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研究綜述

[1]姚志學. 中國史學界第八次代表大會學術報告綜述[J]. 高校社科動態,2009,03:1-4.[2]侯建新. 新中國世界史研究六十年[J]. 河北學刊,2009,04:7-12.[3]劉克輝. 史學理論創新與歷史學科的發展——史學理論前沿問題春季論壇綜述[J]. 史學月刊,2009,09:114-120.[4]石慶波,楊蕾. 「中國世界古代史學術討論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9,03:148-149.[5]姚志學,任俊傑. 中國史學界第八次代表大會學術報告綜述[J].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3:94-96.[6]劉新成,劉文明. 中國的世界史研究六十年[J]. 歷史研究,2009,05:15-22+190.[7]田肖紅. 中國世界史研究論壇第五屆年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9,04:154-158.[8]張海鵬. 六十年來中國近代史學科的確立與發展[J]. 歷史研究,2009,05:10-15+190.[9]王晉新. 揚棄、探求與超越——威廉·麥克尼爾史學思想及成就述評[J]. 史學理論研究,2009,04:37-50+158.[10]鞠維偉,張華. 「世界史精品課程建設」研討會綜述[J]. 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0,02:60-62.[11]山口智哉,蔡春娟,梁建國. 2008日本史學界的五代宋元史研究綜述[J]. 中國史研究動態,2010,05:25-30.[12]王邵勵. 中國世界史研究論壇綜述[J]. 世界歷史,2010,01:142-145.[13]柴彬,姬慶紅. 世界歷史進程中的社會變遷——第8屆全國青年世界史工作者代表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10,01:53-58.[14]丁曉玲. 用歷史的深度和世界的視野思考山西——《五百年來誰著史》讀後札記[J]. 先鋒隊,2010,17:54-56.[15]鄧紅英. 歷史全球化與全球化歷史化——當代美國全球史學述評[J]. 國外社會科學,2010,06:85-92.[16]劉耀輝. 大衛·克里斯蒂安的「大歷史」觀述略[J]. 國外理論動態,2011,02:92-96.[17]俞邃. 倏然十載飛逝 未來十年可期[J]. 當代世界,2011,01:1.[18]於民,王俊芳. 世界史研究的視野與視角世界史教學的革新與守成——「世界史學術研討會暨山東省世界史專業委員會第六屆年會」綜述[J]. 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1,04:69-72.[19]緒形康. 世界歷史的結構與再認識——評《五百年來誰著史》和《世界史的結構》兼談中國道路[J]. 國外理論動態,2011,05:1-9.[20]楊和平,李先波. 中國世界現代史研究會西南片區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11,02:151-155.[21]. 機遇與前景:全國世界史學科建設座談會綜述[J]. 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2+83.[22]王若茜,牛勇. 第一屆「國際關係史青年論壇」綜述[J]. 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1,07:68-70.[23]張雪,邢來順. 「世界史學科建設和發展」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11,03:150-155.[24]張文濤. 「二戰後東亞與歐洲歷史反思與和解進程比較」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11,04:135-141.[25]張曉晗,趙文君. 「全國世界史學科建設」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11,06:136-140.[26]蔣焰. 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研究會暨學術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11,06:143-146.[27]王若茜,胡明嵐. 「世界史發展進程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11,06:147-149.[28]鞠維偉. 「世界史發展進程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綜述[J]. 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2,01:71-72+35.[29]張文偉. 赫·喬·韋爾斯《世界史綱》中的世界史觀地位述評[J]. 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12,01:68-72+120.[30]邢科. 世界歷史上的中國和中心—邊緣視角中的世界史——世界史學會第20屆年會綜述[J]. 史學理論研究,2012,02:152-157.[31]鞠維偉,張華. 繼承傳統開拓未來——首屆國際關係史青年論壇綜述[J]. 世界歷史,2012,01:150-152.[32]杜憲兵,管世琳. 「世界史學會第20屆年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12,02:142-145.[33]任靈蘭. 2011年中國世界史研究述評[J]. 世界歷史,2012,03:82-106.[34]沈辰成. 「1945年至今世界史的呈現:亞歐教科書敘事特徵的比較」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12,03:148-151.[35]熊芳芳. 世界史學科建設暨學術前沿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12,03:143-147.[36]張筠. 對話崑崙之巔 弘揚史詩精神——2012年格薩爾與世界史詩國際學術論壇綜述[J]. 青海社會科學,2012,04:233-236.[37]王延慶. 世界史影視網路資源述評[J]. 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5:48-52.[38]楊俊光. 20世紀前半期中國的世界史編纂與世界史學科建設研究綜述[J]. 高校社科動態,2012,04:6-15.[39]沈辰. 「1945年至今世界史的呈現:亞歐教科書敘事特徵的比較」研討會綜述[J]. 