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觀察 ▏歐洲將走向何方?

【核心提示】可以說,在當今西方世界的政治生態中,具有較濃厚民粹主義色彩的政治領導人不斷崛起甚至已經勝選而上台。有評論認為,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意味著美國民粹主義的勝利,標誌著西方世界已開始「向右轉」。無論如何,從目前歐洲國家的選情以及可能的政局變化看,奧地利極右翼政黨領導人最終敗選,而其他國家的選舉主要是在明年舉行,目前尚無法確定右翼力量能否上台,但「向右轉」已經成為世界政治未來發展演變的新動向。對歐洲而言,2016年的英國脫歐公投及之後的進程將漫長而具有不確定性,義大利修憲公投失敗或將衝擊歐元區經濟,而2017年的法德兩國大選或將出現變數。未來的歐洲無疑需要思考和應對民粹主義的盛行,否則,歐盟進一步走向解體將可能無法避免。

當地時間2016年9月16日,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舉行會議,討論英國脫離歐盟後的歐洲未來。IC 圖

自2016年6月英國舉行「脫歐」公投以來,歐洲局勢出現了更多新的變化。最近的結果包括奧地利總統選舉落幕、義大利修憲公投失敗,而明年德國、法國等多個歐洲國家將舉行大選,還有可能發生更多新的變化。歐洲政治版圖會否發生改變,將走向何處?本文擬就相關新動態加以解讀和預判。

1奧地利總統選舉:有驚無險

2016年,奧地利舉行了兩次總統大選,最終選擇了傾向歐洲。

先是在5月,原綠黨領導人亞歷山大·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以50.3%比49.7%的得票率險勝極右翼、民粹色彩的奧地利自由黨候選人諾貝特·霍費爾(Norbert Hofer)。而在大選期間,很多人推測霍費爾有可能上台。自由黨敗選後以「計票過程存在漏洞」為由,向該國憲法法院提起訴訟。7月1日,奧地利憲法法院宣布,總統選舉過程中,郵寄選票計票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並判決5月舉行的總統大選結果無效。

於是,奧地利在12月4日重新舉行總統選舉,范德貝倫憑藉53.3%的得票率以明顯優勢最終戰勝得票率為46.7%的霍費爾。霍費爾最終承認敗選,范德貝倫當選新一屆奧地利總統。

在歐洲民粹主義、孤立主義抬頭的背景下,若霍費爾上台,他將成為歐洲第一個來自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的總統。奧地利民眾最終選擇范德貝倫,意味著選擇認同歐盟和歐洲一體化的道路,而不是走民粹主義或孤立主義的道路。因此,范德貝倫的當選阻止了極右翼政黨在奧地利上台執政,向備受危機困擾的歐洲發出了一個積極信號。在一定程度上,范德貝倫的勝利可謂對民族主義以及反對歐盟、走向倒退的民粹主義的一次沉重打擊。

但這不過是使歐洲暫時避免了一位極右翼總統的出現,並不意味著未來霍費爾及其極右翼政黨不會在奧地利獲得執政機會。未來,一旦霍費爾上台執政,則不能排除他將推動奧地利公投脫離歐盟。從這個意義上說,范德貝倫的獲勝是對歐盟主流社會的一次「緩刑」,畢竟有近一半的奧地利人在這次總統大選中把選票投給了霍費爾。因此,儘管奧地利總統選舉結果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民粹主義的上升勢頭,但歐洲要徹底消除極右翼力量的威脅,仍任重道遠。

2義大利修憲公投:暗流涌動

2016年12月4日,義大利修憲公投失敗的結果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除了歐元大幅貶值和歐元區GDP可能為負增長之外,主張留在歐元區的現政府將倒台,民粹主義政黨勢力則可能上升,增加了義大利未來脫離歐元區的風險。

