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更歡迎什麼樣的女性?(多圖)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叫 Laurel Ulrich,她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出版的一系列女性史著作,補充了美國普通女性在北美殖民地歷史中的地位和精力研究的空白。她有一句名言:
「Well Behaved Women Seldom Make History.」
我覺得放在答題的開頭很合適。社會期待什麼樣的女性?社會期待就是符合主流男性價值觀的那種 well behaved women, 或者說符合各種占著話語權的或者自以為有話語權的群體的 well behaved women. 但那些創造歷史的女性,往往都不是所謂的「規矩」的女人。當然,世界上不需要那麼多人創造歷史,大家都創造歷史也不大可能。大多數人的規矩和正常,才造就了少數人的創造。其實每個人都有可能去創造,只是每個人的經歷和自我決定了她們和社會偏好的設置之間博弈的結果。
在任何一個時代,包括所謂的性別更平等,底線更低的現代,人們依然是期待和更歡迎規矩的女性,至少更歡迎女性的大多數是如此。而那些所謂的不是大多數的女性,總的來說就是異端,成就了大多數不能做的事,比大多數更能幹,更「大膽」,做了更多的事,更能想什麼就說什麼,而不在乎所謂的社會更歡迎什麼而說什麼做什麼,不妥協,並對不妥協的結果和周遭異議安之若素和平相處。
這大概就是我體會的現實,對於女性的偏好和物化我個人感覺在國內更趨同甚至更嚴重,在真正經歷過女權運動的美國則是不同群體看上去相安無事,對於女性的獨立傑出更為接受鼓勵和支持,儘管玻璃屋頂看不到,變得更薄,但還是在。而在兩性關係中,西方男人更容易接受有個厲害聰明的女友或者太太並且為此驕傲,中國的男人要是直男中的戰鬥機,才能真的心服口服地愛並一起進步。這是觀察也是個人體驗……攤手。我不贊同的答案里說社會更歡迎女性更有磁性,也不是不對,是的,社會對女性的需求就是依附,就是你張開大腿就可以完成的那些特性的延展。
扯遠了,回來回答問題。因為我是研究美國性別史的,我就從美國女人如何和社會更歡迎的角色博弈甚至鬥爭來講好了,間或對比一下和我國的現狀和我的體會。這裡並不是要將女性和社會的偏好對立起來,我們談的是現象,並不是試圖要改變什麼,並不是說要像當年 BETTY FRIEDAN 寫 feminine mystique 所引發的波瀾一樣去改變什麼。
(我近來愈發感到,當代社會的好處是有的選,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去生活,而接受和尊重這樣的多樣性也是一個進步和諧的當代社會的好處,至少在美國社會是的,而在中國,對於不迎合社會偏好的女性的尊重和接受並不夠,而這一方面來源於男性的偏見,而另一方面來自社會歷史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影響,更來自女性本身對於社會偏好角色設置的接受,以及希望用這種角色去設置那些不迎合的人。從某種程度上說,有的選的最佳狀態就是你選了你的不後悔且心甘情願,不是妥協也不是不甘,就不會在乎別人的選擇,用攻擊或者貶低別人的選擇,但我們現在主流社會對於剩女,對於未婚單身女性的惡意,實際上說明了大部分選擇人群中不能接受多樣性的那一群人的不安,只要靠攻擊和貶低別人來獲得存在感。)
其實說來,美國歷史上的情況也是如此。在殖民地時期,遵從英國習慣法的 coverture 原則,女人嫁作人婦就附屬於丈夫,法律上叫做femme covert,她們沒有財產權也無權在法庭上獨立地代表自己(也就是沒有完整的公民權),因此在殖民地時期,除了馬薩諸塞州最早可以離婚,其它只能算分居,因為女人無法在法庭作為獨立的人代表自己。由這樣的法律基礎定調的兩性觀便是女性的位置在家中,男性無論從事什麼職業,他們的世界在家以外,他們是家庭的主人。雖然女人要操持甚至主理家務管教子女,但她們最好的稱號是副丈夫(deputy husband),很多中下階層的女人從八九歲開始就幫助母親料理家務學習紡紗織布等等家務,為以後嫁人做準備。而她們的兄弟則要讀到中學,要識字。這是十七十八世紀北美殖民地的主流,對於這個時期女性的研究一直到了兩百多年後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開始繁榮起來,開篇提到的歷史學家等的帶領下才開始還原了一般女性在這個歷史時期的角色。因為在美國歷史的研究中,早期史的研究都著重討論建國之父們有多偉大,順帶談談鳳毛麟角的精英女性對於男人的影響和輔佐(這裡美國本科生中學生都會學到最多的是 Abigail Adams, John Adams 那個說「不要忘了女士們」的太太),並沒有還原普通女性在歷史中的經歷。而有趣的是,對於普通女性的研究,也是從社會最歡迎的家庭主婦們的生活開始的,然後再逐漸發展到對那些邊緣的女性,比如被處死的女巫,妓女,單身的女人,最後再是印第安人和黑人女性。
