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瑋:明治維新看似仿效西方民主,實則更具東方專制特徵 | 學術劇6.9

本期作者:馮瑋(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1看似仿效西方民主政體,實則更具東方專制特徵

1867年孝明天皇大行,其次子、15歲的皇太子睦仁繼位,成為第122任天皇。公曆1868年1月3日,天皇睦仁接受德川慶喜「大政奉還」請求,頒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宣布「廢除攝關、幕府等」,開始推行新政,拉開了明治維新的大幕。

睦仁天皇

明治維新,在中國曆來被視為改革甚至革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明治政府採取的舉措,一開始即採取了「復古」的形式,儘管這種「復古」也有「求知識於世界」的改革開放特徵及內容。

1868年1月17日,明治政府重新恢復了古代神祗官(後改為神祗省),其地位和太政官(相當於首相府)並列。之後,天皇睦仁通過「祭政一致」大典等,成為神道教「教主」,實現了事實上的「政教合一」,成為不容置疑和批評的神聖權威及頂禮膜拜的對象。明治以前,天皇不掌握政治實權屬於常態。但「王政復古」以後,天皇不斷走向政治前台,直至《大日本帝國憲法》頒布,天皇成為集所有權力於一身的權威。迄今頭像仍印在一萬日元紙幣上的「國民教師」福澤諭吉指出,「對日本而言,至尊的天皇和至強的將軍的並存,是一種幸運。因為,這避免了集權專制的產生」。「至強的將軍」不復存在,武士效忠的對象一元化為效忠天皇,使日本走向民主還是專制,歷史早有結論。而「集權專制的產生」及與之相伴的「一君萬民」的極端民族主義的高揚——儘管這種民族主義往往打著「愛國」旗號,和日本軍國主義是否存在內在關聯,對日本是福還是禍,歷史也早有結論。值得一提的是,神風特攻隊員出征之前的誓詞,開篇就是「我們七生報國,效忠天皇」。

《大日本帝國憲法》

明治天皇確有一些看似「改革開放」的舉措。1868年4月6日,睦仁天皇在紫宸殿率公卿諸侯以向神明宣誓的形式,頒布了施政綱領「五條御誓文」:1、廣興會議,萬機決於公論;2、上下一心,盛行經綸;3、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勿使人心倦怠;4、破舊有之陋習,秉天地之公道;5、求知識於世界,大振皇基。4月21日,明治政府公布了共計11條的《政體書》,第1條即「五條御誓文」,其餘各條涉及權力構建、制衡,以及官員選任等。雖然第2條規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以免政權偏重之患」。但是,直至明治時代終結,天皇始終是「三權」和軍權的掌控者,這條規定從開始就是個「木乃伊」。雖然第9條規定,「所有官員,以公議票選之法每隔4年更換之」,但所謂「票選」純屬「畫餅」。總之,和幕藩體制時代的「寡頭政治」相比,這些舉措看似仿效西方民主政體,但實際更具有東方專制特徵。

《大日本帝國憲法》下的統治機構

至於年號的確定和都城的遷移,則本身即具有改元、遷都的封建印痕,是學自中國的「改朝換代」慣例,儘管日本的天皇制理論上萬世一系。1868年7月17日,明治政府以天皇睦仁的名義下詔,將原幕府統治中心江戶改為東京:「今後改稱江戶為東京,此乃朕之海內一家,東西同視也」,在翌年3月正式遷都東京。9月8日,明治政府取《易經·說卦傳》中「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一句,改元「明治」,並規定「自今以後,一世一元,永為定製」,即一世天皇只用一個年號。此後,不僅天皇動輒改元成為歷史,而且年號如「明治」取代都城如「奈良」,成為時代名稱。但改元和遷都,從來不是近代政治變革的要求。

2國歌、國旗與國君

不難發現,明治政府定製、遷都、改元、變法等舉措,均具有「維新」和「復古」的兩重性,而作為日本「國家象徵」的「日之丸」和「君之代」的採用,同樣具有這種兩重性。儘管在世界歷史上,國旗、國歌是近代的產物。

由於外國商船均懸掛國旗,1870年2月27日,明治政府頒布了最高法令「太政官布告」第57號《商船規則》,命令日本商船須懸掛「日之丸」並規定了旗幟規格,使之成為「日本的象徵」。但「日之丸」自公元8世紀即已問世,原先稱「天皇旗」。16世紀末、17世紀初,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派往國外做貿易的船也曾掛過「日之丸」,儘管「日之丸」在國際場合的正式使用是19世紀50年代。1853年底,即「培理叩關」後,薩摩藩(鹿兒島縣)藩主島津齊彬建造了日本第一艘西洋式三桅蒸汽船「昇平丸」,「日之丸」就懸掛在這艘船上。第二年,島津齊彬將這艘船呈獻給幕府。「昇平丸」遂改名「昌平丸」。