馬泰奧·倫齊(Matteo Renzi)領導的中左翼民主黨政府推動憲法改革公投,旨在削弱參議院的權力,提升眾議院(下院)權力,降低政策改革的難度,從而賦予總理和政府更大權力以便實現提振國民經濟等訴求。實際上,倫齊提出的修憲法案已於今年4月在議會通過,但贊成票數未達到憲法規定的三分之二多數。義大利憲法規定,修憲法案若沒有獲得議會三分之二的多數票,則必須由全民公投來決定。

然而,修憲公投最終失敗,倫齊向總統塞爾吉奧·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提交辭呈,但將留任看守總理,至國會通過來年的財政預算為止。義大利議會選舉5年一次,按計劃將在2018年春季進行下次選舉,在議會選舉中獲勝者即有機會獲得授權進行組閣。但修憲公投失敗後,義大利最大的反對黨——由貝佩·格里洛(Beppe Grillo)領導,具有濃厚民粹主義色彩的「五星運動黨」呼籲立即進行選舉,其他黨派也要求儘快舉行選舉。因此,義大利議會選舉將可能提前至2017年,以產生新一屆政府。

「五星運動黨」的崛起是近年來歐洲民粹主義勃興的一個重要表現。在2016年的地方選舉中,「五星運動黨」已先後拿下羅馬、都靈等大城市,成為義大利的第二大政黨。目前,「五星運動黨」和民主黨的支持率不相上下,前者有可能將民眾對倫齊的反對轉化為對自身利好的選票,從而贏得議會選舉,領導組建新一屆政府。「五星運動黨」的一個重要主張和訴求,乃是就義大利是否退出歐元區(不是歐盟!)進行不具約束力的公投。如果2017年「五星運動黨」上台執政,有可能點燃義大利公投「脫(離)歐(元區)」的導火索。義大利是歐盟內僅次於德、法的第三大經濟體,一旦它脫離歐元區,某種意義上就意味著歐盟將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

那麼,義大利會不會走上「脫(離)歐(元區)」之路?據民意調查顯示,多數義大利國民有著濃厚的歐洲情結,認為義大利發展離不開歐盟。因此,義大利在短期內可能陷入新的政治混亂和經濟動蕩。主張脫歐的「五星運動黨」在政治舞台上將進一步擴大影響,但還不足以在明年大選中獲勝並執政。

退一步而言,即使2017年「五星運動黨」將上台並推動公投,實現義大利退出歐元區的訴求還面臨現有法律的制約。根據義大利憲法第75條規定,全民公投的適用範圍包括:為部分或全部廢除相關法律條文,在至少50萬選民或5個市政局的要求下,可採取全民公投方式來決定。但涉及稅收、預算、特赦、國際條約的批准等方面的法律條文,禁止採用全民公投方式。這就意味著,要進行退出歐元區的公投,必須先要修改憲法;而修改憲法,又必須經由全民公投通過。

換而言之,要實現退出歐元區的目標,義大利需要進行兩次全民公投才有可能!但無論「五星運動黨」未來能否執政,義大利的政局都已經開始暗流涌動,倫齊所在的中左翼政黨等主流黨派正面臨挑戰。目前義大利修憲公投失敗的結果,有可能會提升歐洲民粹主義和右傾勢力的人氣,進而演化成阻礙、抵制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政治力量。

3法國總統大選:右右相爭

2017年法國總統大選是觀察歐洲政治走向的重要風向標,目前正處於「右右相爭」的態勢。法國不是兩黨制而是多黨制國家,其總統選舉實行一人一票的直接選舉,投票率高達70%甚至80%,而且無論是總統選舉還是地方選舉都是兩輪制,獲得票數最多的總統候選人不一定成為法國新的總統。

2017年4月23日和5月7日,法國將舉行第一輪和第二輪總統選舉,在全國範圍內獲得的選票最多的總統候選人將最終獲勝。12月初,法國現任總統、屬於中左翼的社會黨的奧朗德已宣布不會參加2017年總統大選;薩科齊則在第一輪投票中慘敗。目前看,在法國2017年總統大選中,前總理、中右翼的共和黨總統競選人弗朗索瓦·菲永將同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候選人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角逐總統寶座。

