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清涼茶社講壇經》-精華錄

《清涼茶社講壇經》-精華錄

清涼茶社講壇經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自己就是一個完整的宇宙,把自己充實了,完美了,改造現實世界就有極大的力量,能把自己改造得好,就一定能把自己的環境改造好。而賦予你最大力量的,就是開悟。

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全部《壇經》,乃至整個禪宗的大意,可以說都含攝在六祖的幾句開示中:「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學禪不要向外求,禪並不在外面,自己就自足自有的啊!所以不要繞圈子,直下頓悟就能成佛。

佛說、即非、是名就是《金剛經》的主題,全部《金剛經》反覆講述的就是這一主題,後面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一主題的引伸。這個主題,解答了「降伏其心」的菩薩心行的關鍵,歷來為中國佛教徒所重視。

五祖: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一切皆如,分別悉泯,即妄即真,從何處劃分得出菩提煩惱來!

要開悟,就是直下開悟,就得言語道斷。如果還有思維活動,還有分別心,那說絕對開悟不了。

外沒有塵埃,內沒有分別的心,就在此時,一切放下,要在這上面好好參,這才叫過關,

不是說開悟見道就不要思想,不要概念了。若不要,我們在這兒講什麼!祖師們那麼多語錄又講什麼!但是,在開悟這個關口上,讓概念活動停那麼一下,感受那麼一下,這就是開悟的關,這說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神秀「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那一套方法,六祖實際上仍在提倡,這是什麼道理?五祖問的是見地,而不是行持,行持並不能代表見地。六祖文化不高,直說見地,並沒有向五祖彙報他的行持。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好象六祖悟到的是空,是般若;但「一切萬法不離自性」,又從空轉到了有上。

傳的是什麼法呢?就是五祖說的:「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這個法,就是「以心傳心」、「自悟自解」的法,也就是「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而這個「本體」、「本心」就是六祖在上面大悟的那個「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那五個「何期自性」。這個「本體」、「本心」就是佛性,就是般若、菩提、涅槃,

需要留心的是「善自護念」。許多人對悟後是否繼續修行爭執不休,看來五祖是強調悟後必修的。對悟後必修這一點,大家不要懷疑,因為我們功德和力量都明顯不夠。以煩惱來說,開悟的人對煩惱肯定有力量,若沒有力量,這個開悟就不是真實的。

佛教認為,煩惱的中心就是我執,沒有我執,各種煩惱失去了依止就無從發起。

分別我執又叫見所斷煩惱,一經見道開悟就可以斷除。俱生我執又叫修所斷煩惱,這就必須經過長時期的修行才能加以解決。還有功德,那是要不斷地去做才會圓滿。所以有了見地更要修,不要說「悟後不修」或「修即不修,不修即修」一類的話,要實踐,要老老實實地繼續修行,用六度的思想來檢驗自己,要得起初的受用才行。所以,單憑「善自護念」這一點,就證明了悟後必修。

不要當「自了漢」,還要「廣度有情,流布將來」,

達摩終於說話了,說得也很奇怪:「安心,好啊,你把心交給我,我與你安!」慧可一反省,對達摩說:「欲求自心,了不可得。」達摩對這句話有什麼反應呢?達摩只是平靜地肯定了他說:「與汝安心竟。」安心法就是這個,任務完成了,慧可於是成了二祖。對這個公案,大家好好去參,可不要停留在二祖那句現成的答話上,那是二祖的,不是我們自己悟到的。

禪宗對神通不重視,因為這對解脫生死並不重要,了生脫死的功夫也不在神通上。但修行到一定的火候上,神通會自然到來,無須你去執著追求,只是涵養本元,本元養熟了,枝末之事——如神通等,有沒有又有多大的意思呢!

