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十年 張國榮自殺之謎
[演播室1] 2003年4月1日晚,藝人張國榮從24樓縱身跳下。根據力學的分析,一個人如果從24樓跳下,在落地的那一瞬間,骨骼和肌肉會被撞碎。而我們知道,張國榮身前是一個非常注重個人形象的人。如此追求完美的人,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方式來結束生命呢?張國榮的離奇死亡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
[解說] 2003年4月1日的香港,下著小雨。這一天是西方的愚人節,人們的語言、行動,好像都顯得有那麼一點不大可信。可就是這一天的傍晚18點41分,46歲的香港演藝界天皇巨星張國榮,從香港市區中環廣場的文華東方酒店24樓縱身跳下 。[採訪查小欣]有人給我打電話,我不相信。[採訪藝術研究院賈磊磊]去世很震驚[採訪學院陳大維]他是一個在雲端的人物,為什麼會自殺?[解說]很快,躺在地上的張國榮被人發現。當時他身上多處受傷,手腳全部折斷,只有臉部保持完好。雖然他被緊急送入了瑪麗醫院,但是經醫生證實,張國榮在抵達醫院之前,就已經死亡。張國榮去世的消息一經傳出,立刻震驚了整個香港社會。各大媒體紛紛跟蹤報道。[解說]當天晚上,張國榮的唱片立刻被搶購一空。第二天,在他跳樓的酒店周圍,擺滿了歌迷們送來的鮮花和卡片。4月8日,全香港的目光都集中在張國榮的葬禮上。多電視台現場直播了張國榮的葬禮。香港演藝界知名人士,幾乎都前來為張國榮送行。來自各地自發為他送行的歌迷、影迷更是不計其數。[演播室2]位於文華酒店24樓房的露台,是張國榮最後站立的地方。事發後,現場有一張寥寥幾十字的遺書。上面寫著:Depression!多謝各位,多謝麥列菲菲教授。這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唐,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會這樣?這張字條只有幾行字,意思含糊不清,沒有交代他為什麼要選擇死亡。這也給人們留下了重重疑團。那麼,4月1日那天,張國榮到底做了什麼呢?[解說]根據香港媒體報道:當天中午11點,張國榮先與他的前經紀人陳淑芬相約下午六點左右在文華酒店見面。隨後,他又給唐鶴德電話,相約晚上一塊打羽毛球。從這一細節可以看出,此時的張國榮心情尚好。然後張國榮出門,與交情頗深的設計師莫華炳在銅鑼灣飯店共進午餐。[解說]在這期間,莫華炳也沒有察覺張國榮有什麼異樣。他們在聊天中還提到了非典型性肺炎。張國榮表現得非常緊張,而且一再叮囑一定要戴口罩。從這一點看來,張國榮對問題也很在意。[解說]到了傍晚四點,張國榮像往常一樣,獨自來到文華東方酒店24樓的健身室運動。人員感覺到,此時的張國榮,心情開始變得焦躁。特別是在露台打完電話之後,張國榮顯得非常煩惱。那麼,這個電話的細節就非常重要。但是至今為止,並沒有任何資料披露當時他到底是在和誰通話。之後,張國榮離開健身房,去到同一層的套房內,然後向侍者要了一杯咖啡,並表示自己要寫點東西。而此時也到了他事先與陳淑芬約定的見面時間。[採訪查小欣]此時此刻,陳淑芬已經在一樓的咖啡廳等了半個小時,沒有見到張國榮的影子。於是便給張國榮打電話。張國榮告訴她,他還沒有停好車,請到酒店門口的的士站等他。(大意)[解說]陳淑芬沒有想到,張國榮和自己最後的通話竟是謊言。當陳淑芬走到的士站時,張國榮已經墜樓。[演播室3] 為什麼張國榮要讓陳淑芬走到酒店外?會不會是想要陳淑芬看到自己墜樓的那一剎那呢?這個我們已經不得而知。根據張國榮當天的舉動和生前的傳聞,人們對張國榮的死因出現了四種猜測。每一種說法都有一定的根據,但也疑點重重。要瞭解張國榮的死因,遺書中提到的幾個人,就成了最關鍵的人物.