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種姓制度:3000年的枷鎖與磐石

首頁 |新聞 |軍事 |科技 |遊戲 |汽車 |娛樂 |論壇 |食品 |健康 |文化 |財經 |公益 |中醫 |有料

|家居 |房產 |情感 |博客

CBA最新動態一覽最新數碼產品最新科技資訊一覽新聞時事點這裡軍事迷的最愛網站NBA最新消息中超聯賽資訊中華網圖庫頻道假期必備旅遊方案出境游目的地軍事頻道軍事情報評論精選軍事圖庫史海煙雲論壇精華武器裝備軍事專題軍事論壇印度教種姓制度:3000年的枷鎖與磐石(1)2008-03-25 08:11:33中華網論壇 【大.中小】查看評論

印度的象徵:泰姬陵談到印度教種姓制度這個實行了3000年之久的古老制度和習俗時,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絕大多數人肯定會說,種姓制度是禁錮印度人民的枷鎖,是限制印度現代化的裹屍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慘絕人寰的悲劇之一。的確,當我們看到印度賤民「屈辱的出生,屈辱的生活,又屈辱的死去」,當我們看到許多印度人從出生起就被限定在狹小的職業集團內而沒有任何選擇的自由,當我們看到無數高種姓女子與低種姓男子的愛情被殘酷鎮壓時,我們心中肯定會升騰起熊熊怒火,從而無法對種姓制度做出公正全面的評價。雖然現在印度憲法已經明確廢止了種姓制度,對低種姓人民(包括賤民)也給予了優待政策,但種姓仍然在深深根值在印度人民(尤其是農村人民)的思想深處,是印度文化體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種姓可能是人類現存的歷史最悠久的文化現象之一,如果我們僅僅強調它的負面意義,就無法解釋它為什麼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為什麼能夠長期存在並發展,為什麼能夠成為印度這個偉大民族的基本社會制度(當然,現在已經僅僅是一種習俗)。我們只有客觀、全面地認識種姓制度,才有可能認識印度社會和印度文化。我認為,種姓制度不僅僅是限制印度發展的枷鎖,更是維繫印度民族的磐石,它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沒有種姓制度,印度的歷史會全部改寫,印度文化能否存續也是一個大問題。一、種姓制度的歷史和現實「種姓」這個詞翻譯的其實並不十分準確,它包含了印地語中的兩個概念:「瓦爾那」(即「膚色」)和「闍提」(即「出身」)。前者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產生,當時入侵印度河流域的、白皮膚的雅利安人自稱「雅利安瓦爾那」,而將被征服的、黑皮膚的原住民稱為「達薩瓦爾那」。雖然《梨俱吠陀》也提到「原人之口,生婆羅門;彼之雙臂,生剎帝利;彼之雙腿,產生吠舍;彼之雙腳,生首陀羅」,但一般學者都認為是後世婆羅門竄入,真正分為四大種姓是較晚的事情。在四大種姓中,主管神權的婆羅門、主管政權的剎帝利和從事生產的吠舍都是雅利安征服者,作為僕役的首陀羅則是被征服的土著(有可能是達羅毗荼人),賤民的產生則稍晚於此。最晚到公元前7世紀,瓦爾那制度在雅利安人的統治範圍內已經得到了基本確立。瓦爾那制度具有種族、社會和宗教的三重含義。它首先是由於雅利安人對達薩人的種族壓迫而起的,它的本義就是「膚色差異」;此後雅利安人內部也開始分化,各種社會地位被世世代代地固定下來,這就超出了種族壓迫的範疇;最後婆羅門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性地位,又將瓦爾那作為吠陀教、婆羅門教的基礎教義,在宗教意義上確定了瓦爾那制度的神聖性。在人類古代史上,種族壓迫、社會地位分化十分普遍,但在種族內部再進行嚴格的社會分工並不多見,將這些社會分工以宗教的形式確定下來就更是罕見了。瓦爾那制度之所以穩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與宗教緊密結合,不僅在肉體上統治被壓迫者,更從精神上摧毀被壓迫者的反抗情緒,使其心甘情願地接受瓦爾那制度的神聖性。作為婆羅門教基礎的瓦爾那制度發展到公元前6世紀,遇到了佛教、耆那教的強力挑戰。這兩種新興宗教都主張種姓平等,反對婆羅門至上,抬高剎帝利、吠舍的地位。婆羅門教是根植於農村自然經濟的,維持穩定的瓦爾那制度也必須限制人口流動,而此時印度的商業尤其是外貿得到了很大發展,人口流動頻繁,對瓦爾那制度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然而這種衝擊畢竟是不徹底的。首先,無論是佛教還是耆那教,都沒有從根本上否認瓦爾那制度,也不可能否認瓦爾那制度。剎帝利和吠舍支持佛教、耆那教,主要是想否定婆羅門至高無上的地位,為自己謀求更多利益,而占人口大多數的首陀羅和賤民仍然是受壓迫的,剎帝利也決不可能允許取消瓦爾那制度。其次,印度商業雖然發展,但貿易的主要對象是奢侈消費品,對農村自然經濟構不成根本性的威脅,印度社會從整體上看還是比較穩定的,這就使瓦爾那制度能夠得到維持。第三,吠陀教-婆羅門教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經在廣大北印度人民(無論是雅利安人還是達薩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隨著雅利安人和土著的交流融合,瓦爾那的種族意義有所淡化,社會和宗教意義則越來越強,這使得雅利安人之外的民族也支持瓦爾那制度。
推薦閱讀:

TAG:印度 | 種姓制度 | 印度教 | 制度 | 種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