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永不入魔的禅定方法

第三章 永不入魔的禅定方法………..……………………....( )一、必须攀缘、执着、执相…..…………………….( )二、无魔事…………………..……………………….( )第一节 善导大师的瑞相灵验、神迹感应……………...( )观经四帖疏的跋文……………………………….....( )白话文翻译……………………………………….....( )[注]隋朝唐初观经很受欢迎。观经四帖疏所“楷定古今”者主要有四个论点:1、念佛必定往生极乐世界。终不论散心念佛或摄心念佛。2、观经是佛为凡夫而说。主要为凡夫往生,贤圣去亦无妨。3、观经教观佛报身,非观法身,非无相离念。4、称名念佛为往生正行,余者为助业或杂行。第二节 修观前基础………………………………………( )《禅定、禅观》的定义…………………………......( )禅………………………………………………..….( )定……………………………………………..…….( )止…………………………………………..……….( )观…………………...……………………..……......( )[注]1]坐姿。[注2]《修禅定的注意事项》。-1-睡够。-2-闭眼。-3-适度紧绷。经行。-4-在室内。[注3]定相。[注4]禅病。[注5]轻安。[注6]八种禅触、十种善法功德、《圣道门禅定的整体概念》。[注7]觉观、寻伺;无相离念、取相正念。[注8]修禅定禅观的目的。[注9]不忌讳神通。《修禅定禅观的基础步骤》.…………………..( )一、先渡冤亲债主………...……………………....( )二、消业障…………………...………………..…..( )《念佛修定的方法》……………………………...( )一、《念佛入定的善巧方便(一)》双重念佛........( ) 设定闹铃。请示成绩。[注1]掷筊请示系基于对 阿弥陀佛的信仰。[注2]若是急着修定。[注3]注意念,别注意听。[注4]若是一生只采念佛修定。二、《念佛入定的善巧方便(二)》意守眉心….( )1、意守眉心。2、眉心设白点。3、白点换成“佛”字。三、《念佛入定的善巧方便(三)》倾听佛号… ( )[注1]念佛人几乎都会持往生咒《常见的持咒方法》………………………....( )-1-莲花念诵。-2-金刚念诵。-3-唇吻念诵。(注1)光明念诵。(注2)持咒时不修定散十六观法;修观大成之后,可同时观任一观之全境全景。[注2]《耳根圆通法门》….…………………( )〔莲邦宝典出版时发表〕[注3]《入流亡所》……..…………………...( )〔莲邦宝典出版时发表〕[注4]复诵法最好……………………………..( )此外,培养入定的方法………………….…( )1、诵经……………………………….…….( )2、阅读佛经佛书………………….……….( )《补充说明》……………………….……..….( )1、设佛堂处。2、开光与否、坚持男相。3、守禁忌。(注1)修定的障碍顺序:五辛、房事、食鱼、食肉。(注2)蛋类。(注3)若只想往生。4、睁眼多次会失定。四、《念佛入定的善巧方便(四)》观想极乐...…( )1、减轻业障的方法…………………………..( )2、避免识扬神飞的方法………..……………( )《再补充说明》………………..……………..…( )[申论](一)亦得极大功德………………………………( )(二)步行与搭飞机飞船之譬喻…………………( )(三)十六观法的得益…………………………...( )1、必定往生。2、大成就时。3、小成就时。4、诸佛授记。5、发神通。《定散十六观成就时间表》….………………...( )[注1]上品上生幷非太难。[注2]提升根器。[注3]十年左右开阴阳眼等。(四)三昧中王、最上深妙禅…………………...( )1、观经定散十六观法……………………...( )2、念佛三昧………………………………...( )3、念佛定…………………………………...( )4、般舟三昧(常行三昧,佛立三昧)…...( )5、一行三昧(常坐三昧)………………...( )(注1)念佛的善巧方便(一)(二)(三)都可采用。(注2)此处偏指“事一行三昧”。6、真如三昧…………………………………( )(注1)真如、法性。(注2)法界一相:理一行三昧通于法界三昧。(注3)念佛才是修观的方便善巧。[注1]善导大师成就般舟三昧、证入十六观三昧等。[注2]观佛法身实相则非依观经而修。[注3]亦有观自性清净佛性者。[注4]以十六观法为基础,修见性、开悟、证法界一相,有别于参公案看话头,是本章的主旨之一。第三节 观经定散十六观法门……………………………( )《修观可以分七个阶段》…………………………..( )〔七个阶段之详细内容,于出书时发表〕《证入三昧 见境见三尊》…………………….( )〔于出书时发表内容细节〕《证无量光明土》《功夫成片》《放光灌顶》…( )〔于出书时发表内容细节〕《真如三昧》《开悟见性》…….………………...( )《见自心佛性的修证方法》……………………..( )(注1)见性前、见性时、见性后。(注2)依观经修,依佛藏经修,皆能证法界一相。(注3)一念契入。(注4)佛所赐予。(注5)见性时非第七识寂灭。(注6)亦有人于坐禅中见性。[注1]开悟见性的涵义。[注2]亢奋。[注3]见性不退(注1)请佛验证。(注2)要达涅盘仍须精进。(注3)若退失见性。[注4]持咒见性法。[注5]净土三经是凈土法门正依经典。《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注6]明心见性,殊途同归,但攀佛缘较殊胜。[注7]善根发相。[注8]小发通。《往生品位表》…………………………..….…..( )《由有、由取、由执着、由执相入手》.………( )(注1)心外无法、法从内求。(注2)万法一心。[注1]头疼头晕则别修太猛。[注2]徜徉于极乐世界。[注3]开发脑量。[注4]轻安和三昧定乐。[注5]佛允杯确认才写入书中。[注6]不须在佛前香炉前修。《观经十六观》经文…….………………………………………………..( )第一观 日想观……….……………………………………..(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基本要诀。二、面对白墙。三、依报假观之作用。善导大师教观四大等,及拜忏消业障。[注1]业障相现之例。[注2]忏悔相状。[注3]善导大师之忏悔情况。[注4]轻安及三昧定乐。四、观出日轮光明相。五、刚开始会观成黑暗相,正常不必担心。第二观 水想观….……….…………………………………..(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七宝。二、幢。三、琉璃。四、如亿千日 映琉璃地。五、不可具见。六、五百色光。七、善导大师教观碗水波浪。八、苦空无常无我。九、为何常演苦空无常无我:(一)小乘法义。(二)大乘法义。[注1]我无我而不二。[注2]法本不然,今则 无灭,是寂灭义。[注3]平时就须熟识法义。第三观 地想观………….…………………………………...(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 一、各观都是灭罪往生。二、想心中见;正受相应。三、《开花三昧》(注1)其他等觉菩萨也能施展开花三昧。(注2)花开时机,见  页第(八)项。(注3)处莲苞中是在消业灭罪。第四观 树想观….…………………………………………..(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 一、树高齐等,依报一切无衰无变。别犯不净说法五失。二、玻璃。三、妙珍珠网。四、妙花宫殿。五、五百亿妙花宫殿大小相容不可思议。六、梵王宫。七、释迦毗楞伽摩尼宝。八、诸天童子。九、璎珞。十、由旬。十一、阎浮檀金。十二、旋火轮。十三、帝释瓶。十四、幡;宝盖。十五、十方佛国。十六、光相重迭不相妨碍。第五观 八功德水想观 宝池观….…………….………...(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八池水。二、八功德水。三、团圆正等12由旬。四、珠王在母池。五、金刚。六、念佛、念法、念僧(或比丘僧)[注1]三宝佛。[注2]二种僧:比丘僧,菩萨僧。第六观 总观 宝楼观…...…………………………………..(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五百亿宝楼阁。二、天宝幢。三、比丘僧。四、总说除罪利益。第七观 花座观..……………………………………………..(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除苦恼法。二、大士。三、甄叔迦宝。四、莲台。五、台上宝幢。[注]别改经文;别汇集数经成一经。六、花座。第八观 像想观………………………………………………..(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二、多陀阿伽度。三、阿罗呵。四、三藐三佛陀。五、修多罗。六、令与修多罗合。七、念佛三昧。八、善导大师开示:观报身佛,不是观法身佛。九、观像为假观。第九观 遍观一切色身想 真身观…………………………..(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夜摩天。二、佛身高。三、四大海水。四、青白分明。五、毛孔。六、圆光。七、遍照十方世界。八、念佛三昧。九、无缘慈。十、生诸佛前。十一、无生忍。十二、授记。十三、但观眉间白毫。《白毫大人相光》…………………………………...( )《观佛三昧观法》…………………………………...( )(注解)一、修观坐姿。二、信受白毫。三、千辐轮。四、万德之字。《万字“实相印”》…………………………..( )五、长命富乐。六、观成就不可张扬。七、阿弥陀佛根本印、弥陀定印。第十观 观音观……....………………………………………(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名号。二、身长。三、举身光。四、五道。五、毗楞伽摩尼宝。 六、肉髻。《佛顶肉髻光明》………………………………………..( )七、天冠。八、无见顶相。九、天冠中立化佛。十、圆光中化佛。十一、以此宝手接引众生。十二、不遇诸祸。十三、观世音菩萨;观音娘娘。[注1]鬼,神。[注2]诸天。[注3]神道。第十一观 势至观……………………..…………………….(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此菩萨名号。二、令离三途。三、三途。四、无上力。五、钵头摩华。六、宝瓶。七、天冠。八、天冠顶面的莲花。九、度苦众生。十、除无数劫阿僧祗生死之罪。十一、不处胞胎。十二、常游诸佛净妙国土。第十二观 普观……..………………………………………..(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 莲花内也光亮开朗。二、十二部经。三、与十二部经合。四、此观之益。第十三观 杂想观…..………………………………………..(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有意想者必得成就。二、身同众生。三、此观之益。《三辈九品》第十四观 上辈观…...………………………………………( )第一品 上品上生..….………………………………....(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释尊自动开示散善三观。二、上品上生者。三、发三种心。四、六念。五、一日乃至七日(凡夫为正机,贤圣为旁机)。六、随从佛后。七、弹指。八、陀罗尼。九、九品往生的莲花颜色。第二品 上品中生..….…………………………………..(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上品中生者。二、第一义。三、心不惊动。四、法子。五、合掌叉手。第三品 上品下生….…………………………….……..(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上品下生者。二、无上道心。三、随世尊后。四、百法明门。五、欢喜地。第十五观 中辈观…….…………………………………..…….( )第四品 中品上生…..……………………………….…..(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中品上生者。二、五戒。三、八戒。四、以此善根回向愿求。五、长跪。六、出家(身出家、心出家)。七、四谛。八、三明六通。九、八解脱[注1]须持楞严咒。[注2]别观黑暗面及地狱。第五品 中品中生………………………………….….(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中品中生者。二、沙弥戒。三、具足戒。四、戒香熏修。五、须陀洹。第六品 中品下生…………………………..…………(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中品下生者。二、善男子善女人。三、遇善知识。第十六观 下辈观…………………………………………….( )第七品 下品上生…..………………………..………….(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下品上生者。二、善男子。三、随化佛后。第八品 下品中生………………………….…………(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下品中生者。二、僧祗物、现前僧物。三、不净说法。四、地狱众火。五、十力。六、彼佛光明神力。七、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八、梵音声。第九品 下品下生.……………………………………( )经文...………………………………………………( )白话文...……………………………………………( )注解…………………………………………………( )一、下品下生者。二、五逆。三、十恶。四、教令念佛。五、为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注]文殊执剑取佛。(经文)….……………………………………………………( )注解...……………………………………………………( )一、经名:1、简称“观无量寿佛经”,更简称“观经”。2、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修十六观法是消业障最好方法。二、受持方式:1、做观。2、持名念佛(称名念佛)。三、若念佛者。(修观是助业,非杂行杂修)。四、分陀利华。五、经宗、经体。[申论]一、上品上生幷非太难…...…………………………………( )二、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三、无生之生/生即无生.. ………..………………………….( )四、无相与执相……………………..……………………….( )八地以下修行须执相。依观经修则见相为成就。初机行者不可既修攀缘法又修不攀缘法。五、修道用功轻重与获报真伪………………………………( )《横截、竖超》...………...……..………………………( )六、极乐世界的光明超过日月的光明………………………( )七、本书阐扬之禅……………………………………………( )另,1、如来禅。2、祖师禅。(注)默照禅。[注1]佛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开悟见性。(注1)宗门教下。(注2)教外别传。(注3)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注4)禅宗的“祖师西来意”。(注5)本来禅宗见性之法。(注6)关于“拈花微笑”。(注7)关于“六祖坛经”(经?)。(注8)不排斥禅宗或任何宗派。(注9)乱判佛经、谤法、谤佛者。[注2]什么是禅净双修。[注3]凈土宗行者是否禅凈双修、是否第十八愿机类。[注4]现代某些人所谓的禅。本书谈禅论道之用意。[注5]净土宗行者的禅。[注6]禅师、禅寺。八、关于“证入三昧”…………………………………( )九、为了往生,散心念佛与修观,乃至一切法门,何者最殊胜………………………………………...( )十、多闻与一门深入…………………………………...( )十一、活在当下..……………………………………….( )《总结》………………………………………………….( ) 修观未成就前,每隔一段时日,必须重读一遍本书第三章。

第三章 永不入魔的禅定方法笔者把佛法中的禅定,分为“不攀缘法”和“攀缘法”。本章的主题是阐述“佛说观无量寿经”开示的定散十六观法门,是攀缘法,是永不入魔的禅定方法。笔者以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的教导为基准,加上实修中琢磨出来的一些善巧方便,编写出来供大家参考。这个法门有两大特点:一、 必须“攀缘、执着、执相”“攀”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缘”,佛菩萨随时随地都会来加持,甚至现身。“执着”经文的教导,亦即经文说的:“做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执”着极乐世界的依报和弥陀三尊正报的“相”状。这个法门和不攀缘法的“无相离念、魔来魔斩、佛来佛斩”,大异其趣。二、 无魔事:没有魔考、魔障、魔难,永远不会走火入魔净土诸经从不言魔,修净土法门无魔事,十分明白。‘华严经’说:“若人但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魔诸障直过无难”。又说:“譬如有人持翳身药处处游行,一切余人不见是人。若能菩提心中行念佛三昧者,一切恶神一切诸障不见是人,随所诣处,无能遮障也。何故能尔?此念佛三昧即是一切三昧中王故也。”‘梵网经’也说:“念佛是最上深妙禅。”口中念佛,心眼观佛,更是双重念佛,怎会有魔事!若依‘楞严经’修习三昧,有时会发动阴魔(己身内五蕴之魔);若依‘摩诃衍论’修习三昧,有时会发动外魔(天魔);若依‘止观论’修习三昧,有时会招来时魅(随时来犯的魑魅)。这都是修禅定的人,仗自力先有魔种,被定击发的缘故。倘若能完全明了心识,采取正确的方法对治,就能排除。修“不攀缘法”,在修禅定禅观时,若有诸相显现,如果把它当作胜境、圣事,有时就会入魔、被魔所摄,所以要“无相离念、魔来魔斩、佛来佛斩”,不管是魔来(出现恶境)或佛来(出现瑞境),一律排除,一律不受。而念佛三昧、观佛三昧,仰仗佛力加持,攀着佛缘,如近帝王,无敢侵犯。若有佛菩萨圣相显现,正是佛菩萨来嘉许、来加持行者,现相给行者看。 阿弥陀佛有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大威神力、大催邪力、大降魔力、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心彻鉴力、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有这些不可思议功德之力,岂有不能护持念佛者、修观者的道理。[注1]走火入魔是道家的说法。“入魔”则是来自佛教所说的“魔事”一词。佛教中所谓“魔”,就是能破坏、障碍、扰乱学佛的人,从而令其失去“慧命”误入歧途者。因为走火入魔一词已经被大众所熟知,所以本书沿用,比较通俗易懂。[注2]魔,就是鬼道中年长,力势较强者。[注3]根据‘楞严经’,修不攀缘的禅定,加修楞严咒,则修定时不会入魔(但平时冤亲债主还是可以来索债)。第一节 善导大师的瑞相灵验神迹感应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的最后面写了一篇跋文如下:窃以真宗叵遇,净土之要难逢,欲使五趣齐生,是以劝闻于后代,但如来神力,转变无方,隐显随机,王宫密化,于是耆阇圣众,小智怀疑,佛后还山弗窥委况,于时阿难为宣王宫之化定散两门,异众因此同闻,莫不奉行顶戴。敬白一切有缘知识等,余既是生死凡夫,智识浅短,然佛教幽微,不敢辄生异解,遂即标心结愿,请求灵验,方可造心。南谟归命尽虚空法界一切三宝 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 观音势至 彼土诸菩萨大海众,及一切庄严相等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若称三世诸佛 释迦牟尼佛等大悲愿意者,愿于梦中得见如上所愿一切境界诸相。于佛像前结愿已,日别诵阿弥陀经三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至心发愿,即于当夜见西方空中如上诸相境界悉皆显现,杂色宝山,百重千重,种种光明,下照于池,地如金色,中有诸佛菩萨,或坐或立,或语或默,或动身手,或住不动者。既见此相,合掌立观,良久乃觉。觉已不胜欣喜,于即条录义门。自此以后,每夜梦中常有一僧而来指授玄义科文,既了,更不复见。后时脱本竟已,复更至心,要期七日,日别诵阿弥陀经十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初夜后夜观想彼佛国土庄严等相,诚心归命一如上法。当夜即见三具硙轮道边独转,忽有一人乘白骆驼来前见劝,师当努力,决定往生。莫作退转,此界秽恶多苦,不劳贪乐。答言大蒙贤者好心视诲,某毕命为期,不敢生于懈慢之心云云。第二夜见阿弥陀佛身真金色,在七宝树下金莲花上坐,十僧围绕亦各坐一宝树下,佛树上乃有天衣挂绕。正面向西,合掌坐观。第三夜见两幢杆,极大高显,幢悬五色,道路纵横,人观无碍。既得此相已,即便休止,不至七日。上来所有灵相者本心为物,不为己身。既蒙此相不敢隐藏,谨以申呈义后,被闻于末代。愿使含灵闻之生信,有识睹者西归,以此功德回施众生,悉发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菩提眷属,作真善知识,同归净国,共成佛道。此义已请证定竟。一字一句不可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应知。(白话文翻译)鄙人由于佛的真正宗旨,不容易遇到(佛的真正宗旨就是要众生称名念佛),净土法门的肝要心法也难遇到(指修观修定),为了使五道众生都能往生,着疏流传后世,劝大家相信。但是,佛的神力,转变微妙,无法窥测。隐秘或彰显,随机而作。在王宫中隐秘教化,在耆阇山的圣众,智慧较低的,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佛后来返山,他们也不知道原委。那时阿难尊者就为大家宣说佛在王宫中所教导的定善观和散善观两个法门。大家听闻原委始末才明白,无不真诚奉行。敬告一切有缘的有识之士等,鄙人既是生死轮回中的凡夫,智慧浅薄,因为佛的教示幽微难测,不敢随便猜测而出偏差,于是在佛前表白心意发下誓愿,请求灵验感应,才敢做决定。南谟归命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三宝、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极乐世界诸菩萨大海众、及一切庄严圣相:我现在要写出观无量寿经的要义,楷定古今(作为过去、现在、未来的标准)。如果三世诸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具大悲愿的一切佛菩萨圣众,觉得称心满意的话,希望让我在梦中见到如上所愿一切境界诸相。于佛前发愿完毕,每天诵阿弥陀经三遍、念南谟阿弥陀佛三万遍,如此至心发愿。当夜见到西方天空中,如上诸相境界全部显现:各种颜色掺杂的宝山,有一百重、一千重;种种光明从上面照下来照到地上,地面呈金色,金色光中有诸佛、菩萨,有些坐着、有些站着、有些在讲话、有些没出声、有些身体手脚在动、有些静止不动。见到这样的景象,我合掌站着,看得出神,很久才回过神来。回过神之后,非常高兴,于是书写记录下来。自此以后,每夜梦里,经常有一位高僧来指导经文中玄妙的地方。教导完毕之后就隐没不见。后来,此观经疏写好了,更进一步至心定下七日期限,每天诵阿弥陀经十遍、念南谟阿弥陀佛三万遍、初夜及后夜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修观),诚心归命,同上面一样。当夜就见到驯马用的三具大硙轮径自在道路边旋转,忽然有个人骑白骆驼来对我说要我努力精进,绝对能够往生。要我别退转,这个娑婆世界污秽险恶,不值得贪恋。我对他回答承蒙贤者好心教诲,一定精进不敢懈怠、、、等等。第二夜见到 阿弥陀佛身体呈真金色,在七宝树下,坐金莲花,周遭有十名僧人也各坐一棵宝树下,围绕着佛。有佛的那棵树上,挂绕着天衣(七宝、众宝光色所成之宝衣。有人解释天衣是宝网)。我就正面向着西方,合掌坐着看。第三夜见到两个幢,幢高大,幢杆很长。幢作五彩颜色,在道路上前后左右移动,但可以看得很清楚。既然连续三夜,瑞相灵验,神迹感应,我便休止,不等到七天。上述所有的瑞相灵验,都是为众生而求,不为自己。既有灵验瑞相,不敢隐匿。在此说明原由,流传后代。但愿一切众生都能起信,有识者都能指归西方。鄙人以此功德回施众生,祈愿大家都发菩提心,都以慈悲心相向,以和蔼眼相看,把具备菩提心的眷属当作真正的善知识,一齐回归极乐世界,共同成就无上佛道。鄙人这个心意已经请佛菩萨证明完毕。对待此文要像对待佛经一样,誊抄时一字一句不可增减。应知。[注]隋朝及唐朝初叶,“观经”是最受欢迎的经典之一,不仅为净土教家所尊重,也普遍受到佛教界全体的注目。演讲、读诵此经的人,所在多有。善导大师的师父道绰大师一生中就讲解两百多次。前面第二章说过,当时三位有名的高僧对“观经”更做了注疏,但都不太正确。善导大师认为他们“自失误他,为害兹甚”,才对佛标心结愿请求灵验,写出“观经四帖疏”,楷定古今。观经四帖疏要楷定古今的,主要有四个论点:1、念佛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出离轮回了脱生死(而终究圆成佛果)。此疏所指的念佛,是称名念佛,亦即持名念佛,终不论散心念佛或摄心念佛,都能往生。2、此观经是佛为凡夫而说,主要是凡夫往生;但圣贤去亦无妨。3、此经教观,非其余诸师所说的唯识法身之观或自性清净佛性观,亦非无相离念。大师于注解第八观时,明白指出。 4、大师说:“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观门,定超生死。”(既然可超生死,就是成就圣道,就可列入圣道门。)但此观门,却也不是易如反掌,只是教导喜欢思维正受(喜欢修定修观)的人这么修;而应该像此经末后的开示,“念佛,持名念佛”就行了。以往生极乐世界为目的而言,“持名念佛(称名念佛)”是正行,“观想、礼拜、赞叹、做愿、回向”等,是助业;其余行业都是杂行杂修。第二节 修观前基础《禅定、禅观》的定义禅:音译为禅那,简称禅。旧译思维修;新译静虑。(唐玄奘法师之前的翻译叫旧译;之后的翻译叫新译。有些佛经的翻译是旧译,所以其名相经常含有我国本土道家观念名相的味道。当时的佛学条件是那样,无可奈何。后来才逐渐发展出纯佛家思想观念的名相。有些名相和观念,却反过来被道家道教采用。)思维修指的是专门对一境或特定对象进行周密思维的状态。因为以一心思维能生定心,所以称为思维修。静虑是指心体寂静,系念专注一境,不生杂念他想,正审思虑的状态(心体平静,不是专指“心念完全放空而不思维”,也不是“嘴不可出声”)。禅(禅那)之体为平静而又具审虑之用,也就是在静定中观察、思虑,所以称为静虑。以思维、观想来得到智慧等。禅,是动态的,是思维在运作。定:音译是三昧、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等;意译为等持(无功用住)、正定(心住一处不散乱)、正受(受持法乐禅悦、或承领佛菩萨授予之境界、功德、智慧等)、定意(心行不动乱)、调直定(调身调息调心,使不动乱)、正心行处(让心思运行于正确之路、之处)。简言之,即是心一境性、心一境住。广义地说,看佛经、佛书时,一心专注于此境,都可以算是定。(最广义地说,看小说时、思念亲人时,心无旁骛,别人叫唤,自己也不觉察,因为心思完全“定”于小说及思念的境况中,所以这也应该算是入定。只是这种入定对修行来讲,没有任何助益;其实根本不是修行中的入定,只是情况类似而已。)摄心念佛,例如称名念佛,心住于此念佛一境,就是“定”。念佛中(摄心念佛、专心念佛)会有杂思妄念产生的话,并非没有入定,而是浅定中老是被杂思妄念搅乱,入定成效不好而已,所以才要用“止”的功夫伏住、消灭杂思妄念;或者用“观”的功夫,取代杂思妄念的产生。请参阅下述[注3]定相,会更了解。又,“正心行处”表示心思有在运行,并非放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想,而是“让心思运行于正确之处”。其实这也是“观”的一种。 [注]一心一意专注某境,不起杂思乱想,就是佛教(各宗)通说的“一心不乱”,是入定必要的基本功夫。止:音译“奢摩他”,是定中止分,在定中止住散乱的心,让心持续专注一境,而不散不乱(无杂思妄念)。可采取善巧方便之法而达到目的。[定中止分的分,表“分齐、分界、成分”之意。]观:音译“毗婆舍那”,是定中观分,在定中集中精神,观察和思维特定的对象。观有两种方式:一、取形相而观在脑海中用自己的意念想象,勾勒出图像、场景,以“心眼”观看,闭目开目,了了分明,不令散失。例如:观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二、不取形相而观以心眼观察自己内心的一切心理现象,或者推想一些法义法理等。例如四念处: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观身不净)等。(观身不凈则有取相,取脏污相,令生厌恶。)由以上定义,禅是禅,定是定,但彼此相关连;“禅定”是禅与定合起来一齐讲。而“禅观”就是在定中用心眼观看、观察特定的对象、境界;同时有思维修,得智慧(开智慧),或者以既有的智慧做观,故亦叫“慧观”。本章阐述的观经定散十六观法等,就是禅观(慧观)。[而以心眼观自己内心一切心理现象(心理状态、生灭心行),例如四念处: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及观身不净)等等,也都是禅观(慧观),但那不属于本书的范围,在此不谈;而且笔者完全不提倡此“四念处”(又名四念住)的禅观。][注1] 坐姿修定时试着盘腿:双盘胜于单盘。双盘又叫结跏趺坐,亦叫全跏。单盘亦叫半跏。-1-降魔坐:这种坐法有助于降伏杂念,调和气血。左足安右髀上与外齐;右足安左髀上与外齐;两只手掌朝天,右手安左手掌中,两手大拇指相触,放在脐下足上之处。端身正坐,口合,齿离,舌柱顶上颚,可以让咽喉及鼻中气道宣通;随时用三分力道顶住上颚不松懈(这也是避免昏沉掉举的善巧方便)。轻轻闭眼,似开不开,似合不合,不要紧闭。-2-吉祥坐:反过来,右足在左足下,左手掌在右手掌中者,叫吉祥坐。这种坐法可以收到气血心意平和的功效。-3-半跏:用左足背压在右大腿弯处。或者用右足背压在左大腿弯处。-4-关于盘腿,盘不来也没关系,退而求其次,两小腿相迭就能达到良好效果;两小腿相交叉也可以;只端身正坐也行。两腿相迭或交叉等,坐禅太久感觉麻木时,可以变换姿势。唇合、齿离、舌顶上颚,是一般修禅定的基本方式,但念佛修定就自然唇舌都要动了。盘腿久了可以放掉,轻松轻松调济调济(调剂调剂)。盘腿较易入定,定中较安稳。如果才青壮年,就练习盘腿。但如果已入中老年,肌肉、关节已僵硬,就只好不盘,一样能够入定、入深定。如果地板加地垫、或海绵蒲团还觉得太硬,可以在沙发上修,正坐也行,试着盘腿也行;沙发有手靠(倚手)背靠(倚背),可以调换姿势,都无妨。[注2] 《修禅定的注意事项》-1-修禅定禅观必须睡够,才有充足的精神体力,否则会精神萎靡、昏沉不振,老是有睡意袭来,勉强硬修,就老是打瞌睡。(有时也是由于消业障的缘故,修定时、读佛经时、听经闻法时,常会打瞌睡。)没关系,继续精进,念佛修定,仰仗佛的加持,不会走火入魔。-2-修禅定时,轻轻闭眼比较好。初基行者,若眼睑下垂,留三分目,则稍有光影晃动,会受到干扰,不易入定。-3-修定要提起精神。若采行念佛修定,不仅嘴巴要快速念佛,而且四肢百骸也要处于适度的紧张状况。太松弛会昏沉瞌睡,甚至睡着;太紧张则修定时间长了会很累,甚至会由于摄心太猛而引起头重、头痛、胸痛、或背部中心处酸痛(很像全力冲刺几百米后那种酸痛)等等不舒服。各人体质不同,业障不同,有时反映出来的不舒服会不一样。修定时,因为全神灌注(嘴巴出声快念,四肢百骸适度紧绷,如同全身都在备战状态中),身体能量消耗比平时多的关系,会容易饥饿,饭量会稍增,也会须要增加睡眠时间。有些人修定初期每晚都要睡九个小时才够;午后再修定还得午休才修得了。因人而异。不碍事,以后入定质量好,定功深厚,需要的睡眠会恢复正常;食量也可以恢复正常。(注)经行:为了对治坐禅瞌睡及销食养身祛病,起身而行,直去直来,如经布绡之来去,故曰经行。不徐不疾,亦可同时诵经或进行坐禅中的思维修。旧译亦曰行道。后来发展为于一定之地旋绕(顺时针右旋),例如绕佛像佛殿等。因此,行道有时也解释为绕佛。-4-修禅定禅观时,坐禅,应该在室内,以避免风吹日晒雨淋虫叮蛇咬兽噬。酷热难耐时不可开冷气,勉强可开电风扇,调到最低风力,让它摇头(摆动回旋),不可让冷风对着后脑勺吹。室内应透气通风,尤其是点着香长时间修行,最好有抽风机排掉烟气,预防现代的香含有化学物质。苦寒时闭关熬夜,可适度开暖气。环境安宁最好,但身处都市,有时会被噪音干扰,尽量克服它就好。(念佛中修禅定禅观,被噪音干扰时,仍然继续念佛做观,可把念佛声音加大,和噪音对抗。这时,意念用来念佛多于用来做观,没关系,这是为了不失定,无可奈何,退而求其次。克服了噪音,或噪音停止了,观的成效自然恢复。倘若做观已经熟练,则能够把噪音当作不存在,继续观下去。)动中修禅定禅观(姑且名为“动禅”),则随时随地,昼夜六时、室内室外,都可以修。[注3]定相(一)浅定:周遭的动静基本上不知道,但有时还会受点影响;有时尚有知觉,例如清楚知道手脚放在哪里,是什么姿势;觉知身外的噪音、骚动等等。(二)深定:以念佛中修禅定禅观而言,“第一层次”——能所双亡,即能念的自己和所念的佛号都不存在,没感觉,既没听到佛号声尘,身体各部位也都没知觉,例如自己的手脚是什么姿势、在哪里,都不知道。“第二层次”——内外觉灭,只见“心眼”所观之境的光明相,其余都没感觉,如同不存在。“第三层次”——见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见圣境、见弥陀三尊、乃至于听到水声、鸟声、音乐声等,演说法音,如苦、空、无常、无我、(念)佛、(念)法、(念)僧,以及与修多罗合、与十二部经合等等。修禅定通常采用的方式:-1-不出声禅定:一般是打坐、静坐、名为坐禅。身体外观、四肢百骸、连嘴巴都完全静止不动。心住一境,没有杂思妄念,也没有昏沉掉举(心绪散乱,往前后左右叫做掉;上下乱窜叫做举。)-2-出声禅定(如念佛、持咒):大体上也是坐着,也是坐禅,也必须不昏沉不掉举,嘴里出声中,心住一境。心思意念住于“念佛”(或持咒)这一境,就是入定。并非连嘴巴都不动才是入定。但此时不能确定为浅定或深定。若老是被杂思妄念搅和到失定,那就是浅定;而如果入定到“能所双亡”,甚至“内外觉灭”,连口称的佛号(或咒语)都没感觉到、没听到,那就是深定。但念佛修定,并非二分法,并非不是浅定就是深定。反倒是介于浅定和深定的情况最多。定功的成就,是从浅定逐步逐步过渡到深定;而终于能达到一修定就能深深入定。另外,如果是心里平和,很缓慢地念佛(或念咒),念着念着,嘴里就停下,人也暂时没知觉,这是“入睡”,不是入定。修花莳草等和缓工作中轻声念佛,或者光只和缓念佛时(轻声慢念或慢条斯理默念),都会产生这种“入睡”的状况(本来这就是“念佛入睡治失眠”的良好方法)。-3-行走中,口业意业皆住于一境:例如“般舟三昧”。详见 ‘4、般舟三昧’(第  页)。-4-若修半坐半行三昧,也就是修“方等三昧”、“法华三昧”,出自‘方等’、‘法华’二部佛经,则须跪行、旋行、端坐。在此只列出名相让行者有个概念。这个三昧,本书不提倡。-5-若修非行非坐三昧,也就是修“随自意三昧”,源自‘大品般若经’中的“觉意三昧”,行住坐卧皆可。这个三昧,本书也不提倡。(注)综上所述,可以知道,修禅定时,姿势并没有特殊的、绝对的要求。重要的是心一境住、调直定、正心行处,由浅定而入深定,而成就修行的法门。[注4] 禅病-1-修禅定时常有纷至沓来的杂思妄念。打坐时老是会睁眼,老是会分心注意周遭的事物;更甚者,老是起身做这个做那个,这些毛病都妨碍入定,更妨碍入深定。-2-修禅定时不得其法,修出毛病来;严重的就走火入魔:精神错乱、生大病、甚或死亡。[不攀缘,自力修禅定禅观(却不是观佛、观净土),又不持楞严咒,才会发生这种情形。而自力修禅定禅观,假若没有拜明师,即使万幸没有入魔,想要成就也十分困难。] [注5] 轻安:修禅定修得好时,出定后(或者入定中),经常会有轻快安乐的感觉;修观经定散十六观,若经常摄心太猛,则入定中不太有轻安的感觉;若摄心松紧适度,也会有轻安的感觉。采取本书所叙述的方法修禅定,口业念佛、意业做观,若因为课程定得紧,常会不经意地摄心太猛,所以没有轻安的感觉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修定修观不得力;更不必担心会走火入魔。但是,即使摄心太猛,如果修得很好,出定后,经常会看到香灰上打圈,打得很殊胜,打三圈、四圈、五圈、甚至六圈;有时是佛菩萨的“特技”表演,很大一圈或两圈,一直增大,往水平方向伸出很长,就是不掉下来;有时是四五圈奇妙的图形。看到这些时,法喜充满,身心愉悦。 阿弥陀佛开示,这也是一种“轻安”。入定中会感觉轻安,就表示定功不够深,距离“内外觉灭”还远。若耽溺于轻安的感受,则无法进入深定。继续精进修定、修观,轻安之感会自然消失。[注6] 八种禅触:修禅定禅观,欲得初禅定时,可能会产生八种状况之一:动、痒、冻、暖、轻、重、涩、滑。这是因为上界之极微入于欲界之极微而相替,地水火风交乱而如此发动。不知这法相的人,会起惊恐,误以为发病。其实是正常的,不必害怕。(极微就是极微细的物质。)1、动触:腰背四肢等处筋肉起振动、颤动。可以不必理会。2、痒触:皮肤发痒。尽量别理会,自然会过去,入定效果较好。若实在受不了,则轻抚轻挠即可;还是不行的话,就是消业障引起的重罪轻报,可以用冰瓶子捂凉降温,或擦止痒药。3、冻触:觉得冷(可加衣服)。4、暖触:觉得热(可脱衣服)。5、轻触:觉得身体轻快。6、重触:觉得身体沉重。7、涩触:身如木皮(念佛修定则有时会感觉舌头僵硬)。8、滑触:身滑似乳(念佛修定则有时会感觉舌头滑溜)。八触发生的顺序不固定。任何一种禅触发生时,会有十种善法功德相随而生;而随着定功的加深,达到不同的层次。这些善法功德是:空、明浄、定、喜悦、乐、善心生、知见明了、无累解脱、境界现前、心调柔软。-1-空:逍遥自在而无负担、无障碍。-2-明浄:能够(以心眼)见到柔和的光明相。此标志体内的潜能被激活,能增长智慧,消除烦恼。如果在修习禅定时未能达到开眼闭眼都是光明之相,就说明身心仍处于大黑天(无明)的状态中,尚未真正入道。-3-定:内心安宁,没有散乱。-4-喜悦:修行到一定阶段,自然会感到欣喜庆幸。-5-乐:身心感觉到快乐。通常先感觉轻安。-6-善心生:产生各种各样修行方面善的心念,例如增修法门、更精进、发大慈悲心等等。-7-知见明了:远离昏沉掉举,明白清晰,获得睿智。-8-无累解脱:彻底脱离贪欲、嗔恚、掉悔等,身心自由自在,任运逍遥,毫无所累,-9-境界现前:真心与八触相互结合,产生各种善法功德,因而镇定不乱。-10-心调柔软:禅修能够达到初禅之境时,会产生一种超脱欲界身的粗犷,而获取柔和的心境。善法功德的产生,与八种禅触的起因一样,也是因色界清凈四大(地水火风)进入欲界的粗身之中,二者交替作用的缘故。也不必在意,不必执着,更不必惊怖。  进入初禅的人,心虽寂定,但还有对诸触的感受领纳和寻伺思察,心未完全寂静,仍有粗杂的“觉”和细心分别的“观”,因此又称“有觉有观三昧”。再来依次进入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定、乃至灭受想定。从初禅到非想非非想定,合称四禅八定。每一禅或每一定,都可以分为三个过程:中间禅、未到地定、禅或定。而九次第定则是由一禅进入下一禅,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摄心不乱(一心不乱)。这些是一般圣道门的禅定,本书不提倡,因此只提一提某些名相。而为了让行者对禅定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笔者再列举名相如下:《圣道门禅定的整体概念》佛家的禅法种类繁多,浩瀚如海。天台宗创始人智顗(智者大师)被人们尊崇为如来禅的集大成者,我们就采用他的分类方法,依禅定的性质、境界、和成就的不同,把大小乘佛教的禅法分为三类: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前二种属于小乘佛教,后一种属于大乘佛教。修习世间禅,主要是以观息(鼻息,呼吸)为入手主径。智顗认为这类禅定是佛教和外道所共同修习的,虽然能跳出物质世界进入精神世界,但是缺乏佛教特有的观慧,至多只能达到四禅八定(仍停留在三界世间中),不可能达到“出世间”(超越生死轮回),所以称之为“世间禅”,又称为“有漏(有烦恼)禅”。某些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教派,都以此类禅为基础。世间禅包括四禅(色界的初禅到四禅)、四无色定(无色界的四空定)、四无量心观禅(慈无量心观、悲无量心观、喜无量心观、舍无量心观)。“四”表示浅深有四等。因为三类各有四等,故而又称十二门禅,或世间凈禅。这些禅定与三界相配,则:禅为色界之法,定为无色界之法。世间禅中还包括六妙门、十六特胜观、通明禅、神通禅等。因为修习时融入佛教的观慧而修,也能够达到出世间的目的,所以又称之为“亦世间亦出世间禅”。此类禅定由于修行的人根性不同,会有两种情况:利根者断惑证真,出轮回;钝根者随禅而生(即禅定功力达到哪一层天,今世寿终就投生到那一层天)。因为这类禅法属于佛教与世间共有,故称为共禅。修出世间禅,主要是以观色(身体及物质世间)为主要门径,为佛教所独有,不与外道相同。所以又称为不共禅。智顗认为此类禅,小乘佛教修习者极多;大乘佛教修习者极少。此类禅以小乘佛教所特有的观身不凈、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加上厌世、出世的人生观,只有修习此类禅,才能达到个人出世间(出轮回)、了生死的目的,故名“出世间禅”。这种禅法可分为四大类:观禅、炼禅、熏禅、修禅。再细分为九种: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十遍处观)、九次第定、狮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等。另有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无愿)三昧,合称“三三昧”。上面的九想、八念、十想三种禅观,因为在修观时对人生价值及所观对象,多持否定态度及脏污的一面,所以称为“坏法想”;八背舍、八胜处、十遍处观则不具有这种思想,所以称为“不坏法想”。九次第定又称为“炼禅”,是将观禅境界再作进一步的锻炼凈化,即以无漏禅炼有漏禅,犹如炼金一样;狮子奋迅三昧又称为“熏禅”,在九次第定修习纯熟之后,进一步锻炼,开拓自在的境地,也就是熏熟诸禅,转变自在,由一禅迅速进入上一地禅或下一地禅;超越三昧又称为“修禅”,在熏禅的境界上,通过修习再进一步,增长功德,即可超入诸禅、超出诸禅、顺逆自在、跳级入出,是出世间禅的最高境界,故又可称为“顶禅”。这些就是上面所说的观、炼、熏、修四种禅。修习出世间上上禅,主要以观心为门径。智顗认为此类禅是大乘佛教所特有的。因为修习此类禅法能够达到出世间(出轮回)、了生死的涅盘彼岸,还能够破尽无明、成佛、渡众生,超越世间禅及出世间禅,所以称为“出世间上上禅”。此类禅法中融入成佛渡众生为旨趣的大乘佛教思想。智顗说包括天台宗所说的圆顿止观、一行三昧、法华三昧、念佛三昧、首楞严三昧等,以及出自“菩萨地持经”中的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烦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凈凈禅等。其实大乘佛经中可归入出世间上上禅的禅法很多,但在隋唐之后,汉地的佛家多数只修习一行三昧、念佛三昧、法华三昧等。由于密宗传入中国是在唐朝,所以隋朝时代的智顗自然没对密宗禅法做划分。本书也不详谈,只在往后的行文之中稍微提到。本书本章最主要的阐述是“念佛中修禅定”,尤其修观经定散十六观法,与上列各种禅定都不相同(广义的念佛包括观佛、观弥陀三尊、观极乐世界)。当然,修成就之后,亦能达到熏禅、修禅的奋迅、超越之功德,顺逆自在地入出各个观境。[注7] 关于“觉观”,新译“寻伺”。粗思为觉,细思为观。觉与观都能扰乱禅定的心,妨碍禅定。觉观指的是杂思妄念,不是指“思维修、正心行处”。