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二月二十一,恭敬普賢菩薩聖誕日

今天農曆二月二十一是普賢菩薩聖誕日。我國是大乘佛教國度,除了教主釋迦牟尼佛宣說義理、教導修行之外,尚有無量無邊諸佛菩薩在各種經典出現,象徵著對法界中無量無邊眾生的關懷與救度。大乘的修行強調從凡夫、菩薩乃至成佛,須經歷久遠時間;而在修行過程里的不同階段,無非就是菩薩行者凈化自己、並與眾生結緣的層層遞進、邁向佛果的心路歷程。普賢菩薩、准提菩薩是眾多菩薩聖者中的兩位,無始劫來啟發眾生,無有疲累。這兩位菩薩與娑婆世界乃至我們中國,均有甚深關係,許多修行人也因修持其法門而獲殊勝成就。

普賢菩薩在佛教里是頗為重要的一位聖者,也是「華嚴三聖」之一,「三聖」即指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其中,文殊代表智慧、普賢代表行願;這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想證悟殊勝的華嚴境界(成佛),就必須學習文殊、普賢,從智慧、行願二途趨入,方才究竟。「大日經疏」云:「普賢菩薩者,普是遁一切處義,賢是最妙善義。謂菩薩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以為名。」

普賢菩薩 ,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遍吉菩薩,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聖」。

許多日本真言宗信徒認為衛護佛門的金剛薩埵是普賢菩薩摩訶薩的化身之一,密教由金剛薩埵所開創。另一說金剛薩埵為大勢至菩薩或其他佛、菩薩所示現。

普賢菩薩的應化道場為四川峨眉山。

《大日經疏》卷一中記載:

白敘:尊上 普賢菩薩摩訶薩

「普」是遍一切處義,

「賢」是最妙善義。

是說尊上 普賢菩薩 依深菩提心所起大願行深誓願,及身、口、意悉皆清凈,遍盡一切處,純一妙善,具備大德,所以尊名為「普賢」。尊上 普賢菩薩代表一切諸佛的理德與定德,與尊上文殊菩薩摩訶薩的智德證德相對,兩者並為無上釋尊的兩大脅侍。它的坐騎六牙白象,六牙代表六種清靜,四足代表四種功德。

尊上普賢菩薩摩訶薩 是大乘菩薩行的大願大行的代表,象徵著中國大乘佛教的精神。在

《華嚴經》中明示一切佛法歸於毗盧遮那佛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二大士,三者並稱「華嚴三聖」,其中普賢菩薩代表一切菩薩行德本體。善財以十信後心[1],受文殊教,遍參知識,隨聞隨證。末後至普賢菩薩所,蒙其加被開示,所證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普賢為其稱讚如來勝妙功德,令其發十大願王,以此功德,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並勸盡華藏世界海諸菩薩,一致進行,求生西方。(印光大師《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十信後心:十信位的最後階段,如果再進一步破一分無明,即入圓教初住菩薩位而證法身,從此成為法身大士。

尊上普賢菩薩摩訶薩在華嚴大法會之上,宣說十大行深誓願: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

十者、普皆迴向,

以此十大願王,迴向往生西方,普勸善財及華藏海眾,一致進行,求生西方,以期圓滿佛果。

菩薩因何名為普賢?《悲華經》說:『我行應當勝諸菩薩。寶藏佛言,以是因緣,今改汝字,名曰普賢。』對普賢一名的解釋,歷代大師各抒己見,今取唐宗密大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注》的解釋。

(1)約自體說: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

(2)約諸位說: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聖曰賢。

(3)約當位說: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順曰賢。

普賢與文殊為釋尊的二脅士,普賢侍右,主侍定德門,文殊侍左,主侍智德門。表示如來教法,是行解並進,定慧雙修。唐清涼國師對此解釋非常透徹。他在華嚴三聖圓融觀中,明二聖三對錶法:

(1)普賢表所信如來藏。故《理趣般若經》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初會即入如來藏三昧。文殊表能信之心,《佛名經》說:『一切諸佛,皆因文殊發心故。如善財始見,即發大心。』

(2)普賢表所起萬行,一切經中,皆說普賢行願。文殊表能起之解。故彌勒對善財說:『汝先得見諸善知識,聞菩薩行,入解脫門,皆文殊之力也。』

(3)普賢表證空出纏法界,《華嚴經》說:身相如虛空故,善財見之,即得智波羅密者,依體起用故也。文殊表能證大智,顯其有智方證理故。

然此二聖,各相融攝,依體起行,行能顯理。普賢與文殊,象徵學佛要有信有解。信而無解,信是無明;解而無信,解是邪見。因此,這二位大菩薩,在釋尊的常隨菩薩眾中是不能分離的一對。

普賢菩薩儀軌

普賢菩薩聖誕在農曆二月廿一日。

聖祝儀規:

