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箴言的人生啟示

佛教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其浩瀚、博大精深的佛法傳於世,涵蓋三藏(經、律、論)十二部,歷經諸位高僧大德弘傳,對人類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近來閱讀《三教慧海》(查洪德、王太閣主編)一書,在讀至「佛教箴言」欄目時,不禁為古往高僧大德的珠璣之語所折服。這些佛教箴言,款款道來、句句觸心,無不給人以醍醐灌頂、酣暢淋漓之感。縱觀古往今來之佛教箴言,很容易體會出其對人生的重要啟示作用。末學現將「佛教箴言的人生啟示」總結如下,與各位同修一道欣賞、品讀。

一、修心是根本,心正則身正

佛教講到,「心凈則國土凈」,這個「凈」既是指「乾淨」,也指「清靜」,即是說,每個人若能內心潔凈、內心清靜,那麼他所處的環境也就清凈和清靜了。由此可以看出,「修心」是佛教修行的根本。

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嗔嫉妒,諂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眾生知見。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六祖壇經》機緣品第七)

這是中國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在《壇經》中對弟子的開示。即是說,世俗之人心術不正,愚蠢糊塗,造下罪孽,嘴上說好話,心裡卻懷惡念,貪婪兇狠,嫉妒心強,阿諛逢迎,花言巧語,怠慢他人,損害他人的利益,這是自己導致了愚痴和妄見。如果能端正本性,就能常生智慧,揚善止惡,自然能開啟認識真理的智慧。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七佛通戒偈》)

這即是說,什麼惡事都不要做,只要是好事就去辦,自己清除內心的雜念,讓內心清凈,這就是佛教。由此可見,佛教的目的之一就是「修心」,讓眾生的心更加清凈。

如蓋層不密,必為雨露浸;如是不修心,貪慾必露入。如善密蓋屋,不為雨露浸,如是善修心,貪慾不露入。」(《南傳法句經》)

這即是說,如果房子蓋得不嚴實,必定要遭到雨水的侵害;如果不修心的話,貪慾必定進入心中。如果房子蓋得嚴實,就不會遭到雨水的侵害;如果善於修養身心,貪慾就無法進入心中。顯然,這實在告誡眾生,要時時處處注意修養身心,唯有此,才不會讓貪慾征服我們,進入到我們的心中。

善惡之源,皆從心起;邪念因緣,能生萬惡;正觀因緣,能生萬善。」(《禪宗永嘉集》)

這是說,善惡的根源都在於心。邪惡的念頭能產生各種各樣的罪惡,符合佛理的觀念,能產生無窮無盡的善。

聖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調心不調身,愚人調身不調心。」(《大珠禪師語錄》)

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求助於自己的內心,而不是求佛,愚笨的人去求佛,而不求自己的內心。聰明的人調理心智而不是調理身體,愚昧的人調理身體而不調理心智。中國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祖師也曾開示曰:「我只求心,不求佛。」和大珠禪師的話,涵義相同。

二、與人為善,廣結善緣,才能一身輕安

佛教講因果,「種甚因,結甚果」、「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唯有一心向善,心懷善念,才能俯仰於天地,不為紅塵俗世中的諸多煩惱所侵擾。

為善升天,為惡入淵。」「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法苑珠林》)

這是兩句很直白的話:做好事,升入天堂;做壞事,墮入地獄。不要輕視微小的惡行,認為不會帶來禍殃,要知道水滴雖小,也能將盛水的大容器滴滿。三國時蜀國的國君劉備在臨終前對兒子劉禪的遺詔中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同樣表明為善的重要性,這也體現出因果相續不可思議的力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夫禍福報應者,善惡為之根本也。佛之所以教人修福,其正欲天下人以心為善,而不欲其為惡也。」(宋·契嵩禪師《非韓下》)

契嵩禪師說,禍福報應是以善惡為根本的,佛教教育人們要修福的原因,是希望天下人心地善良,而不想讓他們為非作歹。

若善心教化,雖為別離,亦不得罪;若以噁心令他斗亂,則是兩舌,得罪最深。」(《成實論》)

如果用善良的心地去感化和教育人,雖然被教育和感化的人會因此離你而去,也不算作惡造孽;如果用惡毒的心腸說得他人相互爭鬥,這就是搬弄是非,作惡造孽最為深重。

由此可以看出,佛教箴言在善惡是非面前的立場是非常堅定和鮮明的,它不僅勸化世人要常懷善念、與人為善,還要求世人廣結善緣,「與人為善,與己為善」。

三、常思己過,精進修行,方能「心無掛礙」

在佛教里,特別注重懺悔。在三壇大戒傳戒法會期間,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發露懺悔」。《心地觀經》云:「若覆罪者,罪即增長,發露懺悔,罪即消除。」發露,即指顯露表白所犯之過失而無所隱覆;懺悔,即對自己所犯的種種過錯和見不得人的行為進行悔過。通過懺悔,能讓僧眾生起精進心,發願消除宿業,普度眾生。眾生要經常懺悔,常思己過,精進修行,方能「心無掛礙」。