(注:定散十六观法自始至终都必须做观取相,正是禅定的“正心行处”。)‘佛藏经’对于念佛,从另一角度做了开示。依‘佛藏经’而修无相离念之禅定,则觉与观都会扰乱证悟真如之道、实相之道。此经开示的“念佛”和“觉观”与本书本章所力倡的“念佛、觉照、观照”,大不相同,故抄录此经经文,以供参考。但初机行者修禅定时,若采行无相离念,由于没有依循的准则,经常会在禅定中,业障现前而出现各种非预期的图像、色相、乃至出现恶境,造成心绪乱动等。也会产生各种杂思妄念,达不到无相离念,故以不采行佛藏经开示之方法为宜。(对累世大修行人而言,另当别论。)其经文如次:“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名为念佛。舍利弗,诸佛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以是义故,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实名无分别,诸佛无分别。以是义故,言念无分别即是念佛。复次,见诸法实相,名为念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复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舍利弗,是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贪味为识。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中略)、、、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他比丘:‘比丘汝今当知念佛事空,念所缘处,是不应念。汝所念空,念亦复空。’是无性空,能断色想,能断取想。是人尔时得无想,何况于念。是人尔时都无所有,寂灭无性,不集诸想,灭一切法,是则名为修习念佛。念佛名为破善不善一切觉观,无觉无观寂然无想,名为念佛。何以故?不应以觉观忆念诸佛。无觉无观名为清凈念佛。于此念中乃无微细心(无)心念业,况身口业。又念佛者离诸想,诸想不在心。无分别无名字无障碍,无欲无得,不起觉观。随所念起一切诸想皆是邪见。随无所有,无觉无观无生无灭,通达是者名为念佛。如是念中无贪无着,无逆无顺无名无想。无想无语乃名念佛。是中乃无微细小念,何况粗身口意业。无身口意业处,无取无舍,无诤无讼,无念无分别,空寂无性,灭诸觉观,是名念佛。舍利弗,若人成就如是念者,欲转四天下地,随意能转,亦能降伏百千亿魔。况弊无明从虚诓缘起无决定相。是法如是,无想无戏论,无生无灭,不可说,不可分别,无暗无明。魔若魔民所不能测。但以世俗言说,有所教化,而作是言:‘汝念佛时,莫取小想,莫生戏论,莫有分别。何以故?是法皆空,无有体性,不可念一相。所谓无相,是名真实念佛。所谓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何以故?如来不名为色,不名为想,不名为念,不名分别,不逆不顺,不取不舍,非定非慧,非明非无明。如来不可说,不可思议无相。汝今莫乐取相,莫乐戏论。佛于诸法无执无量,不见有法可执可量。’是人于佛犹上不得,何况于念。”上述方式的念佛,念的是诸佛共通的真如道、如实道、实相道,亦即诸法实相、万法皆空。万法本空的自性,对非情而言,谓之法性;对有情而言,谓之佛性。因此,假借“念佛”这个名相。而这样的念佛旨趣恰巧和‘观经’念佛(修禅定禅观)的旨趣完全不同,也和别的佛经称名念佛的旨趣不同。假设同时遵循佛藏经和观经,同时依这两部经修禅定,则互相矛盾,互相抵触。这两部经都是 释尊说的,但是“对机”不同:有人喜欢无相离念,如上述‘佛藏经’之开示;有人喜欢执相正念,如‘观经’(及‘观佛三昧海经’)之开示。本书本章依循‘观经’的教导,是执相正念。观经特指专念 阿弥陀佛(念佛时须加“南谟”两字才如法)。但法界实相,一即多,多即一,一多相摄,一多相容。念 阿弥陀佛一佛时,也等同念无量诸佛;观 阿弥陀佛时,也等同观无量诸佛。依观经第九观之经文,即可明了此理。[注8]修禅定禅观的目的: 证悟、获得佛经开示的观点、境界、智慧、功德,可以消业灭罪、开大智慧(般若,不只是世俗的小智慧)、有功行道力,甚至发神通、了生死出轮回等,终极目标成佛(也帮众生成佛)。(注1)楞严经开示:“定能发通”,发神通是自然情况。修禅定禅观修到与前世接轨,前世有神通,则今世也自然会发神通,所以说神通是修定的副产品。只要不沉溺在神通中,则不会为魔所乘而入魔,也不会阻挡修行的进步。          (注2)所谓功行道力就是:1、能弘扬正确的法义,利乐众生。能渡人道众生,乃至于渡其他道的众生。2、能为人排难解忧,乃至于祛病。3、发神通而不入魔。神通功力依定功深浅而有不同。如法行菩萨道,无魔言魔行。4、能为民除害,小则降伏妖魔鬼怪;大则破邪显正,让人不能扭曲佛法误导众生断人慧命。5、对修行的法门,不仅领悟解悟,而且证悟,有证量。6、出轮回了生死,乃至成佛、帮助众生成佛。[注9]神通不是究竟,不能了生死出轮回,业报来临时,神通力会自然消失。但神通却是渡俗世众生极佳的善巧方便;修本章所述的禅定禅观,会开神通(开阴阳眼、夜明眼、透视眼等;达高明之成就时,会开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智证通、漏尽通)。修行中绝对不会走火入魔。因此,本书不忌讳提神通。(问)不修禅定禅观能否出轮回?能否成佛?(答)能出轮回。散心念佛就是不修禅定,不修禅观。摄心念佛就是修禅定,也能同时修禅观。散心念佛或摄心念佛都绝对能往生极乐世界,出轮回了生死。在那里修各种禅定,可成等觉菩萨(准佛),相当于成佛。机缘成熟时,到他方世界成佛,成究竟佛。     在娑婆世界不修禅定禅观,即使加上散心念佛,也绝对不会有任何功行道力,根本无法成佛。而即使修禅定禅观,理论上终极成就可以成佛。但实际上,现在是末法时期,依‘大集月藏经’之开示:“末法时期,亿亿人修,未有一人得者。”出轮回了生死都做不到,更遑论成佛。结论:只有念佛(散心念、或摄心念)往生极乐世界,才是应时应机的修行。修观经的禅定禅观,修了固然很好;不修也没关系。观经末尾, 释尊只叫人持名念佛,专念“南谟阿弥陀佛”。《修禅定禅观的基础步骤》修定是修观经十六观法门的基础。修定想要能够快速得力,就要采取两个步骤:一、先渡冤亲债主。二、消业障。一、 先渡冤亲债主1、若目前有病痛、苦难,则来见笔者,先让笔者把目前作祟的鬼道众生渡到极乐世界,(渡49天,不去的,至少会离开鬼道)。请参阅第一章第一节。2、若目前没有任何病痛、苦难,则直接自己渡就行。先渡两年,渡尽累世轮回中,最近一两世的冤亲债主。这两年是不能省的。方法也请参阅第一章第一节。这个阶段,每天念佛一万声以上,用大约8秒钟左右念十声的速度念佛,念“南谟阿弥陀佛”六字弘名圣号。(若喜欢念得更快,更好。笔者个人习惯约五秒钟念十声。)念得慢就没有必要了,既拖时间又不易入定。除非团体共修,须有规范。但团体共修在一起念佛,无法入深定。)二、 消业障必须自己做,方法请参阅第一章第二节(第 页)。需时三年。这三年也是不能省的。此阶段的念佛是为了要修观,就是为了要有功行道力,所以必须专心“摄心”念佛。而既然摄心念佛,可以顺便修定。前面那两年中渡冤亲债主,也可以摄心念佛顺便修定。因为修观必须有定功做基础。这里说的摄心念佛就是专心念佛,不要一边念佛一边看电视、做家事、绘画、习字、修花、剪草等等。《念佛修定的方法》修定的方法很多,但以采取念佛修定(念佛中入定),以念佛作为入定的善巧方便,最简单有效。本书列举四种方法,即(一)双重念佛、(二)意守眉心、(三)倾听佛号、(四)观想极乐。亦即下列念佛入定的善巧方便(一)到(四)。行者修定可先选择前三种善巧方便之一来修。有良好的入定功力之后,修第四种“观想极乐世界”,才容易成就,能于定中觐见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见极乐世界、、、等等。一、《念佛入定的善巧方便(一)》双重念佛点一柱香拜佛后,轻轻闭眼,嘴里念佛,念“南谟阿弥陀佛”六字,小声即可。以五秒钟左右念10声的速度念佛(别人听起来只是一片嗡嗡嗡嗡之声,但自己心里很清楚念的是“南谟阿弥陀佛”六字弘名圣号)。同时心里默念“阿弥陀佛”四个字。要领是“系心一缘,双重念佛”。修定的方法中,这个双重念佛的方法是效果最好的。修定中所系的缘就是阿弥陀佛四个字。念佛和复诵的速度都要快,都不要慢。但也不必用“追顶念”,否则长时间下来,会太累太喘。一心两用,刚开始,有点不习惯、有点困难,勤于练习就没问题。如果杂思妄念很多,是正常情况,没关系,认真修,杂思妄念会越来越少,终究会不再生起。此法修习惯后,往往变成所复诵的四字佛号并不出现,而是成为“忆念阿弥陀佛”。至于忆念中的佛,是在天边,或在眼前,或在脑海里,都没关系,都不必在意,入定效果才会好。但因为还没修观,所以也不是观想 阿弥陀佛。不过,此法入定效果就已经能达到很好的境况了。修行中家里要设佛堂,点香拜佛后才开始修定,成效较佳。没有静室就设在大厅。若拜水果食物时要点三柱香;修行时点一柱香即可。(善导大师开示香要用好香。各人量力而为,倒也不必买最贵的。第一章里提过,世面上有一种“卷钱香”,点起来,香灰时时刻刻都会打圈打卷,那是拜鬼神用的,不适合拜佛菩萨。) 准备一个小闹铃(用手机也行,声音调到最低。与人共修就要放在口袋采振动方式)。点香后开始小声念佛念六字“南谟阿弥陀佛”,同时默念四字“阿弥陀佛”。先试着设定十分钟让闹铃响,设定后不再管它,只专心双重念佛,有时会觉得时间很快就到,好像刚闭眼,闹铃就响了。这就表示有入定。闹铃响,就出定了。掷筊请示 阿弥陀佛,入定得分几个百分比。1、设立题目为得分30 %,若允杯,则 10分钟 x 30 % = 入定 3分钟(其余的7分钟在产生杂思妄念);2、设立题目为得分60 %,若允杯,则 10分钟 x 60% = 入定 6分钟(其余的4分钟在产生杂思妄念);3、设立题目为得分80 %,若允杯,则 10分钟x 80 % = 入定8 分钟(其余的2分钟在产生杂思妄念);4、设立题目为得分 100 %,若允杯,则 10分钟 x 100 % = 入定10分钟(全程入定。)这样子修一段时日(譬如一两季)之后,可以慢慢把闹铃时间加长到30分钟、60分钟,乃至120分钟等。念佛中入定时自己不知道入定,但因闹铃响起,就出定了(虽然入定,因为才刚开始修禅定,此时是浅定,自然不是深定)。闹铃太大声会吓到,所以要小声温和。这个善巧方便是自己和佛之间的事,请示佛(等于请佛帮忙),也不必请师父或法师在旁边用神通(他心通)查验自己有无入定(查验有无杂思妄念)。“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使”,香必须点着,香烧尽了必须续香。香没点着时,任何请示都不算数。前面说过,修定时必须轻轻闭眼,留三分目不是好方法,因为周遭有一点点动静就会产生干扰。刚开始修定,有时会老想张开眼睛,可用眼罩或长手帕等罩住眼睛,但罩眼修定半个月,习惯闭眼后就不可再罩住眼睛。因为将来修观时,眼皮透光度越低(越暗)越不容易观出光明境界。基于此理,阴雨天气在室内修观,必须开灯,期使明亮。晴天可以不开灯(开灯也行)。修观久了,功力深了,就可以不论阴晴,都不必开灯。(睁开眼睛修观最明亮,但即使是上上大利根,初始阶段就睁眼修观也修不来。)[注1]本章所阐述的修行方法,有许多都采用“掷筊”请示   阿弥陀佛,由祂老人家开示成效得分。这是基于对 阿弥陀佛虔诚坚定的信仰。任何人只要有本书第一章所提到的神迹感应一两样,就会确信 阿弥陀佛时时刻刻都在周遭护佑行者。假使这一辈子还没有遇到任何神迹感应, 阿弥陀佛开示:只要精进修行,祂老人家一定会赐予感应。   在第一章,笔者说梦中蒙佛放光照触、蒙佛显示圣相、蒙佛“发炉”示警、、、等等,都以“掷筊”请示 阿弥陀佛而确认之。对于“掷筊”一事,请阅读第一章第五节《民俗信仰》,能有深刻的认识。若是行者不认同笔者的立论,而对掷筊一事排斥,那么,本书第三章所阐述的许多修行方法,对于行者就不适合,只好各凭法缘,各信各的,各修各的。[注2]如果急着修定,那么,从第一个步骤渡冤亲债主开始,就可以采用闹铃响起叫人出定的方法。但仍然必须每天念佛,念“南谟阿弥陀佛”满一万声、念“往生咒”(第 页)满108遍、及“回向文”(第 页)回向功德给冤亲债主。分次念佛满一万声时,则每次念佛完毕就回向,以免忘记。若忘记,随时补回向即可,即使次日、再次日补回向都行。[注3]初阶入手,注意念(不注意听)。进阶时,则连念都不注意,只是顺着念的惯性而念,入“无心、不生心、不生念之心”的境界。 [注4]若以后修观,觉得太困难,则两年时间渡完最近一两世冤亲债主之后,一辈子都只这样念佛修定,这就是修“一行三昧”(见第   页。事修即可,不必理修)。定功深厚时,也一样会有高深的功行道力,也会发神通,也能见到 阿弥陀佛。念佛修定,会发什么神通,不妨掷筊请示佛。各人根性不相同,所发神通也不尽相同。修行是一种快乐,一种福报,倒也不必选择困难的方式方法。八万四千法门,法法至上,门门平等,不分高下。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二、《念佛入定的善巧方便(二)》意守眉心1、轻轻闭眼,嘴里念佛(念“南谟阿弥陀佛”),心里不默念,但把心思精神集中在眉心,要领是“系心一缘,意守眉心”。眉心就是所系之缘。而把心思精神完全集中在这眉心上,仍然轻轻闭眼,设想观看着眉心(“以心眼观看”就是“做观”)。习惯了就很容易不产生杂思妄念。其余方式和善巧方便(一)一样:即设定闹铃10、20、30、60分钟等,轻闭双眼,口中快速念佛,注意力都集中在眉心。闹铃响了就出定,点香拜佛,掷筊请示入定成效。2、假设眉心上有一白点,眉心上的白点可以设想在正前方五尺左右,甚至一两丈皆可,只要觉得舒服就好。(入定功深后,亦可将此白点想象在无限远处。因为有这简单“观”的训练,将来想修“观经的定散十六观”时,会有相当大的帮助。)一样轻轻闭眼,嘴里念“南谟阿弥陀佛”,而把心思精神完全集中在这白点上,仍然轻轻闭眼,以心眼观看着这白点。同样,习惯了就很容易不产生杂思妄念。其余方式和善巧方便(一)一样:即设定闹铃10、20、30、60分钟等,轻闭双眼,口中快速念佛,注意力都集中在此白点。闹铃响了就出定,点香拜佛,掷筊请示入定成效。3、把这白点,换成“佛”字,甚至以心眼按笔顺写“佛”字。其余要领都和上述一样:即设定闹铃10、20、30、60分钟等,轻闭双眼,口中快速念佛,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佛”字。闹铃响了就出定,点香拜佛,掷筊请示入定成效。〔注〕意守眉心,其实意守身体中心线某些点都可以。例如额心、眉心、鼻尖、人中、心窝、肚脐、优陀那等(优陀那是佛家语,道家称为丹田)。但以意守眉心,效果最好。若意守脑顶门,时间长了,有时会有心识漂浮飞出体外的感觉,是修定的忌讳。三、《念佛入定的善巧方便(三)》倾听佛号轻轻闭眼,注意听念佛声。发于心,出于口,入于耳,小声念,很专心,好像自己念给自己听。也控制不要产生杂思妄念。随时警觉,一旦产生杂思妄念,就要把思绪拉回来,继续注意听。此法之要领是“系心一缘,倾听佛号”。所系的缘就是“听”。其余方式也是和(一)一样,即设定闹铃10、20、30、60分钟等,轻闭双眼,口中快速念佛,注意力都集中在倾听佛号。闹铃响了就出定,点香拜佛,掷筊请示入定成效。这是净土宗一般所说,念佛的“金刚念”方法。依笔者的经验,注意听佛号,还是会产生杂思妄念(佛号很短很单纯,听着听着,思绪就天马行空胡思乱想了)。若是持咒,持长咒,则注意听是可以止住杂思妄念。(持咒的速度仍然要快,较易不起杂念。)但与其注意听,不如注意念,复诵每一句的末尾一两个字,效果更好,更不会起杂思妄念。(倾听是最后的选择,因入定效果最差。但各人根性不同,也有少数人适合倾听的方法。)[注1]一般说来,念佛人至少都会持诵往生咒,所以在此顺便提一提持咒入定的方法。其实和念佛入定方法大致相同,但别做观(别观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其要领为:1、口业持咒,意业想着阿弥陀佛,身业坐姿舒适,盘腿不盘腿都可以;不必打手印,要打手印也行。打手印修行,容易累,维持不久,除非从小就受严格训练。2、复诵句尾一两个字。3、意守眉心(但不观白点、不观“佛”字、也不观佛菩萨相)。4、倾听咒声。《常见的持咒方法》-1-莲花念诵:‘妙臂菩萨所问经’说:“念诵不应太急缓。声非太大及太小,非共人语,非散乱,非缺伊乌暗阿等(须清楚,不是胡乱发音之意)。”(此与净土宗念佛的“金刚念”要领雷同。)-2-金刚念诵:唇齿闭合不动,只有舌尖动,不出声音。(和念佛的金刚念同一名称,但要领却不同。)-3-唇吻念诵:二唇微动,半出声(若有若无)。(注1)另有“光明念诵”,即持咒中,观想口中放出光明。当采用莲花念诵或唇吻念诵而持咒的同时,也可以观想口中放光(即咒语放光)。(注2)持咒时,尤其是持其他佛菩萨创作的神咒时,可以不做观想,也可以观想该尊佛菩萨(及其手印),但不必观极乐世界,不必观弥陀三尊。修完下文所说“观经十六观法门”的第七阶段之后,持诵 阿弥陀佛创作之神咒时,若已经滚瓜烂熟,则同时做观也行。[注2]《耳根圆通法门》〔莲邦宝典出版时发表〕[注3]《入流亡所》〔莲邦宝典出版时发表〕[注4]念佛(或持咒)时,系缘于“听”,用心识于耳根或耳识上,是入定的各种善巧方便中,效果最差的;同时也违反“入流亡所”。笔者点香掷筊,蒙佛赐允圣杯才依照[注2]、 [注3]所写的要领而修,成就见性之后,才将之写入书中。念佛入定的善巧方便(一)(二)(三)之中,笔者认为“复诵”的方法最好,可适用于念佛及念咒(请注意,这个善巧方便是注重在念,不是注重在听。既然有所注重,是否有所执着?是的,是执着,但执着在念,不是执着在听。念则是以意根在念,第六识的意根起头,第七识的末那识接手;再来,采用“入流亡所”的要领,而达到第七识寂灭寂静)。各人习性、根器不同,这三种善巧方便可以任选一种。不妨都试试,哪一种最适合,就采用哪一种。这个阶段是“不取形象,不做观”。功夫深时,也能够入定到能所双亡、内外觉灭。甚至也能在定中见到 阿弥陀佛。试修上述三个方法,不能入定也没关系。1、反正是预备修观,基础阶段而已;2、反正不会走火入魔;3、不求能够深定到有大成就,能入定多少就入定多少;完全没入定也无妨,这只是在“培养”入定。此外,还有几个培养入定的方法:1、诵经(1)诵“佛说阿弥陀经”,鸠摩罗什的译本。诵满一百遍出头,大概就会背了。会背以后,则经常会诵经时嘴出声,心却飞到九霄云外。(2)改诵“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的译本。若嫌太长,则诵一段时日(自定)即可。(3)改诵“佛说观无量寿经”,只存一种译本。[注1]此净土三经中,提到的一些专有名词,知道就好,不懂也没关系,很多是全仗自力不攀佛缘的法门,不必修。[注2]诵经中能够不起杂思妄念,广义而言,也是在修定。[注3] 笔者且说出个人的经验,供行者参考。诵经是很让人不来劲的修行方法。笔者事实上只在修佛最初期,诵过小经。修观之前并没诵经。在此只是提一提诵经是培养入定的方法。也许有些人用得着。用不着的人就不必修诵经。但诵经有大功德,        笔者并非贬斥诵经。2、阅读佛经佛书在阅读中,能够全神贯注,外界的一切干扰都不理会。能达到任何风吹草动都不察觉时,也是一种广义的入定,因为已经完全“心住一境”住于经书内容之中。[注:修行须具备“闻、思、修”三慧。大量阅读经、书,可增长见识,增进“闻”。但修行初阶,佛经可能看不下,因为业障还深而且智慧未开无法全懂;可以着重于看大量佛书,但许多佛书都属全仗自力的不攀缘法。甚至同样是净土法门的书,也很多都由于作者自己对念佛往生的法义没懂透彻,而夹杂圣道门的法义,要求行者修到很高道行,否则不能往生。这样就造成行者很大的困扰。也因此,善导大师说:“(那些人)自失误他,为害兹甚”。笔者建议先熟读、精读本书第二章(及第三章)后,对于攀缘法(攀佛缘,仗佛力)有充分的认识,才看其他任何佛书,就不会困扰,不会受害。不修第三章讲的法门时,第三章只看一两遍,有概念就好。阅读佛书、佛经不妨做记号、划重点,甚至下眉批。初阶、中阶、高阶,都有不同的领略。笔者已尽量把本书目录写得详细,可在阅读中,经常回头于目录上做记号,或补注,方便下次翻阅。]《补充说明》1、佛堂设在客厅或净室,佛龛必须坐西朝东,以便礼佛时向西。2、 佛像有开光最好。若没有高僧大德来开光,只要行者能精进修行,则开光之事,可有可无,不是必要。所谓“开光”,就是举行一个隆重仪式,供养佛像,然后才开始启用。笔者的铜铸佛像就没开光,但神迹感应很多,灵得很。一般说来,到佛寺请的佛像都开过光的。若请到的是西方三圣,则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不可现女相,必须男相。许多师父叫人不要执着,这是因为他们没修观经的十六观法;如果他们修了,却不执着经文的开示,他们就是“邪观”,根本不如法。笔者坚持,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必须是男相。唐朝以前可一直都是男相的。假使这两尊等觉菩萨没有男相的,那就只请 阿弥陀佛的佛像就好。[注1]笔者曾在苏州郊外寒山寺拜见过男相造型的西方三圣。[注2]如果行者修的是不攀缘法(无相离念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的禅定),高兴不执着就不执着吧,各随法缘。但这一来却跟本书第三章阐述的“观经”法门冲突,那就不要修观经定散十六观法。行者若要修本章阐述的禅定禅观,就必须舍弃不攀缘法的禅定。否则两味俱失,一事无成。其实,不执着、不着相,是八地以上菩萨摩诃萨才可以注重的行持,没有达到这个果位之前,必须执着,必须着相,否则不容易得力。这是本书的主张,也是遵循道绰大师的教导[请参阅本章末申论四“无相与执相”(第 页)]。3、如果想要有大成就,则必须守禁忌:终究必须吃素,培养(滋生)大慈悲心。修行初阶,可吃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断五辛(葱、蒜、韭菜、洋葱等、水果中榴莲不可吃),断邪淫(与配偶外的异性行房叫邪淫。同性交媾也是邪淫),递减正淫。摄心为戒,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由于精进修行,蒙佛菩萨护法等的加持,则-1-对五辛鱼肉蛋类会自然越来越不觉得好吃,终究会厌恶而完全不吃;吃素习惯后,会觉得白米饭(及面条)很可口。本来修行修得好就不会执着味觉,是佛菩萨慈悲加持,让行者开始吃素时,欣素厌荤。-2-对房事也是会越来越没兴趣,终究修“梵行”,没有房事。修行期间,别说邪淫,即使正淫,只要起心动念(乃至有那么一点点意味感受)都会拖慢成就。因此,夫妻最好分床,甚至分房。修行成就,也有了神通,若对男女间淫欲之事,起心动念,乃至于被动地引起感受,神通力都会退减,乃至丧失。不过,再认真修禅定禅观之后,就能恢复。达到断绝五辛、房事、鱼肉、蛋类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有些人一两年,有些人三五年等。原因是“正使”虽亡,“习气”未尽。没有完全断绝之前,临修行前吃五辛类或与配偶行房,则护法会远离,修禅定禅观会不得力。若前一夜行房,翌日修行前务必沐浴更衣,否则,修禅定禅观会不得力。不过,修得不得力也没关系,那一次的修行就停止,不算数,翌日继续修,佛菩萨护法们仍会再来加持。修行不得力时,若舍不得还是要修,就再去沐浴更衣(也刷牙也洗头,彻头彻尾洗干净),重新点香,很虔诚地从头来过,大多数情况都会有效。(注1)对定功(修定)的成就,五辛、房事、食鱼、食肉是很大的障碍:五辛甚于房事,房事甚于食鱼,食鱼甚于食肉。吃三净肉而修行,佛菩萨护法还会加持,所以不是特别严重。但为了修禅定禅观有大成就,还是要逐渐戒掉五辛房事鱼肉、彻底培养出大慈悲心,也让佛菩萨护法来加持时更自在舒服。(注2)有关蛋类,牝牡交配有性生殖的蛋,是要孵化用的,有生命,不可吃。无性生殖的蛋,在修行初阶,就看成跟羊乳牛乳三净肉一样,可以吃。但没有神通的人分别不出是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一般都不吃。精进修行一段时日之后,对无性生殖的蛋类(及乳类)也会觉得腥膻而自然不吃。(注3)如果只想往生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修定修观有无成就都无所谓,则诚心念佛,凡事随缘随分,奉公守法即可,一般在家众,倒也没必要太严格。这就是佛教有了净土法门,优于其他一切外道之处。4、修定中点着香。初阶时会在意佛是否有在嘉许、加持,所以会睁眼看香灰是否打圈。偶尔睁眼而“不失定意”,没关系。但睁眼多次必然失定,要注意。(当看到香灰打圈打得很殊胜,每次都会法喜充满,都会感觉佛菩萨有来佛堂,时时刻刻在周遭护佑着自己,修行就修得更起劲。本来心生欢喜心绪激动是“不攀缘法禅定”的忌讳,但本章提倡的是攀缘法,攀极乐世界、攀阿弥陀佛、攀观世音菩萨、攀大势至菩萨,弥陀三尊会随时加持保佑,绝对不会走火入魔。不过,修定中最好别睁眼,避免失定,等出定后才看香灰。)四、《念佛入定的善巧方便(四)》观想极乐〔行者先修念佛入定两三年,有入定基础,再修念佛做观〕《再补充说明》若是五年的基础功课没修满,就急着修观,很可能做观时会有不舒服的状况,例如:烦躁、头疼(前后左右顶上,不特定部位)、额头酸疼、鼻梁酸麻等等。如果这样,就回头再加强基础功课,直到基础功课修满五年,才开始修观,就会渐渐得力。不过。这些不舒服,有时候是修观中必然的反映,倘若能够置之不理而一直修下去,也是可以的。假如是个急性子的人,急着想修观,那么,每隔三个月(隔半年较好),就试着修修看,修得下去就好,修不下去,就回头补修基础功课。但别因为试修几次都不得力而灰心气馁、甚至放弃。第十三观的经文说:“彼如来夙愿力故,有忆想者(做观者)必得成就。”善导大师说这个法门是 释尊专为凡夫而开示,正是如此。不管我们是上根中根下根,用心修必有成就。偶尔不想修,就停一停别修,否则,太勉强会导致厌腻,造成退转。只要行者一直信佛,机缘一定会成熟,那就修得下、修得成了。修基础功课的时候,也可以采用上述《念佛入定善巧方便(一)》的方式,使用闹铃定时,请 阿弥陀佛帮忙,开示入定得分。不过,一开始就摄心修定是比较辛苦一点。倘若行者以前不管修什么法门,已经修到能入定,则因为比较不会识扬神飞,对上述的基础功课,先花两年时间渡冤亲债主之后,消业障的目标,不必花三年时间完成,就能顺利修观了。另外,如果行者修定是为了消遣、打发时间而修十六观法,不在乎成就不成就,所以不太如法。这种心态修观也不要紧。 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并不要求众生修观才能往生(依第十八愿念佛就能往生了)。不过,行者这样修了十年二十年,假使没什么成就,有人问起时,必须说明是“业余玩票”的缘故,无法有“专业科班人员”的成绩。否则,误导众生甚至断人慧命(害人觉得太难而不敢修),是有大罪业的。[申论](一)亦得极大功德由上叙述可以了解,念佛和做观是互为善巧方便,以达禅定。而即使禅定禅观没有大成就,口中的称名念佛,也得到极大功德;同时,修观也有相当大的功德。(二)步行与搭飞机飞船之譬喻1、不攀缘法是靠自己断惑证真,所以费力,且修道过程中危险重重,任何阶段都有入魔的可能。2、攀缘法虽也要自己控制思维,把思维导入正轨,但是过程和效益是不同的。因为是攀佛菩萨的缘而成就,所以省力,最重要的是修道过程中无魔事。现在打个比喻:1、不攀缘法:从广州到北京,用步行,则路上有可能遇到盗贼抢匪,必须自己和他(他们)搏斗拼命。投宿旅店必须花钱,又有可能住到黑店或遇偷遇抢。有种种难关险阻。千辛万苦才能到达;未到达之前,有可能已经失财、重伤、甚至丧命。——小乘极果“阿罗汉”,有三义:杀贼、应供、不生。先要靠自力杀尽一切烦恼贼,实在辛苦。大乘八地以上的菩萨摩诃萨,若全仗自力修到这果位,更是一路行来,跌跌撞撞,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伟大是伟大,可辛苦得很!(注)抢匪盗贼指的是外魔天魔死魔睡魔烦恼魔时魅等,内魔指的是五蕴魔;失财重伤丧命就是着魔、走火入魔。2、攀缘法:从广州到北京,坐飞机,则地面上有什么坏人坏事(乃至好人好事),一概不遇、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不受,既省时又省力。而且,坐飞机不必花钱买票。航空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还极力欢迎行者来搭乘。引用第九观的佛经语:是故“智者”,应当多乘飞机,不要步行。(注1)一概不遇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不受,表示不遇魔考魔扰,不受魔难;不做“四念住”:不做“观身不净”,自然不见丑恶鄙陋的色身;不做“观心无常”,不必知道起伏不定各种生生灭灭的心理现象(生灭心行);不做“观受是苦”,我们知道五浊恶世是苦海,不必再观想对于苦的感受;不做“观法无我”,不管它有我无我(不管万事万物有无自性自体),不贪玄图妙,不迂回偏僻。再打个比方,坐火车从广州到北京,只要到达就好,中间停留什么站,该站的情况,并不须要知道。修禅定禅观,只要能达到目标,则中间的,像圣道门的什么世间禅、出世间禅、观禅炼禅熏禅修禅、出世间上上禅等等,都不必知道,只要修定散十六观法修,就能达到目标。而且精进再精进,能修到彻底开悟见性。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都说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 就是极乐世界。我们搭弥陀三尊驾驶的太空飞船到极乐世界,中间经过什么站,什么佛国,都不必知道,佛经也不谈,就是同样的道理。事实上观经定散十六观法也是出世间上上禅。而即使在娑婆世界定散十六观法没修成就,到极乐世界才修各种禅定,也都迅速成就,届时回入娑婆利乐众生。善导大师判观经法门为顿教、菩萨藏。顿教就是能够速成,菩萨藏就是有利他之行。(注2)修观经定散十六观,不管修行到哪一个阶段,都可能发生禅定的八种禅触及十种善法功德,不必在意,也就是不取不受,任来任去。由于全神灌注于做观,事实上对于这些禅触及善法功德,有时不会察觉;而定功深厚达到内外觉灭三昧相应时,会观见极乐世界之依正庄严(亦即见到极乐圣境、无量光明土、和 弥陀三尊),其余的境相不会出现。(注3)光只散心念佛也好,加上修观也好,是搭乘性能最好的宇宙飞船,去目的地极乐世界。开飞船的船长是 阿弥陀佛,大副是观世音菩萨,二副是大势至菩萨。弥陀三尊随时都在“垂求”大家快来搭乘。 释尊也随时发遣,叫大家快坐此飞船,到极乐世界去。念佛(散心念佛、摄心念佛)以及做观的修行,都是走最安全的快捷路径。我们大家先去极乐世界练好功夫,再回入娑婆利乐众生吧。(所以善导大师说观经法门属于顿教、菩萨藏。)(三)十六观法的得益1、不管大成就或小成就,乃至没有观成就,都能够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2、大成就时:根据 阿弥陀佛的开示,修十六观法,每一观都蒙佛允杯确认成就,入定中见境、见弥陀三尊。这样就是大成就,则往生时上品上生。再加上行菩萨道、言行无失、领众得当,更直接进入内院“无量光明土”,成等觉菩萨。(注:寿终能烧出舍利子,就可以肯定心与道合、心与佛合。这是简单明暸的鉴定方法。)3、小成就时:就是依经文的开示做观,观出每一观殊胜的光明相;闭目开目,了了分明,不令散失。只有一两观或数观蒙佛允杯确认成就的话,寿终也是上品上生,但往生极乐世界的外院(观经所开示的圣境全部是极乐世界的外院)。4、经文开示,修第九观观,观佛真身(报身),必定蒙 阿弥陀佛加持而成就,往生极乐世界即刻得无生忍(亦即上品上生。上品上生者才能够一去极乐世界就得无生忍)。而且,见眉间白毫相者,蒙诸佛授记。  第十二观经文开示,以 阿弥陀佛的宿愿力,观佛具足身相者,必定成就。经末开示,修观的人,现生中得见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许多高僧大德常说:“但见弥陀佛,何愁不开悟。”开悟的次第是:先见自心佛性,再精进,可证悟法界一相,证法性、真如、实相,成就真如三昧、法界三昧。5、在娑婆世界时:能够发神通(最低限度开阴阳眼夜明眼透视眼等,高明者发天眼通、天耳通等六大神通,乃至彻底开悟,证法界一相)。(注)在“禅法要解”、“大乘义章”、“释禅波罗蜜”中,都有叙述修天眼通天耳通的方法。简要言之:一、要学习般若波罗蜜;二、必须具备大慈悲心;三、以第四禅为本。其中修天眼通的方法大致上是:“先入定心,次取日月灯明等相(或者灯火明珠日月星宿等),(昼闭目,夜开目、、、)作远见想,还入定中,如是多返,极令纯熟、、、”。能修到第四禅者,自古以来就凤毛麟角;现代更是稀少(修得到的,都是应化而来或分身而来的佛菩萨)。日月星宿灯火的光明,远不及极乐世界的光明。直接观极乐世界当然更殊胜。而且修观经十六观法更是蒙 弥陀三尊加持,既快速又安全。修观经十六观法既有“横截五恶道”的功效,也有往生极乐世界前已经“竖超三界”的功效。关于“横截”和“竖超”,请参阅本章末尾(第 页)“申论”五。渡冤亲债主两年,消业障三年,之后,念佛中做观,依观经修定散十六观法,每天精进修行。由浅定到深定,到内外觉灭。根据 阿弥陀佛的开示,列成就时间表让行者参考。《定散十六观成就时间表》  上上根 上根 中根 下根每天修6小时 约4年 8年 12年 20年4 6 年 12年 18年 30年3 8年 16年 24年 40年2 12年 24年 36年 60年  这些时数修完之后,上上根2年内的任何一天,上根4年内的任何一天,能修观成就,陆续见境、见三尊。若是成就时间比此表所列还快,则无疑是菩萨摩诃萨(八地以上)乃至等觉妙觉分身而来。[注1]由此看来,要上品上生并非太难。善导大师说:“若论小圣,去亦无妨。但此观经,佛为凡说,不于圣也。” 意思是这部观经,九品往生及十六观法,都是 释尊为凡夫说的法门。凡夫念佛或修观,都必定往生;而已得果位的贤圣修观(或只称名念佛),也一样可以去极乐世界。[注2]做观中,嘴里念佛(五秒左右念十声),每天即使只修4小时(分两次或三次修皆可),则每天就念佛近3万声。纵然是下根者,修30年,加上前面念佛回向功德两年、消业障三年,则念佛必定超过三亿三千万声,就算修观没成就,也必定上品上生。更何况,念佛、做观都会蒙三尊加持,修了几年之后,也必定消了许多业障,智慧大开,不会老是停留在中根下根的境地,提升到上根、上上根,都有可能。(请注意,如第二章所说,念佛须念“南谟阿弥陀佛”六字弘名圣号才如法,往生品位才高。修观中方便善巧的念佛,也一样必须念六字。)[注3]阿弥陀佛开示,依照本书第一章及第三章叙述的步骤修行:(一)花两年时间渡冤亲债主;(二)花三年时间消业障;(三)再花五年的时间,每天四小时以上修观。一般说来,即可开第三只眼(阴阳眼),能见鬼神。上根利器可以更快。开阴阳眼是发天眼通的预科之一。 (四)三昧中王、最上深妙禅‘华严经’说:“念佛三昧即是一切三昧中王。”‘梵网经’说:“念佛是最上深妙禅。”散心念佛不算修禅定;摄心念佛就是修禅定。念佛中修禅定、禅观,就是最高深上妙的禅修。兹列举几项如下:1、观经定散十六观法如上所说,一面念佛,一面做观。其修行方法细节,详见本章第三节。这是本书本章的主旨。2、念佛三昧广义的念佛包含称名、系念、忆念、观想等;最广义的念佛,则连作意要往生极乐世界都算念佛。于念佛中修三昧,则广义而言,就是修“念佛三昧”。根据观经第九观所说:“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 念佛、观佛中,念到见佛、观到见佛,才是“念佛三昧”。若只能入定,未能在定中见佛,不算念佛三昧。这是比较严格的定义。‘念佛三昧经’说:“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是故非声闻缘觉二乘境界。”‘智度论’说:“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3、念佛定依据‘观佛三昧海经’,如来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金色光明,一一光明,无量化佛,身诸毛孔,一切变现,及佛色身。、、、佛生人间,示同人事。因人相故,说三十二相;胜诸天故,说八十好;为诸菩萨,说八万四千诸妙相好。、、、若能系心观一毛孔,是人名为行“念佛定”(因为可以观见一切变现:例如无量化佛、佛色身大相好、小相好、无量相好等)。此经所开示的观眉间白毫光相等,和观经第九观的开示,观“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都是行“念佛定”之一。4、般舟三昧(又叫常行三昧、佛立三昧)源于‘般舟三昧经’。根据善导大师的“般舟赞”,般舟是常行道之意。修习时以七日或九十日为一期,身行无间,总名三业无间(皆在定中:身住一境、口住一境、意住一境。)在这期间内,除了饮食、大小便、为人讲经之外,不得休息,要走动不停(最多偶尔站立不走),口唱及心里默念“南谟阿弥陀佛”(双重念佛)。期间不得掺杂一丝杂念或昏沉。成就者可以在定中观见 阿弥陀佛以及十方诸佛现身立于自己面前,故叫佛立三昧。(注)因为辛苦、困难,自古以来很少人修般舟三昧。5、一行三昧(又叫常坐三昧)心定于一行而修三昧,分为理事二种。理之一行三昧,又名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为定心观真如之一理。‘文殊般若经’说:“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中略)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起信论’说:“依是三昧故,则知法界一相。谓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即名一行三昧。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事之一行三昧,即念佛三昧之异名,就是一心念佛。‘文殊般若经’说:“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号,随佛方所(不特定专指念西方阿弥陀佛,念其他诸佛也都可以),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念无休息),即于念中,能见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注1)舍诸乱意就是入定,也就是圣道门禅定通说的一心不乱。前面叙述的善巧方便(一)、(二)、(三)都可采用。(注2)此处偏指“事一行三昧”。6、真如三昧   此处偏指“理一行三昧”。即观真如无相之理,而除妄惑之禅定。先是证悟自己的佛性(自心佛性),最终证悟真如道、实相道、法界一相、一真法界。‘起信论’又说:“真如三昧者,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无懈慢,所有烦恼,渐渐微薄。”得相就是六根攀外缘时所得之诸相(色声香味触法)。不住见相及其他得相,可采耳根圆通法门之要领“入流亡所”,对色尘及一切诸尘进入眼根眼识及其他各根各识乃至第七识,都不管它,任它来任它去,不住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法相。功力深了,能在定中让第七识完全寂灭寂静,则机缘成熟时,就能见自心佛性。因尚未成佛,此时的佛性还含藏业因种子。继续精进,随着功力的进步,烦恼渐微,佛性更清凈。达极致时,能证真如之道、法界一相。圣道门行者一般都采用无相离念修此法门,而不是以十六观法为善巧方便。(注1)真如是一种性质,才叫做法性。真如是理体,以理为体,故无形无色,无可限制,不受时间空间之限制。人间之语言文字无法确切地形容描述,故只好命名为“真如”、“实相”等等。也因为谈论它时有种种开合,而有许多不同的名相称谓,实际上都是同质异名。请参阅第 页《真如三昧》《开悟见性》,能够更明暸。  行者若攀佛缘修观,修完第七阶段(见第 页),进而修此真如三昧,则很快可以见性。再精进修,(累世)修行到位了,则更进而证悟真如之道、法界一相。因此, 阿弥陀佛特地开示(两次),让笔者在本书阐述修这个三昧。笔者一向主张念佛,乃至散心念佛就行,就必定蒙佛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笔者对圣道门的修行,本来有点排斥,认为不须要。但依自己弘法的经验,体认到一个在家居士弘法时,不管对殊胜的法义讲得再怎么透彻,实在不容易令人欣然接受(因为没剃髪没穿袈裟法服,公信力不够)。于是笔者立意修禅定,期望有些许功行道力(讲白了,就是稍具神通。运用神通为人排难解忧指点明路而渡人,比说破唇舌还有效得多)。而既然修禅定禅观,对开悟见性、明心见性,也自然会好奇会向往。 阿弥陀佛一步步牵引笔者修行,刚开始散心念佛,再来摄心念佛,再来,修神咒,修观,到后来让笔者也见到性佛,然后继续精进。笔者领悟, 阿弥陀佛他老人家要透过本书,让喜欢修禅定的人放心修,不必害怕会走火入魔。依本书本章阐述的方法修禅定,不仅不会入魔,而且能够修到见极乐世界、见弥陀三尊、蒙佛放光灌顶、念佛人能证悟念佛功夫成片、也能证悟佛性、也能发神通(若发通,不必舍弃),最终则证悟法界一相。因为这些都是修行人所期盼的,所以现在机缘成熟了, 阿弥陀佛就牵引笔者写出这本书。 阿弥陀佛允杯确认,确实是这个用意。(注2)法界一相:亦是法界圆融、真如之道、实相之道。就是‘华严经’所说的一真法界的一相一味。即一切万法互相含蕴,交彻融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空有并存,真空妙有,一可摄多,多亦含一,大小互容,举一全收,具足而相应。证悟此境,也就是修成“法界三昧”了。如此,则“理一行三昧”的成就,通于“法界三昧”。(注3)笔者原先修神咒三年左右,为了持咒中能排除妄念而入深定,开始一面做观一面持咒。然而,发现必须修观归修观,持咒归持咒。转而完全修观,同时采取念佛为善巧方便。定中见极乐世界及弥陀三尊,修观大成之后,蒙佛放光灌顶、也证悟无量光明土,证悟念佛功夫成片,紧接着以观为基础修真如三昧而见到佛性(同样地,请参阅如上所提第  页的《真如三昧》《开悟见性》)。之后,一面念佛一面做观;或一面持咒一面做观。两者都轻松自然。这是由于修定散十六观法已经成就,在念佛中或持咒中做观,都能一下就观出全境、观着全境,而不必依经文逐字逐句做观的缘故。本来笔者力倡念佛,不打算谈持咒, 阿弥陀佛开示要谈持咒,才把持咒也能发通写在修观的后面。行者请认知,持咒不是修观的善巧方便,念佛才是。 [注1]善导大师除了成就般舟三昧外,也成就观经的定散十六观法、观佛三昧海经的观佛三昧观法;当然也开悟见性,他见到的自然是清凈无垢佛性( 阿弥陀佛允杯确认)。定散十六观的修法,详述于本章第三节;观佛三昧观法则列于第九观之后,第十观之前。[注2]另外还有禅定中观佛“法身实相”。实相无相,严格界定则连佛号都不应该生起。因此有人强调只“忆佛”,忆念时不念佛号。忆佛也是念佛的一种,也不能算离念。不管修行时念佛不念佛,出声或不出声,也是攀佛缘的“攀缘法”。但此种观法身实相的修法,与观经的十六观法旨趣完全不同,非依观经而修,本书不提倡。[注3]也有禅定中观“自性清净佛性”(自性弥陀)者,有人称之为念自性佛。自身佛性只是本觉;开始修行,修得很好是始觉(见性等,是始觉的状况之一);但到底不是究竟觉,不是成佛,所以称之为念自身佛性或念自性佛性还可以,称之为念自性佛,则过甚其词,并不恰当。此法本书亦不提倡。[注4]修十六观法门,以观为基础修真如三昧,能见性并且开悟,证法界一相。这有别于参公案看话头之修行方法。这是本章主旨之一。 第三节 观经定散十六观法门依照观经的开示,修定善及散善十六种观法。定者禅定,心住于一境不动乱;散者散乱,心恒攀缘六尘之境而动乱不止。定心为圣贤之修成;散心为凡夫之自性。定心分为有漏、无漏两种;散心分为善、恶、无记三种。定散二者统一切之心。善导大师将前十三观摄于定善,以禅定之心,观净土之依正二报,所以称之为定善十三观;将后三观摄于散善,以散心修三福九品之行,所以称之为散善三观。大师说:“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修观可以分七个阶段》〔莲邦宝典出版时发表〕《证入三昧 见境见三尊》〔莲邦宝典出版时发表〕[注1]善导大师说,见境有二种见:(一者)想见,犹有知觉故,虽见净境,未多明了。(二者)若内外觉灭,即入正受三昧,所见净境即非想见得为比较也。[大师说:“(韦提希夫人)言教我思维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忆念彼国依正二报各种庄严也。(韦提希夫人)言教我正受者,此明因前思想,渐渐微细,觉想俱亡,唯有定心,与前境合,名为正受。”][又说:“凝心不绝,即见净土之相。此名想心中见,犹有觉想故。想心渐微,觉念顿除,正受相应,证于三昧。”][又说:“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由这些开示,我们知道,行者依经文做观,所见之境,属于“想见”,即定中思维,心眼所见。