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秋話團圓

一、月圓的想像

中秋節稱為月節,以月亮為中心。最早是月亮崇拜。遠古時期,白天靠陽光,夜晚靠月光,人類看著月出月落,月缺月圓,一種神秘的力量支配著自己的生活,很敬畏,產生了月亮崇拜。周朝就有拜月儀式,祭月的習俗綿延不絕,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祭月的壇場。

隨著文明的發展,人們對月亮神秘敬畏的心理減淡,欣賞的態度逐步加強。在欣賞中人們發現「月到中秋分外明」,八月十五,秋高氣爽,天清雲淡,夜空如洗,月亮又大又圓又亮;加上這時正是秋收季節,五穀豐登,瓜果滿枝滿架,真是中天一輪月,秋野萬里香,人的心情最好,「十二度圓皆好看,最團圓夜是中秋」。到唐代中秋節就正式形成了。中秋賞月成為全民族的習俗,登高和臨水的賞月勝地最多。登高人近月,如廬山賞月;水清月近人,彷彿可以用手撈月,傳說李白就是撈月而溺死,死得浪漫。

中國人對月亮自古以來就有細緻的體察、詩意的感受、哲理的感悟。中秋之夜,明月高懸,銀輝灑地,如此良宵,令人靈感泉涌、詩興大發。古往今來,詩人們詠月寄情,寫下數不清的好詩。唐代詩人李白就是傑出的代表,他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婦孺皆能背誦。他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寫出自己和月亮相伴相融的深情。他的《把酒問月》,從「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寫到「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寫出人生的感悟,達到了哲理的高度。蘇東坡繼承李白,寫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園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月的自然規律,體悟到人的生存規律,提升為人生哲理:珍惜生命,共享美好。

今人不見古時月,古月依舊照今人。月光是永遠的,中秋節也是永遠的。寄情山水,愛月賞月,是中國人調整身心的一種好方式,也是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表現。旅遊業正在興起,可以開闢賞月游專線,評選賞月勝景等活動。

二.人圓的祈願

中國的傳統節日基本上都是:先起源於對季節、物候的體認,在發展中不斷溶進人文的內涵。一方面,在對月亮的想像中摻進人文故事,如嫦娥奔月,玉兔搗葯,吳剛伐桂等,(影響至今,如:毛澤東的<蝶戀花>,前蘇聯首次登月文告提到中國嫦娥奔月的理想,我國「嫦娥一號」等),並由此創作出許多藝術品(奔月畫,北京的兔兒爺等),可以開發出應節禮物;另方面,中華文化是倫理型的文化,源於大自然節律的節日,人們總一定要充實進社會倫理的內涵。

天上月圓,地上人圓,花好月圓人團圓。「圓」對中國人有特殊的含義,中國古代認為天是圓的,圓是完整的,沒有偏缺,所以叫圓滿。圓滿就是十分完整、無所欠缺,奧運會閉幕,用的最多的詞語就是圓滿成功、圓滿落幕,圓滿的句號。中秋節的月亮是圓滿的,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中,月亮圓滿時候也希望人間圓滿,首先就是團圓。夫妻團圓、親人團圓,骨肉情深,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安享天倫之樂,這在中國人的幸福指數中佔有重要位置。看文藝作品都希望大團圓結局,這是民族心理。團圓是一種群體意識(一個人不存在團圓不團圓),不是個人獨好,而是周圍的人都好,大家團聚和諧。團圓又不限於家庭,團圓是中國人祈願的生活狀態——願景,是中國人追求的生命情調。表現為對親情、友情、和諧、美滿的祈求。中秋節的主題是人月雙圓,所以叫團圓節。中國人講「國家」,國是擴大了的家。團圓擴大到全民族的團圓,這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元素;國家的團圓就叫金甌無缺,金甌是圓的,沒有欠缺,代表領土完整統一。所以不可輕看團圓意識,這是愛家愛國的深層心理結構,是建設和諧社會的精神資源。我們要突出其團圓、團結、慶秋收的主題,通過節慶促進民族凝聚、國家統一、社會和諧、家庭幸福。

