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國特色的婚姻觀

美國《紐約時報》21日刊文:「具有中國特色的婚姻觀」。文章如下:  北京——約會,即使萬事俱備,在這裡也總是進行得很困難。在中國,約會從一開始就被賦予很高的期望,那就是它應該以結婚為目的,而不是為了愛情。  有一個朋友最近去北京相親,到了咖啡店後,除了見到女方,還看到了女方的母親。短短數分鐘呢,女孩轟炸了他一堆問題:掙多少錢?在哪裡學習?有自己的房子嗎?  浪漫這個詞在中國往往顯得太沒有實用性,而約會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一場交易。在北京,父母們聚集在公園裡互相介紹他們的孩子。單身俱樂部也根據每個會員的條件給他們貼上標籤——身高、收入、財產。而在像上海這樣的城市,成千上萬的人們熱衷於參加相親活動,試圖用這種方式尋找到完美伴侶。  對今天的中國男性而言,成為一個完美的伴侶意味著擁有一輛車,一套房子,高工資,最好還能擁有高大挺拔的身材。與此同時,女人必須在27歲前結婚,一旦年齡超標,她們都會被烙上「sheng nv 剩女」的印記。「(這個貶義詞——其前綴「sheng」一般用在「剩下的食物」這樣的描述中——被中國教育部列為2007年的新詞)。  「中國的婚姻,很多時候成為了一種獲得資源的渠道。「Roseann Lake說,她是一名常駐北京的記者,她正在研究一本關於「剩女」的書。「書中的觀點認為,無論一個女人在專業方面多麼成功,與她結婚找個好歸宿相比,都算不了什麼——一切都歸結到結婚這個關鍵點上。」  包辦婚姻在1950年的時候就被禁止了。然而,相親——通過工作單位和家庭介紹安排異性約會——無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現在,都是司空見慣。是的,中國在過去的三十年里經歷了奇蹟般的發展,但傳統仍是很難動搖的。而且在儒家倫理中也強調了,婚姻必須滿足社會責任而不是個人的慾望。計劃生育的政策已經進一步強化了這些期望。在中國沒有完善的福利制度,年輕人要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這就意味著:你和誰結婚這件事,將關係到你的整個家庭。  然而這些事並不是所有人都關注,不同年代人們之間就存在代溝。80後和90後的孩子們,他們出生在經濟更好的時期,聽著流行音樂看著電影長大——相比父輩,他們的婚姻顯得更匆忙。  暢銷書《中國式離婚》作者王海鴒, 在她微博上講述了一個固執母親的故事。有人告訴那個母親的女兒,要在她「還有價值」的年齡去參加相親。  謝雨潔(音),一位居住在溫州的26歲未婚女孩,她是一名護士,儘管她擁有一個有前途的職業,她的父母還是每天提醒要盡到做子女的義務,即找到一個丈夫。謝在尋找愛情,但她的父母責備她重點考慮的應是對方的物質條件。「經濟條件才是現實的。」她說道。  在成都,一些單身女性願意支付超過3100美元的一個特殊的訓練課程:如何找到一個身價百萬的富翁當丈夫。在現實電視約會節目「非誠勿擾」中,一名惹人非議的22歲模型宣稱:「我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  當然了,這些都是極端情況,但壓力還是真實存在的。儘管根據中國的出生率,在2020年男性將比女性多約2400萬人,這些單身漢大多數生活在農村地區。在主要城市,房價與收入的比率可達12:1——找到好對象對於一個受過教育,並且有野心的女人而言,永遠是值得憂慮的問題。 在8月份中國的情人節「七夕」之際,一系列「以結婚為目的」的配對活動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在北京的一個叫歡樂園文化的單身俱樂部中,對會員的基本要求是:大學學位;年度會員費:約560美元。成百上千的人將參與到節日的相親活動中去,在四川省廣元市,還有一場超過萬人參與的大規模相親大會。(張引)
推薦閱讀:

流感下的中國:這些最需要保護的人,卻無人幫助
中國貧富標準線
能把衛衣搭配的棒棒噠,才算得上會穿的小妖精【中國服裝圈·1070期】
講座實錄 | 王人博:中國如何構建現代國家
昆崙山為何被稱為萬龍之主?中國三大龍脈風水圖!

TAG:中國 | 婚姻 | 中國特色 | 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