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開悟7.......... 平實居士
06-05
真假開悟──真如、如來藏 與阿賴耶識間之關係(第7期) 平實居士 第五節 由還滅門證實阿賴耶識心體常住不滅 依阿賴耶識心體常住不滅,故有還滅門,亦可證明阿賴耶識心體是常住法。《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一〉云:【若略說阿賴耶識由四種相建立流轉,由一種相建立還滅。云何四相建立流轉?當知建立所緣轉故,建立相應轉故,建立互為緣性轉故,建立識等俱轉轉故。云何一相建立還滅?謂由建立雜染轉故,及由建立彼還滅故。……】由有阿賴耶識心體故,方有器世間、有根身、內外六塵相分之出現,也才有七轉識出現,然後由七轉識在三界六塵境界中起遍計性,因此而流轉生死。若於依他起性之種種法相,都無遍計所執性,則滅流轉相,則出離分段生死;遍計所執相實由依他起相上之不如理作意,誤認依他起相諸法為真實常住法,故執蘊我、處我、界我為真實法,導致我見我執不斷,是故流轉生死。然而遍計所執相之意根及依他起相之離念靈知心等,皆由圓成實相之阿賴耶識心體出生,若無阿賴耶識心體之具足圓滿成就世出世間法之圓成實相,則不可能有世間法之依他起相及遍計所執相,亦不可能有阿賴耶識性所顯之真如法性,是故當知由有阿賴耶識心體方能建立流轉相。若無阿賴耶識心體,尚不能有眾生之蘊我、處我、界我等依他起相,何況能有遍計執相?更何況能有真如之顯示?則當永無生死流轉相,何況能有諸聖之依於生死流轉相而證得還滅門出離生死?若有諸聖成就還滅門而出生死者,當知必有阿賴耶識心體存在。諸聖成就還滅門功德而出生死之後,若非斷滅者,當知即是阿賴耶識心體改名為異熟識而獨存於無餘涅槃界中;既有阿賴耶識心體獨存於無餘涅槃界中不滅,故令無餘涅槃界不成斷滅空者,當知阿賴耶識心體非是生滅法也。 若是由有阿賴耶識心體,方能成就流轉門及還滅門者,當知流轉及還滅,皆因阿賴耶識心體而有,阿賴耶識心體能圓滿成就流轉門世間法故,亦能圓滿成就出世間法之還滅門故;既如是,則知法界萬法悉皆依於阿賴耶識心體而有,則知阿賴耶識心體乃是實相心體;實相心體必非生滅法,若是生滅法,尚不能獨自現起,尚須依於他法方能現起,何況能生他法?由阿賴耶識心體能出生流轉門之現象,亦能顯示還滅門之果證,故知阿賴耶識心體是常住法,由此顯示阿賴耶識心體具足生顯萬法之真實性故,故說阿賴耶識心體必定是常住法;由其確屬常住法故,說為不生滅心。楊、蔡、蓮等人不知此理,謗阿賴耶識心體為生滅法,成就謗法重罪,豈是有智之人? 若無阿賴耶識心體之不生滅常住性,與種子生滅流注性,則無眾生蘊處界我之流轉可得;若無流轉可得,即無還滅可得,必成斷滅見。由於還滅之後,非是斷滅,故於四阿含諸經中, 佛說涅槃不是斷滅,而是中道。若還滅之修證完成,進入無餘涅槃時,阿賴耶識心體(異熟識)亦如楊、蔡、蓮等人所說之成為壞滅者,則無餘涅槃即成斷滅,二乘法即成戲論。然二乘法從教證與理證上來說,絕非斷滅,無餘涅槃中實有阿賴耶識改名後之異熟識心體常住不滅故,由此可證阿賴耶識心體非是斷滅法。 又如同論卷五十一, 彌勒尊佛開示云:【又阿賴耶識斷滅相者,謂由此識正斷滅故,舍二種取;其身雖住,猶如變化。所以者何?當來後有苦因斷故,便舍當來後有之取,於現法中一切煩惱因永斷故,便舍現法一切雜染所依之取,一切粗重永遠離故,唯有命緣暫時得住;由有此故,契經中言:「爾時但受身邊際受、命邊際受。」廣說乃至「即於現法一切所受究竟滅盡。」如是建立雜染根本故,趣入通達修習作意故,建立轉依故,當知建立阿賴耶識雜染還滅相。】 語譯如下:【此外,『阿賴耶識斷滅相』的意思是說,由於這個第八識真正斷滅的緣故,所以舍掉了能取與所取,阿賴耶識心體雖住──雖然還在──卻猶如變化過了一般,已經不同於以前了(所以改名為異熟識,並未斷滅)。為什麼如此呢?因為未來世的「後有苦因」已經斷滅了的緣故,所以就捨棄了未來世的後有──能取的七轉識──對於現行法中的一切「煩惱因」已經永斷的緣故;便捨棄了現行法中一切雜染所依的所取的六塵相分,因為一切粗重的煩惱已經永遠舍離的緣故;這時候的阿羅漢只剩下過去世所造的命根之緣,而使得命根暫時安住不壞;由於有這個阿賴耶識心體的阿陀那性的緣故,契經中說:「這個時候只受最後身的『身邊際受』,以及受最後的『命根邊際受』。」廣說乃至「當時就已經對於現行法中的一切所受再生因究竟滅盡了。」就是這樣來建立雜染根本的緣故,趣入通達位的修習作意的緣故,建立轉依正理的緣故,當知這就是建立阿賴耶識心體的雜染還滅相。 】所以,所謂「阿賴耶識斷滅相」的意思,不是楊、蔡、蓮等人所誤會了的「阿賴耶識心體是生滅法」,而是說心體常住,但是祂的執藏分段生死種子的阿賴耶性是可滅的;當佛弟子經由斷除我見與我執的修行過程之後,把阿賴耶識心體的阿賴耶性修滅了,就稱為阿賴耶識滅,但是滅了阿賴耶性以後心體仍在,只是改個名稱叫做異熟識,還是原來的阿賴耶識心體。這個第八識心體原有的阿賴耶性可以斷滅的現象,就叫做「阿賴耶識斷滅相」。所以,不是楊、蔡、蓮等人依文解義所誤會的「阿賴耶識心體是生滅法、是可滅的。」 《密嚴經》中 佛亦開示說,觀行還滅之境界即是如來藏,故知阿賴耶識心體是常住不滅法。有經文為證:【金剛藏!如來常住,恆不變易,是修念佛觀行之境,名如來藏;猶如虛空不可壞滅,名涅槃境,亦名法界。】語譯如下:【佛說:「金剛藏!如來是常住法,恆住而且不變易,這是修習念佛觀行成就者的境界,這境界中的主體就是觀行者所親證的如來藏;這個如來藏心體猶如虛空一般,是不可能被壞滅的;由於不可壞滅的緣故所以名為涅槃的境界,又因為萬法從祂而生所以名為法界。」】 如是,此段經文中說,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即是無餘涅槃之境界,又名法界,即已明示:阿賴耶識心體不是生滅法。除非有人硬要誹謗無餘涅槃境界是斷滅境界。如今楊、蔡、蓮等人若要強言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是生滅法,則無餘涅槃即成斷滅境界,即成謗法毀 佛之大邪見、大惡業。是故,若無如來藏在滅盡「十八界我」之後獨存,則無餘涅槃即成斷滅法,而諸經皆說如來藏即是阿賴耶識心體,諸證悟菩薩之正論中亦皆說如來藏即是阿賴耶識心體。故說阿賴耶識心體即是涅槃,同於涅槃;《密嚴經》所說如來藏即是阿賴耶識故,《楞伽經》中 佛說如來藏名阿賴耶識故。今由此段經文中明說阿賴耶識心體即是涅槃境界故,由此證實:阿賴耶識心體不是生滅法,而且是萬法之根本,是常住法,是三乘菩提之根本。 第六節 定性阿羅漢亦已證得第八識心體? 悟觀師(紫蓮心海沙彌)被惡知識楊先生所誤導,自己無智簡別,依楊先生所授與之邪知邪見為歸,是故讀經閱論時,處處誤會經論意旨,然後以別人給他的「邪教導」所得的邪知見來誹謗正法,成就無間地獄業,誠可憐憫。彼閱《成唯識論》卷九之文:【謂二乘位,專求自利,厭苦欣寂;唯能通達生空真如,斷煩惱種,證真擇滅;無勝堪能,名下劣轉。】