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傅抱石(1904-1965)
傅抱石(1904--1965)簡介:
現代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江西新喻人,1933年留學日本,從金原省吾攻東方美術史學,畢業於東京帝國美術學校。。由於長期對真山真水的體察,畫意深邃,章法新穎,善用濃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體,達到翁郁淋漓,氣勢磅礴的效果。在傳統技法基礎上,推陳出新,獨樹一幟,對解放後的山水畫,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其人物畫,線條勁健,深得傳神之妙。解放前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教授。擅畫山水、人物,崇尚革新,有所建樹。
解放後,任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出版有《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研究》、《中國山水人物技法》、《中國繪畫理論》、《石濤山人年譜》、《羅馬尼亞寫生集》、《捷克斯洛伐克寫生集》、《東北寫生集》、《浙江寫生集》等。又精篆刻,並有《印譜》行世。其代表作有《蘭亭圖》、《麗人行》、《九歌圖—湘夫人》、《江南春》、《待細把江山圖畫》等。一九六五年病逝南京,卒年六十二歲。
傅抱石論畫:
"我對畫面造型的美,是頗喜歡那在亂頭粗服之中,並不缺少謹嚴精細的。亂頭粗服,不能自成恬靜的氛圍,而謹嚴精細,則非放縱的筆墨所可達成,二者相和,適得其中。"
"請不必過事頌揚服從或順應傳統的作品,這樣等於打有志改革者的耳光。"
"就取材上說,文人畫是「消極」的,「頹廢」 的,「老」的,「無」的,「隱逸」的,「悲觀」 的。"
" 畫山水的在四川若沒有感動,實在辜負了四川的山水 。"
"我以為,「人品」、「學問」、「天才」三項,可以概括。這就是造成中國繪畫基本思想的三大要素。這就是研究中國繪畫的三大要素。"
傅抱石簡歷:
1904年 甲辰 1 歲 10月5 日(農曆八月二十六日)出生於江西省南昌 市,祖籍新喻縣。 1911年 辛亥 8 歲 入私塾附讀,原名長生。1915年 乙卯 12歲 瓷器店學徒,開始自學篆刻、書畫。1917年 丁巳 14歲 考入江西省第一師範附小,改名傅瑞麟。1921年 辛酉 18歲 升入省第一師範,開始美術創作,自號「抱石齋主人傅抱石」。1925年 乙丑 22歲 完成第一部著作《國畫源流述概》。1926年 丙寅 23歲 第一師範藝術科畢業,留校任教。1931年 辛未 28歲 著《中國繪畫變遷史綱》出版。1932年 癸酉 29歲 入東京日本帝國美術學校研究部,攻讀東方美術史, 兼習工藝、雕刻。1933年 甲戌 30歲 在東京舉行書畫篆刻個展。1935年 乙亥 32歲 學成返國,任教於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1937年 丁丑 34歲 專論《石濤叢考》發表,《中國美術年表》出版。1938年 戊寅 35歲 在郭沫若主持之政治部三廳任秘書。1940年 庚辰 37歲 回中央大學任教職。1942年 壬午 39歲 在重慶舉辦「壬午個展」,展出作品一百件。《大滌草堂圖》、《對牛彈琴圖》、《初夏之霧》、《屈原》、《陶淵明像》等作品均在此次個展中展出。 1950年 庚寅 47歲 開始以毛主席詩詞為題材的創作,《七律·長征詩意》、《沁園春·雪詞意》、《清平樂·六盤山詞意》等作問世。1952年 壬辰 49歲 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任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教授。1953年 癸巳 50歲 《搶渡大渡河》、《更喜岷山千里雪》參加全國第一屆國畫展展出。1956年 丙申 53歲 增補為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參加全國政協二屆二次會議。1957年 丁酉 54歲 率中國美術家代表團訪問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1958年 戊戌 55歲 《傅抱石畫集》出版,郭沫若作序題籤。畫集收入1942年至1957年作品《桐蔭讀畫》、《萬竿煙雨》、《麗人行》、《搶渡大渡河》等。1959年 己亥 56歲 到湖南長沙、韶山寫生,作《韶山全圖》、《毛主席故居》組畫。與關山月合作,為人民大會堂繪製巨幅國畫《江山如此多嬌》,毛主席親為題句。10月,出席「全國先進工作者群英大會」。1960年 庚子 57歲 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的研究》出版。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分會主席。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全國文聯委員。率江蘇省國畫家在國內旅行寫生,先後訪問了六省十幾個城市,行程二萬三千餘里。1961年 辛丑 58歲 「山河新貌」畫展在北京舉行。《西陵峽》、《陝北風光》、《紅岩村》展出。到我國東北地區寫生,作《鏡泊飛泉》、《天池林海》。「傅抱石東北寫生畫展」在南京舉辦。1962年 壬寅 59歲 出版《浙江寫生畫集》。1963年 癸卯 60歲 井岡山、瑞金等革命老根據地,作《黃洋界》、《長征第一橋》等畫。1964年 甲辰 61歲 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5年 乙巳 62歲 9 月29日,腦溢血,病逝南京寓中。
