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拉尼奧:星辰的詛咒
三周時間,創紀錄的,波拉尼奧寫完了《遙遠的星辰》。他從上一本書《美洲納粹文學》里借用了不少詞以節省時間,因此,也可以這樣認為:這本《遙遠的星辰》也是《美洲納粹文學》最後一篇的擴寫。波拉尼奧首位英譯者、鐵杆粉絲Chris Andrews更認為,《遙遠的星辰》是波拉尼奧最好的作品。
今天這篇文章,談到了波拉尼奧自己與智利政治的纏鬥與流亡生涯,而《遙遠的星辰》中阿圖羅·B這個角色更與波拉尼奧本人有諸多重合之處。
文=CPZ
文章來源於豆瓣讀書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一
《遙遠的星辰》一書是對《美洲納粹文學》最後一篇《拉米雷斯·霍夫曼,無恥之徒》的擴寫,作者波拉尼奧不僅為原來簡短的故事增添上許多細節,而且花了近一半篇幅重新梳理了原來短篇中人物的故事和命運,包括加入一個波拉尼奧作品中的老面孔阿圖羅·B,即故事的講述者。讀這本書前,有必要梳理一下作者波拉尼奧一生的經歷。
波拉尼奧青年時是智利左翼詩人群體中的活躍分子,這幫詩人大多信仰共產主義,並支持當時執政的阿連德政府。那個時期,智利是美國與蘇聯明爭暗鬥的一顆棋子,也是歐洲先鋒藝術和美國流行文化的實驗場。當時執政的阿連德政府傾向蘇聯,但由於政府本身的共產主義性質和激進的政策,智利陷入了經濟垮台和社會動蕩的社會危機。之後皮諾切特將軍通過政變推翻了阿連德政府,波拉尼奧這幫左翼青年的美好日子便到頭了。
經過八天的監禁後波拉尼奧離開了祖國,之後便流亡墨西哥及歐洲。作為一個流亡作家,波拉尼奧在歐洲並沒有受到知識分子的待遇或人道關懷;至少在他未成名之前,他在巴塞羅那邊做過苦力邊寫詩歌,在異鄉反思自己的青年時代、遙望海岸對面的祖國。這個流亡作家在24歲時離開智利後再也沒有回國,死後的骨灰也飄散在地中海里,像其生前那樣繼續逐浪漂泊。
二
阿圖羅·B這個角色和波拉尼奧本人有很大重合,再綜合《荒野偵探》的情節後幾乎可以認定B這個角色是波拉尼奧的化身。
在《遙遠的星辰》中,波拉尼奧通過這個化身重現了一段特殊的歲月:左翼青年阿圖羅·B他的詩人朋友、老師們在政變後便遭到了新政府的抓捕、監禁、迫害,之後這些人或像B一樣遠離故土,或像卡洛斯·維德爾一樣搖身一變成為服務於新政府的藝術家,甚至有人消失在黑夜中,至今也找不到屍骨。
即使流亡海外,阿圖羅·B及其他流亡詩人並沒有遺忘智利從而開始新的生活,雖然智利已經「遺忘」了他們。通過與故友的通信、同胞的相聚或一本本漂洋過海的雜誌和書籍,B的生活始終與祖國相連。而神秘的卡洛斯·維德爾,正是B二十年流亡生涯的一個疑團。
三
從早期的殘暴行為和後期的作品來看,維德爾無疑是個極端右翼分子和複雜的藝術家。但是除了揭示和譴責這個角色及其代表的極端右翼思想外,波拉尼奧著力描述這個角色更是因為維德爾的神秘和複雜。如果說B對皮切諾特將軍存有恨意,那恨就是純粹的恨;因為皮切諾特將軍最多只是一個殘暴的軍人,他的暴力行為(政變及剷除左翼分子)是有目的性的(為了防止國家赤色化和鞏固自己的地位);但同為右翼分子的維德爾則完全不同,他更為危險。
薩爾瓦多·阿連德,智利前總統,1973年在軍事政變中身亡
卡洛斯·維德爾早期混在左翼詩人群體,並在政變後搖身一變成為新政府推崇的先鋒藝術家,以「空中詩歌」贏得一系列榮譽。排除政治因素,維德爾在先鋒藝術上顯然比B和其他左翼詩人走得更遠,或說飛得更高。維德爾的藝術水平和成就留給懂藝術的人們去評判,但我覺得B對維德爾早期的所謂藝術是保持懷疑的。個人認為,維德爾的「空中詩歌」只是浮誇的、沒有內容的噱頭,其之所以能獲得成功只是因為恰好在表現形式上符合新政權對空洞宏大敘事及安全先鋒藝術的需要;排除空中寫詩這一形式,維德爾寫下的句子也算不上偉大的詩句,其對詩歌的理解和詮釋(書中有透露採訪內容)也十分淺顯。
