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實用教案

一、教學目標1、積累文學常識;2、欣賞詩中運用描寫音樂的語言;3、品味意境,體味情感;4、背誦課文。二、教學重難點1、賞析詩中的音樂描寫;2、引導學生抓主旨句,結合詩人和琵琶女的人生遭遇,體會詩人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三、教學方法誦讀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四、課時安排:4課時第1課時一、導入新課:課前用PPT播放「高山流水」音樂(配一組意境與高山流水音樂相符的圖片,自動播放),營造氣氛。導語:音樂是人類最富於靈性的創造,它通過七個音符對稱與非對稱的排列,奏出或悲憤激越或輕柔纏綿的樂曲,以表現豐富多彩的人生體驗,抒發人們內心的情感,因此音樂與同為抒寫人生體驗的詩歌並被稱為藝術的最高境界。剛才我們聽的這首名曲是「高山流水」,這裡面的故事,千百年來世人傳頌不斷。兩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雅士,一個山野樵夫,是音樂將他們聯繫了起來,於是世上便流傳著知音的佳話。一千多年前,一個文人騷客,一個天涯歌女,又是音樂讓他們共同演繹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絕唱。在那個不朽的夜晚,潯陽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風,清冷的月光,飄飛的荻花,永遠記住了這個美麗而憂傷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白居易遭貶謫之後,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憐而信筆寫來的經典樂府《琵琶行》。二、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今陝西渭南人。早年熱心濟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與元稹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所作《新樂府》、《秦中吟》,「唯歌生民病」、「句句必盡規」,與杜甫的「三吏」、「三別」同為著名的詩史。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現存詩近三千首。三、寫作背景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轉衰的中唐時期,當時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很尖銳。外族不斷入侵,自安史之亂後,國內連年戰亂,民不聊生,統治階級內部朋黨之爭日益加劇,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日漸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白居易早年避亂江南,接近人民,對政治的混亂、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唐憲宗元和十年,跟擁兵割據的藩鎮吳元濟勾結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長安城頓時一片混亂。白居易當時任東宮贊善大夫,是個陪侍太子的閑職不能過問朝政,但他壓抑不住自己的憤怒,上書請求緝捕兇手,終以越職言事的罪名被貶為江洲司馬。對於這次遭貶,詩人既感傷有憤慨。到江洲後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態炎涼。他有滿腔的怨憤無處傾訴,到江洲的第二年就創作了這篇著名的長詩。四、白居易生平與詩作時期生活特點詩歌特點前期(從入仕到貶江州司馬以前)仕途一帆風順,始終抱著「為民請命」「兼濟天下」的宗旨。以諷喻詩為主。代表作品為《賣炭翁》後期(即自貶江州司馬到死)是他「獨善其身」的時期,揉和儒家「樂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來作「明哲保身」的法寶。悔恨「三十氣太壯,胸中多是非」。以閑適詩和感傷詩為主。感傷詩:《長恨歌》《琵琶行》閑適詩:《賦得古原草送別》五、解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還有《長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後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三者雖名稱不同,實則大同小異,常統稱「歌行」。是一種具有鋪敘記事性質的歌辭。其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本詩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濃的長篇敘事詩。六、整體感知,疏通讀音1、學生自由朗讀,藉助工具書,掃除生字詞;2、播放朗讀視頻(PPT),初略感悟,正音。湓浦pénpǔ錚錚然zhēng 商賈gǔ憫然mǐn 憔悴qiáocuì 轉徙xǐ恬然tián謫zhé潯陽xún荻花dí聲聲思sì捻niǎn霓裳nícháng六幺yāo迸bèng裂帛bó蝦蟆hámá紅綃xiāo鈿頭diàn銀篦bì闌干lán嘔啞ōuyā嘲哳zhāo zhā3、齊讀課文七、解讀序言要求通讀序言,利用課文註解,翻譯文句,並說說此「序言」的作用。掌握序言中重點文言字詞:1、左遷:降職(補充:右遷,升職)2、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今年的下一年。