隨著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勒龐在民調中的支持率也不斷創造新高,目前風頭正勁。但同時,她又被稱為法國「最危險的女人」、「法國的特朗普」。2016年11月,菲永以68%的絕對優勢成為共和黨總統競選人,並被看作是一個「能吸走法國極右翼10%選票的男人」。有觀察者甚至樂觀地認為,菲永已經將一隻腳踏進愛麗舍宮了。

然而,2017年菲永能否最終阻止勒龐的上台尚未可知。在法國的總統大選兩輪制下,菲永和勒龐將進行一場「右右相爭」的大戲。菲永主張在體現法國利益的前提下繼續留在歐盟,而勒龐則主張法國應該像英國一樣脫離歐盟,如果當選總統,她將帶領法國退出歐元區。有評論認為,屬於中右翼的菲永無法比勒龐在政策理念上更加保守,但他是左翼眼中最不討厭的右翼人士,因此有可能獲得中間派和部分左翼選民的支持。

從法國政治傳統來看,過去共和黨或社會黨無論誰在首輪選舉失利,都會呼籲其選民在第二輪中投票給對方政黨,這一傳統被稱為法國的「共和統一陣線」。2017年大選中,假如中右翼的共和黨與中左翼的社會黨像以前一樣聯手對抗「國民陣線」,則有可能贏得總統大選。而按以往看,「國民陣線」從未通過第二輪投票而入主愛麗舍宮。或許,法國總統大選的二輪制不會讓勒龐及其領導的「國民陣線」贏得大選。

此外,儘管法國國民有一定的右傾傾向,但對極右翼勢力比較警惕。短期內,「國民陣線」在法國人心目中已形成的比較根深蒂固的極右翼印象難以消除。即使有選民贊同勒龐現已嚴重偏左的競選綱領和政策主張,很多法國人還是不願意給自己貼上「極右翼」的標籤,將選票投給身為極右翼典型的勒龐。這就降低了勒龐領導的「國民陣線」上台執政、成為引爆歐洲分裂的黑天鵝的可能。而且,勒龐領導的「國民陣線」缺乏執政經驗,沒有掌控軍警等一定的國內強力資源,這使得勒龐勝選的可能更加不確定。

當然,在選舉期間假如發生難民危機或恐怖襲擊事件,則有可能助力勒龐入主愛麗舍宮。但目前似乎可以得出的一個基本判斷是,近期法國政局不會出現急劇右轉的根本性變化。

4德國總理選舉:默克爾4.0

2017年9、10月間,德國將舉行大選,並有可能迎來「默氏4.0時代」。對今後歐洲政治走向而言,這或許將成為最重要的一個研判依據。

2016年11月,現任總理默克爾宣布四度參選,似乎讓很多德國人與歐洲一體化的支持者們吃下一顆定心丸。默克爾在過去11年的執政時間裡,向德國民眾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德國實現了後冷戰時期最長時間的經濟增長;在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期間德國沒有出現衰退,公共財政穩健,國內失業率保持較低水平,在國際舞台上德國展現了更加積極的作用。目前看來,默克爾及其領導的聯盟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在明年大選中的優勢十分明顯。如果默克爾勝選,她將成為繼德國前總理科爾之後第二位成功連任四屆的總理,開啟她的「4.0時代」。

但明年德國大選的結果還存在不確定性。弗勞克·彼得里(Frauke Petry)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德國新選擇」(德語: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德文簡稱AfD)發展勢頭迅猛。該黨不但主張德國退出歐元區、重啟德國馬克,還反對「多元文化」,譴責「難民潮」,主張「以德國之勇氣」來控制移民,限制每年的難民申請數量,並聲稱伊斯蘭教跟德國憲法互不相容。這些論調得到了很多民眾乃至精英的支持。2016年3月,在難民問題上反對默克爾「歡迎」政策的「德國新選擇」在巴符州、萊法州和薩安州的議會選舉中三戰三捷,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在這三個州的得票率卻均出現下滑。目前,「德國新選擇」已躍升為德國的第三大黨,甚至呼籲「默克爾必須下台」。