昇平丸(馮瑋/攝)

今天,人們似已不關注「旗」和「幟」的區別,但兩者原本形狀和含義均不相同:旗為主,幟為輔。戰場上,主將舉的是旗,偏將舉的是幟。1854年開國後,德川幕府將「日之丸」的「幟」,定為日本商船的標誌,1859年又將「日之丸」的「旗」定為日本「御國總標」,即象徵日本的總的標誌。「日之丸」的正式名稱是「日章旗」。「章」意為「標記」,「日章旗」就是「作為太陽標記的旗幟」,同被視為皇室祖先的太陽神天照大神直接相關。

「君之代」成為「准國歌」,也受到外來影響。1869年,聽說日本沒有「國歌」,英國駐日大使館護衛隊軍樂隊隊長約翰·芬頓向他的日本同行介紹了英國國歌God Save the Queen.(《天佑女王》),並強調了擁有國歌的必要性。他表示:如果有人提供歌詞,他願意譜曲。日本軍樂隊商量後,請日語、中國歷史和文學修養都很好的薩摩藩步兵隊隊長大山岩為國歌選擇恰當的詞。以後成為日本陸軍大臣的大山岩從一本叫《蓬萊山》的集子中選了一首俳句,由約翰·芬頓為這首俳句譜了曲。但日本方面認為,其旋律缺乏莊嚴感,不適合作為國歌。因此,國歌1.0版在6年後的1876年被廢棄。

橫濱妙香寺內「初代君之代」紀念碑

按通常說法,國歌2.0版由英國人韋伯作曲。其實,準確說是韋伯「被作曲」。實際情況是日本人根據韋伯為男聲合唱團譜寫的一首歌的旋律,配上了《君之代》作為歌詞。由於歌詞字數不足,所以追加了幾行,弄得不倫不類,而且日本宮廷的守舊派認為,韋伯譜寫的曲子太過西洋化。因此,國歌2.0版也很快夭折。

國歌3.0版,也就是當今作為日本國歌《君之代》的歌詞,也選自《古今和歌集》。《古今和歌集》是公元905年即平安時代初期,由被譽為「詩聖」的紀貫之奉天皇之命主持編纂的。《君之代》即取自《古今和歌集》的「我之君」,歌詞大意是,「吾皇盛世兮,千秋萬代;砂礫成岩兮,遍生青苔」。1880年7月,日本政府組織了由陸軍樂團指揮、海軍樂團指揮、宮庭雅樂指揮林廣守、應邀到日本擔任樂團輔導的德國人弗朗茲·埃克特組成的「4人小組」為《君之代》譜曲。按日本官方說法,《君之代》最終是由宮內省式部察樂師奧好義譜寫原曲,由雅樂師林廣守配和聲的。實際上,真正配和聲的是德國人埃克特,只是日本政府覺得國歌由外國人配和聲有失尊嚴,所以對外一直宣稱是林廣守配的和聲。

古今和歌集

很多人認為,《君之代》的旋律像哀樂。確實,作為由政府機構主導、為國際禮儀創作的「國歌」,其旋律和《馬賽曲》、《星條旗永不落》、《義勇軍進行曲》等在戰鬥中創作的、有著激昂旋律的國歌,確實有很大不同。就音樂風格而言,《君之代》的旋律有傳自中國的雅樂的韻味,但其原曲是由「和風」代表作《壹越調》的旋律構成的,艾克特又加入了西洋韻律的元素,所以《君之代》的旋律堪稱和、漢、洋音樂「三位一體」,並顯示出日本對文化的基本態度:兼收並蓄。1882年,日本文部省曾計劃創作一首正式國歌,取名《明治頌》,後由於各種原因,該計劃在1884宣告終止。所以《明治頌》一般不被提及,而《君之代》直至1999年日本眾參兩院通過《國旗國歌法》後,才和「日之丸」成為法定國旗和國歌。

另一方面,明治天皇睦仁對外努力顯示作為「國君」的權威形象。雖然「尊王攘夷」浪潮在將天皇推上政治權力頂端時發揮了巨大作用,天皇睦仁也順應乃至為這股潮流推波助瀾。但如前回所述,「尊王」是使權力復歸的目的,「攘夷」僅是奪回兵權的手段。「大政奉還」後,明治新政府當即向各國發出通告:「日本國天皇決定親自裁決內外政事。以往用大君名義締結之條約,今後皆以天皇名義締結。」1868年11月和翌年2月,明治政府先後同瑞典、挪威、西班牙、北德意志聯盟締結了通商航海條約,條約中雖然沿襲了幕末所訂條約的治外法權、協定稅率、最惠國待遇等不平等條款,但簽約的主權代表是「日本天皇陛下」。不難發現,明治政府在政治上推行的「王政復古」,確實具有趨向集權的保守性,但在經濟方面奉行的則是開放路線。