關於殖民地和建國早期,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著名的研究政治史的歷史學家 Jil Lepore 前年出版了一本講一個女人的書,她講的是富蘭克林的小妹妹簡的故事。一起生在一個屋檐下,簡沒有機會獲得教育,而富蘭克林可以識字當學徒然後追尋自己的傑出之路,成為百科全書一樣的國父。簡一輩子和自己的哥哥通信,吃力地學會寫字但語法始終有錯,句子初級,嫁給了一個失敗的醉鬼一生貧窮最後被哥哥救濟。雖然富蘭克林愛自己的妹妹,但是他主理的圖書館不允許女人入內,他寫給妹妹的信妹妹都存好,而妹妹的信他沒有保存。
當然歷史學家們普遍認為獨立戰爭對於推動女性的地位還是有積極作用的。但這種積極作用實際上可以算作是一種實用主義。獨立戰爭和建國之初的美國社會最歡迎的女性角色叫做「共和母親」(Republican Motherhood),這個角色設定其實也不是當時提出的,而是後世由 Mary Beth Norton 以及 Linda Kerber 等歷史學家一起總結提出的。「共和母親」要求女性成為符合新生共和國要求的女性,成為共和國新公民的好母親,要求她們擁護新政權,並且文化上跟得上,有能力教育下一代。但儘管獨立後的國家的男白人有產者有了完整的公民權,女性仍然是嫁作人婦後沒有投票權。有一種看法是建國後很多州逐步開始允許離婚,也可以算作女性權利的進步,但這有待商榷,這裡就不贅述了。開始流行起來,並且在美國社會中有過各種復興。這種性別觀對於女性的要求十分完美主義,丈夫和男人的世界是充滿了挑戰和爾虞我詐經歷著工業革命和工商業發展的外部社會,而女人的職責就是將家裡變成一個美好純潔的避風港,女人要貞潔又服帖,還要洗脫丈夫在外經歷的風雨。一個極端的例子是,那個時代對於女人的貞潔和行為的要求很苛刻,比如只要一個女人和一個不是老公男人接近,或者單獨處在一個室內久,坐同一個馬車,就會遭到非議,尤其對於上流社會的婦女來說是。
而這種基於對於「共和母親」的期待的社會女性觀,在政權逐步穩定的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左右就慢慢被推翻了。人們不再認為女人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女人受到教育是危險的。女人的空間是家庭而不是社會,這時候維多利亞時代的兩性觀所謂的分離空間論(Separate Spheres)開始流行起來,並且在美國社會中有過各種復興。這種性別觀對於女性的要求十分完美主義,丈夫和男人的世界是充滿了挑戰和爾虞我詐經歷著工業革命和工商業發展的外部社會,而女人的職責就是將家裡變成一個美好純潔的避風港,女人要貞潔又服帖,還要洗脫丈夫在外經歷的風雨。一個極端的例子是,那個時代對於女人的貞潔和行為的要求很苛刻,比如只要一個女人和一個不是老公男人接近,或者單獨處在一個室內久,坐同一個馬車,就會遭到非議,尤其對於上流社會的婦女來說是。
但在這種大時代背景下,還是產生了革命性的女性領導人。1848 年的 senaca falls 集會時候那些女性中的部分就是受到廢奴運動的影響而成為了女權運動的先驅。女權運動的分水嶺是 1848,1920 的選舉權獲得, 1963 的 feminine mystique (The Feminine Mystique),再到 1982 年的 equal rights amendment 的死掉,今天不會聊太多,會補充。
平行宇宙中的中國是什麼情況呢,十九世紀,中國女性嫁作人婦後也是隨夫姓,變成某某氏,大部分女人不識字也不會教育。以前念書時候讀到就會想,平行宇宙中,其實中國女性和北美女性的經歷很相似,但是富裕的精英階層的女性仍然可以獲得很好的教育,除了必須養在深閨以外,她們的命運也受到大時代的影響。這裡需要提到的一本書就是 The Talented Women of the Zhang Family, Susan Mann 這本書講了十九世紀張家的才女太太和女兒們的故事,講了不管多麼有才華和聰慧,她們都還是深閨後的女性,她們的形象大概是那個時代社會最歡迎的形象,甚至可以說是現在很多男人心底里最希望的形象,有才又歸順,不會反抗,更不談自我,為家庭犧牲,會支持納妾。但是很難說她們自己當時會反抗這種性別觀,因為她們的生活算是那個時代中國女性中優越殷實的了(這本書是三年前看的,所以是憑印象說)。看這些的時候,可以反回來看美國精英女性,相比之下,美國精英女性的境況似乎稍微好一些,但是她們仍然只能用某某夫人和太太的角色討論國事,影響丈夫和兒子,而最明顯的出自一個家庭的精英女性的例子,就是 Abigail Adams 和她的兒媳婦亞當斯夫人 Louisa Adams。兩個人都是第一夫人,兩個人都很傑出,但從未直接影響過丈夫和兒子。關於她們婆媳二人的故事,有這兩本書可以看。她們算是符合共和母親形象的最傑出的女性代表。