3、命酒:酒,名詞活用為動詞,擺酒;4、因為:因此創作,為動詞,寫作,創作5、長句:古義:七言詩,今義:結構複雜,詞語較多的句子6、歌以贈之,歌:名詞活用為動詞,作歌 7、命曰:命,名詞作動詞,命名,題名序言作用: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寫作的背景動因,並為全詩定下凄切的感情基調。八、課後作業利用課文註解和工具書,翻譯課文,梳理文句意思,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各段的內容。第2課時走進詩文 理清思路 整體把握一、齊讀詩文,熟悉課文。二、利用課文註解,梳通文意,思考問題:問題(1)詩文按什麼順序寫?請理清行文思路,並概括每段內容大意。明確:全詩按時間順序寫。①月夜江頭送客②江上聆聽琵琶曲:(邀見歌女;演奏名曲;聽者陶醉)③歌女傾訴身世苦:(少年歡樂;晚年凄涼;悲苦心境)④同病相憐傷遷謫⑤重聞琵琶青衫濕問題(2)通過敘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明確:琵琶女和詩人自己。問題(3)詩人用哪兩句詩將兩個形象連接在一起的?明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問題(4)詩人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嘆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間有什麼共同的命運、遭遇?具體情況是怎樣的?試做具體比較(用原詩文概括回答)思路點撥:①讀序與第三節相關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與心境。當年:艷蓋群芳,藝壓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歡笑;(色藝雙絕、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歡笑紅顏)京倡而今:年老色衰,門前冷落,委身商人,獨守空船。商婦(飄零憔悴、飽受冷落)怨②藉助注釋、序、第一節與第四節相關部分,了解詩人的遭遇與心境。當年:詩酒流連,絲竹不絕,高朋滿座,其樂融融;京官(京城作官、高官厚祿、身居高位、位至諫言,名動京師)謫官而今:謫居卧病,有酒無樂,送客慘別,其情凄凄。恨(謫居九江,凄涼落魄)詩人與琵琶女比較:琵琶女自訴身世苦白居易自嘆謫居苦本是京城女去年辭帝京名滿京都的藝人才華橫溢的詩人因年長色衰而嫁商人因直言進諫而遭貶謫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問題(5)「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麼使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聯繫在一起?明確:音樂(琵琶聲)。一個獨守空船,借樂訴怨;一個送客江頭,有酒無樂。一個善彈,一個善聽(善寫),演繹出一出千古傳誦的知音故事。這正如潯陽樓楹聯所言:楓葉四弦秋,棖觸天涯遷謫恨;潯陽千尺水,句留江上別離情。江西九江有一處名勝古迹——白居易祠,祠中著名的對聯。寫白居易離開九江時,九江人民對他的深厚情誼,勾留即逗留,千尺水襯托別離情之深。板書:同是天涯淪落人琵琶女白居易怨恨京倡琵琶聲謫官問題(6)「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時。」詩人白居易為何在一個素不相識的琵琶女面前淚灑青衫呢?明確:詩人淚灑青衫,主要來自兩個方面:①傷琵琶女:正如詩中云:「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卿卿。」琵琶女憤激幽怨的曲調本引發詩人情感的共鳴,在聽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傾訴後,更是激起詩人深深的憐憫。(琵琶女也深深憐憫詩人)②傷己:詩人才華橫溢,譽滿天下,然而今朝淪落,幽愁悲憤;再加上朋友一別,更感孤寂難耐。兩人有著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淪落人」。傷人,傷己,兩重感傷交融一體,積累沉澱,詩人怎不悲愴滿懷,淚灑青衫?這「淚」,既是詩人對被壓迫婦女的同情與尊重,又是對當時社會的控訴。問題(7)聯繫全文,請說說琵琶女和詩人的形象特點。明確:琵琶女矜節自持,羞澀靦腆,多愁善感,才藝驚人,歷盡繁華,卻美人遲暮,被是一個被封建社會損害、侮辱的婦女的典型形象,對世人的重色輕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強烈的控訴。詩人是一個感情豐富,體察入微,善解人意,文采飛揚,被貶江城、懷才不遇,壯志未酬,才華難以施展,孤獨苦悶,飽受受壓抑的正直知識分子。三、課後作業1、藉助課文註解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總結重點文言字詞;2、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第3課時品讀詩文 鑒賞領悟 提升能力一、抽查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二、仔細閱讀課文,探討如下問題:問題探討(1)找出詩歌中景物描寫的地方,並說說其作用。明確:①第一段開頭,「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點明了時令,地點,時間和事件,「楓葉」「荻花」「瑟瑟」更妙,紅紅的楓葉,白白的荻花,微微的秋風,一紅一白,冷暖相間,無需太多秋景,卻秋意濃濃,內蘊豐富。閉目而思:微風過處,楓葉飄落,荻花紛飛,和著暮色蒼茫,美不勝收。然詩人美不起來,樂不起來,今天詩人要送別一位摯友,此景雖美,而離別在即,更添詩人悲涼、憂傷之情。寥寥幾筆勾畫就將這如畫的美麗秋景渲染得蕭瑟凄涼,從而奠定了詩歌感傷的基調。②第一段結尾「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月朦朧,水渺茫。離愁無法排解,苦悶難以消除。既道出了詩人的心情,烘託了悲涼的氣氛,也奠定了全詩悲涼感傷的情感基調。