(香贊)戒定真香,焚起衝天上,弟子虔誠,熱在金爐上,頃刻紛紜,即遍滿十方,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稱聖號)南無大行普賢菩薩(三稱)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無佛馱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南無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具大悲心者。怛侄他。唵。斫羯羅伐底。震多末尼。摩訶缽蹬謎。嚕嚕嚕嚕。底瑟吒。篅[音爍]瓦剌。阿羯利沙也。吽。帕特。司哇哈[此根本呪]。唵。缽蹋摩。震多末尼。篅瓦攞,吽[此大心呪]。唵。哇喇陀。缽亶謎。吽[此隨心呪](十四遍)

(心經一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帝揭帝。般羅揭帝。般羅僧揭帝。菩提。薩婆訶 。

(贊偈)普賢菩薩,行願齊周,華藏會上闡法猷,瓶瀉兩千酬,接引凡流,象駕任優遊。

大行菩薩稱普賢,重重願海浩無邊。

端嚴示坐六牙象,智慧化生七寶蓮。

一切三昧皆自在,本來妙德盡周圓。

寶威來贊娑婆化,靈感神通震大千。

南無峨嵋銀色世界大行普賢王菩薩

(繞念)南無普賢王菩薩………………………(繞佛約數百聲然後各歸原位)

(拜願)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拜)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三拜)

南無普賢菩薩(十二拜)

南無彌勒菩薩(三拜)

南無十方菩薩摩訶薩(三拜)

(三皈依)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合南聖眾。

(禮畢)

耳識圓通

《楞嚴經》據中云:白敘:尊上 普賢菩薩摩訶薩 自述,已曾與恆河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諸佛都以普賢為榜樣,教菩薩眾修普賢行。修普賢行必須先悟毗盧性海,然後才能入普賢行門。

佛問圓通,普賢答說:最初本因,但用耳識,隨念分別,能發智慧光明普照群機,得大自在。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普賢即時乘六牙白象,分身千百,至其發心者面前,與之相見,縱然彼因障深,看不見我,我也會暗中為他摩頂,護持安慰,使他所願成就。

無上釋尊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據中云:白敘:尊上 普賢菩薩摩訶薩 為與會諸大菩薩及末法一切眾生向 無上釋尊 提了四個問題:

(1)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凈境界,云何修行?

(2)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

(3)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

(4)若諸眾生,於生死中,常居如幻,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

無上釋尊 答第一個問題:修大乘者,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圓瑛大師認為『遠離』二字,即是修法,乃用止觀之功,先止息攀緣,亡情息念,次觀察諸法,虛妄不實。以此止觀之功,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

無上釋尊 答第二個問題:修大乘者,不僅遠離幻境,以幻心離幻境的『幻心』,也要遠離。以達到塵亡根盡的境界。

無上釋尊 答第三個問題:修大乘者,離了幻心後,還要離掉以知幻心的『幻智』。離了幻心,若愛幻智,亦即心病,故復當遠離。

無上釋尊 答第四個問題:修大乘者,離了幻智,心中若有一個離字(即空),也要遠離。最後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無上釋尊 一口氣說了四個離,離境、離心、離智、離空。層層剝盡,步步升高、由淺及深、行布分明、直到諸幻滅盡、寂滅現前。

靈山會上誓願守護《法華經》

佛在靈山會上說《法華經》時,普賢於寶威上王佛國與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菩薩共來聽受。普賢在會上提出:如來滅後,善男子、善女人,云何能得是《法華經》?答案曰:若人能做到下列四點,必能得到是經。(1)為諸佛護念;(2)植眾德本;(3)入正定聚;(4)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普賢又在會上表示:世尊滅後五百年際,有人受持是經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穩。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當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俱詣其所,供養守護、安慰其心。是人若坐思惟此經,我復乘象王至其人前。是人對《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令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受持讀誦,書寫此經,一心精進,滿三七日,我當乘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若人受持,讀誦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是行普賢行,為諸如來摩頂授記。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生忉利天。若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升兜率天彌勒菩薩所。

釋尊對普賢護法精神,大加讚歎:「汝已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深大慈悲。從久遠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能作是神通之願,守護是經。」

普賢菩薩密教釋意

在密教之中,以此菩薩表示菩提心,視之與金剛手、金剛薩埵、一切義成就菩薩同體。一行《大日經疏》卷一解釋普賢,謂『普』是遍一切處之義,『賢』是最妙善之義。以菩提心所起之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故名為普賢。

在密教金胎兩部曼荼羅中,皆列有此菩薩。在金剛界曼荼羅之中,普賢為賢劫十六尊之一,安於北方四菩薩中最下位,密號普攝金剛,三昧耶形為劍形。在胎藏界曼荼羅中,將之列於中台八葉院並文殊院。其中,在中台八葉院是坐於東南方的蓮華上,身白肉色,戴五佛寶冠,左手以大指、頭指執蓮華,蓮上安有火焰圍繞的利劍,右手臂伸開仰掌,屈無名指、小指,三昧耶形為蓮上劍,密號真如金剛。在文殊院,系位於文殊之右後,左手執青蓮華,上安三股杵,右手伸五指,掌向外,大指與頭指、中指二指相捻,伸無名指、小指立於胸前,三昧耶形為蓮上三股,密號真如金剛。

