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間最容易懷孕?這個造人技巧,弄明白了更容易中標!

很多人認為,備孕就只是啪啪啪而已。父母長輩催得緊,沒辦法,那就「加班」唄!百發總有一中嘛!

但這班是加了,效率卻沒上去。肚子還沒見影兒呢,人已經累慘了,反而更影響受孕。

備孕這件事,我們來好好說說。

嘿嘿得多,為啥也不好?

很多事,過猶不及,備孕也一樣。一夜七次郎這種傳說,小說里看看就行。

性生活次數過多,一方面會引起男性精液量減少,精子密度降低,從而導致精子的活動率和生存率明顯下降,精子發育不完全。

大家都知道,卵子喜歡身強力壯的高顏值精子,對於發育不良的類型,是瞅都不會瞅上一眼的,這將導致受孕的機會降低。

另一方面,有些女性若頻繁接觸男性的精液,會激發體內產生抗精子抗體,造成精子粘附堆積,或者阻礙精子繼續前進與卵子結合而引起不孕。這在醫學上叫做免疫性不孕。

所以,如果你們整天為愛鼓掌,卻沒有懷孕的跡象,不妨給雙方一些冷靜的時間,或者使用避孕套3~6個月,能夠提高受孕幾率。

這個受孕的最佳時機,請抓准

懷孕,說白了也就是:在合適的時間,精子與卵子遇見後,開花結果。

那麼,什麼才是合適的時間呢?從女性的角度來說,可以說是排卵期。在排卵期內「播種」,受孕的機會要大大增加。

而哪幾天才算排卵期?

我掐指一算……應該是來大姨媽那幾天吧?

你真是天真得可愛……

目前來說,有以下幾種方法能算出排卵期:

1

按生理期推算

這種演算法簡單但是粗暴,但只適用於月經規律的女性。

先來說排卵日。排卵日在兩次月經之間,通常為下一次月經來潮前的14天左右。

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後4天加在一起,就稱為排卵期。

比如排卵日為 16 號,那麼排卵期則為 11 號~20 號。

2

從宮頸粘液判斷

處在不同的月經周期時,女性的陰道分泌物也會發生規律的變化。

月經周期可分為三個階段:乾燥期-濕潤期-乾燥期。在月經中間的濕潤期時,白帶比較多,並且異常稀薄,一般持續3~5天。

當觀察到分泌物像雞蛋清樣、清澈、透明、高彈性、拉絲度長時,你就應該警覺地意識到——嘿嘿,排卵日到了!

3

測量基礎體溫

基礎體溫,指早上醒來還沒開始活動時測量的體溫。

健康的育齡女性,基礎體溫跟大姨媽一樣會有周期性變化。排卵後,體溫會馬上升高 0.3~0.5℃,並且持續到下個月經周期開始。

所以,女性可以利用這個體溫起伏、月經和排卵的變化規律,早晨醒了,躺著什麼也不幹,用溫度計測體溫,連續測上2~3個月,填在體溫表上,就能推算出自己的排卵日。

這種方法簡單,也省錢,但缺點很明顯:很容易受其他因素干擾,稍微動一下或得了感冒,結果就不那麼准了。並且,天天測很多人也覺得挺煩的。

4

測排卵試紙和B超

用陰道B超來確定排卵期,醫生都說這招最准(當然也不是百分之百準確),但隔三差五地往醫院跑,追蹤卵子的下落,時間和錢包可是很受傷。

不妨試試測排卵試紙。

在排卵期,女性身體的激素水平也會按一定的規律改變。

每個月經周期,尿液中的黃體生成激素(LH),會在排卵前24~48小時內出現高峰值,檢測出LH的峰值水平,也就可以大概找到你的排卵時間。

如果測出來呈陽性,預示即將發生排卵。此時連續兩天同房,就比較容易受孕。

除了時機,備孕時這4點也很關鍵01

補充葉酸,但別盲目進補

孕前和孕期葉酸攝入不夠,容易引起胎兒神經管畸形。

所以,備孕的部分女性(比如有過神經管缺陷)要特別加強葉酸的補充。但也不能盲目進補,這反而會引起胎兒其他先天性缺陷的風險上升。

不管是葉酸還是其他營養素,都要在產科或營養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02

做好孕前檢查

孕前、孕期檢查,能最大限度避免生下有生理缺陷的小孩。不管是女性還是男性,都要重視起來。

03

記得看牙醫

在懷孕早期和晚期接受複雜的口腔治療,會因為緊張和疼痛等因素,增加胎兒流產或早產的風險。

所以,女性在備孕時要主動接受口腔檢查,提前處理蛀牙、牙周炎,及時拔掉或修復殘根、殘冠,查明智齒情況,阻生智齒(位置不正、不能正常長出來)可能要拔除。

04

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的物質和環境

比如放射線、高溫、鉛、汞、苯、砷、農藥等。

另外還有一些,你可能已經聽到耳朵長繭了,但我還是不得不啰嗦幾句。想生個健康寶寶,你就得照做:

別熬夜

別抽煙喝酒,至少戒3個月

心態別崩!

其實,以前是沒有「備孕」這個說法的。只是現在的人,生娃越來越不容易,備孕才顯得有必要。

有人說,那我不做備孕可以嗎?當然可以,只要你身體和生活方式健康。但是呢,做了就更好,為自己、也為未來的孩子負責嘛。你說對不對?

同意的,點個讚唄!

編輯:周瑞雲


推薦閱讀:

出行 | 對的時間去對的地方,9月出遊遼寧這7個地方最美
管理技巧幫你統籌時間
說說易經中的「時間」概念(普及貼)
(十二)慾望是時間中的慾望
夏日不宜長時間戴變色鏡

TAG:懷孕 | 時間 | 技巧 | 這個 | 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