屏息諸緣,勿生一念,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不思善,不思惡」這兩句,實際上概括了一切思維活動中的相對觀念。如空色、有無、前後、遠近、中邊等等,一切總不思,這時哪一個是你的本來面目呢?又在什麼地方呢?宗師的方便恰恰是想方設法把你思維的路子堵了,把分別思維斬斷,還要你「速道速道」!只有這個時候,忽然鐵樹開花,一個真正的「我」才跳得出來。

「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自性本自清凈,本自具足,就是你自己。這麼貼近,哪有半點密呢?自己對自己還有什麼秘密嗎?若要舍內求外,那自然就有密了。你懂,別人不懂,對別人而言是密,但經反觀自照,自己明白了自己,密又何成密呢?

六祖從得法到後來出世說法,中間尚有十五年時間。實際上是六祖進一步護持、進修的階段,把自己習氣陶煉得凈盡、圓融,才能荷擔如來家業,才能在後來廣傳無上大法,揭開了弘傳千年的禪宗序幕。

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法師講涅盤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因為沒有認識到這個金剛本體,就只有從現象上談談緣生法而已。如果真正達到了寂滅大定的境界,緣起又在什麼地方進行呢?十方本來寂滅,法性動也沒有動一下,本來就在涅槃之中,再找一個涅槃豈不是多事?緣生法恰恰是金剛本體的作用,不是離開了金剛本體還有什麼法叫緣生法。

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中說:「不離自性(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

人生宇宙的真諦就是空。真正的證悟,是在修行里,在本份上直接把這個空感受到了,不需要你在道理上說長說短。

我們的心有一種自發性,只要想到什麼事情,就沾滯在這個事情上。自己貪愛的,沾滯的時間就長,在行為上的造作就表現得多。空,就是要空掉這一類的東西。

主人公在何處?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心量廣大」是前提,你體會到這裡就抓住根本了。心體是空性,第一義空。一說佛性就是全體空,但空呢?全體是色,沒有一處不是物,也沒有一處不是空,所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是泄露天機的話呀!其實,空就是什麼都有,有就是什麼都空,這個空就是這個有,這個有就是這個空,但是這個空不是這個有,這個有也不是這個空。達到了這樣的認識,你才能深入「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也才能「來去自由,心體無滯」。

「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

《法華經》稱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就是這個道理。老師悟的是這個東西,傳呢?不過是把他悟到的讓學生再悟一下,老師是不能、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給你的。你想,一個無時間空間,無色無相,無善無惡,無是無非的東西怎麼個傳法呢?所以,開悟見性是大事,但不要從外面去尋覓。

因為沒有認識到這個金剛本體,就只有從現象上談談緣生法而已。如果真正達到了寂滅大定的境界,緣起又在什麼地方進行呢?十方本來寂滅,法性動也沒有動一下,本來就在涅槃之中,再找一個涅槃豈不是多事?緣生法恰恰是金剛本體的作用,不是離開了金剛本體還有什麼法叫緣生法。

心不染著為無念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凈。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凈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對上根的人,六祖希望他們「各自觀心,自見本性」,對下根的人,才能自悟的人,六祖希望他們「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禪宗內沒有別的,只有一部經,就是你自己,你認得你自己就了事了。這麼直截了當,這麼簡便易行,與有無文化毫無關係。

無念若理解為不思、不想、不憶、不繫念,那就危險了。

但六祖大師這裡的無念的真解是什麼呢?就是六祖緊接著說的「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用即偏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這裡有兩層含義:一是其己靈不昧,神用無滯的感知能動;二是不染不著,不受拘系,超然於相對的自在。也是我們上面談到的,是清凈常流的一念,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一念。若在修行上達到了這種火候,當然就會「萬法盡通」,「見諸佛境界」乃「至佛地位」。

佛法在世間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邪正俱不用,清凈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凈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卧。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見了正法,一定要身體力行,萬萬不要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那就毫無益處,枉自蹉跎了。要把禪宗的見地放在實地的修行活動之中。從根本上說,就是要緊緊盯著自己為煩惱。這是修行的起步,煩惱從哪裡來,到哪兒去呢?你就參嘛,有一天把煩惱的根子抓住了,你就開悟了。