傅抱石著作:
《國畫源流述概》 1931 商務印書館《中國繪畫變遷史綱》 1931 商務印書館 《唐宋之繪畫》 1934 商務印書館 《基本圖案學》 1936 商務印書館 《中國美術年表》 1937 中華書局香港分局《明末民族藝人傳》 1939 商務印書館《木刻的技法》 1940 商務印書館《石濤上人年譜》 1948 京滬周刊社《中國的人物畫和山水畫》 1954 人民美術出版社《山水、人物技法》 1957 人民美術出版社 《寫山要法》 1957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傅抱石畫集》 1958 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的繪畫》 1958 人民美術出版社 《傅抱石訪問捷克斯洛伐克寫生作品選集》 1958 江蘇文藝出版社 《傅抱石訪羅馬尼亞寫生作品選集》 1958 江蘇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的研究》 1960 上海人民美術 出版社《傅抱石、關山月東北畫選》 1962 遼寧美術出版社《傅抱石浙江寫生畫選》 1962 浙江人民美術 出版社 《傅抱石中國畫選輯》 1963 人民美術出版社《傅抱石東北寫生畫選》 1963 遼寧美術出版社 《韶山畫選》 1963 湖南美術出版社 《傅抱石畫集》 1980 台灣中華書局出版社《吳昌碩、齊白石、傅抱石三石畫集》 1980 台灣鴻禧美術館 《傅抱石畫集》 1981 金陵書畫社《傅抱石畫選》 1983 人民美術出版社 《傅抱石畫集》 1985 江蘇美術出版社《傅抱石速寫集》 1985 江蘇美術出版社《傅抱石畫選》 1988 朝華出版社 《傅抱石畫集》 1988 文物出版社《傅抱石扇面集》 1989 江蘇美術出版社 《傅抱石美術文集》 1986 江蘇文藝出版社《傅抱石談藝錄》 1987 四川美術出版社《名家翰墨》第1、9、10、13期 1990 香港翰墨軒《傅抱石畫論》 1991 台灣藝術家出版社《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傅抱石》 1993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綿綉文化企業 《當代名家中國畫全集·傅抱石》 1993 古吳軒
傅抱石作品選:
《鏡泊飛泉》
《鏡泊飛泉》為傅抱石六十年代初東北之行的畫作,他曾稱道「茲游奇絕冠平生」。長白山天池和鏡泊湖,均為東北景物之精粹,我曾兩次探詢過先生的遊蹤,再觀摩研讀先生的畫作,回味他所說:「中國山水畫的發展自始就是妙悟自然,富於現實精神的藝術創造,而不是單純地訴說視覺的客觀描寫。」(《中國的人物畫和山水畫》)覺得先生作品的藝術魅力,在於他拮取造化素材後,所作的概括提煉和藝術誇張。在造境過程中,他傾注了自我的理想和審美觀。這兩處瀑布並不浩大,特別是鏡泊湖瀑布,落差只有十二米,但畫中卻出現豁大的水口,堅硬的岩石和幾處樹木,均以重墨勾染,襯出水的明亮,順水流勢乾濕並用,畫出了北國飛瀉而下的瀑布,人物點的特小,對比山水之大,聲震山河,氣勢磅礴。如果沒有「富有現實精神的藝術創造」和坦蕩的胸襟,豪放的氣魄,即使身入造化,也難以「妙悟」山河美之真諦。(參見《名家翰墨―傅抱石瀑泉雨景專號》P90)。
此幅《鏡泊飛泉》為抱石先生1965年所作,應為抱石先生最後一幅以「鏡泊飛泉」為題材的畫作,其作筆墨精純,渾厚華滋,霧氣蒼茫,大筆揮灑,小心收拾,乃傅氏晚歲難得之精品。
《秋江放棹圖》
傅抱石於一九六一年六月赴東北旅行寫生,為期三月,先後遊歷了長白山、鏡泊湖、哈爾濱、旅大等地,寫成不少名作,並在南京舉行了(傅抱石東北寫生畫展)。東北之行,曾參觀了有「煤都」之稱的撫順西露天煤礦。傅氏為此寫了(煤都壯觀)和(煤都一瞥)。在(煤都壯觀)題跋上,他記曰(一九六一年八月四日得巡禮撫順西露天煤礦……),署款(十六日。抱石瀋陽記)。又據他在(東北寫生雜記)中述及(撫順我只去了一天),而(僅憑那雄偉的西露天煤礦給我的震動,結合現場的一些草圖來進行構思、進行創作的。)他又自言以煤為題材,在技法上有困難,故上述有關(煤都)之作都非寫於該處!若參照本幅上題(傅抱石煤都記),可知乃於八月四日造訪撫順的一天行程中所寫,送贈有關單位留念。既然(煤炭)不易處理,兼行程倉促,他自然選用最熟悉且擅長的題材入畫。
畫面取近景,以配合較大尺幅,只見崖壁下輕舟漫盪,上有高士端坐,船夫背立撐槳,御流暢行。全畫以寫意為主,揮灑頃就,惟舟上人物,線條精鍊準確,疾速運筆中顯其動勢,簡潔無冗贅,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卻不流草率,為畫家留下可能屬唯一寫於煤都的作品。傅抱石撰刻作品選:
傅抱石書畫扇面作品
傅抱石書畫作品
傅抱石書畫作品
傅抱石書畫作品
傅抱石書畫作品
傅抱石書畫作品
傅抱石書畫作品
傅抱石書畫作品
傅抱石書畫作品
傅抱石書畫作品
推薦閱讀:
※故宮名畫《雞雛待飼圖》欣賞
※《夜巡》 倫勃朗·哈門斯·凡·萊因
※世界名畫欣賞【下】
※【國畫經典】台北故宮藏五代兩宋名畫超大高清
※它為什麼能與《蒙娜麗莎》齊名,成為世界三大名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