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長主義哲學綱要[薦]

生長主義哲學綱要[薦] 作者:馬樹林 來源:烏有之鄉 發布:2012-03-25 15:58 點擊: 634

生長主義哲學綱要

馬樹林

提要:生長主義哲學吸取《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和《道德經》「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的思想元素,提出生長主義道德和生長主義思想體系。生長主義主張綠色道德,即植物取向的底線道德,不殺人、不偷竊、不謊言、不姦淫、不使用暴力;提倡紅色道德,即無條件地愛人、愛你的仇敵、舍己的愛。生長主義認為,人是追求身體利益、經濟利益、精神利益最大化的一種生物,人性就是自由,人應該有道德有效率地自由生長。生長主義主張生長型政治與生長型社會。生長型的政治主張民治、吏治、法治、黨治、地方自治、社會自治、公民自治等七重治道,主張以法律和制度保障社會主體的底線道德和自由生長。生長主義要求建設多生長點、強生長力和廣闊生長空間的社會。

在中國文化中,「生長」一詞具有植物取向的含義。「生」的本義是「草木生長」,《說文解字·生部》解釋:「生,進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在甲骨文中,「生」字正像一顆幼苗破土而出的景象,由一個「一」和其上的一顆幼苗組成。「生」字的金文與甲骨文稍有不同,在甲骨文的「一」上又添了一道短橫或橢圓點,表示芽苗長在地上,是往上長的。

在《周易》和《道德經》中,「生」主要指一種道德。《周易·繫辭下》:「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道德經》:「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道德經》中還有「生之蓄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或作亭之毒之),養之覆之」這樣的表述。

《鳳凰周刊》2006年第16期的一篇文章講到,據說,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針對「中國威脅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成不了超級大國,因為中國沒有那種可以用來推進自己的權力,從而削弱我們西方國家的具有國際感染性的學說,今天中國出口的是電視機,而不是思想觀念。」據說,撒切爾夫人在2001年出版的《治國方略》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們根本不用擔心中國,因為中國在未來幾十年,甚至一百年內,無法給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

在此,我們想提出一種中國思想,稱為「生長主義哲學」。生長主義哲學的核心詞是「生長」,指一種生機和活力、一種道德、一種狀態。其主題是,人如何有道德有效率地自由生長。這種思想根源於傳統文化,不同於西方,不止是政治思想,包括倫理道德,具有文化美感。為找回我們的文化尊嚴和民族尊嚴,為在世界上爭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做一點兒探索和努力。

「生長主義哲學體系」分為人觀、道德觀、政治觀、經濟觀、社會觀、文明觀、發展觀七個部分,另外包括生長主義教育觀、生長主義環境倫理、生長主義企業倫理、甚至生長主義家庭倫理等內容。生長主義主張:生長主義的人、生長主義倫理道德、生長型政治、生長型經濟、生長型社會、生長型的發展、生長型文明。下面,將其主要內容分五個部分做以初步闡述。

第一部分人是在不斷生長和擴張的生物

一、人是什麼

首先,人是一種利益。人的利益分為三種:身體利益、經濟利益、精神利益。身體利益包括:壽命、健康、性、潔凈的空氣和水。經濟利益是維持衣食住行和追求幸福所需的物質形態的資源和金錢。精神利益包括:生兒育女、婚姻、思想、友誼、尊嚴、情感交流、信仰、宗教、通感、自我實現等。

其次,人不止是動物。過去的哲學大多是把人當作動物的一種來分析,我們提出,人也許可以被認為是植物、動物、精神的一種混合體,人的植物屬性和精神屬性也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人的動物性則需要具體分析,有時利他有時害他。

