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護法:三洲感應的韋馱菩薩(賢劫千佛之樓至佛)

韋馱贊  韋馱天將,菩薩化身,擁護佛法誓弘深,寶杵鎮魔軍,功德難倫,祈禱副群心。南無普眼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農曆六月初三韋馱菩薩聖誕!  頂禮護法韋天尊菩薩!  韋馱菩薩介紹  (農曆六月初三)恭逢韋馱菩薩聖誕。韋馱菩薩現天大將軍身時,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也是大家所熟悉的佛教護法神。中國佛教寺院中,韋馱菩薩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門口的四天王殿內,面向著寺院,以守護伽藍(即道場之意)。其形像大多為身穿甲胄的雄壯武將,手持金剛杵,或以杵柱地,或雙手合十,將杵擱於肘間。韋駝菩薩現天大將軍身擔當佛教中驅除邪魔,保護佛法的重任,為佛教中護法金剛力士的代表之一,相傳,浙江臨安東天目山是韋馱菩薩的道場。  唐朝道宣律師曾感得韋馱菩薩現身護法,常常見他身著甲胄,合掌恭立,寶杵橫放臂上。自此以後,中國的道場中大多立此天將軍身的韋馱菩薩像。據經中介紹:韋馱菩薩是賢劫千佛中的最後一尊樓至佛的示現,由此也可以證明「一佛出世,千佛擁護」的道理。  菩薩的諸多化身名號  韋陀、韋馱、圍陀、毗陀、吠陀,梵音皆為VEDA,宣化上人《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淺釋》云:「現在護法韋馱菩薩,就是(四王天)三十二員大將之一,他在賢劫千佛中,將為最後一位佛,名號為樓至佛。」樓至佛成佛的授記和經歷,事見《大寶積經密跡金剛力士會》,經中稱為樓由佛,樓由佛在先世為太子時,曾發願在成佛前為密跡金剛力士,「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諸人成得佛時。當作金剛力士。常親近佛在外威儀。省諸如來一切秘要。常委託依。普聞一切諸佛秘要密跡之事。信樂受喜不懷疑結。」(另一譯本為《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及《大乘悲分陀利經》(經中樓至佛作菩薩時,菩薩過去生名為無垢明藥王菩薩,在另一譯本《悲華經》中,名持力捷疾、亦得名為火凈藥王菩薩)。  韋馱菩薩往昔修因文中提到:  大藏經中,『說總聖錄』所載:  韋馱菩薩,生於六月初二日,常在娑婆世界,擁護三洲,轉大法論。一十八世為將軍身,五十四世為宰相,造亭接眾一百二十所,開井一百三十口,造僧袈裟及碧樹缽八百萬,設僧尼浴池,砌大路四十八條,造佛寺四十八所。每世造旃檀香佛一千尊:高丈六尺,每尊佛前造金寶塔一座:各高七尺。每世造大藏經一百藏,一十七世為真童身。  往昔因地為法意太子時,曾發願在成佛前為密跡金剛力士。以其本願故,示現護法相。  寶華琉璃佛會上成道,號『普眼菩薩』。  釋迦佛會上名『真童身菩薩』,手執金剛寶杵,重八萬四千觔。  三洲感應  韋馱天將雖是四大天王的部下,但在傳統的寺廟中卻得到特別的尊敬。傳統寺院的早晚課誦中,早課的末後是祝韋馱儀,唱韋馱贊;初一、十五的午供中,除了大雄寶殿、祖師殿、伽藍殿、香積廚之外,還有韋馱殿。韋馱天將為什麼會得到如此的殊遇呢?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各自衛護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四大部洲,勘察民心厚薄,維持社會秩序,類似現代社會紀檢與軍警部門的領導人。而韋馱菩薩發願專門護持佛法、護持道場、護持出家人,北俱盧洲沒有佛法,所以他只是「三洲感應」。對於正法道場,真心修行的出家人,他是絕對的盡心護持,他的感應故事在中國的寺庵山志中的記載不勝枚舉。  韋馱菩薩的故事  抓獲捷疾鬼  相傳釋迦牟尼涅盤時,諸天和眾王把佛陀火化後的舍利子分了,各自回去建塔供養。韋陀也分得一顆佛牙,正準備回天堂。一個捷疾鬼混水摸魚,偷走一對佛牙舍利,撒腿就跑。韋陀奮起直追,剎那間將捷疾鬼抓獲,奪回了佛舍利。諸天和眾王紛紛誇獎韋陀能驅除邪魔外道、保護佛法。於是,韋陀被人們稱為護法菩薩。  扛著韋馱就跑  《普陀山傳奇異聞錄》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事:清代末,普陀山上而一座寺,而一天晚上忽然燒起一場無名火,那一夜剛好有一位小沙彌睡在韋陀佛像旁邊,夢中見一位身穿多金甲,狀似韋陀護法的人對他大喊:" 失火了,你趕緊逃生吧 "小沙彌一覺驚醒過來,果然大火已經燒遍了個寺院,情急之下,他扛著韋馱神像就往門外跑。