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衍;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六祖壇經》懺悔品第六)

什麼是懺?什麼是悔?懺就是懺他以前所有的惡業、愚痴、狂妄、嫉妒等罪責,永遠不會在生起,這就是「懺」。悔就是悔他的過錯,從今以後,所有的惡業、愚痴、狂妄、嫉妒等罪責都已經知道和覺悟,永遠不會再犯,這就是「悔」。這二者在一起就叫「懺悔」。懺悔能讓人知道錯在哪裡,如何糾正錯誤,是一種反思和反省,進而提升自身素質的有效方式。

夫行者初學坐禪,欲修十方三世佛法者,應當先發大誓願,度脫一切眾生,願求無上佛道,其心堅固,猶如金剛。精進勇猛,不惜身命,若不成就一切佛法,終不退轉。」(《童蒙止觀》)

修行的人初學坐禪,想要廣修佛法,應當先立下大志大願——解脫眾生的煩惱,獲得至高無上的佛道,意志堅定,像金剛石一般,勇往直前,不惜捨棄生命。如果不能修成佛法,決不罷休。由此可以看出,堅定意志、精進修行的力量。

快馬顧影,馳走不同;駑馬加諸杖挫。若不自誡,要假他呵,反增觸惱,益罪尤深也。」(《法苑珠林》)

好馬一見到鞭子的影子,就會加速賓士;劣馬就是用棍子抽打,也難以跑快。人如果不自我警誡,要靠別人喝斥,反而又激起他的惱怒,罪過也就更加深重了。這就是說,我們要常思己過,及時剖析自己,才能完善自我,培養健全的人格和素質。

如果我們能過常思己過、精進修行,就能從容應對一切,心中也不會有太多的牽絆與顧慮,達到「心無掛礙」的境地。

四、擇友要慎重,孝親要全力

在擇友上,佛教尤為重視,要求弟子們要有正確的擇友觀,要親近善知識,遠離惡友。在《善生經》裡面,佛祖開示過,如果我們親近了不好的朋友,會有六個方面的過失:一者方便生欺,二者好喜屏處,三者誘他家人,四者圖謀他物,五者財利自向,六者好發他過。

親近善人,遠離惡友亦是樂。(《根本薩婆多部律攝》)

親近好人,遠離壞人,也是一種快樂。這一句很直白的話,道出了擇友與快樂的關係,找到好的朋友,擺脫不好的朋友,就是一種快樂。

訓誡與教示,陰過惡。善人愛此人,但為惡人憎。莫與惡友交,莫友卑鄙者。應與善友交,應友高尚士。(《南傳法句經》)

這即是說,教導和告誡人,不張揚他人的過錯,善人喜歡這樣的朋友,但卻被壞人憎惡。不要和壞人交朋友,不要與卑鄙小人成為朋友,應該和好人交朋友,應該與高尚之人交朋友。

善生,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云何為五?一者供養,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善生,夫為人子,當以此五事敬順父母。父母復以五事敬親其子。云何為五?一者制子不聽為善。二者指授示其善處。三者慈愛入骨徹髓。四者為子擇善婚娶。五者隨時供給所需。善生,子與父母敬順恭奉,則彼方安隱,無有憂畏。」(《長阿含經》)

這裡提到為人子女的孝順父母,要做到五個方面:一是供奉贍養,不能讓父母缺少什麼;二是做事前要向父母請示;三是父母想要做的事情,應順從而不違背;四是父母的正確命令,不能違背;五是不使父母的職業後繼無人。而父母也應從五個方面愛護、尊重子女:一是制止子女不接受善言的行為;二是教導子女知道什麼是善;三是發自真心的愛子女;四是為子女選擇好的婚配;五是隨時為子女提供所需之物。

佛告諸比丘:人生世間不孝父母,不敬沙門,不行仁義,不學經戒,不畏後世者,其人身死,當墮地獄。」(《法苑珠林》)

佛祖曾對諸位比丘說:「人生在世上,不孝順父母,不敬奉僧人,不行仁義之事,不學習佛經和戒律,不怕後世遭惡報,這樣的人,死後應當墮入地獄。」可見,不孝順父母的人,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是逃不脫因果報應的。

以上都是佛教箴言給我們的啟示,仔細品味,可謂是至情至理,受益匪淺。

讀完《三教慧海》中的「佛教箴言」欄目,掩卷而思,不禁感慨萬千。佛教自釋迦世尊創立以來,歷經二千五百餘年而不衰落,自有其獨特之處。單是從佛門中高僧大德的精闢言論與警句來看,對世人已經起到了指導人生、引導正信的作用。所以,當我們潛心去分析佛教箴言中的珠璣字句時,不得不讚歎佛法的殊勝及諸佛弟子無量的悲心愿力。

信息來源:禪露 作者:鄒相 .
推薦閱讀:

有師父的孩子像塊寶
《妖貓傳》里的無上密,你get到了嗎?
(1 條消息)佛教里人是輪迴的,為什麼還會有地獄?
如果一切都是註定,為什麼還要行善?
學習《地藏法門》體會

TAG:人生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