那麼就快進到 1920 年,女性終於獲得了選舉權(選舉權運動十分慘烈,這裡就不贅述了,那時候為了爭取選舉權,不僅有女性入獄,還有女權運動內部的爭鬥,因為即使目標是選舉權,但對於選舉權代表下的女性形象,先驅們的偏好也各不相同)。但是 1920 年開始的美好瘋狂連 Woody Allen 都留戀的 Roaring 20s 對女性是個什麼期待呢。那個時候經濟的發展和鍍金時代產生的流行文化的影響,女性在更獨立和開放的同時,也更成為了流行文化的消費品。我們熟知的 flapper 形象就產生於那個時代,flapper 指的是那些受過一些教育或者很好的教育,有自己的工作(大部分是文秘或店員),留波波頭,抽煙,穿修身的裙子(參見現在這季唐頓莊園二小姐和那個 Rose 的衣服),性生活比維多利亞時代開放(但實際上墮胎和避孕藥仍然是禁忌)的女性,她們中最傑出的代表就是菲茨傑拉德的老婆 Zelda。於是混亂紙醉金迷的二十年代對於女性的期待便是一個時髦的結了婚還是會聽話的太太,有自己的見解但不至於自我太大。自我太大就成了 Zelda. 關於那個時代,電影和文學說了很多, 而總結那個時代對於女性偏好最好的一本書,就叫 Flapper: A Madcap Story of Sex, Style, Celebrity, and the Women Who Made America Modern: Joshua Zeitz: 9781400080540: Amazon.com: Books
大蕭條之後到二戰的到來,美國社會對於女性的偏好仍然是如此。而對於白人女性貞潔的推崇,也反過來定義黑人的臟和自然對女性也是有要求的,男人上了戰場,那麼原本是家庭婦女的女性就要去軍工廠幹活,在男人打仗的時候,女性在後方挑起整片天。那個時候社會對女人的偏好是強壯能幹的家庭婦女如這張大家都知道的圖,ROSIE THE RIVETER.
其實戰時去工廠幹活的女人們並不真的都很自豪自己的偉大。我們給本科生的閱讀中曾經要求他們讀一篇女人對於當時生活的回憶,實際上那樣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務的生活讓人精疲力盡,很多人都很開心戰爭結束可以回到家中。而這正好迎合了戰爭結束退伍軍人要回來重新佔據那些女人頂替的崗位的需求,而應運而生的則是又一波女人的位置在家庭的說法,也就是說女人無論接受多好的教育,她們最好的出路都是成為一個完美的家庭主婦,看好孩子是她們的本分,雖然最初的促銷員工作她們來做,但是後來她們的工作都是文秘和助理等等。關於女性在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的角色和性別偏見,包括種族偏見,以及社會的偏好,美劇 Master of Sex, Mad Men, 以及電影 Mona Lisa Smile 都講得很好。
一直到了民權運動風起雲湧的 1963, betty friedan 出版了 Feminine Mystique 喚醒了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家庭主婦們重回社會追求自我職業卓越的勇氣,同時也成為第二次女權運動浪潮的一個重要文獻。從這之後,美國社會就對女人追求卓越有了更大的接受度,女孩子從小被教育要和男生一起爭第一,無論科學體育還是藝術文學,大學畢業了也不會被逼婚,大城市裡獨身的成功職業女性比比皆是受到尊敬,沒有剩女一說,甚至年齡都不是問題,魅力隨著年齡和魅力增加。
而我國雖然一下子革命完女人就撐半邊天了,卻沒有經歷深刻的女權運動浪潮。於是我們的電視上流行的是徵婚節目,流行的是結婚離婚的節目。而美國的電視上,雖然褒貶不一,流行的是 Girls, 而 girls 里幾乎每個女孩都不能算是我國社會主流歡迎的女孩,矯情到死地要追求自我,性生活開放,想脫就脫,真的就是想說什麼說什麼。這樣的電視劇,我國的婦聯估計是要狠狠批判的。
當然了,除了 girls,打開美國電視,那麼多美劇的女主角都是女人,而很多人看《紙牌屋》,看到的不是一個輔佐和順從丈夫的克萊爾,而是一個比男人還要強大的女人,而不是說她的雌性在激勵男人,而是她的意志力。就像很多人贊的答案里說的,女人要自由自主地活得像自己想要的樣子,要心甘情願自己的每個選擇,那就是內心會真的強大,知道自己要什麼能要到什麼,並得到愛的樣子。「規矩的女人」的形象是社會定的,有時是家庭強加的,但路終歸是自己走的,冷暖自知,問心無愧就好。
《紐約時報》我最喜歡的專欄作家 Maureen Dowd 說過,
The minute you settle for less than you deserve, you get even less than you settled for.
先寫到這裡,有空再補充。
推薦閱讀:
※女性之美究竟應該體現在哪裡?
※請大家談談自己的觀察,老外和中國女生在國內餐廳吃飯,到底誰買單比較多,中國女生還外國男生?
※「三高」女性的三大心理危機
※女性性激素六項
※女人到底應不應該戴胸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