由於被楊先生所誤說誤導而誤會論意故,舉以訶責平實,於其書中唱言:二乘聖人也是親證第八識心體的人,不是蕭老師所說的「二乘聖人未證阿賴耶識心體」。彼作是說:【又佛道次第,乃先證唯識性再證唯識相,如三轉法輪之內涵也,故二乘無學亦得解脫智,謂證生空真如也;如聲聞十智之無生智,即謂證生空真如,若自言大乘見道是七住位,是證得阿賴耶識,亦得無生忍,則明言出處,經論未曾見有如是說也,經論皆言大乘見道乃初地菩薩親證真如。阿賴耶識乃生滅之法,云何無生?真如方是真正無生也;如此方符三乘經論,不可輕慢而言阿羅漢在悟得第八阿賴耶識之菩薩面前無說話之餘地,彼證生空真如也,而汝(編案:此汝字乃紫蓮心海對他的根本上師平實老師的稱呼)尚以為阿賴耶識乃因地真如也,如何與汝對話?唯今之計,當先舍邪見,仔細探討諸經論所說真如義理,方曉真如乃指凡夫至佛地皆是真正如常也。若是佛地方有真如,則是本無今有;若凡夫沒有,佛地方有,則非平等也,諸學子盍不共深思之?】(紫蓮心海沙彌著《辯唯識性相》頁73、74) 關於唯識性與唯識相之義理,關於見道究竟是第七住?抑或是紫蓮沙彌所自高自抬之初地?以及真如是否本有?是否為依阿賴耶識心體而顯之識性?別有正覺同修會中台南共修處老學員所組成之法義辨正組,梓行《辨唯識性相、假如來藏》二書而作辨正,拙著《燈影》中亦已辨正完畢,已顯示紫蓮沙彌之不懂唯識性相、不懂真如;此處且略,置而不論,此處單就定性二乘羅漢是否已證第八識心體一事而作辨正。 紫蓮心海沙彌嚴重誤會論意,執言取義,但見「阿羅漢證生空真如」一語,不解其義,隨即又依文解義便作是說,堅決主張定性阿羅漢亦已親證第八識如來藏,此乃嚴重誤會《成唯識論》真義以後之邪說。由是緣故,故說悟觀師──紫蓮心海沙彌──之文字障極為嚴重,執言取義之習性極為深重,般若實智妙慧亦尚未發起,故造如是誹謗根本大法阿賴耶識如來藏之重罪,難以挽救;皆坐當年不肯自參自悟,而從他人探聽密意所致也!茲就定性聲聞羅漢是否已證第八識心體一事,辨正如下: 一、先舉教證以釋經論實意,次依理證而作辨正: 1.《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九云:【「此如來藏甚深微妙,所說聖諦亦復深妙,難見難了不可分別,非思量境,一切世間所不能信,唯有如來應正等覺之所能知。若於無量煩惱所纏如來之藏不疑惑者,於出一切煩惱之藏如來法身亦無疑惑。……如是法身不離煩惱,名如來藏。世尊!如來藏者,即是如來空性之智;如來藏者,一切聲聞獨覺所未曾見,亦未曾得。」】 准《楞伽經》中 佛語所說:「此阿梨耶識名如來藏。」再憑此經所說「聲聞緣覺未曾親見如來藏,亦未曾證得如來藏」之聖教,三憑前來所舉證「真如乃是第八識心體之真實性」等聖教,請問汝紫蓮心海沙彌:「汝云何可言阿羅漢已證第八識如來藏?汝云何可言阿羅漢已證生空真如?」當知《成論》所說「阿羅漢證生空真如」之說者別有其義,汝既是平實之學生,從余受得阿賴耶識心體之證悟,余忝為汝之根本上師,汝卻不從余問義,便隨楊先生等惡知識語而依文解義、而信受之、而謗真如所依理體之阿賴耶識,成就謗法重罪,何不信受助汝證悟之根本上師?卻反信受師兄弟之楊先生?如此心行,非愚即慢,除此無別可辯者也。只因身著僧衣故,便於根本上師助汝證悟如來藏之後即對根本上師生起慢心,非是有智之人也,更非久學菩薩之心行也,此非初機新學菩薩而何?此非定性聲聞凡夫心性甫從二乘回心大乘者,尚有何理可言? 又真如既是第八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實性,汝書第七十五頁中亦言:「真者謂真如,乃『心體本相』如如不動」,亦已明說真如即是第八識心體之如如不動本性所顯心相,當知真如即是第八識之實性;是故真如以阿賴耶識心體為其理體,非有實法;自己已經說出如是真理,卻又自己否定自己同於我說之真理,已成自語顛倒,豈非顛倒見者?顛倒見者如何能指導他人?又如何能指責他人、指責助汝證悟之根本上師?無是理也!今此經文中明說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非聲聞緣覺所能親證,唯有修學佛菩提智之菩薩從佛修學,方能證之;汝紫蓮心海沙彌是否還要誹謗此經是偽經?是故平實稱說「二乘阿羅漢雖證生空真如,不證第八識。」是如實語,乃是依教證聖言量而實語者,非是扭曲事實以謗阿羅漢也!此意容後理證之處再行略釋。 2.《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九:【「如來藏者如我所解:縱為客塵煩惱所染,猶是不可思議如來境界。何以故?世尊!剎那剎那善不善心,客塵煩惱所不能染,何以故?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云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由有煩惱、有隨染心,隨煩惱染,難解難了;唯佛世尊為眼、為智、為法根本、為尊、為導、為正法依,如實知見。」】語譯如下:【「如來藏者,誠如我所證解的:縱使如來藏已經是被客心的七轉識的煩惱法塵所染污,祂仍然還是不可思議的如來境界。為什麼呢?世尊!剎那剎那不善的七轉識心,以及七識客心所屬的煩惱法塵都不能染污祂的自體性,為什麼呢?因為煩惱不能觸及到阿賴耶識心體,阿賴耶識心體也不觸及煩惱。為什麼說不觸及這些煩惱法塵而能夠成為被七轉識所污染的心體呢?世尊!由於有七識心體的煩惱,由於有這個隨同煩惱客心同在的第八識心體,所以清凈心體中的種子被染污了,這個道理難以了解、難以了知;只有 佛世尊您是法眼、是智者、是一切法的根本、是一切眾中尊、是一切眾生導首、是正法所依之主,只有您如實知見──具足了知、透徹觀見。」】由此經文中所說,已經可以證實,這是大乘佛菩提智中方有之勝法,非是二乘菩提解脫道中所有之法也。是故聲聞緣覺確實未證第八識阿賴耶、異熟識心體;是故成論中說阿羅漢證生空真如者,別有其義,非汝紫蓮心海沙彌所知也! 3.《大乘楞伽經》云:【「自慧分別苦樂受者,或得滅定、或得四禪,或復善入諸諦解脫,便妄生於得解脫想,而實未舍未轉如來藏中藏識之名。若無藏識,七識則滅,何以故?因彼及所緣而得生故;然非一切外道二乘諸修行者所知境界,以彼惟了人無我性,於蘊界處取於自相及共相故。」】 此段經文中 佛說:【「從自身五蘊十八界等法上之分別觀行苦樂受無常的人,或者證得滅盡定、或者證得第四禪,或者另外有人善於從四聖諦中觀行而證得解脫,便虛妄的生起了「獲得解脫」之想法,然而這樣的解脫,其實尚未真正的捨棄藏識之名,尚未真正的轉變藏識之名字。 如果沒有藏識的話,七識就會滅失而成為斷滅境界,為什麼呢?這是說,七識心王其實因為有藏識及藏識所緣的器世間、五根身才能出生的緣故;但是藏識這個妙法,不是一切外道及二乘法中所有修行人所知道的境界;因為他們只能從世俗諦的法中,去了知五蘊、十八界法等『人無我』的法性,他們是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上面來攝取自己的蘊處界相,以及攝取他人共於自己的『蘊處界共相』而證得解脫,不曾攝取實相心第八識的緣故。」】 