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發心承擔?學誠法師
為何要發心承擔?2009年03月24日 學誠法師我們課上講的內容要多複習,佛門裡面承擔做事和世間不一樣,相比世間的班級,包括公司裡面,有根本上的差別,就是心態上的差別。在事相上可能是一樣的,都是要處理一些事務、雜務,但在心態上是兩碼事。世間上有一句名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但能達到這個境界的人是很少的。真正能達到這個境界的話,與佛菩薩的境界也就相應了,全心全意是沒有私心,是與慈悲心、菩提心相應的,這基本上是很難達到的。在現實生活當中,基本都是與財、色、名、食、睡五欲相應、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世間八風相應。在佛門當中有沒有這些呢?其實在現實生活當中,也是有的。在現實生活當中,也不乏有處在名、利、聲、色當中。但是有一點,我們知道宗旨目標不一樣。世俗開會,這個他提的不是很多,而我們主要是提這個,修行人就是修心。另外一個就是承擔事務,重要的是發心,發心就要主動承擔責任。承擔班上的痛苦;承擔別人的痛苦;承擔眾生的痛苦。怎麼承擔呢?就是在眾生的境界上承擔,說白了就是別人給我們境界上能夠忍得住,在境界中訓練我們的心,讓我們的我執、自私等染污的心識得到一步一步的凈化。在彼此都是無明當中,通過別人的示現,看到自己的無明,而不是別人的。當別人給我們境界的時候,我們要反觀自己、反思自己,要調整自我。先調伏自我,再影響別人,《釋量論》里說:「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而不是別人一說我們就難受,心裡難受還好,馬上就反彈;心裡反彈還好,但是馬上就行之於身口,其實這個是不好的。對於一個承擔者來說要能堪忍、寬容、以誠相待。師父講:「忍辱、以禮相待,以誠相待」。這是做一個承擔者首先要安立的心態,在這種心態的情況下才能做好各項事務,否則事相上做得再好,畢竟是外在的,是生滅法。當然,事相也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是心態要把握好,不然的話,就是在遠離佛法、遠離解脫輪迴的因、遠離走大乘道、遠離成佛的因。其實你做好了又怎麼樣呢?這一生、這一年、這一個月或者這三個月當承擔者富麗堂皇,實際上,拉長放到無限生命當中去看是偏離佛法的。我們把眼光拉到整個無限時空當中去看,就會發現這一生、生生世世走的過程很愚痴,眼光執著在眼前這一點,沒有把眼光放遠、放到無限生命當中去觀待自己這一生的過程。眼前做的可能別人都不理解,乃至別人以為你是傻瓜,但是對不起,你的見解若是正確的,你就在成佛的路上緩慢或者快速地前進。佛法就是很特別,在相上很難了知,就好比有人經常罵這一個人,這個人不還口、不與他頂撞,有些人覺得這個怎麼這麼窩囊,明明是那個人錯了,你還不和他辯解一下。不該辯解的時候辯解反而是錯的;該辯解的時候不辯解也是錯誤,這就是智慧與慈悲的應用。當承擔者其實是非常好的面對同行善友、面對法師、師父,面對佛菩薩的境界,也就是說上對師長三寶、諸佛菩薩,下面對同學,做為一個中間橋樑。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兩方面都可以去學習,即可以向上看,也可以向下看,所以在做承擔者的過程當中,大家有這個因緣一定要把握。因為這個原本就是鍛煉大家的,我的心意是鍛煉大家,實際大家成長的程度也是根據大家選票的,選到誰算誰。但是,是有標準的,這個的標準就是『道心』為第一位。在道心中,喜歡親近法師又是相當重要的,喜歡向人學習,依這個為根本,依師的等流要強,沒有這個標準,佛法很難傳承下去,師父有好東西,我們如果沒有人向師父希求、向師父求教,這個東西也傳不下去了,斷了。自己學與依師學是兩碼事,是兩個概念。自己學,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學不下去了、突破不了;依師就可以突破,並且可以走捷徑。我們走過來的感覺就是要靠善知識!也許你非常差,不在於你非常差,而在於你有沒有想學的心。有這個想學的心,你一定比那些看起來聰明的人走得快。非常聰明的人走得不一定快,因為他沒有把握到無限生命的主軸——依師。為什麼說依師重要呢?善知識代佛傳法、他自己本身是僧人。佛法僧的總代表。你要想成為三寶、想成為佛法僧,你不依著三寶這條線走,你怎麼能成為佛法僧三寶呢?怎麼能成就佛道呢,其實這就是一種傳承,一代一代善知識的傳遞。不過這也是有前提的,必須是對的,不對的是不行的。他總讓你干與五欲相應的、跟佛法不相應的,反而造了惡業,這個很重要。總之,大家要把握因緣,在位期間,就要珍惜在位的暇滿人身。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後悔,佛法裡面是沒有後悔葯的。具體在工作當中如何做,實在是太多了,八萬四千法門,根據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因緣來定如何做。標準就是要依著佛法、依著因果、保持利他的心,事相上面就是隨時調整,在這上面我們要歷練破我執、法執,歷練利他的心,擴大包容的心。忍辱了自然就會包容,不忍辱就包容不了。人家一說你,你馬上就頂回去,包容的心永遠啟發不了、心量永遠擴大不了、永遠都是我執。為什麼會馬上頂過去?就是因為我執,觸犯到「我」了,我不能讓你觸犯到「我」,我要把「我」保護起來,所以我要給你頂過去,說白了就是這樣。這個時候,你不要頂過去,這個「我」才會開始破。「我」一破,就是無我,心量才開始大、才開始包容,這個時候是一種快樂。師父常常講這些,就是一種無我發心,很多師長也常常談到,對眾生的慈悲的心是無比歡喜的。我們現在沒辦法體會得到,但是我們要相信佛菩薩、善知識們說過的話,他們是證量的顯現,絕對是這樣,實際上也是這樣,當我們心中裝著一個人的時候,全心全意為一個人服務的時候,是非常快樂的。若擴展到一切眾生,這種境界一定是絕妙的、不可思議的。我們沒有做過父母,體會不到父母對孩子愛的那種心情。有些時候,當你對某些人產生感恩,喜歡幫助他,把自己的事情放下去幫助他,就立刻會感受到一種快樂呀。希望大家多發心!編輯:緣聚
隨喜恭請本文轉載佛教在線音圖框引用網路
推薦閱讀:
※大願法師:女人獲得幸福 應守十大定律|般若講堂|大願法師
※文珠法師:堅定自己的信仰
※凈空法師:布施——生財大道;正念——消災免難
※凈空法師:容貌醜陋的十個原因
※海濤法師講解咒語視頻專輯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