在皮切諾特時期,維德爾的「空中詩歌」受到了書評家和國家的推崇,也證明了「新政權對先鋒派藝術的關懷」。青年維德爾這個角色可能沒有原型,但想必也是當時一些文人的混合體。這些文人在政變之後投身於敵方陣營,並用誇張的藝術作品(如果算得上的話)迎合當權者的喜好,並一躍成為國家的新英雄。在世界文學史上不乏有這類文人的存在,包括中國。正如波拉尼奧在《美洲納粹文學》中所說:「文學是一種隱秘的暴力,是獲得名望的通行證,在某些新興國家和敏感地區,它還是那些一心往上爬的人用來偽裝出身的畫皮。」當政治介入文學後,文學不再是自由的詩篇,而是國家主義宏大敘事的裙擺。
「死亡是智利」、「南極是智利」這類蹩腳的詩句值得整個國家為之傾倒嗎?如果這句子產生於政權更換的真空期和混亂期,並被某個魅力十足的飛行員寫在空中,那也許值得,雖然一切是膚淺和瘋狂的。
四
在之後的故事中,維德爾的所作所為又超越了虛偽文人的角色定位,這使得維德爾這個角色更為複雜。他借個人藝術展曝光了自己早期犯下的兇殺左翼詩人一案的證據,因此被智利官方拋棄。流亡後,維德爾開展自己更為獨特和大膽的先鋒藝術(或淫穢生涯)。是什麼原因讓他甘心這樣做的呢?是他畢生追求的藝術。
那維德爾的藝術究竟想表達什麼呢?從B收集到的信息來看,維德爾的作品混合著納粹主義、種族主義、神秘學等等極端思想,而後來的「野蠻文學」更是以毀壞文學經典的途徑發明了一種暴力、骯髒的新文學表現方式——這類浮誇行為搭配極端思想正是維德爾一向的藝術作風。因此,波拉尼奧筆下這個優雅的藝術家又成為了某些先鋒藝術家的混合體。波拉尼奧以往的作品中不乏這類地下藝術家,他們干著最淫穢、粗暴的勾當來表達自我,並稱之為某種藝術。通過維德爾後期的轉變,一個文學和罪惡並行的地下文化世界就此展現,納粹主義、撒旦思想、種族主義等等極端思想正是滋養這個世界的養分。
在這個地下世界,左翼、右翼對維德爾來說並沒有區別。他後期從事的「野蠻文學」活動事實上是屬於左翼分子的活動,參與者皆是無產階級出身;他們創造的「新文學」是「可以屬於所有人的」。足以見之,維德爾並不強硬抱有極右思想來行事,極左的「野蠻文學」也可以讓他發揮他的「嚴肅和認真」及「最後的幽默」。綜合他早期的謀殺罪行和後期的褻瀆經典行為,個人認為維德爾的藝術內核是「毀滅」:他殺死的四名女詩人都遵循文學傳統寫詩,他將「空中詩歌」及攝影展一併舉行便是為了表達其對舊文學的肅殺,以及其新文學的崛起;他不顧左右之分參與「野蠻文學」,以毀滅文學經典的方式再次創造了所謂的新文學。也許是因為崇拜撒旦,也許僅僅是為了追求創新,維德爾一生都在毀滅和破壞,並自命名為藝術革命。
如上所說,維德爾並非一心想獲得名利的虛偽文人,他在藝術上的堅定大於他對政治的興趣。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他和左翼詩人們是一樣的人——為了堅持心中的真理和藝術,不惜犧牲自己。而且他比B更為堅持,當B「再也不願浸淫於文學這骯髒的海洋」並決定再也不出版作品時,維德爾還在運用各種化名堅持自己的藝術之路。雖然他只能在一些毫無影響力的地下刊物匿名發表作品,製作在市場上夭折的軍事遊戲,用浮誇的行為藝術試圖再次定義文學,甚至拍攝色情影片。這些行為也許是維德爾自認為的藝術,但再也無法達到其早期的「空中詩歌」規模;同時他也承認自己懷念「被國家保護」的那段歲月。
和B一樣,維德爾被迫遠離祖國,他們都被智利遺忘了。於是在小說結尾,B甚至為維德爾求情,覺得殺死他太殘酷了。那是因為B不願意看到歷史在沒有被清算和悼念前就此終結。對B來說,維德爾是一切的發起者和見證者,他理應對那些冤魂和失蹤者負責;但是羅梅羅還是結束了維德爾的生命,所有冤魂和往事就這樣被簡潔、粗暴的方式抹去了。
五
然而歷史並沒有終結,只是化為了某些人的詛咒。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發動政變推翻阿連德政府,後任智利總統,2006年去世
皮諾切特發動政變後,死亡代替了足球成為了人民生活的主旋律,至少上千名共產分子、左翼分子或不同政見者遭到了逮捕和迫害。智利國旗上的藍底白星沾滿了無數人的鮮血,成為那一代流亡者的噩夢。