此經文中之 佛意極明:二乘聖人只在蘊處界上現觀人無我,不曾在蘊處界的根源──第八識心體──上面取證及現觀,所以不知外法非實有,所以不證法無我。由此教證,可知二乘聖人不曾證得第八識心體,所修證者唯是世俗諦故;世俗諦者謂依世俗法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法而作蘊處界無常、苦、空、無我、不凈之觀行,以此而斷我見與我執故,不須以親證第八識實相心體作為證道之內涵故。 4.《入楞伽經》〈佛性品第十一〉:【佛言:「大慧!此如來心阿梨耶識如來藏諸境界,一切聲聞辟支佛諸外道等不能分別,何以故?以如來藏是清凈相,客塵煩惱垢染不凈。」】語譯如下:【佛說:「大慧!這個如來心──阿梨耶識──如來藏的種種境界,一切聲聞、辟支佛、諸外道等人,都無法分別了知,為什麼呢?由於如來藏心體是清凈相,但是因為有客心七識相應的煩惱法塵染污了祂內含的種子,所以有污垢雜染不凈。」】既然 佛說阿賴耶識如來藏的境界,是一切聲聞、緣覺所不能分別了知的,怎有可能阿羅漢已經親證此第八識心體呢?你紫蓮心海沙彌究竟讀不讀經典?讀了經典以後究竟懂不懂經典中的意思?讀懂了經典以後究竟信不信經典中的 佛語?為什麼還要故意說出和 佛所說的話相反的謗法語言來呢? 5.非唯楞伽等經如是說,乃至《大方廣佛華嚴經》也如是說,譬如卷九有云:【善男子!譬如猛風吹大海水,波浪不停;由境界風飄靜心海,起識波浪相續不斷,因緣相作不相舍離,不一不異如水與波;由業生相深起系縛,不能了知色等自性五識身轉;彼阿賴耶終不自言:『我生七識。』七識不言從賴耶生,但由自心執取境相分別而生。如是甚深阿賴耶識行相,微細究竟邊際,唯諸如來、住地菩薩之所通達,愚法聲聞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此段經文中, 佛已明說:阿賴耶識如來藏的境界,愚法聲聞及辟支佛都不能知;菩薩雖悟,若未入地,猶不能通達,往往產生誤會,猶今時楊、蔡二人及汝紫蓮心海沙彌,都從余受學而後證得如來藏,然而未能通達,今乃因初時之疑心而造此謗法及謗賢聖之大惡業。由此現成事例,故知 佛說「唯有住地菩薩方能『通達』如來藏」之語,誠正不虛也!所以證得以後未必就能通達,還得要有大善知識攝受!還要自己性障微薄、肯受大善知識攝受!何況未證得第八識的阿羅漢,豈有可能通達?還說什麼能證八地的生空真如?今且以此經文,試問紫蓮心海沙彌:「如果阿羅漢已經證得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為何還不能了知心體所顯真如法性之行相?」寧有此理? 6.《勝鬘經》〈如來藏章第七〉云:【聖諦者說甚深義,微細難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間所不能信。何以故?此說甚深如來之藏。如來藏者是如來境界,非一切聲聞緣覺所知。如來藏處,說聖諦義;如來藏處甚深故,說聖諦亦甚深,微細難知,非思量境界;是智者所知,一切世間所不能信。】此段經文語譯如下:【「真正的聖諦,是說甚深的法義,這種法義微細難知,非是世人以意識心思量所能了知的境界;這是大乘法中智者所知的境界,一切世間包括天、人…等眾生所不能相信。為什麼呢?因為這種大乘聖諦所說的是甚深的如來藏。如來藏這個法,是如來所證的境界,菩薩隨從如來而學而證,這不是一切聲聞緣覺等聖人所能知道的。如來藏法之境界處,是說聖諦的真義;如來藏之境界處甚為深奧,故說聖諦也是甚深奧的,微細難知,不是靠著思量所能知道的;這是有智慧的菩薩們所知道的境界,一切世間眾生所不能信受。」】此段經文明說二乘聖人不知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所在,當然也就不可能現觀第八識心體所顯示出來的真如性相,怎有可能證得生空真如?經中聖教如是,汝紫蓮心海沙彌!夫復何言? 7.複次,當來下生 彌勒尊佛於根本論《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中亦說:【複次,此雜染根本阿賴耶識,修善法故方得轉滅〔編案:此謂滅阿賴耶性,非滅阿賴耶識心體,詳前辨正舉證〕。此修善法,若諸異生以緣轉識為境,作意方便住心,能入最初聖諦現觀,非未見諦者,於諸諦中未得法眼,便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此未見諦者,修如是行已,或入聲聞正性離生,或入菩薩正性離生。達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達阿賴耶識。】 證悟阿賴耶識心體之時,唯得根本智,唯起慧眼;乃至十迴向位亦是慧眼所攝,非是法眼,未起初分道種智故。若未滿足相見道位觀行者,未得發起後得智者,皆未能生起法眼;要待相見道位具足修證以後,方起法眼,方得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境界。通達者名為初地,未通達者名為七住乃至十迴向菩薩,唯得慧眼而未得法眼故,未起初分道種智故。由此可知,若欲通達大乘見諦者,必須先得見諦功德,即是親證阿賴耶識心體也;見諦之後進修種智…等,發起法眼之後方能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也。豈可如紫蓮心海沙彌妄想一悟即證佛地真如、一悟即入初地、一悟即想通達?心生如是大慢心,於己於他能有何益? 悟得阿賴耶識心體時,猶只是慧眼而未發起法眼故;欲得通達一切種子阿賴耶識者必須先起法眼故;欲得法眼者必須先起慧眼故,欲得慧眼者唯有親證阿賴耶識心體而現觀其識性──真如性相。既如是,當知阿羅漢未證得生空真如也!何以故?若已證生空真如者,彼阿羅漢應有法眼也,並且是八地所有之法眼也。然而法眼者唯有大乘法中之初地入地心以上菩薩方有之,二乘法中絕無法眼也。由是故證:二乘阿羅漢未證第八識心體,當然無力現觀生空真如也。 二、次舉理證:一者,真如唯是識性,是第八識心體所顯性,故名「識之實性」,諸經諸論中具說分明。識者謂第八識: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心體。故說乃是阿賴耶、異熟、無垢識心體之所顯性,是故真如一法唯是顯示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實性及清凈如如之體性,非是別有一心可名真如,今汝紫蓮心海沙彌唯見成論中方便所言「阿羅漢證得生空真如」一句,便執言取義、依文解義,認為阿羅漢已證第八識真如理體,更於書中公開責於汝之根本上師平實,真是文字障所遮之無智愚人也!真如既是第八識心體之真實性,經教分明宣稱二乘阿羅漢未證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如何能觀此真如法性?更言已證八地生空真如?汝紫蓮心海沙彌不可胡言亂語也! 