第三,人以共同體的方式存在。家庭、社團、幫派、政黨、企業、俱樂部、工會,林林總總,都是一些共同體,正常人的生活無法離開這些共同體。

第四,我是你的一個模塊。每一個人的生活形態,既不是原子式的個人,也不是集體主義中的壓縮餅乾。在群己關係中,每個人都與其他人構築許多「模塊」。這些模塊一起構成某種穩態,如幼兒拼的中國地圖、風景之類,就是這個人的存在。有些模塊完全在自己範圍之內,如內心旁白、血液循環等;多數是與他人的某些角色形成的一種穩態,如父親、在共用房間里的居住、互相討論而形成的思想等。每個角色都是一個模塊,每個角色就是一個具有特定權利與義務的存在模塊。

第五,人應該身高七尺。人在七個領域中生活。在生態環境、身體、經濟、政治、社群、文藝、宗教這七個領域中,每個人在活著,在生活。在七個領域中都得到充分生長,就是身高七尺。

綜上所述,個人的擴張路徑或者說自我實現之路,其基礎是人權,主要是人身權、財產權、言論自由、結社自由,人由此開始生長。進而在上述七個領域中,沿著利益追求的類別或線索,在共同體中扮演各種角色,與他人建成各種模塊,實現自己的利益。角色和模塊越多、質量越高,則個人的價值越大。

以上這些是對人的存在形態的一種描述。雖然人以模塊和共同體的方式生存,但人首先是一個個體,具有獨立的身體、個性化的利益追求和獨特的價值。道德哲學和政治哲學的出發點必須是個人主義的,那是論證,與描述是兩個思維進路。只有從個人出發,才能完成道德論證和政治論證。

二、人性就是自由

人是在不斷生長和擴張的一種生物。人在不斷地尋求擴張自己的三種利益。擴張!擴張!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這就是人的本性。擴張就是自由,自由就是要無限制地擴張。人性就是利益和功利的無限擴張。從有了生命開始,人就在追求身體利益、經濟利益、精神利益,就在追求越多越好、永不滿足!人性就是擴張,人性就是自由。

毛澤東也是主張「自由」的,他在1945年4月中共七大《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中提出:「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思想、信仰和身體這幾項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沒有人民的自由,就沒有真正民選的國民大會,就沒有真正民選的政府。」

三、人之性,善惡混。

人性惡?還是人性善?爭論久矣。其實,人性既善又惡。制度和文化是透鏡,主要是制度。制度透出的是善,人就是善的。制度透出的是惡,人就是惡的。人性的規則是擴張,是利益最大化,怎樣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就怎麼干。要實現身體利益,採取惡的手段多半不成。實現精神利益更需要尊重他人、平等合作、互利雙贏。經濟利益的獲取,惡的手段在一個惡的社會可能更管用,在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就只好採取善的方式。

自由是惡的嗎?有些利益的擴張需採取道德手段,如友誼、愛情、思想等,無論在哪種制度下採取非道德手段都不能得到。這時的自由是善的,是利益雙贏,精神利益和身體利益的獲得大多如此。經濟利益就不盡然,惡性的擴張經常出現,在制度不公正的時期尤其嚴重。

人性包括植物性、動物性、精神性。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棵樹、一匹狼、一個小天使。植物性是無害的,動物性多數時候是惡的,精神性是超越的。也可以說,人的精神性是善的,連結人群,聯通天地,連接無限,與神靈交流。植物性、動物性、精神性的人,都在擴張。植物性的自由無害,獸性的自由有害,精神性的自由利他。植物性的自由和精神自由,利益他人、利益社會、利益國家、利益人類、利益環境和生態。

四、人生目的

人生的目的,可以概括為利益最大化,或者說廣義上的功利最大化,包括幸福、快樂、自由、意義、永生等。真正幸福的人生,應該是既有道德又有效率的人生。如司馬遷所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儒家有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正是,我在擴張,利益是我的目標。我在生長,趨近良善。我生在天地間,我與天地同呼吸。我活在人群中,我渴望永生。我是一種特殊的生物,我尋求意義。

五、人的價值

個人的價值包括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兩種。自我價值,等於自我利益擴張的量,也就是自由的實現的量。社會價值,是使他人和後代的利益擴大量。