說通有兩層意思:一是講的東西要有道理,要使人能懂;二是講的要契機。宗通就是心通,就是見性,就是見道。僅在那裡分析觀想,不通過「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而見性、開悟,這個心是通不了的。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無妨。」一個人若真正發心修道,一切處都是道場。煩惱來了,正好參,業障來了,正好參,報障來了,仍然正好參。既然是道,那就無處不在,無事不在,無時不在。

「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能常檢查自己的人,勇於改正錯誤的人,在執著上就輕,反之,執著就重。不執著,就放得下,能徹底放下,就見性了。這是修行的重要門徑,大家一定要知道從這兒下手。

該喜則喜,該怒則怒,喜怒哀樂的本性就是菩提。佛經上說:「菩薩未成佛時,以菩提為煩惱,菩薩成佛時,以煩惱為菩提,何以故?以第一義不二故。」

「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出世不是躲在山上,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要有正見—有了真正的見地,當下就出世了。如果見地不正,甚至還有邪知邪見,不論你修什麼法,也不論你躲在哪兒修,都是沒有出離世間。

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

與成佛有關的才能稱為功德。只有求得當下解脫,才能一了百了,徹底脫手。

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凈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凈,即佛土凈。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

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但心清凈,即是自性西方。

往生並不等於就了了生死,要了生死,非見道,非斷煩惱不可,不然這個生死是了不了的,就是到了凈土,你還得繼續修行,只不過環境變好了。要把念佛和稱名區別開來,念是不忘,念是念佛的種種功德,念是念佛不可思議的力量和智慧,而我們則是學習這一切。所以念佛是要在心裡不要忘記佛,要使自己身語意三業的活動與佛相應,這才是念佛的本意。

專修般若三昧,要念佛的功德,佛的像好,佛的種種一切,把自己的心全放在這上面。念到最後,一切雜念息了,萬念歸於一念,精神也就專一了,穩定了,不可思議的力量就來了。要知道,不可思議的力量是每個人都具備的,而且就在各人自己的心中。這個力量出現後,就在現在,阿彌陀佛就會出現,見了一個阿彌陀佛,等於見了千萬億的佛,而且你也決定可以往生。

念佛看是不是用「心」在念,若用「心」在念,那麼戒定慧、六度萬行必然都在其中了。若能定中見佛,離開悟還會有多遠呢?到了你真正感到一點抓拿、依傍之處都沒有的時候,千萬不要害怕,那恰是最好最妙境界快來的時候;你若還有所抓拿,有所依傍,就與開悟隔了十萬八千里。當你感到內也靠不住,外也靠不住,佛也靠不住的時候,仍然敢筆直走下去,見法身就快了。

自己相信自己,自己認識自己,天下有比這個更可靠,更實在的嗎?

「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怕安樂」、「隨其心凈即佛土凈」這就是六祖的總納,「但心清凈,即是自性西方。」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直心是道場

生活中就是戒定慧的道場,永嘉大師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這裡戒定慧全有。永嘉大師還說:「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這就是禪宗的方法與境界。

二六時中,行住坐卧,念念都在這個事情上,從因上來講,就是功夫,從果上來講,就是定,這就是禪宗講的一行三昧。

《文殊菩薩所說般若波羅蜜多經》,對不二法門的談論,的確是太高妙了,有些地方比《金剛經》還要徹底。

在一切時間和地點,不論行住坐卧,都要「行一直心」——念頭不要拐彎。我們學禪宗就要這樣,在一切處,不論行住坐卧,都要念念不忘般若,念念不忘自已是佛,念念不忘一切法空,這樣堅持下去就可以得定,就可以開悟。所以《維摩詰經》說:直心就是道場,哪兒去找這麼好,這麼方便的道場呢!這就是一行三昧。