③第二段的最後「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讀之令人為之陶醉,曲罷,此時的月亮不再「茫茫」,它是那樣的「白」,白得清澈,白得爽朗,白得多情。樂曲聲停,但又似乎沒停,如絲如縷,如泣如訴,縈繞在詩人的耳畔,點染了當時的環境氣氛,說明當時船上的人們都沉浸在餘音繞梁的境界中,襯託了樂曲強烈的藝術魅力。④第三段「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人去船空,本就寂寞難耐,然而此時,孤舟卻又被寒冷的江水縈繞,被清冷的月色籠罩,讓人如何受得了?「清冷的月色」寒冷的江水」既點染了孤寂悲涼的氣氛,也描摹出了琵琶女那凄涼孤寂的內心世界。⑤第四段「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期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這幾句寫詩人謫居之環境:低洼潮濕,黃蘆苦竹叢生,杜鵑悲啼不絕,猿聲哀怨不斷,何等艱苦惡劣,何等蒼涼悲凄。既寫出了詩人謫居之處環境的惡劣蒼涼,點染悲涼的氣氛,也寫出了詩人內心的悲涼、孤寂、苦悶和無奈。問題探討(2)找出琵琶女出場描寫的句子,思考下列問題:①勾畫出琵琶女出場描寫的句子里的動詞,想一想從這一系列的動詞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明確:描寫琵琶女出場的句子是:「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動詞有:尋 問 移邀 添 回呼 喚等,表現了當時詩人急切、欣喜的心情。②琵琶女為何「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明確:因為琵琶女當時心裡很矛盾矛盾,也很含羞。也表現了琵琶女舉止端莊,神態含羞,似有滿腹辛酸心事。問題探討(3)找出文中描寫琵琶女彈奏琵琶的句子,一共彈了幾次?詩人有何感受?有何作用?明確:共三次演奏。第一次:「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詩人深深被吸引,側面烘托琴技。(一聞琵琶邀相見 )第二次:「彼此相見,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詳寫),同情琵琶女,頓感遷謫意,正面描寫琴技之高,點明主旨——同是天涯淪落人。(再聞琵琶訴淪落 )第三次:「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略寫),詩人感傷而「青衫濕」。側面烘托琴技高超,琴聲悲凄感人。(三聞琵琶青衫濕)問題探討(4)閱讀第二自然段正面描寫琵琶女彈奏琵琶曲部分,探討品味:琵琶女彈奏的琵琶曲,曲調旋律有沒有變化,如果有,是怎樣變化的(旋律特點)?能從這種變化過程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變化的軌跡嗎?明確:整個曲調可以分為四個樂章。每個樂章的旋律都有所不同。第一樂章是「前奏曲」:「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潯陽江邊,風寒月冷,琵琶女獨守空船,孤單凄涼。所以其出場彈奏時旋律低沉抑鬱。第二樂章「歡樂曲」:「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這時歡快明朗、清脆悅耳的琵琶聲,忽高忽低,交織起起伏生動的樂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紅的青年時代。青年時代的她,可謂色藝超群,名噪京華,「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成功的榮譽與醉酒歡歌構成她生活的全部。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轉為清脆圓潤、輕快舒緩。而「大珠小珠落玉盤」更如往日盈盈笑語,讓人過耳不忘。第三樂章「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生。」旋律變得「冷澀」「凝絕」,音樂之聲「暫歇」(由於心情沉痛,越來越低沉,以至於停頓)。最後一樂章是「悲憤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這段音樂情緒高漲起來,絕非柳暗花明,重見天日,而是以剛勁急促、震撼人心的節奏,表達琵琶女對命運的不平之感與憤懣之情。琵琶女受傷的心靈本渴望愛情的撫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輕離別」,讓她時常空船獨守。這現實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樂之聲如「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對世人重色輕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憤怒控訴。收撥一划,「四弦一聲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憤激的哀號,更是對不公平社會現實和命運的抗爭!也和詩人無辜遭貶的憤懣不平相合。總之,詩人不但寫出了琵琶女音樂技藝的高超,而且通過樂曲的變化,表達出演奏者內心情感的起伏變化(也和詩人的遭遇有相通之處,作者深深領悟其中的感情),讓人如聞其聲,如感其情。正如詩人所云:「我聞琵琶已嘆息。」悲憤的曲調,令普天下傷心人聞聲一哭!琵琶聲 ----------訴盡心中悲憤情板書:(回憶歡快事。清脆圓潤、輕快舒緩。)(悲命運不平,身世之飄零。激越雄壯,高亢急促 。)(傾訴悲情,低沉抑鬱)前奏曲沉思曲悲憤曲歡樂曲三、課後作業1、背誦第二自然段;2、查找抄寫一些名家描寫 音樂和聲音的詩文。