傳統的儒家和道家正好代表著人的兩種價值。真正的儒家精神,剛健威猛,治國平天下,發展到極致,非要找敵人把自己殺了。道家則只求長生,不會貽害,發展到極致,則放棄家庭,遺世孤立,遁隱山野。儒家叫「成仁」,道家叫「成仙」。儒家追求的是社會價值,道家追求的是個人價值。兩個學說的共同缺憾是,沒有設定底線道德,沒有確立絕對的善惡標準,還有制度設計的完全失誤。

六、命運

人的命運是兩個同心圓。身體是裡面最小的圈,最外面是最大的圈。人是一種有限的存在,外面的圈無論如何不會太大。最終,圈的大小取決於很多因素。

第二部分生長主義倫理觀和道德觀

一、生長主義道德

北京大學趙敦華教授將人類的道德進行了很好的總結,形象地總結為四個等次,從高到低分別為金律、銀律、銅律和鐵律。金律——無論別人怎樣對待我,我都無條件地去愛任何人。這就是所謂的「道德金律」,來源於聖經,是人類的救主耶穌的教導:你願意別人怎樣待你,你就當怎樣對待別人;要愛人如己。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銀律——無論別人怎樣對待我,我都不去傷害別人。就是孔子所謂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儒家主張的「恕」。銅律——別人怎樣對待我,我就怎樣對待別人。就是所謂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和「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就是人類法律的基本原則。鐵律——無論別人怎樣對待我,我都無條件地去傷害別人、欺騙別人、掠奪別人。趙敦華教授並且認為,目前中國處於一個鐵律橫行的時代,主張大力實行銅律即法治,兼以倡導銀律,認為中國離金律普及的時代遙遙無期。

在生長主義哲學中,我們對道德採取不同的分類方法,提出有區別的主張。生長主義道德分為兩種:綠色道德和紅色道德,也稱為植物性道德和神性道德,即無害性的生長和利他性的生長。

綠色道德即植物性道德,就是無害,是底線道德。自己生長和擴張的同時,絕不危害他人、社會和生態環境,像植物一樣生存和生長。這是消極性的道德,包括無害、共生、綠色、和平等植物的特點,也包括不殺人、不偷竊、不謊言、不姦淫、不使用暴力,這些是各大宗教的共同道德規範。同時,植物性道德包括平等意識。無害化隱含著平等觀念,人的生命具有同等的內在價值,人格與尊嚴人人平等,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在的目的,每個人都應該被當作一個目的來對待,不可作為工具或手段。唯其如此,才可以做到無害化生存和生長。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植物性道德的代表有道家主張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和儒家主張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這些思想的代表性有限,沒有闡明道德的底線,並不是平等意識。

其實,植物是無意識地利他,植物對其他生命和環境至少做了這些事:1、供給食物。植物是生產者,供應者。動物和人是消費者,甚至掠奪者。2、吸收二氧化碳,供應氧氣。3、供應能源。煤炭、石油,都是植物變成的。4、涵養生態。5、供應其他生活材料,如木材、藥材、香料等。可以說,植物也是人類的親戚,是地球母親的助手。植物的道德雖然是無意識的,但是道德水準很高。

神性道德,就是主動利他,近乎神性,是積極性道德。其代表是道德金律,即無條件地愛人,包括愛你的仇敵、舍己的愛。是各大宗教的主張。

生長主義主張綠色道德,提倡紅色道德。對個人而言,生長主義主張把綠色道德做為底線道德和人類的普世倫理,把紅色道德做為一種倡導和努力方向。對政治而言,生長主義主張一種底限國家,國家只要通過法律和制度保障底線道德,就是好的政治。

二、生長主義的個人

具有生長主義道德的個人具有如下特點:

1、「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陳寅恪先生的這個原則不止適用於教育,實為做人之首要原則,體現了生命的尊嚴、權利、人格、價值,是生長的起點。如無獨立人格,沒有自我主張,不能自由思想,則非人也,奴隸奴才而已,行屍走肉而已。