大政奉還圖3是「復古」而不是「維新」

按照現代政治學概念,國家需具備領土、人民、政府三元素。明治政府大權復歸併構建起了看似符合近代國家要求的政府框架。那麼關於國土和國民,明治政府的舉措是否契合近代國家的要求呢?一言以蔽之,明治政府在這兩方面的舉措,是「復古」而不是「維新」。

毋庸贅言,將以往歷史神化而使自身沾上「神聖之光」,是專制集權統治的慣用手法。按照日本著名史學家綱野善彥在《何謂日本?》一書中的說法,「明治以後,日本政府將《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所描述的日本『建國』的神話作為史實,不加分析地通過國家教育全面向國民灌輸。」

《古事記》

追溯歷史,公元712年,太安萬侶遵照元明天皇的敕令,根據《帝紀》、《舊辭》、歷代口耳相傳的神話故事,編纂了《古事記》,敘述了從神創造日本到7世紀初推古天皇在聖德太子輔佐下進行的改革,共3卷。720年,天武天皇為了宣示其正統性,敕令舎人親王等編撰了日本第1本用漢字寫成的編年體史書《日本書紀》,記述了從神創造日本到持統天皇當政即7世紀末的歷史,共30卷。《古事記》和《日本書紀》在日本合稱「記紀」,被視為「經典中的經典」,其中的「神代記」敘述了日本的由來。這種敘述成為「皇國史觀」的依據。

根據「神代記」記載,宇宙最初如同混沌的雞蛋,天如蛋清,地如蛋黃。之後,在天地間誕生了一個葦芽狀物並衍化為神。所以,日本也叫「葦原中國」。之後,第7代神伊奘諾尊和伊弉冉尊兄妹,用眾神賜予的「天之瓊矛」投向「高天原」(天國)下漂浮的大地,瓊茅滴下的水珠形成了「磤馭慮島」(意為「自然凝結成的島」)。兄妹倆降臨島上後通過媾和,生下了包括屬於四國、九州、本州十四個島的「大八洲」。所以,日本又稱「大八洲」。這種匪夷所思的神話,在1945年以前卻一直作為「正史」載入教科書,並在明治以後並逐漸強化。也就是說,日本當時的「領土」概念,十足荒誕。今天,「天之瓊矛」依然矗立於日本九州宮崎縣和鹿兒島縣境內的高千穗峰。

後世根據《古事記》繪製的各種神的形象

至於日本「國民」的由來,明治政府從來沒有說清楚過,而是按照《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的記載,竭力渲染日本國民是「神的子民」。按照「記紀」的記載,伊奘諾尊和伊弉冉尊兄妹通過媾和生出「大八洲」後,又生了33個神。在生火神時,女神伊弉冉尊被燒死。伊奘諾尊追到黃泉國,但未能使妹妹兼妻子伊弉冉尊回歸。從黃泉國回來後,他想:「我曾經去了非常醜惡而污穢的地方,必須清凈一下我的身體。」於是,他來到日向國一個叫阿坡岐原的地方的水邊洗臉、洗澡。在洗左眼時生出了天照大神即太陽神,洗右眼時生出了月讀命即月亮神,洗鼻子時生出了素盞鳴尊即海神。之後,天照大神派孫子瓊瓊杵尊降臨「大八洲」,並給了他「三件神器」作為權力象徵:一把天叢雲劍,一塊八坂瓊勾玉,一面八咫鏡。日本初代天皇神武天皇,就是天照大神的後代。按照《古事記》記載,「神武東征」開拓了日本,直至137歲籌終正寢。

天照大神步出天岩戶的剎那

1873年,明治政府廢農曆改行公曆,將神武天皇登基的公元前660年2月11日定為紀元節,荒誕不經的「皇國史觀」被明治政府當作「歷史」教育國民。例如,1945年以前的《尋常小學國史》第一課就是「天照大神」。遲至1823年,生活在日本的德國人西博爾德才開了探究日本人之來源的先河。

不過,有一點明治政府頗有「近代國家意識」,即確定領土邊境。與這種意識相伴的,就是四面擴張,將小笠原島、琉球群島、台灣、朝鮮劃入日本版圖。相關內容,敬請繼續關注本系列。(作者:馮瑋;編輯:鬍子華;原標題為《明治維新:改革開放和「王政復古」的二重奏》;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西方兜售「普世價值」的真實緣由
通勝第十講:二十八宿(三)西方白虎七宿
西方誤讀中國1000年
西方青年是否比中國青年更包容開放?
進化論在西方被推翻了嗎?外國的基督徒都反對進化論嗎?

TAG:學術 | 西方 | 專制 | 明治維新 | 特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