歷史教學問題,2012,01:138-140+56.[40]呂昭義,錢金飛. 貼近社會現實 跟蹤學術前沿——第7屆全國青年世界史工作者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6,01:133-136.[41]李江,徐良.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歷史研究中的認同——中國世界史研究論壇第二屆年會暨中國史學會世界史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綜述[J]. 學術研究,2006,02:142-143.[42]徐良,李江. 世界歷史中的認同:民族文化全球化——中國世界史研究論壇第二屆年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6,02:148-151.[43]賈雯,姜守明. 江蘇省世界史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討論綜述[J]. 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2:277-278.[44]劉耀春,朱晶進. 中國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學會世界中世紀史專業委員會年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6,03:157-158.[45]潘娜娜. 「全球化時代的人類歷史與史學理論」研討會綜述[J]. 史學理論研究,2006,03:154-156.[46]賈衣肯. 匈奴西遷問題研究綜述(下)[J]. 中國史研究動態,2006,10:11-16.[47]陳其泰,李鴻生,劉澤生. 金應熙教授史學成就述略[J]. 廣東社會科學,2006,06:132-140.[48]. 2006年度中國世界史研究述評[J]. 世界歷史,2007,02:4-16.[49]鄭瑋. 中國世界史研究論壇第三屆學術年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7,02:140-143.[50]毛銳. 山東省第四屆世界史學術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7,02:157-158.[51]劉春英. 山東省第四屆世界史學術討論會綜述[J]. 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1:127-128.[52]李秀玲. 中國世界史學者的盛會——中國世界史研究論壇第三屆學術年會綜述[J]. 歷史教學(高校版),2007,03:79-80.[53]劉錦前,王艷紅. 上海世界史學會學術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7,03:157-158.[54]隋唐. 「紀念齊思和先生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J]. 社會科學論壇(學術評論卷),2007,06:159.[55]李英華. 向老前輩學習寶貴的治學精神與方法——劉家和先生的治學經驗與方法述略[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05:16-20.[56]劉百陸. 2007年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年會暨全國高校歷史系主任聯席會議綜述[J]. 歷史教學(高校版),2007,11:109-110.[57]徐心希. 薪火相傳 推陳出新——福建師範大學歷史學科百年學術發展概觀[J].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6:16-24.[58]田肖紅. 中國世界史研究論壇第五屆學術年會綜述[J]. 歷史教學(高校版),2008,11:102-103.[59]邢戰國. 十年來周谷城史學思想研究述評[J]. 船山學刊,2008,04:182-185.[60]閆欣.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的法律問題 中日兩國法學家、律師北京研討會綜述[J]. 中國律師,2008,01:89-90.[61]趙文亮. 近二十年來我國學術界關於世界近代史分期問題的研究[J]. 史學集刊,2008,01:117-127.[62]謝清溪. 2007年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年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8,01:148-149.[63]吳曉群. 世界歷史中的個體、群體與社會——第四屆全國世界史研究論壇綜述[J]. 世界歷史,2008,01:145-147.[64]陸啟宏. 世界史研究的新起點:第四屆全國世界史研究論壇綜述[J]. 歷史教學(高校版),2008,01:108-110.[65]韓毅. 構建有中國特色的世界史學科體系:爭辯與思考——「中國世界史學科體系建設研討會」學術觀點述評[J]. 中國社會科學,2008,02:199-203.[66]周健. 近十年來台灣地區西洋史研究概況[J]. 史學理論研究,1994,03:130-134.[67]馬煥明. 關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研究綜述[J]. 德州師專學報,1994,01:31-36.[68]劉金源,周志亮. 國內史學界對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評介綜述[J]. 廣西社會科學,1995,04:49-50.[69]鄭德弟. 異質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匯──中法關係史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J]. 世界歷史,1996,01:107-110.[70]王方憲. 縱覽百年風雲 昭示人類使命──《世界史·現代史編》述評[J]. 世界歷史,1996,02:105-108+120.[71]崔志鷹. 上海市世界史學會第三屆會員大會暨1995年年會綜述[J]. 世界歷史,1996,05:126-127.[72]韓永利. 「湖北省世界史學科現狀與對策」學術討論會綜述[J]. 理論月刊,1996,03:45-46.[73]崔志鷹. 上海市世界史學會1997年年會綜述[J]. 世界歷史,1997,06:122-123.[74]朱靈元. 當代世界史研究的新收穫——讀《當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J]. 蘭州學刊,1997,05:63-64+38.[75]高國榮,榮欣. 