2、無害生長。包括了綠色生長、和平生長,不殺人、不偷竊、不謊言、不使用暴力。無害生長就是一種共生性生長,是一種客觀利他性生長。

3、一個企業家。自身利益的擁有者、經營者、交換者、使用者。

4、一個權力分享者。國家起始權力人人均等,在家庭、朋友、社區、社群、地域治理、國家治理中分享權力。每一張選票就是一份權力。

5、一個守法、修法、護法、敬法者。

6、愛人者。首先愛身邊的人,家人、朋友、同事、遇到的人。一個微笑、一聲問候、一點幫助,都是愛。如果對經常遇到的同類都極其冷漠,甚至心懷惡意,卻標榜自己是一個愛國者、愛人者,是自欺欺人。

7、愛人類者。

8、愛護生態環境和地球者。

三、生長主義道德的中國思想根源和文化根源

中國人其實很植物。傳統農耕文明中的中國人其實很植物。吃的以植物為主。治病用中草藥。喝茶。道教和佛教都要求素食。歲寒三友,松竹梅,皆是植物。天人合一的世界觀中,有植物的一席之地。民族性格植物化,喜歡積蓄,自己的錢留給後代花。熱愛和平,從沒主動發動過侵略戰爭。性情溫順,忍辱負重。喜歡山水畫,喜歡畫植物。

在道家文化中,植物性道德體現得非常充分。《道德經》所言「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其中的「不有、不恃、不宰」,一定也是植物的玄德:植物養育動物和人,但並不認為她養育的生命是屬於她的,並沒有口口聲聲宣示她有所有權;植物也並不依賴她所養育的生命而生,並不因此狂傲;植物對她所養育的生命沒有任何強制、強迫、宰割、宰制、宰殺!這些都與所謂的人之常情大不同。《道德經》的最後兩句話「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也可以作為對植物性道德的概括:植物之道,利而不害;植物之道,為而不爭。然也!

歐美人不僅食品以動物類為主,思維也很動物。亞里斯多德說,人是政治動物。霍布說是,人對人是狼。啟蒙哲學說,人是理性動物。達爾文說,人是由動物進化而來的一種高級動物。

大致可以說,迄今為止,人類文明的主流哲學一直把人作為一種動物來分析,是一種動物性的哲學。人類的文明和哲學需要轉向,轉向植物取向的哲學,轉向生長主義哲學。人的身體是動物性的,但人的道德應當是植物性的,人類文明應當是植物性的,應該是綠色的。

第三部分生長型政治

一、底限國家

政治本身沒有自足的目的。政治的目的是社會,如果不以整個社會為目的,政治就應該改變或消亡。國家為社會提供秩序。生長主義主張一種無害秩序,主張保護性國家,對每一位公民的自由和權利給予平等保護;主張保障每個人具有自由生長的基本條件,即最低社會保障、符合人性的教育體制、基本醫療保障。

國家是社會的基礎平台和建築框架。大廈封頂之時,就是政治的使命完成之日。與生態環境一樣,政治是人們生長的基礎平台。政治只是一個利益分配的框架,利益的最終獲取和分配是在其他社會體系中最終實現的,以政治為職業的政治人在政治體系中也只能實現部分利益。而且,這個分配框架只可以分配部分利益,多數身體利益、精神利益的獲取和分配,政治只能保障,不能參與,不能干預。政治必須是有限政治,民主政治也必須是有限政治。

所以,生長主義主張以底限國家保障底線道德和基本秩序。從統治、管理、專政等角度來理解政治,都是高高在上的政治,甚至壓迫性的政治。政治,必須從人的頭上回到人的腳下,從空中回到地面,從頂層回到框架。政治是基礎建築。政治只需要提供保護,只需要保障底線道德,只需要提供基礎平台和框架結構。個體和社會在這個堅強的基礎之上和公平的框架之內自由生長,才是合理的政治。政治提供基礎秩序,經濟、社會、文化在上面生長繁榮,才是合理的政治。

