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當代「觀蛇者」:每次相逢都是生死之決(圖)

聚焦當代「觀蛇者」:每次相逢都是生死之決(圖)

2013年10月02日 08:18來源:廣州日報

李成首次在中國境內發現坎氏曙蛇震驚學界

創作國內首部民間原創蛇類圖片集

蛇,冷峻而神秘。

作為上古圖騰,蛇與人類淵源極深,伏羲女媧皆是蛇身人首,亞當夏娃也是受蛇引誘被逐出伊甸園。《山海經》中有「巴蛇食象」的古老傳說,民間故事《白蛇傳》家喻戶曉,千古名篇《捕蛇者說》更是將人蛇宿命推到極致。

而作為一種冷血爬行動物,蛇出沒於陰冷潮濕之地,荒野山嶺之間,外形詭譎,常在不經意間給人以致命一擊,讓一般人避猶不及、敬而遠之。專家說,人類怕蛇的恐懼感作為千萬年進化的結果早已深入基因。

生活在深圳的湖南人李成顯然不是一般人。

這個29歲的年輕人,不但不怕蛇還專門去野外找蛇、看蛇,三年來走遍南嶺,隻身穿越船底頂山、海南尖峰嶺熱帶雨林,甚至深入藏地墨脫的核心無人區尋找各種野生蛇類,拍下無數精彩照片,匯成中國首部民間個人原創的蛇類圖片集,並首次在中國境內發現珍稀蛇類坎氏曙蛇,震驚學界。

2010年,李成在香港購買了自己第一台單反相機佳能550D,拿到相機,李成迫不及待地就搭車前往香港郊外的大浦滘,用好相機拍蛇是李成過去幾年最大的心愿。自從有了這台相機,李成正式把自己當成了一名野生動物記錄者。

徒步29天找到坎氏曙蛇

坐在記者對面,李成看上去面目清秀,身材幹練,說話語速不快,卻絕不拖泥帶水,說起這幾年野外觀蛇的經歷,李成興奮地告訴記者,這幾年野外尋蛇最令人激動的還是首次在中國境內找到坎氏曙蛇。

2012年,李成和4名隊友一同前往西藏墨脫腹地探險,李成清楚地記得,那天是9月19日,探險隊已在叢林深處行走了近8天,在翻過4600米的縮瓦拉山口後進入了著名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但李成依然收穫不多。層層迷霧籠罩著雅魯藏布江兩岸高聳的峻岭,峽谷深處,細雨陣陣,沒想到,這一天李成期盼已久的奇蹟突然降臨了。

「李成,快過來,蛇,蛇……」

前方隊友小杜的呼喊讓李成心頭一凜,作為團隊中的動物專家,隊友們看到動物都會第一時間通知李成,李成趕緊上前,發現在山路內側的一枝樹杈上,一條長約1.5米、黃底褐斑、花紋獨特的蛇正盤在那裡。

驚鴻一瞥,李成如被閃電擊中般激動地說不出話來,立即抓起相機不停地拍攝,興奮得臉色都有些發紅。他激動地告訴隊友,眼前的這條蛇就是我國動物學家在墨脫地區尋找了十幾年都未親眼看到過、大名鼎鼎的「坎氏曙蛇」。

為了用攝像機記錄下這條蛇的狀態,李成走過去用手抓起這條被生人驚擾、看上去有些「氣急敗壞」、處於防衛攻擊狀態下的漂亮傢伙,「它沒有毒,不用怕」。儘管李成手持長蛇如閑庭信步,同伴們還是下意識地退後幾步,令同伴們奇怪的是,這條看似生氣的蛇到了李成手裡卻顯得異常溫順和怯弱。

李成知道這一發現的意義所在,學界一直猜測在我國境內可能會有坎氏曙蛇,2002年,在印度阿薩姆以北的錯那南部一帶發現了這一物種,國內一些科學家一直在猜測墨脫境內是否會有此蛇分布,也進行數次實地考察,並把該蛇列入最新的中國蛇類名錄,可惜一直沒有被證實,此次他拍到坎氏曙蛇的實物,證實了此蛇在我國確有分布,而且是在緯度更北的墨脫北部,李成的發現在國內爬行動物研究圈引起轟動。

李成說,放生這條蛇的時候還發生小趣事,當時,李成順勢放它爬上樹枝,然而他的放生動作遭到了門巴族嚮導阿尼的強烈抗議,原來,按照當地習俗,蛇是不可以往頭頂的方向放生的,否則將有大難臨頭。只能往腳下的方向放生。無奈,李成又把這條可愛的傢伙「請」了回來,放在下坡的位置,這條坎氏曙蛇雖然滿腹牢騷,還是快速地離開了。