另外,有以普賢延命菩薩為本尊而修法者,稱為普賢延命法。普賢菩薩有增益、延命的性德,當他住入增益延命三昧的境界之時,就成為普賢延命菩薩(Samanta-bhadra^yuh)。這是密教徒修普賢延命法時所供奉的本尊。

依照密教經典的記載,眾生若能對此菩薩如法修持與祈求,則『終不墮三惡道,定增壽命。終無夭死短命之怖,亦無惡夢魘魅咒詛惡形羅剎鬼神之怖。亦不為水火兵毒之所傷害。』而且能『具大福智,勝願圓滿。官位高遷,富饒財寶皆悉稱意。若求男女,並及聰明,並皆滿願。』這些宗教功能,都是依據普賢延命菩薩的本誓而產生的。

普賢延命菩薩,又有『大安樂不空三昧耶真實菩薩』與『金剛薩埵』等二種異名。前者謂此菩薩具有賦予眾生大利益大安樂的平等本誓。後者謂其具有『不朽不壞之智,能摧諸煩惱,猶如金剛』。其所以具有這些性德,除了是本誓力量的顯現之外,也由於十方諸佛加持所致。據密教典籍所載,世尊曾召集十方世界恆河沙諸佛,以光明照觸普賢菩薩,因此他才能得到諸佛心印,以利益一切有情。

普賢延命菩薩的形像有二臂像及二十臂像兩種。依經典所記,其二臂像『如滿月童子,頭戴五佛頂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召集金剛鈴。坐千葉寶蓮華,華下有白象王。象王足踏金剛輪,輪下有五千群象。』二十臂像則通身金黃色,著五智寶冠,左右各十隻手,各持不同法器,坐千葉蓮華上,華下有四白象,與二臂像座下之有五千群象者不同。

按,普賢信仰自古即盛行於印度及西域地方。《大智度論》卷九記載,大月氏西佛肉髻住處國的一佛圖中,有癩風病人至遍吉菩薩像邊,一心念願,時像以右手摩其身,病即愈。撰於唐·大曆十一年(776(丙辰年))的〈大唐隴西李府君修功德碑記〉記載,敦煌石窟中安置普賢、文殊等變相各一幅。依此可知,在唐代,中國敦煌地方已有造此菩薩像之風氣。

普賢菩薩道場

中國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示現教化眾生的道場。峨眉山在中國四川省,峨眉縣之西南,與嶍山相對,宛如兩眉,因名峨眉山。其山脈自岷山分出,蜿蜒南來,至縣境突起三峰,故有大峨、中峨、小峨之稱。

《華嚴經》:有善財童子佇立妙高峰上,觀此山如滿月,大放光明,因此峨嵋山又稱大光明山。峨嵋山在晉代創有六大佛寺。晉隆安三年(西元399年)慧持和尚從廬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賢寺,供奉普賢菩薩。傳峨嵋山成為普賢菩薩道場,即由此而來。宋太宗派大夫張仁贊,以黃金三千兩,購買赤銅鑄造普賢騎象銅像一尊,高7.4米,長4.7米,凈重62噸。普賢像頭戴五佛金冠,身披袈裟,手執如意,神態莊重,趺坐象背上。大象造形逼真,四肢健壯,粗鼻下垂,目視前方,似欲啟步遠行。整個銅像,鑄造精良,實屬罕見。伏虎寺是峨嵋山最大的佛寺,建築面積一萬平方米,寺內『華嚴銅塔』鑄佛像四千七百餘尊及《華嚴經》全文。

峨嵋山的最高處是金頂,上建金頂寺,威鎮全山。金頂寺又稱光明寺,因山頂常有光明而得名。每當午夜,在金頂上看群峰中,有千百萬點晶瑩閃耀的光亮,從山溝里慢慢地升起來,像一盞盞明燈,忽上忽下,燦若明星,人稱此奇景為『萬盞明燈朝普賢。』

為了大家時常思念,時常誦習,時常發願,時常實行普賢十大行願,現抄錄十頌,以便修學。

一者禮敬諸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

我以清凈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二者稱讚如來: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三者廣修供養: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四者懺悔業障: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懺悔。

五者隨喜功德: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六者請轉法輪: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八者常隨佛學: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

我願常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九者恆順眾生: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我常隨順諸眾生,圓滿無上大菩提。

十者普皆迴向: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普賢咒語

禮敬普賢菩薩咒語

南無瑟曼德跋陀拉耶,菩提薩特哇耶,摩哈薩特哇耶!Nanah samantabhadrāya bodhisattvāya mahāsattvāya !

普賢菩薩真言:

三昧耶-薩怛錽!Samaya sattvam !

普賢菩薩心咒:

唵 梭[口+舍] 嘎呀 梭哈


推薦閱讀:

入菩薩行論廣解卷四
新年後你一定要這樣做,可得諸佛菩薩的加持及無量眾生的庇佑,助你及家人在新的一年財運亨通、一切順利!
動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系列之...
求法不惜生命,常啼菩薩依止法勝菩薩
《佛菩薩探訪錄》:愈病救苦篇--學佛網

TAG:菩薩 | 普賢菩薩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