整個社會可以比喻為一座多功能建築,比如說華聯商廈。商廈中有許多的房間,完成不同的功能。華聯商廈中有許多賣商品的店鋪,這類空間用來滿足人的經濟利益;還有許多吃飯的地方,這些空間用來滿足人的身體利益;許多兒童娛樂設施、學校、電影院等,這些空間用來滿足人的精神利益。這些空間相當於社會的經濟、教育、文藝、社群等領域,法律和政治就是這座大廈的地面和構架,為社會生活提供一個秩序支撐和規則框架,裡面花花綠綠的裝修、商品、人來人往的活動等,都應該由社會其他體系來完成。

二、法治優先

法律高於政府。良法高於政治人,高於任何政治主體、社會主體和任何個人。法律的主體是道德規則的固定化,是道德規則和效率規則的綜合體,道德規則優先於效率規則。道德規則首先保障人權,保障權利和自由不受侵犯。

法律不是政治的工具。法律甚至是一種獨立的治理主體,法律一定確立,就是一種非人格化的權力,需要特殊的手段和程序,需要特定的專業人士,來執行。目前中國,司法獨立非常不健全,人們對司法普遍沒有信任感,這是目前中國社會秩序非常脆弱、維穩成本過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健全法治,是當務之急。

我們可以這樣來比喻,在中國古代傳統觀念中,法律是統治者腳下踩著的一隻猛獸,需要的時候就放他出去咬人和嚇唬人,不需要的時候就把他老老實實地踩在腳底下。在現代法治觀念中,法律是人從宇宙的全能統治者手中跪著接過來的一道令牌,人類只有老老實實去尊敬和實行的份。正如伯爾曼指出,法律如果不能被信仰,就形同虛設。

極端一點,甚至可以說,可以沒有民主但不能沒有法治,回歸前的香港大致可以是一個例證。沒有實行普選,但有法治,可以讓人獲得起碼的安全感,可以保障經濟的長久發展。

三、民主共和制度

幾千年來,關於政治,人類都想啥了?我們把人類政治思想的譜系分為五類。第一類,極權主義。秦始皇、希特勒、紅色高棉等,已經被人類唾棄了。第二類,監護人統治。柏拉圖、孔子等。「監護人觀念」是羅伯特·達爾在《民主極其批評者》一書中使用的一個名詞,用來概括柏拉圖、孔子、列寧等人的政治思想。這類思想認為,普通百姓的認知水平和道德水平都遠遠低於精英人物或精英群體的智力道德水平,所以需要「哲學家王」、「聖人」、「心理學家王」等來為百姓提供監護。達爾認為,這種思想仍然是對民主的主要挑戰。第三,自由主義。近代以洛克、亞當·斯密等為代表,當代的代表人物有哈耶克、諾齊克等。第四,平等主義。在近代由盧梭大力倡導,馬克思、恩格斯成為集大成者,民主社會主義所主張的「福利國家」也屬於平等主義範疇,當代以約翰·羅爾斯為代表。

第五類,民主共和主義,這是一種政治技術。它以選舉為本,吸收了共和制、法治、精英政治等多種政治方式的合理因素,主要是選舉制、權力的分立與制約,混合而成為一種適應性極強的代議制政體,是民族國家的主要治理方式。這類思想起源於亞里士多德,經過西塞羅等人的傳遞,由孟德斯鳩發揚光大,由麥迪遜、富蘭克林等人進行實踐,是屬於全人類的一種政治文明成果。

過去,這些思想或淹沒在自由主義之中,或淹沒在平等主義思潮之下。我們將它單獨提出來,把民主共和作為一種技術性的制度來使用。這種政治技術沒有「姓資」、「姓社」之分,既可以與社會主義相適應,也可以與資本主義相適應;既與自由主義相容,也與平等主義相容。

近代以來,中國一直在引進和創設這些制度。目前中國,在民主制度方面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村民自治制度等,在共和制度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權力分立和制約體制,會隨著民主化的進程逐漸完善和發揮更大作用。