遵循學術規範,加強學風建設專題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1998,06:101-108.[76]王海波. 端正學風,創造更好的研究風氣——「遵循學術規範,加強學科建設,發展世界史學科」專題研討會綜述[J].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1998,04:190-191.[77]趙自勇. 第五屆全國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學術討論會綜述[J].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06:104-108.[78]徐友珍. 十月革命的光輝永遠不會泯滅──紀念十月革命勝利80周年暨世界史學科建設研討會綜述[J]. 理論月刊,1998,02:46-47.[79]顧兆祿. 端正學風是學術發展的必要前提——「遵循學術規範,加強學科建設,發展世界史學科」研討會綜述[J]. 南京社會科學,1998,10:79-80.[80]張法. 百年文學三次轉型淺議[J]. 天津社會科學,1998,01:70-76.[81]王方憲. 近代世界四百年史縱橫觀——高教版《世界史·近代史編》評價[J]. 世界歷史,1992,04:121-124.[82]張宏毅. 四十年來世界現代史研究的理論反思[J]. 史學理論研究,1992,02:36-46.[83]林文.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戰後世界的影響專題學術討論會綜述[J]. 軍事歷史,1992,05:58-59.[84]李增夫. 兩百年未決課題:何人先至新大陸?[J]. 民族論壇,1992,03:91-93.[85]馬世力. 開拓世界史研究新領域的可貴嘗試——評《瑞士聯邦七百年》[J]. 社會科學戰線,1993,04:279-280.[86]張天. 澳大利亞地理大發現述略[J]. 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01:29-33+42.[87]張鎮強. 全國首次帝國主義問題學術討論會綜述[J]. 社會科學,1988,02:78-80.[88]殷永林. 1988年全國史學理論討論會綜述[J]. 文史哲,1988,05:100-103.[89]梁英明. 海外華人歷史理論研討會綜述[J]. 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988,03:60-62.[90]魏楚雄,吳恩遠. 第二屆全國世界史青年學者座談會部分專題綜述[J]. 探索與爭鳴,1988,02:69-72.[91]. 回顧十年、改進工作、提高水平——紀念《世界歷史》、《世界史研究動態》創刊10周年[J]. 世界歷史,1989,01:1.[92]芬四. 十年來關於世界近代史體系探討的幾個問題[J].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1989,02:39-43+10.[93]余建華. 可貴的探索 有益的啟迪——「後發國家現代化」研討會綜述[J]. 社會科學,1991,11:75-77.[94]孫吳. 歷次中東戰爭與大國關係述評[J]. 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91,03:116-120.[95]牟安世. 鴉片戰爭研究四十年[J]. 歷史教學,1991,04:24-29.[96]張志敏. 「雅爾塔體系與戰後世界格局」學術討論會綜述[J]. 歷史教學,1991,04:55-56.[97]楊和平,李健. 中國世界近代史專業委員會學術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3,04:113-116.[98]王大慶. 「清史編纂暨編譯工作座談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3,06:109-118.[99]宋鷗,歐春榮. 搭建跨學科研究的國際平台——「歷史學與國際關係學:方法論探索與學科構建」高級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 史學集刊,2003,04:104-106.[100]鈕維敢. 中國世界近現代史研究會世界近代史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學術討論會綜述[J]. 社會科學研究,2003,04:161.[101]姚朋. 邁克爾·曼的社會權力史及權力史觀述評[J]. 史學月刊,2003,07:84-90.[102]潘迎春. 新世紀世界史學術前沿問題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5,06:129-133.[103]姚大學,李芳洲. 新中國中東史研究五十年[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5,01:1-12.[104]宮艷麗. 新世紀世界史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綜述[J].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01:123-125.[105]李欣復. 新終結主義思潮述評[J]. 學海,2003,02:45-52.[106]王桂玲,鄭雪蕾. 歷史學基礎教育研討會綜述[J]. 歷史教學,2004,02:75-76.[107]鄭國蘭,吳文成. 全國世界史各學會會長會議暨學術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4,04:138-140.[108]隨新民. 中法(歐)關係:中法學者間的認知性差異與認同——「中法暨中歐關係國際研討會」述評[J]. 法國研究,2004,01:136-143.[109]王淑霞,王仕英. 世界史學界的盛會——全國世界近代史第五屆年會與山東省世界史第三屆學術研討會綜述[J].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06:105.[110]姜振飛. 斯塔夫里阿諾斯學術成就述評[J]. 新疆社科論壇,2004,04:4-10+87.[111]孫若彥. 中國世界近代史專業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山東省世界史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年會綜述[J]. 歷史教學,2005,01:79-80.[112]姚大學,李芳洲. 新中國中東史研究五十年[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1:1-12.[113]陳波. 構築一流的世界史學術平台——「中國世界史研究論壇」首屆年會綜述[J]. 探索與爭鳴,2005,02:19-21.