我們就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常行一直心」,心裡認為是對的事,當然可能做,作好事就不要怕吃虧,要修行就不要怕吃虧,不怕吃虧就是直心,就是道場。

「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為自縛」。

你如果做到了「於一切法勿有執著」,那麼自然整個身心就流通了,也就是無論何時何地,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不要忘記這個東西,同時也不要執著於這個東西。這實際就是一行三昧,就是一切放下,

全體放下,對事不要執著,對法也不要執著,不論四諦法,三十七道品,六度萬行都要放下,都不能執著。我就是真如

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凈。此是以無相為體。

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

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

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無念,簡單明確地說,就是不執著,就是對里里外外的一切事情都不去執著,連這個不執著也不要執著。無念,就進入了不二,不二,就沒有那些念頭,如主觀、客觀、善惡、是非、過去、未來等那些相對的東西。

「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其如來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

一方面,無念的這個「無」,要除去一切相對的,屬於「二」的種種思維分別;另一方面,無念的這個「無」,要除去一切塵勞煩妄想。而剩下的這個「念」,就是「能離於相,則法體清凈」的法體,就是真如本性。歸根到底,念就是念自已,自己的真正本性就是真如。你就是真如,真如就是你;念就是真,真如就是念。

但無妄想,性自清凈。起心著凈,卻生凈妄。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凈。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起心看凈不是妄念也是多事。為什麼呢?本來清凈,你自己信不過,還要凈上加凈,怎麼不多事呢?凈上加凈,實際上就是妄上加妄。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善惡是非得失及種種煩惱中,你若得力,把握得住自己,一心不亂,應酬有方,那才真正是有本事。

六祖說:「無障無礙處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六祖這裡以「一切善惡境界」概括了一切相對的、分別的境界,能超越了這些相對、分別的境界,你才能見性,才能無障無礙,也才能「心念不起」,這就是禪宗的「坐」。這種「坐」超越了坐相,哪怕你並沒有坐在那兒用功,而是日用動靜中,你仍然是「坐」。反之,你達不到這種境界,心裡亂鬨哄地在那些相對的分別境中打轉,那怕你坐上一百年,卻與「坐」無關。若看心看凈,即障道也。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商量。

「若見諸境不亂,是真定也」。

一切學佛的人要念念不忘自己的本性,要看到自己本來就是清靜的本性,如此而已。所以要「自修、自行、自成佛道」。自己修自己的本性,自己按照自己的本性行動,用不著只想依靠著什麼別的力量,自己的本性就是佛嘛!

用功就是多事,本來就是佛,還用什麼功呢?但大家還沒有見性,當然應該用功,而且需要假設一些助自己見性。根據六祖大師的主張和我的一些經驗,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用功的方法。

首先,我們也要靜坐,不過必須在生活中隨時用功,不在生活中用功,光靠靜坐,就效果不大。

生活中如何用功呢?大家可以參照六祖的《無相頌》,要時時做到「心平氣和」,要「孝敬父母」,要「上下相憐」,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學會和養成「忍」、「讓」習慣,要敢於遷善改過,不要護短,等等。

懂得了一切法空的道理,那麼你對一切事相就不那麼執著了,但這還不能停留在理論上,要在實踐中,自己的身心性命中來實證這一真理,你才會得到真正的受用。這是僅憑靜坐得不到的,要貫穿在日常生活中去,要在自己的喜怒哀樂,在自己的貪嗔痴中去體驗。