一直到早上,眾人察災情時,發現寺院滿目瘡痍,只有韋陀安然無恙地屹立在門外。要知道,那一尊神像大概有幾百斤重,必須要幾個壯漢用盡全力,才能把它扛起,如今一位小沙彌竟然可以獨力背起,可見韋馱之靈驗。當代的法師在講經時也說過,出家人一心修道,可能會過的清苦一些,但絕不會餓死,如果餓死一個真心修道的法師,韋馱菩薩應受撤職查辦的處分。所以,韋馱菩薩得到出家人的特殊禮遇不是沒有原因的。  一念得失  宋朝時代有一位高峰妙師,道心非常的好,晝夜念佛不息。可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量的,日子久了,總難免不打瞌睡。禪師心裡在想,自己用功這麼多年,對於生死還沒有把握,工夫尚未有見地,而睡魔倒反日日來打閑岔,像這樣天天打瞌睡,工夫怎麼能上進呢?於是痛下決心,自己跑到高峰嶺上,跏趺在山崖的邊際,下面是萬丈深的絕壑。心想:如果這次打瞌睡的話,跌下去來個倒栽蔥,保管粉身碎骨。禪師的意思,在這裡靜坐用功,警策自己免得再打瞌睡,這是再好沒有的方法了。  然而禪師的工夫還沒有到家,當他腿子一盤用功尚未經久,老毛病—瞌睡—仍然複發。有一次打瞌睡,真的掉下去了,禪師自己也知道這次是死定了。可是,當他剛剛掉到半山腰的時候,忽然覺得有人把他托住送上山來,禪師驚喜的問道:『是誰救我?』空中答曰:『護法韋馱。』禪師想,還不錯,居然還有韋馱菩薩來護法。於是接著又問道:『我這樣修行的人,世上有多少?』空中答曰:『過恆河沙數之多,因你有這一念貢高心,今後五百世不再護你的法。』  這時禪師痛哭流涕,慚愧萬分,心裡在想,先在這裡修行,好醜還蒙韋馱菩薩來護法,現因一念貢高心生起,今後五百世韋馱菩薩不再護我的法了。左思右想,自己嘆了口氣說道:事已如此,不管他護法不護法,我還在這裡修我的,修不成,一頭裁下去,摔死算了。於是又將腿子一盤,坐了沒有多久,瞌睡又來了,真的又演成個倒栽蔥了。  這次他認為決定往生了,可是,當他剛剛要落地的時候,又有人把他托住送上山來。禪師又驚又喜的問道:『是誰救我?』空中答曰:『護法韋馱。』禪師說:『你不是說今後五百世不護我的法嗎?怎麼現在又來呢?』韋馱菩薩說:『法師啊,因你剛才一念慚愧心生起,已超過五百世之久的時間了。』妙高禪師聽了這話,當下豁然大悟,由此建寺安僧,廣結善緣。  在中國的寺院殿宇里韋陀英俊威武。他身披鎧甲,手持金剛杵,降魔去妖,威風凜凜。天王殿中所塑的韋陀,一般具有兩種站立的姿態:一個是雙手合十,橫杵於腕上,直挺而立;一個是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前者雙手合十,表示此地是十方叢林,歡迎來客,遠遊的行腳僧可安心住下。後者則示本寺不接待來僧掛單,行腳僧不要自討沒趣,最好另投山門。  韋馱菩薩亦是大藥王:  (《悲華經》中韋馱菩薩得授記成佛時的大願(節選))  我般涅盤後正法賢劫一時滅盡。若我涅盤正法賢劫俱滅盡已。我之齒骨並及舍利。悉當變化作佛形像。三十二相瓔珞其身。一一相中有八十種好。次第莊嚴遍至十方無量無邊無佛世界。一一化佛以三乘法。教化無量無邊眾生悉令不退。若彼世界病劫起時無有佛法。是化佛像亦當至中。教化眾生如前所說。若諸世界無珍寶者。願作如意摩尼寶珠。雨諸珍寶自然發出純金之藏。若諸世界所有眾生。離諸善根諸苦纏身。我當於中雨憂陀娑香栴檀沉水種種諸香。令諸眾生斷煩惱病諸邪見病身四大病。於三福處勤心修行。令命終時生天人中。世尊。我行菩薩道時。當作如是利益眾生。。。  時佛即贊持力捷疾。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來世作大醫王。令諸眾生離諸苦惱。是故字汝為火凈藥王。佛告火凈藥王。汝於來世過一恆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恆河沙阿僧祇劫。後分賢劫中一千四佛。垂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當悉得奉施飲食。乃至如上汝之所願。那羅延勝葉。般涅盤後正法滅已。汝當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樓至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壽命半劫。汝之所得聲聞弟子。如千四佛所有弟子等無差別。所化眾生。般涅盤後。正法滅已賢劫俱盡。齒骨舍利悉化作佛。乃至生天人中亦復如是。。。。。。