二者,諸經諸論中皆說,阿羅漢只須斷盡煩惱障,不須斷除所知障,乃至不須打破所知障,只需斷除我見後斷盡我執,便可成為阿羅漢,不須打破所知障,不須親證法界實相之第八識心體,更何況是親證八地生空真如之無生法忍果?二乘羅漢唯依世俗諦而斷我見與我執者,乃是煩惱障所攝之法義,純是二乘菩提;非是大乘菩提所知障所攝之法義,不可同日而語也。親證第八識所顯真如性相,乃是所知障所攝,非是煩惱障所攝;而二乘人不需斷除所知障,乃至連打破所知障都不必,唯依蘊處界等法之無常、苦、空、無我而觀行,不必親證如來藏而對如來藏作諸觀行,即可證得阿羅漢果位。既然不須斷所知障,不須打破所知障,當知二乘聖人未證第八識心體,何況能現觀心體所顯識性?更何況能證得八地之生空真如?八地之生空真如是八地菩薩之無生法忍果所現觀者故,所知障之打破者即是親證法界實相之第八識心體也!唯除親證第八識心體,以外無能打破所知障故。是故,阿羅漢回小向 大而入大乘通教中時,雖得名為菩薩聖人,猶非別教聖人也;若回入大乘別教中時,猶未能入第七住位也,未得七住菩薩所證之本來自性清凈涅槃故,未親證阿賴耶識心體故,尚且不能現觀七住菩薩所觀之真如法性,如何能現觀八地菩薩所現觀之生空真如?是故二乘羅漢回心而入大乘別教中時,仍須求證第八識心體以後,才能現觀七住賢位菩薩之真如性相,始入別教第七住位也。由此可知二乘聖人未證七住位之真如性相也,遑論八地菩薩之生空真如? 複次,二乘阿羅漢雖斷煩惱障之現行,《成唯識論》中方便名為「證得生空真如」,只是顯示其解脫果同於八地初心菩薩,同於七地滿心菩薩,不等於亦證佛菩提果也。何以故?此謂八地菩薩所證生空真如,主要在說明,八地初心菩薩之解脫果同於阿羅漢,阿羅漢所證之解脫果同於八地初心菩薩;然而八地菩薩尚有大乘法中所修證之一切種智,是諸定性聲聞緣覺所不曾知,更何況能證者?一切種智之親證,要從七住位之親證阿賴耶識開始,歷經三賢位相見道之熏習而得通達,方入初地心中;再歷經初地滿心位之猶如鏡像現觀、二地滿心位之猶如光影現觀、三地滿心位之猶如谷響現觀、……乃至七地之念念入滅盡定證境,再由 世尊加持而得「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昧」之後,方得進入第八地中;凡此種種證境,皆須親從初證阿賴耶識心體而打破所知障開始,非諸未證第八識心體之定性聲緣所能知之也。定性聲緣聖人唯證蘊處界人我虛妄而斷我執即可故,不須親證法界實相心體故,不須打破所知障故,打破所知障者必定已證法界實相心第八識故,唯有證得第八識者方能打破所知障故,經說二乘聖人未打破所知障故。 是故,成論中說「阿羅漢證生空真如」者,乃是從大乘別教八地菩薩之立場觀之,乃是依其大乘別教中所證得之地上菩薩智慧而觀之,方便說為證得生空真如,是從八地菩薩之無生法忍智慧立場而觀之也,非是說二乘聖人已證第八地菩薩之異熟識心體也,八地初心菩薩之解脫果證境同於阿羅漢故,方便說彼阿羅漢為證得生空真如;八地之大乘實相無生法忍智慧,非諸定性聲緣聖人所能知之也,乃至粗淺如七住菩薩所證知之法界實相第八識心體智慧境界,亦非諸二乘阿羅漢、辟支佛所能知之也。汝紫蓮心海沙彌若不信者,且去尋覓二乘阿羅漢問問看,看他們有誰能知七住菩薩所證之第八識心體?如果汝今時能在南洋找得到有阿羅漢的話。假使找不到阿羅漢,且去求見泰國的聖僧──僧王──問問看,亦可證實平實之語無訛也。 以何緣故方便說「阿羅漢已證生空真如」?謂八地菩薩斷盡思惑──斷除始從初地滿地心以來所故意保留之最後一分思惑──藉以潤未來世生之最後一分思惑──已於圓成七地滿心位時棄捨故;而阿羅漢雖未親證第八識心體,故不能現觀八地菩薩之生空真如,然而同時已斷思惑之境界,由是解脫果之同於七地滿心位菩薩,同於八地菩薩初心位之解脫果證境,而方便說阿羅漢已證生空真如,其第八識心體所顯之真如性相同於八地菩薩故。此乃純從解脫道而言之,非從大乘佛菩提道說之也。成論真義如是,汝紫蓮心海沙彌不懂成論真義,斷句取義之後又依文解義、執言取義,便成謬解。謬解時已是不該,又不肯先與根本上師探討實義,便於書中直接出書流通而公開責於根本上師,豈是為學生者所應為之事?未免太膽大了些!如今由於誤會經論意旨故,便直接出書公開否定真如所依之理體──第八識阿賴耶、異熟、無垢識,將三乘菩提之根本心妄謗為生滅法,已成為最嚴重之 謗法毀 佛重罪,平實其奈汝何!唯有喟然長嘆爾。 三者,若阿羅漢、辟支佛「已證生空真如」一句,意謂為親證第八識心體而能現觀真如性相者,則二乘定性聖人應皆得名為已入菩薩位者,則不應說為「定性二乘」,則此「定性二乘」一詞應從佛法中剔除。則佛法中所說回心一事,亦應成謬,所以者何?謂既阿羅漢只須依煩惱障所攝之二乘菩提解脫道法義修行,唯從蘊處界中觀行而不必修證大乘法中所說之如來藏,但依蘊處界斷我見與我執,便是實義上之「已證生空真如」,便能現觀第八識之真實性與如如性,則二乘聖人皆不須回心大乘,皆不須降尊紆貴而入別教六住位中,便已成為大乘別教之八地菩薩了也。既如是,回心何用?諸二乘聖人之回心復有何義?豈不是虛妄言語?審如是,依汝紫蓮心海沙彌之言,則亦不應有《法華經》中之五千阿羅漢不信佛菩提而當眾退席也。 複次,猶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偈:【鈍根小智聞一乘,怖畏發心經多劫;不知身有如來藏,唯欣寂滅厭塵勞。】此中 佛說鈍根小智之定性阿羅漢,絕不回心大乘;恐懼發起大心之後須經多劫方得成佛,又因不知身中自有如來藏本無生死,所以畏懼發願再來之無量世生死苦惱,所以唯欣寂滅厭塵勞。此經中 佛語,汝紫蓮心海未曾讀過嗎?為何卻又舉出此經之語句來證明自己的立論?究竟是何居心? 如是正理,汝紫蓮心海沙彌何曾思之?何曾知之?竟以粗淺知見、竟以已經被人誤導後之偏邪知見,不與根本上師先行商討,便直接出書公開否定根本上師所弘傳之三乘菩提根本所依第八識心體,妄謗為生滅法,成就誹謗三乘菩提之最重罪,豈是有智、謙虛之人?非慢非愚而何?亦可謂咎由自取也!豈能怨怪誤導於汝之楊先生?只能怪自己心中生慢而又愚痴無智所以被人利用。 四者,二乘定性阿羅漢所證之生空真如,是依大乘菩薩所觀二乘證境而說,非由定性二乘聖人所得智慧境界而說;二乘聖人唯知斷煩惱障之內容故,不知打破所知障之內容故,更不知斷除所知障之內容與次第故。若謂斷盡煩惱障現行之阿羅漢亦是已證第八異熟識者,則應 佛出人間時,唯說四阿含諸經為已足,不須復說第二轉法輪之般若,不須復說第三轉法輪之唯識系諸經也,四阿含諸經中已具足宣說聲聞菩提之蘊處界等觀行法故。 複次,彼二乘聖人若已證第八識心體者,則應已證大乘般若,不應般若經中多說為不知大乘般若者。若人慾知第二轉法輪之般若諸經意旨者,唯有親證第八識心體之後,當場依第八識心體之真實有其自性常存不滅,依第八識心體之真實能生萬法之真實性,而觀第八識心體在三界六道中運行作為時,對於六塵如如不動、恆離貪染厭憎之清凈性,證知第八識心體所顯如是真如性相,方能真懂第二轉法輪之般若系列經典密意也,方能發起般若實智妙慧也;除此以外,別無了知般若妙慧之路途,別無親證般若妙慧之法門。