中秋節既是圓月節又是秋收節,在農耕社會裡,秋收是一年辛勞的回報,是來年生計的憑靠。這麼重大的事怎能不慶祝,所以成為僅次於過年的大節。

三、華人心共圓

中秋節是中華兒女共有的精神家園。「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中華兒女即便分散在天涯海角,在月光下的中秋也會共同心動,心理共振,共同感應,互相凝聚,「千里共嬋娟」。這是文化認同、民族認同的重要契機。同中有異,各地區、各民族過節的習俗異趣紛呈,多姿多彩,但萬變不離中華文化的基本性格,聚中華兒女的心,鑄中華兒女的魂。

中國人面對中秋皓月,彷彿面對可以傾訴衷腸的密友,任何隱秘的憧憬和期盼都可以向月姑傾吐,希望得到她的護佑。羞澀的少女期盼月下老人(月老)為自己牽紅繩,另一端拴住個如意君,這一直傳下去成為婚禮儀式:一條紅布牽著新郎新娘拜堂入洞房。中秋之夜,漢族有些地方有「摸秋」「偷」人家瓜菜的有趣節俗,這緣自「討彩頭」的心理。土家族也有,湖南侗族則叫「偷月亮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擇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去採摘瓜菜,還要有意大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在海峽對岸的台灣,也有未婚少女在中秋夜偷菜的習俗,「偷著蔥,嫁好尪;偷著菜,嫁好婿」。在中秋月下,人們不僅祈福祝願,而且還要測一測自己的命運。閩南和台灣婦女有一種中秋節俗,叫「聽香」:婦女點香禮拜後,留心聽別人的談話和歌唱,以此「口彩」來占卜自己的未來。南京等地區有「走月」的習俗,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都賞心悅目。台灣高山族則在日月潭邊,在中秋的銀色月光下玩起「托球舞」的遊戲,海峽兩岸各族兄弟都在共同享受共同的中秋。

天上月圓,地上人圓,桌上餅圓,圓圓的月餅負載著人月雙圓的美意。合家團圓分食月餅,這是一種溫馨的儀式。全家多少人,月餅就分切成多少份,每人都是團圓的組成部分,都安享自己的一份。如果有人缺席,他(她)的一份就被保存起來,盼著遊子歸來享用。這裡享用的絕不僅是月餅的滋味,更重要的是親情的滋味,這種親情濃得化不開,長久地貯存在心中,而不是停留在口舌。家制月餅、分享月餅、饋贈月餅的過程,就是表達愛、傳遞愛、感受愛的過程。小小的月餅正因為承載著大大的愛的信息,所以才令人怦然心動;輕輕的月餅正因為浸潤著重重的情的份量,所以才令人歷久難忘!所以,過中國節必須投入情感,如果只是見餅不見情,那就可能會覺得老吃月餅沒意思。

三百多年前鄭成功的部隊在廈門過中秋時所盛行的一種玩會餅博狀元的遊戲,稱為「博餅」。隨著鄭成功收復台灣,三百多年來「博餅」在台灣也很流行,這是中秋月餅習俗的發展。在馬來西亞的華人近幾年創造出有關月餅的好幾項「世界紀錄」:2001年的「世界最大月餅」、2002年的「最長月餅」、2003年的「最高月餅」、2004年的「最大走馬燈月餅」,到2005年適逢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他們又別出心裁耗資八萬馬幣特製一艘名為「鄭和一號」的「月餅船」,以一千八百公斤月餅食材製成,可謂壯觀。據統計,中秋節一天馬來西亞華人吃掉超過一億馬幣的月餅。一位華人議員說,論總量馬來西亞絕對吃不過中國,但講「人均」,世界絕比不過馬來西亞。世界各地華人紛紛以自己的方式發揚中秋文化,表現了血脈相連的中華情。


推薦閱讀:

美新老移民中秋觀:老人重團圓年輕人重文化
小團圓 — 秋風悲畫扇
話中秋說團圓
《小團圓》之人物對照
丈夫戍邊聚少離多欲離婚 平度開發區法官調解促團圓

TAG:團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