[114]顧國梅,丁強. 江蘇省世界史學會第11屆年會暨學術討論會綜述[J]. 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5,01:123-124.[115]何芳川 ,於沛. 世界歷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5,01:129-133.[116]王天紅,王景. 紀念沈煉之先生誕辰100周年暨世界史學術研討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5,01:139-140.[117]塗永峰,劉貴華. 「湖北省世界史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綜述[J]. 理論月刊,2005,03:61.[118]劉貴華,塗永峰. 「湖北省世界史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綜述[J].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02:252-253.[119]陳波. 努力把我國世界史學科提高到世界水平——「中國世界史研究論壇」首屆年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5,02:128-133.[120]王震. 世界史研究要服務於現實——上海世界史學會2004年年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5,02:134-136.[121]范紅軍. 新史觀、新通史方法、新世界史——何炳松《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外國史》述評[J]. 歷史教學問題,2013,03:130-133.[122]王宏志. 新中國歷史教科書在不斷改革中前進(上)──五十年來的中小學歷史教材[J]. 歷史教學,1999,11:5-8.[123]盛志光. 評《世界文明古國述略》——從周谷城先生反對「歐洲中心論」談起[J]. 求是學刊,1999,04:112.[124]陳昊明. 新世紀首次山東省世界史學術研討會綜述[J]. 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06:126.[125]周祥森,王金虎. 一部更新換代的20世紀世界史佳作──評《20世紀的世界:百年歷史回溯》[J]. 學術研究,2002,03:80-82.[126]徐友珍. 新世紀世界史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綜述[J]. 理論月刊,2002,12:126-127.[127]董經勝. 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展望——「20世紀中國的世界史研究」學術討論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0,04:67-70.[128]朱曉罕. 加強學科建設 創建中國學派——「20世紀中國的世界史研究」學術討論會綜述[J]. 歷史教學,2000,06:53-54.[129]賈文華. 培養科研能力始終是研究生教育的重大課題——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繫世界史博士點教學改革述略[J]. 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02:89-90+93.[130]劉煊. 百年風雲戰爭與汽車1939-1959[J]. 交通世界,2000,02:41-45.[131]劉煊. 百年風雲黃金時代1930-1941[J]. 交通世界,2000,04:56-59.[132]高國榮. 繼往開來 與時俱進——第六屆全國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學術討論會綜述[J]. 世界歷史,2001,06:79-83.[133]張明富. 第三屆全國青年史學工作者學術會議綜述[J].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02:108-113.[134]薛向君. 「二十世紀的歷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 學術研究,2001,08:101-103+120.[135]芮信. 傅運森《共和國教科書西洋史》述評[J]. 歷史教學問題,2013,04:133-136+118.[136]耿春紅. 《衡水學院學報》近三年歷史研究綜述[J]. 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3,03:121-124.[137]張廣智. 二十世紀西方史學的中國聲音——以近十年來青年學者的相關論著為中心[J]. 探索與爭鳴,2013,07:22-26.[138]吳新傑. 第一個十年的20個回閃[J]. 世界博覽,2004,11:16-21.[139]陳波. 中國世界史研究論壇首屆年會綜述[J]. 歷史教學問題,2005,01:110-112.[140]孔繁敏. 縱論古今,橫說中外——周谷城史學成就述略[J]. 歷史教學問題,2001,02:14-17+13.[141]陶非奇. 「非政府組織與美國對外關係」研討會綜述[J]. 美國研究,2012,04:148-152.[142]於文傑. 還原歷史真相,尋求史學真諦——南京大學世界史博士生教學論壇述評[J]. 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3,06:21-22.[143]沈堅. 二十年的心血與成果[N]. 文匯報,2007-11-17007.[144]世歷所. 「30年來我國世界史研究的重大問題述評」座談會召開[N].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01-31001.[145]呂振宇. 近十年來大陸學者對西歐社會轉型時期經濟和社會史研究述評[D].揚州大學,2012.[146]邵繼勇. 新中國日本史研究述略[A]. .中國中日關係史研究·2012年第2期(總第107期)[C].:,2012:16.[147]阿佳妮(書評人). 五百年來誰著史?[N]. 中國圖書商報,2010-01-05Y11.[148]黨為. 近三十年來的美國清史研究:以新清史為線索[D].華東師範大學,2010.[149]張方鼎. 近四十年來日本歷史學習指導要領的變遷及其分析[D].首都師範大學,2011.
推薦閱讀:

妹紙側目!最新研究:不愛喝酒年老更容易骨折
國外人口狀況及相關政策研究
真合與假合|八卦研究
三命通會卷十一 消息賦(珞琭子著育吾子解) 黃文塗堪輿研究中心
易學研究:《連山易》第九卷

TAG:世界 | 世界史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