既然二乘聖人不知般若妙慧,必須回小向大以修學大乘別教法義,必須證得第八識心體以後方能發起般若妙慧,而大乘經中處處宣示二乘定性聖者不起般若妙慧,而諸凡夫亦因不證第八識心體而不起般若妙慧,而我正覺同修會中人則皆因為證得第八識心體,而能現觀真如法性,而能發起般若妙慧(唯除汝等打探密意而知者)當知定性聲聞緣覺皆是未證第八識心體之二乘聖者,尚非是大乘別教中之七住賢者,何況能是別教中之八地聖者?既然未證第八識心體,當然無可能現觀第八識心體所顯示之真如性相。既如是,汝紫蓮心海沙彌焉可妄稱定性阿羅漢已證第八識心體所顯之真如性相?無斯理也! 由此可知,汝是增上慢人,由於身披僧衣年余之故,便敢直接妄認 世尊為親教師,不知 世尊只是汝之歸依師,而從心底絕不承認親授汝法之根本上師為親教師,由於執著僧相身分故,便對根本上師依經所說「二乘聖人不證第八識心體」之言,心生不滿,便敢大膽否定上師之法。然而汝當深思:平實雖與汝同認 世尊為師,究竟誰是授汝法者?誰是助汝親證阿賴耶識心體之因緣者?汝完全不念授法之恩,平實從來不曾在意。平實出家已歷二千餘年,此是第二世現在家身;然而往世多生親從諸上師學法以來,一直感恩於歷世親授佛法之上師恩,拜以為師,而不妨仍是 世尊之弟子,不曾因為身披僧衣而生慢、而拒絕承認歷世之上師為己師,是故世世供養奉侍無慢,至今猶自感念上師之恩;特別是對克勤大師,偶若思之即便泫然,至今如是。何故如此?謂此乃是菩薩之基本行止故,若不能如是,則不具備菩薩所應有之基本善根福德故。然我不曾生念想望他人之感恩於我,出世弘法以來,不曾有過如此一念,是故汝紫蓮心海是否感恩於我,從來不是我心中所曾暫起之念,故不曾記掛之;然而汝紫蓮心海心中生慢,只因同為披著僧衣之阿羅漢不懂般若、遭余據實而說,便心生不服,因此而否定正法阿賴耶識,因此更妄言阿羅漢已證八地菩薩所證之第八異熟識,否定佛法所有三乘菩提正法異同之正理,並以此破壞 世尊正法、扭曲 世尊正法原旨,則非平實所能置若罔聞者。 五者,若二乘定性聖人如汝所說「證得生空真如」成阿羅漢已,即是已證第八識者,則四阿含諸經應當重說、重寫,應請 世尊再度降生人間、重說四阿含諸經。四阿含諸經所說二乘聖者,唯斷我見與我執即可,不必證無餘涅槃之實際第八識心體故;今者四阿含諸經現在,仍可檢校,證實余說洵非虛語,證實汝紫蓮心海沙彌所說虛妄。以是理故,余說二乘定性聲聞未證第八識心體,故說二乘聖人若未回心大乘,或是回心大乘而仍未證第八識心體者,若來我前,悉無語話分;乃至來到汝紫蓮心海沙彌面前,汝若與之宣說第八識心體之般若真如密意時,彼等亦皆不能道一句語也;今時若真有阿羅漢者,汝紫蓮心海可以試之,必驗余言之誠正不虛也!般若實義乃是宣說第八識心體所顯示之第八識體性故,彼等未能證解般若實義故。 若二乘定性聖者回心大乘之後,並已證得第八識心體者,則必立時即能現觀第八識上所顯真如性相,則必立即通曉般若,則必已成菩薩,不可尚謂之為二乘定性聖人也!既因證與未證第八識心體,而有如是差別,而又顯見二乘人未知未解般若正義,必須回心大乘別教之後,再行求證第八識心體方能現觀識上所顯之真如法性,顯然可知二乘定性聖人未曾親證第八識心體也。是故成論所說「阿羅漢證生空真如」者,乃是從地上菩薩之智慧現觀而說者,謂阿羅漢所證解脫果境界,同於八地菩薩第八識心體自住境界故,皆已斷盡思惑故;然不可因此大乘地上菩薩之現觀而方便言說,便認為真實說。今者紫蓮心海沙彌執言取義、依文解義,即成妄說。 六者,若二乘定性聖者已證第八識心體者,已通八地菩薩所證之生空真如者,則應永遠不再取證無餘涅槃,則不應有二乘聖者取涅槃,乃至一人取證無餘涅槃者亦應悉無;然而現見經中所載,有諸二乘定性聖者灰身泯智而取無餘涅槃,永遠不再出現於三界中,不能常住世間自度度他乃至成佛;由於二乘聖者誤以為外法實有,不能了知萬法悉是自心現量,是故畏懼發願再來人間度眾,是故畏懼來世再來人間時被胎昧所障、再次輪迴生死。故說二乘定性聖者未證第八識心體,所證「生空真如」者乃是第八識之真如性,只是依地上菩薩所見阿羅漢斷除思惑之境界而方便說之,非是實義之說,亦非親證第八識體,亦非現觀識上所顯真如性相也。譬如凡夫與諸外道,皆內執阿賴耶識自性為自內我,然而皆不知阿賴耶識何在,故名凡夫;但不可因平實說諸凡夫恆內執阿賴耶識為我,便主張凡夫亦知阿賴耶識所在、亦已證得阿賴耶識;是故二乘定性聖者不再內執阿賴耶識自性為自內我,故名證得生空真如,然亦不知第八識心體何在也!故不可說二乘聖者已實證第八識心體也! 此非唯是經教中如是說,古來已有法師如是說也。有文為證,明朝洪武年間,天界善世禪寺住持宗泐法師,及演福教寺住持如蝌法師所造《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批註(大正藏T39.P0350a)》中曾如是云:【首問諸識者,蓋識即是心,心為萬法之本故也。據常途所立諸識,謂第九庵摩羅識,即真常凈識屬佛;第八阿黎耶識,即含藏識,屬菩薩;第七阿陀那識,即傳送識,屬二乘(按:此說有誤,阿陀那識即是第八識故,乃至佛地之無垢識仍名阿陀那識故。第七傳送識者應為意根,即是大乘法中所說之末那識,能促令阿賴耶識傳送一切種子故);第六分別事識,亦名波浪識,屬凡夫。或有譯師不立第九者,謂第九即第八異名,今經所明諸識不同常途。據後經文,謂如來藏名識藏,及意根意識眼等五識共為八識。】 如是,說第七識屬二乘聖者所能觀察者,說前六識屬凡夫所能觀察者,說第八識屬菩薩所能觀察者,而將第八識凈除二障後所立名之為無垢識、名之為庵摩羅識,方便建立為第九識,而說為唯 佛所證。明朝時之凡夫法師,已能有如是見解,能知第八識非是二乘聖者所能證知,故有如是批註,《楞伽經、勝鬘經、大寶積經…》等諸經中亦有如是 佛語聖教開示。豈彼楊、蔡、蓮等人於平實法座下得悟第八識已,竟然大膽違 佛聖教,公然於書中倡言二乘聖人亦已證得第八識,除因私心不遂而故謗我法以外,誠不能知其緣於何故而造此心行也! 七者,審如紫蓮心海沙彌所說者,則三乘菩提之差異分別,當成無義:三乘菩提者,主要以行門不同而導致修證之內涵差別故有三乘之異。二乘菩提名為世俗諦,此乃是說二乘菩提專在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世俗法上觀行,在實際上現觀五蘊之一一蘊無有常住不壞之我,現觀十二處、十八界之一一法悉皆無有常住不壞我,如是親證世俗法蘊處界確實無我之現觀,由此而斷我見及我執,故使其舍壽之後不再出生後有種子而受來世生命,不再有來世之蘊處界我存在,成就解脫果,而不能成就佛菩提果之諸地境界,不必親證第八識如來藏。 聲聞乘以從 佛聞法而知四聖諦、八正道等理,現觀蘊處界無我,出離三界分段生死;緣覺乘以十二因緣法之現觀,斷除我見與我執,出離三界分段生死;如是聲聞緣覺二乘聖者,所觀行者乃是諸法無我──於三界世俗法之蘊處界諸法中現觀無有常而不壞我──是故親證人無我現觀,所觀之對象為蘊處界諸法,不能及於法界實相心之第八識,亦不能知蘊處界悉從第八識上出生;此是四阿含諸經中所可親見之正理,非汝紫蓮心海沙彌所能推翻之事實也;而蘊處界諸法乃是三界中之世俗法,此等世俗法絕無實我可得,故名無常、苦、空、無我,成就人無我之現觀,不能親證常住不滅之極寂靜實我,故名證得生空真如,不名已證法空真如。