此外,就連其執政聯盟中的基社盟也對默克爾的難民政策等表示不滿。在此情況下,有人擔心「德國新選擇」可能在2017年大選中成為「黑馬」而震撼德國政壇。如今,從某種程度上說,在德國乃至歐洲已出現一種不安全感,人們更加期待一種連續性和確定性,希望默克爾能夠繼續執政。在當前德國和歐洲面臨諸多危機考驗的困難時期,默克爾代表著穩定和連續,或許會帶來某種安全感。可以說,如果默克爾成功連任德國總理,有助於穩定當前西方的主流政治局面。

5民粹主義勃興:歐洲將向何處去

近年來,受金融危機、債務危機與難民危機等影響,歐洲傳統的政治黨派逐漸喪失了吸引力,而形形色色的民粹主義和「疑歐」勢力則勃興起來。目前,匈牙利、波蘭等國的現執政黨都有右翼民粹主義色彩,而法國的「國民陣線」、英國的「英國獨立黨」、奧地利的「奧地利自由黨」和德國「德國新選擇」等右翼民粹主義政黨都已經或有望進入本國議會。這些民粹主義政黨的基本共性是反建制、反全球化和一體化以及極端排外。

繼英國脫歐公投、美國總統大選之後,2017年歐洲多國將迎來選舉年。歐洲將向何處去,法國和德國的選情尤其值得關注。如果勒龐的「國民陣線」贏得總統選舉,將可能推動法國脫歐公投,從而使得德國在歐洲更加孤立,德法共同打造「核心歐洲」的前景將會黯淡。

與此同時,歐洲其他國家的民粹主義和極右翼政黨也在覬覦本國的權力地位。例如,據2016年11月的一份民調數字顯示,荷蘭極右翼國會議員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領導的自由黨(PVV),將在2017年3月的國會選舉中成為第一大黨,現任總理呂特(Mark Rutte)的自由民主黨(VVD)將淪為第二。自由黨主張反伊斯蘭教,反對修建清真寺,反對歐盟。懷爾德斯本人甚至將《古蘭經》同希特勒的《我的奮鬥》相提並論。目前,自由黨在荷蘭越來越受歡迎,在一些民調中甚至已經和目前的執政黨自由民主黨並駕齊驅。如果明年懷爾德斯勝選,有可能會推動荷蘭退歐的議程。

此外,還有一些國家將在2017年舉行大選,包括塞爾維亞(5月)、挪威(9月)以及捷克(10月)。如果這些國家的民粹主義政黨得勢或上台,歐洲政治版圖將發生巨變。

可以說,在當今西方世界的政治生態中,具有較濃厚民粹主義色彩的政治領導人不斷崛起甚至已經勝選而上台。有評論認為,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意味著美國民粹主義的勝利,標誌著西方世界已開始「向右轉」。無論如何,從目前歐洲國家的選情以及可能的政局變化看,奧地利極右翼政黨領導人最終敗選,而其他國家的選舉主要是在明年舉行,目前尚無法確定右翼力量能否上台,但「向右轉」已經成為世界政治未來發展演變的新動向。

對歐洲而言,2016年的英國脫歐公投及之後的進程將漫長而具有不確定性,義大利修憲公投失敗或將衝擊歐元區經濟,而2017年的法德兩國大選或將出現變數。未來的歐洲無疑需要思考和應對民粹主義的盛行,否則,歐盟進一步走向解體將可能無法避免。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政治學博士


推薦閱讀:

俄間諜事件持續發酵,美俄英中分別扮演什麼角色?
歐洲自由行簽證辦理攻略
到歐洲文藝咖啡館,探尋古今名人足跡
中世紀的歐洲是個什麼樣的景象?
馬爾他移民條件有哪些?附移民政策和辦理全流程!

TAG: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