“正受”就不是靠自己思维,而是“三昧相应”(时下称为“证入三昧”),一切圣境及三尊圣相,自然地出现,“任运”而生,行者闭目开目都自然会见到。这自然是仰仗 阿弥陀佛的赐予。[注2]第二章说过,任运,犹言自然、任由法之自然运动、运作,而不加造作之自然作用、不借加用之功,故亦叫“无功用”。(注:菩萨于八地已上,不借加用之功,自然契于真性之智,叫做无功用智。)如果称名念佛,念到“无念而念”,随时随地自己虽没有起心动念,但六字弘名圣号“南谟阿弥陀佛”自然而然就在嘴里或心里产生出来。这也是“任运”。睡眠中自然念佛、教人念佛,也是“任运”。修观,在前面几个阶段,是行者以自己的意念,起心动念而念佛;其中精进念佛的人,修到第六、第七阶段,六字弘名圣号就能“任运”,自然而生了。[注3]修完这个阶段,定功深厚,随时能够迅速依序观出任何一个观境,也能够越级跳观任何一境,顺观逆观都自由自在。 阿弥陀佛开示,这样就等同“观禅、炼禅、熏禅、修禅”四阶段中“熏禅”的狮子奋迅三昧和“修禅”的超越三昧。[注4]修完第五阶段后,可以于修行中,依照第一章“说明书”的方法(第  页),再渡累世的冤亲债主(假如做不到每天祭拜施食,则可以每七天祭拜施食一次)。完全渡尽后,修观就比较容易大成就。《证无量光明土》《功夫成片》《蒙佛放光灌顶》大成就之后,继续精进修观,也是念佛中做观。有一天会忽然在做观中,一切相都逐渐隐没。终至没有宝地、没有宝树、没有宝池、没有宝楼;也没有幢幡乐器、没有金刚台、没有宝罗网、没有杂花云等;连三尊圣相也都隐没。只有一片大光明,光奕奕,圆陀陀,充塞十方,澄净清朗,湛然辽阔,无垠无涯。因为观经没有这样的开示,所以笔者并没有预期观出这样的境界。发生几次后,笔者才意会过来。点香请示 阿弥陀佛,果然这就是证悟、契入“无量光明土”。这当然也是 阿弥陀佛以异方便所赐予的。(注)此时等同圣道门行者所说的证“常寂光土”。因为无量光明土和常寂光土是一样的。各宗所立名称不同而已。此时行者已入深定,自然不会觉察自己的四肢百骸落在何处,第七识也是寂灭寂静的,也是达到内外觉灭的境界。 阿弥陀佛开示:此时也达到“我心佛心、我身佛身,凝成一片,亦即观佛念佛达到《功夫成片》了”。此时的我心我身自然不是指肉体的身心,而是指法性身心。此时是自心佛性与佛的法身法性融成一片、打成一片。与第七阶段的大成就一样,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此后行菩萨道,言行无失,寿终时当然也直接进入内院无量光明土。(注1)行者做观时,观弥陀三尊(正报庄严)、观器世间(依报庄严),当然观见形象(轮廓)及光相。不管观哪一观哪一境,若光相一直加强,终至只剩一片大光明,而所观之三尊正报或依报之境自然消失,不必惊惧,这是好现象,是证得无量光明土。 阿弥陀佛开示:继续做观,观这无量光明土,直到所设定的这一次的修行时间终了。(注2)虽然修到“功夫成片”了,但与证悟法界一相,还有一段距离。阿弥陀佛开示:1、此时所证,是无量光明土的无量光明,与第二章第 页所描述的无量光明土是一致的,只是开合不同,在此只标出其光相,不谈其他。 2、由于有第一阶段到第七阶段的训练,可以直接采取“无相”之禅定,按照观世音菩萨“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的要领,轻轻闭眼,以念佛,念南谟阿弥陀佛(或念咒)作为善巧方便,熏除业障无明。功夫到位时,会观见一片光亮辽阔,澄凈湛然,无垠无涯的境界,这一样是前面说过的证入无量光明土(常寂光土),也就是念佛功夫成片,亦即此身此心与佛身佛心打成一片、凝成一片了。(请注意,此法就没有借助 阿弥陀佛的眉间白毫相光了,所以才叫做“无相”;但仍借助念佛或持咒之功德和威神力,所以“不叫做离念”。就连忆想(即忆念)着 阿弥陀佛而修,也不叫做离念。)[注1]笔者证悟无量光明土时,曾发生强烈的“冻触”,觉得浑身发冷,打了一个寒噤,几乎打起寒颤。 阿弥陀佛开示:不要紧。而且若有人强烈发生其他七种禅触也是正常,不必惊慌。[注2]笔者修完第七阶段,仍继续精进修观,大多数时间采用坐姿(坐禅)闭眼修。闭眼修观,映入眼睑的光亮,本来整体的各个点各个角落是平均的,有一天,感觉头顶部位特别亮,像一道瀑布一样,从头顶一直灌注到脊椎骨尾尻。这样有两次。第二次之后,出定才意会过来,可能是 阿弥陀佛放光灌顶。点香掷筊请示,果然不错。“万里无云万里晴,千江有水千江月。” 阿弥陀佛开示,行者只要精进修行,也必定蒙祂老人家放光灌顶。一般说来,第七阶段修完,才会蒙佛放光灌顶。[注3]笔者另有两次,是出定离座后,于动中修观(修“动禅”),也感觉到脑中忽然有强光,如同闪电,垂直一闪而过(但该光只有儿臂粗细,不像瀑布的体积那么大那么长)。经请示,也是 阿弥陀佛放光灌顶。阿弥陀佛开示,像笔者这样,蒙佛放光灌顶好几次的,古今中外有两百人左右。笔者写出来,是要行者有个参考,不必和有些圣道门行者一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老担心有感应就会入魔。事实上,许多佛经都明确叙述佛菩萨对精进修行人放光和摩顶之事。[注4]修观经法门,只要修观大成就(佛赐允每一观都成就),不管睁眼或闭眼,想观哪一观,则哪一观的境相就出现在脑海里。此时定功不逊色于入定时一两天才出定的人。这是 阿弥陀佛的开示。因此,不必讲究入定一两天乃至十天半月才出定。法门不同,修行路子不同,当然情况也不同。(注)修观经十六观之外的任何禅定,能够入定一两天乃至十天半月才出定,自然是十分殊胜的(深定)定功。《真如三昧》《开悟见性》前面第  页说过,真如三昧为观真如无相之理,而除妄惑之禅定。百法问答钞说:“真如为妙谛,永离言诠,无实可名。然为使人悟其体义,强立真如之名,谈真实如常等之旨。”一般都是先证悟自己的佛性(自心佛性),再精进、又精进,而达到十足的开悟,证悟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平等无二,亦即证悟真如实相、法界一相(法界圆融、一真法界、一相一味。即一切万法互相含蕴,交彻融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空有并存,真空妙有,一可摄多,多亦含一,大小互容,举一全收,具足而相应)。这就是真正的“开悟见性”(也是禅宗说的“明心见性”)。此时“性”字,表示“法界的自性”,对有情而言就是佛性(自心佛性);对非情而言就是法性。法界的自性就是真如(真如道)、实相(实相道)、法界一相、法界圆融。性即体之义,因之义,本之义,不改之义。唯识述记一本曰:“性者体也。”探玄记十八曰:“性是因义。”大乘义章一曰:“性释有四义:一者种子因本之义。二者体义名性。三者不改名性。四者性别为性。”智度论三十一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缘。”传心法要上曰:“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此灵觉性,无始以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凈,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相,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同下曰:“天真自性,本无迷悟。尽十方虚空界,元来是我一心体。”禅源诸诠三曰:“良由此宗(禅宗)所说本性,不但空寂,而自然常知,故应目为心也。”由此可知,明心见性的心字和性字,讲的是同一件东西。阿弥陀佛开示:精进修定散十六观法,就能证得“真如三昧”、彻底“开悟见性”。以相同的善巧方便,念佛也采用唇合、齿离、舌顶,或唇合、齿合、舌动都可以(也是不出声、不半出声);同时,于念佛中做观。做观,则下列三种方法都行:1、观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亦即定散十六观法。2、修定散十六观加上观无量光明土。3、不取相,只观无量光明土。修这三个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没有同时念佛,功夫到位时,也能成就真如三昧、开悟见性。但以同时念佛,效率更好,成就更快。《见自心佛性的修证方法》 既然开悟见性的成就次第是先证自心佛性(简称见性),再证法界自性(法界真如),在此就先谈证悟有情自心佛性之方法。信、解、行、证,是修行顺序。证悟之前,先要解悟。为了方便行者解悟,先略述八识之间的关联: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识起作用而生六尘六境“色、声、香、味、触、法”。法表示心理现象,例如贪嗔痴慢疑妒喜怒哀乐等等。起心动念、付诸行动(要见色、要听声、要闻香、要尝味、要触物),都由第六识(意识)发起,亦即起心动念是出于第六识。而第七识(末那识)产生了大小、多少、高低、明暗、垢凈、增减、美丑、好恶、青黄赤白、、、等等的了别作用,起分别、起执着。第七识就是分别事识、相缚体。最终,行善为恶所感之善业恶业种子,就贮存在第八识。第八识没有任何行动运作,只是执持业因种子及诸色根,令其不坏;另外,于如如不动中,熏照无明,令人厌恶轮回,欣慕涅盘(此称为“内熏”;依佛菩萨之教以及自己读经闻法等之修行,称为“外熏”)。再者,(一)大品经说:“如、法性、实际,此三乃是理之别目、、、如者是其同义。法相虽殊,理实同等。故名为如。”依此而做开合,则有实相、真空、自性(约非情为法性;约有情为佛性)、、、等,亦即如下所列各种名相。这些都可以看成是法界一相、法界圆融的真实性。“非情”的法性,与“有情”的佛性,其本质就是法界一相、法界圆融。有情的第八识含藏佛性,也就是含藏真如,本应有此本质,由于被业障无明所遮覆,故未显出这本质[真如在烦恼中,叫做如来藏(第八识);真如出烦恼,叫做法身]。修行,修禅定(及禅观),能证悟这个本质。我们必须以这些认识来理解佛经中谈到的第八识、佛性、如来、实相、、、等。                    (二)唯识论说:“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真实于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三)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即:眼睛所见之相都是虚妄的;能让第七识寂灭,不起分别执着各种虚妄相,就能见到真如、实相。也可以解为能见到乘真如道而来的佛性(清凈无垢)、法界一相、、、等。(注1)如来:如所从来、乘真如道而来、乘实相道而来。(注2)其实即使修行功深,修到入定中,五受蕴洞达,空无所起,也未必立刻见到佛性(见性);想要见性,须有适当的善巧方便。但如果没修到定中能让第七识寂灭,则必定无法见性。 又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意即:若依靠色相、声相等六尘六境探求真我(法界一相、真如法性身、真如佛性等等异名同质者),方法不对,是见不到的。(四)楞伽经说:“妄想识灭,名为涅盘。”对迷妄界的各种虚妄不实,起分别、执着,都在于第七识。因此,妄想识就是第七识。若前六识遇缘遇境,但第七识完全寂灭,且第八识完全清净,不再受业力牵引,就可达到涅盘境界。请注意,必须第八识完全清净,才能达到涅盘。妄想识灭,是达到涅盘必要的修行过程。请参阅第四章第一节名相第74项“涅盘”的涵义。经文“妄想识灭,名为涅盘。”是简略讲,是显义;要真正达到涅盘,则须符合涅盘的条件。因此必须懂隐义,懂涅盘的涵义。 又说:“若覆彼真识种种不实诸虚妄灭,则一切根识灭,是名相灭。”种种虚妄相由六识引入第七识,若第七识寂灭,不再缠缚于各种相,则迷妄界的种种虚妄,就等同不存在,前六识也就等同寂灭。这样就是不着诸相,也就是“见诸相非相”,如同诸相灭失,所以叫做相灭。金刚经和楞伽经的开示是相通的。(五)楞严经说:“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清净的本心、真如佛性);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意即:所有众生的真如佛性都一样,但迷妄界的见闻觉知,是招致虚妄毛病的业缘,对真如佛性、法界一相没有真正认识,都受迷妄界的因缘和合及因缘不和合(离散)而受生死轮回。(对迷妄界因缘果的认知出自“世间法”的见闻觉知(俗谛范围),不是“出世间法(真谛)”的知见,因此在迷妄界受生死轮回。)又说:“若能远离诸和合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凈本心,本觉常住。”又说:“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俗世间的人对觉明无漏妙心(本心、真心、真如佛性)没有体认,都是意识上的分别执着和计度。只要能用言语文字表达描述的,都不是真实,都没有真义。又说:“是诸大众,(闻法后)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掌中所持叶物。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六)印光大师说:“众生具有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广大圆满之佛性。”此佛性指的就是真如、实相、法界一相。三际指过去、现在、未来;十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下方、上方。清凈无垢的真如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注)假如已经证悟真如之道(真如佛性)、实相之道、法界一相,对于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跨度,都能不受限制,而自在游走,要分身到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地方,都能随心所欲。佛和等觉菩萨都是如此。(七)华严经说:“佛性甚深真法性,寂灭同相同虚空。”(八)涅盘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此处说的佛性,虽指有情之佛性,但看成广义的法界自性(包含有情和非情)也无妨,因为探究到底,本来就是同一体性。如来,是如所从来,清浄本觉、真如实相之意。又说:“见(见性)有二种:一者眼见;二者闻见。”经文对于十地菩萨明见佛性、十住菩萨少分见性等,开示的内容稍长,在此不引述。 阿弥陀佛开示:“对于佛性,闻见就是解悟;眼见就是证悟。眼见是以心眼观见。因为佛性无形无色无味无住无着,所以肉眼是看不到的。所谓明见佛性,就是见到自己的佛性(自心佛性),而且对佛性的涵义和作用十分明白;少分见性,就是对佛性的涵义和作用,解悟不够深刻,而不是只见到佛性的一部分,或者看得模模糊糊不够清楚。佛性是一个整体,证悟佛性,就是见性;没见性就是尚未证悟。没有白色黑色之间的灰色地带。”见性是比较粗浅的成就,见性后还要修到证悟真如之道、实相之道、法界一相,这样才算是完全“开悟”(也就是禅宗说的完全“明心”)。所以证悟(开悟、或明心)就区分为小悟、大悟、大彻大悟,有不同的层次。佛经经文按上下文走势采用最恰当含义之名相,虽是同质,依其体、相、用,而有开合,名相繁多。譬如水、波浪、蒸气,其实非一非异。一般看到的名相有:如、真如、真如性、佛性、空性、真心、本心、自性清净心、如来藏、阿赖耶识(阿梨耶识)、无没识、业识(相对于转识、现识)、本识、宅识、执持识(阿陀那识)、心识、根本识、第八识、第一识(反序倒数,但绝少采用)、藏识、种子识(种识)、异熟识(异熟表示未来的果报)、清净无垢识、真识、实我、真我、真谛、真性、真空、第一义空、第一义谛、中实理心(寂灭灵智故)、中道(遮杂诸边故)、涅盘、本觉(相对于始觉、究竟觉)、实相、圆成实相、一实、一真、一真如、一如、一相、无相、无为、实性、实谛、实际、法界、法性、法身、法证、法住、、、等。   兹依丁褔宝居士所编之“佛学大辞典”,举出几个开合之例,以期对行者更有助益:-1-本觉、始觉、究竟觉。本觉(亦即本觉性):一切众生本来固有之自性清净心,本该清净像如来之法身一般,但被无明妄惑所蒙蔽,如同纯金藏于矿土之中。始觉:依本觉内熏与教法外熏而渐除无明妄惑,开始契于本觉之觉悟,开始显现本觉之性德。究竟觉:始觉达到极至,是终极彻底的觉悟,完全证悟真如实相,也就是佛的觉悟。起信论说:“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明本觉。-2-佛性就是一切众生皆有觉悟之性(觉悟成就佛果)。性就是性质,永不改变。通因果而不改自体,叫做性。例如麦之因、麦之果,麦之性不变不改。-3-法性又名实相、真如、法界、涅盘等,皆异名同体。性之为言体也,不改也。真如为万法之体。在染,在凈,在有情,在非情,其性不改不变,故曰法性。约有情,则称为佛性。佛性可分为三种:  1)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改变。一切众生本有此性,名为自性住佛性。(注:此可对应为本觉。) 2)引出佛性:众生必借修习智慧禅定之力,方能引发本有之佛性是名引出佛性。(此可对应为始觉。)3)至得果佛性:修因满足,至于果位时,本有之佛性了了显现,是名至果得佛性。(此可对应为究竟觉。-4-法性异名:大般若经有十二名,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不思议界。 对法论七有七名,真如、无我性、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唯识论九有四名,胜义、真如、法界、实际。 智度论三十二有四名,如、法性、实际、实相。大乘止观有七名,自性清凈心、真如、佛性、法身、如来藏、法界、法性。-5-“如、法性、实际”三名:般若经多用此三名,同一空理之异名也。谓但以观有浅深而分三名也。智度论三十二曰:“如、法性、实际,是三事,为一为异。若一,如何说三?若三,今应当合别。答曰:是三皆是诸法实相异名。”注维摩经二曰:“肇曰:如、法性、实际,此三空同一实耳。但用观有浅深,故别立三名,始见法实。如远见树,知定是树,名为如。见法转深,如近见树,知定是何木,名为法性。穷尽法实,如尽知树根茎枝叶之数,名为实际。此三未始非树,因见为异耳。”修“见性(见自心佛性)”时,同时作观,观 阿弥陀佛的眉间白毫放光,照触照耀行者的佛性。白毫放光八万四千支,支支具八万四千色,光光相次,源源不绝。此时的观境,固然也可压缩在方圆一尺或两尺之内,但观照之境、觉照之境若是宽广辽阔,无边无际,则效果更好。因为如上所说,佛性遍满十方、含裹十方、无限宽广、无形、无色、无味、无住、无着;甚至还竖穷三际。因为佛性本来就遍裹十方,无限宽广。做观的同时,要引心意“觉照、观照”行者自己的佛性(有人称之为“回光返照自性”)。这个觉照、观照,是绝对必要的。修见性有别于修定散十六观。修十六观法是观极乐世界的正报依报,并不觉照观照行者自己的佛性。修见性则“做观,观佛白毫大人相光”和“觉照观照佛性”要均等、等持,两者都要摄心。初始,摄心不能太轻,不是轻轻系缘,要如同第一阶段到第五阶段修观那样使力系缘。这样修一段时日,习惯之后,就逐渐过渡到“想心渐微、觉念顿除;想心都息、缘虑并亡;觉而无觉、无觉而觉;观而无观、无观而观”。时机成熟时,就会“一念契入,三昧相应”而见到佛性(见性)了。 阿弥陀佛开示:刚开始是(第六识)起心动念“觉照、观照”;然后交由第七识运作而分别正误、执着正念;最终达到第七识寂灭。修行没有修到禅定中能让第七识寂灭,则修观不能成就,不能见依正庄严;修见性也不能成就,不能见性(但见性的当下,第七识并非在寂灭中)。修见性时,禅定禅观中,有时候 阿弥陀佛的眉间白毫会突然不见,只显现一片大光明。这时不必惊慌,是无量光明土任运而生。可以引心意观此无量光明土的四面八方、十方上下,仍同时觉照观照自己的佛性。(当佛的眉间白豪隐没时或者没隐没时,光明程度一直不变。白豪隐没时,就是无量光明土任运出现时。两种情况光亮程度一致。白毫光和无量光明土的光,同时出现也是那么亮;只出现其中之一也是那么亮。)除了坐禅如此修以外,也要加上动中修(姑且叫做“动禅”),比较快成就。刚开始可以到户外郊区,体验“看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情况;而最重要的,看啥不是啥的同时,要觉照观照自己的佛性。既观白豪光明,又觉照着观照着自己的佛性,心思都用在这上面,自然看啥就不是啥了。之后,走在路上,一切看板招牌、门窗器具、人物牲畜、鸡鸣狗叫等等,也都一样能够不着其相,视如不见,听而不闻。进而,在家中一样可以修“动禅”。看门窗非门窗,看桌椅非桌椅,看调羹非调羹,看碗筷非碗筷,乃至看菜叶非菜叶,看米粒非米粒、、、等等,因为同样的,看这些物件之时,所见并非这些物件,而是 阿弥陀佛的眉间白毫之光明以及觉照着观照着自己的佛性。修观,以见极乐圣境依正庄严为标的,所以行者不可觉照观照佛性;修见性,自然以见佛性为标的,故应时时刻刻觉照观照佛性,无时或忘。观白毫佛光照耀行者佛性,只是一种方便善巧。如此精进修一段时日,当时机成熟,磕着、碰着、撞着、闻钟声、闻水流、见瓦落、见花开、见叶落、乃至点香、拜佛等等,随境无量,当一念契入、三昧相应,则顿时见到自己的佛性,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这个”。至于什么时候时机成熟,一念契入、三昧相应,有可能下一秒钟、下一分钟、下一小时、下一日、、、也有可能下个月、下一年、下两年、、、。    (注1)见性前,在觉照观照佛性中,只知道“有它(佛性)”,但不确定真见到佛性时,会有什么样的状况。见性时,就好像频率对准,豁然接通,没有隔阂,十分顺畅,忽然领悟到“原来就是这个”、“原来就是这样”,这不妨理解为“感应、相应、契合”。见性后,在觉照观照中,确定“有它”;但也和见性前一样,知道它是无形无色无味无住无着,然而,却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看见”它——以心眼看见;连闭起眼睛也“看见”它。见自心佛性是证悟法界真如实相的预科(初步成果)。再者,见自心佛性后,时刻觉照观照佛性,而经过一段时日(或一周或数周,或一月或数月,或一年或数年,各人根性不同,时日不同),当体悟到自心佛性就是法界本性、真如、实相等等,体悟这些都是同质异名时,就会自然变成觉照观照法界本性,亦即觉照观照法界的真如道、实相道。(注:到了这个程度,当初见自心佛性的“感觉”,会比较淡化,那不是“见性”退了,是自然的状况,不必担心。)读完第三章、第四章相关的题材内容,多读几遍,融会贯通后,就能体悟(领会)这些同质异名的所有名相。(注2)修法之初,依观经,借助于观 阿弥陀佛(弥陀三尊、及极乐世界)的实相相、无漏相;再者,如前所说, 阿弥陀佛开示:-1-以修观方法继续精进,亦能证得法界一相、法界圆融、一真法界、实相之道、真如之道;-2-亦可依佛藏经开示的无相离念之法而证得。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注3)一念契入的念,指的是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惦念、挂念”佛性的念;非指其他任何杂思妄念。(注4)攀佛缘而修者,这一念契入、三昧相应,是 阿弥陀佛的赐予。(注5)花开、叶落、点香、拜佛、、、的当下,见性时,第七识不是在寂灭中,而是没有执着任何其他事物,只是执着、惦念、挂念佛性,也就是一直觉照观照着佛性(这就是动中修禅,修“动禅”)。(注6)也有人在坐禅中见性。见性并非往生极乐世界的必要条件,但 阿弥陀佛开示,要笔者把修证的方法写入书中,要行者明白修观可成就圣道(出轮回了生死),也可证悟佛性,乃至法界一相等等。这些都是圣道门行者所追求的。而不管是圣道门或净土门行者,只要精进修观,都能成就这些目标。净土门光只散心念佛就可出轮回了生死,有观经十六观法,更足可列入圣道门。[笔者再一次强调,散心念佛就能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没空的人不必做散心念佛以外的修行。]有外缘干扰时,例如必须和别人交谈,仍须维持“做观”和“觉照观照”,也就是遇外缘时(即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身触),仍维持内摄(即“观佛白豪相光”同时“觉照观照佛性”,至少要维持觉照观照)。外缘和内摄要等持。若无内摄之功,则与人交谈时,会失去觉照观照;若全心内摄,则不明了别人语意。(注)法然上人整天念佛,有人请求开示时,音量减低,但仍维持唇吻念诵。这就是遇外缘时维持内摄之例。[注1]开悟见性的涵义善导大师在‘观经正宗分定善义 卷第三’所说:“如来重告劝发流通。此法难闻,广令开悟。”以及另一段教导文:“若望众生,惑障动念,徒自疲劳,仰凭圣力遥加,致使所观皆见。云何做法住心而令得见也?欲作法者、诸行者等,先于佛像前至心忏悔,发露所造之罪,极生惭愧,悲泣流泪。悔过既竟,又心口请释迦佛、十方恒沙等佛;又念彼弥陀本愿言:‘弟子某某某,生盲罪重,障隔处深,愿佛慈悲摄受护念,指授开悟。所观之境,愿得成就。今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见与不见,皆是佛恩力’。道此语已,更复至心忏悔竟已,即向静处,面向西方,正跏趺坐(不盘腿、不做跏趺坐也行)。既住心已,徐徐转心,想彼宝地,杂色分明。初想(开始修观)不得乱想多境,(否则)即难得定。唯观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无问日夜,行住坐卧,身口意业,常与定合。唯万事俱舍,犹如失意聋盲痴人者。此定必即易得。若不如是,三业随缘转,定想逐波流。纵尽千年寿,法眼未曾开。若心得定时,或先有明相现;或可先见宝地等,种种分明不思议者。”教导文中所说的“开悟”,是开智悟理,有几个层次:1、修定散十六观法,能够成就:见极乐世界圣境、见弥陀三尊。2、明白出轮回了生死的方法:修观经的定散十六观法,有无成就,都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出轮回了生死。 释尊在经末更归结为称名念佛就行。3、悟无生法忍: 释尊开示十六观法之后,韦提希与五百侍女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而且豁然大悟,“逮无生忍”(详见第   页申论二‘应时即得无生法忍’)。4、证悟佛性(自心佛性):见到自己的佛性。 5、证悟法界自性:彻底证悟真如之道、如实之道、实相之道、法界一相。完全开悟。 (注1)一般圣道门各宗各派都讲究“开悟见性”。“开悟”和“见性”实际上是一体的,是同一回事,也就是上述五个层次都证悟的彻底开悟。所谓开悟见性,就是彻底地、十足地“开悟”,是包含“见性”的,既见自己“有情”的佛性,也见一切“非情”的“法性”,完全证悟法界自性、法界一相。但有时候因为论述的开合不同,偏向于“见到自心佛性”。而所见的佛性,又有层次的不同。佛的佛性当然完全清凈无垢;等觉、十地、九地、、、则是清凈无垢的程度依序递减。(注2)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完全等同“开悟见性”。明心就是开悟,也同样涵盖见性:见自身有情之佛性及非情之法性,明见法界自性,证悟真如道、实相道、法界一相。请参阅第  页[注1]对禅宗、佛心、佛心宗、禅之体、自性、法性、佛性之阐述。教导文中的“顿舍身命,仰属弥陀”就是说完全把身躯性命交给 阿弥陀佛。而且“唯万事俱舍,犹如失意盲聋痴人”一心一意只有念佛修观,万事皆舍弃不做,像个痴呆的人一样。只能这么修,才容易得正定、正受。不这么修,则“三业随缘转,定想逐波流;纵尽千年寿,法眼未曾开。”[意即:身口意三业随外缘外尘乱转,定功付之流水;花费千年时光之心力,也未能开法眼,未能证入三昧。法眼是菩萨之眼,能清楚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一切法缘生差别等等)。为五眼之一。此处法眼指见境、见三尊。之后,继续精进修行,自然得大菩萨之法眼。‘观佛三昧海经’开示: 释尊稍现白毫光明给父王(及大众)看时,众中有八千人远离尘垢,得法眼净。](注)一般人只要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出离轮回了脱生死就行。往生后人人是法性身,见性是自然而然的事,不修自得。善导大师虽注解观经,教导做观,但最主要的目的是“楷定古今”,归结为:凡夫修观、念佛都必定往生,不必修到见佛性、证真如之道实相之道,不必修到有什么功行道力,不必修成圣者;甚至连修观都不必,只要称名念佛。以往生为第一要务,而称名念佛是第一正行。(其余是助业甚或杂行杂修。)[注2] 开始修见性的头十天半月,有些人会有两个现象:一、精神亢奋,没有睡意,老睡不着(但也不至于经常失眠)。二、坐禅坐不住,老喜欢走动。 阿弥陀佛开示:证悟佛性快的人,会有这个现象。顺其自然就行。精神特别亢奋时,睡不着就起身继续修行。会自然恢复正常。没有睡意时以及坐禅坐不住时,不妨修“动禅”。室内室外到处走走,修“见啥不是啥,同时,觉照观照佛性”。当仰仗佛力,各种妄惑消除够了,机缘成熟了,就能见性。如前所说,净土宗行者,修见性,乃至修真如三昧,与修观一样,都完全借助、仰赖 阿弥陀佛的佛力而修,直到成就。笔者是在修见性时,有一天又发生坐禅不太坐得住的情况(有一股莫名的亢奋情绪),起身经行一下下(当然一直维持觉照观照佛性),重新点香拜佛(续香)。点好香正要跪拜时,忽然“一念契入,三昧相应”,顿时体悟到“原来就是这个”、“就是这样啊”!。笔者把这种体悟,掷筊请示 阿弥陀佛。祂老人家允杯确认笔者见性了。笔者翻开笔记本,算一算时日,从开始修见性,到2011年2月3日(农历大年初一)证悟佛性,总共26天(从开始修观、到观成就、到证悟无量光明土、到念佛功夫成片、到蒙佛放光灌顶、到见性,则总共两年十一个月。若从中年念佛开始算,则总共二十多年);见性当天,笔者精神十分亢奋,即使熬到半夜,也一直没有睡意。干脆不睡,把它写入书稿,写完后还是没睡意。翌日虽然肉体很疲倦,却仍然精神很亢奋。两三天之后,才完全平静下来,恢复正常。见性之后,睁眼,则眼光放到哪里,自己的佛性就在那里;闭眼,则随时“见到它”。佛性无形无色,这两种情况,自然都是以“心眼”见到的了;肉眼是见不到佛性的。由此也可以知道,训练心眼做观是很重要的事。 阿弥陀佛开示,要笔者把见性的情况详细写出来让行者参考。其实笔者的见性,并非26天就修成,必须把前面每个阶段修行的时间,甚至从一开始念佛修行,就都应该算上去才合理。因为不管散心念佛或摄心念佛,一开始念佛,就开始消业、除障、灭罪。所谓“顿悟”,虽是一刹那证悟,却是建立在平时“渐修”的基础上。各宗皆然。 释尊的身教示现也是如此。阿弥陀佛开示:修观修完第五阶段“开目做观”之后,就修见性,仍很难成功。修观小成就后,修见性,也不容易成功。修观大成就后,由于在定中觐见过弥陀三尊,修见性则较快成功。证无量光明土后,才修见性,则成功最快。[注3]修观大成就、证无量光明土、功夫成片、见到佛性之后,日常生活中,就随时称名念佛、观 阿弥陀佛眉间白豪光明,同时觉照观照佛性;无量光明土亦随时会任运而生。如此,则恒常不退失见性。加上行菩萨道,言行无失,则寿终往生极乐世界时,必定上品上生,而且直接进入无量光明土。先不管是否直接进入无量光明土的问题,借助修观而见性之后,由于恒常以心眼观之,已成习惯,能恒常看见佛性。不是借助修观而见性的人,假如担心会退失而不再见性,则行住坐卧中,不管修行中或没修行时,乃至与人接触交谈时,都引心意觉照观照佛性,外缘内摄等持,养成习惯,等于时刻在修“动禅”,则见性之事恒常不退失。(注1)不必请任何高僧大德验证自己是否见性,掷筊请佛验证即可。其实自己修得好不好,自己心里有数。不管任何有名的高僧、大居士,如果寿终能烧出舍利子,则达心与佛合、心与道合,所做的验证较可靠。但请高僧大居士为自己验证时,其人却又尚未寿终,不确定其寿终时能否烧出舍利子。因此,请点香膜拜掷筊请示,由佛验证最可靠。请十方三世任何一尊佛、任何一尊等觉菩萨验证都行。(注2)见性只是达到涅盘的过程之一而已,要在五浊恶世达到涅盘,路途还很遥远,还得要继续精进修。(注3)假使见性后却退失了,那是由于荒废“修观(或修定)且同时觉照佛性”荒废太久的缘故。只要再精进依往常的惯例而修(修观者修观,修其他禅定者修其他禅定),同时觉照观照佛性,恢复以前见性时的功力,就可恢复见性。[注4]持咒见性法阿弥陀佛开示:持咒修定中,可采取第  页叙述观世音菩萨“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的要领:闻——觉照观照佛性;熏——以咒的威神力熏除第八识中的业障无明;修——精进持咒,注意念,不注意听(笔者个人经验:复诵句尾一两字,入定效果最好);同时觉照观照佛性。功夫到位时,也能开悟见性。持长咒比持短咒容易见性。长咒例如楞严咒(咒中之王)、大悲咒、鼓音声王陀罗尼、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等;短咒例如往生咒、阿弥陀佛心咒等。而持楞严咒,入定效果最快,见性效果也最快。假如不持咒也不修观,只采取念佛修定(例如修“事一行三昧”,念佛而不取相),则也可依照“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的要领:“闻、熏、修”同时觉照观照佛性。功夫到位时,也能见性。只是没有加上观白毫相光那么快速而已。[注5]净土三经是凈土法门(净土宗)的正依经典。净土三经就是“1、佛说无量寿经,简称大经;2、佛说阿弥陀经,简称小经;3、佛说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古时候大家只说净土三经,没有人说什么净土五经。由于唐朝之后,念佛行者(及弘法者)绝大多数都是圣道门出身的第十九愿机类(禅宗一统禅林,佛教禅宗化之故),近代才出现净土五经的合订本。净土五经就是上述的三经之外,加上“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以及“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其实,“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说的修行方法,纯属圣道门。由于对摄心念佛行者而言,非常重要,我们抄录经文来做探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在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这是内心自力控制,但也是攀缘法。因为“净念”,念的就是 南谟阿弥陀佛,不念其余佛菩萨,更没有杂思妄念。不管取相念佛或不取相念佛,都是攀缘,攀佛缘。而“以念佛心入无生忍”,这自然也是攀缘法,攀 阿弥陀佛的缘。他完全是以攀缘法而修。 1、经文“、、、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超日月光佛就是 阿弥陀佛。彼佛教大势至菩萨这样修的时候,大势至菩萨已经见到佛了,没有必要为了见佛而修什么法门。经文是开导众生,只要忆佛念佛,就一定能见佛。现前见佛,是今世修行得好就能今世见佛。当来见佛,就是来世见佛;今世念佛,寿终往生极乐世界,来世自然见到佛。而“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就是不必假借其他什么善巧方便,只要念佛,就能“心开”(心开就是开悟,开智悟理,如前面所说,有五个层次。)经文中“忆佛念佛”,如何忆?如何念?“忆”可分三种方式:-1-思忆对方的音容举止(这就包含“观”了)。-2-思忆(或书写、呼念)对方的名字千万遍也不厌倦。-3-分离太过长久,印象已经模糊,甚至连名字都忘了,所以思忆起来,飘飘渺渺,并不具体。 阿弥陀佛开示:大势至菩萨的思忆方式是第-1-种加上第-2-种,因为他本就见佛,脑海、心田中,有佛的具体形象;也思忆 阿弥陀佛的名号。至于“念佛”,大势至菩萨如何念? 阿弥陀佛开示:大势至菩萨刚开始也采取“双重念佛”,嘴里出声念六字,心里默念四字,而且把六根调适好,不攀缘六尘,不起任何杂思妄念。2、经文“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意即:在因地修行,一心念佛而证无生法忍。此时的入无生忍,就是第七识完全寂静寂灭,证悟佛性无生无灭、证悟真如之道、证悟实相之道,安住于此真实理体;当然亦是悟显佛性,见性之谓;而此佛性也已经圆成实相,是清净无垢识。经文“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净念就是没有杂思妄念,不思善(涅盘、菩提、四维八德、利乐众生等)、也不思恶(贪嗔痴慢疑妒等),只一心念佛,而且专一,只念“南谟阿弥陀佛”。摄心念佛,统摄六根而不放逸,一直净念,达到所有根识都不攀缘,尤其连第七识都完全寂静寂灭。入正定、正受(正受法乐禅悦等)。而既然强调“斯为第一”,则大势至菩萨蒙佛放光灌顶、开悟见性、证无量光明土、证法界一相、得大菩提、证大涅盘是毋庸置疑的了。见到佛性、得无生忍、证法界一相、得大菩提、证大涅盘都是圣道门行者的企求。综合以上论述,此念佛圆通章实在列入圣道门之佛经比较恰当(楞严经本来就是圣道诸经之一。其中二十五圆通法门,乃至全部经文,都是圣道法门)。(注1)经文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则大势至菩萨除了念佛观佛以外,没有假借其他善巧方便,故知大势至菩萨没有观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注2)文殊师利菩萨对二十五圆通法门做总评时,没有评论大势至菩萨的念佛法门。因为念佛本来就是最上深妙禅,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其实与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也是相通的。顺便一提,将“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列入净土经之一,也是第十九愿机类多事之举。若凡是牵涉到要往生极乐世界的经文,都列入净土经,则提到 阿弥陀佛、提到往生极乐世界的佛经,有两百多部,何不通通列入!何不合订一部“净土百经”或“净土二百经”!其实,“般舟三昧经”中, 释尊和 阿弥陀佛都开示:念佛就能往生。实在比“普贤菩萨行愿品”还够资格列入净土经典。(大家可不要误会,笔者对大势至菩萨和普贤菩萨是绝对尊敬的,不敢有任何贬损的意思。他们宣说的神咒,笔者也持诵的。在这里只是就事论事谈佛经,探讨法义。笔者批评的是人道中第十九愿机类没有彻底懂第十八愿的人,可不是批评这两尊等觉菩萨。)[注6]禅宗行者修明心见性,近千年以来,一般是采用参公案看话头的方法。而其预备阶段要经历“看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过程。净土宗行者修观完成第五阶段“高阶禅观 开目做观”时,对着白墙能完全不见白墙,只见观境,这自然是“看山不是山”的功夫,亦即和禅宗行者一样,六根虽接触外界,但已经不生起六尘六境。做观所起之境,已经是第七识不再攀缘外尘,是 阿弥陀佛所赐予之境。成就见性所采取的善巧方便,是不一样的。虽然殊途同归,但本书阐扬殊胜攀佛缘的修法。阿弥陀佛要笔者在此说明,明心见性(开悟见性)的善巧方便并非只有参公案看话头的方法而已。禅宗行者的禅定,不管看哪一句话头,“看(念第一声)”就是看住它,连这一句话头的第一个字都不让产生,不让思维生起这第一个字,更遑论全句。但这样还是全仗自力修定,没有攀佛缘,还是比较辛苦,比较不易成功。看话头使自己不生杂思妄念的同时,必须时时刻刻加上“觉照观照”佛性,修行较易得力。未见性者,不妨这么做。行者还可参阅本章末申论七“(注5)本来禅宗见性之法”(第  页)。[注7]修到第六、第七阶段时,有可能会出现下列各种“善根发相”,一项或数项,一次乃至数次。 阿弥陀佛开示,让笔者写出,供行者参考。各人状况不尽相同,但都不是生病或入魔,不必担心。1、坐禅中,最常见的“善根发相”是忽然看到寺院、塔庙、佛像、三藏经典、各种供养庄严、清净僧众、云集法会等。这是前世今生敬信三宝,现在修习禅法,精进勇猛,由于禅定力及前世习因,自然发起,不能自主,是突然而得。但还不属于禅定发通的范围。下列事项也可以看成“善根发相”,是发通前的征兆,再精进修就会发神通(但可不是立刻能飞天躜地、半身出水半身出火、左肋出雷电右肋出风雨等等那样高明)。2、梦中之事,有时居然成真;或者事情的发展近似梦境。3、经常对某些景物,刹那间,突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详情请参阅 第四章第五节(第 页)。4、走路时,有时眼前会出现“阳焰”(岚)或小云雾。5、要看挂钟查时间,刚一扭头或抬头,尚未见到钟,就感应到时针分针的位置。 阿弥陀佛开示,这是“心眼”先看到。6、修禅定中听到有人敲木鱼的声音,历时十几秒。但其实三经半夜没人敲木鱼、没人做法事。7、入定中,动触发生在眼角(眼部);没修定时,眼角也有时会抽动。8、遇强光刺眼,闭眼时会产生一块黑影。但明明没看太阳之类的强光,眼睛也会出现这个现象。(极乐世界一切光相之明亮,都超越太阳。修观,都是在观无限明亮之光相。眼睛发生这种状况也很自然、合理。)9、老感觉自己或别人身边好像有无形的东西存在。10、没修定修观时,脑海中偶尔有光“任运”(开眼闭眼都会这样)。11、开眼之中,眼眶周围老有光圈光条一闪而过。12、夜晚黑暗中闭眼时,眼角出现辐辏状光束;睁眼时,光束变成辐辏状黑色针叶,如五针松、七针松状。13、看佛菩萨造型的艺术品时,不相干的鲜艳蓝色忽然浮现(有些人会看见别的颜色浮现)。14、法然上人的手记写道:目出如赤囊物,又出如琉璃壶物。前则闭目见之,开目即失;今则开闭俱见。其后右眼有白光,现光端青色,又出琉璃光,其貌如壶,内有红花,状如宝瓶。[法然上人在快要圆寂之前,才对徒弟出示这份手记。其中还记录某些瑞相异相。而上人修十六观法证入三昧时,地面成琉璃地,如观经所示,非常殊胜。上人日课佛号六万声(一说七万声),当然是摄心念,发高明之神通。][注8]修到这个程度,有些人虽不另外修神通,却已经稍具神通或至少开阴阳眼了;但也有些人未发神通,因人而异。可以随各人意愿,阅读大量经论、修神咒、修各种禅定、修各种神通等等,都容易上手。或者“出关”渡人道众生(及三恶道众生)。笔者个人认为应该仿效善导大师和法然上人,放弃圣道法门,专修净土。也以第十八愿弘扬念佛法门的伟大殊胜。与其花时间精力搞那些圣道门艰涩繁复的名相,不如尽力渡一切众生(利乐众生)。一来完成慈悲心愿,二来积累成佛资粮。若熟记一些圣道门的名相,用以解释念佛往生的净土法门,那就省省,以免害念佛人没有自信往生。《由有、由取、由执着、由执相入手》许多禅定由空、由舍、由无着、由无相离念入手;观经法门则由有、由取、由执着、由执相、执正念入手(有,有弥陀三尊、有极乐世界;取相,取极乐世界正报依报的“无漏”相、和“实相”相,并且执着之;也执着正观(正确地观想极乐世界)及浄念正念(念佛圣号,祈愿往生)。正如‘楞严经’所说:“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法门方便,有八万四千种,任人选择。(注1)所谓“心外无法,法从内求”,指的是断除无明妄惑、证悟真如佛性、出离轮回、证法界一相、得大菩提、证大涅盘等,修行中不攀俗世之缘、不依外道法门。本书所倡导的方法,诸如念佛、禅定、禅观,虽是攀缘法,可都是攀着佛缘,而且都是发自内心肺腑,禅定禅观中也都是内心思维的运作,以达到圣道门的各种企求,自然是心内法,不是心外法。而称名念佛,即使是散心念佛,也是“发于心,出于口,入于耳”,是潜意识在忆佛、意根在念佛,自然也属于心内法;摄心念佛就更不用说,当然也是心内法了。(注2)心外无法,有时候指的是“万法一心”:此即一切之法(万事万物)尽为此心所生之唯心论的见地。唐华严经说:“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晋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无造。”心地观经说:“心如画师,能画种种色故。心如童仆,为诸烦恼所策役故。心如国王,起种种事得自在故。心如怨贼,能令自身受大苦故。”般若经说:“于一切法,心为善导。若能知心,悉知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注1]修第四阶段(仍闭目修)、第五阶段(开目修),有时会由于多日连修各观,用脑过度而会头重头晕头疼(有时偏左头疼,有时偏右头疼,有时头顶疼,有时额部疼,有时后脑疼,甚至有时眼眶内部也疼,部位不固定),没关系,继续精进,一段时日后,习惯于长时间观想,就不会头疼头晕或头重了。不管头疼不疼、晕不晕、重不重,都不会走火入魔。若实在疼得厉害,晕得厉害,放轻松休息一两天也可以。但最好不要休息(不要休息太长时日),只是稍微放缓,不要修得那么猛烈。因为头疼头晕是修行时的瓶颈现象,突破后(修观时不再头疼),就进入更高的层次。