遺書中提到的唐唐,即是張國榮的男友唐鶴德。而在關於張國榮死因的眾多說法之中,被提及較多的也是因為遭遇感情重創。那麼,張國榮的感情世界到底是怎樣的呢?[解說]1987年,20歲的張國榮在一次拍戲時,認識了17歲的毛舜筠。活潑開朗、充滿活力的毛舜筠立即打動張國榮的心。很快,兩人開始交往。與藝人毛舜筠的戀情是張國榮進入演藝圈的第一次。他十分認真地對待這份感情。然而,當他主動提出求婚時,當時年僅17歲的毛舜筠卻被嚇壞了,從此不敢再與他見面。兩人也因此而分手。[解說]張國榮唯一承認過的友就是毛舜筠,在一次採訪中,他也說到,如果毛舜筠當年能和他在一起,那將會改變他的一生。而張國榮後來的生活中,被他稱為至愛的則是唐先生。[演唱會片段]送歌給母親和唐先生:《月亮代表我的心》[解說]在張國榮生前,曾經有媒體報道,他與同性男友唐先生長達十七年的感情突然出現裂痕。鄰居也經常聽到,兩個人的寓所曾經傳出激烈的爭吵聲,甚至還傳出摔擲器物的聲音。[解說]然而,一個重要的細節顯示,張國榮和唐先生之間的感情並未出現裂痕。那就是遺書中的四個字:多謝唐唐。如果張國榮是因為和唐先生的感情而自殺,那又怎麼會寫出如此平靜的話語呢。並且,據媒體報道,在出事當天,張國榮還曾經打電話約唐先生一起打羽毛球。所以,這種猜測也不能令人信服。[演播室4]第二種猜測幾乎沒有人在意。遺書上有這樣一句話,我一生人無做壞事,為什麼會這樣?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張國榮覺得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有些事情讓他覺得不公平,而質問「為什麼會這樣?」那究竟是什麼事可能讓他有這樣的情緒呢?在他生前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嗎?[張國榮受訪片段]還沒有做過導演呢。[解說]在生前,有一件事讓張國榮一直耿耿於懷,那就是沒有將電影《偷心》完成。他事業上願望就是當一個導演。[採訪電影學院陳大維]他曾經說過,「演員是在展示命運,而導演是決定命運」,他一直想當導演。[解說] 2002年,他終於等到了一個內地人的贊助。於是張國榮開始全身心的籌備電影《偷心》。[採訪電影學院陳大維]張國榮籌備電影過程,選演員選景都很挑剔。[解說]但是,待到一切籌劃到位的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投資商因為惹上官司,致使影片資金中斷而被迫停止。[採訪電影學院陳大維]他是一個天才演員,但不知道是不是一個好導演。我們可能錯過了一部好電影。[演播室6] 這件事對張國榮的心情應該有所影響,不過在演藝圈歷經沉浮的他,對這樣的變故應該能夠應對。更何況我們也無法確認他所說的「為何會這樣?」就是關於這件事。因此,這種猜測也難以令人信服。我們接著來看第三種猜測,來自張國榮最後出演的電影《異度空間》。那麼這部電影究竟講述的是什麼呢?它與張國榮的自殺又有什麼關係呢?[解說]第三種猜測說的是張國榮因為出演《異度空間》,無法從角色中抽離而影響到了生活起居,像電影裡的人物一樣混淆了對事物的判斷,出現視聽幻覺而跳樓自盡。[解說]《異度空間》是張國榮拍攝的最後一部電影。影片講述了張國榮飾演的心理醫生在給林家欣飾演的張昕做心理治療的過程中,自己卻因為前女友的死而抑鬱不堪,時常見到女友的鬼魂而受盡精神上的折磨。[解說]那麼是不是因為拍攝該片時,張國榮入戲太深而無法抽離呢?[採訪]賈磊磊、陳大維、張國榮關於演戲抽離[演播室4]張國榮自己的說法,否定了媒體說他無法從戲中抽離的猜測。而事實上,《異度空間》的拍攝時間是2001年底,而張國榮的自殺是在兩年之後。這兩件事情應該沒有直接關係。因此,這種猜測並不能使人們信服。我們來看第四種猜測,來自遺書開篇的第一句話:depression。意思是沮喪、消沉。而後面緊跟的人物是:麥列菲菲教授。此人是誰?