這次探險,李成收穫頗豐,不但找到坎氏曙蛇,還看到了最新發現的「墨脫小頭蛇」,劇毒的察隅烙鐵頭蛇,甚至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梢虹雉。

「你不能想像墨脫有多神奇,就在腹地布瓊湖,這幾年發現20多種新物種。我在甘德鄉門巴族扎西書記辦公室里看到過一張近1米的飛鼠鼠皮,而我們常見的普通飛鼠最長也不過30厘米,這隻飛鼠絕對是一種稀有品種分支。那裡確實是野生動物的寶礦。」李成說。

每次狹路遇蛇都是生死攸關

人們之所以怕蛇、遠離蛇,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全球每年有5萬人被毒蛇咬死,有些毒性猛烈的蛇能在幾分鐘內致人死亡,這些年野外觀蛇,李成也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我沒想到自己最驚險的經歷就發生在深圳。」2011年12月的一天,李成趁著周末去深圳梧桐山走走,看能不能碰到蛇。「我當時就走在普通山路上,突然看到前面兩米處橫卧著一個大傢伙!」初步判斷,李成估計這條蛇有3米長,手臂粗,最令他興奮的是,這是一條毒蛇之王「眼鏡王蛇」。也許是因為冬日氣溫低的緣故,這條大傢伙仗著自己毒牙巨體,雖然察覺到李成的存在,卻還是懶洋洋的未作移動。可是因為這條眼鏡王蛇的頭部和尾部都隱藏在草叢裡,只有中間的身體露在外面,李成照不到蛇頭,這讓李成有些著急,情急之下居然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

李成悄悄繞到這條眼鏡王蛇的尾部,為了拍到好照片竟不顧一切伸直手臂、徒手去扯這條大蛇的尾巴。果然,毒蛇尾巴動不得,這條大蛇立即做出反應,它豎起身體,居然有1米多高,並在幾秒內準確判斷出李成的位置,立即身體前探做攻擊狀向他撲來,「當時我都能感到它撲過來時帶來的一陣腥風,我趕緊後退兩步,立即抓起相機拍它。」也許是李成拍照的動作讓這條蛇犯了迷糊,也許是冬日低溫讓蛇不願戀戰,看到李成沒有進一步侵犯的意思,這條大蛇一面豎起身體緊盯李成,同時拉扁頸部警告對手,一面游弋尾部慢慢後退,看到旁邊有下坡山路,立即掉轉蛇頭潛入樹林。

「眼鏡王蛇是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之一,毒液極多,一次可以殺死一頭亞洲大象。我當時一個人在山上,走到可以求救的地方起碼要1個小時,如果被它咬到了,肯定必死無疑。」 事後回憶這段經歷,李成仍會脊背發涼,真不知當時為何如此大膽。

然而,這並不是李成最危險的經歷,「以我的經驗,如果發現蛇,基本上不會被咬到,最怕沒看到。」李成說,有一次在湖南,他沒有注意腳下,幾乎就要踩到一條懷孕的五步蛇,它的斑紋和落葉非常相似,很難察覺。而五步蛇牙齒可達10厘米長,可以咬穿登山鞋,如果咬到了,將會生命危殆。「我趕緊收回懸在空中的腳,這條成年母蛇因為懷孕就沒有和我計較了。」

曾經和李成一同在墨脫探險的老王說,李成看到毒蛇不是害怕而是興奮,當時在墨脫髮現察隅烙鐵頭蛇,這是劇毒的蛇,比五步蛇更毒,李成竟然徒手去抓,甚至捏開毒蛇的頭部觀察毒牙,「不過毒蛇多數味道很腥,我聞了都陣陣作嘔。」李成說。

野外遇蛇如久別重逢

李成說:「我幼時住在鄉間,經常能見到蛇,雖然會心裡一驚,但更多的是腎上腺素飆升的感覺。」一次,正在山中放牛的他在一個小水池遇到一條正在吃蛙的烏梢蛇,在蛇溜走的一瞬間,不知哪來的勇氣,他突然衝上前去,抓著這條蛇的尾巴一陣狂甩,很快,這條蛇就被「制服」,而李成當時只有8歲。

