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女性化 剖析「男孩危機」兩大根源
男孩女性化,不但引起專家學者的重視,很多讀者網友都將關注的目光聚焦在「拯救男孩」這個熱門話題和社會現象上。
眼下即將面臨中考,可就在這緊要關頭,還有不少熱心家長、老師以及成長中的男孩打熱線,有的訴說煩惱尋求「拯救男孩」的良方,有的發表看法,有的介紹培養男孩陽剛之氣的經驗。而專家學者卻從兩性意識的起源,到影視劇對青少年的誤導,剖析了男性女性化的深刻原因。
熱線傾訴
陪讀母親的煩惱
「小時候我兒子太調皮了,上樹、翻牆、逃學、和同學打架,讓人操盡了心。沒想到現在他長大了,反倒越長越沒出息了,見人臉紅,不說話,一副羞答答的模樣。」在西安一民辦院校給兒子當「陪讀」的林女士,把記者的電話當成了「情感傾訴」了,拿起電話就是一段開場白。林女士說:「我孩子他爸脾氣不好,兒子一惹事,他不講教育方式,就知道打孩子、罰站,不給娃飯吃。記得孩子上小學六年級時,一次和同學爬山迷了路,半夜才被家人找回來。回到家裡,被他爸一腳踢得背過氣。等醒過來,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一下變乖了再也不淘氣了,但一點銳氣也沒有,特膽小。看他爸對孩子那麼狠,我這當媽的看了難受,背過他爸我是千方百計地呵護他,用時髦話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孩子就在這種狀態下成長」。
林女士的兒子現在西安一所民辦院校上大專,他沒有出過遠門,不會洗衣服,沒有社會經驗。林女士送兒子到學校後,兒子說什麼也不讓她走。沒辦法,她只能在單位辦了請假手續,專門從山東老家趕到西安租了一間房子,給兒子當「陪讀」。「後來學校不允許學生住在校外,我就試著告訴孩子我要回家,可他不讓我走,說等他徹底適應了環境再讓我走。可單位一直催我回去上班,真後悔當年不該用體罰和溺愛這兩種極端的方式教育孩子。」
「陽光男孩」是父親的驕傲
與林女士的教育方式截然相反,家住西郊的王先生打電話向記者講述了他教育培養孩子陽剛之氣的成功經驗。王先生說,他以前在新疆搞地質勘探工作,很少回家。兒子出生後,由妻子一手帶大。家住單位的家屬院,院里都是勘探隊員的女家屬。兒子5歲那年,王先生無意中發現,孩子的言談舉止越來越趨於女性化,他一咬牙,採取孟母遷居的方式搬出勘探隊家屬院。等放假探親回來,他堅持帶孩子爬山、游泳、洗涼水澡、鍛煉孩子的身體和意志。前年孩子考上了體育學院,上學的生活費都是兒子勤工儉學自己掙來的。儘管現在大學生就業壓力非常大,但他兒子仍對未來充滿信心。
教育專家特彆強調,父親是兒子人生中的第一個男子漢榜樣,「研究發現,充滿男子漢氣概的男孩,其父親的教養行為往往是果斷的、具有權威性的。相反,如果父親在家裡是軟弱無能的,母親具有支配性的,那麼,男孩對男性的性別認同就會受到嚴重傷害,男孩會表現出過多的女性化氣質。那些攻擊性行為很高的男孩,往往有一個軟弱、不起作用的父親,而那些害羞、自卑的男孩,其父親大多行為專橫,對男孩漠不關心」。
「富二代」男孩的心裡話
父母的愛令我無法承受
「叔叔,我打這個電話是背著媽媽和爸爸悄悄打的,你一定替我保密啊。」在西安一所私立學校上五年級的豆豆向記者講訴了他的煩惱。豆豆說,他家是陝北榆林人,爺爺是煤礦老闆,爸爸在礦上給爺爺當幫手,媽媽和保姆在家看護他,他很少見爸爸的面。他感覺媽媽和爸爸的關係不太好,但父母對他很好。豆豆說,家裡條件好的他都無法適應了,除了吃飯、睡覺、上學下課,他在家中說不了幾句話,也無話可說。有時想和同學出去玩,媽媽不允許,說外出不安全。他的夥伴就是家裡堆了一間房的玩具,還有花了幾萬元,專為他買的一隻小貓和一隻小狗。到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媽媽還要逼他學書法繪畫,可他一點也不喜歡。小時候他不懂事,央求媽媽「給他生個弟弟、妹妹玩」。現在他「長大了」,就想和別的同學一樣,星期天能出去玩玩,就很知足了。
「叔叔,看了你寫的文章,說我們男孩變得女性化了,可我們也不想那樣,想當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可誰給你機會啊,這真是一個『杯具』」。說完豆豆像大人一樣長長地嘆了口氣。
女孩和教師眼中的男孩
