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各科醫生都怕糖
為何各科醫生都怕糖
5歲小女孩近視達300度,6歲兒童得了糖尿病,16歲少女染上黴菌性陰道炎,18歲男孩查出腎結石,……這些疾病都有一個共同因素——攝入過量糖!中國人吃糖多嗎?可能很多人都不覺得。
曾有一項調查發現,國人人均一年吃掉的糖已達到19.6公斤,與30年前相比整整上升了5倍,平均每人每日的攝入量接近53.7克。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則提出每人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內。
其實我們每天不知不覺攝入的糖量早已超標。比如,喝一罐330毫升的可樂,就能攝入約35克的糖;喝一瓶430毫升的果汁,就攝入約45克的糖;幾塊甜餅乾含糖約10克;吃100克雪糕,其中可能就有近20克的糖……但是超量攝入糖的危害卻常常被人們忽視!
為何各科醫生都怕糖
過量攝入糖可導致多種疾病,各個科室都有它的「身影」!
心血管內科
誘發高血壓
一般我們認為,高鹽飲食和高血壓緊密相關,然而美國心臟病雜誌曾發文稱,高糖飲食也會引發高血壓。高血糖水平作用於下丘腦的某個關鍵部位,會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
內分泌科
肥胖
糖進入到人體後,一部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分解,來供應人體所需要的能量,另一部分也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合成糖原儲存起來,以備急用。但是人體合成糖原是有上限的,再多的糖就會轉化成脂肪儲存到體內,久而久之引起肥胖。
糖尿病
武漢市第三醫院血液內分泌主任吳軍介紹,現在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年輕人得病的也越來越多,大多和不正確的生活方式有關。吃糖不會直接導致糖尿病,但高糖飲食,可以出現短時性血糖增高,加重胰腺胰島負擔;高糖飲食又可以導致肥胖,容易導致胰島素相對不足,或胰島素抵抗,大大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風險。
影響身高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潘慧介紹,要想讓孩子長個,就要讓他少吃甜食。過量的糖分攝入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抑制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孩子缺乏生長激素,自然長不高。最好多吃粗糧雜豆、蛋奶果蔬等天然食物,並養成定時進餐、吃好正餐的習慣。
消化科
易患膽結石
糖攝入過量,會加快膽固醇的積累,造成膽汁內膽固醇、膽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調,而過多的膽固醇又會形成膽固醇結石。另外,糖過多還會轉化為脂肪,促進人體發胖,進而引起膽固醇分泌增加,促使膽結石的發生。
婦科
易得陰道炎
當女性攝入糖分過多時,多餘的糖通過尿道(尿液)代謝。由於糖呈酸性,整個尿道周邊酸鹼環境發生變化,打破平衡。如果經常過量吃糖,就容易引起陰道內菌群失調,念珠菌大量滋生,它們在外陰、陰道、尿道口周圍生長、繁殖,導致念珠菌性陰道炎。
增加子宮癌風險
據《每日郵報》報導,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與那些很少吃甜食的女性相比,每周吃甜食2至3次的女性,其患子宮癌的風險會增加33%。如果每周吃甜食三次以上,患子宮癌的風險就會增加42%
促進乳腺癌發展
女性甜食攝入過多會促進乳腺癌的發展,因為大量的攝入甜食,體內的胰島素分泌就會增加,而早期乳腺癌的發生正需要大量的胰島素,這樣就會促進乳腺癌細胞的生長繁殖。
骨科
易患骨質疏鬆
進食大量糖或碳水化合物,會消耗體內大量鈣、鎂、鈉等,體內鈣的不足使肌肉硬化和張力減弱,調節血壓的機制紊亂,大量鈣被中和,又能讓骨骼脫鈣而出現骨質疏鬆症。