早上坐最好。睡了一夜,就應早點起來,不要貪懶覺。你要想見性,想成佛,如果早上的懶覺都捨不得,怎麼行呢?告訴你,貪懶覺就是沉溺於生死。

懂得了「萬法皆空」的道理,用功時就應多修空觀,以達到不思善、不思惡的境地,到這個時候,你的念頭不求凈而自凈,自然而然地進入輕安自在,這時你就應該定位,越長越好。

若定不住,念頭起來時怎麼辦?禪宗用功,決不去打這個念頭,一打就是妄上加妄了。當念頭起來時,你不去管它,也不隨它發展,你只是心裡明白就行了。這樣,念頭自然而然就去了,輕鬆得很。你若用力去排除,那就是自討麻煩。還有一種方便,念頭起來時,你可以追問,這個念頭是誰的念頭呢?它從哪兒來,又到哪兒去呢?就這麼去參。

於一切時,念念自凈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

和光接物,無我無人,

「於一切時中,念念自凈其心」。

而佛所守的卻是「自性戒」。因為就自己的本性而言,是不能做壞事的,守戒的力量來自於自己,所作所為自然而然就合於戒律。精神上自在洒脫。一念火起,就是無明;若懂了,這一念消下去了,就是菩提。

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

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

自心歸依凈,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眾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

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

六祖下面說的很重要,可以說是點睛之語:「何名清凈法身佛?世人本性清凈,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對這句話,萬不可等閑視之。王陽明說得好:「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性是活潑潑的,如水一樣,隨方就方,隨圓就圓。六祖在後面「機緣品」中還說:「清凈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

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即心即佛

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有我罪即生,忘功福無比。明心號菩薩。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於相離相,於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

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莫向外求,與佛無二。

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 

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

「前念不生即心,後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前念不生,後念不滅,就可以看到你的心體了。念頭起過後,你不要去追。它已經過去了。這個念頭雖然過去了,但你這個心是否就不存在了呢?前念雖然過去了,但你自己還在嘛,前念不生,已經過去了的,還生什麼呢?即心啊,這裡你才是最好認識你自己的時候,如果你隨著前念過去,就完了。所以百丈說「飛過去也」時,馬祖當下指點,用扭鼻子的方式讓百丈體會到自己的本性動都沒有動;本性不因為前念一過就斷了,前念,後念都只是本性的作用而已,你若見了這個道理,就把生死了了。

「成一切相即心」,一切事物的來去變化全在於你的念頭,而這個來去變化就是生死啊!「離一切相即佛」。在來去變化的一切事物中,在這些念頭中,你能看到自己動都未動的本性,不執著於那些來去變化,知道這些都是空,「離一切相」,那你才知道你就是佛啊!

天台宗對《法華經》最有研究,用天台宗總結的幾點就是:「開權顯實,開跡顯本,會三歸一,純圓獨妙」。因為這部經是專門講如何成佛的呀!

「明心號菩薩」,明心見性了,你就是菩薩,你就是佛,你自己就是一部經。開悟了,見了道,你就是佛啊!你自己就是三藏十二部啊!所以六祖大師說:「但信佛無言,蓮花從口發。」

「自蔽光明,貪愛塵境」,開佛的知見就是要斷這個人我執。人我執一斷,天地萬物就一體了,大慈大悲也就出來了,並且是無條件的。這一段文,大家可以經常看看,能背誦更好,在裡面參最好。自己也可以看是心轉《法華》,還是《法華》在轉你。

師曰:三身者,清凈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若悟三身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偈曰:

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緣,超然登佛地。

大圓鏡智性清凈,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

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

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

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一切時中,自性自如。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大家用功,到那一天你見道了,就會親眼看到這決非虛語。還有一點要指出,雖然教下常說「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但轉的只是名相,本體是動都沒有動的,自性還是你那個自性,並沒有變成另外一個什麼東西,它可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啊!是「體同而用異的」啊!

「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已靈光常顯現」。自性本身就是覺性,萬法本無,不需要你在上面挖什麼窟窿,也不需要你在上面添什麼東西。

聖諦尚不為

行思禪師,問曰:當何所務,即不落階級?

師曰:汝曾作什麼來?

曰:聖諦亦不為。

師曰:落何階級?

曰:聖諦尚不為,何階級之有?

