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十種忍力修鍊方法_因因緣緣

凈空法師:十種忍力修鍊方法 2012-08-17 22:43閱讀: 忍辱對治嗔恚。六度中,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惡業,忍辱度嗔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痴。佛開了六個方子,這六個方子對治眾生的六種大病。能對治,就是菩薩。雖然忍辱對治的是嗔恚,其實忍辱能斷貪愛、慳貪,能斷愚痴。換言之,貪、嗔、痴,用這個方子全有效。能忍就不貪,我們能忍耐物質生活的苦,對於財物就不貪。能忍耐清凈寂寞,對於名利富貴就不貪。貪心斷滅是真正的享受,快樂無比,少煩少惱,自在安樂。世間人愚痴,想自在,一生得不到自在;想安樂,得不到安樂。什麼原因?他不曉得原因就是多欲,慾望太多,名利心太重,所以他得不到。  《寶雲經》里說,佛說菩薩有十種方法能凈於忍,這就是『忍力成就』。《寶雲經》的十種方法,值得我們作參考。  第一、內心忍。『內』是指身心、身體的感受。就是身體、心理這兩種苦都要能忍受。諸菩薩修都修這個法門,我們怎麼就不能忍?應當要學。身饑寒是身體所受的,不是外人所能知的。心裡的種種憂慮、煩惱,因你不忍,所以這一句佛號念不好。你若能忍,能把憂慮都放下,佛號就能念得得力。因此,不能忍,怎麼行!決定不能胡思亂想。我在講席中常常勸勉同修,念頭起來,如果不是想彌陀本願功德,不是想四十八願,不是想西方依正莊嚴,都是胡思亂想。要忍,把它放下,不要去想它。一切人、一切物全是生死業、輪迴業,你想一次,就造一次。結果每天造的是生死業、輪迴業。你想這些做什麼?想就是造作,是意業在造作。不要想這些,想佛,憶佛,念佛好!這是凈業。凈業不修,而修六道,修三途,真正愚痴到了極處,所以要講求忍耐。  第二、外忍。外忍著重的是別人的毀謗、侮辱、罵詈(罵是當面罵,詈是背後罵)等惡言加之於我時,要能忍,不要去計較。甚至於還有一些人,聽到別人罵自己喜歡的人,也生氣。學佛的人,聽到人家罵佛教,也生氣。這些都是過失,我們要能忍。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尚遭六群比丘、六師外道當面侮辱;背後罵詈的,更是多得很。佛沒有跟他們計較,也沒有跟他們辯論。罵,隨他罵,罵久了,罵累了,他自然就不罵了。何必跟他計較,何必與他一般見識,要忍!這是諸佛菩薩所修的,我們應當學。  第三、法忍。法是指求法。佛法廣大幽深,微妙不可思議,我們聽了,未必能聽得懂。應該要有耐心、有恆心,去向有修學的人請教。要學習忍,尤其是讀誦、思惟,沒有忍力不能成誦,一天念一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不缺,這要忍力的。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沒有忍力不行,沒有忍力就斷了。由此可以明顯的測驗出,自己的忍辱波羅蜜功夫到底有多少。  初學的同修不要好高騖遠。我勸大家念《無量壽經》,一天至少念一遍。你就從一遍開始。一遍念個半年、一年,可以念兩遍了,你再念兩遍。為什麼?我們要精進,不要退步。發心發得很勇猛,一天念十遍,念到第二天,覺得太多,時間太長,就念五遍!打對摺,到第三天,五遍也念不成功,念三遍。念了一個星期,就不念,退轉了!這就錯了。要積少成多,才是積功累德。不要一開始看人家念得多,就想要超過別人,這是好勝心,這是欲。好勝心學佛,學成之後,將來成阿修羅。阿修羅的性情就是好勝、好強。阿修羅修了福,但沒有智慧,福報現前,反而造無量無邊的罪業,後來必墮地獄。阿修羅沒有不墮地獄的,所以萬萬不可以好勝,不可以爭強。看到別人超過我們,我們歡喜讚歎,恭敬向他學習。學習要循序漸進,慢慢的學才對。  第四、隨佛教忍。譬如在本經中,佛對我們的教訓非常多,我們要有耐心去接受,去研究,去學習,還要有長遠心來保持,使它不失掉。這也是諸菩薩、羅漢們所修學的,我們要隨學。   第五、無方所忍。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中,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把『忍讓』忘了。隨時隨地記住,『忍讓』是大德,忍讓是修學成敗的關鍵。能忍讓的人,沒有不成就的。反之,不肯忍讓的人,沒有不失敗的。成功失敗的關鍵在此。這是無方所忍。  第六、修處處忍。處處忍與無方所忍,有什麼不同?無方所忍是在一切時、一切處,提高自己忍讓的一種修學法門。處處忍,則特別是指境界,就像順境、逆境。處順境中,不被順境所轉,順境容易令人起貪愛之念。逆境則容易起嗔恨之心,換言之,都令人生煩惱。所以,在順境里要忍,使不起染著之心,不生貪愛;逆境里也要忍,令自己不生嗔恚。