四、七重治道

治道,可以定義為是具有道德屬性和包含著科學道理的治理方式。生長型政治在民主共和制度和法治的基礎上形成為七重治道:民治、吏治、法治、黨治、地方自治、社會自治、公民自治。七重治道不僅各自健全,而且相互聯繫、互相耦合,才能形成良好的政治,即善治。治道是受政治行為主義影響產生的一個概念,這七重治道的總和超出了傳統的政治概念,增加了政治體系與社會進行合作管理的內容。

政府的行政管理,即官僚體系的管理,可以稱為「吏治」。善治不只是「吏治」,是社會、社會機構、公民個人參與行政管理的一種治理方式。民治是所有民主機制的總稱,包括議員的工作、公民的選舉活動、全民公決、社會機構參與治理、公民個體日常對政府和議員的利益表達。黨治是現代政治不可或缺的機制。沒有政黨就沒有權力,沒有民主的政黨就沒有民主政治。

什麼是自治?某一機構如果要損害另一個社會主體,那麼它付出的代價一定會超出其收益,這樣的狀態才是自治。也就是說,自治是一種自主狀態,是一種不相互損害的狀態。地方自治是省、市、縣、鄉、村的自主權力實行的治理行為,地方性的選舉保證官員對當地負責,而不止是對上負責。社會自治是企業、學校、社團等在法律之下的自由行動,包括健全的市場經濟、合法的輿論自由。個人自治是法律之下個人的自主行動,法無禁止即自由。

善治,或者說生長型政治,是多中心的治道,是多中心的生長。在一個善治社會,政策和法律是生長出來的,是多點發動的,公民個人、民間組織、企業、官員、議員、政黨等主體都可以參與創議,都對關乎自身利益或自己感興趣的政策和法律具有發言權和影響力,都是政治的生長點。政策和法律的執行,也在這些主體的監督之下。

第四部分生長型社會

生長型社會是一個具有多生長點、強生長力和廣闊生長空間的社會。生長是每個人的權利。在一個健全的社會中,每個人、每個家庭、企業、社群、社區、政黨、法院、議員、行政官員、學校、研究機構等所有社會主體都可以生存,都可以在良法之下自由生長,都是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生長點。

一個社會的制度科學性,科技教育程度,個人自由的程度,階層的流動性等決定著這個社會的生長能力的大小。資源環境的負荷,法律制度的支撐力,道德對秩序的維護極限等,是決定生長空間的因素。生長點越多,生長力越大,生長性越高,就越是生長型社會,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市場經濟的邏輯基本上可以用來說明生長型社會的發展原理。只要通過法律和制度為社會提供保護和基本生活保障,其他皆是不受干涉的自由領域,就可以形成一個既有道德又有效率的良好社會。健全的市場經濟就是無害前提下的自由擴張,就會導致經濟的快速健康增長和財富的共同增加,無害化自由的結果是共贏,是發展,是繁榮,是功利的最大化。這也應該是生長型社會的邏輯。

生長型社會的反面,我們稱之為禁錮型社會。在一個禁錮型社會中,前後左右都是牆,頭上也是牆,地上還有陷阱,人們膽戰心驚,不敢發展生長點,無法長高。在這樣的社會,許多機體不能生存,社會價值的生長點少,生長空間沒有或很小,整個社會的價值物的生產效率低,人們的幸福指數難以提高。

比如,中國封建社會,是一種行政一體化社會,在皇權和統治階級的壓制之下,社會領域不獨立,個體沒有獨立存在的空間,人只能在兩種共同體中存在——宗法家族和君主治下的官僚機構,別無他途。共同體的弊端太重,不是自主民主的聯合,而是因血緣等原因形成的等級秩序。所以,人吃人,每個人有所得,必是另有人有所失,此一家有所得,必是另一家或多家有所失,零和博弈,不能形成生長型的共贏的高效率的社會,一直是少數人掠奪多數人的社會。