師深器之,令思首眾。 

懷讓禪師,師曰:甚處來?

曰:嵩山。

師曰:什麼物,恁么來?

曰:說似一物即不中。

師曰:還可修證否?

曰: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

師曰: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即如是,吾亦如是。  

永嘉玄覺禪師,師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動,豈有速耶?

師曰:誰知非動?

曰:仁者自生分別。

師曰:汝甚得無生之意。

曰:無生豈有意耶?

師曰:無意誰當分別?

曰:分別亦非意。

師曰:善哉!少留一宿。時謂一宿覺,

隍云:六祖以何為禪定?

策云:我師所說,妙湛圓寂,體用如如,五陰本空,六塵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亂。禪性無住,離住禪寂。禪性無生,離生禪想。心如虛空,亦無虛空之量。

師云:汝但心如虛空,不著空見,應用無礙,動靜無心,凡聖情忘,能所具泯,性相如如,無不定時也。

「無需求真,但須去妄」,你不要去管聖諦如何,只要把凡情妄想掃乾淨,就行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做不到這點那就是凡情未盡,偷心未死,

「聖諦亦不為」。真是斬釘截鐵地把執著去得乾乾淨淨。六祖問懷讓「什麼物,憑么來」?六祖這裡是直下問他的本來面目。懷讓的回答極好:「說似一物即不中。」

「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乃至「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這裡,你能說它到底是什麼嗎?《金剛經》說:若以色求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可見如來。你說,這個「我」到底又是什麼呢?「說似一物即不中」,正是印證了這境界後從內心中自然流露出來的,不是一般人「想」得出來的。六祖又問他「還假修證否?」懷讓說:「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從禪宗的根本立場上說,這個東西是本來就有的,原用不著修證,若欲修證,就把它當作外面的,不是自具自備的了。從另一角度上說,修證也是需要的,不修行,你又怎麼能悟入,怎麼能知道這個「說似一物即不中」的東西呢?但怎麼個修法呢?「污染即不得」這樣的答話,真是天衣無縫,所以六祖讚許說:「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這裡兩鏡交光,絲絲入扣。

悟入時是需要「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一悟之後,言語心行全是妙用,而且與佛法的道理完全相通,

「對境心不起」—不動心了。這個念頭離開了這個佛性嗎?禪宗認為,就這個念頭就是這個自性,就是這個佛性。再者,一切法空,這個一念也是空的,既然是空的,取掉它幹什麼呢?水中月,鏡中花嘛,你又怎麼個取法呢?又何必去取呢?

念頭就是自己,明白嗎!一切法空,你還起什麼妄念?一切法都是你自己,你還起什麼妄念?認識了這些問題,妄念就起不來,儘管起了妄念,你明白它是空,不起作用,這個妄念就悄悄過去了,如雁影過潭一樣;你真的對治它時,卻恰恰是你又在動妄念了。

頓悟的力量

住心觀凈,是病非禪。長坐拘身,於理何益?

生來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

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凈其意名為定。

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痴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

如何是不立義?師曰:自性無非、無痴、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

神秀說:「諸惡莫作名為戒,眾善奉行名為慧,自凈其意名為定。」神秀這幾句,可以說是對「如來禪」的最佳表述。神秀北宗之禪,就是「如來禪」。如法修行,次第而進,所以又稱為「漸門」。「如來禪」可以說是佛教內正統的修持方法,穩妥可靠,與教下也沒有多大的分歧,一般學佛的人都走的這個路子,也可以取得成就。但六祖大師這裡卻是「祖師禪」,其特點是直徹本源,因果一如,建立在萬法皆空的基礎上。正如六祖所說:「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知見解脫,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惡性本空,作與不作全沒交涉;善性亦空,行與不行全沒交涉;性非凈穢,凈與不凈全沒交涉,乃至「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自性就是菩提涅槃,本來就「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戒定慧又與此何干呢!所以,只要直下見性,一了百了,而不計其它。所以六祖說:「自性無非、無痴、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這樣立足於自性自悟,頓悟頓修的法,所以稱之為南宗頓門。

