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傣族的禮儀

日期:2014-05-07 10:49 作者: 來源:雲南文化交流網點擊:60

傣族自古以來是一個講究禮儀的民族。與傣族群眾生活在一起,你會發現傣族民風純樸、尊老愛幼、和睦相處,不論男女老少都以多行善事為社會公德。人際交往,十分講究禮節禮貌。傣族的禮儀教育由家庭教育、佛寺教育和法律法規三個部分組成。三者相互結合,相得益彰。傣族孩子從懂事時開始,就受到父母的禮儀教育。教育孩子從小做好事,不做壞事,對人要有禮貌,要尊重老人,幫助有困難的人。孩子們不光接受長輩的教誨,而且從父母身上耳濡目染,受到良好影響,從小開始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範。傣族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男孩子八、九歲開始都要離家到寺廟當幾年和尚。寺廟內要求小和尚嚴格遵守「五戒」、「十戒」,以此作為信徒一切言行的準則。「五戒」的內容是:不殺生、不偷盜、不姦淫婦女、不喝酒、不抽煙。當小和尚時期,八、九歲至十幾歲,是一個人禮儀行為養成的重要階段,佛教的教義教規對他一生的道德禮儀的養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傣族由於主張行善而不作惡,人際關係是友善的和睦的。在傣族內部,撫幼敬老,夫妻和睦,與鄰里友愛互助,誰家有困難,全村來幫助,一家蓋新房,全寨來幫忙。傣族老人常用這樣的話來教育孩子:「山離得再近也靠不攏,人隔得再遠也能會面。」「不管來客貧或富,迎上竹樓不偏心。寧肯自己省吃省喝,也不能怠慢遠方客人。」所以,熱情待客成為傣族村寨的風氣。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會主動打招呼,端茶倒水,飯菜款待。無論男女老少,對客人總是面帶微笑,說話輕聲細語,從不大喊大叫,不罵人,不講髒話。婦女從客人面前走過,要攏裙躬腰輕走;客人在樓下,不從客人所在位置的樓上走過。有的傣族村寨,還在大路旁建有專用於接待客人的「薩拉房」。到傣家做客,還會受到主人「潑水」和「拴線」的禮遇。客人到來之時,門口有傣家小卜哨用銀缽端著浸有花瓣的水,用樹枝葉輕輕潑灑到客人身上。走上竹樓入座後,咪濤會給客人手腕上拴線,以祝客人吉祥如意,平安幸福。傣族的禮儀教育,還有西雙版納最高統治者召片領制定的法律法規的強制性約束。如《土司對百姓的訓條》、《爺爺教訓子孫》、《父親對兒子的訓示》、《教訓婦女做媳婦的禮節》等,對很多方面的道德、禮儀都有強制性的規範和約束。如法律規定:兒子不能告父親,告了也不能判兒子贏。這雖有失法律的公正,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傣族尊重長輩,愛老敬老養老的良好民風。諺語說:「田中土丘是谷魂,村上老人是寨寶。」凡生產生活中的大事,都要首先聽取村上老人們的意見;重大的節慶和祭祀活動要請老人主持;村舍間出現糾紛,要請老人排解。走路也要讓老人走在前面。老人進屋,年輕人要站起來問好,待老人落座後,才能坐下。飯桌上,要讓老人坐首位,好菜先敬給老人。在傣族村寨,很少發生虐待老人、遺棄老人的現象,家庭中充滿一種團結友愛和諧的氣氛。(轉自 雲南網 編輯 熊怡)
推薦閱讀:

商務禮儀-你知道多少?
機關會議、宴請座位安排的「潛規則」,你知道嗎??
女人待人接物止乎禮儀
傳統禮儀之「出生禮」(含誕生、三朝、滿月、百日、周歲)|禮儀,傳統,出生禮,誕生,三朝,滿...
你真的不一定會吃西餐!最全用餐禮儀攻略,拿走不謝

TAG: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