香港李嘉誠醫學院精神科醫生。Depression這個單詞從醫學上而言,就是抑鬱症的意思。這說明,張國榮生前有抑鬱的特徵,並且找這位麥列菲菲醫生看過病。問題的關鍵在於他是患了抑鬱症的呢?[解說]翻開張國榮的自傳,人們對他的內心世界感到困惑。很難想像,早在15年前,正當張國榮大紅大紫,風光無限時,他卻寫下了這樣的獨白:[自傳]記得早幾年前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敘舊,他們都會問我為什麼不開心,臉上總見不到歡顏,我想自己可能患上憂鬱症,至於病源,則是對自己不滿,對別人不滿,對世界更加不滿。[解說]這一篇自傳居然寫於1988年,張國榮對自己的描述和他當時的境況是非常不符的。事實上,這一年,他獲得了「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男歌星。[解說]然而,就在張國榮最輝煌的時候,他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非常意外的決定。1989年,張國榮召開33歲生日記者會。當人們都在期待他透露關於演唱會的消息時,看到的卻是震驚全場的七個大字:張國榮告別歌壇。[採訪查小欣]我不同意他退出,他請我去看他的告別演唱會我都不去。[解說]之後,張國榮相繼舉辦了33場告別演唱會。[採訪查小欣]張國榮退出後去了加拿大,勸他回香港,復出娛樂圈。[解說]1995年,張國榮決定復出歌壇。在復出演唱會上,他的表現再一次震撼了娛樂界。[解說]面對外界的不理解,張國榮選擇了堅持。在2000年的「熱情」演唱會上,他的表現更加超出了公眾的想像。[採訪查小欣]那場演唱會(指2000年的《熱.情》演唱會)是張國榮精心準備的,但是媒體卻大肆批評。[張國榮採訪片斷]我覺得這只是表現了,香港有某一部分傳媒膚淺的一面。我覺得有時候像我們這個級數的藝人只可以做一些開先河的事。[演播室7]張國榮在演唱會上大膽出位的裝扮,引來了很多媒體的猜測。一家娛樂雜誌宣稱,其實抑鬱症才是導致張國榮這些舉動的真正原因。在張國榮這一時期的影片中,觀眾總能感受到人物那種無言的孤獨,他也總是將人物內心的掙扎表現得十分傳神。在電影裡,張國榮表現出的這種抑鬱狀態,也使觀眾產生了疑問。難道這種狀態是來自他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嗎?他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張國榮採訪片斷]自我出世,是和我的婆婆一塊長大的。就是六姐。六姐去世七年了,他很疼我,把我帶大。因為我和我爸爸媽媽是屬於無緣的。[解說]這是張國榮成名後,香港電視台對他做的一次訪談,這也是張國榮第一次公開講述自己的身世。[解說]1956年9月12日,張國榮出生在香港一個富裕的服裝商人家庭,在十個兄弟姐妹中排行最末。小時候,大家都叫他十仔。因為父母感情不和長年分居,張國榮從小就和父母分開住。[採訪片斷]我從沒和爸媽一起生活過,長大之後,和阿媽在寶豐大廈住,合不來。小時候最需要被關注的時候,他們沒有和我一起經歷。[解說]那時候,張國榮的母親一方面要幫助照料家裡的生意,一方面又因為自己的不如意而心緒不佳。因此,很少有時間顧及子女,特別是排行最末的張國榮。那時候和張國榮最親近的人是一個被他稱作六姐的傭人。六姐從他小時候便一直照顧他。[張國榮採訪片斷]我很疼六姐的,她對我很好。[解說]然而,有人在分析張國榮的性格時認為,六姐的關愛還是不能消除母愛缺失帶來的陰影。[解說]在張國榮的電影中,他飾演的幾乎都是表情陰鬱、內心敏感的角色。《霸王別姬》中戲我不分的程蝶衣,《金枝玉葉》中的音樂家顧家明,《夜半歌聲》裡被毀了容的藝人宋丹平,《東邪西毒》裡的江湖劍客歐陽峰。他們都有極其相似的表情和極其相似的命運。而最讓人疑惑的就是,他們都有一雙極其憂鬱的眼睛。