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分析詩歌的意境

意境,是我國文藝美學的一個重要範疇,無論是古典詩歌還是現代詩歌,只要是詩歌藝術的精品,無不以美的意境令人陶醉。我們在閱讀和欣賞古典詩歌作品時,要通過語言的媒介,進入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和領悟作品的意境之美。  作為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怎樣才能進入詩歌的意境並能進行正確的分析呢?  首先,應該弄清楚什麼是意境。王昌齡在《詩格》中說:「詩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物境一,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雲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於心。處身於境,視境於心,瑩然掌中,然後用思,瞭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娛樂愁怨,皆張於意而處於身,然後馳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張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則得其真矣。」這裡所說的三境中,「物境」即客觀的景象之境,「情景」即主觀的感情之境,「意境」則是作者的主觀情意與客觀物境的高度融合,是優秀詩歌作品必須達到的一種藝術境界。  其次,要弄清楚「意」(情)與「境」(景)的主要特點和關係,因為所有的詩詞都涉及到「情」和「景」的內容,所有好的詩詞中的「情」和「景」都達到了水乳交融。需要指出的是,在意境的形成中,「景」是基礎,「情」、「意」才是主導。「意境」中的「景」是「情中景」,並不等同於生活中自然形態的「景」,它既是喚醒詩人特定感情的「景」,也是在此種特定情感支配下所創造的「景」,所以,總能給人以強烈的感情上的激動。因此,我們在欣賞古典詩詞時一定要領會詩人描繪的意境,才能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  第三,要弄清楚詩歌意境構成的基本模式,其基本模式如下。  (一)觸景生情,情隨境生  詩人事先沒有某種情意,因遇到某種物境,觸發了某種情意,於是借對物境的描寫,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出來。如杜牧的《江南春》便是如此,「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好一幅江南艷麗的水鄉風景圖宛然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作者選取了富有江南特點和春意的景物(鶯啼、綠、紅、水村、風、寺廟、樓台、煙雨等),以高度概括的藝術手法,把零散的自然景物加以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的精確描繪,使人身臨其境——宛然置身於迷濛煙雨、春意盎然的江南大地,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強烈的共鳴,受到極大的感染。然而它不僅是一幅歌頌春光的寫景圖,而且在即景抒情、借古諷今之中,給予信佛的統治者以含蓄委婉的嘲笑,達到了情意情景水乳交融之境界。  (二)移情入景,景中生情  詩人原有某種強烈的感情,在接觸物境時,把這種感情注入其中,又借對物境的描寫,把它抒發出來,於是客觀的物象帶上了主觀情感。如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濺淚」、「鳥驚心」明顯帶有詩人「感時」、「恨別」的主觀色彩。遭遇「鳥語花香」,在平常的情況下人們定會抒發喜悅之情,可是在安史之亂、長安淪陷、家人離散的處境下,杜甫見花開流淚,聞鳥語驚心,花香鳥語這種美好的景物,此時卻勾起了詩人痛苦的情懷。詩人以主觀感染客觀,統一客觀,達到了意與境的統一,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到「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因此,「意」與「境」的交融,不管它是情隨境生,還是移情入境,總之要在一首詩中和諧、完美,達到情與景的交融,方能夠成好詩詞。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不失為具有完美意境的典範,他把春江花月夜的景色和抒發遊子思婦的離愁別恨交融在一起,使之渾然一體了。難怪聞一多稱這首詩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再如歐陽修的閨怨詞《蝶戀花》中的「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二句,意境曲折,層層深入而渾然一體,前人評價頗高。該詞中閨中怨婦借暮春景象,感嘆青春消逝和精神上的孤寂形象躍然紙上,栩栩如生。所以王國維說:「境非獨謂景物也。」  第四,掌握一些關於詩歌意境分析的必要的常識和方法。  (一)熟悉一些典型的傳統意象  詩歌意境的形成離不開對客觀景物的描寫,這些客觀的景物,一旦滲透詩人之主觀情感,即為詩歌之意象,可見詩歌意境的形成是離不開意象的。那些在詩歌中經常出現的典型傳統的意象,代表了民族和人類共同的情感體驗,因而這些意象有較為固定的意義。作為高三學生,熟悉這些傳統意象,有助於我們對詩歌意境的理解。  如「梅」,由於古代詩人的反覆運用,這一意象已經固定地帶上清高芳潔,傲雪凌霜的意趣。「鳥」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戀情及婚嫁有關。日落、夕陽、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時光的流逝等。月能思鄉,星能傳恨,水喻愁多;松喻堅貞,荷、蘭喻高潔,菊喻隱逸,竹多勁健;松傲雪斗霜、有凌雲之志,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徵;桃花象徵美人,楊花多有離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顯輕薄,更表惜別懷遠等。  (二)展開聯想想像  中國古典詩詞意象的組合,藉助了漢語語法意合的特點,詞語與詞語之間,意象與意象之間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連接作用的詞語。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藉助聯想和想像更好地去賞析詩歌的意境。例如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用的是「明月」、「清風」這樣慣熟的詞語,但是,當它們與「別枝驚鵲」和「半夜鳴蟬」結合在一起之後,便構成了一個聲色兼備、動靜咸宜的深幽意境。「月」和「驚鵲」、「風」和「鳴蟬」並非事物的簡單羅列,而是有著內在聯繫和因果關係的。再如歐陽修的《蝶戀花》:「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門掩」和「黃昏」之間省去了聯繫詞,可以理解為黃昏時分將門掩上,也可理解為將黃昏掩於門外,又可理解為,在此黃昏時分,將春光掩於門外,或許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少婦有一個關門的動作,時間又是黃昏,這個動作就表現了她的寂寞、失望和惆悵。  (三)明確答題思路  不同的命題形式有不同的答題方式。如果是籠統地簡要分析意境,必須遵循答題的一般思路:①描述詩歌的意境。②概括意境的特點。③理解意境中作者寄託的感情。如: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請簡要分析本詩的意境。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①)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②)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③)  在詩歌特別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閱讀欣賞中,只有體味到了詩歌的意境美,才算真正讀懂了詩。作為高三學生,只有在掌握了詩歌意境的相關常識的基礎上,多積累,多訓練,才能真正做到考場不慌,心中有數。作者:陳家武
推薦閱讀:

中國最有意境的33句
如何理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句詩的意境?
開封府360全景展示——舊時意境盡如何?
做一個有意境的女人
如果你能化身為小說中的一個角色,你會化身成誰?為什麼?

TAG:詩歌 | 意境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