無論什麼境界現前,心都要清凈,正如前面所說的總綱領,心要寂靜,我們修的是『寂靜行』。本經經題『清凈、平等、覺』,正是我們所要修學的。  第七、非所為忍。所為,以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有某種關係存在的,像與自己有利的、有好處的關係。於我將來有好處的,或者與我有親故者,我的親屬、眷屬、好朋友,對待這一類的,能忍。如果沒有這些關係的,就不能忍。這是錯的,所以佛特別教導我們『非所為忍』,意思是要我們絕對不可以只為自己的利益,或者只為與自己有特殊關係之人設想。我們應常修忍,忍辱要平等修。忍辱為的是希望自己身心清凈,決沒有個人的利害或親故,無論那一方面的利害都沒有。  第八、不逼惱忍。這是指人為的加害,別人謀害我,陷害我,我們能忍。世間法莫不事出有因,我們肉眼凡夫不知道的事情很多。俗話常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有人陷害我,必有原因,他為什麼不害別人!  佛經上說,世間人與人的關係有四種緣,『報恩、報怨、討債、還債』。與某人見面一認識,終其一生都處得非常好,為什麼?前世結的善緣。有恩的,一世都處得很好。那些陷害你的,是過去世跟你結有怨,故冤冤相報。若你跟他沒有怨,他怎麼會加害你?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誤會,也都有因。看看《安世高傳》,安世高在中國還了兩次命債,兩次都是誤會,因前生誤殺眾生,誤害了人,這一世也被人誤殺。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我們的財物被人偷了,他怎麼不偷別人,只偷我的;莫非前世我偷他的,現在他偷回去。這帳不就了了,不就沒事了,連到警察局報案都不必。真的是如此。所以,即使人家陷害我們,不管手段如何狠,甚至斷了我們的生命,也不必計較。為什麼?帳到此就了,彼此結個善緣,來生成佛還可以度他。結善緣,不要計較,不逼惱眾生,這是修行。若是一點點都不能忍,那不是修行,不是佛弟子,是魔弟子。所以,要真正能忍,即使身處逆境里,都能確實不動心。  第九、悲心忍。就是大慈大悲,慈濟眾生。幫助眾生是好事,眾生未必領情,未必接受,甚至還反過來侮辱你。怎麼辦?要能忍,不要計較。日後眾生遇到苦難,還是去幫助他。不能說,第一次幫助他,他拒絕我,下一次我不再幫他,那就錯了。絕不計較,換言之,無論境緣順逆,絕對不失大慈悲心,即是悲心忍。  忍辱,慈悲救濟,即使遇到障礙,遇到阻撓,我們幫助救濟眾生苦難的慈悲心,絕不因此就減低溫度,就喪失悲心。  第十、誓願忍。誓願忍即四弘誓願的『佛道無上誓願成』。怎麼『成』法?成佛不簡單,不是說說就成。換言之,要發堅固的誓願,求生凈土。因為只有往生凈土就決定成佛道,經上講得非常明了。不僅是此一方的眾生,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的眾生,如果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想圓成佛道,太難了。所以,這部經不僅是我們這世間的第一經,也是十方法界的第一經,我們要認識清楚。  為什麼要成佛?成佛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因為只有成佛,才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才有能力救度一切眾生。我們救度一切眾生,幫助眾生都來不及,怎麼可以去惱害一切眾生?我們可以從這些地方真正體會到,惱害眾生是最大的業障、罪障。造罪業!障礙一切眾生的善法,使一切眾生生煩惱,這是造極重的罪業。有人令我煩惱,我忍耐,決定不教對方生煩惱。學佛人就是學這個。絕對不能說,人家害你,何不報復?對世間人而言,報復是人之常情。佛法不是如此,佛法決定不報復。  佛法是一切苦難自己承當,一切功德、幸福與一切眾生共享。先把心量拓開,我們的心跟佛就有點兒相應,有點兒像。心不像佛心,願不像佛願,是決定修不成功的;縱然行像佛行,也是裝模作樣,是假的。佛法是心法,著重在真心,著重在真誠。所以,「志願無倦,忍力成就」是非常重要的修學綱領,一定要牢牢的記住。(摘自凈空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記》)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辯才無礙,刺血書經,這位法師臨終時說:「佛來了!」
    學誠法師|[心的世界]《大乘百法明門論》第十一講
    索達吉堪布與凈空老法師的佛法善緣
    十八願(念佛往生願)因願文五(純祥法師)

    TAG:方法 | 凈空法師 | 修鍊 | 法師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