法空真如之親證,要由親證第八識心體所在,漸次觀察深入驗知其能生萬法之體性,由是而了知萬法皆空,由是而了知萬法皆依如來藏而有、而生、而變異、而轉滅,然而如來藏顯示如是能生萬法之真實性時,卻又如如於六塵萬法,都不生起貪厭…等心行;如是了知萬法 皆空、萬法皆依如來藏而有、如來藏於萬法中皆無執著,始得名為親證法空真如,始得名為親證法無我觀;是故,生空真如之親證者阿羅漢,其實未曾觸及第八識心體所在,汝紫蓮心海於此妙義,何嘗稍知?而大膽為楊先生出頭作打手,而敢具名出書公然誹謗大乘經中 佛語聖教,誠不知汝紫蓮心海有無世間智也!出世間智則更無論矣! 二乘阿羅漢雖證生空真如,然而僅在世俗法蘊處界上而作觀行、而斷我見與我執,不須親證法界實相第八識心體也,第八識心體是法空觀、法空真如之境界故;然因蘊處界及以其為緣而輾轉所生萬法,都無實性,五蘊我、十二處我、十八界我都無實性,悉屬緣起法,其性本空;依二乘菩提聲聞法而作如是現觀者,名為親證人無我之聖者;此蘊處界萬法無我之正義,乃是世間道理極成,故名為諦;合蘊處界之世俗性與此道理極成真諦,故名二乘菩提為世俗諦,所觀皆是三界世俗法之蘊處界等法故。由此理證事實可知:定性聲聞羅漢唯證生空真如,不證法空真如。既如是,汝紫蓮心海沙彌焉可睜眼說瞎話?堅稱聲聞阿羅漢亦已證得第八識如來藏?此非顛倒事實之謬言乎? 大乘法之行門內容,則是勝義諦,云何名為勝義諦?此謂大乘法之見道,非唯現觀世俗諦而已,更進一步,須證世俗諦中所言萬法緣起緣滅之因──如來藏──須親證世俗諦之根源、萬法之根源。此謂若無勝義諦,即無世俗諦,故世俗諦以勝義諦為體。何以故?謂世俗諦所觀之蘊處界等法,以及依附於蘊處界才有的世俗諦等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法,皆從如來藏中生起;若無如來藏作為緣起法之體,即無蘊處界等法;若無蘊處界等法,即無世俗諦之二乘菩提等萬法緣滅正理,故說世俗諦依於蘊處界而有,蘊處界則依如來藏而有,故說一切法即如來藏,故說世俗諦之二乘菩提以大乘勝義諦為理體。然而如來藏即是阿賴耶識心體,由有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故,方能有三界眾生之蘊處界;由有三界有情之蘊處界故,方能有世俗諦之可親證,方能成就解脫果;若無勝義諦如來藏,尚且不可能有蘊處界,何況能修證解脫果?何況能有世俗諦?故說世俗諦以勝義諦為體。 亦因有如來藏阿賴耶識故,能有大乘菩提,方有勝義諦。云何大乘菩提名為勝義諦?此謂萬法悉從如來藏中出生;若無如來藏出生蘊處界,則無世間萬法出生,尚無世間萬法及眾生我,何況能證得識上所顯之真如法性而轉依之?何況能證知如來藏中所蘊藏之一切種子?何況能證一切種智而得成就佛道?故如來藏即是萬法之根源,故如來藏即是一切法界之實相。而此萬法實相心體如來藏,即是阿賴耶、異熟、無垢識心體;由是故知如來藏是勝義諦,諦者謂如來藏是法界萬法之根本,若無如來藏者即無任何一法可得,此是法界究竟道理,無可改易或代替,故名為諦;此諦為世間出世間道理之最究竟義,為一切法界之真實相,故名勝義諦。 如是,二乘菩提唯在世俗法上觀行,但得斷除蘊處界我諸法上之我見與我執,便得成聖、便得出離三界分段生死,不須親證法界實相之第八阿賴耶、異熟、無垢識心體;大乘諸聖非唯必須伏、斷我見乃至降伏我執如阿羅漢,更須進證法界實相心體如來藏,方能得知般若實義、發起道種智;然而二乘諸聖修證二乘菩提,既不須親證法界實相心體、不須親證法空觀,只須證得蘊處界生空觀所得之生空真如即可,故不求證實相心體;乃至二乘聖人中,亦非全體皆能信受法界中實有如來藏,亦非全部聖人都能信受四諦八正十二因緣法背後實有如來藏作為其體,故有五千聲聞羅漢不信法華而當場退席,表示對 佛所欲宣說之佛地實相境界不能信受,當場退席抗議,更何況能奉持之? 此是現存經典中記載之事實,非是平實所編造、創造之說,由此可以證實二乘定性羅漢等人不知不證第八識;若已證者必定發起般若智慧,必定了知自己之出世間法上智慧距 佛極遙,必定了知自己雖與 佛同名阿羅漢,然而般若證境去 佛實遙,仍不得名佛;若已親證第八識,則必知曉般若實義,絕無可能再以羅漢自居,必定回心而入大乘、頓成菩薩,又如何會有當場退席之事?又如何會對 佛所將說諸佛異於阿羅漢之懸殊境界相表示不信而當場退席抗議者?如是事實現在,眾人所知,云何紫蓮心海沙彌可以妄言二乘諸聖已證第八識如來藏?斷無此理!若二乘聖人已回心而證如來藏,則必已證法空觀,必能通般若經旨,則已成為菩薩,已非二乘聖者,則必無五千聲聞不信法華之事也。是故二乘聖者之修證,迥異大乘賢聖,不可混同為一,不可如紫蓮心海沙彌之如今仍稱二乘人為聲聞二乘,而又妄說三乘菩提內涵無異,妄說三乘聖者所證相同也。 今汝紫蓮心海不知此理,竟敢以爾粗淺邪見,誤會《成唯識論》句義之後,望文生解、依文解義,更來否定汝根本上師之平實,更以書籍公開訶責爾之根本上師所說正理為邪見,而不肯在出書前先與平實情商研討。今者汝紫蓮心海沙彌何妨以汝所言更作辨正?再出一書以責於余?方可證實爾紫蓮沙彌確屬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也。然而縱使果真青於出藍而更勝於藍,欲出書訶責汝之根本上師之前,是否也應該先與汝之根本上師討論,待其有誤而不肯更正,並確定根本上師所說之法為謗法、為大妄語已,然後始可出書公開否定之?然後始可出書公開責其為邪見?今汝紫蓮沙彌不此之圖,便迴避先行討論之事,又輕率地不先求證於經教實義,即行出書否定之、並訶根本上師之正見為邪見,是否已失學生自處之道?是否亦不符世間為人之道?汝以身披僧衣故,便不承認身在平實座下學法之事實,便不承認為余學生,頗能符契學生之道否?頗能符契為僧之道否?頗能符契比丘戒律、沙彌戒律否? 頗有大和尚、戒和尚授汝如是輕視學法師、輕視親教師之出家戒法者否? 更何況汝書中所說者悉屬邪見,不過是處在文字障之情況下,依文解義、執言取義而說之邪見,云何可以用來否定及訶責根本上師?如是心行,非汝紫蓮沙彌所應有者。既失為人之道,亦背佛門特別注重之尊師重道事理故,豈是有智、有義之人?有何師徒恩義及誠信可言?更何況平實數年來義務傳法與汝,而法義正真微妙,自是汝無明所障、不能深入實證之,非是平實吝法授汝;復又未曾責汝、未曾嫌汝一言半語,數年來亦不曾施汝嚴竣臉色或白眼,是故不論世間法上,或者出世間法上,悉皆未曾絲毫虧負於汝!復亦不曾受汝滴水粒米供養,而汝不能知恩,余亦未曾有一言半語之譏嫌,未曾心生絲毫不悅,云何今日汝以學生身分,作此公開否定根本上師正法之惡行?莫道已失學生自處之道,乃至已經失於世間法中為人之道,尚且不符人間五倫之世間道,不符在家優婆塞戒之受戒資格,當無資格勝任在家弟子之身分,焉是修證世出世間無上大法之根器?乃竟於書中振振有辭地公然宣稱定性阿羅漢已親證八地菩薩所證之生空真如,以此邪見公開訶責汝之根本上師所說正理為邪見,如今平實從教證與理證上,各舉多理而證明之,汝紫蓮心海沙彌尚有何理可以明告世人?