「那條蛇因為被甩過度,當場因內臟脫位而死,但我那一天,我對蛇就產生了難以名狀的感情。」李成回憶,當時南方流行吃「野味」,很多人去湖南抓蛇,具有「捕蛇」能力的他也曾利用假期時間無數次在野外捕蛇,在數年捕蛇的經驗中,李成漸漸發現蛇的獨特魅力,開始研究蛇,甚至把一些小蛇圈養起來,給它們餵食,洗澡,放風,研究它們的習性,看它們在野外的各種運動方式,蛻皮、產卵、成長。

「我開始對蛇進入痴迷狀態,在書本上認識它們,然後去野外觀察。每次在大自然中與蛇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因為通過書本我已經對它們非常了解,但是在大自然中看到活生生的精靈又是完全不同的一種感受」。李成說,野生動物有獨特的魅力,不像動物園圈養的動物,食物單一,缺乏活動。

偶得之喜和難得之憾共生

在野外拍攝野生動物也許會有很多驚喜,但李成說:「更多的時候是擦身而過的遺憾。」

在墨脫探險時,走到娘姆措河畔,天下著大雨,李成和隊友們在與人齊高的草叢裡穿行,突然感到前方有較大動靜,似乎活物在移動,可能是大型動物。李成初初以為是野牛,興奮地循著動靜一直跑過去,就在越來越接近時,李成抬頭一看,發現一個黑乎乎的身影,爬上了草叢中的一塊大石頭。

石塊突起越過野草,李成清楚地看到,黑影竟是一隻成年的亞洲黑熊,體態彪健,此時,黑熊距離李成已不過20米,李成當時就愣在那裡。就在一瞬間,一個小小的黑影出現在黑熊旁邊,竟是一隻小黑熊,原來這頭黑熊媽媽正在雨中等待自己的孩子跟上來,李成下意識舉起相機,但是因為天下大雨,受潮的機器無論如何也無法啟動,正為相機著急的李成甚至忘記了黑熊近在眼前,隨時危及生命。

幸運的是,當時大雨如注,黑熊無心戀戰,它回首看了李成一眼,慢悠悠地帶著小熊往高處爬去,李成沒有拍下這寶貴的一幕,只能將這個瞬間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腦海中。

李成說,最近在香港拍到了野外難得一見的金環蛇,這種漂亮的蛇類毒性猛烈,但是因為外形美麗,成為捕蛇者最喜歡的品種之一,售價高達5000~10000元。拍到金環蛇後,李成喜滋滋地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發布照片,引來其他發燒友一片艷羨。

「在野外就是這樣,偶然的驚喜和必然的遺憾是一對孿生兄弟。」恰恰是這不斷發生的驚喜和遺憾讓他深深迷上了野外觀測野生動物。

李成妻子對蛇敬而遠之,對丈夫喜歡去野外看蛇,她也非常反對。「我就跟她說,你看每天死在馬路上的人肯定比被蛇咬死的人多吧!」李成笑著說,開始反對的妻子拗不過他對蛇的痴迷,也慢慢支持他野外觀蛇。「今年10月,我要再次出發去墨脫,繼續上次的探險,深入上次沒有到達的地區,這次我會帶上自動感應相機,希望會有新的收穫!」

觀蛇者李成從未停下腳步,他多年拍攝的照片匯成了國內首部民間原創的蛇類圖片集。

被毒蛇咬 不是一定會致死

謹慎吃蛇 滿身都是寄生蟲

一般人認為被毒蛇咬傷肯定會死,李成說,其實不一定。因為毒蛇的毒器是進化過程中適應捕吃獵物而發展形成的,蛇咬人,是人對它造成嚴重威脅時而被迫發生的。毒蛇咬人,是否排毒,排毒多少,毒性強弱,各有差別,因此被毒蛇咬傷不等於必然中毒;即使中毒,也有輕有重,程度不同。而且有些毒蛇,比如眼鏡蛇甚至會「干咬」你,就是只咬不吐毒液,所以不一定會致死。

多年和蛇打交道,李成坦言,即使不是出於保護蛇類的目的,他也不推薦人們吃蛇。「蛇出沒於陰冷潮濕的地方,吃的都是野外的鼠類、蛙類,身上會有多種寄生物種,比如多種線蟲、絛蟲、蛔蟲、鞭節舌蟲都因食物鏈而寄生在蛇的體內,比較著名的是臭名昭著的裂頭蚴,在蛇體內與皮下廣泛寄生,一旦進入人體,後果將非常嚴重,裂頭蚴曾有不少因寄生在人的腦部與眼部而造成中風或失明的病例。記者 胡亞平

推薦閱讀: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法學發展的新境界
當代名家字畫 國畫
【韻味】當代漢服介紹——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當代實力派名家張東林繪畫欣賞

TAG:生死 | 當代 | 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