。艾灸拔罐法具有溫經散寒作用,適用於風寒濕痹等症。按摩拔罐法按摩拔罐法按摩拔罐法是按摩與拔罐配合使用的一種手法。可分為先按摩後拔罐和先拔罐後按摩兩種。先按摩後拔罐法,是指先根據病情在選定的部位(經絡穴位)上進行各種手法的按摩,按摩完畢後再進行拔罐,根據不同情況選用閃罐、走罐或留罐手法,以增強按摩的療效。先拔罐後按摩法,是指通過拔罐(主要用走罐和留罐手法),皮膚出現紫、黑斑和皮下結節後,在紫黑斑或結節處使用按摩手法,主要為解結消灶、促進瘀斑吸收,以增加拔罐療效。按摩拔罐法在臨床多種病症中被廣泛運用。小貼士常見拔罐法常見的拔罐方法,分為單罐法和多罐法兩種。①單罐法:如果病位範圍較小,可根據病變或壓痛的範圍選擇單個適當口徑的罐子進行治療,如胃痛單拔中脘一穴,心律不齊、心悸選內關穴,大便不正常選天樞穴,頭痛選太陽穴,落枕選肩井穴,胃痛選中脘穴等。②多罐法:多罐法即多罐並用,治療時分排罐法和散罐法兩大類,適用於治療病變範圍較廣泛、病變處肌肉較豐滿,或敏感反應點較多的患者。採用此法時,可根據經絡走向或解剖形態等情況,酌情吸拔數個或數十個罐,如某一肌肉勞損時可按肌肉的走向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個火罐,稱之為「排罐法」。適用於身體強壯、癥狀明顯的患者,拔罐數目多而排列緊密(罐距小於3厘米);若體質弱或癥狀不甚明顯的患者,拔罐排列較稀疏(罐距大於7厘米),稱散罐法。(1)閃罐法:閃罐法是用鑷子夾住酒精棉球,點燃後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將罐拔於患者患處,隨即將罐取下,反覆操作,直至皮膚潮紅髮紫痧點為止。這種反覆的牽拉、鬆弛,使皮膚血液反覆灌注、輸布、再灌注,從而改善了血液循環,對神經和血管有一定興奮作用。此法適用於外感風寒、肌肉痿軟、皮膚麻木、功能減退的虛弱病症及腦卒中後遺症等。由於此法不會在皮膚上留下瘀斑,故較適合於面部使用。閃火罐操作時,應注意閃火入罐時要快,快速送入罐底。火切不可在罐口停留太久,以免罐口太熱而燙傷皮膚。如果反覆閃罐,罐體溫度過熱,應換另一個罐繼續操作。(2)留罐法:留罐法是臨床常用的拔罐方法,適用於一般的各種病症。即罐子拔上以後,在治療部位上留置10~15分鐘,直至皮膚潮紅、充血或淤血。在皮膚嬌嫩細膩部位、夏季、吸拔力大、紅外線燈照射後同時拔罐時,不可留罐時間過長。另外,在留罐期間,亦可結合提按、搖動等手法來增強刺激,提高療效。(3)走罐法:走罐法又稱為推罐、拉罐、行罐等。走罐宜用罐口壁較厚且光滑無破損的玻璃罐或有機玻璃罐,先在要走罐的皮膚上或罐口上塗一些潤滑油脂如凡士林、植物油等,將罐吸附肌膚後,術者用手握住罐體,根據病情需要和走罐部位的解剖結構,進行上下、左右或圓周方向的往返推拉移動,直至走罐部位皮膚潮紅、充血,甚至淤血。需加大刺激時,可以在推拉旋轉的過程中對罐具進行提、按,也可稍推拉或旋轉,即用力將罐取下重拔,反覆多次,因取罐時常有響聲,故又稱響罐法。走罐適用於面積較大、肌肉豐厚的部位,如腹背、腰臀、大腿等處,用於經絡氣血不通、臟腑功能失調、風寒濕邪侵襲、肌膚麻木酸痛等病症。一般背腰四肢部宜上下移動,胸部應按肋骨走行方向移動,腹部可旋轉移動。操作時前進方向的罐口稍向上提起,後半部著力。應根據病情和部位挑選口徑適宜的罐子(腹背腰臀用大罐,四肢用小罐),決定吸拔的力量和推移的速度。走罐法操作的關鍵在於當罐具吸住之後,要立即進行推拉或旋轉移動,不能先試探是否吸住,否則推拉時就難以移動,用大力推拉會造成患者疼痛,甚至皮膚損傷。在推拉、旋轉幾次之後,才能停歇。常用的走罐法有以下3種。①淺吸快移法:使肌膚吸附於罐體內3~5毫米,移動速度為30~50厘米/秒,以皮膚微紅為度。適用於體虛年邁、兒童和病情表淺者,如末梢神經炎、輕度感冒等。②深吸快移法:使肌膚吸附於罐體內5~8毫米,移動速度為15~30厘米/秒,以皮膚表面紅紫色為度。適用於經絡氣血不通,臟腑功能失調的多種病症。使用部位常以背部膀胱經即背俞穴為主。③深吸慢移法:使肌膚吸附於罐體內8~12毫米,移動速度為3~5厘米/秒,以皮膚表面紫黑色為度。適用於久寒痼冷,經絡氣血阻滯日久,筋脈肌肉失養等病症。如肌肉萎縮、卒中、半身不遂、腰椎間盤突出症、坐骨神經痛等。走罐法操作時,推拉旋轉的速度不宜過快,如過快易導致疼痛,每次推拉移動的距離不宜過長,推拉至皮膚呈潮紅、深紅或起丹痧點為止。
推薦閱讀:

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的經濟真相(續三)
屬蛇:2015年運勢早知道
你知道哪些神奇的數字?
你不知道的岳飛與宋史
老婆要知道·老公要明白

TAG:中醫 | 沒有 | 知道 |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