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道德危機·道德的底線——責任·道德與人化

正視道德危機

作者:不詳來源:網路收集

我們的道德堤壩正在崩潰,這是無須諱言的事實。      睜開眼睛看吧,見死不救,落井下石,賣身求榮,以強欺弱,傷天害理,背信棄義,弄虛作假的事屢屢發生,難道還需要——舉例。      不錯,我們是湧現過不少見義勇為、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英雄人物和愛心大使,我們為他們而驕傲。可是,在偌大的道德堤壩上,他們不過是小小的一磚一石而已,豈能擋住洶湧而來的狂潮。   當銅臭變成銅香的時候,道德不值一個銅板,街頭巷尾常常聽到的一句理直氣壯的話便是「良心值多少錢一斤?」在此情況下,誰還和誰講良心,道德豈能不淪喪。      經常見到一些記者朋友去千方百計揭穿街頭那些行乞者的假象,奉勸人們收起自已的同情心,這也許是好意,但是,為了識破佔全社會總量很小的假乞丐,就收起全社會的同情心,值嗎!      錢包越來越鼓了,而人情味卻越來越少了;大廈越來越高了,而道德水準卻越來越低了;住宅越來越寬大了,而心胸卻越來越狹窄了;燈飾越來越亮麗了,而人心卻越來越灰暗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世紀之交的中國,經濟迅速發展,而道德卻在迅速萎縮——這正是我們今日面臨的無法擺脫的尷尬。      是檢討我們的道德危機的時候了,別迴避,正視它,別掩飾,承認它,這樣我們才能贏得拯救道德的機會,也才能看到重建道德的希望。      檢討道德危機,我們每個公民都應該懺悔。處在今日之中國,恐怕從公僕到主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沾染有不道德的習氣,那是由於太道德了反而會失去立身之道的原因,唯其如此,就更應該懺悔。      檢討道德危機,我們要從民族的自身找原因。事實上如今的道德危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我們自已在極左年代實行文化虛無主義和殘酷的政治運動對道德的踐踏種下的苦果,加上市場經濟中不正之風的催化作用,它便更加膨脹了。      也不必太悲觀,希望還是有的。最大的希望是國家終於走出了黑暗的左禍橫行的時代,「以階級鬥爭為綱——抓綱治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在國際上我們從「對著干」到「對接」,從閉關到入關,經歷了一場當年想都不敢想的巨變。這些都經拯救和重建道德提供了機會。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實現我們的目標還有個過程,樂觀一些估計,20年吧……

道德的底線——責任

作者:不詳來源:網路收集

道德一詞在較開化的人類社會,任何時代、任何地方可以斷言是少不了的。   但它在各時各地都不免有其涵義,所指不會相同,卻大致又相類,這就為人們在社會中總要有能彼此相安共處的一種道路,而後乃成為社會共同生活的曲徑,此通行之道取得公認和共信便成為當時當地的禮俗。   合乎禮俗,就為其社會所褒獎而稱之為道德,反之,則認為是不道德而受到排斥。   然而,人類文明特徵固然在於它的自覺能動性,道德之真要在於人的自覺自律。如:其行事感動人心者,所受到的崇敬遠非循從社會一般習俗之可比。   責任是什麼?簡單地說,責任是分內應做的事情,應當承擔起的義務,應當完成的使命,應當做好的工作,可以說它是道德的歸結點,也是道德的底線。   在這裡,我想就道德的底線是責任,談點個人的看法:   其一﹑「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所談的是個人對國家、對社會的一種責任。   其二﹑「大河有水,小河滿」是說的個人對企業的一種負責,企業倒閉,個人的生活也沒有保障。   其三﹑相夫教子,是婦女的美德,每個成功男子的背後站著一個賢德的女子,每一個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母親或父親。古人云:養不教,父子過。說的也是一種責任。家又是一個溫柔的港灣,給搏擊風浪的船長片刻的喘息。   其四﹑夫妻恩愛,也是說的是雙方的責任。而不是夫妻好比同林鳥,大難當頭各自飛。   其五﹑男子當自強,說的是對家庭、對社會的一種責任,在家庭,他是一棵大樹,可以用來摭風擋雨;他也是一座山,是孩子、女人心中的依靠。   其六﹑對頭腦負責,心為身用,自覺昏昏不明,殆為人類生活常態,此時如無違背其社會禮俗,既無不道德之譏評,然而既有失其向上奮進之生命本性,那便落於失道而不德。一言敝之,對自己負責。   其七﹑倫理道德上的責任,父母之情在於慈,子女之情義在孝,子女的生活權利在於父母的慈愛撫育的義務責任之中;父母年老,子女負責奉養,父母的權利也就在子女的義務責任之中。   其八﹑智﹑仁﹑勇三者是道德的內涵素質,三者都是人類生命中所有,發生為人群中可敬可愛之行事,是曰道德。但,這三者與上面所述七條都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繫,倘若孤立地看待某一個層面,就會使實際走向事物的反面,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在這裡責任就起著貫穿全線的作用,否則,你說的大寫的人,就要大大地打折扣了。