(修任何法门,在各个阶段都会有瓶颈,瓶颈状况不尽相同就是。)笔者修第六阶段时,每天修三梯次,每梯次修26观境。这时非常纯熟,修一梯次只需七十五分钟左右。有时仍会头疼,甚至连疼数日。断断续续地疼,倒也不是整天都在疼。刚开始,连夜里睡着都会断续头疼,也曾经胸痛(因摄心太猛)。但每次都不理它,继续修,疼痛都自然消失。每次克服后,观境都更殊胜(更光明灿烂)。也从来没什么入魔现象。[注2]修第五及第六阶段时,可以设想身历其境,徜徉在极乐世界。以此心态修观,则不觉得辛苦。而每次得分成绩是100 %时,或是香灰打圈打得很殊胜时,更是法喜充满。[注3] 根据目前的科学知识,人类的脑量平均只开发使用5 %,甚至还少。 阿弥陀佛开示,精进修禅定禅观引起头疼,是由于开发未使用的脑部位,开发脑量之故。因此,修大成就的第七阶段时,乃至于修证无量光明土、修见性、及修真如三昧,有时也会头疼。这也是正常现象。持咒或修观中(及阅读佛经佛书参加法会时),若也身毛竖起或泪出不止,是好现象,是“善根发相”,不是入魔,不必惊惧。笔者最初修散心念佛时、读佛经佛书时、以及观见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时,就都曾流泪不止。[注4]轻安和三昧定乐。关于修观中的轻安和三昧定乐,如果修观时,一直求好心切,摄心太猛,则轻安之感受,不太会产生。摄心必须猛缓适度、松紧恰当,才容易得轻安、三昧定乐。当定功深厚时(一般说来,修到第六、第七阶段时),才容易感受到三昧定乐。三昧定乐的强度感受,刚开始约为轻安的五倍。修观中,不管是感觉轻安或三昧定乐,都不可以贪取此安此乐,否则严重的会失去观境,无法推展进度。但绝对不会走火入魔。观境若失,重头来过就行。感觉轻安或三昧定乐,就是五蕴中的受蕴尚未寂静,也是第七识尚未寂灭,当然要继续精进,才可能内外觉灭,而证入“三昧相应”观成就。产生三昧定乐时,舒爽无比,如善导大师所言:“身心内外融液(色法心法融合成一片、法水滋润而无滞碍),那种愉悦的感觉,不可思议。甚至不知四肢百骸的姿势和处所。若硬要感觉四肢百骸的落处,则定境会退,乃至失定失观。头一两次,感受一下那种快乐没关系,才知道前辈、祖师讲的是什么。但感受一两次就好。一旦产生三昧定乐,则定功已有相当成就,每次入定都自然会再产生,当然不必执着它。而虽然每次入定都会产生三昧定乐,不理它,继续全神修观,自然跨越过去,而更有进境。(注1)当第七阶段修好,也就是修观大成就后,定功十分深厚,一开始坐禅,几乎立刻就能产生三昧定乐(有些人虽然第七阶段尚未修成就,但定功也能十分深厚)。这种禅定禅观中禅悦的感受,会持续很长,定功越深厚,持续越长,但不可上心贪取,否则会造成只停留在这个阶段,无法跨越过去,无法让第七识寂灭。应该顺其自然,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只全心全意修定修观。如此,则每次修禅都能达到“能所双亡”,进而“内外觉灭”。(注2) 笔者叙述个人产生三昧定乐的状况供行者参考:笔者坐禅时,使用有靠背的沙发,由于筋骨已僵硬,只能两小腿相迭。一开始坐禅,一分钟左右,下半身,尤其双腿,就感觉到安泰舒服,十分明显强烈(但上半身的感受轻微得多)。随着定功的增进,这种舒服的感觉越来越长。阿弥陀佛开示:笔者这种感觉就是三禅之乐。此乐从内心发出,有如泉水之汩汩不绝,十分美妙。内心澄静,其乐遍布于全身每一毛孔,为三界中快乐之最。佛家说:“三禅之乐,遍身而受。”佛家也说:“此乐惟圣人能舍,余人要舍为难。”但行者若全神贯注修观,就能自然舍离此乐。因为不执着它,会自然而然地跨越过去。继续精进,终究能达到内外觉灭,能证悟观经开示的各种圣境:见极乐世界、弥陀三尊,乃至见无量光明土,还可一直修到证悟法界一相。 [注5]本章所有的修行细节,都是笔者自己实际修行的方法和经验,是 阿弥陀佛慈悲牵引笔者,让笔者一步步实修实证。写入书中之前,都经过 阿弥陀佛赐允圣杯确认。行者绝对可以放心参考、采用。(乃至于笔者评论别人言行之失,也都一一蒙佛赐允圣杯才写入书中。)[注6]修定及修观,经常要点香。但现代的香,有时会加入化学添加剂以利制造。为免受害,室内必须通风,让烟逸散;或装置抽风机;笔者甚至到临室修行(并非一定要在佛前香炉前修行)。《观经十六观》(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调达是提婆达多的简称),收执父王频婆娑罗,悠闲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小麦粉),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 释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 释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杀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刹利种是古印度帝王种族),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旃陀罗是暴戾族群),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敕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未举头顷,尔时 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 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花。目连侍左,阿难侍右。世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花,持用供养。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 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 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唯愿 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 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天王的宫殿;(另外一说)四禅色究竟天、和音天、再上去的大自在天天王所住的宫殿);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时韦提希白佛言: 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所,唯愿 世尊,教我思维、教我正受(韦提希夫人求佛教她如何做思维修、如何正定领受佛赐的境界和佛赐的成就)。尔时 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 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三果阿罗汉)。尔时 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否? 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诵读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注:至此,要众生积功累德,这是权说,是显义;经末开示持名念佛往生才是实说,是隐义。)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此段经文开示,凡夫因如来的异方便、神通、佛恩力,才能见到极乐世界)。时韦提希白佛言: 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本章是在阐扬十六观法,所以对教观以外的经文不做翻译,以节省篇幅。这样并不影响行者修观,更不影响往生极乐世界。)《第一观,日想观》(经文)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白话文)佛告诉韦提希:你和所有众生,应当集中精神,专心一意,把思想固定在一个目标,以观想西方极乐世界。怎么观想呢?应该如此观想:一切众生,不是天生盲眼,有眼睛的人都看过日落。面向西,端正身子坐好,专心想象太阳将要沉没的地方,让心思坚定地停在那里,一心一意观想而不移开。在脑海里勾勒出太阳快要沉没,形状像鼓,悬在空中。这个影像,闭着眼睛,用“心眼”看得很清楚;张开眼睛,也一样可以用“心眼”看得很清楚。这就是“日想观”,名叫初观。遵照佛所开示的做观想,叫做正观。若以别的内容做观想的,叫做邪观。* [请记住,修任何一观,都要采取善巧方便:亦即同时嘴里小声念佛,快念,约0.5秒念一声南谟阿弥陀佛,但别注意听,而是全心全意做观:按照经文的引导,以意念在脑海里勾勒出图像。背一两句经文,有了完整的语意,就勾勒一次图像。每一次的图像都必须尽量清楚。一旦在脑海里的图像很清楚呈现,那就是以“心眼”观看、看到。](注解)一、 经文“令心坚住,专想不移”,是十六观法通用的“基本要诀”。令心坚住就是“定”;专想不移就是“观”。“定”是观的基础,“观”就建立在这个“定”的基础上。不要心猿意马、识扬神飞,必须坚定住于一境;但如果心思跑掉了,就拉回来,专注地观想。[注] 修观之前,先要下入定的工夫。前面所说念佛入定的善巧方便各种方法,都可以参照。下文(注解三),善导大师教导“地水风火空识”的观法,也要练习到纯熟。二、 修观时,可面对一堵白色墙壁或一张大白布、大白纸,闭目做观。于开目时,心眼所见,不会被干扰。三、 善导大师说日想观、水想观、冰想观都是依报假观。人间有日、水、冰,所以 释尊先以假观来教导,众生比较容易得力,依次渐进。对于日想观,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所做的教导,今摘录如下:韦提希说愿生极乐世界,又请思维、正受之行 ,如来当时即许为说。但以机缘未备、显行未周,更开三福之因,以作未闻之益。又如来重告劝发流通,此法难闻,广令开悟。问曰:韦提上请,愿见极乐之境,及至如来许说。即先教住心观日,有何意也?答曰:此有三意:(一者)欲令众生识境住心,指方有在。不取冬夏两时,唯取春秋二际。其日正东出,直西没。弥陀佛国,当日没处,直西超过十万亿刹即是。(二者)欲令众生识知自见业障有轻重。云何得知?由教住心观日。初欲住心时,教令跏趺正坐。右脚置左髀上与外齐,左脚安右髀上与外齐。左手安右手,令身正直,合口,齿勿相近,舌柱上颚,为令咽喉及鼻中气道宣通故。(注:这个方法是嘴里没念佛,比较困难,有些人会昏沉瞌睡。但只要先睡够,修观时随时保持唇合、齿离、舌顶(用三分力道),适度紧张,不要松懈,亦可避免昏沉掉举。但笔者提倡口业轻声念佛这种善巧方便,自然不能唇合、齿离、舌顶。笔者并非和善导大师别苗头,而是多提供一种方法供大家参考。)又令观身四大,内外俱空,都无一物。身之地大,皮肉筋骨(毛发指甲)等,心想散向西方,尽西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水大,血汗津泪等,心想散向北方,尽北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风大(吸气呼气等),散向东方,尽东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火大(体热脉搏心跳等),散向南方,尽南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空大,即与十方虚空一合,乃至不见一尘不空之相。又想身之五大皆空,惟有识大湛然凝住,犹如圆镜,内外明照,朗然清净。作此想时,乱想得除,心渐凝定。然后徐徐转心谛观于日。其利根者,一坐即见明相现前。当境现时,或如钱大,或如镜面大。于此明上,即自见业障轻重之相:1、黑障,犹如黑云障日。2、黄障,又如黄云障日。3、白障,如似白云障日。此日由云障故,不得朗然显照。众生业障亦如是障蔽净心之境,不能令心明照。行者若见此相,即须严饰道场,安置佛像,清净洗浴着净衣,又烧名香,表白诸佛一切圣贤,向佛形象,现在一生,忏悔无始以来,乃身口意业所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等罪,极须悲涕雨泪深生惭愧。内彻心髓,切骨自责。忏悔已,还如前坐法,安心取境。境若现时,如前三障尽除,所观净境朗然明净。此名顿灭障也。或一忏即尽者名利根人也。或一忏但除黑障,或一忏得除黄白等障。或一忏但除白障,此名渐除,不名顿灭也。既自识业相如是,唯须勤心忏悔,日夜三时六时等但忆得即忏者,最是上根上行人也。譬如烫火烧身,亦觉即却,岂容徒(徒然)待时、待处、待缘、待人,方始除也。[注1]观日时,有时也会出现飞鸟、芒草、大人、小孩、汽车、火车等等各种图像(业障现前之故)。多观,观想没有杂相的日相,观的次数够了,自然障碍不现。[注2]关于忏悔,忏悔到悲涕雨泪内彻心髓,凡夫做一两次也许还做得到,每一次都这样,是做不到的。没关系, 阿弥陀佛知道凡夫常态,不会责难。其实,修观前已经有两年念佛渡冤亲债主及三年念佛消业障的基础,修日想观时,有黑障黄障白障出现的话,也容易忏悔而消除。只要真心忏悔就行,有否悲涕雨泪内彻心髓没关系。若要求初基(初机)行者必须忏悔到这个程度,甚至要求忏悔到没有罪业才能推展进度,那会造成修不下去,会退转。[注3]善导大师有一次在念佛中忏悔罪业,竟然“泪尽血出”。一般人更是做不到。(三者)欲令众生识知弥陀依正二报,种种光明等相,内外照耀,超过此日百千万倍。行者等若不识彼境光相者,即看此日轮光明之相,若行、住、坐、卧、礼念、忆想,常作此解,不久之间即得定心。见彼净土之事快乐庄严。为此之故, 世尊先教做日想观也。 行者初在定中见此日时,即得三昧定乐,身心内外融液不可思议(融液指身心融合、法水液润)。当见此时,好须摄心令定,不得上心贪取(“上心贪取”就是“增上贪心”,也就是强烈贪恋入定的快乐)。若起贪心,心水即动。以心动故,净境即失。或动、或暗、或黑、或青黄赤白等色,不得安定。见此事时,即自念言,此等境相摇动不安者,由我贪心动念,致使净境动灭。即自安心正念,还从本起,动相即除,净心还现。既知此过,更不得起增上贪心也。以下诸观邪正得失,一同此也。观日见日,心境相应,名为正观。观日不见日,乃见余杂境等,心境不相应,故名邪也。斯乃娑婆之暗宅,触事无以比方,唯有朗日舒辉,寄想远标于极乐。[注4]因为善导大师在修定散十六观之前,已有高明的禅定功夫,所以他修日想观时,一下下就修成就,也一下下就感受到三昧定乐。每一个人感受到三昧定乐的时机不见得相同。轻安的感受比较容易获得。三昧定乐就是禅定禅观中,感受到法喜禅悦,其程度鲜明强烈。依本书所分七个阶段修观,若以前没有良好的入定功夫,则在第一、第二阶段只可能感受到轻安;而可能修到第六第七阶段才会感受到三昧定乐。这是正常的,因为修行过程中,老是会摄心太猛,而无法产生轻安及三昧定乐。即使这样,也不必担心修行不得力。以“攀缘法”修禅定禅观,摄心太猛没关系,不会有什么大害,总比太懒散太松弛好。一般说来,感受到轻安的人,就会喜欢修定修观;而感受到三昧定乐的人,会更喜欢修定修观。至于禅定禅观中感受到的,是轻安的程度,或者是三昧定乐,可以掷筊请示 阿弥陀佛。请参阅第   页[注4]轻安和三昧定乐。四、 若把日轮观成橙黄色或红色,背景是晚霞彤色,或周遭环境薄雾冥冥、苍烟暮蔼,这是娑婆世界的景象,很容易观出来,但却不够好,须观出日轮的光明相。上文善导大师说:“朗日舒辉,寄想远标于极乐”。根据 阿弥陀佛的开示,须观出青色天空为背景,日轮最少须黄白色,如同佛像背景的圆光那样清亮。而观出此黄白色日轮后,再精进观,则可观出光明、亮光(观出日轮放大光明,动态),且背景是天青色。请记住,日轮放光,以及其他各观,任何光相,都观得越光明灿烂越好。五、 此观也好,以下各观也好,修观的初级阶段,想要一下就观出 光明相,非常不容易。反倒是老观出黑暗相。这很正常,不必担心。只有上上大利根(或者多修、多练习之后)才能一闭眼就观出光明胜境。《第二观,水想观》(经文)次作水想,想见西方一切皆是大水。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花,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为水想,名第二观。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为除睡时,恒忆此事。作此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白话文)其次做水想,想成西方极乐世界一切都被大水淹了。水澄清(见物见底:物是依报万物;底是金银等七宝百宝所成之宝地。这样比较具体易观),看得很清楚,心不分散。看到清澈的大水后,想成整片大水都变成冰。整片冰地透明清澈。再把它转换想成琉璃。一大片冰地瞬间变成琉璃地(清澈洁白晶莹剔透,和透明的冰层一样),也是内外映照得很清澈。地底下有金刚不坏七宝合成的金色宝幢(可想成幢的骨架是金的,其他部分是七宝),撑托着琉璃地。金幢数目很多。这些金幢有八面八角,每一面都是百种宝物所合成。宝物中的宝珠,每一颗都发出千道光明。每一道光明都有八万四千种颜色照着琉璃地。像一千亿个太阳那么光亮,由于太炫目而看不真切,只见耀眼的光明和光芒。琉璃地上,以黄金作隔道。远远看去,黄金道路像绳子一样,交杂间隔,处于各种宝物之间。这些宝物被黄金道路隔开,分得很清楚明白。(黄金绳所围的每一区,可以是单独一种宝,也可以是多种宝掺杂在一起。此中道路,远观如绳,不止黄金一种,其余各宝皆可作道路。依据第四观及大经的描述,可以推断极乐世界的依报万物整齐有序(善导大师也做此开示),所以这些道路好象是棋盘式规划,不会歪歪扭扭,也没有不规则的畸零地。“绳”有古代以“绳墨”划直线的意味。)每一种宝都发出五百色光。光的形状像花。又像星月一样悬在虚空中,也变成光明台。上面有千万座楼阁,都是百宝合成(楼阁是光所变成,光的质地是七宝、百宝,所以楼阁是百宝所成)。光明台两边各有百亿只花幢(可想成幢的八个角都有莲花、顶面中央也有莲花),无数无量的乐器,构成庄严的景象。八种强弱不同清凈无染的微风,从光明台吹出,奏鸣这些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法音。这就是“水想”,名叫第二观。这样想象完成时,对每一个景象、事物,都要好好地用“心眼”观看,看得很清楚明了。闭眼时或睁眼时都能以“心眼”看见,都不让他们散失。除了睡觉以外,时时刻刻观想着这一切。照着这样做观,叫做正观;不照这样做观,叫做邪观。(注解)一、七宝:大经所提为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小经所提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注-1-砗磲是贝壳类。-2-现代的玻璃,中国自古以来常称做琉璃。-3-佛经中说的玻璃,是石英类水晶类。)二、幢:1、是柱子类。2、是旌旗类。圆筒形、四角、六角、八角都有。极乐世界的幢都是八角,加上下方、上方合成十方面,表示照耀十方世界。三、琉璃:音译吠琉璃耶或伏流丽耶之略。七宝之一,是青色宝石。但也有黄玉、绀玉等的颜色者。亦常解释为通体透明晶莹剔透清彻无色之宝石宝玉。此处就是这样。观冰转换成观琉璃,则此琉璃自然是像冰一样透明无色比较容易观。四、如亿千日 映琉璃地:地下宝幢发出无量光明,如千亿日,映照大地。此无量光明自然透过大地,也映照地上万物。( 阿弥陀佛开示,这样观更好。可与“地上众宝一一宝中出五百色光”相得益彰。又,极乐世界一切依报正报,自己都发光,彼此的光虽互相重迭,却不相妨碍。)五、不可具见:无法完全看到。因此,只要关出轮廓及无量光明,越灿烂越好,不必像工笔画那样纤毫毕露。各个观境,不论正报或依报,一律准此。六、五百色光:一般要观出五百色、千色、八万四千色、无量光色,凡夫做不到。以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为基调,配上各个不同色度来做观就行。善导大师开示:地上众宝品种无量数目无量,七宝、百宝、千万宝;其道路亦不止黄金一种,亦有紫金、白银、白玉等等之道路,如此转相间杂,转共合成,转相照耀,转相显发。光光色色各不相同,而无杂乱。无量众宝之光明,变成光台、变成楼阁、变成花幢、变成宝乐之音、、、遍满空中(楼阁、宫殿、光台、花幢,当然不是全部处在同一高度,有高有低,有近有远)。实质上,极乐世界的依报万物,就是无数无量的光所成。这些光如第七观所说,是“七宝合成”,光的质地是七宝、百宝、乃至无量众宝(七只是一个代表性数字,其实数目无量无边)。我们做观时,把一切万物观出光明相是正确的,也是必要的。七、善导大师教观碗水波浪善导大师说:日想、水想、冰想是依报假观;第八观像想是正报假观。现再摘录观经四帖疏对于此观的教导:(问曰)前教日观,为知业相等,故令观日。今此观中,又教观水。有何所以?(答曰)日轮常照,以表极乐之长晖。复恐彼地不平,类此秽国之高下。但以娑婆暗宅唯日能明。此界丘坑未无高下之处。欲取能平之者无过于水,示斯可平之相,况彼琉璃之地也。(又问曰)此界之水湿而且软,未审彼地亦同此水也?(答曰)此界之平水,以对彼地等无高下。又转水成冰者,对彼琉璃之地内外映彻也。此明弥陀旷劫等行无偏,正习具亡(正使、习气都灭除掉了),能感地轮之映彻。(又问曰)既教想水以住心,转水以成冰,转冰以成琉璃地者,云何作法令境现?(答曰)若住身威仪,一同前日观中法。又欲观水以取定心者,还须对相似之境而观,即易可得定。行者等于静处取一碗水,着床前地上(床指胡床、行军坐椅,就是矮凳),好满盛之。自身在床上坐。当自眉间着一白物如豆许大。低头临面水上。一心照看此白处,更莫异缘(不看别处)。又水初在地,波浪不住(不停地起波浪)。临面观之,不见面像。为观不休,渐渐面现。初时面像不住,乍长乍短,乍宽乍窄,乍见乍不见。此相现时,更须极细用心。不久之间,水波微细,似动不动,面相渐得明现。虽见面像,眼耳鼻口等,亦不须取,亦不须妨。但纵身心知有,勿取也。唯取白处了了观之。正念守护,勿令失意异缘。当见此时,心渐得住,水性湛然也。又行者等欲识知自心中水波滚不住者,但观此水动不动之相,即知自心境现不现明暗之相也。又待水静时取一米许,当水上信手投之水中,其水波即动遍于碗内。自面临上观之,其白者即动。更着豆许投之,水波更大,面上白者或见不见。乃至枣等投之于水,其波转大(注)干枣若浮于水面造成干扰,可代之以石粒。面上白者及自身头面,总皆隐没不现,由水动故也。言碗者即喻身器也;言水者即喻自心水也;言波浪者即喻乱想烦恼也;言渐渐波浪息者,即是制舍众缘,住心一境也。言水静境现者,即是能缘之心无乱,所缘之境不动。内外恬怡所求之相显然。又细想及粗想,心水即动。心水既动,静境即失。又细尘及以粗尘投之寂静水中,其水波浪即动。又行者等,但看此水动不动相,即识自心住不住也。又境现失不失邪正等,一同前日观也。八、苦空无常无我:像娑婆世界这样的迷妄世界,其真相就是苦、空、无常、无我。这些法义的详细内容一般是以小乘法做解释,可参阅第四章第一节28、29、48、49、55、56各项。九、极乐世界的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为何空中法音经常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一)以小乘法义而言1、让大家对极乐世界的常、乐、我、净和秽土的苦、空、无常、无我有深切的认识。2、因为念佛往生是自利利他的大乘法门, 阿弥陀佛要大家别忘记秽土众生之苦,赶快修好功行道力,赶快回入娑婆及其他世界去救度众生。(二)以大乘法义而言苦空等是大乘深法。如“维摩诘经”所说:“、、、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这是以‘大乘法义:诸法实相,一如无为’的道理(真谛),对苦空无常无我的解释。又,根据 释尊为海龙王说“法印经”,说无常苦空无我法(以大乘法义来教导),能令大菩萨生无尽法智,早证无生,速至圆寂。极乐世界法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也是同样目的。[注1]我无我而不二:1、领悟“诸法因缘生,当体即空,无有自己的体性”,此即无我;若言诸法有体性,则其体其性为空,这个空就是我。故言我无我而不二。2、当体悟此四大假合之色身不是“真我”,而是“非我、假我”,但其一切言行包含待人接物修行领众等等,却明明出自于这个色身“我”。因此,我、非我就一而二、二而一,亦即我无我而不二了。道绰大师说:“菩萨虽处二谛,常能妙舍有无(妙舍空有),取舍得中,不违大道理。”(亦即:有时以空义解释万法之相,有时却以有义解释,虽有时取此舍彼,但都能不离中道,不违反大道理。所谓中道,就是不落两边,无相对的概念。例如大小、多一、空有、实虚、增减、常断、我无我、生无生、常无常、有相无相、烦恼菩提、生死涅盘、、、等等,都是二元相对之概念,落入两边——大是一边,小是另一边等等。)3、以俗谛把四大假合的我(假我)当作一个实体来看,则“成事不必在我,亦可在我”,这就是我无我而不二例子之一。请再参阅第四章第一节第56项“无我”(第   页),可以更详细了解我、无我的涵义。 [注2]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诸法本来不是这样有生有灭,应是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应常寂灭);既然不生自然不灭,亦即无生无灭。但由于有因缘之造作而有生,因缘无法恒常和合,所以也必定有灭。然而,因缘却经常发起,故诸法并非恒常寂灭(今则无灭)。这就是寂灭之义。法华经说:“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大日经说:“生住等诸法,常恒如是生。”生住异灭之转变、春夏秋冬之推运,皆是法性自尔之妙用。可生者生,可灭者灭,是天然之道理、法尔之德业。因此说“常恒如是生”、说“今则无灭”。请再参阅第  页第四章第一节78项,第一义空、世间相常住。[注3]对于苦、空、无常、无我(及后面各观的佛、法、僧、六念、八功德水、十二部经)等等的法义,在平时就要搞懂记熟,不要在修观时脑子里想着这些法义,以免想呀想着想到脱轨(思维跑到九霄云外去了),而出现与法义不相干的杂思妄念。若只停留在思维法义,不脱观、不生杂思妄念,则亦不是失定,仍然在定中“思维修”,修“思慧”。禅定是动态的,思维在动、在运作,甚至有时身躯也在动(动禅、般舟三昧);不是思维放空身如泥塑木雕才算禅定。《第三观,地想观》(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水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白话文)佛对阿难和韦提希说:水想完成后,叫做粗见极乐世界的国地。如果获得三昧(正定、正受佛赐圣境),则见到这国地景象境界,十分清楚了然,无法用语言形容出来。这就是“地想”,叫做第三观。佛对阿难说: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想要脱苦境出轮回者,你传达佛语,说这个观地法。观这佛地的人,能够灭除八十亿劫生死轮回的罪业。在他方世界寿终,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对往生之事,心里有十足把握,不会有任何疑虑。(以下经文和第一观第二观重复,所以此观起,省略不翻)(注解)一、以下各观,除罪大小数目不一,不是因所观之境不同而有差别;而是分别表示行者的轮回之罪,全部可以消灭,不必再轮回,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第十四、十五、十六观,三辈九品往生之事也一样,修行或造恶虽不同,灭轮回之罪的效果相同,皆能往生。[下品往生者,经上所说灭罪不同(五十亿劫、八十亿劫、无数劫等),是因为每一品位的罪业就是经上所说之数,都由于念佛而消得干干净净。]二、善导大师说:“凝心不绝,即见净土之相。此名想心 中见,犹有觉想故”。(这已超越浅定,逐渐进入深定的境界。 释尊“立相”开示,行者“住心”思维。于定中见境,已无杂思妄念)。“想心渐微,觉念顿除。正受相应,证于三昧。”(这是终极深定的境界)。“真见彼境微妙之事,何由具说?”——用什么方法能够完全把它说出来?(这是 阿弥陀佛赐予行者正受极乐妙相)。“斯乃地广无边,宝幢非一,众珍曜彩,转变弥多。是以劝物倾心,恒如对日。”(这是到此观为止,佛赐予的境界,善导大师略谈几句)三、善导大师又说:修因正念不得疑杂,(否则)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或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将游于佛会。斯乃注心见于宝地,即灭宿障罪愆。愿行之业已圆,命尽无疑而往。“观无量寿经”又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表示每一观都有除障往生的功用。修观成就与否都有此益。于此观特别指出“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若修观而对往生之事心有疑虑,则如善导大师所说,含华未出,生于边界、胎宫、疑城,就是处于莲苞历五百年,花才开,才能化生出来闻法修行。《开花三昧》善导大师说,大悲观世音菩萨施展“开花三昧”,进入莲苞开导其人,教其忏悔怀疑佛智的罪业,,立刻蒙佛赦免而莲花立开,即可提前化生出来,闻法修行。观世音菩萨是否进入每一个莲苞开导每一个尚未化生出来的众生呢?不是。否则哪有六劫、十二劫才开花的事!俗话说:“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有些众生和观世音缘份深,有困难就想起观世音菩萨,所以在莲苞内也在求观世音帮忙。观世音寻声救苦,入莲苞开导该众生,教他忏悔求赦。本书在第二章的“胎宫疑城”那一小节说过,自己懂得忏悔罪业,不求观世音菩萨,也能如愿出莲苞。(注1) 阿弥陀佛开示,其他修到成为一生补处的等觉菩萨,也都能施展开花三昧进入莲苞开导与他有缘的众生,教他忏悔怀疑佛智的罪业,乃至忏悔累世所造之恶业,求佛赦免,也一样立刻蒙佛赦免,立刻花开,立刻化生出来。(注2)九品往生,花开的时机,也就是化生出莲苞的时机,请参阅第二章申论十六第(八)项(见第  页)。(注3)处于莲苞中是在消业灭罪。-1-对于称名念佛而往生的人而言,观经说:“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众生只要念佛,一切罪业就都消灭,而且念佛与佛愿感应,就都可以往生。只不过,怀疑佛智,是额外的罪,此罪未消,则必须在莲苞内,必须有花合之障。往生而处在莲苞内,是一种“障”。善导大师说上品上生者无花合之障,可见在莲苞内,是化生出来闻法修行的一时障碍而已。不管在莲苞内时间久暂,只要懂得忏悔怀疑佛智的罪愆,而求佛赦免,就能立刻如愿,而出莲苞闻法修行。-2-对于不以称名念佛而往生的人而言,陷在六道轮回的一切罪,尚未完全消尽,处在莲苞里面时,自然有消业灭罪之作用。《第四观,树想观》(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珍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珍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宝,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白话文)佛对阿难和韦提希说:地想观完成后,观宝树。要一一观想清楚。心眼观想每一棵树都有根、茎、枝、条、叶、华、果七重项目(这是善导大师的主张)。每个项目可以是一宝、二宝、三宝乃至百千万亿不可说宝所成。也可以观想树有七重(七行、七列)。这是采取玄奘法师在“称赞凈土佛摄受经”里的翻译。每一棵树,高十六万公里。每一棵树,都具备七宝华叶。每一片树叶发出不同宝物的色光:琉璃叶发出金色光;玻璃叶发出红色光;玛瑙叶发出砗磲光;砗磲叶发出绿珍珠光。珊瑚琥珀等等其他一切宝物所成的树叶,也同样发出不同宝物的色光,互相作为装饰。奇妙的珍珠网覆盖在树上。每一棵树都有七层网。每一层网之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这些宫殿美妙如同初禅三天的大梵天王宫殿。自然地,有极乐世界各层天界的菩萨在里面。每一位菩萨,胸前都戴着五百亿颗如意宝珠,作为璎珞装饰。如意宝珠的光照出去二千公里,像一百亿个太阳和月亮在一起同时放光一样明亮,其光亮的程度说也说不完。这些光明的质地是各种宝物,所以各道宝珠亮光互相间杂交错,也就是各种宝物互相间杂交错,交织出上妙的光色。这样的宝树,一行一行对得很整齐;树叶也一片一片分开,没有重迭。叶与叶间,长着美妙的花。花上自然地结着七宝果实(花果同时并存。花表示“因”,果实表示“果”,因果同时,表示众生“种因”念佛,则寿终“得果”往生,必然之事)。每一片树叶,长宽相等,各为五百公里。叶子共有一千种颜色,叶脉有一百种图案,就像天人所带璎珞的图案那么好看。各种美妙的花,呈现阎浮檀金色。像是旋转着火轮,宛转展现在众叶之间。花上各种果实(七宝、无量众宝所成)也涌现出来(如同涌生出来)。这些果实像是第二层天帝释天王的宝瓶一样,有不可思议的作用,能随往生者的希望,生出任何希冀的东西来。从果实上放出大光明,化成无数无量的幢幡及宝盖。宝盖中映现出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佛事(如礼佛、念佛、绕佛、听法、诵经、持咒、禅定、经行、朝山、拜忏等等)。十方佛国也在宝盖中映现出来。观完一树后,接着再观其他各树。把它们的茎、枝、叶、花、果,都观想得清清楚楚。这就是树想观,叫做第四观。(注解)一、树高:善导大师说诸宝树皆从 弥陀无漏心中流出,佛心无漏,树亦无漏。树高齐等,亦无老死者,亦无小生者,亦无初生渐长者。彼界位是无漏无生之界,无有生死渐长之义。昔日五台山法照法师依“阿弥陀经”做一偈:[、、、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花还到此间迎。] 念佛蒙佛执花来接引往生是绝对的事实,但阿弥陀经没有此偈中的说法,其他专讲极乐净土的佛经也没有此偈的说法。 阿弥陀佛圣杯也开示:凡夫念佛,极乐世界不会另外长出一朵莲花来。法照法师虽然修行修得很好,却不应该做出没有佛经根据的论述。不应该自己想自己对,就轻率说出来。甚至有人更发挥说此间念佛念得越多,极乐世界由于此念佛人而长出来的那一朵莲华开得越旺盛;念得少了,那一朵莲华就开得不旺盛;退转而不念佛了,那一朵花就枯萎。把无为无漏的极乐圣境说成有衰坏异灭的情形,这违背了大经所说的法藏比丘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弘法的人不依佛经而信口胡诌,那可是不净说法五失之一。二、玻璃:又作颇梨、颇黎。新译颇胝迦、娑波致迦、塞波胝迦、飒破桎迦、窣坡致迦。相当于中国地区之水精(水晶)、石英类。有紫白红碧四色。(现代的玻璃,古代中国人喜欢称它为琉璃。)三、妙珍珠网:如何个妙法,文中没说。可依大经的描述做观:“宝网皆以金缕珍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曜,极尽严丽;德风吹起,演发无量微妙法音。”而且还可以让各个珍珠也作异宝色(观经说树叶做异宝色,妙也。则珍珠网不妨亦有此妙)。   阿弥陀佛开示:可借用帝释天宫殿所悬挂之珠网妙境来观。其网名为“因陀罗网”,是帝释天所感之宝网,简称帝网。其网之线,珠玉交络,譬如物之交络涉入,重重无尽。网上之珠,光明赫赫,照耀明朗,珠玉无量。网珠玲珑,各现珠影。一珠之中,现诸珠影。诸珠皆然。互相影现,无所隐覆,了了分明,相貌朗然。此是一重。各各影现珠中,所现一切珠影,亦现诸珠影像形体。此是二重。二重所现珠影,各各珠影再现一切所悬珠影。如此重重映现而无穷无尽。这也就是“一多相即、交彻融摄、重重无尽”的一例。以下第七观等之微妙宝珠、妙真珠(网),也都可以这样观;还可加上“说微妙法”、“出异宝光”。四、妙华宫殿:宫殿有妙花。怎么个妙法,文中也没说。掷筊请示阿弥陀佛,佛开示可以想象各宫殿的屋顶中央有一大朵花、屋脊也有花、屋檐也有花、宫殿内近顶处空中也有花。而这些花的妙处就是:本来就五颜六色七彩缤纷,又各作异宝色、忽隐忽现、若东若西。五、五百亿妙花宫殿:五百亿是个大数目,极乐世界的圣众身量又特别高大,比三界六道任何天界的天人都还高大许多,宫殿要容得下圣众就必须体积很大。那么,有限的树高十六万公里被七层珍珠网隔出的六个树段,每一段有五百亿妙花宫殿,合理吗?这个问题不可以用娑婆世界的数学观念来处理,不可采用迷妄界的俗谛见闻觉知。迷妄界的见闻觉知是虚妄病缘,使人无法出轮回了生死。一真法界里“须弥纳于芥子、大海纳于毛孔”是平常事,须弥山和大海那么庞大都可以纳入小小的芥子和毛孔中。极乐世界的每一棵宝树容纳那么多的宫殿,必须用一真法界的事相来看(极乐世界外院的圣众都不是佛或等觉菩萨,所以外院不是一真法界,但依报的部分则等同于一真法界(能显法界一相):一切万法,互相含蕴,空有并存,大小互纳,一多相即,交彻融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极乐世界对凡夫来讲,真是奥妙无比不可思议。(注1)交彻融摄的情况可以参阅上述因陀罗网。(注2)‘维摩诘所说经’中,有小能容大的具体描述。六、梵王宫:欲界初禅三天大梵天王的王宫。(以我国古代宫殿佛寺等为蓝本做观即可。)七、释迦毗楞伽摩尼宝:能胜过一切宝贝、能达成种种事功愿望的如意珠。摩尼是宝珠的总称。八、诸天童子:诸天,自然指极乐世界的各层天,不是三界的天。‘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说:“其国中悉诸菩萨阿罗汉,无有女人。”‘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说:“极乐世界无有昏暗、、、及表示之像幼童色类。”所以我们知道,极乐世界没有女人,没有小孩。此处童子,应如他经中佛称菩萨为童子一样,菩萨是如来之法王子故也。菩萨断淫欲有如童子无淫欲,故名童子。菩萨从初发心断淫欲,乃至修行达大菩萨位,是名菩萨。以善导大师的高明,自然知道。他在此观没做这样解释,是故意留给后世行者一个发挥的余地。就算瑕疵,也是瑕不掩瑜。正如下一观一样,对池水的八功德,很明显地故意遗漏一个功德:“出妙法音”归“声入摄”,而留给后世行者补上去。[注]研读别人的著作,不是为了找出它的缺失,也不是自己要标新立异(毋须竞异,不必强同),而是为了吸收它的高明之处,可以免掉自己许多年的摸索走冤枉路。若偶尔自己有新的发明,只要不违经义,并无不可。假使行者发现本书有不完善处,自然也应该采取完善的内容而修。九、璎珞:古人在头部、颈部、胸前以珠宝做的装饰。十、由旬:大由旬六十里;中由旬四十里;小由旬三十里。一般取中由旬四十里,亦即二十公里。十一、阎浮檀金:阎浮是树名,檀是河的意思。河底产金,此金特别明亮。故此金叫做阎浮檀金。十二、旋火轮:挥转炭火、炬火时,所见到的火轮。金色的花所成的火轮,以水平方向为准;稍微倾斜也可以。有不绕过树干的小圈火轮;也有绕过树干的大圈火轮。火轮的数量很多,热闹壮观。这一观很显然是动态。其余各观也一样是动态,无一呆板沉寂。因为依报万物皆出无量光明、出妙法音;乃至九品往生也都是动态景象。十三、帝释瓶:帝释天的宝瓶。任何东西都能随求涌现的不可思议瓶子。亦即古印度所称之贤瓶(亦称善瓶、德瓶、满瓶、天瓶、吉祥瓶、如意瓶、甚至甘露瓶)。此瓶能满足一切众生之所求。‘量度经续补’说:“腹大而圆,颈长有腹之三分之二,口向外卷。”(圆腹下有体积不大、带有短圆颈的中空锥体为底部。)十四、幡:一根支柱挂上一片长方形布幔。宝盖:像伞一样的盖状物,中央不须有供手撑的长支柱。十五、十方佛国亦于中现:本经开示十六观法之前,开示:“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对于十方佛国,就观这几样就好,不必观想太多。其实,这么寥寥几句,我们也无法具体观出完整殊胜的景象。没关系,本经在教导观极乐世界,并不是教导观其他净土。(往生到极乐世界后,依第四十愿,自然能够于宝树中清楚照见十方佛国净土。)十六、此观境相很多,而每一境每一物都发光。虽说一切万物都是七宝百宝无量众宝合成,其实都是光明所成,因为各种光明都是各种宝物所成,所以一切万物都现光明之相。自然,许多光相会重迭,但不相妨碍,各显各的。而行者若能够分别厘清又观得明白,则功行道力就相当好了,可喜可贺。自己留意一下,看看修到第几阶段时,达到这个境界。往后各观,也会有光相重迭的情形,同样不相妨碍。各种光明,是一宝、七宝、百宝、乃至无量众宝所成。请参阅第一章第 页,笔者在梦中蒙 阿弥陀佛放光照触,其光质地就是银,有些人证悟光的质地是其他众宝,则也是正常之事。(这种证悟都是证量之一。)《第五观,八功德水想观,又名宝池观》(经文)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白话文)其次要想水。极乐世界的国土,有许多莲花池。池中有八功德水。每个莲池中的水都是七宝所成。其宝很柔软,是从如意珠王流出来的。每一水池(母池)有十四条支流。每条支流呈微妙的七宝色。以黄金为渠,渠底都有各种颜色的金刚石作为底沙。每一条支流可看成是一个水池,每个水池中都有六十亿七宝莲花。每一朵莲花,团团圆圆大小相等,都是二百四十公里(直径)。从如意珠王生出来的水,流注莲花之间,沿着树干上下流转。发出来的声音很微妙,演说着苦空无常无我各种佛法。也赞叹诸佛身相上好殊胜。从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的光明。这些光化成许多百宝色鸟。和鸣的声音婉约高雅,不断地赞叹念佛念法念僧(念“佛宝”、念“法宝”、念“僧宝”)。这就是八功德水想观,叫做第五观。(下略)(注解)一、 有八池水:八是八功德的意思(佛经流传中,漏掉功德两字)。如若不然,何以此段名为八功德水想,却从头到尾看不到八功德的字眼?善导大师为了尊重佛经的译文,迁就它而说有八个水池,但并非限定为八个,八只是代表数量的一个非固定的数量。有关极乐世界的佛经,大部分都说有许多莲花池,池有大有小。小经明白开示:“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二、 八功德水:善导大师解释为(1)清净润泽,即色入摄;(2)不臭,即香入摄;(3)轻、(4)冷、(5)软,是触入摄;(6)甘美,是味入摄;(7)饮时调适、(8)饮已无患,是法入摄。不过,这里漏掉声入摄。经文说:摩尼水、、、其声微妙,演说诸波罗蜜。我们不妨把“饮时调适”并入第8项,而把“出微妙法音”列于第7项,归于声入摄。“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即是“佛说阿弥陀经”的另一版本)唐朝玄奘法师所翻译的八功德是:1、澄净;2、清冷;3、甘美;4、轻软;5、润泽;6、安和;7、除患;8、增益。三、 团圆正等12由旬:莲花都开成圆形,都是直径240公里。莲花花茎高低可以不同,这一点和行树等高的状况不同。十四条支流中,各有60亿朵莲花。‘大宝积经 无量寿如来会’说:“彼莲花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者。” 阿弥陀佛开示:此经指的也是高度,并非莲花的直径;而不等高的这些莲花,也都团圆正等,直径12由旬。“母池”有更多的、无数无量的各色莲花,大小相同,也都是直径12由旬,但高低不同,高度从半由旬起,乃至千由旬;支流中的莲花,也有高低不等,但差距不是很大。花开时,最外层花瓣原本向上垂直,盛开到向下垂直(等于翻开180度);次外层花瓣接近向下垂直;第三外层、第四外层越来越不垂直;中间层的花瓣开成水平;然后越里层花瓣开的角度越小;最里层花瓣则是几近开成垂直向上。花瓣开敷时,莲台也慢慢升起;当最里层的花瓣开成向上垂直时,莲台刚好升到顶点,与整朵莲花构成一个圆形花球。这就是经文说的“团圆正等”。(以上内容是 阿弥陀佛的开示。 阿弥陀佛进一步开示,佛菩萨所坐的“花座”,就是这样的圆形莲花。第七观的莲花花座,就是这样的圆形花球。莲台面积约为上半球面积的三分之一。)经文对莲花只表述形状大小,对光色、香味都没着墨。若要观莲花的光色和香气,则不可超越大经、小经的描述。大经说: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小经说: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但我们既然依观经修观,则以观经的叙述为规范,大经小经只作参考。若喜欢观花的颜色,则观“青黄赤白玄橙绿蓝靛紫”就够了。四、 如意珠王不是在十四条支流中,而是在“母池”里。 阿弥陀佛开示:如意珠王的尺寸大小,也可以观成直径十二由旬。行者若喜欢观成大一点、小一点,也都可以。圆形物体小的叫珠,大的叫球。极乐世界的圣众身量都很高大,直径十二由旬的圆形物体,对他们来说只是小珠子而已。五、 金刚:金中最坚硬者。自然是金色。杂色金刚则表示各种颜色的金刚,呈颗粒状作为底沙。六、 念佛念法念僧(或比丘僧):佛法僧合称三宝。佛所说的就是法宝,依佛法修行的出家人就是僧宝。而这里说的念佛,专指称念南谟阿弥陀佛。佛是出世间最大福田(父母是世间最大福田);法是佛所证悟的知见和教导;僧是僧伽的简称,本来意指三四人一起和睦共修者,现在剃度出家修行的男众都叫僧(女众都叫尼,但极乐世界没有女众和小孩)。极乐世界只有一个家,没有分什么张家、李家、赵家、王家等等, 阿弥陀佛是唯一的大家长,其余都是 阿弥陀佛的眷属,只有二代同堂,所有眷属都是师兄弟,观世音菩萨是大师兄,大势至菩萨是二师兄、、、。而出家、在家,都是在 阿弥陀佛的大家庭里,所以没什么僧伽和居士之分,自然没有娑婆世界的出家相,一律都是在家相。不过大家在修行中,有人练习讲经说法,有人捧场充当听众,这也就如同娑婆世界的僧众共修一样,就姑且(顺应余方)称之为僧、或比丘僧。[注1]三宝佛1、民间有“三宝佛”的称谓,指的是有些大佛寺大雄宝殿中供奉的三尊佛:中间是 释迦牟尼佛,其左手边是 药师佛,其右边是 阿弥陀佛。我们现在遇到的佛法是 释迦牟尼佛所传,他是我们的根本导师,所以称“南谟本师释迦牟尼佛”,而安置中间。一般大雄宝殿都和中国古代帝王之宫殿一样,坐北朝南,则 释尊左边是东方,所以安置 东方药师佛。 释尊右边是西方,所以安置 西方阿弥陀佛。通常主位的左边比右边尊贵,但三宝佛的配置,并非 药师佛比 阿弥陀佛地位高,亦非 阿弥陀佛比 药师佛地位高,只是依东西南北四维方位而安置。所有的佛,地位都一样至高无上。2、大雄宝殿只供这三宝佛的寓意大致上是:佛法是 释尊所传, 药师佛的法门是照顾现世, 阿弥陀佛的法门是照顾来世。这只是大体如此。行者从本书中能够了解到 阿弥陀佛的法门也照顾今生今世的,并非只有来生到极乐世界而已。 药师佛也并非只照顾今生,修药师佛的法门,修得好,寿终也可以往生东方净琉璃世界,出轮回、了生死。但本书只提倡往生极乐世界,专一![注2]二种僧:根据‘智度论’,僧分为:-1-声闻僧,修小乘三学戒定慧,剃头染衣,出家沙门之形相者。-2-菩萨僧,修大乘三学戒定慧,有髪俗衣,在家之形相者。可见大乘行者,胜修胜行,则虽现在家相,亦为僧,乃至为菩萨僧。在极乐世界,都修行大乘法门,自然都是菩萨僧。

