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京的服飾文化--鹵煮

北京人的服飾有男服、女服之分,官吏、平民之分,有季節之分,有穿著的場合之分,因此是十分複雜多樣的。按穿著的場合不同可以分為禮服和便服兩大類。禮服中又可細分為朝服、官服、吉服、素服。

  官服是官員穿著的服裝。清朝的官服沒有滿漢之分,是在長袍的胸前和背後綴上標誌著官員品級的補子。補子為正方形,上方綉著垂雲紅日,下方綉著海水江牙,左右兩邊綉八寶或八仙,中央處文官綉飛禽武官綉走獸。文官中一品綉仙鶴,二品綉錦雞,三品綉孔雀,四品綉雲雁,五品綉白鷳,六品綉鷺鷥,七品綉鸂鶒,八品綉黃鸝,九品綉鵪鶉。雜職官員綉練雀。武官一品綉麒麟,二品綉獅子,三品綉豹,四品綉虎,五綉熊羆,六品綉彪,七品綉犀牛,八品綉牛,九品綉海馬。另有法官的補子上綉獬豸。官服上的補子是明朝洪武年間就確定了的,明、清兩朝一直沿襲下來。補子可以在需要時縫在長袍上,稱為補服。平民是絕對不許穿補服的,各級官員也只能穿與自己品級對應的補服,不許穿錯。官服有上衣、下衣之分。下衣也叫襯衣或兩截褂,下衣的上半截用棉布做衣料,下半截用縐、綢作衣料,採用大襟,右襟壓在左襟上,在左邊用鈕扣系住,從腋下縣肋下。襯衣外穿袍子,下半部前後都分為兩片,稱為開禊。清代宗室穿的袍子左右也開禊。左右袖口不是平直的,而是呈曲線,稱為「馬蹄袖」,這是清代官服特有的標誌,據說與清朝馬上得天下有關。上衣也叫褂子,比袍子短半尺,兩袖很寬,胸背正中縫有補子。袍子和褂子都是對襟。

《和素像》軸,清

  清朝官員上朝時必須穿官服戴禮帽。禮帽分涼帽、暖帽。每年三到八月戴涼帽,八月到來年三月戴暖帽。涼帽的造型有點像斗笠。在帽子頂端裝有頂珠,頂珠的用料是官員品級的標誌。一品官員的頂珠用紅寶石,二品官用珊瑚,三品官用藍寶石,四品官用青金石,五品官用水晶,六品官用硨磲,七品官用素金,八品官用陰文鏤花金,九品官用陽文鏤花金。頂珠下邊裝有二寸長的短翎管一支,翎子有花翎、藍翎之分。花翎也叫孔雀翎,翎毛尾梢的彩色斑紋叫做眼,以三眼為貴。官員上朝時還要在脖子上掛上朝珠,是用珊瑚、琥珀等材料製成的。製做袍、褂的衣料有皮、棉、夾、單、紗之分。

涼帽

暖帽

  官員戴的暖帽有春秋兩季的暖帽和冬天的皮帽。暖帽的造型為四周高三寸的帽沿,中間有紅纓,頂上附有頂戴,頂戴所用材料與涼帽頂戴相同,涼帽是用藤皮編成圓錐形,用紗作里,外麵糊上羅,以錦練作邊,帽上有紅纓,帽頂處有頂戴、花翎。

  旗人婦女戴的禮帽稱為鈿子,前邊高後邊低,用珍珠、翡翠、寶石作為裝飾。前面及上邊垂有纓珠絡,是舉行婚禮時戴的。漢人婦女戴的禮帽叫做鳳冠,鏤金製成上邊飛鳳口銜珠絡,四周嵌有寶石,左右兩邊垂有珠絡,鳳冠也只有在婚禮上才戴。

  官員上朝時穿官靴,是以黑緞子做面牛皮做底,無論滿漢文武官員,靴子的式樣是一樣的。

  北京人在辦喪事時要穿孝服,孝服是用麻布、棉布製成,為白色,子女的孝服不縫底襟,腰間還要繫上麻繩,還要用白布將青布鞋面蒙上。而結婚新娘要穿紅色的禮服。

  除了官服外,在朝廷舉行大慶典時官員們要穿另一種禮服,這種禮服的上半部綉著五彩五龍,下半部綉著八寶、海水、江牙,非常華麗,稱為蟒袍。在祭祀太廟、日月壇、禮廟時,擔任祭祀的官員要在袍褂上另穿披肩,下身穿朝裙,袖子帶套袖。武官因軍功由皇帝下旨賞賜黃馬褂,是用黃色的緞子做成的,比褂子短。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穿的官服,補子是圓形的,除了胸前、背後,在左右兩肩處也各有一個,上邊綉著龍,標誌著這些王公貴族都是龍子龍孫。

  其他一些社會階層的男子也有特定的服裝,像舉人、貢生、監生一般穿鑲有黑邊的藍袍;衙門裡的皂隸、雜役穿著青色布衣;清代婦女的禮服上衣為褂子,下身穿百褶裙。

  馬褂本來是滿族人騎馬時穿的服裝,長袖、對襟,衣長不過腰,後腰正中開禊。還有一種馬甲,也叫坎肩、背心,男女都可穿,沒有袖子,有「琵琶襟」、「巴圖魯」等式樣。辛亥革命後社會上曾經把黑馬褂藍衣袍作為禮服,到了新中國成立後,這種服裝基本上絕跡了。