  關於韋馱的寺廟對聯:  1.  七世現童真,合掌當胸,統理僧伽宏法化;  三洲崇佛相,挺身倚杵,森嚴天將鎮魔軍。  2.  三洲感應難思,汝有真修我護法;  一杵威神可畏,人無邪念自降魔。  3.  秘菩薩行,現將軍身,頻年甲胄常披,摧邪輔正;  為護法神,受如來囑,佛國金湯是賴,衛教安僧。  4.  寶杵鎮乾坤,威力昭彰,遂使魔軍喪膽;  丹心盟日月,神通廣大,護持佛法長存。  5.  聖跡昭垂,任從劫火洞然,爐宛在;  神功叵測,深信金剛不壞,杵猶藏。  6.  心發菩提,德被群機登凈域;  手擎寶杵,護持正法住人間。  7.  住童子地而護法;  現宰官身以降魔。  8.  直對慈顏,欽崇法化;  橫揮寶杵,丕振宗風。  9.  執杵摧邪,振威輔正;  澄心普照,護法安僧。  10.  將軍立地能成佛;  菩薩升天善伏魔。  11.  現將軍身,執降魔、人天拱服;  行菩薩道,披鎧甲、法界皈依。  12.  現將軍身,摧邪輔正;  行菩薩道,護法安僧。  13.  嚴護法城,群魔俯首;  靈昭凈剎,眾信歸心。  14.  護法全憑一杵訣;  澄心普照萬家春。  15.  護擁沙門,苦海超升登彼岸;  法尊凈土,慈航遍渡澤恩波。  16.  現將軍身而降魔,長替山門資保障;  居童子地而護法,誓為法苑作干城。  17.  現將軍身,保境安民,威德遍三洲感應;  住童子地,摧邪輔正,願心護千佛伽藍。  18.  擎金剛杵以降魔,千佛伽藍資保障;  擐甲胄裝而護法,三洲感應顯威靈。  19.  現將軍身,擎金剛杵,輔正摧邪,三洲感應威靈顯;  住童子地,護善逝教,降魔懲惡,四海叢林仰賴深。 


推薦閱讀:

世上有人修佛,有人修道,那有沒有人修魔?
佛教修證方法論述 之零 為何證
持戒是忍辱的基礎嗎?
禪定前的熱身

TAG:佛教 | 菩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