《第六观,总观,亦叫宝楼观》(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阁。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白话文)佛对阿难和韦提希说:金、银、琉璃、等等众宝所成的一一宝土界上,有五百亿个众宝合成的楼阁。楼阁中有无数天人,演奏着美妙的伎乐(音乐)。又有乐器,悬在空中,像兜率天宝幢神的乐器一样,不弹奏,自己也会发出美妙的声音。这种种音乐声,都在说着念佛念法念僧的道理。此观完成,这就是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名叫第六观。此观成就见境者,灭除无量亿劫极重的恶业,命终之后,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下略)(注解)一、五百亿宝楼阁:有的在地上,有的在空中。在空中的,和第二观所说的“楼阁千万”数量是否一致?无所谓,这些都代表“无数无量”,并非各观的楼阁有不同的定数。只要观出金碧辉煌光彩耀眼(越亮越好),而且一一界上,无量光明中有“许许多多”楼阁宫殿就行。做观中谁也无法一一细数而数到“千万”或“五百亿”。二、天宝幢:欲界第四层天兜率天的宝幢神。三、比丘僧:也就是声闻僧。比丘译为乞士,即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资慧命。前面说过,僧为僧伽之略。三四人出家共修名为僧伽。现代则称出家男众为僧,出家女众为尼。原始佛教规定出家必须乞食,由于我国古代有人因此而排斥佛教,说他们不事生产,衰减国力,所以后来发展为僧尼自食其力,而有丛林庙产之事(丛林泛指佛寺)。在极乐世界,食衣住行都很方便, 阿弥陀佛都照料得无微不至。时间一到,百味美食七宝钵器就呈现在面前,根本不须要乞食(再说,对百味美食,见色闻香,增长色力,意以为食,实无食者);对精进修行的人,时时乞法以资慧命,倒是有的,想听什么法,起心动念,就能从树声风声水声光明中听到。极乐世界的比丘僧都是大乘的菩萨僧,“比丘僧”只是顺应余方权宜借用的名相而已。四、前面宝树观、宝池观中,都没有提到观成就的除罪利益,并非该两观没有除罪之效果,而是在此观一齐说。《第七观,华座观》(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说是语时, 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时韦提希见 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 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 无量寿佛及二菩萨?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一一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摩尼宝、妙珍珠网,以为校饰。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做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做佛事。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做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做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白话文)佛对阿难和韦提希说:好好听,好好想,我要为你们分别解说消除苦恼的方法。你们好好铭记在心,而且要说给大家听,广为宣扬。说这话的时候, 无量寿佛出现,住立在空中,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两位菩萨随侍在左右两边。三尊发出非常明亮的光明,以致无法完全看清楚他们的身形。明亮的程度,百千倍的阎浮檀金,都无法和它相比。这时候,韦提希夫人见到 无量寿佛,行接足礼(两手承接佛足、头面顶礼)之后,对 释尊说:世尊!我现在仰仗佛力能拜见到 无量寿佛及两位菩萨,未来的众生,要怎么样才能拜见他们呢?佛告诉韦提希夫人:想要拜见 无量寿佛的人,要这样观想:于极乐世界的七宝地上,想象一朵莲花,每一片花瓣都有百宝色彩,也都有八万四千条脉线,像天画那样漂亮。每条脉线都发出八万四千光明。要观看得清楚明了。这样的莲花有八万四千瓣。内圈小的花瓣长宽各五千公里。每一片花瓣之间,有一百亿颗如意珠王放光装饰花瓣。每一颗珠王,都发出一千道光明。这些光明都是七宝合成,像伞盖一样覆盖整个宝地。莲华台是用如意珠王所做成,金刚不坏的甄叔迦宝、清净的宝珠、及微妙珍珠网共有八万之数作为莲台的装饰。莲台上空自然地有百千万亿个四柱宝幢(幢有八面八楞,只显露四柱,中央不必有供手撑的长棒),每一个宝幢像一座须弥山那样巍峨矗立。幢上的宝幔,像夜摩天宫那样漂亮;又有五百亿颗微妙宝珠,作为装饰。每颗宝珠,发出八万四千道光,每道光有八万四千种不同色度的金色。每种金色各自覆盖整个宝地。在每一处不同的地方都变化出不同的形状,有的形成金刚台,有的形成珍珠网,有的形成杂花云(各种花朵相状的云层),随处按照佛意变现出来,施做化益众生的事情。这就是华座观,叫做第七观。(前面说过,花座是圆球形的。 阿弥陀佛开示必须这样观。)佛对阿难说:这样微妙的花座是法藏比丘的愿力所形成的。如果要系念观想 阿弥陀佛,就要先观想这花座。观想时不可以掺杂别的,必须对每片花瓣、每颗宝珠、每道光明、每个莲台(莲华上的以及空中的)、每个宝幢,都仔细观想,观得十分清楚明了,像是用镜子照脸一样看得那么清楚。这观想完成的话,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寿终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下略)(注解)一、 除苦恼法:众生最大的苦恼是什么?就是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 佛对阿难和韦提希说要开示除苦恼法,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就现身在空中,与 释尊配合。可见亲近弥陀三尊就是最简单易行的除苦恼法。因为忆念三尊、或诵持三尊圣号,则如善导大师所说:“但能住心缘念,罪苦得除。”而且,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一旦往生,则更是一切苦恼尽除。‘小经’说:“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或问:三尊何以现立姿,不现坐姿?答曰:端坐赴机迟,立撮赴机速也(以俗谛解释,较易让凡夫接受)。] 亲近的方法有观想和称名两种。观想三尊的受益,开示于第九观、第十观、第十一观。经末, 释尊更归结为称名念佛,只念“南谟阿弥陀佛”就行。经文中,二、 大士:就是菩萨。三、 甄叔迦宝:赤色宝,相似于甄叔迦树红色花的宝物。四、 莲台:由释迦毗楞伽宝(如意宝珠)所成,此构成莲台的宝珠,非只一个,而是许多个。如意宝珠的颜色,与莲花的颜色一致。(莲花颜色是百宝色,如意宝珠也是百宝色,莲台自然是百宝色。莲花颜色是青、黄、赤、白,则如意宝珠颜色也呈青、黄、赤、白。如意宝珠所成之莲台,自然也是呈青、黄、赤、白的颜色了。坊间佛像莲座,一律画成绿色或深绿色,而且也并非宝珠所构成,大概都是没修观经者画的。)各个宝珠发出无量光色。宝珠和娑婆世界的莲子不同。莲子是在莲台(莲蓬)里面,这些宝珠则是露在外面,构成莲台顶面。(娑婆世界的莲花品种,也有莲台上长珠状物者。)甄叔迦宝可以形成莲花里面的蕊心、蕊丝,也连同梵摩尼宝、妙真珠网构成莲蓬、填补莲蓬顶面的空隙、也在莲台周遭当装饰。五、 台上宝幢:经文说一一宝幢,则表示幢是复数非单数。那么,莲台上有数个幢,佛到底要坐在哪一个幢下面呢?佛在一个宝幢下面,其他宝幢势必是空的。然而,势不能每一个宝幢下面都有一尊佛。因此,有多个或几个宝幢在台上是不合理的。而每一个宝幢像百千万亿座须弥山,也不合理。如果把经文看成“其台上空,自然而有百千万亿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须弥山。”文理顺,合逻辑。笔者推测,可能古印度的原经文在流传中有缺失、遗漏、颠倒。善导大师尊重原译,迁就经文。但由于笔者依原经文无法做观,所以掷筊请示 阿弥陀佛,是否可以将经文重新排列组合, 阿弥陀佛允杯。因此笔者在白话文里,做这样叙述。但原经文笔者仍然不敢更改。[注]古今高僧大德都极力主张不管经文多么晦涩难懂,都不可更改经文。否则,今天改一句,明天改两句,后天就可能有自认文笔美妙的人把整部经通通重写。那么,很快就会有伪经出现。后人不查就受害了。印光大师连有人把几部经汇集成一部都反对。六、须弥山:译为妙高山等,金、银、琉璃、水精四宝所成。一小世界之中心。入水八万由旬,出水八万由旬。顶和底宽广,腰细。可再参阅第四章第  页第18项三千大千世界。 七、花座:世面上的佛像,不管坐姿立姿,其花座都是扁平状,花瓣就十几片左右。这大概是为了节省空间、材料,为了权宜方便才这么画、这么雕刻塑造。因为大家最常看到的花座形状如此,所以会误以为花座是这样才对。其实不然。‘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祗经’提到“大胜金刚”身住千叶大白莲花。就有佛书把这千叶莲花座画成很多花瓣构成一个圆球形花座。观经说 阿弥陀佛的花座有八万四千叶,那更应该是圆球形花座了。 阿弥陀佛开示,三尊不管立姿坐姿,其花座都是圆形莲花球,正如第五观的莲花一样“团圆正等”,而当然不只十二由旬。 阿弥陀佛也开示,对一切佛菩萨之花座,都应该这么观想。若以佛身的无量高大及等觉菩萨的169亿多光年之身量,本观叙述的花座还太小,完全不够坐,那只是为了教导众生做观,权宜方便,叙述花瓣长宽的固定数字。佛菩萨神通如意,不管是立姿或坐姿,都会把莲花大小调配得很恰当。莲花的花瓣,花座上的花瓣是纵广正等;而池里的莲花花瓣则有纵广正等的,也有修广类似娑婆世界莲花的。所有佛菩萨的花座莲花花瓣,都是纵广正等,整个花座也都是圆球形。‘大智度论’卷十说:“莲花有三种,一者人花;二者天花;三者菩萨花。人花十余叶,天花百叶,菩萨花千叶。”若依此说,则莲花座画成十几瓣,是对佛菩萨不敬了。又,此论卷八,列举佛菩萨不坐床(胡床,矮凳)而坐莲花的原因:1、床是居士之坐法。2、为了示现佛菩萨的神力,由于莲花的柔软干净,安坐其上而使莲花不坏。3、莲花能庄严微妙法座。4、大部分的花都很小,只有莲花香净广大。此观的开头处,三尊住立空中时,都站立在各自的莲花座上。莲座自然是一朵大莲花,开成团圆正等。一一花瓣,具百宝色。这三朵大莲花,彼此可以相离,也可以相交。和第四观依报各物光相重迭一样,莲座相交时亦不妨碍莲花的完整,因为莲花也只是光球光团,各显各的。花座的花瓣,都是纵广相等;而莲池中的莲花花瓣,就有些是纵广正等,有些是修长形。《第八观,像想观》(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当想象。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见此事已,复当更做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做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做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做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白话文)佛对阿难和韦提希说,既已观过花座,接着要观佛。为什么呢?因为诸佛是法界身,十法界中一切众生心里想佛,佛就进入其心中。所以你们心里想着佛时,这个心就自然具备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个心就自然作为佛,这个心就是佛。诸佛智慧浩瀚无边超越大海,完全知道宇宙的一切人、事、物等等;诸佛法身无所住也无所不住,众生心里想念佛,佛就出现在众生的心里(佛的分身无数无量,假设有一百万亿人同时想佛,佛就有一百万亿的分身在这些想佛的众生心里。正如所谓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因此,应当一心一意地系念、详细观想 无量寿佛(无量寿佛和其他诸佛一样,都成就了:如来、应供、正遍知。)想佛时,一开始就观想佛身很困难,所以先想一佛像。闭眼睁眼都(能以心眼)看到一尊宝像,像阎浮檀金色,坐在花座上(前面说过,花座是团圆正等的圆花球,一一花瓣具百宝色)。宝像一坐好,行者更运起心眼清晰明了地观见极乐世界七宝庄严之相:宝地、宝池、及一行行一列列的宝树。天界的宝幔覆盖在这些树上;众多的宝罗网遍满空中。这些景象要好好地观得很清楚明了,就像放在自己的手掌中端详一样清楚明了。观想清楚明了后,再想象一朵大莲华,在佛左边,此莲华的大小、颜色和佛的莲华一样;另想一大莲华,大小颜色也一样,在佛右边。想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坐在左边莲华座,身相也是金色;想一尊大势至菩萨像坐在右边莲华座上(身相也是金色)。这些都想好了,佛和菩萨的宝像,都放出金色光明,遍照一切宝树。每棵树下都有三个莲华座(都是圆形百宝色莲花球,莲台在球的正上方顶面),坐着一尊佛两尊菩萨(三尊各坐在一个莲台上)。此佛国净土全部充满此景象。这样观想成就后,行者就会进入一种境界:会听到水流、光明、宝树、灵禽(凫、雁、鸳鸯等)都在演说微妙佛法。入定、出定都能听到这些佛法。行者所听到的,出定时还记住、受持,须如法修持。要记得正确。若记错了与经法(修多罗)不符合,就是妄想;与经法符合就是粗想见极乐世界。这就是像想观,叫做第八观。做这样的观想,除灭无量亿劫生死轮回之罪,不待命终,在现世中可成就“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在下一观会注解)。下略。(注解)一、 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前者是大相,后者是小相。其详情内容请参阅第四章第90项、91项(第 页)。而八十随形好,一般指光明之相(光相)。二、 多陀阿伽度:翻译为如来。就是佛。三、 阿罗诃:同阿罗汉,意为杀贼(杀尽烦恼贼)、应供(接受人、天供养)、不生(不再受生轮回)。佛自然具备这些功德。四、 三藐三佛陀:与三藐三菩提一样,意为正等正觉。五、 修多罗:原意为线,贯穿一切真理,故引申为经,佛经。六、 令与修多罗合:这里的意思是叫行者把听到的极乐世界的妙音佛法,于出定时也要记得正确牢靠(佛佛所证皆等、皆同之故,他们本来就应该相符合),如果所记的佛法和 释尊所传的佛法“修多罗”不符合,那就是妄想,观想有误;如果符合,就是观想无误,就是粗想见极乐世界。至于定中所闻之妙法,与哪一部修多罗(佛经)合,当然是与行者曾经拜阅过而且熟知的佛经相符合;行者不熟知的佛经法义,自然不会出现在微妙法音中。七、 念佛三昧:做观或念佛中见佛,叫念佛三昧。此处特指做观中见佛,故亦称观佛三昧。八、 观极乐世界、观阿弥陀佛、观观世音菩萨、观大势至菩萨是修攀缘法,于现世能得成就、寿终必定往生;与修不攀缘法的方法观念大不相同。修不攀缘法的,一般都采取无相离念。在本观像观中,善导大师做出很重要的判别。兹将观经四帖疏对于本观的注解摘录如下:(问曰)韦提上请,唯指弥陀。未审如来今总举诸佛,有何意也?(答曰)欲显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等齐无二。端身一坐,影现无方,意赴有缘,时临法界。言法界者有三义:一者心遍故解法界;二者身遍故解法界;三者无障碍故解法界。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言是法界身也。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众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也。言入众生心想中者,乃由众生起念愿见诸佛,佛即以无碍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现。但(只要)诸行者,若想念中、若梦中、若定中,见佛者,即成斯义也。经文“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 释尊要众生标心想佛,观想出、做出一尊佛来。从顶至足,心想不舍,一一观之,无渐休息:或想顶相,或想眉间白豪,乃至足下千辐轮之相(这些观法详细情形,于第九观之后会叙述)。做此想时,佛像端严相好,具足了然而现。乃由心缘一一相故,即一一相现。心若不缘,众相不可见。但自心想做(心想、心做),即应心而现。故言是心即是三十二相也。言八十随形好者,佛相既现,众好皆随也。此正说明如来教诸想者具足观也。言是心作佛者,依自信心,缘相如作也。(心里的佛是行者观想把他做出来的)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现,即是心佛也。离此心外,更无异佛者也。(心里既然做出一尊佛来,心与佛合,此心自然就是佛了。)言诸佛正遍知者,此说明诸佛得圆满无障碍智,作意不作意,常能遍知法界(众生)之心。(众生)但能作想,即从汝(众生)心想而现,似如生也。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意甚错,绝无少分相似也。既言想象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岂有相而可缘、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无色,绝于眼对,更无类可方,故取虚空以喻法身之体也(注)佛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但尽虚空遍法界并非时时刻刻遍满虚空中,也不是时时刻刻住于十方法界,而是虚空中、法界中处处都有众生,哪个地方众生想佛,佛就应现于其心中。这是佛法身尽虚空遍法界的真义。所以又说佛法身是法界藏身(法界宝藏之身)。又,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就像没有道力神通的人,在空中建立房子一样,建立不成。)[注]有人观法身实相无相,也是攀缘法,攀佛缘。但与观经旨趣不同,不算修习观经。笔者再以白话文稍做解释:佛有三身:1、法身;2、报身;3、应化身1、法身:佛的真身,以正法为体,故名法身。‘大乘同性经’说:“如来真法身者,无色无形,无现无着,不可见,无言说,无住处,无生灭,是名真法身义也”。‘华严经’说:“诸佛同法身,无依无差别,随诸众生意,令见佛色形。”又说:“佛身无差别,充满于法界,能令见色身,随机善调伏。”‘观经’说:“诸佛是法界身、、、从心想生。”虚空中处处是法界,处处有众生。法界中任何一处,众生心中想佛,佛即出现在其心中;乃至佛佛相忆,也一样出现。当佛被忆想忆念时,佛身就出现在该忆想者之处(心中),出现的佛身,可以是无形无色相的;也可以是有形状色相的。所以说:“诸佛法身尽虚空遍法界”。所谓法身,就是法性身,以法性为身。也就是真如、法性、实相、法界一相、一真法界、、、等等。应看成是一种性质、现象、状态、境界,而不是像色身报身那样有局限,法身是竖亘三际横遍十方者。体则真空妙有;相则无形无住;用则能够以大慈悲大法力大神通施做一切。2、报身:福慧功德圆满时,所显现的自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亦即完成佛果之身。有方位、有相状。 释尊在本经“指方立相”,就是“指出” 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方位,以及“设立”阿弥陀佛的报身相状。(十方无量诸佛的报身相状雷同,所以观 阿弥陀佛就等于观十方无量诸佛。)报身才有方可指、有相可立;法身则无法指方立相。(注)“观佛三昧海经”开示 释尊的报身相,教导观想佛身各个部位。有形有相,十分具体,非是无形无相之法身。若有人修“观佛三昧海经”,总不可能把它说成观法身。观经的内容情况与之相同, 阿弥陀佛的报身,有具体形相(而且,极乐世界亦有具体形相)。修观经,若硬要说成观无相法身,那么,也只能说是修其中两句经文“诸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以及“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就是修“诸佛法身能够入于众生心中”,这样而已。其余经文就刻意忽略掉。这样就谈不上修整个第八观,更谈不上修整体定散十六观。(不仅诸佛的法身能够入于众生心中,诸佛的报身也能够入于众生心中。)至于说成观自己的清净佛性,那更是大错特错,与观经内容一点都不相干。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喜欢修哪个法门都很好,但不能把所有法门都套上自己喜欢的论点。否则就会发生谬误,就会产生“说(修)佛经时出诸经中相违过失”。若要修“无相离念”的法门而念佛,就必须依别的佛经(例如佛藏经),不可依观经及观佛三昧海经,否则“两味俱失”。阿弥陀佛开示:观佛报身之功德,与观佛法身之功德一样,无优劣之分。修行应从“有相”入手,较易得力。请参阅本章末申论四“无相与执相”(第 页)。3、化身:又名应化身或变化身。佛为了济度众生(机缘成熟,应众生之需要)而变化出来之身。本经之宗旨是教韦提希及一切凡夫观佛的报身。唯识法身观及自性清净佛性观都是以观法身实相为基准。法身实相无相。对某些凡夫而言,无相、离念,则无着力之处,所以借韦提希之请,开示不同的修行方法。九、善导大师说此观为正报假观,因为观像不是观真身之故。笔者进一步认为,树下有三尊,而诸天童子(菩萨)却在树上宫殿之内,是对三尊大不敬,所以不成立,所以叫做假观,所以这一观的目的只是在训练行者的修观能力。不过,如果三尊在树下时,其他圣众自然也不会停留在树上或进入到树上的宫殿中。《第九观,遍观一切色身想,简称真身观》(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 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 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豪,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 无量寿佛。观 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豪,极令明了。见眉间白豪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 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 。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想,名第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白话文)释尊对阿难和韦提希夫人说:既已观过佛像,就要更进一步观 无量寿佛的身相光明。阿难你要知道, 无量寿佛的真身像百千万亿倍的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的身高是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也就是无限高大。眉间的白豪向右旋转卷成圆珠状,像五座须弥山加起来那样大。佛眼像须弥山周围大海的四倍那么广大,瞳仁青黑色,与眼白对比,清晰分明。身上的每个毛孔,流出光明都像一座须弥山那么高大。佛头部圆光,像一百亿个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大。圆光之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的化佛。每一尊化佛都有无数无量的化菩萨作为侍者。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个殊胜大相,每个大相中有八万四千美好的小相。每个小相中又有八万四千光明。每一道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对念佛众生,摄取住他们(的第八意识),不让他们寿终时再去投胎轮回。真佛和化佛的光明相状都一样殊胜美好,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想说也说不完。但应当忆想,用心眼观见。见到上面的描述情形,就是见到 阿弥陀佛,也就见到十方一切诸佛。于观想中见到诸佛,就叫做念佛三昧。做这样子观想,名叫观一切佛身。观佛身的缘故,也就观见佛心。佛心,就是大慈悲,以无所缘取无所缘执的慈悲,平等摄受一切众生。做这样观想的人,在他方世界寿终舍弃迷妄之身,必定往生极乐世界,面见 阿弥陀佛,获得无生法忍(后面经文开示九品往生,一往生就获得无生法忍的人,是上品上生。那么,做此观的人,就必定上品上生的了)。因此,“有智慧的人”,都应当系念、用心彻底地观 无量寿佛。要观 无量寿佛,就从一相好入手。仅只观眉间白豪相,观得清楚明了。见到了眉间白豪相,八万四千好相,自然会显现出来,这就见到了 阿弥陀佛。见到 阿弥陀佛就会见到十方无量诸佛。因为见到了无量诸佛,诸佛就会现在其前授记其成佛的时间、地点、佛号、佛国名字。诸佛色身雷同,观一佛等于观一切诸佛。所以这个观法就是遍观一切(佛的)色身,叫做第九观。(下略)(注解)一、 夜摩天:又作焰摩天。欲界第三层天。二、 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12 x 10 的22次方 x 恒河沙数公里。那由他是一亿;恒河沙是恒河沙数的简写,恒河是印度的最大河流,其沙子的数量无量无边、无限多,数不完。所以可知佛的身量无限高大。三、 四大海水:须弥山周围大海的四倍大。四、 青白分明:本来是瞳仁青色,与眼白映现清楚明亮的意思。佛眼为“青莲花眼”。但善导大师在“观佛三昧观法”中,简化为黑白分明,光明彻照。比较投合黄皮肤黑眼珠者的脾胃。五、 毛孔:观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就是行“念佛定”。六、 圆光:是顶光、头光,一个圆形光球,以头部为圆心;身光也是圆形光球,以身躯的中心点为圆心。七、 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断句应为“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根据 阿弥陀佛的第三十三愿“触光柔软愿”, 阿弥陀佛放光照触一切众生,使其身心柔软超过人天。但是,只对念佛众生摄取;而不念佛的众生不想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不摄取。(受 阿弥陀佛佛光照触的众生,身心柔软,缘熟时,遇到佛法就会信受奉行;遇到念佛法门自然更是会念佛往生了。 阿弥陀佛放光照触一切众生,是第一步的铺垫工作。)八、 念佛三昧:经文说“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但广义而言,念佛念到能入定就叫做念佛三昧。“三昧”若取“正受”之义,则入定中没见到佛就不算正受。九、 无缘慈:缘是缘取缘执,有分别执着的意思。佛的大慈悲对众生完全没有分别心,不管众生是贫穷或富有、高才或低能、健康或残障、好人或坏人、男人或女人、大人或小孩 、、、等等,一律平等摄受、平等救渡。请参阅(第 页)第二章第二节“申论 六”,可有进一步的了解。十、 生诸佛前,得无生忍:诸是虚字,可看成“之于”。做此观想,生于佛前,自然是化生生于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面前,不至于化生到别的佛前。修观大成就者(定中见境、见三尊),生于“内院”无量光明土报身佛前;修观未成就、或小成就者,生于“外院”,化佛之前。依据第十四观,上品上生者,一往生,立刻耳聪目明,而且证悟无生法忍。再依据经文,做此第九观者,不必观成就,只要舍身他世,就生诸佛前,得无生忍。可见就是上品上生。由此可见,要上品上生并非十分困难。十一、无生忍:就是无生法忍。忍是对佛法的确认、决定、安住之意。安住于不生不灭的真理实相而不动,称为无生法忍。亦认知“诸法缘起,当体性空”的道理。可再参阅第  页〔申论〕二“应时即得无生法忍”、及〔申论〕三“无生之生、生即无生”。自古以来,对于达到什么果位能得无生忍各家论述不同。大乘义章十二说:“如龙树说,初地以上亦得无生。若依仁王经及与地经,无生在七八九地。”天台观经疏说:“无生忍是初地初住。”善导大师对韦提希等人的获得无生忍,也有评注。看完本章及第四章相关的注解后,对无生法忍就容易明白。十二、授记:佛对修行人所做的记别,也就是预言。说他何时成佛、佛号叫做什么、在哪个世界成佛、佛国净土叫什么名字。 阿弥陀佛开示:假如是佛、等觉菩萨分身而来,虽第九观修成就,乃至十六观都成就,因为须回归返入本体报身,所以不会蒙佛授记;若是圣位菩萨或凡夫菩萨来的,今世修此第九观成就,则会蒙诸佛授记。十三、但观眉间白毫:可以观大身的白毫及小身的白毫,交替观想。白毫就只是一根白色的毛,可无限延伸,收回时卷成玻璃珠状。此玻璃珠中空,外实内虚;白毫本身也是中空、外实内虚。(修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就这样观眉间白毫就行。)修到第五阶段,若照上述观眉间白毫,会觉得太平淡;也会觉得只观这么简单,如何能见八万四千相好? 阿弥陀佛开示,可以根据“观佛三昧海经”,加观白毫相光:

《白毫大人相光》“如来眉间即放白毫大人相光,其光分为八万四千,支支亦八万四千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一一光色化一金山。一一金山无量龛窟。一一窟中,有二化佛结跏趺坐(此二佛可想为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并坐而不是对坐),入深禅定。声闻菩萨百千大众以为眷属。时佛窟中有诸化佛,皆放白毫大人相光,亦照十方无量世界,皆如金色。金色地上有金莲花,金莲花上皆有化佛,亦皆同号 阿弥陀佛。诸佛眉间亦放此光,其光遍照十方世界,犹百千亿须弥山共合一处。诸须弥山映现诸佛佛身高显,与山正等。是等化佛,眉间光明,绕诸化佛满七匝已,还入 阿弥陀佛眉间。此光入时,佛身毛孔,一毛孔中有一化像。一一化像,身毛孔中,化成八万四千妙像。皆是三千大千世界一时众生所希见事。是名如来八十好中,一好光明。如是八十随形好光,说不可尽。如来稍现白毫光明。、、、如是观者,名为正观;若异观者,名为邪观。”(注)众生所希见事:例如各种美好光相、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随形好、乃至无量相好、八万四千诸小相好、光明照触众生、摄受众生、佛佛相忆彼此放光互照、、、等等;可进一步参阅“观佛三昧海经”,经中具体开示佛的各种相好。根据“观佛三昧海经”,观佛色身之一切,以观眉间白毫的功德最为第一。此经说:“如来有无量相好。一一相中,八万四千诸小相好,如是相好,不及白毫少分功德。”在上一观的注解中,善导大师开示,本观经的观佛旨趣,不是观佛法身,也不是观自性清净佛性,而是 释尊指方立相,教示观佛报身。然而,此观的经文开示的光相,对凡夫刚开始修的初级阶段而言,也是“非心力所及”,亦无从着力。因此,善导大师根据“观佛三昧海经”,开示下述的“观佛三昧观法”。《观佛三昧观法》出自观佛三昧海经善导大师在“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里,教导一个更具体做观的方法。他说:依观经明观佛三昧法(出自观经、观佛三昧海经)。兹抄录如下:(修十六观法者,也必须修此观法)《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 观佛三昧观法》观 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圆光彻照,端正无比。行者等一切时处,昼夜常做此想。行住坐卧亦做此想。每常住意向西及彼圣众一切杂宝庄严等相。如对目前。应知。又,行者若欲坐(表示不结跏趺坐也行),先须结跏趺坐:左足安右髀上与外齐;右足安左髀上与外齐;右手安左手掌中,二大指面相合。次端身正坐,合口,闭眼,似开不开,似合不合。即以心眼先从佛顶上螺髻观之。头皮作金色,发作绀青色。一发一螺,卷在头上。头骨作雪色,内外明彻,脑如玻璃色。次想脑有十四脉,一一脉有十四道光,从髪根孔出,绕髪螺七匝(顺时针方向,右旋),还从毛端孔中入。次想前光从二眉毛根孔中出向外。次想额广平正相。次想眉高而长相,犹如初月。次想眉间白豪相,卷在眉间。其毛白,外实内虚,出金色光。从毛端而出,直照行者自身来。如观佛三昧海经说,若有人一须臾顷,观白豪相,若见若不见,除九十六亿那由他恒河沙微尘数劫生死重罪。常做此想,大除障灭罪,又得无量功德。诸佛欢喜。次想二眼广长,黑白分明,光明彻照。次想鼻修高直,如铸金铤(金锭)。次想面部平满,无有涡峡。次想耳轮垂埵,孔有七毛。光从毛内出,遍照佛身。次想唇色赤好,光明润泽。次想齿白齐密,白如珂月,内外映彻。次想舌薄广长柔软,舌根下有二道津液流注入咽筒,直入心王。佛心如红莲华,开而不开,合而不合。有八万四千叶,叶叶相重。一一叶有八万四千脉。一一脉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百宝莲华。一一华上,有一十地菩萨,身皆金色,手持香花,供养心王;异口同音,歌赞心王。行者等做此想时,除灭罪障,得无量功德。诸佛菩萨欢喜,天神鬼神欢喜。又抽心向上。次想咽项圆相。二肩圆相。次想两臂臃圆相。次想二手掌平满千辐轮相。十指纤长,指间网缦相。甲作赤铜色相。又抽心向上。次想佛胸前平满相,万德之字朗然。次想腹平不现相。次想脐圆孔深相,光明内外常照。次想阴藏相,平满犹如十五日夜月,亦如腹背平处无别。( 阿弥陀佛开示,可以更进一步观阴藏相如本经所开示“出金色光,犹如日轮”。)佛言:若有男子女人多贪欲色者,即想如来阴藏相,欲心即止,罪障除灭,得无量功德。诸佛欢喜,天神鬼神好心影护,长命安乐,永无病痛。次想两髀膝,膝骨圆满。次想二胫如鹿王膊。次想二足根如象王鼻。次想二足趺高如龟王背。次想足十指(十趾)长,指间(趾间)有网缦。甲作赤铜色。次想佛结跏趺坐相,左足安右髀上与外齐;右足安左髀上与外齐。次想二足下平,有千辐轮相。辐辋具足。皆有光明,遍照十方刹。从顶上下至足千辐轮相以来,名为具足观佛色身庄严功德。是名顺观。(若想更好,可以再加一次逆观,从足底观到头顶。)又次想华座法。次想华台相。次想华叶,叶叶相重,八万四千重。一一叶上,想有百亿宝王庄严。一一宝中,有八万四千光明,上照佛身。次想宝华茎八面,一一方面,百千众宝庄严,放大光明,上下俱照。次想花茎下依宝地。地上众宝,皆放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照佛身及照十方六道。亦想一切光明,照触行者自身来。做此想时,除灭罪障,得无量功德。诸佛菩萨欢喜,天神鬼神亦喜,日夜随身拥护行者,行住坐卧,常得安稳,长命富乐,永无病痛。准佛教得见净土中事。若见但自知,不得向人说。若说即有大罪,横招恶病短命之报。若顺教门者,临命终时,上品往生 阿弥陀佛国。如是上下遍观,然后住心向眉间白豪,极须捉心令正。更不得杂乱,杂乱即失定心,三昧难成。应知。是名观佛三昧观法。(注解)一、上述坐法方式叫降魔坐;若反过来,右足在左足下,左手在右手掌中者,叫吉祥坐。都是双盘。要坐就这样坐,要盘就这样盘。盘不来也没关系,退而求其次,只端身正坐即可。二、前面说过,观佛身相,以观眉间白毫功德最大。‘观佛三昧海经’又说:“设复有人,但闻白豪,心不惊疑,欢喜信受,此人亦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虽不做观亦得此益。三、千辐轮:三十二相之一。佛的手掌、足底都有一千个辐轮形状。四、万德之字:  是万德吉祥海云相,功德圆满之义,念作“万”。右旋(顺时针方向)才对。例如:1、礼敬佛右旋三匝。2、佛眉间白毫右旋宛转。3、“小经”中介绍十方诸佛称赞此经时,也是右旋列举诸佛:从东而南而西而北(而东南而西南而西北而东北)。4、弟子向 释尊请法时,也都是“右绕”三匝。总以右旋为吉祥。故,绕圈经行亦应右旋,顺时钟方向才对。“  ”字,以佛身立场来看,由底下那一横看起,也是顺时针方向。古来有作  的,错误。高丽本之藏经及慧琳音义二十一之华严音义皆作  。《万字“实相印”》千古以来,恭造佛像,都显“   ”字,可惜有人经常把它弄错为左旋。笔者显现在QQ空间上的 阿弥陀佛图像,万字也是错误的左旋。但几乎找不到正确的图像,只好暂时从权。(注:修到第五阶段,功行深时,多修亦不妨事,可加观此相。)依“观佛三昧海经”的开示:诸佛胸中,有百千光从“   ”字生(此“万”字符号,表万德吉祥海云)。一一光中,歌百千偈,演说檀波罗蜜。如是众光,演说六波罗蜜。其偈无量。行者正坐,闻无量佛皆说是法。一一化佛遣一化人,端严微妙,状如弥勒,安慰行者而做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系念故,见诸佛光。诸佛光中,说无相施,说无相戒,说无相忍,说无相精进,说无相定,说无相慧。汝闻此法,慎勿惊怖。过去诸佛,系念思维,亦闻是法,亦解是相。解是相已,不畏生死。处大地狱,阿鼻猛火,盛不能烧。虽处地狱,如游天宫。是故“   ”字,名实相印。诸佛如来,无量无边阿僧祗劫,学得此印。得此印故,不畏生死、不染五欲。、、、佛诸弟子,见佛胸相光者,除却十二万亿劫生死之罪。若不能见胸相光明者,入塔观之。如是观者,名为正观;若异观者,名为邪观。(修到第五阶段,若要更好,不妨加观此万字实相印。)五、经文中第一次提到“长命安乐,永无病痛”,第二次提到“长命富乐,永无病痛”,可见做此观想必定长命。至于安详、快乐、无病痛、富有,显义如经文之开示,隐义则是行者要修到一定程度才会显现。最好还是要先渡完近一两世的冤亲债主,而且消掉业障,成效才快。六、善导大师特别告诫,观想成就,见佛(见弥陀三尊)、见极乐圣境时,不可张扬,以免招致恶病短命之报。[佛开示:若不为名闻利养胜他,同修之间,彼此互相鼓舞激励,是可以说的。而笔者写本书弘法利生,则是不得不说。]七、诸佛报身雷同,每一尊佛的外观都一样完美,无法分辨。就以诸佛最常见的手印来辨认。(一)阿弥陀根本印:双手外缚,两中指竖起相拄,拇指交叉,宛如莲叶。(二)弥陀定印         双手交叉,两拇指伸竖指端相触,两食指中节直竖,以两食指端拇指,小指、无名指、中指六指相交叉(不是相叠)。《第十观,观音观》(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 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 释迦牟尼佛。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豪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譬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想。名第十观。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当做是观。做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白话文)佛对阿难和韦提希说:了了分明观 阿弥陀佛之后,再来应该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亦即一百六十九亿多光年。身是紫金色的。头顶有肉髻。颈项上头部圆光半径二百万公里。圆光中有五百尊化佛,像 释迦牟尼佛一样。每一尊化佛有五百化菩萨及无数天人作为侍者。全身放出的光明之中,映现出五道众生的一切色相。( 阿弥陀佛开示,身光面也是各百千由旬)。头上戴有如意宝珠做成的天冠,天冠中有一尊站立着的化佛(是 阿弥陀佛的化身),此化佛高五百公里。观世音菩萨的脸像阎浮檀金色。眉间豪相有七宝的色彩。这个豪相流出八万四千道光明。每一道光明中有无数无量的化佛。每一尊化佛都有无数的化菩萨作为侍者。这些化佛化菩萨,都能自在如意地变现出来,遍满十方世界,而且像红莲华的颜色那么漂亮( 阿弥陀佛开示,可以观佛身是金色,菩萨身是红莲花色)。观世音菩萨身上的璎珞装饰,是八十亿微妙光明。璎珞中也就是微妙光明中,可以现出一切庄严佛事。手掌呈五百亿种莲华色。每只手指指端都有八万四千种画,像印纹一样。每一种画有八万四千色,每一种色有八万四千光。这些光很柔和(不像太阳光的炽烈),普照一切众生(被照的众生感觉和煦舒适)。用这样的宝手接引众生。观世音举足时,足底有一千个辐轮的相,自然变化出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足下释出金刚如意宝华,到处布散布满(这个含义是:观世音所到之处无不吉祥如意)。其他的身相美好也都具足,和佛没有差别。只是头顶上的肉髻与无见顶相不及佛的殊胜美好。这就是观观世音菩萨的真实色身。叫做第十观。佛对阿难说:如果想观观世音菩萨,就要做上述这样子观想。做这样观想的人,不会遇到任何祸事、业障消得干干净净、除灭无数劫生死轮回的罪业。像这样的菩萨,只听闻到他的名字,就获得无量福,更何况仔细诚心观想。如果想要观观世音菩萨,先从顶上肉髻观起,其次观天冠。其余各种相,也依次序做观,要像端详手掌中对象一样,完全看得清楚明了。(下略)(注解)一、名号:观世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简称观音菩萨。二、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从头顶到脚底有16 x 10的22次方公里,亦即有16,911,889,058光年。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都是等觉菩萨,都可以看成佛(准佛),只是一线之隔而已。(但等觉菩萨尚未感应出一个佛国凈土。)三、 举身光:全身发出的光明。