風濕免疫科
引發痛風
糖過量易導致人體內源性尿酸的形成,而尿酸過高,就很容易引發痛風,痛風很折磨人。美國調查顯示,大量喝甜飲料的人痛風的發病率比不喝甜飲料的人高出120倍。
皮膚科
易長皺紋
糖分會與皮膚中的膠原蛋白結合,削弱膠原蛋白對皮膚的修復和再生功能,導致皮膚過早出現皺紋和變得鬆弛。研究表明,50~70歲的人如果血糖水平增高,會讓他們看上去老了5~7個月。
易長痘痘
解放軍第458醫院整形美容科主任陳柯解釋,進食巧克力、蛋糕等高糖食物後,糖迅速進入血液,會引起體內荷爾蒙波動,使雄激素增加,而雄激素會刺激皮脂腺導致皮膚長痘。糖類在人體內代謝時需要消耗B族維生素,又是痘痘加重的因素之一。甜食裏含有大量白糖、黃油等,會被機體轉化為脂肪存儲起來,導致分泌更多的皮脂,堵塞毛囊也會加重痤瘡。
牙科
易長齲齒
經常吃糖又不及時漱口,極易患齲齒(蛀牙)及多種口腔疾病。
營養科
容易厭食導致營養不良
如果吃糖太多,會影響孩子食慾,其他營養素勢必攝入減少,導致體內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均缺乏,極易造成營養不均衡。
眼科
助長近視發生
甜食中的糖分在人體內代謝時,需要大量維生素B1幫忙,並降低體內鈣的含量。維生素B1對視神經有養護作用,其含量的高低會影響到視神經的狀態。而鈣是眼部組織的「保護器」。經常大量進食甜食,眼睛不僅易疲勞,還會助長近視。
神經內科
影響智力
日本科學家發現,甜食吃得多居然會影響人的智力!研究發現,給老鼠喂高糖高脂飲食,結果發現大腦中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含量大大減少,導致記憶容量縮小,空間學習能力下降。而在2012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科學家也進行了一項大鼠實驗,首次揭露了長期高果糖飲食會使大腦遲鈍、學習記憶能力下降。
心理科
易導致抑鬱
精製糖和精製糖水化合物會消耗改善情緒的B族維生素,使情緒調節功能受到影響。發表在《英國精神病學雜誌》的一項針對3400多名中年人的調查發現,膳食中含糖類等加工食品太多的人,患抑鬱的風險可能增加58%。
看了這些,還敢吃甜食嗎?
日常除了少吃甜食與糖果外,我們還要警惕「隱性糖」
3招減少「隱性糖」
1吃水果查查含糖量
很多人以為,水果以「水」為主,熱量不高,其實水果的含糖量也是有高有低,新版膳食指南就建議大家選含糖量低的水果。
含糖量低的水果(含糖量4%~10%),例如西柚、西瓜、青梅、草莓、楊梅;
含糖量中等的水果(含糖量10%~15%),例如橘子、木瓜、桃子、蘋果、葡萄、菠蘿、獼猴桃、石榴;
含糖量高的水果(含糖量>15%),例如香蕉、柿子、荔枝、山楂、甘蔗、鮮棗。
2買零食看標籤
有些零食雖然吃起來不覺得甜,但其中的糖含量卻高的驚人。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麥芽糖、蜂蜜和玉米糖漿都屬糖類,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邊的成分,其含量就越高。所以一定要學會看食物標籤,這樣的話,即使是包裝食物中的隱形糖,也能被我們揪出來。
3做菜少用紅燒、糖醋
烹飪也要注意,盡量避免糖醋、紅燒等方法。新版膳食指南建議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像紅燒肉、魚香肉絲都是高糖,一份紅燒排骨、紅燒魚、魚香肉絲大概加糖25~30克,糖醋排骨和糖醋裏脊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的糖。另外,番茄醬、燒烤汁等調味醬,每百克大概有15克左右的糖,隨便吃吃就超過了一天的推薦量。
推薦閱讀:
※甲鑽胺片是什麼?
※那些生死分離的故事,陪你看今夏新番《code blue》
※糖尿病腳趾頭爛了,有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你為什麼要送醫生紅包?醫生為什麼不敢收你的紅包?
※醫生向左病人往右(1-2套裝) - 圖書 - 噹噹網
TAG: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