  清代人們所穿的便服最常見的是長袍。官吏、平民穿的長袍開兩禊,皇族宗室穿的長袍開四個禊。另外還有一種不開禊的長袍稱為「一裹圓」,是一般市民穿的。長袍可以用綢、緞、紗、布製作。男子上身穿大襖,有夾、棉、皮三種,大襖外邊可以另穿馬褂、馬甲。婦女的長袍稱為旗袍,據說原是旗人婦女穿的長袍,到了民國時期旗袍在北京市民中流傳開來,並且流傳到全國各大城市及一些鄉村。旗袍在兩腿外側開禊,掐腰,身材苗條的婦女穿上後顯得亭亭玉立。民國時期的旗袍也有款式上的變化,下擺時短時長,袖子也時寬時窄,時長時短,領子也有高、低之分。各種花樣爭奇鬥勝,層出不窮。

民初男子

  清代旗人婦女的典型服飾是身穿旗袍,髮式為兩把頭,還要戴上金玉珠寶製成的首飾。「兩把頭」的形狀為橫向較長的六邊形,梳兩把頭要先把長發束起,在頭頂正中紮起一個頭座,然後把長發分為左右兩把,再將扁方橫插在頭座前,用插頭針把兩把頭髮固定在扁方兩端,齊耳下後垂的頭髮梳成扁平的燕尾,末端用髮帶束住,最後戴上花簪、絨花。兩把頭頗有一些分量,使頭部的活動受到限制,兩把頭是八旗貴族婦女的基本髮式,清官的后妃們平時請安、用膳時都要梳兩把頭,出宮去遊玩也梳兩把頭。兩把頭雖然可以自己梳,但比較複雜、麻煩,所以皇后、嬪妃都有專門負責梳頭的太監、宮女,梳頭也就成了起床後的頭件大事。旗人婦女是天足,腳上穿的花盆鞋跟挺高,但不是在腳跟的位置而是在中間,整個鞋底是一個底小頂大的梯形,走起路來必須十分注意保持平衡,否則很容易摔倒。兩把頭和花盆底給行動起居帶來許多不便。

  清代漢族婦女的服裝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服裝的樣式,以衫裙為主。普通婦女穿襖裙、披風,內衣有貼身的小襖及大襖,多是紅色。光緒年以後,改穿裙為穿褲,並由大褲管改為小褲管,褲管口禳有花邊。漢族婦女大多是小腳,穿的鞋叫做弓鞋。

  清代官員腳上穿靴。前門外大柵欄街上的內聯升鞋店就以製作朝靴聞名京城。普通市民以穿黑面布鞋為主。冬天穿的棉鞋中有俗名「老頭樂」的,鞋面由兩片縫合而成,保暖性好,穿脫方便,很受老人歡迎,因此得名。平民戴的便帽最常見的是瓜皮帽,用黑色布料做成,形狀像半個西瓜皮。冬天的暖帽有「三塊瓦」、「將軍盔」,有護耳可以翻下來,用各種皮毛及栽絨製成。

  民國初年,北京人的服飾有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男人剪去了長辮子,並且開始禁止婦女纏足;其次是從西方引進了西服革履,成為一些新派人士的服裝款式,與舊式的長衫馬褂並行。大中學生則以穿學生裝為主。學生裝也是一種西式服裝,與西服不同處在於不用翻領,而是採用低窄的狹領,領口用鈕扣繫緊,不用像穿西服那樣繫上領帶,顯得比較莊重實用。後來出現的中山裝是在學生裝的基礎上加以改進,領子加高,用四個明兜,便於攜帶物品,胸前有五顆鈕扣,下身為西裝褲。中山裝據說是孫中山先生喜歡穿的服裝,一直流行到今天。民國初年婦女的服裝仍然是上衣下裙,20年代初流行的旗袍受西方女裝的影響,縮短了長度,收緊了腰身,再配上高跟皮鞋,使婦女的身姿顯得苗條秀美。進入30年代,旗袍盛行一時,出現了許多新的款式,像降低領高、取消袖子等。

民初女子

  北京婦女穿旗袍是在清朝,漢民看到旗人女子穿的高領、寬袖、長身的衣裳穿在身上使身材顯得苗條,於是紛紛仿效,旗袍開始流行,進入千家萬戶。直到新中國成立前,除了一些洋派婦女和女學生改穿短衣,大多數婦女仍以穿旗袍為主。當時的大柵欄、王府井等繁華商業區的幾家大綢緞莊、大百貨店都供料做衣,於是一些手藝好的裁縫聚集在附近開設門市。當時的裁縫中有「三常」,即常萬順、常萬增、常萬頓三個本族兄弟,在做衣時肯在領、腰、下擺三個關鍵處下功夫,領有高低軟硬,掐腰尺寸有度,下擺與掐腰呼應,做旗袍針黹活吃重,針隔密齊,成活平整如板。

  北京的女學生中流行白色或淺淡的服裝色調,打破了封建迷信的「忌白色」的觀念,以樸素、淡雅的服飾令人耳目一新。她們身穿白色上衣,黑色裙子,不愛紅妝愛縞素。

20世紀20年代的女學生

  民國時期洋布、洋傘、洋鞋、呢帽十分流行,男人穿西服的很多,甚至出現「窄幾纏身,形不掩臀,偶然一蹲,以至綻裂」的情況。公服、禮服以西式服裝為主,常服則以略加改造的長袍馬褂充當。


推薦閱讀:

老北京的服飾文化
服飾奇妙物語之這東西百年前專屬貴族,如今卻只能給狗帶了……
甄嬛傳服飾變化和地位的變化
中國近代服飾演變過程及特點
如何從中美傳統服飾的特點反映中美文化差異

TAG:文化 | 服飾 | 服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