頓悟的依據是菩提與煩惱本為一體,差別只是相上的。從體上來講,煩惱也是它,菩提也是它,排除了煩惱,等於就排除了菩提,所以說「煩惱即菩提」。你如果堅信這點,敢於這樣下手,你學禪宗就可以見功效,得受用。

事事無礙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現前。

小乘佛教所講的三法印,就把整個佛教的要點都包括了。為什麼叫「印」呢?因為這是判斷是不是佛教的標準。

「諸行無常」,凡是有作為的事情都是無常的,沒有不變的,這是第一個法印;「諸法無我」一切法無自性,都是因緣所生的,都是空的,找不出一個實在的東西,故無我,這是第二個法印;「涅槃寂凈」,要想在無常的生死煩惱中得到解脫,要想得到永恆的寂靜、安寧,就只有佛所指示的涅槃,這是第三個法印。

但是到了大乘佛教,特別是《涅槃經》里提出了涅槃四德,恰恰就是眾生這四個顛倒見中的常、樂、我、凈,就是說,涅槃是有常的、快樂的、有我的、乾淨的,這四條是正的,不是顛倒的。涅槃四德恰恰與眾生的四顛倒見相反而對立。是不能死啃書本的,佛法高妙之處就是圓融無礙,六祖大師的一言一行,無不顯現著這種精神。佛性超越了常與無常。超越了常與無常,這個佛性才是真的,才是活的,才是超越了分別思量的,大家要懂得這個道理。不變的常是死常,變化了還是常,所以六祖說佛性無常,恰恰深刻地闡述了佛性真常的道理。無常是佛性的一種作用,常也是佛性的一種作用,執著於一邊是不對的。作用是活的,要應酬無礙,必須有所變化,應該無常。這個無常,並沒有離開本體,也離不開本體,如果孤立和靜止來看,是難以想通。但你把這一切放在全體上看,整體上看,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一切善惡諸法全是佛性,我們的語言、行為全是佛性。如果認為外面另有一個常,另有一個佛性要修,那完了,你就永遠解脫不了。這個道理的確很高很難,因為這是「向上全提」之事。

把常與無常對立起來,是低級的認識。常是它,不常也是它。你要深入佛性嗎?你要真正認識佛性嗎?就必須超越這種種分別思維。所以,常不能離開無常,無常也不能離開常,常與無常是二,佛性是不二。

在「五濁惡世」的殺盜淫妄之中,你能做到「無住」、「無念」、「無相」對這一切真的不動心,來去自由,才真正是「事事無礙」啊!你真的有了這個本事,你還怕什麼呢!到了這個境界,什麼「常」,「無常」全都是閑話。

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何不自知自見,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

「凡聖兩忘,情盡體露」既沒有凡情,也沒有聖解,分別思維全都息了下去,處處都見本體,處處都表現著本體。

趙州進一步問南泉:「如何是道?」南泉回答說:「平常心是道。」趙州緊迫一問,說:「還可趣向不?」南泉說:「擬向即乖」——進入分別思維那個道就不是本來的道了。趙州又問:「不去認識它,怎麼知道是不是道呢?」記住南泉下面所說的,他說:「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豈可強是非邪!」趙州這裡就言下大悟。

一定要記住六祖大師的話,要「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這樣,你才能真正排除干優,潛心修道;再進一步,「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於實性上建立一切教門,言下便須自見」。

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凈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凈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

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凈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在禪宗里,真正見性了,才知道過去用功都是白費,本來就是佛嘛,用了那麼多的工夫,得到的不外是「今日方知我是我」。

五代時有個比丘尼的證道詩很能說明這個問題。

竟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卻把桃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明也是它,暗也是它。明暗都是客塵,都是外境,都在自性中生滅,而這個自性動都未動。