人類不斷地從國家、權力、法律、資本、階級、文化、觀念、宗教、專制人格、心理傷害的禁錮方面解放出來,不斷突破自然、資源、能源、星球的限制,不斷地增多生長的領域,不斷增大生長的政治空間和社會空間,這樣的過程就是從禁錮型社會不斷走向生長型社會的過程,就是不斷從少數人對多數人的剝削壓迫中解放出來的過程。

第五部分兼容並包的中國文明

一、生長主義與傳統道德學說

中國文化的主流,儒道互補。倫理學說與政治學說主要由儒家和道家來供給,孔子和老子是代表人物。我們認為,植物性、動物性、精神性不僅可以用來分析人性,也可以用來分析思想。

儒家是小動物哲學。「食色,性也」,對人的認識基本停留在動物性的本能。倫理學說剛到青春期,加上狼性政治學說。家國同構,以家推演國,愛吾幼以及人之幼。老虎養崽,只養小時候,大一點了就趕走,跟大老虎沒關係了。只愛小動物,是對動物幼年時候的血緣情感,沒長大,就是儒家的道德主張。仁義,沒有絕對的善惡標準,對圈裡人好的就是仁和義,對圈外人作惡但是為了圈裡人也是義。政治學說就是「吃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吃人。主張儒家救國,就是想繼續吃人,是誤國,是叛國。據此,大概可以說,儒家是10%的精神性、20%植物性、70%獸性。在倫理和文化領域,儒家尚具有一定價值,在政治學領域是徹頭徹尾的謬論。

道家是准植物哲學。植物性道德,最有借鑒意義。但個人的生存形態很像植物,簡直就是植物,這就不正常了。只是一個人獨自生長,不是正常人的生活形態。如何處理與其他人、社會的關係,道家並沒有合理的答案。無為而治,在國家政治範疇內有一定合理性,對於人群生活則不適用。據此,大概可以說,道家是70%植物性、20%精神性、還有10%是獸性。生長主義與道家思想具有比儒家更加緊密的聯繫。

二、兼容並包的中國文明

從歷史上看,中國文化並不是一個排斥外來文明的文化。從儒家和道家文化本身來講,其包容能力都很強,不只融合了佛教,學習西方文化也是近代以來的一個重要趨向。

這裡,我們把華夏文明分為四個時期。先秦時期,產生了自由、勇毅、誠信、智慧的文化基因,在國人身上一直不絕如縷。秦漢至清中葉,一直是國家權力綁架了文化的監護人政治,自由越來越少,政治做下的惡在很大程度上被歸咎於儒家思想,孔子為皇權背了黑鍋,儒家思想被權力宰割失去了活力和創新能力,全國只有一個腦袋,豈容他人思想?清末到民國,中國人勇敢地學習西方科技、制度乃至文化,尤其對民主共和制度進行了深度移植,以康有為和孫中山為代表,這個過程由於戰爭的磨難而中止。新中國,對馬克思主義這種極端平等主義思想進行了嘗試和修正,以毛澤東、鄧小平為代表。馬克思主義本來也是源於西方的一種思想。所以說,現在的中國傳統既不能說絕對沒有自由傳統,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民主與共和傳統,中國文明實際上是一個具有極強包容精神的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倡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將是一個綜合和創新的文明。生長主義只是綜合和創新的一個小小嘗試,秉承馬克思主義「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的偉大理想,尋找中國文化中可以繼續生長的思想因素,力圖以此溶合西方的一些文明成果,形成一個綜合性的中國思想體系。(馬樹林)

馬樹林

九三學社中央研究室調研處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烏有之鄉 相關信息 29

獻一朵花 錄入者: 利永貞 責任編輯: 利永貞 更新時間: 2012-03-25 15:56 關鍵字: 生長主義社會形態
推薦閱讀:

他開啟了山水畫寫生主義的先河
朱白:魔幻現實主義的榮耀與桎梏
川普:保守主義與美國白人的焦慮
歷史上10位最著名的女權主義者

TAG:哲學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