男孩與女孩相比處於弱勢狀態
娟子是昨日唯一一個打熱線的女孩,這個14歲的初二女孩在學校擔任班長職務。她說,男孩女性化是針對女孩男性化比較而言的,就他們班上看,男孩總體成績是比女孩差一些,但其他方面男孩與女孩相比,沒有多大的區別。而讓她看不慣的是,有些男孩比女孩還小心眼,遇事斤斤計較,打掃衛生也是挑肥揀瘦的。
正像娟子所說,現實中人們發現,一些男孩不再像人們印象中那樣「皮實」了,嬌滴滴、扭扭捏捏,比女孩還要膽小怕事的男孩越來越多。一些老師感嘆:不太敢批評男生,因為回答不出問題時,他們會露出極其尷尬的表情,要是再說上兩句,他們看起來馬上就要哭了。
南京市龍江小學副校長趙秀琳看了《拯救男孩》一書撰文發表看法,認為「現在的男孩子自我表現的慾望相對來說比女孩子要弱不少,而且男孩子的一種特徵,包括玩、跟孩子的一些交往,男孩子的特徵好像不是像我們小時候那麼強,甚至於孩子之間相處的時候,跟女孩子比都相對處於一種弱勢的一種狀態,女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意識都甚至於超過男孩子。」
2006年,一本名為《給男孩的危險手冊》的書紅極一時。這本書是兩名英國人寫的,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中名列前茅,全球熱銷。本書強調一個優秀男孩應該具有以下品質:懷有好奇心、勇敢、懂禮貌、勇於接受挑戰、敢於嘗試,不怕挫折……這本書在中國同樣受到了男孩們的熱捧,說明我們的男孩在內心是嚮往這樣的生活,嚮往這樣的品質的,但為什麼現實中,男孩卻和這些特徵越來越遠呢?
專家剖析「男孩女性化」
社會整體價值觀混亂的真實表現
知名社會學者、西安工業學院人文社科系教授鄭升旭認為「男孩女性化」有兩點原因,其一,我們的社會開放了,青少年有了張揚個性的需求,包括追求怪異、獵奇等與眾不同。從這點講,應當是社會進步的表現。第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我們在幼兒教育、學校教育階段,缺乏有意識地性別教育,而隨著社會腦力勞動的日益被重視,淹沒了過去以體力勞動為特徵的性別差異。
這裡就要涉及到性別差異的來源及其後果等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理論探討,如今已被國內外諸多的心理學家所證實的是,人們的性別差異,不是來源於先天的自然差異,而是來源於後天的社會差異,也就是說男孩和女孩的性別意識主要不是先天性的,而是後天教育和社會訓練的結果。從這點講,男孩的女性化傾向,說明我們沒有進行有意識的性別教育。這種女性化的傾向,帶來的不是社會和家庭的和諧,而只能帶來不應有的性別失望。
因為從人類誕生之日起,這種兩性差異不僅適應了兩性關係的家庭需要,而且適應了在勞動中社會分工的需要,因而這一現象提示我們為了孩子的未來和社會的未來,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在幼兒階段和學校以及社會的訓練中,加強這方面的工作,這絕不是一個小問題,而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大問題,希望能引起更多教育專家的重視。
除此之外,心理危機干預專家張純說,傳媒的影響力同樣不可小視,一些電影和電視節目對成年人沒有什麼傷害,但對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的孩子來說,影視中經常出現的那些男不男女不女的明星,很容易導致男孩的審美觀、價值觀混亂,並造成心理傷害。
「韓劇對孩子心靈的侵蝕作用實際上是非常大的,我極力地反對。你看韓國的影片里,男孩子都是小白臉,極盡溫柔之能事,顧盼流連,那個眼睛都非常漂亮,而韓國的女孩都是張牙舞爪,我認為這都是不對的。」張純說。
拯救男孩已引起人們的關注,校正和引導將是未來的任務和目標,這潛移默化的演變,同樣打著時代的烙印和標籤,讓現在告訴未來,曾經的迷失終會找到前行的航標。
推薦閱讀:
※26載幸福婚姻遇危機
※為了愛情而結婚,潛藏著巨大的危機
※熱戀期時,你可能忽略了這六種感情危機【圖】
※歐盟從未像今天這般危機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