四、 五道:一般都说六道轮回。五道就是略去阿修罗道。因为阿修罗道可摄于天道、人道、畜生道、鬼道,所以只说五道。五、 毗楞伽摩尼宝:同于释迦毗楞伽摩尼宝。能胜一切宝的如意宝珠。六、 肉髻:照‘无上依经’所说:“郁瑟尼沙(即肉髻)顶骨涌起,自然成髻。”佛顶上有一肉团,如髻状,名肉髻。佛的三十二大人相之一是“七处平满”(含顶中平满)。可见肉髻顶面是平满的,不象长角呈尖锐状。肉髻是圆柱形。‘观佛三昧海经’提到“肉髻骨”,我们似可想成肉髻内部有一软骨或一硬骨,但外观则是不太长的圆形肉柱,状如发髻。‘观佛三昧海经’又说:“如来顶骨团圆犹如合盖拳。其色正白。若见薄皮则为红色;或见厚皮则金刚色。”这一段指头骨中央隆起(呈圆锥状、圆锥体),体积大小如合盖拳(表示有限量,不是越长越细越尖),也并非形状像双拳合盖。此圆锥状顶骨中央上端,有一肉髻(肉团、肉柱)出万亿光,光光相次(肉髻周身出光,光向四面八方而出,有垂直向上,亦有斜着向上等)都是上至无量世界。观世音菩萨位居等觉,自然有肉髻。只是其外观及光相稍逊于佛而已。〔注〕修第五阶段时,若要更好,可仔细观 阿弥陀佛肉髻放光:《佛顶肉髻光明》其光千色,色色作八万四千支。一一支中,八万四千诸妙化佛,其化佛身,身量无边。化佛顶上,亦放此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无量世界。于上方界,有化菩萨如云微尘,从空而下,围绕诸佛。此光现时,十方微尘世界诸佛,亦悉得见。此光直照诸佛顶上。诸佛放光,其光亦照 弥陀佛顶。欲观 弥陀肉髻光明,当做是观。做是观者,若心不利,梦中得见。虽是心想,能除无量百千重罪。如是观者,现身必见诸大菩萨。见菩萨故,闻其说法。闻说法故,得陀罗尼。其陀罗尼名旋忆持。如是观者,名为正观;若异观者,名为邪观。(注1)笔者在QQ空间显现的图像,肉髻的造型也是不对的,但也一样很难找到正确的,只好暂时从权。(注2)陀罗尼:译为“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即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分为四种:1、法陀罗尼,又名闻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不忘以念与慧为体。2、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不忘;亦以念与慧为体。3、咒陀罗尼,依禅定发秘密语,简称咒、明、真言、密语、咒语、或径称陀罗尼,有不测之神验;以定为体。4、忍陀罗尼,于法之实相安住;以无分别智为体。〔但陀罗尼经常单指咒陀罗尼。〕  “旋忆持”表示容易记忆受持。简单讲,就是听闻菩萨说各种法,而都容易懂,立刻受持不忘。七、 天冠:殊妙之宝冠,非人间所有,故名天(冠)。此天冠全部置于头发上,底部没有遮盖到额头(没有把额头上的头发全部掩盖)。天冠是如意宝珠所构成,各个宝珠发出灿烂的光明;天冠顶面呈斜坡状(配合头骨隆起),斜坡顶端高度至肉髻(肉柱)的底部,冠顶中央处有圆形空间可露出肉髻。肉髻出万亿光,一直到上方无量世界,光中有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此立化佛立于团圆正等的莲花座上,莲花座不必与肉髻接触)。八、 无见顶相:根据观佛三昧海经,佛顶肉髻出万亿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无量世界,诸天世人,十地菩萨,亦不可见(无人能见光相顶点)。故叫无见顶相或不见顶相。九、 天冠中有一立化佛:观世音菩萨称 阿弥陀佛为本师(根本导师)。观世音天冠中的立化佛就是 阿弥陀佛。一般画成坐相,不如法,没照观经的开示;但总比连佛像都没有好得多。这一观是要观观世音菩萨,当然会同时观这一尊立化佛。立化佛的姿势可以是左手托着莲花,右手下垂,做接引众生状;也可以打手印“阿弥陀根本印”。天冠是用释迦毗楞伽摩尼宝做成。既是宝珠,自然是圆状。每一颗都光明灿烂。天冠顶点只到肉髻底部。观世音菩萨的肉髻也出万亿光,光光相次,上至无量世界。以一百六十九亿多光年的身量,肉髻的顶面面积自然不会太小;而立化佛高五百公里(二十五由旬),所占面积相对来讲,自然不会太大(其实只有一点点)。化佛脚下自然有团圆正等的圆球形莲花宝座。化佛和花座,端端正正立在观世音菩萨的肉髻无量光明之中央,不和肉髻直接接触(这景象是笔者有一天自然观出来的,掷筊请示,果然是 阿弥陀佛的赐予)。至于立化佛和肉髻的距离,则随着化佛与观世音菩萨之意念而伸缩,并非固定不变。观世音的肉髻跟大势至的一样,如红莲华颜色。肉髻出万亿光,璀璨明亮,正中央部分托着立化佛,化佛莲花座周边及下方至观世音菩萨的肉髻之间,盈满观世音菩萨肉髻发出的耀眼光明(而且,肉髻的光明也映透 阿弥陀佛的莲座、佛身,也上至无量世界。肉髻的光和佛身、莲座的光,各显各的,不相妨碍)。化佛本身及莲座也出无量光明,普照一切。十、 圆光中化佛:五百化佛,如 释尊。 释尊的手印中,笔者选择“释迦牟尼佛根本印”,如下图:左手安于胸前,手掌向上,右手覆其上,不接触。左为上求,右为下化。以此为报身佛说法之印;法身佛说法是以大拇指扣无名指;应身佛说法是以拇指扣食指。以说法印来称之为智吉祥印,即有说法后得智的作用,众生依此可得吉祥。智吉祥印乃 释尊的根本印。十一、以此宝手接引众生:自然是接引到极乐世界。九品往生的“上辈生”(即第十四观)的众生,就是三尊一齐去接引,由观世音菩萨手执金刚莲台和金莲花把上品上生和上品下生往生者的第八意识(藏识)置于莲台,“随同佛后”,带到极乐世界的。观世音还以大悲咒救度众生。念大悲咒及青莲手真言,念够了,能够随愿往生任何佛国净土。所有的佛菩萨里面,和娑婆世界缘分最深的是 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但也有少数的众生和别的净土缘分比极乐世界还深,所以自然求生该净土而不是求生极乐世界。他们自然会遇到别的法门,成就时,往生别的净土。比方说,有人就喜欢兜率净土,祈愿往生该净土,将来参加龙华三会。十二、不遇诸祸:按常规行事、奉公守法,则一切祸事不会发生。比方说,某处会发生爆炸,行者本来要路过,会遇到爆炸,会遭祸,但观世音菩萨就会事先引导行者的心意走别的路而避开。诸如此类,自然免掉祸事。若为了试探佛菩萨的法力,故意临深渊、履薄冰,还是会摔死、淹死;故意横穿马路还是会遭车祸;贪赃枉法还是要坐牢。(不过,死是死,若口中念佛祈愿往生极乐世界,则必定蒙佛接引而往生。所以,若好奇要试探,一定要同时念佛。)至于会发生祸事之处,为何观世音或其他佛菩萨不把那些祸事事先消灭呢?因为那是众生的共业,也是轮回的可怕之一,佛菩萨只能悲悯而叹气,不可干预。佛菩萨只能干预精进修行人的命运。因为修行人修行佛菩萨各自所创的法门时,则与祂们发的慈悲誓愿(加于此法门的誓愿)感应,所以修行人的祸事、业障、妄惑、福德等,都自然会受到“往良好趋向”的干预。十三、观世音菩萨;观音娘娘自从唐朝起,大家把观世音菩萨塑成女像(也把大势至菩萨塑成女像),膜拜了千百年。西方三圣不介意,愿意这样拜的人就继续拜女像。但是不介意归不介意,不介意只是不降罪,其本尊或分身有没有来接受膜拜可是要探究。在此,笔者指出一个重要的观念。许多观世音菩萨的造型,尤其是木雕和瓷像,头顶上都没有一尊立化佛,连坐姿化佛也没有。这是绝对错的。长阿含经二十说:“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中略)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中略)依河名河。佛告比丘,一切树木极小如车轴者,皆有鬼神依止,无有空者。”这样,我们可以了解,为何一棵树、一个大石头、乃至虚构的人物孙悟空,人们供饮食、点香膜拜,居然也能成为树头公、石头公、猴公,而时有灵验。因为有鬼神依附上去的缘故。但所求之事超过它们的能力时,就不灵了。若一段时日没有人供奉食物点香膜拜,鬼神有时很快会退走,有时会不甘心而作祟不再膜拜、不再供食的人。所以要小心,不可随便拜鬼神。“请神容易送神难”。佛菩萨的造型、图像,鬼神不敢依附。然而,观世音菩萨的造型如果头上没有一尊佛,那么,只是很普通的一个女人像,鬼神就敢依附上去让人供养让人膜拜。这时膜拜的可不是观世音菩萨,而是鬼道众生了。民间信仰有“观音娘娘”的说法,正是这个。是拜鬼神而不是拜观世音菩萨。不可不慎!若家中拜的是观音娘娘就要赶快撤换。撤换方法可以请教懂法的人,或者让本佛堂佛寺的人员去处理。一般说来,请当地的佛寺法师来撤走,放到其佛寺中就行。这些依附在观音娘娘像过活的鬼道众生能够有个落脚处,有得吃喝,甚至又能进一步闻法修行,出离鬼道,乃至往生极乐世界。至于女像的大势至菩萨,实在完全没有佛经根据。在法华经和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和三十三身的开示,其中有女身的示现。而佛经中却从未见大势至菩萨示现女身渡众生。塑造女像的大势至菩萨,虽然肉髻上有一宝瓶,却绝对不是大势至菩萨。(肉髻画成花状当然也不对。)大势至菩萨的本尊或分身,从来没进驻到女像让众生膜拜。与其膜拜不正确的造型,不如一心系念或口称圣号就好。而不管对于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造型造得正确与否,即使造得不正确,当人们膜拜时,嘴里或心里必定念诵圣号。这两尊等觉菩萨是“准佛”。观经说:“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当人们忆想、念诵这两尊菩萨(准佛)时,他们自然都会来保佑。[注1] 鬼为六趣之一,神为天龙八部之通称。有威名鬼,有能名神。金光明经文句六说:“鬼者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神者能也,大力者能移山填海,小力者能隐显变化。”最胜王经有“诸天药叉护持品”,诸天药叉之类即鬼神也。[注2] 诸天:一切鬼神合称诸天。但有时讲的是诸天界的天。须看上下文。[注3] 神道:天道、阿修罗道、鬼道,合称神道。《第十一观,势至观》(经文)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 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侧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想。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除无数劫阿僧祗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白话文)其次应该观想大势至菩萨。这位菩萨身量大小与观世音菩萨相等。头部圆光半径二千五百公里,照到五千公里。全身光明呈紫金色,照遍十方诸佛国土(包含净土和秽土)。其光到达无量无边世界(与 阿弥陀佛的佛光一样,无远弗届)。和大势至菩萨有缘的众生都能见到这光。只要见到此菩萨一个毛孔所放出来的光,就等同见到十方无量诸佛的净妙光明(大势至菩萨的身光质量和十方无量诸佛的一样殊胜)。所以此菩萨的名号叫做无边光。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众生(与大势至有缘者),令其不造恶,不入三恶道;而且也照已入三恶道而跟大势至有缘者,令其离开恶道。让大家都得到“无上力”(无上的力量)。此无上力量就是 阿弥陀佛的愿力、佛力,亦即 阿弥陀佛救度众生、让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大愿业力。 因此,众生念佛,寿终蒙佛接引而往生。所以此菩萨的名号叫做大势至。此菩萨的天冠和观世音菩萨一样,也是如意宝珠所构成;天冠顶面除了有如意宝珠外,还有五百朵宝莲华,每朵莲花也是团圆正等的圆球状。每朵莲华有五百个莲台。每个莲台都映现出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天冠顶端中央处也没有密封,留出空间显示肉髻,肉髻颜色像红莲华,也出万亿光,上至无量世界,光中有一个宝瓶,盛着各种光明,随处显现庄严佛事即 阿弥陀佛说法以及接引众生等等。(宝瓶也是不和肉髻直接接触。)其余各种身相,如同观世音,没什么差异( 阿弥陀佛开示:圆光中也有五百化佛,如 释迦牟尼佛;眉间豪相也和观世音菩萨雷同)。此菩萨举足行路时,十方世界的一切都会震动。大地震动的地方,会生出五百亿宝华。每朵宝华挺拔庄严,像极乐世界一般。此菩萨坐下来时,首先本国七宝地面一时为之动摇,然后逐渐扩展,下至金光佛国,上至光明王佛国,都震动起来。上下两个佛国之间,像微尘数无量无边的 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的分身,都云集极乐世界,充满虚空中,都坐莲华座(圆球形莲花。莲花亦可相交,部分光相重迭,但不相妨碍),演说甚深妙法,济渡苦恼的众生。这样做观,叫做观见大势至菩萨。这就是观大势至菩萨色身想。叫做第十一观。可以灭除无量劫阿僧祗次数生死轮回的罪业。这样做观的人,不再经由母胎出生受迷妄、轮回之苦,而化生于极乐世界,经常游历各个佛国净土。这一观成就后,叫做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注解)一、此菩萨名号:全称为得大势至菩萨,出自“观世音菩萨授记经”(又名“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简称为得大势菩萨、大势至菩萨都可以。以大势至菩萨之名号最常见。二、令离三途:令未入三途者,不造恶,不入三途;令已入三途者,出离苦海。(大势至菩萨的智慧光当然只照有缘众生,令离三途。如果是一切众生都离三途,三途全空,岂不是没有三途的存在!三途若不存在,哪有什么六道轮回之事。根据起世经,宇宙中无量无边的岁月里,确实存在过没有六道轮回之状况,众生命终都投生到光音天去。但那当然不是现在。)三、三途:即三恶道。畜生道众生互相啖食,经常流血,故又叫“血途”。鬼道众生经常被别人用刀杖压迫、驱赶,故又叫“刀途”。地狱道的众生恒常受苦刑,以第十八层地狱的炼火地狱做代表,故又叫“火途”。四、无上力:佛力是至高至强之力。大势至菩萨既是 阿弥陀佛的辅佐大臣,让众生得无上力,自然是教导众生念佛与佛愿感应,得到 阿弥陀佛的愿力,蒙佛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于“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也说:“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放智慧光照有缘众生,摄住其第八意识,使其不再去轮回。而且此智慧光自然会促使有缘众生念佛。前面提到‘观佛三昧海经’中佛的胸前万字实相印,放光说法说六波罗蜜。 阿弥陀佛开示:大势至菩萨放出的智慧光也说法,教有缘众生念佛。因此众生能得  阿弥陀佛接引救渡的愿力。于念佛众生寿终时,大势至菩萨与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同时来接引他们到极乐世界。)佛的愿力就是佛力之一,当然是无上力了。大势至菩萨摄念佛人归于极乐净土,因此所到之处,有五百亿宝莲花,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虽然也摄念佛人归于极乐净土,但还依众生之意愿,引导众生归于所向往的世界;因为他从千光王静住如来那里得到大悲咒之后,也发心以大悲咒救度众生。佛经说每天以至诚心念5遍大悲咒及324遍青莲手真言,祈愿往生任何佛国净土,寿终皆能如愿。(若每天念此二咒,祈愿往生极乐世界,当然也能如愿。但何必这么麻烦,直接念佛,就能蒙佛接引而往生,更简单明了;而且善导大师分判持咒往生是杂修杂行之一,念佛往生是正修正行。)五、钵头摩华:就是红莲华。经文说:“顶上肉髻如钵头摩花”,指的是肉髻像这花的颜色,比肉色还红;形状也是像发髻,不是像莲花,否则就不叫肉髻,而应该叫肉花了。坊间看到的西方三圣画像,大势至菩萨的肉髻都画成一朵花,真是“依文解义,三世佛冤”。(而画成女像,更是离谱,没有佛经根据。)六、宝瓶:形状依照第四观说的帝释瓶观想即可。依观经,宝瓶内盛诸光明,普现佛事。有人胡乱发挥,说大势至菩萨很孝顺,头顶瓶中盛的是父母亲的骨灰。这样胡说八道犯了口业大罪。没有佛经根据的,千万别自作聪明,信口胡诌。七、天冠:大势至的天冠和观世音的天冠,基本完全一样。也是如意宝珠所成。天冠顶面也呈斜坡状,顶点也是到肉髻的底部;只是天冠顶面除了如意宝珠以外,还有五百朵莲华盛开成团圆正等。冠顶中央也有圆形空间露出肉髻。肉髻呈红莲花色。肉髻也是出万亿光,光光相次,也是有直上有斜上,一直上到无量世界。这璀璨无边的光明,也是中央托着宝瓶。宝瓶高度自然不会比立化佛二十五由旬还高。宝瓶与肉髻之间及宝瓶周遭,也是一样有璀璨耀眼的无量光明(而且,肉髻的无量光明也映透宝瓶,各显各的,不相妨碍)。宝瓶和肉髻的距离也是随心所欲,随大势至菩萨之意念而伸缩变化。八、天冠顶面的莲花,青黄赤白等各种颜色都有,从最外围一圈一圈沿顶面斜坡往上,到天冠顶端为止。自然越往上的,圆圈越小。此莲花共五百朵。每一朵莲华有五百个莲台,(可观成五百莲台同时出现在莲花内;也可以让每个莲台轮流出现)。每个莲台映现十方佛国净土广长之相,这些光相映现在莲台上方处,最高者和宝瓶等高;宝瓶中盛着各种光明,宝瓶放出光明,映现各种佛事,如 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众生拜佛、闻法、念佛、绕佛、诵经、持咒、禅定、礼忏、经行等。九、度苦众生:小经说“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要说极乐世界有苦,则有两种情况勉强算是苦:1、已出莲苞,但修行所得果位尚低。以下位未进升上位为苦。三尊的所有分身都回来,演说妙法,令下证者能得上证、下位者能升上位。2、未出莲苞,无由供养于佛,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以此为苦、闷(但其他一切事情,食衣住行等,如意圆满,无忧无虑)。解苦方法,于第二章“胎宫疑城”那个小节谈过;本章第三观“地想观”的注解三也谈过。在此不重复。3、此处“度”就是“渡”,古时候同一意思。十、除无数劫阿僧祗生死之罪:无法想象的大数目叫做阿僧祗。罪业未除,则生死轮回的次数有阿僧祗那么多次。观大势至菩萨就可以除掉无数劫的时光中无数次生死轮回的罪业。十一、不处胞胎:迷妄界的人都入于胞胎才出生,此界众生都受轮回之苦。观大势至菩萨的人,下一世就不入胞胎,而是在极乐世界化生了。十二、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大势至菩萨说他自己:“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自然是把念佛人摄归极乐世界。众生到极乐世界化生出莲苞之后,经常可以到十方佛国净土去游历、供养诸佛。观大势至菩萨,自然往生极乐世界,不会往生到他方佛国。而在极乐世界修行达到某种程度的果位(初地以上)返入娑婆或他方秽土渡众生,也同时游历一切佛国净土,历事诸佛(此与 阿弥陀佛的第二十二愿相符)。《第十二观,普观》(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 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白话文)观好了大势至菩萨,接着想象自己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莲华中结跏趺坐,坐在莲台上。想象莲华合、莲华开(开成团圆正等,莲台升到正上方)。莲华开的时候,有五百色的光来照自己的身体。(花合时并不阴暗,极乐世界没有任何黑暗之处,即使在莲苞内,也是明亮开朗。花开时更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象睁开眼睛见到虚空中充满佛菩萨(只观想极乐三尊坐在莲花上即可)。想象流水(前面说的摩尼水流注花间寻树上下)、鸟(百宝色鸟:凫、雁、鸳鸯等)、树、林,以及诸佛( 阿弥陀佛的许多化身)所发出来的声音,都在演说微妙的佛法。自然的,都与十二部体裁的经义符合。出定时,所闻妙法,不可忘失。清楚明了见到禅定中所观见的一切,就叫见到 无量寿佛的极乐世界。这就是普观想。叫做第十二观。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三尊的化身都是无数无量,恒常莅临做此观想的行者身边,加以护佑。(下略)(注解)一、 莲花内也光亮开朗:在第二章的“胎宫疑城”法义中说过,怀疑佛智者(即念佛想往生而没把握往生者),须在莲苞内滞留五百岁才能出来。所以这个莲苞叫做胎宫疑城。‘大阿弥陀经’和‘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都说:“其城广纵各二千里、、、其人于城中不能得出,复不能得见 阿弥陀佛,但见其光明。”胎宫疑城里都有 阿弥陀佛的佛光照进去,一般的莲苞里自然也有佛光照进去。所以,一切莲花即使未开,里面也是光亮的、宽阔开朗的。二、 十二部经:佛经依体裁可以分成十二部类。并非佛经只有十二部。详见第四章的名相第89项(第 页)。三、 与十二部经合:和第八观的“与修多罗合”情况相同,法音与经合而不悖,自然是与行者拜读过的经相合;极乐世界的法音依各人的程度而个别显现,不会出现行者没阅读过的经之十二部体裁内容。四、 做此观的人,即蒙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恒常莅临庇护;寿终时往生,自然不在话下。《第十三观,杂想观》(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 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夙愿力故,有意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 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 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是为杂想观,名第十三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白话文)释尊对阿难和韦提希夫人说:如果至心想要生于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首先应当观想一尊一丈六尺的佛像,在池水莲华上(莲花团圆正等)。像前面所说,无量寿佛的身量无限高大,凡夫心力够不到。然而,仰仗彼佛宿世以来的愿力,只要真心忆想,必定可以成就、可以观出佛身。光只观想俗世画出来的佛像,就获得无量福瑞,何况是观想净土真佛圆满具足的身相,自然得益更多,必定成就。 阿弥陀佛有大神通,一方面能知晓众生心意,应其所求而济渡之;另一方面能随己意救渡善根福德因缘都具足的众生。能自由自在地变化、出现在十方世界。有时候变现大身,充满虚空;有时候变现小身,一丈六或八尺高。所现身形都是真金色。圆光、化佛以及莲华座(团圆正等),则于上面已经说过。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在十方世界任何地方,都与众生在一起,护佑他们。只要看到这两位菩萨的头部特征,就知道谁是观世音、谁是大势至。这两位菩萨,辅佐 阿弥陀佛渡化一切众生。像这样,掺杂观想大佛身、小佛身、真佛、化佛、圆光、花座、观世音特征、大势至特征等等,这就是杂想观,叫做第十三观。(注解)一、有意想者必得成就:字面上语意简明,是显义。读经必须知道显义和隐义。隐义是按部就班:渡完近一两世冤亲债主,消业障消到一定程度,精进修观,必定蒙佛加持而成就,能够蒙佛赐见(并非意想三两天,随便观观就能见到佛。)二、身同众生:十方世界,任何一处,做此观至心欲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观世音、大势至都和他们同在一起(在周遭保佑,而不是必定现相同的身相);自然的, 阿弥陀佛也和他们在一起。做此观有这种受益,称名念佛至心要往生者,也一样有这种受益。三、第十二观和第十三观都没有提到“会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做前面各观都必定往生,做此二观者,三尊随时在身边护佑,更是必然往生。不在话下,所以也就不必提了。《三辈九品》 《第十四观,上辈观》[第一品,上品上生](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 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 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白话文)佛对阿难和韦提希夫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可以分成九个品级。上品上生:如果有众生祈愿生到 阿弥陀佛的佛国净土,发三种心就可以往生。哪三种?(一)至诚心。(二)深心。(三)回向发愿心。具备这三心,必定生到极乐世界。又有三种众生可以往生。哪三种?(一)具有十足的慈悲心,不造杀业(众生百善以长寿为最。故五戒以杀戒为首);人天二乘小根器者,受持五戒、八戒、具足戒;大心大行大根器者,受持菩萨戒;这三类人。(二)读诵(修持)谈真理实相大乘经典的人。(三)修行六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舍、念戒、念天的人。以这样的善根功德为依据,作往生的资格,将心意回转,向着极乐世界,至心发愿要往生。认真修这样的功德,一日、二日、三日、乃至达七日,就能往生。临寿终可以往生时,此人修道不退、勇猛精进的关系,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无数化佛、十万名比丘、声闻大众、无数天人(菩萨)、七宝宫殿、金刚台由观世音菩萨拿着、和大势至菩萨到行者面前;  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耀行者,和所有的菩萨伸手接引。观世音、大势至和所有的菩萨齐声赞叹、安慰鼓励行者。行者心里高兴,看见自己乘着观世音菩萨手拿的金刚台,跟随在 阿弥陀佛的后面,一下下就到达极乐世界。一往生,立刻拜见到相好圆满的 阿弥陀佛色身;也看到相好具足的菩萨们。听闻光明、宝林所演说的深妙佛法,立刻证悟无生法忍。又一下下的时间,到达十方世界参拜供养所有的佛。在每一尊佛前,依次受到预言成佛之事。返回极乐世界,再获得无量无数的法门(包含无数咒语)。这就是上品上生。(注解)一、韦提希夫人向 释尊请法“教我正受教我思维”, 释尊讲了“定善”十三观,于修禅定中观想极乐世界及三尊。然而,众生机类不同,有人能息虑凝心入定观想;而有人没办法做到。所以   释尊进一步自动开示废恶修善的“散善”三观,说明往生的等级:三辈九品。二、上品上生者:善导大师说,这一品的都是遇到大乘法门的上善凡夫。此人临终受佛来迎,乘金刚莲台,往生净土,见佛闻法,立即证悟无生法忍,蒙诸佛授记。请注意:既是凡夫,自然很难修到大成。只要用心认真修,不必成就为菩萨摩诃萨(八地、九地、十地的大菩萨)就能上品上生。以下各品法义相同,只要照佛的开示认真修(上尽一形,下则随分),成就什么果位、不成就什么果位,都能依该品品位往生。三、发三种心:请参阅第二章第九节九品往生(第 页)。四、六念:1、念佛。2、念法。3、念僧。4、念戒。5、念舍(亦即念施,布施)。6、念天。依善导大师的开示:“专念 阿弥陀佛的口业功德、身业功德、意业功德;对一切诸佛亦如是。又一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并诸眷属菩萨僧。又念诸佛之戒(没出家受戒的人,不妨依‘楞严经’所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难作能作,(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内舍外舍内外舍,此等菩萨。但欲念法,不惜身财。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须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意也。(施舍身体骨肉器官为内舍;法布施财布施为外舍。)又念天者,即是(思维)最后身十地之菩萨,此等难行之行已过,三祗之劫已超,万德之行已成,灌顶之位已证(九地、十地)。行者等既念知已,即自思念,我身无际以来,共他同时发愿,断恶行菩萨道,他尽不惜身命,行道进位,因果圆熟证圣者,逾于大地微尘。然我等凡夫,乃至今日虚然流浪,烦恼恶障,转转增多,福慧微微,若对重昏之临明镜也。忽思忖此事,不胜心惊悲叹者哉。”(对于“念天”,笔者补充一下:声闻乘和缘觉乘,下劣者念色界无色界之天,上佳者念超越三界诸天。此二乘人皆可依持戒禅定等六度万行而得果报;菩萨乘则念第一义天佛地果德,大乘涅盘之境,而喻之为天也。)五、一日乃至七日:根据善导大师开示,应该“修此功德,少则一日乃至七日;多则上尽一形、毙命为期,无日或忘。”(不修禅定禅观,只修散心念佛的话,也应该如此。)但平日没修惯,临终是修不来的。(经文说修大乘法门,一日乃至七日,勇猛精进,即可上品上生。而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七日之内修成圣者,可见善导大师说上品上生是遇大乘法门的上善凡夫是有根据的。以下各品,也一样没有苛刻的条件。可见九品往生真是以凡夫为正机,贤圣为旁机。而假如有人修成贤圣而祈愿往生,临终能提起往生正念,当然也能蒙佛接引而往生。)六、随从佛后:经文明示,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行者乘金刚台随从佛后而往生。如果 阿弥陀佛从观世音菩萨手中取回金刚台,装着行者的第八意识(灵魂),则必须把拿着金刚台的手放在身后,行者才能“随从佛后”,但这样似乎很奇怪。可见观世音并没把金刚台交给 阿弥陀佛,而是手执金刚台让行者乘坐之后,在佛身后半步或一步,恭敬地一齐返回极乐世界。(第十观“观音观”也说观世音菩萨以宝手接引众生。此上品上生就是其中之一。) 善导大师开示:此品往生者,无“花合之障”。我们不妨观想观世音菩萨所持的金刚台是在莲花圆球的正上方顶面。往生者坐在莲台上,莲苞没有合起来,没有莲苞保护,会不会跌入太空?不会的,因为有三尊的护佑。七、弹指:弹指本有三义:许诺、欢喜、警告。这里指时间很快,像一弹指那么快,只一下下的时间而已。八、陀罗尼:见第  页(注)陀罗尼。九、九品往生的莲花颜色, 阿弥陀佛开示如下:上品上生 百宝色,上品中生 紫金色,上品下生 金色,中品上生 七宝色,中品中生 七宝色,中品下生 七宝色,下品上生 七宝色,下品中生 七宝色,下品下生 金色。阿弥陀佛又开示,三尊来迎,所站立团圆正等的莲花座,和该品往生的莲花同一颜色。至于七宝色,可以每片花瓣具备七宝颜色;也可以花瓣是纯色,整朵莲花共有七种宝物之颜色。[第二品,上品中生](经文)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 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白话文)上品中生的人,不必口读心受大乘诸经典,只要能了解甚深义理旨趣,对中道实相的第一义谛、第一义空,心里不惊疑诧异。深信因果道理,不诽谤大乘教义。以这样的修行功德作往生的资格依据,把心念回转向着极乐世界,发愿祈求往生。修这种行的人,命终时, 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其身,持紫金台的莲花,到行者的面前,赞说:“佛法法力所生的孩子啊,你修行大乘法门,了解圣谛第一义,所以我现在来接引你。”然后与一千尊化佛同时伸手接引。行者看到自己坐紫金台,合掌叉手礼拜赞叹 阿弥陀佛及所有化佛。一念之间就往生到极乐世界七宝莲池中(第八识在莲苞内,莲苞归回莲华池)。经过一夜,莲花开,行者的身体呈紫金色,脚下另有七宝莲华(此花座也是团圆正等,他站在顶面的莲台上)。佛和菩萨都放光明照触行者,行者得以睁眼明视;由于前世修行的法门,现在所听到的所有声音都在讲甚深微妙至高无上的真理(第一义)。于是下了紫金莲台,合掌对 阿弥陀佛行礼赞叹。经过七天,了悟如何修行以达无上正等正觉,立刻得不退转的果位。也立刻能飞行到十方净土参拜供养诸佛。并在那里修各种禅定。一小劫之后,证悟无生法忍,在佛面前蒙受成佛的预言。这就是上品中生。(注解)一、上品中生者:遇大乘法门的次善凡夫。临终时受佛来迎,乘紫金台往生净土。见佛闻法,经七日得不退位,经一小劫(该佛国的一小劫)得无生法忍。(注)上品中生的资格,即念佛满294,000,000声(即330,000,000的九分之八)。二、第一义:至高无上的究竟真理,指大乘的第一义空,诸法实相空、诸法毕竟空、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空。‘涅盘经’说:“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楞伽经’说:“第一义者,圣者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可通于‘璎珞经’、‘仁王经’所提到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之道路断绝,心识运行之处断灭)。”这是“涅盘”的境界。不妨参阅第二章《浄土真宗 他力念佛》[注4](第 页至第  页,含(注1)至(注7)、第三章第   页《真如三昧》《开悟见性》、第  页申论三“无生之生/生即无生”、第       页注解五“为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及第四章第一节48、49、72~87各个名相。多看几遍,对大乘佛法之极说(至极之说),会增进了解。这些名相虽不相同,却息息相关,甚至有些根本就是同一回事,只是开合不同、名相不同而已。三、心不惊动:善导大师说:“善解大乘空义,或听闻诸法一切皆空,生死无为亦空,凡圣明暗亦空,世间六道、出世间三贤十圣等,若望其体性毕竟不二(万法皆空,万法一如)。虽闻此说,其心坦然,不生疑滞(不生疑虑,也不被惊动)”。五、 法子:佛法所生出来的孩子。六、 合掌叉手:叫做归命合掌,又叫金刚合掌。双手合掌,十指伸直,左右五指末端第二节交叉,右手拇指和左手小指在外侧。七、 紫磨金(色):古时候分黄金为青、黄、赤、紫磨,四个等级。泛出淡紫色光辉的黄金,没有杂染,是最上等的黄金。[第三品,上品下生](经文)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 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白话文)上品下生的人,也相信因果道理,不诽谤大乘教义,光只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以这样的功德作资格,把心念回转,向着极乐世界,祈求往生。临终时, 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众菩萨,持黄金莲华,并且化现出五百尊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齐伸手接引,赞叹说:“大法所生的孩子啊,你的心很清净,发了菩提心,我来接引你。”行者见到这光景,立刻看到自身坐金莲华,坐好了,花合上,跟在 阿弥陀佛后面,往生到七宝莲池中。一日一夜后,莲华才开。七日内见到 阿弥陀佛。虽然见到佛,因为天眼通尚未成熟,佛的种种相好,看得并不清楚。三七二十一日后,才清楚拜见。同时听到各种声音都在演说微妙的佛法。之后,(有了神足通)游历十方,供养诸佛,在诸佛前听闻甚深妙法。经过三小劫,了悟一切法门,进入初地菩萨的果位。这就是上品下生。观想上品往生就是上辈生想,叫做第十四观。(注解)一、 上品下生者:大乘下善凡夫。临终蒙佛接引,乘金莲华,往生净土,见佛闻法,经三小劫,成初地菩萨。二、 无上道心: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三、 随世尊后:与第一品上品上生的论点一样,此金莲华仍是观世音菩萨拿着的,所以才随在佛身之后往生。第一品、第三品都是 阿弥陀佛让观世音菩萨拿着莲华。那么,第二品呢?佛开示,是 阿弥陀佛他老人家自己拿着莲华接引的,置于胸前;观世音、大势至随侍在后。四、 百法明门:明表智慧,门表法门。通达百种清楚无误法门的智慧。为初地菩萨之所修。五、 欢喜地:初地菩萨之位,了知进入此位则修行必定可以成佛,心里高兴,故名欢喜地。《第十五观,中辈观》[第四品,中品上生](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 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白话文)中品上生,如果受持五戒、八戒及其他一切戒律,不造五逆罪,也没有其他各种过错,以这样的善根作为资格,把不定的心念回转过来,向着极乐世界,祈愿往生。临终时, 阿弥陀佛与众比丘、眷属,围绕行者。 阿弥陀佛放金色光,到行者面前,演说苦空无常无我的法义,赞叹出家能够脱离各种痛苦。行者见到这光景,心里十分高兴。看到自己坐上莲华台,下跪、挺身、合掌,向佛稽首而拜。还没抬起头来就已经往生到了极乐世界,而且莲华马上就开。花开时,听闻各种声音都在赞叹四谛“苦、集、灭、道”的法义,当下就证得阿罗汉的果位,得到三种明、六种神通、八种解脱。这就叫中品上生。(注解)一、 中品上生者:小乘上善凡夫,临终蒙佛来迎,往生净土,闻苦集灭道四谛法门,得阿罗汉果。       二、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行淫、不妄语、不饮酒。妄语包括诳语(撒谎)、绮语(花言巧语)、两舌(搬弄是非)、恶口(骂人)。三、 八戒:上列五戒,加上不睡高广大床、不着花鬘璎珞、不习歌舞戏乐,共八种。亦称八斋戒。四、 以此善根,回向愿求:功德能够回向出去,善根则不能。可见“回向”讲的是把方向不定的心,回转、向着极乐世界而一往无前。笔者本此法义对九品往生都做此解释。有些佛经写“将此善根回向”,指的是修行者必有善根,而修行必有功德,既有功德,即可回向。但凈土法门不回向功德去极乐世界。对于回向的注解,请参阅第二章第  页3、回向发愿心。自古以来,许多人解释为将修行功德,不管功德大小,都回向到极乐世界,笔者不以为然。依第十八愿的旨趣, 阿弥陀佛也没叫人回向功德去极乐世界。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解释回向的法义时,也没叫人把功德回向到极乐世界。五、 长跪:两膝着地,身子端直。六、 出家:此处指出离在家之生活,修沙门之凈行。出家有二种:一为身出家,即小乘之比丘、大乘之菩萨僧;二为心出家,即大乘之菩萨居士,如维摩诘居士等。维摩经说:“我听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同经又说:“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七、 四谛:见第四章第一节13项“四圣谛”(第 页)。八、 三明六通:明、通,都表示神通。神通分为六大类: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神足通、漏尽通。[详情请参阅第四章第65项(第 页)] 有各种神奇神妙的能力。“明”则更进一步,不仅有这能力,也明白了知这能力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明白累世行业)。三明就是宿命明(知道过去)、漏尽明(现在、现世已无烦恼迷惑障碍)、天眼明(知道未来)。九、 八解脱:又叫八背舍,即八种背弃舍除三界烦恼系缚的禅定。1、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依初禅而起。2、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依二禅而起。以上二者主要为不净观,观可憎之不净色,例如观身不凈。当然舍弃。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观净色,观八色等光明清净亮洁妙宝之色(八色为地水火风青黄赤白);对这些都不起贪爱之心而舍弃;依四禅而起,刻意观净色而不染着。(其间亦须经历三禅、超越三禅,但不言依三禅而起之解脱,因为二禅以上五识皆无,三禅无眼识所起之显色,自然无贪着无解脱可言。)4、空无边处解脱(禅定功夫超越之,即为解脱)。5、识无边处解脱。6、无所有处解脱。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至此为无色界的四空定)。8、灭受想定(即受想灭尽定,简称灭尽定)。此八解脱,修成则证阿罗汉果位,从三界六道的轮回中解脱出来,不再入轮回。这是“竖超三界”的禅定,是不攀缘法。然而,有些人勤修不净观,有时会忽然生起惊怖,扰乱本心,忧惧惊恐与日俱增,有时被恶魔所摄;亦有人由于惊怖恐慌而自杀, 释尊才另传胜处观、特胜观。若不持楞严咒,不攀此神咒之缘,则修定中危险重重。但不管攀咒缘,不攀咒缘,都不是本书所要提倡的。目前在娑婆世界要修禅定禅观,就修观经的十六观法,对于一切魔事不遇、不见、不闻、不知、不受,到极乐世界后,再修无量无数的各种禅定。在那里修各种禅定禅观,都容易成就、迅速成就。我们且先坐 阿弥陀佛的大愿船,念佛、或修此十六观法,就可以“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 而往生极乐世界。[注1]笔者在此再次进一步叙述,“不攀缘法”是完全仗自力修禅定。这是千百年来,大部分修禅定者的做法。不管其功力有多高,各个阶段都有入魔的可能。如果根据“楞严经”的开示,有加修“楞严咒”则不会有问题。“楞严经”说:“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楞严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离魔事,无有是处。”大约唐朝末叶起,禅宗席卷天下,一统禅林。宋元以来,禅宗更发展出看话头参公案。修禅宗的禅定者之中,读许多佛经的人很少,持楞严咒的人当然也少。如果修禅定又持楞严咒,那么,他也是攀缘,攀神咒之缘,攀 释尊等之缘(此咒是 释尊所宣,内容涉及六尊佛和天神鬼神等等),这也应该归入“攀缘法”。笔者只大力提倡 阿弥陀佛的法门,专攀 阿弥陀佛的缘,所以不提倡其他的攀缘法。其他的攀缘法(例如持咒等)也都非常好,非常殊胜,看个人的法缘,各自选择。[注2]有人教徒众观自己内心的黑暗面,一直观到极至;有人老喜欢对信众讲述地狱状况。其实对于这些,只须有点概念就行,不必太费心。古时候有人修“坏法观”,观到惊怖、观到自杀。行者不必冒这风险。我们修定散十六观等,只见光明面,对于自身的、以及外界的“一切不善、不美、黑暗”,都不遇、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不受,而能成就修行。这是 释尊的慈悲,开示观经和观佛三昧海经;也是 阿弥陀佛的慈悲,建立一个极乐世界让我们观想,也很容易就可以“归命”过去。我们千万不要辜负这两位老人家。[第五品,中品中生](经文)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 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果。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白话文)中品中生,如果有众生,历时一日一夜持八斋戒;或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或一日一夜持具足戒,而且行仪做法上没什么缺失,以这个功德作为资格,把不定的心回转,向着极乐世界,祈愿往生。戒律好比飘香,熏染此人。临终时, 阿弥陀佛与诸多眷属来迎。佛放金色光,拿着七宝莲华来到行者面前,行者自然听到空中有声音赞说:“善男子!像你这样的善人,遵从三世诸佛的教诲,受持戒律,我来接引你。”行者看到自己坐莲华台上,莲华合起,往生到极乐世界。在七宝莲华池中,经过七日,莲华才开。莲华既开,睁开眼睛、合掌,赞叹阿弥陀佛。听闻妙法,心里欢喜,证得须陀洹果位。经过半小劫后,证得小乘极果阿罗汉。这就叫中品中生。(注解)一、 中品中生者:小乘下善凡夫,临终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经半小劫成阿罗汉。