道德與人化

作者:不詳來源:網路收集

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給道德這樣定義,道德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經濟關係決定的,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人們的內心信念來維繫的,並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原則規範、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由此可以看出,道德是一種社會現象。在社會集體生活中,人們為了維護共同的利益,協調彼此的關係,需要道德發揮作用。  在中國哲學史上,「道德」指「道」與「德」的關係。孔子主張:「志於道,據於德。」這裡的「道」指理想的人格或社會圖景,「德」指立身根據和行為準則。因儒家以仁義為道德的重要內容,故也以仁義道德並稱。《老子》中的「道」指事物運動變化所必須遵循的普遍規律或萬物的本體。「德」和「得」意義相近,指具體事物從「道」所得的特殊規律或特殊性質;對於「道」的認識修養有得於己,亦稱為「德」。   人們根據道德來評論一個人的行動,而且也根據它來支配自己的行動。當一個人按他所處的社會集體的行動準則去行動時,我們就說他的行動是合乎道德的;當一個人不按這個集體的行動準則或是直接違反這個集體的行動準則去行動時,我們就說他的行動是不道德的。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態,它的產生、發展和變化服從於整個社會發展的規律,它是倫理學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研究對象。   道德是生命的發揚,道德是心靈的歸宿。中國以儒教立國幾千年,理應是道德高尚的民族,可惜今天,社會上的一些行為不能不讓我們發出感慨。   要做道德知者,更要做道德的行者。日誦千言,不如日行一善!中國的老子和古希臘的蘇格拉底,他們這一批大智慧者都是以道德的行者來約束自己行為的。例如,蘇格拉底,這個被德爾斐神壇稱為「最有智慧的人」,他自己本身是道德的象徵,但他的結果卻不理想。他被關在雅典城邦的監獄中,衣衫襤褸、散發赤足,面容卻鎮定自若地接過獄卒端進來的一杯毒藥,一飲而盡。他躺下來安詳地閉上了雙眼。可在他死之前,還不忘要還鄰居家一隻雞。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他品德是多麼的高尚。   今天,現代人沒有向蘇格拉底、老子、孔子那樣有太高的道德追求。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價值危機和信仰危機,突出的表現就是自我的迷失,有的人沉溺於物慾而淪為物慾的奴隸,為滿足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甚至違法亂紀,危害社會;有的人只關心自己的小家庭,對社會和他人漠不關心;有的人精神空虛,沒有理想,沒有追求,甚至善惡不辨,是非不分。這些現象的產生固然有許多的客觀原因,但是最終根源還在我們自身,是我們的道德出了問題,是我們對自我的認識產生了偏差,把自我擴張到了不適當到地步。   其實,道德是一種人生境界,同時也是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是與我們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道德如果能躬行實踐,是世界上最為可貴的東西,反之,如果把道德當做一門知識來分析研究,或者僅當做教育、約束別人的工具,而與自己無關,那也最讓人感到噁心。   道德,人類文明這真諦。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工業化水平的提高,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開採和掠奪已經達到瘋狂的地步,環境污染,資源耗費,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物質文明的飛速發展,帶來了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的急劇變化,攪亂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打破了原有的道德規範,產生了一系列的價值危機和精神危機。道德無疑蘊藏著緩解這些矛盾的豐富資源,它能夠為人類的自我完善和社會的和諧與發展作出自己獨特的貢獻。

隨喜恭請

本文轉載智慧人生網

音圖框引用網路

推薦閱讀:

「放養」vs「底線」,家長你真的搞清楚了嗎?
分手後不可觸碰的底線
曖昧雖美,你[把握得住底線]嗎?~!
守住做人的底線
別讓他的無恥 挑戰你的底線

TAG:道德 | 責任 | 危機 | 底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