在小說中出現的幾個流亡者中,胡安·斯泰因、迭戈·索托等左翼分子看似遭遇不同,但皆殊途同歸,難逃星辰的詛咒。胡安·斯泰因的命運有兩種說法,一是以戰士的身份死去,二是隱歸家鄉患病而死,但在兩個故事中他最終都消失於虛無中,既無屍首也無墓碑。而斯泰因的朋友迭戈·索托在流亡西班牙後則過上了一段安穩、甚至幸福的歲月,但之後命運卻再次轉折。面對曾經痛恨的法西斯分子,索托毅然出手阻止惡行,落得了客死他鄉的結局。在死前。索托「眼中充滿了淚水」,並且「憑直覺知道這是他的命運」。
兩位詩人的死亡是悲壯或凄美的,而B認為還有一個「比斯泰因和索托都要優秀的詩人」,那就是洛倫索。此人流亡歐洲後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努力融入歐洲主流社會,用玩笑和樂觀對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最後不僅獲得了世俗上的成功,更是擺脫了祖國的詛咒,真正地擁有自己的幸福生活。
儘管佩服洛倫索的樂觀精神,但很多人並無法像洛倫索一樣洒脫,包括B。他們那一代人更多是過著悲慘的流亡生活,比如B,比如B的原型波拉尼奧。在巴塞羅那,波拉尼奧仍然難以忘懷那段歲月,始終關注著祖國的命運。他反思熱血且荒唐的青年時代,堅持寫詩和小說,去記錄冤魂、魔鬼和那段往事。
諷刺的是,正是波拉尼奧他們支持的阿連德總統死於總統府後,智利在皮切諾特和後來人的領導下穩步前進,成為了南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將曾經的南美A-B-C排序(阿根廷-巴西-智利)顛覆為C-B-A排序。因此對於波拉尼奧這一代人來說,可怕的不再是曾經的罪惡,而是如今的遺忘。他只能眼看著智利跨進了新時代,而失蹤者及流亡者的命運卻無人關心。無論是曾經的英雄史詩還是魔鬼罪行,都已經被被智利人遺忘了。從此,冤魂和理想輸給了富裕的物質生活,沒人再去聆聽舊時的詩歌。
甚至連維德爾這類人物也是星辰詛咒的受害者。在小說第8章,B做了一個與維德爾飄浮在海中的夢。醒來後,B明白了「維德爾和我,我們曾在同一條船上旅行」。這條船,就是曾經風雲涌變的智利。
六
在今天的智利,足球回歸了,而死亡卻如同根本沒有發生過一樣。
在今年夏天結束的美洲杯決賽點球大戰中,球在草坪上方划過一道勺子般弧線進進球網,鏡頭馬上切到了這顆點球的主罰者阿歷克斯·桑切斯。只見這位阿森納球星赤裸著上身激情地奔跑和宣洩,手中緊緊地拽著剛脫下的藍紅相間的智利球衣——從此美洲杯冠軍成員的榜單增添上了智利國旗。繼2010年智利聖何塞銅礦礦難救援活動成功後,世界的讚揚和褒獎再次賦予了這一刻的智利,億萬人為智利、為智利足球歡呼。
也許,桑切斯手中球衣綉著的那顆白星,再也不是波拉尼奧隔岸遙望的星辰了。
作者: [智利] 羅貝托·波拉尼奧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2016-1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號文景(ID:shijiwenjing2002),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新京報書評周刊
ibookreview
投稿&合作郵箱:ibookreview@163.com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擊以下 關鍵詞 查看精彩內容
年度好書 | 四月好書 | 紅鏡頭 | 聶隱娘 | 同性戀群像 | 馬克·吐溫 | 康夏 | 權力的遊戲 | 小王子 | 孤獨圖書館 | 黃家駒 | 腋毛禁忌 |二十四節氣 | 伍迪·艾倫 | 夏日翻書 | 禁煙令 | 瑪麗蓮·夢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