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札記》——哲學是五彩斑斕的墨鏡

儒家

說起儒家逃不開這位先輩--中國的第一位教師--孔子。他是末代貴族,祖先是宋國貴族成員。他滿腹詩書禮儀,體內流暢著貴族的血液,卻生不逢時,不得志還很窮,一生為了自己社會改革的理想奔波列國,卻也一直找不到機會實現它。我們的儒家就是這樣一位前輩創建的。

劉歆說「儒家遊說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六經就是《易》《詩》《書》《禮》《樂》《春秋》。孔子既不是這些著作的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連編者也不是,他也從來沒有打算,要親自為後代著作什麼東西。孔子說他自己述而不作,這就是,孔子以這些著作為教材,根據他自己的道德觀,給予著作解釋,再傳述給弟子們。他不只是單純的傳述了,因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東西。比如在解釋「三年之喪」這個古老的禮制時,孔子說:「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換句話說,兒子的一生至少頭三年完全依賴父母,因此父母死後他當以同樣的時間服喪,表示感恩。

這種「以述為作」的精神,被後世儒家人傳之永久。

孔子的理論是「正名、仁義、忠恕、知命」。

「正名」就是名副其實,社會關係中,每個名都含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比如君臣父子,負有這些名的人都必須相應地履行他們的責任和義務。

「仁義」,如果正名是闡述義務,「仁義」就是在說做事的動機,「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忠恕」就是實行仁,在於推己及人,每個人都有對於「仁」的定義,想要這個國家是仁的,那就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實行仁的方法就是如此簡單。

「知命」就是一心一意儘力去做我們知道應該做的事,不計成敗。因為是否取得外在的成功總是需要環境的配合,但是這種配合,整個地看來,卻在我們能控制的範圍之外。我們儘力去做,這項義務在道德上就算盡到了,這樣我們將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遠快樂。

孔子對於「仁義」講了很多,卻沒有解釋為什麼每個人應該這樣做。孟子就試圖回答這個問題。孟子認為「人性善」,他的依據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他認為人天生有善之「四端」,也就是「仁義禮智」,認應當讓四端,而不是低級本能自由發展,這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照孔子和孟子看來,宇宙是指上是道德的宇宙,理解了這個道德的宇宙,就是「知天」,通過知天,人的自我、自私,都逐漸減少了,再也沒有天與人的分別。

如果說「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義派,荀子就是「儒家」的現實主義派。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惡學說,他認為人性必須加以教養,凡是沒有經過教養的東西不會是善的。他肯定了人在宇宙中與天地的同等重要性,因為凡是善的,有價值的,都是人努力的產物。既然如此,人在道德方面如何能善?荀子認為,善是人為了參與社會組織生活。為了存活,人應當具備道德,而不是天生具備道德。

日記

推薦閱讀:

護眼小課堂 | 太陽鏡該如何挑?
hello,我有個便宜想給你佔一下!
麥拜:警惕,千萬不要把太陽鏡配成近視太陽鏡!
王家衛,這個戴墨鏡的男人
你買的香奈兒太陽眼鏡真的是香奈兒嗎?| 時尚界不會告訴的4個秘密

TAG:中國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墨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