[解說]正當張國榮再次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時,2001年11月,他接受了導演羅志良的邀請出演《異度空間》。這也是人們最後一次在銀幕上看到他的表演。影片結尾,張國榮扮演的心理醫生,因為不堪重負,走上天台準備結束自己的生命。[解說]人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影片的這個結尾竟然變成現實,成為了張國榮的結局。[張國榮採訪錄音]電影是一個群策群力的工作,但是如果在一個好的導演的悉心指導之下,一些演員可以在銀幕上,演出一些叫人拍案叫絕的角色。猶如給你一個生命。所以一個好的演員,可以給自己無數生命。[採訪]陳淑芬:(報紙標題:疑抑鬱症致死)他一直都沒有放棄。他有病之後都堅持了很久。但最後都是沒辦法,這不是他的決定。猜測一:為情所困除了電影成就引人注目外,張國榮的感情與性向,也為喜愛他的歌迷與影迷所關注。因此,在他跳樓輕生後,不少人臆測他是因為感情不順才決定了結此生。出道將近20年的張國榮,最後幾年的時間幾乎都與唐先生的名字綁在一起。據說在遺書中張國榮表示,他感情不順,難以在好友唐先生和一名二十餘歲青年間做出選擇,感到非常困擾,因而自殺。這是否意味著他與唐先生的感情已經漸行漸遠?又是否意味著他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在1996到1997年的「跨越97演唱會」上,張國榮以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公開獻給唐先生,還說:「唐先生是除媽媽以外,我生命中至愛的人!」,從而正式向社會公開了自己的感情世界。由此,張國榮名字與唐先生再也沒有分開過。唐鶴德是張國榮幼時認識的好友,畢業於荃灣名校聖芳濟中學。在讀書期間,唐一直是校內的風雲人物。在張、唐緋聞傳出後,張國榮一直否認。1995年,兩人被傳媒跟蹤,張國榮怒撞採訪車,但共同走過10個年頭後,張國榮終於按捺不住,在1997年1月的復出演唱會快結束時,公開了兩人的關係。2000年,兩人的感情愈趨穩定,不但結伴於公開場合,更親密同游泰國。而唐也與多位好友公開慶祝張國榮的44歲生日。2002年金馬獎後,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公開露面的張國榮,外傳他和密友唐先生感情生變。張國榮助理介入兩人感情,而唐先生也另結新歡。兩人因此激烈爭吵,並且張國榮還退出兩人聯名的經營。2002年9月,張國榮因46歲生日在寓所內設宴款待眾友,唐唐卻未見露面,而助手Kenneth則以主人的身份招呼賓客。宴會結束時,門外等候的傳媒齊齊恭賀哥哥生日快樂,他也相當配合,即時向傳媒揮手,並且雙手合十表示多謝,他還大方地與陳自強擁抱和拉手,讓大家拍照。但卻有好友透露,他是強顏歡笑,內心其實很痛苦。據鄰居透露,近來,張國榮的寓所半夜常傳來爭吵聲,吵到激烈時更會擲碎物件。張國榮曾不斷嘗試挽救這段17年的感情。為了挽回兩人感情,他跑到上環濟公廟祈福。所有這些,似乎都顯示兩人的感情似乎走到絕境。不過,2003年3月2日,張國榮和唐先生曾到淺水灣喝茶,並被媒體逮個正著,似乎看不出兩人有不和的跡象。只是沒想到才一個月時間,張國榮就跳樓自殺,實在令人唏噓萬分。猜測二:精神抑鬱症外界普遍宣稱張國榮因拍鬼片《異度空間》而患上憂鬱症,以至他不得已推掉了原先已接下的湯臣公司的新片《美麗》。據說,張國榮在2002年5月拍攝影片《異度空間》時太過投入,以至戲拍完了仍無法抽離角色,導致精神過分緊張,因而患上了精神抑鬱症。一直到拍完片後的好幾個月,他的聲音都氣若游絲,不斷地看病吃藥。被傳出患憂鬱症後,張國榮被迫取消了原定的工作計劃,其中包括參與演出徐楓監製的《美麗上海》、《藍宇》投資人石雪投資的《偷心》,以及唱片計劃等。