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直想得到的一本奇書,最後卻落在一個農民只手,農民當了皇帝

談起劉伯溫,知道的人一定不少,他通常被作家描繪成小說人物,無論是盜墓類還是風水類的題材,都有他的身影。書中,他的形象通常偉大而無所不能,受眾人崇拜,他能夠通過占卜來預測未知,預測國家的興亡和個人的前途命運,除此之外,他對地形的勘探也十分在行,因此在風水界,他的名望也很高。當地的百姓都非常敬仰他,敬仰他那份知曉天地的本領。  隨著時間的流逝,流傳下來的是關於劉伯溫一個又一個傳說,然而劉伯溫的長相,卻漸漸遺忘在大眾中。人們知曉的是,當年朱元璋的統一天下,正是因為有了劉伯溫的幫助才得以成功,甚至給他貼上了明代開國大臣的標籤。無論真假,今天我們一起回味這個傳奇人物的百味人生。

  主人公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一副天賦異稟的樣子,閱讀書籍雖沒有一目十行那麼誇張,但是卻也有了過目不忘的本領。其父親每天教他讀書寫字,閱覽各種書籍,勤奮的劉伯溫日日夜夜坐在書房內,專心學習。與之相反的是,其他的小男孩還在庭院里打鬧的時候,性情溫和的劉伯溫卻在書房內安安靜靜的自習。他閱讀書籍的速度也很快,因此在他十二歲的時候,便去參加了鄉試,輕鬆地拿到了「秀才」的名次,鄉里鄉親都稱讚他為天才,父親也引以為傲。  的確,劉伯溫和別的孩子有著很大的區別,天才二字不為過。十四歲之際,父親拿了一本《春秋經》給劉伯溫試讀,母親看到後,說道:「才十四歲的孩子,怎能看懂這本書?你方可拿本易讀的讀物來。」父親卻不以為然,一副十分相信自己兒子的樣子。劉伯溫拿到了《春秋經》試讀,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果然,他笑著對父親說:「好書好書!」父親會心一笑,母親卻也無可奈何。因此在劉伯溫十四歲的時候,就去了府學學習《春秋經》,領悟這部儒家的經典之作蘊含其中的人生道理。

  在學習的過程中,劉伯溫表現出來的天賦異稟讓其授課老師也非常吃驚,對文章獨特的見解,對作者寫作意圖的另樣解讀都讓老師心生佩服。  但是也有的人提出疑問,莫非是劉伯溫原先早已度過這些書籍,早已吃透其中的意思,才有了這些見解,怎麼會有人讀幾遍就能懂得呢?於是本著這樣的疑問,老師又重新拿了幾本書籍,隨意的翻了幾頁,問劉伯溫其中的含義,劉伯溫閱讀幾遍,思考幾番,一一解答出來,周圍的人都十分吃驚,這才打消了之前的疑問。  慢慢的隨著時間的積累,劉伯溫閱讀的書籍越來越多,從春秋經到程朱理學,伯溫都有涉獵。二十三歲的時候,他考上了進士,但由於社會動亂,他並沒有當上官,而是在家中休息了三年。在這三年中,伯溫仍然在學習,學習新的知識補充能量。後來,朱元璋起義創建明朝,當他聽說劉伯溫是個奇才,惜才的朱元璋便邀請他出山,以輔佐政治。  果然沒有令朱元璋失望,每每發生動亂的時候,劉伯溫就幫忙分析局勢,提出建議,朱元璋採納建議後,總是以勝利結束,很快,劉伯溫被升為太史令。

  有一次,都城很長時間沒有下雨了,朱元璋問劉伯溫能否分析原因,預測什麼時候下雨,劉伯溫掐指一算,對皇上說:「假如聖上處理一批冤案,這雨馬上就下來了。」將信將疑的皇帝便開始處理一批冤案,釋放了很多曾經被誣陷的百姓,不久,天空就下起了大雨。  有一次,劉伯溫身體不適,皇帝為其請了御醫,隨行的還有胡惟庸。太醫開了好幾副藥方子,劉伯溫喝下後,感覺身體更加不舒服了,劉伯溫告訴皇帝自己的身子似乎越來越差,但皇上並沒有放在心上,只是讓他安心養病。  後來,劉伯溫覺得自己身子骨越來越虛弱,於是他請假回了老家。在老家的這段日子,他沒吃任何藥物,過著非常有規律的生活,但是身子還是沒有好起來。有一天,躺在床上的劉伯溫叫來了自己的兩個兒子,病怏怏地說:「以後啊,學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學天文地理。還有,幫我告訴皇上,統治一個國家不僅要有理還要有情,仁政才是最好的方法啊。」然後,交個兒子一本奇書《百戰奇謀》說完,便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這一年,他才65歲。  劉伯溫的死訊報到京城後,朱元璋派丞相胡惟庸去青田縣弔喪。胡惟庸到劉伯溫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兵書《百戰奇謀》。劉璉告訴胡惟庸,父親已把兵書燒了,給皇上留下的是一本《郁離子》和一封信。回京後,胡惟庸把書本信件交給了朱元璋,朱元璋一見是《郁離子》就仍在一邊。  誰知,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打進北京,從皇宮搜出的書籍中,發現了一本劉伯溫手寫的《郁離子》就拿起來翻了翻。看後大吃一驚,跟著又撕開幾頁細讀。原來這就是劉伯溫寫的兵書《百戰奇謀》啊,見到的兵書的李自成嚎啕大哭。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最受爭議的皇帝,是是非非由後人評說
此皇帝自稱「十全老人」,活了89歲,死後屍骨卻被浸泡在臭水中
唐朝有一個皇后, 本有機會成為第二個武則天!
明末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凄涼的一生
梁太祖朱溫為何會變成史上最流氓的皇帝

TAG:農民 | 皇帝 | 奇書 | 朱元璋 | 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