願汝紫蓮心海速速深入經藏之中,究取實義,萬勿再如此前之望文生義,萬勿再因身披僧衣而生慢心;平實身披僧衣以來二千餘年中,不曾一念生慢故;乃至今時受命護法而破諸方大師之時,心中亦不曾生慢故,純為護法而作金剛行故,非為相諍爭勝而作故。 今者汝因身披僧衣而為沙彌,在余法座下得法甫經年余,便已如是大慢;五年、十年後成為大比丘時,是否更將於 佛生慢?平實今於此處謂汝是謗法者、無知者,何以故?謂汝不知諸地菩薩之心行也!當知諸地菩薩、等覺菩薩多示現在家相者,非無因也!皆因往昔無量世以來出家學法、修法、證法之後,名聞諸方而廣得世人愛敬,廣受世人恭敬,難得修除名聞之貪、恭敬之貪;為求遠離及斷盡名聞之貪,為求斷盡自己所貪世人之恭敬,乃故意示現在家相,令自己世世如此而漸習慣於不受恭敬、亦無大名聲之默默無聞境界,因此得令追求世名恭敬之習氣種子漸除,因此得斷習氣種子,終能速成佛道;如今汝以身披僧衣故,生慢於余;卻不知余早已認知此中之利與害,故意舍離僧衣而取受在家身、而護正法,不受供養,不受眾生恭敬,不求名聲,隱余身相而不令世人知我,此世已是第二世了也!汝乃新學之機,往世受學大乘法以來時劫尚短,何嘗知此密意?為求世人恭敬供養,更以邪見而出書否定正法以求世名,冀望一鳴驚人而得大名,不料反而自害,有何勝妙智慧可言?唯願今世、後世學人,取此實事作為前車之鑒,則紫蓮心海沙彌犯此過失者,尚有點滴功德可言!若世人悉皆不能由此事件中記取教訓、改往修來者,則紫蓮心海沙彌如是過失,便無點滴功德可言也!唯願今時後世學人悉能以此為鑒,速能改往修來,令紫蓮心海沙彌所造此一事件,可以成就少許功德。 第七節 證得阿賴耶識者即成聖人 《密嚴經》云:【阿賴耶識從無始來,為戲論熏習諸業所染,輪迴不已;如海因風起諸識浪,恒生恆滅,不斷不常,而諸眾生不自覺知,隨於自識〔所〕現眾境界。若自了知,如火焚薪,即皆息滅,入無漏位,名為聖人。】誹謗阿賴耶識心體者,即是撥無因果者,一切善惡因果皆依阿賴耶識心體方得現起故;若無阿賴耶識心體之異熟性,即無世間一切有情故,亦使因果雜亂而不成就故,一切善惡業行之種子悉皆收存於阿賴耶識心體中故;由是緣故,說阿賴耶識心體是萬法之根源,亦是出世間善凈法之根源;若離阿賴耶識心體,則無世間法上之因果可言;若離阿賴耶識心體,則出世間法上之修行必有其功德之因果亦將不得成立。由是故說:誹謗阿賴耶識心體,謗為非是萬法根本者,即是誹謗世間法、誹謗出世間二乘法、誹謗世出世間上上法之謗法者 ,成就三界世間內之最重罪;如是之人,愚不可及! 今此經文中復明說此言:「證得阿賴耶識心體而能轉依不退者名為聖人。」既言親證阿賴耶識而能轉依者名為聖人,即知親證阿賴耶識者即是大乘法中之見道位賢、聖,唯除不能生忍、不能轉依,是故誹謗阿賴耶識心體為生滅法者。若證得阿賴耶識心體之人不可名為聖人者,方可說「證得阿賴耶識心體之人尚非大乘見道者。」經中說證得阿賴耶識而能生忍轉依者名為聖人故,已得大乘見道之人已非凡夫故,同於二乘初果人之斷我見、斷三縛結故,復能更勝二乘法中諸初果人,取證法界實相心體所顯示之真如性相故。是故誹謗親證阿賴耶識之開悟者,已成就誹謗大乘通教聖人及誹謗大乘賢聖之重罪;名之為愚人,誰曰不可? 是故否定阿賴耶識者,名為世間最愚痴人;阿賴耶識心體是三乘佛法之根本心體故,否定阿賴耶識心體以後,已使三乘正法在本質上成為斷滅法故,能生阿賴耶識之真如乃是妄想之虛妄法故,永遠不可實證故,故說誹謗阿賴耶識為生滅法之人,實是親造謗法毀 佛之大惡業者。願楊、蔡、蓮等人記取經中此語:【阿賴耶識……(種子)恒生恆滅,(心體)不斷(種子)不常……若自了知……名為聖人。】莫再惡言誹謗阿賴耶識心體,莫再惡意謗為生滅法,其心體常住、性如金剛,永遠不壞故,今汝諸人亦無能力毀壞祂故,合十方諸佛威神力為一力時,亦不能壞汝等任何一人之阿賴耶識心體故,是故名常;唯有心體所含藏之種子恒生恆滅故名非常。若誣謗言:「已證阿賴耶識之聖人為大妄語人。」則自己正是誹謗三乘賢聖之人,正是誹謗大乘勝義僧之謗聖者,經中明說「證得阿賴耶識者名為聖人」故,已斷三縛結而成聲聞初果聖人故。 複次,一切諸佛之所以能得成佛者,亦皆依於阿賴耶識心體方能成就,譬如《密嚴經》云:【阿賴耶識恆於一切染凈之法而作所依,是諸聖人現法樂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諸佛國土悉以為因,常與諸乘而作種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語譯如下:【阿賴耶識永遠都是作為一切染污法種、善凈法種之所依心體,正是諸多大乘聖人現法上親證而樂於安住之阿賴耶三昧智慧境界。人、天…等五趣眾生,乃至諸佛國土,全部都是以阿賴耶識心體作為正因;這個阿賴耶識心體,恆常的作三乘聖人及修行者之種性依據,若能了悟阿賴耶識心體,即可漸次的進修而成就佛道。】 若無第八識阿賴耶心體,則二乘涅槃即同斷滅境界,與斷見外道無異,是故二乘菩提雖可不證第八識心體,然而仍然不能離於阿賴耶識而有二乘法也,故說二乘聖人仍然須由阿賴耶識而成就其種性。今者更說阿賴耶識是諸聖人現法上所樂住之三昧境界,當知大乘別教一切聖人皆不得離於阿賴耶識心體而有所修證也!雖然二乘聖人都不能知曉阿賴耶識心體何在。如斯經文已經如是宣示甚明,紫蓮心海…等人縱使證悟較晚,是故未曾親聆平實宣講此經,然而紫蓮、法蓮所追隨之楊先生…等人,悉曾聽聞平實詳細宣講此經真義,如何今時卻不肯信?故意違背此經正義,故意誹謗阿賴耶識心體為生滅法?皆難免於故意謗法毀 佛之嫌也。 如是,眾生之輪迴三界、生死無量,皆由此識;二乘聖人成就二乘菩提之修證亦因為有此真識,能入無餘涅槃而非斷滅者亦由此識,大乘別教菩薩作祖成佛亦因親證阿賴耶識心體故;由是緣故,經中說「阿賴耶識恆為一切染凈之法而作所依」,皆以此識作為其因緣故。此阿賴耶識心體乃是佛地一切法之主體故,因地真如乃至佛地真如亦由此阿賴耶識心體──無垢識──所顯示故。是故證得阿賴耶識者即入菩薩位中,於世間未悟之人而言即是聖人,於聲聞教及大乘通教菩薩而言即是聖人,已斷三縛結故,等同聲聞教及通教之聖人而智慧更勝故,已證二乘聖人所未證之般若根本智故。是故不可誹謗阿賴耶識心體是生滅法。 複次,楊、蔡、蓮等人所一再強調而說之證真如者,亦須依阿賴耶識心體,方能證得;真如以阿賴耶、異熟、無垢識為體故,真如只是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實性故,真如只是依第八識心體之自性而假名施設故,若離阿賴耶識心體即無真如可證故,《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佛地經論》中皆名之為「識之實性」故,般若經中及《成唯識論》中更說真如亦是假施設名故。真如既是第八識之真實性,是第八識所顯示之清凈性,即是識性,即是依阿賴耶識而假名施設者,焉可將此識性真如顛倒建立為能生識體之法?譬如子從母生,不可言子能生母也;譬如美是花性,不可言美能生花也。同理,真如既是識性、心性,由第八識心體所顯,則是依識體而有之法性,豈可建立為能生識心之法?