修道的人以智慧照破煩惱,這是教下傳統的說法,也沒有什麼不對,但禪宗卻在這裡向上提持。從體上來講,煩惱即菩提,所以禪宗從高一層的意義上講,是不斷煩惱的,斷煩惱等於斷了菩提。

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如果說禪宗有什麼特殊的地方,那也只是在方法上和佛教內的其它宗派有所不同而已,最根本的目的和理論基礎是完全一致的。

僅僅知道什麼「心外無佛」「即心即佛」「直指人心」是絕對談不上了事的,而且是危險的。你必須學習佛教的基礎理論,了解佛教的思想體系後,才能選擇某一宗派進行專修。

毀譽不動,哀樂不生, 

一切無有真,不以見於真,若見於真者,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離假即心真,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

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是見,即是真如用。

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閑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若於一切處,行住坐卧,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此名一行三昧。

菩提果自成。

此心本凈,無可取捨,各自努力,隨緣好去。

洞山的那個辭世偈就極好:

學者恆沙無一悟,過在尋他舌頭路。欲得忘形混蹤跡,努力殷勤虛空步。

真正修行的人是哀樂不入,心不附物。

你若證了空性,證了萬法皆空的道理,就得了一切智,又叫根本智。有了根本智,你就得到了解脫。

「無取無舍」,「不生愛憎」,也就是做到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這樣,你就實踐了一相三昧。一相三昧是在念頭上,而一行三昧則重在行為上,你一相三昧到家了,一行三昧也做到了,它們同體而異名。你平時若在這上面用功,久而久之,你的身體生理就會發生一些變化,這並不是很神奇的事。新陳代謝的秘奧一般人不明白。新陳代謝就是生死,不過不那麼明顯。一睡一醒之中也有生死,念頭的生滅也是生死。我們平常的覺性都被種種雜念、煩惱遮障了,自己不認識自己,如果你照六祖所說的,達到了一行三昧和一相三昧,進而明心見性,你的那個身體的變化就大了。你的覺性,才會從濁亂的煩惱、雜念中澄清出來,這樣,對生死,對三世因果就會看得清清楚楚,並且可以在自己的身體、業命中獲得自由。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痴人。

但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無動無靜,無生無滅,無去無來,無是無非,無住無往。恐汝等心迷,不會吾意,今再囑汝,令汝見性。吾滅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違吾教,縱吾在世,亦無有益。復說偈曰: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

在《壇經》中,不論六祖千說萬說,實際上只說了一句話,這就是「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什麼是「此心」,就是我們大家人人都有的這個心,對這個心,你不能把它推到一邊,也不能把它推到未來。就是現在你能思、能想、能作、能為的這個心、這個念啊!

應經常誦讀《金剛經》、《楞伽經》。這兩部經都是禪宗用來印心的,你的修行對不對,就可以用這兩部經來檢驗。再如《楞嚴經》這部經在歷史上很受中國知識分子的歡迎,對學佛的人幫助很大,應該讀。再如《文殊菩薩所說般若波羅蜜多經》、《維摩詰經》,都是極好的。在這些基礎上路再讀《華嚴經》,你的境界就會改觀,就會得到極大的力量。

「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你不要執著,既本能執著於經論,也不能執著於「不立文字」。

要時時刻刻,行住坐卧,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做到「無功無靜,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是無非,無住無往」,

本職工作都搞不好,你「覺」個什麼呢?「無動無靜」這一套功夫,就在你全部的工作生活中啊!

功夫就在你的喜怒哀樂之中,佛性就在你的七情六慾及種種煩惱之中。

「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

「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剎那即是真」。


推薦閱讀:

夏日心火旺?這些清熱解毒的自製涼茶,降火不傷身!
576隻大鼠喝涼茶延長10%壽命的結論靠譜嗎?
秋冬上火喝茅根竹蔗水,自己在家煮廣式涼茶

TAG:涼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