但張國榮曾否認了這種說法,只承認自己因壓力大影響了情緒,並且 2002年10月更以行動來闢謠。他以一身黑色西裝的瀟灑打扮到場支持2002年Cash金帆音樂獎頒獎禮,雖然沒有接受訪問,卻十分大方。大會本來安排他從秘密通道進場,但他卻選擇了從正門進場,又任憑記者拍照,更不時向大家揮手,顯得十分親切。譚詠麟上前問他「他們說你憂鬱症,為何我一點也不覺得?」 張國榮聽後立即轉一轉身,證實自己十分精神。當時,他整晚都滿面笑容,上台時更風騷地親吻了女主持潘芳芳的面頰,發言時也聲音洪亮,並無沙啞,顯得甚為健康……當初如此截然不同的報道,讓人們今天在張國榮死因之「抑鬱說」上也自然會分歧不小。而且後來披露的張國榮遺書也全然把人們的思路從「抑鬱」兩個字上引開。猜測三:不堪壓力張國榮凡事都力求完美,已經46歲的他相當在意自己的外形以及在影歌迷心目中的形象。據稱他已開始為日禿的頭髮而煩惱,並積極轉型到幕後當導演。他曾公開表示,「演員只是棋子,導演才是整部電影的靈魂」。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保持年輕完美的形象,所以他在香港成立了 「夢幻聯隊」製作公司準備轉到幕後當導演。由於求好心切,還特別北上向姜文請教。但又因為壓力過大,原本已經開拔到北京、青島等地準備開拍的《偷心》只得停機。因此有人認為,張國榮深為工作壓力所困,所以最後選擇了自殺。但也有人認為,張國榮是因為同性戀的社會輿論壓力過大,不死無以肩負。但這方面的可能性太小,因為2000年已經有新聞說,他答應免費為同性戀組織舉辦的「十大傑出同性戀報導獎」擔任評判,以為香港同性戀打氣,顯示他終於肯公開其同性戀取向。既然3年前就為相關機構效力,那麼現在才為性取向而自盡,此說顯然難以自圓其說。猜測四:《偷心》未竟張國榮的突然辭世令人扼腕歎息,而生前,有一件事讓他一直耿耿於懷、鬱鬱寡歡,那就是沒有將電影《偷心》完成。這部影片凝結了張國榮無數心血,也是他準備由演員向導演轉型的第一部作品。在劇本、演員等一切因素都籌備妥當之後,這部電影最終因為資金沒有到位而沒能開機,讓他為此一直鬱鬱寡歡。目前,《偷心》的編劇、女作家何冀平說起了這部未竟的電影對張國榮的重大影響,她說張國榮為這件事投入了很多精力。從2002 年春天開始,他們曾一起為《偷心》做準備,跑了上海、北京好多地方,連服裝、道具、演員和執行導演都選好了,電影卻沒能拍成。何指出《偷心》是一部描寫一個藝術家情感的電影,結局依然是何冀平一貫的充滿遺憾的淒美結局。當時這個構想一出來,港方就有人要投資,但張國榮還是決定接受一個朋友推薦的內地投資人。沒想到這個投資人出了問題,資金沒有到位,使得電影流產。而張國榮又怕找別的人投資丟面子,於是電影的拍攝就被無限期擱置了,這對張國榮的完美性格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何冀平說:「我剛一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心裡特別難過。我一直覺得,如果電影拍成了,他也許就不會這樣了。我準備改編《天下第一樓》的時候,給他打了電話,我說如果再有機會,我還會幫他把電影進行到底。聽得出來,他有點惆悵,似乎對那部電影念念不忘、欲言又止,我心裡也覺得很不好受。」在與張國榮的接觸中,何冀平覺得他沒有抑鬱性格,是一個隨和、坦然、率直的人,但她也認為他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寂寞。人太成功了,有時反而找不到自己的寄托在哪裡。
推薦閱讀:
※護照丟了!十年(五年)多次往返簽證還能要回來嗎?
※沈家豪是個陷阱,二十年過去,你還沒看清么?
※明亡清興六十年27 天聰新政
※一個女人十年的婚姻感悟
※十年不喝星巴克,你以為就能買一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