二、 沙弥戒:男子出家,在成为比丘之前的人,叫沙弥。须守十戒,叫沙弥戒:即不可杀生、偷盗、行淫、妄语、饮酒、涂饰香鬘、歌舞观听、眠坐高广华丽床座、食非时食、受蓄金银财宝。三、 具足戒:指比丘二百五十戒,或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持此戒则能具足无量戒德,故叫具足戒。四、 戒香熏修:戒律好比飘香,熏染行者。五、 须陀洹:初果阿罗汉。[第六品,中品下生](经文)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 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白话文)中品下生,未入佛道而品行良好的男女,孝养父母、博爱世人,临终时听到善知识赞扬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诸多美好殊胜,也解说法藏比丘的四十八愿。听完这些事后,没多久断气命终。在好像壮士屈伸手臂那么短的时间里,就往生极乐世界(自然是蒙佛接引,入于莲苞,到极乐世界后,莲苞归入莲华池)。经过七日,莲华开,遇见观世音、大势至为其说法,心里欢喜。经过一小劫,成为阿罗汉。这就是中品下生。观想中品往生,就是中辈生想,叫做第十五观。(注解)一、 中品下生者:未信佛法的善良的人。临终闻法而信入,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经一小劫成阿罗汉。二、善男子、善女人:佛经中时常说善男子、善女人,哪怕不是什么善良之辈, 释尊也称他们为善男子、善女人。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善字表示信佛的善根。愿意接近、听信、受持佛法,表示有善根、表示善根已经激发出来,所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中品下生的凡夫,平时不懂佛法,也不知道要祈愿往生极乐世界出离轮回,但已经是好人,更具备善根。对极乐世界的殊胜美好以及四十八愿的法义,听得进,也信得入,嘴里即使没念佛,心里必定也向往极乐世界。既然向往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这就是广义的念佛。临终念佛,效力很大,自然蒙佛接引而往生。若是听善知识讲完,并不向往极乐世界,则善根仍是未熟,还是不能往生。三、善知识:劝人进入佛道的高德之人。进一步,更指深懂佛法,弘扬正法的人。四、遇善知识:累世曾与佛法结缘,有佛缘法缘,曾信佛教,否则寿终不会有善知识莅临。假若与 阿弥陀佛缘份未熟,就是有善知识莅临教其念佛,也不会信,也不会念。以下各观遇善知识的因缘,也是这个状况。就拿本书来说,缘份未熟的人就遇不到本书;或者看到本书却不能接受本书对念佛法义所做的最殊胜的阐述。五、经文虽然没写 阿弥陀佛来接引,但一切众生往生,都蒙佛接引。即使是菩萨摩诃萨自己有神通能到极乐世界,也要经历入莲苞化生出来这个过程,才能成为 阿弥陀佛的眷属。《第十六观,下辈观》[第七品,下品上生](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 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白话文)下品上生,有些众生虽然不诽谤大乘教理的经典,但却造许多罪而不觉得惭愧。临终时,遇到善知识,为说大乘法门十二部类的佛经名字。由于听闻这些佛经名字,灭除千劫间所造的极重恶业。但还是不能出离生死轮回。这位善知识是有智慧的人,进一步教他合掌叉手,称念“南谟阿弥陀佛”。他顺从所教,称名念佛,而除灭五十亿劫生死轮回的罪业。这时候, 阿弥陀佛就派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到行者面前,赞说:“善男子,你称佛名的缘故,各种罪业都消灭了,我来接引你。”话一说完,行者就看到化佛的光明充满他的房间,非常欢喜而寿终断气。坐上宝莲华,随化佛身后,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回归莲池。经过四十九天,莲华才开。花开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齐发出大光明,来到行者面前,为他解说大乘法门的各种经典。行者听后生信、解悟,发菩提心。经过十小劫,通入百法之真性,具百法之智慧,入初地菩萨果位。这就是下品上生。(注解)一、 下品上生者:十恶轻罪的凡夫。临终念佛,灭除五十亿劫的生死轮回之罪。蒙化佛接引往生。经七七日花开,闻法发心,开始修行。二、善男子:善表示有善根的人。此处以“善男子”作为被接引的代表,并非只接引男人而女人就不接引。十一、 随化佛后:三尊的化身一齐来接引。与上品上生的情况一样,莲华不是 阿弥陀佛拿着,而是由大势至菩萨的化身拿着,行者乘上后,大势至菩萨托于胸前,随化佛身后而到极乐世界。[第八品,下品中生](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祗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 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众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花。花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白话文)下品中生,有些众生破五戒、八戒、具足戒,这样愚昧的人,又偷窃僧家的不动产(田地、住宅等)、和动产(日用品、食物之类),从事不净说法而不觉得惭愧,造许多恶业来粉饰自己。这样造罪的人,会被恶业业力牵引堕入地狱。临终时,地狱各种猛火,一时之间都烧过来。由于前世、累世的善缘,有善知识到来,以大慈悲心,为他赞说 阿弥陀佛的十力威德,又为他详细赞扬 阿弥陀佛佛光的神奇力量,告诉他念佛就蒙佛光照触,第八意识(灵魂)就被摄取住不被恶业业力牵引,也赞说守戒、得定、生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事。此人听完,信入,就除灭八十亿劫生死轮回之罪。地狱猛火变成清凉风,吹来天上的妙花。花上都有化佛、化菩萨,来接引此人。在一念之间,就往生到极乐世界七宝莲池。在莲华内经过六劫,花才开。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清净无染的声音安慰此人,为他解说大乘法门甚深经典各种法义。听完后,当时就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下品中生。(注解)一、下品中生者:破戒凡夫。临终闻佛德,除八十亿劫生死轮回之罪。蒙佛接引往生。六劫花开,闻法发心,开始修行。二、僧祗物、现前僧物:僧尼所拥有的东西叫僧祗物。分为常住僧物(不动产类)及现前僧物(动产类)。三、不净说法:一般只强调为了名闻利养而说法,贩卖佛法为了糊口或虚荣,亦称为“邪命说法”。另外还有四种:自吹通晓各种佛法、说法内容没有佛经根据、所说的法义和别部佛经的法义相矛盾无法融会贯通、不信佛经之内容。总共五种缺失。佛藏经说不凈说法者会下地狱,而无法达到涅盘。四、地狱众火烧来,只烧这个罪人而烧不到那位善知识,这事不妨看成是另一个次元的运作。五、十力:佛之十种智慧力。根据‘智度论二十五’、‘俱舍论二十九’所说:1、知处非处智力(处表示道理)。2、知三世业报智力。3、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4、知诸根胜劣智力。5、知种种解智力。6、知种种界智力。7、知一切至处道智力。8、天眼无碍智力。9、知宿命无碍智力。10、知永断习气智力。六、彼佛光明神力:念佛就蒙佛光照触,第八意识(灵魂)就被摄取住,不被恶业业力牵引,这就是佛的光明神力。临终时就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 七、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佛有五分法身,即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脱法身、解脱知见法身。但以经文释义,则简单讲,此愚人既然受戒又破戒,自然为他说戒能生定,定能生慧等等法义;也说解脱、及正确的解脱知见。当时能够不入地狱就是解脱。而真正的解脱就是出离轮回了脱生死。到了极乐世界就达到这目标。此人马上要堕入地狱,心里惶急,听完后当然信入。自然也真切期望佛的救度。1、也许会出声念佛,2、也许心里默念(念佛),3、也许只迫切想往生极乐世界,这样也是念佛(最广义的念佛)。有念佛功德,就会有本品的各种效益(也符合第十八愿的旨趣)。八、梵音声:清净的声音。[第九品,下品下生](经文)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 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白话文)下品下生,有些众生做了五逆、十恶,以及其他一切坏事。这样愚痴的人,以这么大恶业的缘故,必定会在三恶道中循环许多劫,挨受无穷无尽的苦报(先堕地狱道,报尽,入恶鬼道,再入畜生道)。由于累世善因,临终时,有善知识对他做种种安慰,为他说微妙的佛法,教他念佛(即想念阿弥陀佛、或系念阿弥陀佛、或想念系念极乐世界)。此人为苦所逼(众火烧逼、刀风解体等等),想念不来、系念不来(观想更观不来)。善知识说:“你如果想念不来、系念不来,就采取较简单的称念,口中称念 无量寿佛。要至心至意,不要间断,连续“称名念佛”满十声,称“南谟阿弥陀佛”。此人照做。由于称名念佛,每一声佛号都消除八十亿劫生死轮回的罪业。命终断气时,看到一朵像日轮一样光明灿烂的金莲华,停在面前,乘此莲华像一念之间般快速,就到了极乐世界。在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才开。花开时,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慈悲声,为他说罪相本空、各种生生灭灭、有为法无为法、罪相实相等等法义,以及除灭罪业的各种方法。听完之后,安心高兴,当场就发菩提心,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就是下品下生。观想下品往生就是下辈生想,叫做第十六观。(注解)一、 下品下生者:五逆十恶都犯的重罪凡夫。临终十念念佛,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轮回之罪。佛送金莲华来接引。十二劫花才开。闻法心安,发心修行。二、 五逆:该下地狱的重罪。详见第二章第二节六(第 页)三、 十恶:杀生、偷盗、邪淫、诳语、绮语、恶口、两舌、贪婪、嗔恚(发脾气)、愚痴(不信因果)等十种坏事。四、 教令念佛:教他想念系念佛及佛国,以便往生。不是教他困难的观想。但他还是做不来。就教他最简单的称名念佛。依据经文,这个善知识只是“善友”,不是“智者”。第七观“下品上生观”的那个善知识就是“智者”,一下就教临终者称名念佛,符合 阿弥陀佛的本愿——称名念佛而往生。那位智者善知识先说十二部经经名,是要培养临终者的大乘根器。若那位智者知道临终者只剩一口气在,连十二部经经名也不会说,以免临终者来不及念佛。五、 为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诸法毕竟空”,迷妄界生生灭灭、为恶造罪的有为法(有因缘造作的一切万事万物)都是“空无实体”。“诸法因缘生,当体即空”,恶也好,罪也好,其性本空,无有实体,不必执着。既然念佛灭罪, 阿弥陀佛化解掉往生者的罪业,只要往生后好好修行,修好了,再回入娑婆(及其他世界)救度众生,尤其救渡自己杀害的人和动物,也同时利乐众生,累积成佛资粮,则往生者可以暂时不必一直介意往生前所造的各种恶业,就好好开始修行吧。观世音、大势至从这个角度安慰此人,进而教他除灭罪业的法门,诸如念佛、持咒、各种禅定等等,此人才会“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注]“大宝积经”中,文殊师利菩萨作势执剑取佛的这段经文叙述,对“罪相”、“实相”有很好的开示。兹记录如次:   五百菩萨依宿命智,知多劫所做重罪。以忧悔故,(争入罪相)不证无生法忍。时文殊知其念已,承佛威神力,于大众中偏袒右肩,手执利剑,直向世尊欲行逆害。佛言文殊汝勿害我,若必欲害,应善害(应以行善为目的而杀害)。何以故?一切诸法如幻化,无我无人,无为谁杀而受殃。是时诸菩萨知宿罪皆如幻化,得无生忍。异口同声说偈曰:“文殊大智人,深达法源底。手自握利剑,逼持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二相。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众人心里领悟:一切诸法悉如幻化,都空无实体,佛剑一如,惟有一相(实相、空)而无二相。进而,众中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乃至无剑、无佛、无法、无僧、无有此逆罪,亦无有造逆者,岂有造逆杀佛之事!那么,往昔自己所做,如幻如化,当体即空,谈不上造逆不造逆、罪业不罪业。由此领悟,五百菩萨顿时脱出罪相,悟入实相、悟入无生法忍、如幻之理。(注)似此,虽言罪相亦是性空幻有,但却不可岔入歧途而产生断灭见的顽空。‘无上依经’说:“佛告阿难,一切众生若起我见如须弥山,我所不惧。何以故?此人虽未即得出离,常不坏因果,不失果报故。若起空见如芥子,我即不许。何以故?此见者破丧因果,多堕恶道,未来生处,必背我化。”楞伽经说:“我说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如果“空见”是顽空、是断灭之见,则无因果观念,经常造恶而沦入恶道,背离佛的教化。

(末尾经文)尔时世尊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 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     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无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 无量寿佛,及二大士。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注解)一、经名:1、此经叫做“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千百年来,都简称为“佛说观无量寿经”,更简称“观经”。2、另一名称叫做“净除业障生诸佛前”。顾名思义,修定散十六观法,能够把一切业障消得干干净净。 阿弥陀佛开示:这是消业障最好的法门。此经就是“彻底消除业障、往生极乐世界经”。善导大师说:“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观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庄严,自然不会化生到别的佛国净土。  [注1]修定散十六观时,消业灭罪很猛烈,“重罪轻报”的缘故,身体会有各种不舒服的症状产生,也经常会整天软绵绵没有体力,有时候连痊愈多年的症状都会再次(或屡次)轻度发作。不必担心,继续精进,自然会好。若实在担心,看医生治疗也行。不妨掷筊请示 阿弥陀佛,如果症状是消业障所引起,则可放心不近药石。  [注2]若在寺院多人共修,精进修行者,虽然会感觉软绵绵没体力,但由不得偷懒,自己分内的工作(杂务之类等),还是必须完成。佛菩萨很慈悲,还是会保佑加持,不会让人摊倒。而且有师长同伦的互相激励,自己也会打起精神做好分内工作。二、受持方式:1、做观,行此三昧,入定、正受依报正报的圣境。2、持无量寿佛名,也就是称名念佛。 释尊因阿难的请问而特地开示持名念佛(即称名念佛)。虽然两种受持方式都能往生,但善导大师分判而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因为称名念佛比做观容易得多。 释尊及阿弥陀佛的本意一致,都要众生称名念佛。[注]修观行者,拜读经文到“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时,不妨观想极乐世界的广长相:宝地广袤,无垠无涯;地下有无数八角金幢,出无量光明;地上有宝楼阁、宝树、宝林、宝池、宝渠、莲花、如意珠王、百宝色鸟;空中亦有宝楼阁、花幢、乐器、四柱宝幢、金刚台、宝罗网、珍珠网、杂花云、诸天宝幔,一切万物严净光丽(都是光明所成之故);三尊圣相、坐莲花座放大光明;水、鸟、树、林、光明、乐器,皆演说微妙法音、、、对极乐世界做一整体综合性的总观想。三、若“念佛者”:拜读经文的语势,应该是做观、观三尊的人。但前面说的,善导大师根据 释尊开示两个受持此经的方式而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释尊)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 弥陀佛名。”因为称名念佛比做观容易得多,所以此处的“念佛者”自然可以看成是包含称名念佛的人。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也一再强调, 阿弥陀佛的本愿也是要众生称名念佛。两尊佛的本意都是一样的。那么, 释尊为何要开示定散十六观法呢?因为是应韦提希夫人所求,教她思维、教她正受。后世众生虽也是凡夫占绝对多数,(大多数凡夫修观修不来。而本来要往生极乐世界只要称名念佛就行)但总有喜欢思维、喜欢正受的人,所以开示十六观法。(净土宗的修菩萨行,必须修禅定禅观,就是修观经定散十六观法。善导大师说称名念佛是“正行、正定业”,修观是“助业”,不是杂行杂修。)四、分陀利华:盛开的大白莲华,难得、稀有、殊胜。念佛的人,就是人中的分陀利花。因为做观念佛、称名念佛两者都是难得的人,所以都是人中分陀利花。(注)光只做观,观极乐世界依报正报,就是念佛;加上口业称名,则是双重念佛。五、善导大师判观经以观佛三昧为经宗,亦以念佛三昧为经宗;一心回愿往生极乐世界为经体。[申论]一、上品上生并非太困难1、请参阅第九观(真身观)注解九“生诸佛前”[第 页]。2、第十四观的起首经文说,上品上生者,只要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请参阅第二章第八节九品往生的注解(第 页)]3、观经又说,复有三种众生也可以上品上生,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请参阅本章第一品的注解(第 页)]由这些注解可以知道,只要那样修,就能上品上生。观经并没要求要修到超凡入圣或什么大成就。因此,善导大师开示遇大乘法门的上善凡夫,只要精进修,就可上品上生。可见上品上生并非太难。而其余各品往生,就更容易了。往生极乐世界,实在是易行道!二、应时即得无生法忍1、释尊教观之前说:“以佛力故、、、见彼国(极乐世界)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依善导大师之见,韦提希夫人在这时,所得到的无生法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凡夫于十个信位中的认知,而不是由解悟、修证完毕后而得到的无生法忍。)喜忍就是念 阿弥陀佛而生欢喜心;悟忍就是念 阿弥陀佛而悟解真理;信忍就是念 阿弥陀佛而住于正信。  2、释尊正要开示第七观华座观时, 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住立空中,让韦提希夫人拜见。韦提希夫人于 释尊开示十六观法之前已见极乐世界,现在更见弥陀三尊,善导大师判定,此时韦提希夫人获得无生法忍。(但此时获得的无生法忍,尚未究竟。) 3、释尊于依报庄严、正报庄严全部开示完毕。韦提希及五百侍女“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   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无生法忍)。”这个时候,“豁然大悟”就是开悟,开智悟理,领悟到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出轮回了生死,乃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最简易殊胜的方法。[ 阿弥陀佛开示:韦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也都在此时证悟自心佛性(见性)。但此时所见的佛性,当然未达清凈无垢。]“逮无生忍”就是获得证悟一切诸法自性空寂本来不生的实相忍智,领悟诸法一切皆空,生死无为亦空,凡圣明暗亦空,世间六道、出世间三贤十圣等,若望其体性(空性),毕竟不二。自然领悟刻下在娑婆世界的色身,实是无生之生;虽是无生之生,却是处在轮回之中。因此,厌秽欣凈,大家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极乐世界。 释尊金口从头到尾详细开示完毕,夫人和五百侍女都见到极乐世界及弥陀三尊,等同解行都完成,自然豁然大悟、逮无生忍。 阿弥陀佛开示:此时韦提希和五百侍女的开悟,都有六地以上之慧解程度;末法凡夫,去圣遥远,自己修自己证,修观大成而证悟无生忍、开悟见性者,也都最少达六地果位之慧解。(关于无生法忍,请参阅下一注解。) 三、无生之生/生即无生“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是诸部般若经所说的道理。完全明白而安住此理,叫做“无生忍、无生法忍”。俗谛叫做生,真谛却叫做无生。俗谛所说的生,本来是无生,因为所谓的生,只不过是因缘一时和合之假生而已。这种生就是基于无生之生。因为基于无生之生,所以说生即无生。(注)生、无生、无生忍,并非狭义地指人的出生、不出生之类而已,而是广义地包含一切万法(万事万物)。一切有为法的现起,都叫做生。所谓的“万法因缘生,当体即空”,亦可以“无生忍”来理解。无生忍(无生法忍)随境无量。以真谛而观,法界现象,都与有、非有、生、无生有关。诸法由因缘和合而生,由因缘不和合(或破败)而不生(或坏灭)。因缘和合而生的“生”,是性空幻有,是“非有之有”(例如风声、水声、乃至虫鱼鸟兽、六道轮回、一切非情等),亦可看成“非生、无生、无生之生”。大日经疏六说:“法从缘生,即无自性,即是本来不生。因缘和合时,亦无所起;因缘离散时,亦无有灭。是故凈虚空,常不变易。“下品下生”中所举“文殊仗剑取佛”的事,是佛要让那五百菩萨(乃至所有众生)了解“诸法因缘生,当体性空。亦即诸法实相、空无实体、如幻不实”。那些所谓的“罪、罪相”,对开悟者而言,都是“性空幻有”,自然可以看成“非有、非生、非有之有、非生之生、无生之生”,只是未开悟者不了解而已。又,“无生之生,生即无生”也和“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道理相通。(请参阅第  页第二观注九之[注2])北魏时 阿弥陀佛的化身,昙鸾大师,说:“彼净土是 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三界)虚妄生也。何以言之?夫法性清净,毕竟无生。言生者,是得生者之情耳。”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是众生在娑婆世界最后一次的生命形态“转变”进入净土之情况而已。到了极乐世界化生出莲苞(乃至未出莲苞),都是无生之生。第二章谈过,念佛往生亦符合因果律。佛要救渡众生及众生要往生是“因”;佛愿及念佛是“缘”;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是“果”。这个阶段固然是有因缘造作的因缘法,即是有为法,但到了极乐世界后,极乐世界是 阿弥陀佛清净本愿所感而成的无漏无为之世界,没有烦恼因缘之造作,不像娑婆世界的迷妄,众生起惑造业,因业受苦,由苦又起惑造业,循环不已,在六道中轮回。往生到极乐世界后,个个都是法性身。法性空寂,本就不生不灭,无生灭可言。所以在极乐世界没有因缘造作之事,是无为法,是无生之生。前生字,可看成生起、现起;后生字可看成存在。那就是“无生灭相”的“存在”。佛菩萨应化来娑婆世界渡众生,也是无生之生,因为这时的生,虽生在六道之中,却不是迷妄之生。(佛)菩萨乘愿或应化而来,也示现生死,但这个生死并非迷妄无知的轮回生死,而是事先就已经知道的情况,可以不来,而故意来,一则慈悲渡众,二则借之累积功德福慧相好,而成就佛果。非生示生,非灭示灭,所以称之为无生之生。(注:应化而来的佛菩萨,在秽土寿终时,自然会返回凈土,这自然不是轮回。轮回的人,是生生死死都沉沦在六道中,不能入浄土。任何一个佛国凈土都不是六道中的世界。)又,念佛,不管修行方法是散心念佛或者摄心念佛,只要能达到佛号“任运”而生,即“念而无念,无念而念”,随时随地南谟阿弥陀佛六字弘名圣号,都自然生起,这也是无生之生。修观修到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或无量光明土能够自然“任运”(而生),这也是无生之生。修到佛性显现(悟显佛性)、乃至悟显法界一相,也是无生之生。总之,非依因缘造作、不借加用之功,而变化出来、忽然而有、忽然而生、忽然存在的,都是无生之生。那么,法性身、真空妙有等等也是无生之生,六道轮回、性空幻有等等也是无生之生,这是怎么回事?(答)诸法毕竟空:有为无为诸法毕竟空无之义。有为法乃因缘所生,惟有假相幻用,空无自性,故毕竟空;无为法连假相幻用皆无,是智观假说名义,故亦毕竟空。无生之生本来就随境无量。也因此登地菩萨(初地到十地)所证悟无生之生的层次才会有所不同。真空妙有的无生之生是真实,可贵;性空幻有的无生之生是虚假,不可贵。修行佛法,就是要脱离六道轮回“性空幻有”的虚假,而证入涅盘“真空妙有”的真实。当然,目标是成佛,也帮助众生成佛。[请进一步参阅第  页上品中生的注解二、及注解三:即“第一义”及“心不惊动”。]四、无相与执相善导大师的第二位师父道绰大师在他的著作“安乐集”中设立问答。问曰:大乘诸经皆云无相乃是出离要道;执相拘碍,不免尘累。今劝众生舍秽忻净。是义云何?答曰:此义不类。何者?凡相有二种:(一者)于五尘欲境(五欲),妄爱贪染,随境执着。此等是相,名之为缚。(二者)爱佛功德,愿生净土。虽言是相,名为解脱。何以得知?如‘十地经’云:“初地菩萨尚自别观二谛(真谛、俗谛),励心作意,先依相求,终则无相,以渐增进,体大菩提。尽七地终心,相心始息。入其八地,绝于相求,方名无功用也。”是故论云:七地以还,恶贪为障(贪执不良事物则成障碍),善贪为治(贪执善法真善则可对治障碍)。八地以上,善贪为障,无贪为治。况今愿生净土。现是外凡,所修善根,皆从爱佛功德生,岂是缚也!故‘涅盘经’云:“一切众生有二种爱,一者善爱;二者不善爱。不善爱者,唯愚求之。善法爱者,诸菩萨求。”是故‘净土论’云:“观佛国土清净味,摄受众生大乘味,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毕竟主持不虚作味。”有如是等无量佛道味。故虽是取相,非当执缚也。彼净土所言相者,即是“无漏相”、“实相”相 也(是 阿弥陀佛无漏之真心所流出故也)。(注解)1、依佛经所言,圣位的七地菩萨修行都还须执相;达八地才不可执相。2、外凡:刚刚闻教起信的人,初信至十信位,称外凡;内凡则是快要进入圣位的人,十住、十行、十回向,即三贤位者(共有三十个位阶)。3、一切凡夫(外凡及内凡)必须执相修行,尤其应该:执 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无漏相”、“实相”相!4、执“无漏”相、执“实相”相,就是攀缘,攀极乐世界以及 阿弥陀佛的缘。这是本书第三章(及第二章)的根本依据。5、通常听闻法师说法,常叫人不要攀缘,不要执着,要放下。不要攀缘指的是不要攀五欲六尘之缘、不要攀俗世之缘;不要执着指的是不要执着五欲、妄爱、贪婪、嗔恚、愚痴等;要放下也就是要放下这些三毒五欲六尘十恶等。并非对极乐世界正报依报叫人别执着、别攀缘、要放下。(据笔者所知,弘法的高僧大德没细说,初机行者经常不太懂。所以特地在此阐明。)6、十地经明确开示,七地位以下者要执相,也就是要攀佛缘。修行(禅定禅观)从“念佛定”开始,也就是攀佛缘,有所依怙。念佛定简单地说,就是念佛念到入定;若严格地说,念佛定则应该依‘观佛三昧海经’说的“观佛身相毛孔光明示现各种殊胜美好”;以及‘观经’说的“于念佛观佛中见 阿弥陀佛(及见十方一切诸佛)”。这都是攀缘法,攀佛缘。修观经十六观法及三昧海经观佛三昧法门,都是执相攀佛缘,都是“依教奉行”。(持咒也是攀佛菩萨的缘,当然也很殊胜。但在此不详谈。)古时候常有人修禅定修到走火入魔,由于自认上根利器,多从“无相”入手,而不修攀缘法。小幼童不太会走路,就不仰仗父母的扶持,就直接跑、跳、蹦,摔得鼻青脸肿,理所当然。可惜古时候无知者以盲导盲,或者魔军渗入佛门,力倡别读佛经,许多人不察,都受害了。7、笔者早年在半夜里蒙佛放光照触、也梦见佛金身出无量光明,若是执着无相,修不攀缘法,“魔来魔斩,佛来佛斩”,就必须不执着瑞境瑞相,而把这些瑞境瑞相都斩掉都排除。笔者修的是攀缘法,正是应该高兴有此瑞境瑞相;若把这些瑞境瑞相斩掉,岂非太可惜了。观经一再教示“闭目开目,皆令明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可见必须(见境)见相、执相,也就是必须执着、攀缘。‘观佛三昧海经’还说:“若心不利,于梦中见(这是对初机而言)。”可见,梦中见佛见境是 释尊所允许的、所开示的。这是此法门的旨趣。若是把这些相统通斩掉、统通排除,那还修什么修!不喜欢取相不喜欢执相的人,就不应该修观经及观佛三昧海经的法门。修行观经的三昧,修成就者,于禅定禅观中,见 阿弥陀佛、见无量诸佛,蒙诸佛授记。这是第九观经文的开示;经末又开示,现生得见无量寿佛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今生尚未寿终,就能觐见三尊,是无上的荣宠,不也是莲友们的期望吗!修不攀缘法的人,都告诫信众不要攀缘、不要分别、不要执着、不可求神通、不可求感应。然而,法门不同,旨趣不同,历程不同、成效不同。‘楞严经’说:“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如果修的是攀缘法,就不必理会“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无相离念”的说法;反倒是要时时刻刻攀缘,攀佛菩萨的缘;要时时刻刻分别正观邪观;要时时刻刻执着于做观中见境。至于求感应、求神通,前面说过,修行不到位,求也求不来;修行到位了,自然发通,推也推不掉,而且不必推掉。且别说人停在半空中,半身出水,半身出火;或者左胁出雷,右胁出雨;或者伸手扪住日月,这么惊世骇俗的大神通,就是只具备小宿命通(通晓过去数世行业)、或者小他心通(一眼能看出对方存心善恶)、或者小小阴阳眼,能见鬼神,但不能见佛及菩萨摩诃萨,甚至连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就见不到了。虽然如此,这样也都是深厚的禅定所激发的神通。一旦发通,不必推却。前面说过,用来渡一般大众,更加方便。运用神通为人排难解忧指点明路比说破唇舌还容易让人信服。虽说“神通渡凡夫,正法渡学人”,信众绝大多数都是凡夫,学人没几个(学人就是初果、二果、三果阿罗汉)。就算他是学人,师父(老师)有神通也不妨碍传法给他。大部份的佛经都开示“未曾有”(即不可思议之境、神通之事、神通之境)。 释尊的弟子中,有大神通的人,非常多。我们不必害怕获神通,不必排斥神通,只要不沉溺其中,也不用来做坏事就好。倡言不可有神通的人不是被误导,就是累世根性太差,自己神通修不来,就借口不可有神通。当然,假使用神通敛财、惑众、骗色行淫(美其名为双运合修),那就是造恶业,必定受恶报。(倡言双运合修能够证大果位、证大菩提、甚至证得佛果的,绝对是“附佛外道”。)假若神通只用在正途,则绝对没有问题。善导大师一辈子都在显神通,每念一声佛号,就放出一道光明让凡夫看到;但他也一辈子都乞食为生、一辈子从未抬眼看女人、把受供奉的钱财布施给寺院常住等、一辈子恪守清规戒律、一辈子显大慈悲。有真才实学,德高望重,具备神通稍显神通又有何妨![注]假设善导大师不是念一声佛号,口中出一道光明让信众得见,则他说的“由于欣净厌秽而自杀时,念佛亦能蒙佛接引而往生”,恐怕也不会有人相信;他所教导的其他法义,也不会受到如此的尊崇。( 阿弥陀佛允杯确认笔者这个说法。)修行必须先跟定一位善知识,不可在初级阶段就到处乱攀世缘,拜好几位师父,既学“攀缘法”,又学“不攀缘法”,搞得互相矛盾,莫衷一是。等修行一段时日,有能力分析了,具备择法菩提分,对法门有择思力时,再决定是否改修或加修别的法门。菩萨摩诃萨应化(或分身)而来者,自然能够兼容并蓄,修攀缘法及不攀缘法,两者都成就。但也必须先修其中一种,有一定程度的成就之后再修另一种。而修行次第则应以攀缘法为先、执相为先,成效较快。五、修道用功轻重与获报真伪‘安乐集’又说:若欲发心归西者,单用少时礼、观、念等,随寿长短,临命终时,光台迎接,迅至彼方,位阶不退。是故‘大经’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若不毕至灭度更有退转者,不取正觉。”此方(娑婆世界)多时具修施、戒、忍、进、定、慧(修六度),未满一万劫已来,恒未免火宅,颠倒坠堕,故名用功至重,获报伪也。‘大经’复云:“生我国者,横截五恶趣。”今此约对弥陀清净刹(对极乐世界而言),娑婆五道,齐名恶趣。地狱饿鬼畜生,纯恶所归,名为恶趣;娑婆人天,杂业所向,亦名恶趣。若依此方修治断除,先断见惑,离三途因,灭三途果;后断修惑,离人天因,绝人天果。此皆渐次断除(由下往上,竖的方向),不名横截。若得往生弥陀净国,娑婆五道一时顿舍,故名横截五恶趣者,截其果也(从横的方向截断五恶趣,不是从竖的方向超越三界六道);恶趣自然闭者,闭其因也。此明所离。升道无穷极者,彰其所得。若能作意回愿向西,上尽一形,下至十念,无不皆往。一到彼国,即入正定聚,与此间修道一万劫齐功也。(注解)1、在娑婆世界修六度万行要一万劫以上才能免掉“火宅”之苦。(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好像是一所被火烧着的房子一样,人们住在里面,毫无安乐可言。)未出火宅,即未出三界者,颠颠倒倒坠堕六道之间受苦。虽然使了极大力气修行,所获得的果报却是虚伪的、受苦的,不是真的离苦得乐。(这里所说的一万劫,是行文方便,其实不只一万劫,而是二大阿僧祗劫,无量无边的岁月。)修二大阿僧祗劫才达七地菩萨位,阿罗汉之慧解与七地相当。在娑婆靠自力修行,达七地或阿罗汉果位才能出轮回了生死。2、五恶趣:指五趣、五道。趣是去处去向的意思。六道轮回中,省掉修罗道不提,就是五道。不管是五道也好,六道也好,相对于极乐世界来讲,都是恶道。人道、天道本来可以算是善道,但由于仍然有苦,还在轮回,所以还是列入恶道。3、《横截、竖超》“竖超”:一般说来,净土门以外的修行,以禅定最为重要。禅定功深,达最高境界,才能获大菩提、证大涅盘;至少必须修好灭受想定,才能出轮回。这些法门一般都是仗自力修行,所谓的“不攀缘、不执着、不取相”(若是智者,如法修行者,就会攀缘,加修“楞严咒”,过程中才保证不会入魔,而且禅定成效更好)。而这类自力的禅定,是“竖超”。从竖的方向,往上突破,超越三界六道,而出离轮回了脱生死。也就是修行、修定,修到超越三界六道,不再投生到三界六道中来。在此,就必须略谈这类禅定与三界结构之关联状况。请先参阅本书(第 页)第四章第一节第17项注-3-“三界简表”及第18项 “三千大千世界”,先明白一个大千世界(即三界)的基本结构: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其上就是六欲天,到此为止是欲界(当然含三恶道)。在六欲天之上覆以色界的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个小世界,上覆以色界二禅三天,为一个小千世界。集一千个小千世界,上覆以色界三禅三天,为一个中千世界。集一千个中千世界,上覆以色界四禅九天及无色界四空天,为一个大千世界。色界共有十八层天,无色界有四层天。今世禅定功夫到达哪一层天的境界,下一世就投生到那一层天。禅定功夫“超越”无色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则下一世就不再投生三界六道而了脱生死出离轮回了。这个状况就是“竖超、竖出”,垂直方向的超越三界六道、出离轮回。有人比喻为:在竹节中,一节一节往上突破。“横截”:‘大经’说:“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只要一心一意要往生,则修观经定散十六观法(观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或者依第十八愿的旨趣修行(称名念佛)、或者依第十九愿的旨趣(修六度万行)、或者依第二十愿的旨趣(植众德本)而修行,统通必定往生安乐国(极乐世界)。这个往生的方式不是像突破各层天界那样,竖的方向一层一层往上超越,而是“横里越出,截断轮回”截断五道轮回(五道轮回通常广说为六道轮回),所以叫做“横截”五恶道、“横截”五道轮回、六道轮回。“横截”也可以说“横超”、“横出”,都是直接往生极乐世界。[注:只要真心切愿,修观经定散十六观,或摄心念佛,乃至于只是散心念佛,都直接往生极乐世界的报土。极乐世界没有化土,固然有边地懈慢界胎宫疑城,那也只是一个比喻。这些法义都在第二章里,详细论述了。]竖超之后,成就阿罗汉果位,慧解能力相当于七地菩萨(通常至此已修二大阿僧祇劫),要修成佛果,还有很长一段路好走(亦即再修一大阿僧祇劫)。横截之后,到极乐世界,也不是立刻成佛,而是亲炙 阿弥陀佛的教导,成就果位后(最少达初地后),回入秽土利乐众生,累积成佛资粮。而仰仗 阿弥陀佛的愿力,必定得大菩提、证大寂灭、大涅盘,进而修成佛果。阿弥陀佛开示,让笔者注明,修观经定散十六观法,禅定功力深厚者,也会经历“竖超三界”,而寿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至于“竖超”的过程中,不必深究、不必感受、不必执着哪一个阶段有什么样的心行,即不观心行生灭、不做八背舍等等,只全神贯注在观境上,没有其他任何心行,直到大成就。而大成就后日常继续修观中,除了观境出现以外,也不会有什么心行。这也就是前面说的,修这个禅定禅观,是坐飞机、坐太空飞船,地面上无论有什么坏人、坏事、好人、好事,一概不遇、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不受。至于散心念佛的行者,没有定功,就十足的“横截五恶道”,寿终蒙佛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而修观经法门定功不深厚的行者,也会经历竖超欲界、色界等,但尚未修到竖超三界就寿终的话,同样“横截五恶道”蒙佛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六、极乐世界的光明,超过日月的光明下列各种光明都胜过日月之光明,更何况相加相乘,相得益彰。这些光明,自然十分和煦,不会令人灼伤。1、第二观水想观,地下宝幢发光,如亿千日,不可具见。2、第四观宝树观,每一位童子(菩萨)都以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做璎珞,犹如和合百亿日月。3、大经说:一一宝花,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耀日月。4、大经四十八愿的第十二愿说:阿弥陀佛光明无可限量。5、大经第二十七愿说:国中人天、一切万物,严净光丽,无能称量。而娑婆世界的太阳光能够称量。6、大经第二十八愿说:道场树,无量光色。七、本书阐扬之禅本书阐扬的定散十六观加上观佛三昧观法等,主要是根据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此疏节录自“观佛三昧海经”以及大师对“观经”的注解),不属于一般所说“如来禅”、“祖师禅”的范围。在此对如来禅、祖师禅做一简单解释:1、如来禅:楞伽经说:“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南北朝时,禅风鼎盛,都遵循当时印度佛家禅定的路子,各有师承特色,也都以佛经作根据。各宗派所依据的佛经,不尽相同,但都是 释尊所说的禅定方法,叫做“如来禅”;在中国特指天台宗、华严宗等的禅。一般都以无相离念的义趣修禅定,绝大部分的人都没依观经而修。容或偶尔有人依观经而修,也都不得要领,难得成就。2、祖师禅禅源都序上一曰:“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凈,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来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凈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此以如来禅为至极之心法,达磨所传之宗旨名。唐仰山初立祖师禅之目,以祖师禅谓达磨所传之心印,以如来禅为未了之名。(注:未了指的是教门所传之禅法,未达究竟。)禅宗行者说菩提达磨东来,传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他是印度佛教禅宗第二十八祖,是中国禅宗初祖。禅宗行者认为此法是 释尊“教外别传”(“以心印心、不立文字”);为了与“如来禅”的宗派做区别,禅宗门人称它为“祖师禅”。禅宗发展到唐朝中叶末叶之后,强调“圣谛第一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讲求参究而悟,以至于大约唐末开始,许多禅宗行者几乎完全不读佛经,只是参公案、看话头(有禅宗大修行人说这是“以毒攻毒”的方法)。这当然不是 释尊所传的方法;也不是古印度禅宗初祖大迦叶尊者、二祖阿难尊者等二十八位祖师所传的方法。就连中国禅宗初祖达摩(达磨)到六祖慧能(亦作惠能),也没有人传这个以毒攻毒的方法。菩提达摩教导徒弟,应该以‘楞伽经’验证修为。他并非不读佛经。后来禅宗虽然标榜不立文字,但中唐以后,公案话头就堆积如山。文字禅、口头禅之外,唐朝末叶曹洞宗的正觉禅师为革除弊端,还创立‘默照禅’,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均不小。因为人性贪图速成,贪图不劳而获,禅宗的口号“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太诱人,绝大部分信众误以为可以不阅读深奥难懂的佛经,很容易就能见性,而见性就成佛。(实际上见性只是“始觉”的状况之一,并非“究竟觉”,尚未成佛。)其六世祖慧能法师更强调“顿悟”、“顿见佛性”,影响非常深远。所以我国唐朝中叶末叶以来,只要提到禅,十之八九讲的是禅宗的禅,可以说禅宗大致上席卷天下,一统禅林。因而我国佛教就逐渐禅宗化了。(注)默照禅:默照是其修习的关键。默,指意言绝虑,离任何概念、二元化的分别;照,指灵明常照,不堕昏沉、沉没。正觉禅师着有‘默照铭’,其中说:“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廓然,体处灵然。灵然独照,照中还妙。露月星河,雪松云峤。晦而弥明,隐而愈显。”他还在‘坐禅箴’中有所论述:“佛佛要机,祖祖机要;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不触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对缘而照,其照自妙。其知自微,曾无分别之思;其知无偶而奇,曾无毫忽之兆。”正觉禅师强调修习时,默、照心须平等,不可偏废。如果照中失默,便见侵凌;如果默中失照,浑成剩法。临济宗大力提倡看话禅的宗杲禅师,斥默照禅为“邪禅”。但默照禅的影响却很深远。不过,行者请注意,‘默照铭’和‘坐禅箴’的论述,都迂僻晦涩。行者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行,不必花时间精力加以推敲。默照禅和观经十六观法是不一样的。[注1]禅宗又名佛心宗,以觉悟佛心为禅之体。佛心是什么?就是如来之心、觉悟之心,也就是心的自性、诸法实相、如实之道、真如之道、真空妙有。