今者楊、蔡等人已曾親從平實得聞成論所說「真如亦是假施設名」之真實理,錄音帶猶存而可證實,不意數年之後卻又忘之,反而迷於如是淺顯之理,妄言真如能生第八識心體,世間絕不應有如是心行顛倒之人也, 然今吾人卻「有幸」遇之,夫復何言? 複次,諸佛由於在因地時親證阿賴耶識故,次第進修方能成佛,故不說阿賴耶識心體是生滅法,唯說阿賴耶識集藏分段生死種子之阿賴耶識性為生滅法,由是緣故成論中說:「阿賴耶識過失重故,是故先舍。」乃是舍阿賴耶識性,而非舍心體也,第八識在凡夫位中因有此性而名阿賴耶識故,其後進修時則有不同名稱而方便說阿賴耶識滅故。有經文為證:【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如來清凈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輾轉無差別。】 語譯如下:【佛所說的如來藏,是以如來藏作為阿賴耶識。邪惡的智慧是不可能知道這個事實的:如來藏就是阿賴耶識。如來的清凈藏,就是世間眾生的阿賴耶識心體;猶如黃金與金戒子,是以黃金經過輾轉製造而成為金戒子,但是其體同樣是黃金,並沒有差別:不因為製造成金戒子就變成不是黃金。】 由此故知未來成佛時之佛地「如來清凈藏」心體,即是現在因地吾人身中之「世間阿賴耶」。猶如黃金與指環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只是在形相上說金塊與金戒子有所不同,若從本質來看卻是相同的──一樣是黃金之體。阿賴耶識雖是未來佛地之清凈藏,雖然因地就已經恆常顯示真如法性而永不改易此如如之性,然因心體尚含藏著七識心等不凈法種,要待未來長劫中修除之,故說必須輾轉修證之;然而雖然因地時與未來佛地時仍有所含藏之種子差別,心體之真如自性卻是從來都無差別者,故說必有「輾轉」之過程,而心體實「無差別」,如是說名「輾轉、無差別」。既然菩薩所親證之阿賴耶識心體,即是未來佛地之真如心體無垢識,故說親證阿賴耶識者名為聖人,已經親入菩薩位中故,已經身在菩薩數中故,亦是大乘通教及小乘聲聞教中之初果聖人故。 由親證阿賴耶識為因,故能漸修而成佛道,故《密嚴經》云:【「若人聞法已,漸凈阿賴耶,或作人中王,轉輪四天下;或復為帝釋,兜率須夜摩,乃至自在宮,而為欲天主;或為色界主,及生無色天、無想眾生中,受諸禪定樂;證真而不住,譬如師子吼;眾定皆自在,喜樂以相應;一心求密嚴,不染著三界;至於密嚴已,漸次而開覺,轉依獲安樂,寂靜常安住;無量諸佛子,圍繞以莊嚴,為法自在王,眾中之最上。」】語譯如下: 【如果有人聽聞阿賴耶識這個法之後,隨即求法親證而漸漸的凈除阿賴耶識心體所含藏不凈的種子,從此以後舍報者,或者成為人間之轉輪聖王,親轉法輪於四天下;或者舍壽後去作忉利天主,乃至身為兜率天、夜摩天、自在天、大自在天等欲界天之天主;或者因為加修禪定而成為色界天的天主,以及可能生到無色界天或者無想天中,受種種禪定境界中的快樂果報。如果是證得此一真實法而不住於這些有為法上的天人境界中,那就生在人間而像是獅子吼一般的破邪顯正以利救生;如果能以證得阿賴耶識的智慧,而在四禪八定中一一皆得自在安住的話,則能常與定境中之喜樂相應;以如是境界而求生密嚴凈土的話,心中不染著三界中法,則能出生到色究竟天的密嚴凈土中去,親聞報身佛盧舍那佛開示一切種智妙法,而得漸次開悟更深的法要,轉依更高層次的真如性相而獲得身心安樂,就可以寂靜而常住於色究竟天密嚴凈土;如是次第進修,最後是進入十地法王境界,無量佛子圍繞以作莊嚴,以一切種智妙法為憑而成為法自在王,到達菩薩位中之最高聖位。】 如是經文中,明言開示:親證阿賴耶識而能漸次進修者,舍壽後即可正受世間之可愛異熟果報,乃至成就究竟佛道;由此可知,一切佛法以阿賴耶識心體為其根本,尤其是大乘佛法,悉以阿賴耶識心體為其根本。既然如是,當知親證阿賴耶識心體者,即是大乘法中之見道者;然而此一大乘法中之見道,只是真見道,只得第七住位,未得滿足相見道位所應具足之後得智故,尚非大乘別教法中之聖人,只是賢位中人爾;不可如楊、蔡、蓮等人妄想真見道時即可成為初地聖人,此是慢心自高,亦是誤會見道內涵之尚未通達大乘見道法者。然而凡夫等人亦不可因為初證阿賴耶識之大乘見道者尚非即是初地,即目為凡夫,即起輕心而妄謗之,唯除所謗者是否定阿賴耶識之退失見道聖諦者,否則亦成就謗聖之過罪,非唯謗賢;何以故?若依聲聞教及大乘通教而言,此一親證阿賴耶識心體之菩薩雖仍是別教賢位菩薩,其智慧證境已經遠超聲聞教及通教之初果聖人故,其解脫慧及解脫證境,已同於聲聞教及大乘通教中之初果聖人故;由是故說證得阿賴耶識者,於佛門凡夫、於外道、於二乘法及大乘通教法而言,皆是聖人;於大乘別教中,別名為外聖內凡賢人:對外道及凡夫而言,名為聖人;對大乘別教菩薩而言,名為內門凡夫;合名外聖內凡。 「所謂聖人,即非聖人,故名聖人。」於二乘法所說之中道義理而言,諸阿羅漢對於此句,皆作如是解釋:「斷我見之初果人,實證無我,沒有實我可得,一切眾生我、聖人之我悉皆虛妄,是故沒有聖人可說,故說所謂聖人即非聖人;能證知此理者名為真正之聖人。」然於大乘法中,除此現量觀察以外,別有般若實智,即是般若經中所說之義:「如來藏本離六塵中之見聞覺知,無人亦無我,是法界實相,是故轉依如來藏後,從如來藏之立場而觀,則不見有我,不見有聖人,乃至不見有如來藏。如是證者雖名聖人,從轉依如來藏之立場而觀之,並無聖人可言,亦無聖人境界可證;知此理者則無聖人及神聖境界可言,故名聖人。了知此理者亦知實無解脫境界,實無解脫之人,故名世出世間聖人。」二乘定性聖人唯能理解前說,不能理解後說,未得親證阿賴耶識心體故,唯「證」「生」空真如故,不證實相「法」空真如故。於大乘別教法中,以親證法界實相真實理體故,名為外聖內凡賢人, 然其解脫慧通於聲聞教及通教之聖人,而更勝之,唯有無智愚人方敢謗之。 若如此經所說真是聖人者,則其親證阿賴耶識心體所在而言開悟者,即是正確之開悟。既然從理證上及教證上,都說親證阿賴耶識者即是聖人,當知親證阿賴耶識之開悟者,方是大乘別教妙法中之真正開悟也!如是已說真假開悟之教證與理證上之原理,聞者即知回歸正道;唯除情執深重、心中別有所圖之人,難以救轉;或者心無所圖,但是已被他人結黨串聯而難以舍離彼諸謗法者,則是為情所系而難以救轉。如是等人必將繼續走向歧途,繼續外於真如所依之阿賴耶識心體,而尋覓、而別求想像中才可能會有之真如心體,則必定永遠不可得證,而繼續謂人曰:「我們已經更上一層樓,超越阿賴耶識心體之真如性相,求證另一更高層次之能生阿賴耶識心體之純無為性的真如;你們正覺所證之阿賴耶識上所顯之真如法性不是真正的證真如。」則將繼續以破壞正法之行為,誤認為正在護持、弘揚正法。此是佛門中最愚痴無智之可憐人!(待續 )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太傻太天真!崇禎太子回京歸順,多爾袞「真假」大戲強殺朱慈烺
※扒一扒原單和真假Levis細節(多圖)
※何謂螢石夜明珠?真假夜明珠的判別【夜明珠辨別】
※[轉載]髮絲能否辨真假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