第4課時鑒賞詩文 掌握技巧拓展延伸一、抽查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二、仔細閱讀第二自然段探討問題:探討問題(1)在第二自然段正面描寫音樂部分,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來描摹音樂?這些手法有何好處?1、比喻(找出比喻句並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樂的什麼特點?並分析比喻描寫的好處。)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小弦切切如私語(親切細柔)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錯落有致、清脆圓潤)間關鶯語花底滑(悠揚婉轉、悅耳動聽)幽咽泉流冰下難(低沉凝澀)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激越雄壯、高亢激昂)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凄厲悲憤)好處:把抽象無形的音樂變成形象可感的實體,生動形象,化抽象為具體。2、正面描摹與側面烘托①正面描摹: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②側面烘托: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好處:更好地突出了琵琶女高超的琴技和琵琶曲感人的藝術效果。3、曲中帶情:以聽者的感受襯托音樂的聲情並茂。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彈奏之技藝高超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原因?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帶著感情了彈奏的,而詩人也是帶著感情來聽、來描摹的。琵琶女以情演曲/未成曲調先有情/似訴平生不得志/ 說盡心中無限事/詩人以情繪聲: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好處:情聲交融,增強藝術感染力。4、疊詞和聯綿詞:疊詞:弦弦、聲聲、續續、嘈嘈、切切聯綿詞:間關(疊韻)、幽咽(雙聲)好處:使音節悅耳動聽三、拓展延伸(一)從古今描寫音樂和聲音的優秀作品看,對其描繪的方法有很多:(1)對樂曲或聲音進行比喻時,也可運用通感比喻,喻體不訴諸聽覺,而訴諸其他感覺或生活體驗。如:蘇聯歌曲《喀秋莎》「歌聲好像明媚的春光」。(2)對聲音的美妙或演奏(演唱)者的動作進行誇張。如:《列子.湯問》 「餘音繞梁,三日不絕。」(3)寫傾聽者的反映或內心感受,從側面進行烘托。如《赤壁賦》「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4)描寫周圍環境,從側面進行烘托。如《琵琶行》「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二)名家描寫音樂和聲音片段欣賞1、劉鶚《老殘遊記·明湖居聽書》寫白妞唱歌:「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蔘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他於那極高的地方,尚能迴環轉折。幾囀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2、金庸《笑傲江湖》對任盈盈簫聲的描寫:琴音似止未止之際,卻有一二下極低極細的,簫聲在琴音旁響了起來。迴旋婉轉,簫聲漸響,恰似吹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簫聲清麗,忽高忽低,忽輕忽響,低到極處之際,幾個盤旋之後,又再低沉下去,雖極低極細,每個音節仍清晰可聞。漸漸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躍,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漸增,先如鳴泉飛濺,繼而如群卉爭艷,花團錦簇,更夾著間關鳥語,彼鳴我和,漸漸的百鳥離去,春殘花落,但聞雨聲蕭蕭,一片凄涼肅殺之象,細雨綿綿,若有若無,終於萬籟俱寂。簫聲停頓良久,眾人這才如夢初醒。(三)重點文言知識總結1、古今異義(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義:第二年;今義:指今年的下一年。(2)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因為:古義:因此(於是)創作;今義:表原因長句:古義:七言詩;今義:結構複雜詞語較多的句子。(3)朝去暮來顏色故顏色:古義:容貌;今義:色彩。(4)老大嫁作商人婦老大:古義:年紀大了;今義:長子、長兄等。(5)又聞此語重唧唧唧唧:古義:嘆息聲;今義:一般指蟲鳴。(6)凄凄不似向前聲向前:古義:以前;今義:朝著前面。2、一詞多義遂命酒動詞:吩咐,命令(1)命命曰《琵琶行》 動詞:取名,命名感斯人言名詞:話語(2)言凡六百一十六言名詞:字自言本是京城女動詞:說因為長句動詞:寫作,創作(3)為初為霓裳後六幺動詞:彈奏為君翻作琵琶行介詞:給,替凝絕不通聲暫歇副詞:短暫(4)暫如聽仙樂耳暫明副詞:頓時,忽然琵琶聲停欲語遲動詞:說話,回答(5)語 今夜聞君琵琶語名詞:曲尋聲暗問彈者誰副詞:輕輕地(6)暗有幽愁暗恨生形容詞:隱藏的3、詞類活用(1)聞舟中夜彈琵琶者(2)遂命酒夜:名詞作狀語,在夜裡酒:名詞作動詞:擺酒席(3)商人重利輕別離重:形容詞作動詞:看重輕:形容詞作動詞:看輕四、課後作業1、完成新學案題目;2、欣賞李娜的《青藏高原》,然後用一段生動形象的文字描繪其音樂的特點或你聽歌時的感受;3、背誦全詩。
推薦閱讀:

文徵明88歲行書《琵琶行》
琵琶行中這一句有無深意?
文徵明·行書《琵琶行》行書賞析
說謊的白居易——讀《琵琶行》
文徵明88歲書!《琵琶行》

TAG:實用 | 琵琶行 | 琵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