顿悟入道要门上曰:“无住心者是佛心。”佛心,也可以简言之,众生本具之一心,大觉之妙体。所以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人心之性即佛性,发现佛性称之为成佛。自性,对非情而言则为法性,万法皆然之本性;对有情而言则为佛性,即大觉之妙体。分证而得,故有小悟、大悟、大彻大悟之区别。十足证悟了,就得大菩提,如同佛得大菩提一样。中峰录五下曰:“禅何物?乃吾心之名也。心何物?即我禅之体也。(中略)惟禅与心异名同体。”禅宗初祖达摩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后来禅宗更发展出一句口号:“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本来明心和见性是一体,是一件事,就像“开悟见性”一样,开悟和见性是一件事。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口号却误导凡夫,使人着重见性成佛这四个字,认为见性,见到自心佛性,就是成佛;更加上受“顿悟”、“顿见佛性”的诱惑,于是很多人就不读佛经,只注重参话头、看公案,希冀“顿悟”、“见性成佛”。其实,连禅宗行者的‘禅源诸诠’也说:“若远推宿世,则唯渐无顿。今顿见者,已是多生渐熏而发现也。”(注)禅宗真正有修行的人都明白不是见佛性就成为“福、慧、相好”都圆满的究竟佛,都不会被误导。只可惜凡夫钝根中根占绝对多数,别说大彻大悟,连初步“见自心佛性”的人都很少。而由于佛教禅宗化,佛经的流传,就越来越少。关于见到自心佛性(经常简称见性),修行中,有些人很快就见性;有些人一辈子都没见性。而很快(或不太快)见性所见到的佛性,是否就是清净无垢的佛性呢?不是,那都只是含藏业因种子的藏识而已。若见到的是清净无垢识、清净佛性,则已成佛了,只有佛的第八识是完全清净无垢。禅宗标榜的明心见性,以及其他宗派主张的开悟见性,本来都是指证悟诸法实相、真如之道、法界一相、法界圆融、得大菩提,而不是只简单地见到自心的佛性而已。根据大般涅盘经,十住位者少分见性,十地位者明见佛性。当然都未成佛。修行修到见性之后,还得要经过很长很长时间的精进才能成佛。“三祗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成佛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大家都知道,下一位来娑婆世界示现成佛的是弥勒菩萨,不是其他任何人。)(注1)“宗门”本来是诸宗的通称,后来禅宗自赞为宗门,因此称其余各宗为教门,所以有“宗门、教下”的说法。‘楞伽经’说:“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祖庭事苑’说:“宗门谓三学者莫不宗此门。故谓之宗门。”‘正宗记’说:“所谓吾宗门,乃释迦门一佛教之大宗正趣、、、乃知古者命吾禅门谓之宗门,而尊教迹之外殊是也。”这是自诩自捧的言说。中国的禅宗,自认 释尊教外别传,把最上乘的禅法心要,传给大迦叶尊者,故自封禅宗为宗门。其余各宗派比较注重教理教义的阐释,故称之为教门(但仍然必须修禅定的,只是和禅宗的修法不一样而已)。实际上,依据 阿弥陀佛的开示,古印度禅宗的教理是基于‘楞严经’说的“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其他如璎珞经、维摩经、仁王经等,也都有提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都指的是最广义的见性、见法界本性、证真如道、证实相道,也就是得大菩提、证大乘涅盘。禅宗门人说初祖达摩大师东来传法,提倡“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显然此处所说的性,就是法界本性,而不是修行人的佛性。达摩大师并没说 释尊有什么“教外别传”、有什么“宗门正法”。 丁褔宝居士编写的“佛学大辞典”中说:“释门正统三曰:禅宗者,始菩提达磨,远越葱岭来于此土。初无不立文字之说。南泉普愿始唱别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注2)笔者十分认同“教外别传”,就是佛教导的以外别乱传。要传就要传佛所教的法门。“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是魔说。”传法时必须注明出自何经,以昭公信,让别人能够验证其真伪。(注3)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指的是究竟之真理、不可思议之境界。言语之道断而不可言说,心行之处灭而不可思维。璎珞经说:“一切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维摩经说:“一切言语道断。”仁王经说:“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法性、真际、真实、真如、实相、涅盘、、、等等,都是同质异名,是不可思议之境界。这些指的都是果,并非指因和缘,不是指修行的过程。如果修行中,当师父的都不立文字不做言诠,徒弟们怎么能懂? 释尊传佛法,也做了四十九年的身教和言教。祂老人家也从来不故作神秘或故弄玄虚,更不会打哑谜让人一头雾水。(注4)关于禅宗的“祖师西来意”,初祖达磨自西天来此土传禅法,究竟意思如何?探就此意思者,即探就佛祖之心印。五灯会元(赵州章)曰:“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碧岩十七则曰:“僧问香林,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林云:坐久成劳。”同二十则曰:“龙牙问翠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微云:与我过禅版来。牙过禅版与翠微。微接得便打牙。云:打即任打,要且无祖师西来意。”这些例子,其答话完全不对路、文不对题,行事也没有逻辑。禅宗的答话文不对题,是要直指本分,不做解义训文。有时是要让信众接一“转语”而开悟,但往往让信众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莫名其妙。更有甚者,信众智慧不够,误解其意,因而受害。例如赵州禅师释从谂说:“老僧念佛一声,漱口三日。”又说:“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害得许多后进全仗自力修行,不念佛,以念佛为不才、为下根。像这样子,不懂得“内证法乐自受用”,应该内敛,不应该胡言乱语以至于误导众生甚至断人慧命。实际说来,言行古怪的人,智慧及成就也是有限。(姑且不探究是否魔众故意来戕害众生。)禅宗那些无意味语以及荒诞不经滑稽突梯的行为,都只是要凸显一个主题:不立语言文字(不落言诠)。这些古怪不合逻辑的言行,都是古代所谓的高僧大德自创的,都不是 释尊所教的。达磨来东土的用意,其实很简单,不外乎要传佛法,弘扬当时印度的禅宗法门。本小节一开头就说,是要探究(弘扬)佛祖之心印。只是在中国,传到后来,强调不立文字不落言诠,就搞出莫名其妙的情况。有些人乱参瞎修,搞得走火入魔。信佛教修佛学,搞成一辈子都在瞎转,甚至走火入魔,实在令人惋惜。如果有人进入禅宗或其他宗,乃至于没有进入任何宗派,修行很久而尚未得力,不妨详读本书,必有大益。若只想出轮回了生死,就把握第二章念佛往生的法义而念佛就行。若还想修禅定,则依第三章,任选一个适合自己的法门来修,修行过程中,都不会走火入魔。精进修,修行到位就能大成就。(注5)本来禅宗见性的修证方法:禅宗的禅法,祖祖相传,在中国发展到第五世祖弘忍之后,分裂为南、北二宗,所谓“南顿北渐、南能北秀”。北宗神秀继承了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禅法,用‘文殊般若经’所说称念一佛名字入一行三昧之道,作为安心见性的门径。其修习要领是:“宁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修习时,端坐净心,称念一佛名字,待心定念寂,注意“内观”寂定之心,追究心是什么,然后引心意朝十方远处、极远处、乃至遍宇宙“外照”,用以内证无边际、无内外的空寂心,认此为自己佛性。、、、笔者写出这一段的内容,目的是要让一般修佛的人知道,禅宗的修行,本来也读佛经、也念佛(不特定念哪一尊佛);而且也“观照”(觉照、鉴照)自己的佛性(只是以自力观照,没有借助佛力,没有攀佛缘)。那时禅宗行者的念佛,只是藉以入手修定,与净土宗专念南谟阿弥陀佛要往生极乐世界的旨趣不同。也与本书本章阐述念佛做观修“真如三昧”证悟佛性善巧方便的方法不同。后来,禅宗的宗旨,发展到“不拜佛、不立文字,以用音声语言为执相,舍弃万善诸行住空见”(五台法照大师语),以至于认为入定中若有佛号生起,也看成是生起杂思妄念。古时候有些朝代,许多禅徒腹空心高[明朝云栖祩宏大师〔莲池大师〕语],既不读佛经,也不念佛(有些没智慧的人甚至还遵循甚或主张“念佛一声,漱口三日。”)禅宗于唐朝末叶一统禅林,禅宗门徒逐渐盛行参公案看话头,绝大部分禅徒,不读佛经,以至于三千多部佛经中,流传的并不多。当然这跟许多佛经内容深奥难懂也有关系。现代,已有禅宗大修行人(例如第二章第  页[注4]提到的那个道场之住持及其入室弟子)倡导研读佛经,也提倡辨证法义,破邪显正。(注6)关于“拈花微笑”的公案,近一千年来,许多人以它为荣,经常引用。南宋有一位比丘叫做悟明法师,在他所编的‘联灯会要’之迦叶传中记载:“释尊于灵鹫山登座,当其拈花默然之际,大众俱不解其意,惟独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释尊乃当众宣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个传记是出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经文说:“、、、与大比丘八万人俱。尊者舍利弗、、、观世音菩萨、阿逸陀菩萨(即继承下一任佛位的弥勒菩萨)、行愿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尔时世尊、、、告诸大众,我不久当般涅盘,诸大众意有欲问法,自恣为问、、、尔时娑婆世界主大梵王以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花,捧之上佛,退以作礼,而白佛言:‘释尊今佛,已成正觉五十年来种种说法、种种教示,化度一切机类众生,若有未说最上大法,为我及末世行人,欲行佛道凡夫众生,布演宣说。’、、、尔时如来受此莲花,无说言语,但拈莲花入大会中。八万四千人天时大众,皆止默然。于时长老摩诃迦叶见佛拈花示众佛事,今即廓然,破颜微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付嘱摩诃迦叶。言已默然。”这些内容有许多不合理之处,兹列举几个:-1-此决疑经中, 释尊说“、、、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这样的话,实在与诸经相违背。真是瞎掰胡扯。会中的任何一位等觉菩萨,都还没成佛呢,更何况凡夫!如果有个法门能够让凡夫成佛,则 释尊讲经开示三贤十圣等觉这些果位,岂非太多余了?岂非浪费唇舌四五十年? 释尊自己也不是示现凡夫成佛的。 释尊的言教身教都没有凡夫成佛这回事。   -2-‘莲灯会要’迦叶传的引述中,刻意略去“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这些字句。-3-位阶阿罗汉(比丘)的大迦叶尊者,慧解能力只等同七地菩萨。他懂,而比他高明的那许多与会八地、九地、十地菩萨、等觉菩萨却反而不懂?!等觉菩萨的弥勒、观世音、普贤、文殊、(以及海德菩萨、无尽意菩萨、、、等)都不懂,实在很奇怪。这些等觉菩萨如果要装不懂,都必须像许多经中所交代的“承佛圣意、或承佛神力而、、、(显神通、装不懂等等)”。这部经里没这回事。-4- 等觉菩萨们会由得 释尊付嘱给一个阿罗汉而不自己出来承担如来家业吗?绝对不会!-5-释尊示现涅盘时,讲‘大般涅盘经’。经文明示会众中并无大迦叶尊者(也没有阿难尊者)。阿罗汉位阶的大迦叶尊者是在 释尊涅盘入棺后,无论如何都火化不了,等他回来, 释尊让他见最后一面,才以大悲力从心胸中火踊棺外。渐渐荼毗经于七日,焚妙香楼尔乃方尽。经中倒是有一位菩萨摩诃萨(等觉位阶)姓大迦叶,婆罗门种,是多罗聚落人。‘大般涅盘经’有几段经文:“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是迦叶者当为汝等作大依止,犹如如来为诸众生作依止处、、、若以法宝付嘱阿难及诸比丘,不得久住、、、一切声闻及大迦叶悉当无常、、、是故应以无上佛法付诸菩萨、、、应以大乘付诸菩萨,令是妙法久住于世。”仔细研读经文,会知道无上正法付嘱的对象是等觉菩萨的大迦叶,而不是声闻比丘阿罗汉的大迦叶。( 释尊明言不将正法付嘱给一切声闻及大迦叶尊者。)不过,这位被付嘱无上正法的大迦叶菩萨,在流通到中国来的佛经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菩萨中,乃至于一般常见的等觉菩萨中,虽然有大迦叶菩萨的名字出现,但很少很少。因此,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流传千古。-6-大乘经典是文殊菩萨主持集结的。小乘经典是声闻阿罗汉大迦叶主持集结的。阿罗汉大迦叶所集结的佛经中,从来没有拈花微笑这件事。如果无上正法付嘱给他,他是不可能不记载上去的,因为他不记载于经上,就是失真、失误。前面摘录‘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此经是有“释尊拈花,迦叶微笑”的记载。但是许多人从其余诸经的惯例,不认为 释尊这一次会故弄玄虚,让弟子们瞎猜胡猜,而猜中的人却又不是最高明的等觉菩萨们或者 释尊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此决疑经说舍利弗也在场,尚未提前圆寂)。这些平时比大迦叶尊者高明的人,都忽然间全部失去智慧,实在不可能。所以许多人认为该经是伪经。捏造者思维不够缜密,破绽累累。传诵者不察,导致以讹传讹。释尊并没有把什么宗门教门的什么特别法门教给什么特定的人。行者不要被误导。这个拈花微笑的典故,似乎没对禅宗修行人造成伤害。不过,这个典故却也有加强“不立文字、不重言诠”的作用,也因此加强修行人不读佛经的作用,以致于中国佛教唐朝末叶开始禅宗化以后,严重影响佛经的流传。笔者在此指出“拈花、微笑”公案的虚构情形,但以讹传讹,由来已久,恐怕有人会不以为然。笔者再举‘佛学大辞典’的说法:“(拈花微笑的典故)古今禅宗以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此事,隋唐之宗匠亦无言此事者。惟唐德宗末,金陵沙门慧炬撰宝林传,夸大其宗,始记此事。其后至宋,人天眼目、无门关、五灯会元、广灯录、联灯会要等书亦记之。此外,拈之颂之者,不暇枚举。然景德传灯录、碧岩录、传法正宗记,亦不记之。关于佛经的真伪,谁都无法一一考证。那么,只能各凭法缘,会遇到什么经,会怎么信,会修什么法门,就都各依累世的根性及今世的法缘福报了。不过,一般说来,伪经都有破绽,用心研读,则很容易判别出来。(注7)有关“六祖法宝坛经”(经?):禅宗六祖慧能法师(慧能亦作惠能),能够被尊为祖师,必定有其真才实学。然而,他的徒弟们,在他去世后,结集他的教法,写成“六祖法宝坛经”。此书有好几个版本。由于徒弟们的程度不够好,以致于发生偏差。笔者依释法海主笔的版本,略做评论:1、于书中,慧能法师的教导,脱离了由定生慧的传统修行,认为慧定一体,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他虽然声称所修禅仍属“一行三昧”,但是不用“文殊般若经”的念佛名法。他说:“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楞严经说:“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慧能却认为慧定一体,违反佛经。行者必须注意。2、文殊般若经对“一行三昧”有明确的开示(请参阅 “莲邦宝典”第   页),慧能采用佛经的专有名相,却硬生生说成不同的内容,混淆视听,很不应该。慧能也说“一相三昧”,但实在违反法界一相之涵义。3、慧能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求生何国?”慧能是文盲,无法读佛经,不知道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六愿,不懂极乐世界没有人会造罪,所以他才会瞎掰胡扯(当时在场的无知信众都被哄得心满意足)。4、慧能被尊为佛教的一代宗师,却没让徒弟们把遗体火化,违反 释尊的身教,也是错误的行为。(遗体火化是为了让亡者不再执着四大假合之身。 释尊也做过这样的言教。)5、不是集结佛语,把书取名为“经”,至少犯口业之罪。若自比 释尊那就更犯意业之罪(书的内容是慧能的徒弟法海集结慧能的话而写的,书名是慧能决定的。依笔者个人见解,书中许多佛教名相,乃至于长篇偈诵,都是法海等人以诸部佛经所说之名相,拼拼凑凑而写。一个文盲,只在佛寺舂米八个月,最后听闻开示金刚经一两个时辰,这样的文盲是绝对搞不出来的——这个观点也蒙 阿弥陀佛允杯确认)。6、这本书还说:“祖(五祖弘忍)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慧能(惠能)听其师依金刚经对他开示一两个时辰,就证悟到成为天人师、佛,那岂非开示者和被开示者都胜过 释尊以及所有等觉菩萨!真是胡说八道。( 释尊成佛,也必须经过苦修,然后才证无上正等正觉。)而当时即便是惠能(慧能)证悟本性,也绝对不可能马上成为福慧相好都已经完美的佛。自己瞎捧胡吹而已。当时若真已成佛,何须抱着袈裟到处逃窜!而且一开始还不知道应该逃往何方。此外,见自本性,不等同于见道,不能名为丈夫。对于见性和见道,没有搞懂。请参阅“莲邦宝典”第二章第   页[注4]。又,天人师和佛是等同的,但丈夫是指勇猛精进修行佛道而有一定程度成就的人,可绝对不是天人师,不是佛;佛是“调御丈夫”,能调御一切人、天、恶道,不必逃亡。法海这一群人尚未搞清楚。这本书在这里说见性就是丈夫、天人师、佛。可能因此后世有人据此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而这句口号里的性,指的是修行人的佛性(由倡言“顿悟、顿见佛性”而来)。这可是扭曲佛法、误导众生、大妄语之罪。佛经中许许多多的名相及教理教义,谈玄论妙、艰深晦涩,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理深解微”。法海等人把它们搜集起来写成一本书,上下拼凑,绕过来绕过去,只要文理通顺或语意通顺,没有立刻看得出或听得出的矛盾,那么,由于那些名相本来就是佛法,后世行者中总有人会由这么多名相中,悟出一些道理,进而有成就。然而,书中的谬误终究会被人看出来。7、慧能的崇拜者“、、、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本来就自夸五祖赞他成佛,又被信众夸奖为佛,居然胆敢让徒弟写入书中广为流传!(注8)入禅宗或任何宗派修行,只要依照佛经而修,依法不依人,都很好。笔者并不排斥禅宗(也不排斥其他任何宗派),笔者排斥的是假善知识而误导众生的人。笔者也批评净土宗、西藏密宗的一些不恰当处。修行人只要修得好、言行如法、领众得当,就是真善知识。(注9)二十世纪前叶,有一学者,判“楞严经”为伪经,寿终沦入地狱道。因为这是谤法大罪。 阿弥陀佛要笔者劝告世智辩聪的人(自诩为高明的学者或被瞎捧的人),千万别自恃聪明乱判佛经、乱判佛法。笔者于二十一世纪初读到一本佛书,该书是几个人合编的。书中胡乱批判禅定,这也是谤法之罪。他们描述禅定说:“由于注意力集中的对象和引发的心理活动及其效用的不同,往往导致反常的、奇特的,甚至是病态的精神现象和生理现象,禅定就此被神秘化,成了宗教追求‘神通’的手段。”该书还说:“、、、据此可知,三界之说,主要是来自宗教禅修的幻想。”该书也谈净土三经,说三部经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向人们虚构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佛国世界(指极乐世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简单的修行方法、、、。像这样胡乱批判禅修、说“三界”是禅修引起的幻想、说佛国净土是虚构的、、、等等,就都是说 释尊在幻想、在虚构、在胡说八道、在害人产生病态的精神现象和生理现象。这样谤法谤佛,是下地狱的大罪,千万不可再诽谤。待机缘成熟时,其中有人会读到本书(或其他倡导念佛往生的佛书),而痛悟前非,念佛忏悔,一心归命 阿弥陀佛,寿终时蒙佛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佛学(经、律、论,及佛教的沿革和发展等),有些地方是类似于哲学、理则学,然而,绝对不是哲学、理则学。世智辩聪的“学者”,假使没有实修实证,千万别自以为是,乱放厥词。而真正信佛,虔诚的佛教徒就不会胡乱批评批判佛教了。批评古今中外的大哲学家、大思想家,没有罪业,那是人世间学术上的言论自由。批评佛、批评法、批评僧(真正“如法修持”的僧)、批评任何凈土,都是大罪,来世都会沦入三恶道,受苦无穷。来世,许多人都说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知道,因此,那些人不信佛教说的有罪、轮回、善报、恶报等等。但,真理不会因为有人不相信而不存在。人道众生恒常有“常见”和“断见”的人(请参阅第  页第四章第一节第14项[注1])。佛无所不知,早就知道这是人间诸苦的来源之一。佛(及菩萨)怜悯众生挨受着各种各样的苦,示现来人间救渡众生,让大家离苦得乐。务请相信佛经的内容,别把它只当作一门人间学问来研究。(注:只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不论研究到多么透彻,对出轮回了生死,一点都不管用。说食不饱也。华严经说:“如人数多宝,自无半分钱;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不过,若对念佛往生的法义,懂透彻而信入,祈愿往生极乐世界,则念佛必定往生、出离轮回。)[注2]什么是“禅净双修”二十世纪中叶,我国佛教协会会长圆瑛法师(第十九愿机类)力倡禅净双修。其高足明旸法师编写一书,叫做“佛法概要”。其中第七章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第四节净土法门的几个重要理论的探索(一)‘一句弥陀统摄一切法门’写道:“念佛未得定前,与禅迥异,因禅心非欣厌取舍,而念佛则欣取乐邦,厌舍秽土;禅心不能着境,一有所著,便失本来,而念佛则心境对待,能所宛然;禅心应远离法执,而念佛则要利用法执;禅心即是法性身,非生死义,而念佛则应作死此生彼想。凡此种种,悉是禅净互异处。但是若到已得定时,则不同了。念佛三昧的境界,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当前一念心性,与十方诸佛,法身融合,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染,这时便离开六识分别,与禅门的真如三昧,无二无别,而变为禅净不分了。这样看起来,若说净即是禅,有何不可?”以这样的理解而既修念佛又修禅宗的禅定,就是“圣道门行者”所说的禅净双修。 禅宗的明心见性,到了现在,禅宗行者几乎都修“参究、体究”,参公案、看话头、体究念佛人是谁、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等等。这是禅的部分。但如果追求的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不是立意要往生极乐世界,那么,实际上并非净土法门,还是“靠自力想要证悟真如、实相,或者想要超凡入圣出离轮回,乃至成佛”的修行,和“仰仗 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往生极乐世界”的旨趣不同。所以这个状况不能说是禅净双修。如果既修禅宗的禅定法门,或者修其他宗的禅定法门,不管有无成就,都念佛一心一意要往生极乐世界,才能算是禅净双修。(注1)若修某一个法门,想要往生另外的佛国净土,自然也属于修净土。只是,一般说的净土法门,是指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注2)假使只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则修不修禅宗的禅定法门,或者修不修任何宗派的禅定,实在并不重要。只要念佛,就能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这在第二章已经详细阐述过了。如果有人认为修禅定得贤圣果位后,才能往生,则与隋唐时期诸位名师之见解一样,是“误解”观经的开示,“自失误他,为害兹甚”,是必须被善导大师所“楷定”纠正者。(详见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观经玄义分 卷第一,及本书第二章第九节第十九愿的论述(第  页)。[注3]净土宗行者是否禅净双修(问1)如标题。(答1)念佛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是修净、修净土法门;而只要摄心念佛,希冀念佛中不起杂念能入定,就是修禅、修禅定。故摄心念佛的人就是禅净双修。(问2)净土宗行者,既修念佛,又修观经十六观法,也算禅净双修?(答2)也算。这也是净土宗的禅净双修。念佛是为了往生;而修十六观法,本来就是一种禅定和慧观,是在修“禅、定、止、观”。(问3)修观经十六观法的念佛行者,算不算第十八愿机类?(答3)若以修观祈愿往生,则不是第十八愿机类,而是第十九愿机类。若念佛行者心里笃定,认知光只念佛就必然往生,于是“行有余力”而修观。修观只是想“体验”圣道禅定禅观之状况,而且认知“体验到与否,都必然往生”,往生品位也不计度,则是十足的第十八愿机类。 [注4]现代某些人所谓的“禅”笔者学佛的最初阶段,经常看到佛书中写到“富有禅意”、“颇具禅味”。 归纳起来,所标榜的是:空灵、明灵、幽微、深奥、玄妙、虚灵超拔、旷阔无边、澄静寂灭、虚无缥缈、空灵飘逸、、、的境界。其实这些境界都是受到我国古时候“世外”高人、“仙境”之类的影响;而且也受到‘默照铭’、‘坐禅箴’的影响。笔者那时对于禅宗大师们的“机锋”、“神通”,更是莫名其妙地颤动心弦。从而觉得“禅”实在很神,很令人向往;也误认为所标榜的这些境界才叫做禅。然而,禅的定义是思维修、是静虑、是正心行处。禅修是指修行方式,是思维有在运作运行,即便是采取无相离念的方法修禅,也是在控制思维,也是思维修。但禅绝对不是指虚无缥缈、空灵境界等。固然修禅(禅修)的目的是见到佛性、证法界一相、证诸法实相、证真如之道、达涅盘寂静,真如和涅盘都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无可言喻,有些人自以为是而用上述那些俗谛境界来形容。但那些境界却不是修行方式,而是指结果(其实连禅修的结果,也一点都谈不上)。若弄错了,就会走许多冤枉路,事倍功半。更有等而下之者,一辈子都没精进修过禅定,也不知道什么是真如、佛性、什么是涅盘等等,甚至也不是虔诚的佛教徒,却上电视或者写书,大谈特谈禅意、禅味、禅的生活、禅的境界等等。归纳其说法,也都只是:“酝酿”或“进行”某种“意境”——俗世生活的意境、超越尘嚣的意境,以俗谛大放厥词,如同前面说的那些“世外”、“仙境”等等,说那样就是禅。从他们谈论的内容,可以知道,他们只是接触到一点点禅的皮毛,只知道几个名相、人云亦云而已。意境仍是世间法,禅、禅定是出世间法,根本是两回事。有些人从“活得轻松、自在、惬意”上面来发挥禅。像这样,对‘楞严经’说的:“见闻觉知,虚妄病缘”,一定是不知所云的了。还好,那只是讲给一般没修禅的大众听。千百年来,“禅”被大大误解。积非成是,大概很难改变人们的观念了。只要不犯法,就各行其是,任意发挥吧。(只不过,虽然没犯人世间的法律,但是误导众生,是要承受业报的。)行者若想修行有成,绝对必须接近佛教的真善知识。修禅、修定,是思维修(思维方面的修行),目的是断烦恼、除业障、开智慧、生慈悲、见佛性、证真如、出轮回、乃至证大涅盘、成佛,以及帮助众生成佛等等。假如只是搞一些“世间法”的“高超”境界,就会走入歧途。[注5]近代净土宗行者,一般对“禅”都没有什么认识。甚至为了避免走火入魔,对禅定都排斥。笔者最早期数年念佛中,采取净土宗所谓的“金刚念”(发于心,出于口,入于耳,祈使不生杂思妄念),却一直不知道那已经在修禅定。笔者拜读过许许多多净土宗祖师写的书,都没人说那样就是在修禅定。很多净土宗的祖师,都是禅宗宗匠转入净土宗的。这些改换门庭的祖师们,著述中几乎都主张要念佛念到“能所双亡”,却没看过说念佛中,不管采用什么善巧方便,只要控制不起杂念,起不起杂念、达到或没达到能所双亡,都是在修禅定,亦即在进行“思维修”、“心住一境”,思维着、忆念着、呼唤着 阿弥陀佛。如果连这些祖师都认为禅宗的参公案看话头才是修禅修定,实在是千百年来的大误会,也是大笑话。唐朝末叶起,禅宗一统禅林,修禅定的人绝大部份都采取禅宗的修法。(“禅和、禅和子、禅和者”指的都是参禅之人。“参”是禅宗特有的禅修方法,亦即参究公案、话头的隐义、真义。禅宗的同修者叫同参;禅宗资深者叫老参。)几位过从较密的念佛朋友也都有这种情况,已经在修禅定却不知道那就是禅定。因为他们也读许多佛书,同样没看过或听过“念佛试着不起杂念,摄心念佛,就是在修禅定”。 想必是净土宗著书者,刻意划分“净土宗”和“禅宗”,以避免信众乱参乱修没有明师指点而走火入魔的缘故吧?初机修佛的念佛行者,经常误以为盘起腿来,身体各部位都不动,如泥塑木雕,思维也寂静不动、空无所有,才是禅定。禅宗行者很注重无相离念。前面说过,依‘佛藏经’无相离念无取无执是禅定;而依‘观经’正心行处有取有执正念也是禅定。两者方法旨趣不同,但都是修禅定。既然禅宗从唐末起,一统禅林,信佛教的人绝大部份都是禅宗门徒。市面上能阅读到的佛书,许许多多是禅宗行者的著述。笔者修行初期,也拜读了许多禅宗的佛书。因此,记得许多禅宗的名相、及禅宗“高僧”光怪陆离的言行。为了让初机学佛者能够很容易明白什么是“禅、禅修、禅定”,也不必认为禅是禅宗所专有;更不可有魔言魔行,不可造口业身业,本书不惜篇幅,对“禅、禅修、禅定、禅宗某些行者”写了不少内容;也对从禅宗发展出来的一些流行名相,做了点评。许多念佛人为了怕修禅定会走火入魔,都选择不修禅定。现在读了本书本章,自然知道可以一面念佛,一面修禅定。而念佛修禅定是最上深妙禅,是三昧中王。因为禅定中攀着佛缘,所以绝对不会入魔,连魔扰也不会有。(笔者重申:靠自力不攀佛缘,连“楞严咒”都不持诵,而修“无相离念,无取无着,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的禅定,若无明师指导,入魔的风险就很大。千万不可盲修瞎练。)其实,前面说过,若念佛中试着不生杂思妄念,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善巧方便,就已经在修禅定了。千百年来,也没听说有人因念佛而走火入魔。 [注6]由于千年积习,提到“禅师”,指的就是禅宗的出家法师。其实“禅师”的定义是“专修、精修禅定的法师”。相关于“禅”的一切,并非禅宗所专有。第二章说过,古时候出家人的本业就是“一禅二诵”。因此,古时候的出家法师,八大宗、十大宗的法师,哪个人不是专修禅定?哪个人不是禅师?后来,由于许多人认知念佛即可往生极乐世界,修禅定又无法轻易就能开悟见性,而即使见到自心佛性了,也还有很长很长的一大段路要走。许多出家法师干脆不修禅定;或者随便修一修,大定小定深定浅定都随缘,只要能往生极乐世界就好,到极乐世界后,才安心地修各种禅定(其实,这样才真正符合 阿弥陀佛的本愿旨趣)。更有甚者,连专弘净土法门的高僧大德,几乎都提倡“金刚念”(发于心,出于口,入于耳),但绝少人说这样子摄心念佛就是在修禅定。而禅宗以外的各宗各派虽然都必须修禅定,但都式微了,于是变成“禅师专指禅宗的出家法师”。一眼看到“禅寺”,就以为是禅宗的寺院。“禅”好像专指禅宗的禅、禅法。然而,行者读了本章内容之后,就知道净土宗也可以修禅,但不是修禅宗的禅法,不参公案、不看话头。当然也不是修天台宗、华严宗等的禅法,而是修观经、观佛三昧海经的禅法。净土宗修此禅定禅观的出家法师,自然也可以称为禅师。有成就的,不管出家众或在家众,更应该称为大禅师。修观经及三昧海经的禅法,依佛经一字一句修禅定禅观,绝对纯正,绝对应该称为禅师。有谁能说善导大师不是大禅师!唐朝中叶以前,禅宗尚未一统禅林,一般称出家法师大都称为某某禅师。不过千百年来,积非成是,为了区分,净土宗的修禅者,就姑且不称禅师吧。教门各宗派式微的原因,不是修不修禅定的问题,而是教理教义名相太多,太繁琐深奥,太玄妙难懂,令人烦躁而不喜欢亲近。幸好, 释尊也传 阿弥陀佛的法门,简单、明了、殊胜。感恩、赞叹 释迦牟尼佛!感恩、赞叹 阿弥陀佛!八、关于“证入三昧”越来越多人提到“证入三昧”,因此笔者希望澄清两件事:1、“三昧”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正定、正受。如果是净土宗行者,谈的自然是观经的证入念佛三昧(观佛三昧),于做观中见依正庄严。如果不是纯修观经的人,应该言明是证入什么三昧。‘华严经’说:“如是等百万阿僧祇三昧现在前。”可见三昧种类有无量无数。‘华严经’善才童子五十三参,所参访的善知识,每个人修的禅定、证入的三昧就都不同。兹以‘无尽意菩萨经’为例,具体列出某些三昧的名称: 菩萨色身三昧(即一切色身三昧)、日灯三昧、电灯三昧、净三昧、月光三昧、净庄严三昧、日光三昧、不可思议三昧、勇出三昧、照明三昧、无垢光明三昧、功德光明三昧、一切法中得自在三昧、吉道三昧、无忧三昧、坚称三昧、涌出如须弥山等三昧、法炬三昧、法健三昧、法尊三昧、自在知一切法三昧、住法聚三昧、总持法净三昧、随知他心行三昧、法幢璎珞三昧、烧一切烦恼三昧、破四魔力三昧、十力声勇健三昧、无碍断碍三昧、手灯三昧、施得名闻三昧、持地三昧、住无我如须弥山三昧、胜诸明智三昧、智焰三昧、生慧三昧、修禅三昧、无量自在三昧、新调伏无我无我所成就三昧、水月三昧、日声三昧、无有高下如佛三昧、离相三昧、如善调象狮子游戏三昧、念佛三昧、念法得智自在无碍三昧、无退不退三昧、不徇三昧、胜净光无我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住心平等三昧、金刚三昧、增上三昧、无能胜三昧、旋三昧、静声三昧、善分别三昧、离烦恼三昧、广大如空三昧、入诸功德三昧、念意进觉三昧、勇慧三昧、辩无尽三昧、语无尽三昧、总持三昧、不忘三昧、善作三昧、观一切世三昧、善知所乐三昧、生踊跃三昧、勇慈心净三昧、大悲根本三昧、入喜三昧、舍离二缠三昧、法义三昧、法作三昧、智炬三昧、智海三昧、不波荡三昧、一切心喜三昧、调伏三昧、解脱智三昧、已自在三昧、法场金刚幢三昧、莲花三昧、莲花增上三昧、离世法三昧、不动三昧、慧增上三昧、诸佛所念首楞严三昧、无诤三昧、火三昧、火明三昧、解脱胜智三昧、庄严佛身三昧、遍照三昧、入众生心欢喜三昧、顺助道三昧、庄严诸波罗蜜三昧、宝蔓三昧、与诸觉花三昧、与解脱果三昧、甘露三昧、速疾如风三昧、实际三昧、遮海涛三昧、山相博三昧、广大神通三昧、见无量诸佛三昧、闻持三昧、不乱三昧、一念知无量功德海净三昧。这些三昧与其他佛经提到的各种三昧,有时异名同质,有时异质同名;自然更有许多是异名异质。2、依善导大师之告诫,净土宗修行观经及观佛三昧海经的禅法成就者,不可张扬,否则会招致恶病短命之报。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的跋文中写出观见各种圣境,为了“被闻(披闻)于末代,愿使含灵闻之生信,有识睹者西归”,所以大师才“不为己身,既蒙此相不敢隐瞒”而公之于世。笔者于本书也写了许多神迹感应,也是基于同一目的。至于写观成就、见佛性等,则是秉承 阿弥陀佛的开示,是为了阐述净土宗也当然有往生之前就能成就圣道的法门。这些法门,都从做观起修,修禅定禅观,一举数得;而且为一切佛子而写,不分什么宗派,任何人都可以修。圣道诸经,常告诫不可非果计果,不可未证言证,不可未得言得,因为那样是犯了大口业,须受罪报。前面说过, 阿弥陀佛开示:若已实证,而不为名闻利养胜他,只为互相鼓舞、互相激励,则同侪之间说亦无妨。九、为了往生,散心念佛与修观,乃至一切法门,何者最殊胜散心念佛最殊胜。根据第十八愿,散心念佛即可蒙 阿弥陀佛来接引而往生极乐世界,不必太费劲。修观及其他一切法门,则费心费力费时,非人人修得来。这也就是为什么 释尊开示观经十六观法之后,却又嘱咐阿难尊者持名念佛(称名念佛)。   [注1]阿弥陀佛开示:散心念佛念满三亿三千万声“南谟阿弥陀佛”,现生可见到 阿弥陀佛,寿终可上品上生,但不能直接进入无量光明土。因为没有禅定功夫,寿终也烧不出舍利子。(舍利子是戒定慧所成,没有修禅定,当然不会有舍利子。)   [注2]摄心念佛,修“一行三昧、真如三昧”,修成就时,能于禅定中见 阿弥陀佛。而且言行如法,则寿终烧得出舍利子。也可以直接进入无量光明土,成等觉菩萨。摄心念佛若没有大成就,没有在禅定中见佛,则念佛满三亿三千万声,一样上品上生,只是不能直接进入无量光明土。十、多闻与一门深入多闻固然很好,读遍三千多部佛经,固然是大福缘,但即使佛菩萨再来,也都示现不完美。刚开始都是凡夫,或者丧父、或者丧母、甚至父母双亡、或者辟佛之后,由于某种机缘(生大病等)而幡然大悟,然后进入佛寺修行,或由于其他因缘而在家修行。修行过程中,悟性特佳,成就特快。但也不会示现佛或等觉那样高明。所以即使读遍全部佛经,也示现未全懂、未全部牢记。若有人自言全部懂全部牢记,自吹自擂,就犯了‘佛藏经’说的不净说法五失之一。因此,任何人无缘拜读全部佛经,也不必觉得遗憾。不过,尽量多读佛经佛书,有时候是必要的,对于自己所修的法门,更能融会贯通,乃至触类旁通;即使没福缘拜师,在修行中遇到瓶颈难关,也才能够设定题目设定答案,掷筊请佛开示。多闻另有好处:为了渡众方便而修神通的话,除了必须具备大慈悲心外,还要有高深的入定功夫;而两个定功同样深厚的人,学问较好的(较多闻的、多读佛经佛书的、解悟及证悟较多的),神通会较高明,神通力会较强。因此光注重修禅定,不读佛经佛书,还是不够好。而如果不学无术,只是腹空心高,则更是等而下之了。古来分宗立派,是高僧大德依据一部或数部佛经,专门研习,提倡一门深入。“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八万四千法门中,多有修法方式不同,思维历程不同,功效利益不同者。分宗派是为了避免研习太多反而一事无成。一般人刚进入任何宗派的初始,并不知道自己的根器和真正的法缘,修习到某一程度后,有些人能生“择法菩提分”,具备智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法门。因此,不固守师父教的才修、师父没教的就不敢修。有些人甚至改换门庭,甚至自立门户。善导大师、法然上人、延寿大师等就是如此。例子很多,不胜枚举。十一、活在当下禅宗行者常说“活在当下”。例如:饿了就去吃;困了就去睡。这衍生出禅宗名言:“当我吃饭时,我就吃饭;当我睡觉时,我就睡觉。” 由此再衍生出“当下承担(承当)”之句。以“四念住:观身不凈、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来理解,则是心思的运行(生灭心行),到达什么状况,甚至产生什么瑞相恶相,都了了分明而不惊惧,心不慌乱。这就是当下承担。当然,修特胜观、八背舍等等,乃至进一步的修行,那又是另外的层次;行为方面也一样,在做什么事,就好好做什么事,当下承担。不过,倘若依字面显义过日子,饿了就吃,累了就睡;吃时认真吃,睡时认真睡,对修行人来说,这样就和行尸走肉没有差别。其实重点在隐义:即是禅定不必执着于任何方式、任何时地,“当下”不管做什么,都在修禅,都可能随时证悟佛性、证悟真如。亦即“不必苦求开悟见性,而是自然地融入一切情况之中而获得”。这也等于在修“动禅”,动中修禅。修动禅时,最重要的是有“觉照、观照”自心佛性。若是禅宗行者,不管采用什么善巧方便,参公案、看话头、默照,都可以,“觉照观照自心佛性”都随时融入生活之中。因此,乃至于挑担砍柴无非都是禅,都在修禅。否则呆呆地认真吃饭睡觉三五十年、六七十年,生命就过去了,不会明心见性,也不能有任何成就,而继续受无穷无尽的轮回之苦。(注)“活在当下”动中修禅时,必须“觉照、观照”佛性,才比较容易见性,见自心佛性。见自心佛性是见法界真如实相的预科。连自心佛性都没证悟(也就是没有见性)的人,要直接证悟法界真如实相,则不可能。有藏密大修行人说:“通过专注的修习,把心带进安住的境界(当下)。”又说:“把禅修结合到生活中(当下),是禅修的根本、重点、和目的。”这位大修行人还说:“修禅的重点。不在禅坐的时间长短,而在禅坐是否真正带给行者某种程度的专注和活在当下的境界。在那个境界里,行者开放了一点,能够跟自己的心性连接。五分钟的清醒禅坐,远胜过二十分钟的打瞌睡。”(注1)上述“跟自己的心性连接”就是觉照观照自心佛性。而已经证悟自心佛性的人,更进而随时觉照观照法界真如实相。(注2)阿弥陀佛开示,禅坐时间可以尽量长:一小时、两小时、乃至好几个小时,效果更好(甚至有人曾入定一两天,甚至十天半月才出定)。如果活在当下、动中修禅,则自然不必讲究时间长短,只是随缘、随遇而安,因为活在当下乃随境无量之故。不过,修观经定散十六观法,前面说过,不必讲究入定一两天或十天半月;只是不要太快离座就是。本书第三章倡导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不管坐禅时或非坐禅时,乃至与人接触交谈时,都随时称名念佛、观 阿弥陀佛眉间白豪光明、同时觉照观照佛性,养成习惯,那么,这就等于随时随刻都在修“动禅”(动中修禅)。既是修行,也与佛同在(观经说:诸佛为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见自心佛性(见性)之后,随时觉照观照佛性,则能进一步随时觉照观照法界真如。这是本书倡导的活在当下(亦即本书倡议同时观佛眉间白毫相光,借助佛力。这样,略别于禅宗的活在当下)。念佛、忆佛、观佛,都是把自己的罪业惑障,让佛把它消除。这本来就是佛的慈悲伟大,依 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旨趣,以及“‘观经’又叫做‘凈除业障生诸佛前经’”,就可明了。这样子的活在当下,实在是最为殊胜了。采取这样的方式而活在当下,有些人刚开始在生活上,对该做的事有时会丢三落四,忘记做这个,忘记做那个,因为几乎全心全意贯注在“观想同时觉照”中。没关系,习惯了之后,就会知道如何取得平衡点。光只全心全意修称名念佛的人(散心念佛、摄心念佛都包含在内),有时也会像这样丢三落四,也一样没关系,很快就能避免。《总结》若依本书修观,未成就前,最好每隔一段时日(三个月或半年);成绩很好后,每隔一年;或者每次26个观境都修完一遍后),把第三章重读一遍。因为不同的程度,有不同的领略;也可以矫正自己修法不够完善之处。本书也有谈玄论妙的内容( 阿弥陀佛开示让笔者写出),行者先看懂文义,即使不太懂也没关系,熟记在心里。修行到位了,自然会解悟、证悟。最好随身备有纸笔,不管是否谈玄论妙的内容,随时记录疑问及心得,一有机会就请教师父或其他善知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也行),而且写入日记或手记,随着修行功力的增长,疑问和心得都会不同。各阶段随时可以回顾从前历程,所累积的经验才不会忘失,可资指导后进,亦可和同伦交流。存着自己也要写一本佛书、或者要登台讲解的心态,修行的成效会更好。修定之中也这么做。修观这个法门,定功深厚时,于定中迅速记下一两个关键字,不会失定;而定功尚浅时,更应该这么做。至于由浅定进入深定,而达到“能所双亡、内外觉灭”的时候,就自然不会分心做任何事了。

(QQ267160885昵称‘弘愿居士2012’;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08072457昵称‘弘愿居士2012’;凤凰博客http://k.ifeng.com/3082685昵称‘弘愿居士2012’。邮箱:senhozen@163.com)。 弘愿念佛群 QQ號碼:28453960  進入“群共享”可下載“蓮邦寶典”

推薦閱讀:

斬桃花:讓他不再出軌的小方法(組圖)
棒針織繩子的方法及其...
哲學研究的三件工具
男子不育的對症治療方法

TAG:方法 | 禅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