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周點:簡約不簡單的「四個全面」

2015年02月28日

  • |

  • 2015年2月24日,河北保定,一名婦女在印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照片的招貼畫下駐足。(法新社)

  • (聯合早報網 楊麗娟整理)在中國民眾開始羊年第一個工作日,中國「兩會時間」即將開啟的節點,由中共喉舌《人民日報》牽頭,中國主流媒體掀起了對總書記習近平提出的「四個全面」的重磅解讀熱潮。有媒體指出,雖然今年兩會不涉及換屆,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平年例會」,但媒體對「四個全面」的集中討論,為即將開幕的兩會帶來不平常的信息。《聯合早報》於澤遠在文章中指出,這意味著「四個全面」不僅將是下月「兩會」上的「主旋律」話題,還可能作為習近平時代的「理論創新成果」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被寫進黨章。

    春節的喧鬧已漸平息,但從節前中國內地民眾涌港採購年貨開始引發的又一波陸港衝突仍在延續。過去連續三個星期天,香港幾個激進本土派組織均發動激烈的「反(大陸)水貨客」行動,示威者在商場圍堵大陸人,並與警方發生衝突。而「港人抵制內地遊客」的新聞在內地同樣也引爆了一些「對香港斷水斷糧斷電」的仇港言論。在這種看似不可收拾的矛盾事態下,即將赴京參加中國兩會的香港特首梁振英透露,將與當局商討收緊自由行,這種說法同樣引發了各界不同的反應。

    作為亞洲兩大金融中心、向來在各方各面橫向縱向比較的香港和新加坡,本周相隔一天面世的兩地新年度預算案,給了內部和外界充分的比較餘地。生活成本升高、人口老齡化及全球增長放緩等問題,是兩地面對的相同問題,但雙方政府給出的預算案則凸顯了應對問題的不同思路。

    敬請關注本期新聞周點,也歡迎分享你的觀點。

    〉〉〉參與討論

  • 一、「四個全面」為何獲中國官媒最強火…

    2015年02月28日

    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去年12月在江蘇調研時提出、並在過去的兩個月在各種場合反覆強調的「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不僅被中國官媒作了高規格的權威解讀,也在世界輿論場掀起了關注中國政情的新高潮。

    《人民日報》「幾經打磨、多次溝通後形成的重磅系列評論員文章」在2月25日推出,在文章見報前夜,「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號還在預告文章中特別使用了「首次權威定義」的說法,著重強調了此系列評論的高規格、強火力。觀察人士分析,中共官媒的高規格評論,意味著習近平的「四個全面」很可能將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處於相似的政治地位,成為習近賓士國方略的理論提升。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26日以「習實現中國夢的藍圖」為題評論說,當中國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時,「四個全面」旨在指引中國。BBC中文網則援引在香港的中國時政評論員劉銳紹分析指出,習近平實際上就是在通過"四個全面"來給他的「中國夢」做出具體解釋,具體內容上,「四個全面」和過去領袖提出的理論相比沒有太大新意。而對於「四個全面」整體在執政話語的位置,中國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耀桐在開創一個全新格局的基礎上認為,「一方面是一種延續性,是對以往方向、 路線的一脈相承,表明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沒有另起爐灶,否定過去;另一方面,『全面』並非輕描淡寫,可有可無。『全面』就是要覆蓋面更廣,不可能留有死角、達不到的地方,而且加強了力度深度廣度。」

    《聯合早報》於澤遠在專欄文章中指出,在中共歷史上,官方宣傳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新飛躍」只有兩次。第一次「飛躍」發生在1949年中共建國前,中共在總結成功和失敗經驗的基礎上,找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產生了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發生在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共通過改革開放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產生了鄧小平理論、江澤民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也被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都先後作為「指導思想」被寫進中共黨章,成為中共前四代領導人的「理論標誌」。如今,主流官媒以「最高規格、最強火力」宣傳習近平的「四個全面」,並將其提升至「新飛躍」的高度,難免讓外界猜測官方是否要將「四個全面」打造成習近平時代的「理論標誌」。文章並認為,與以往的「中國夢」、新常態等概念相比,「四個全面」設定了中共今後一個時期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和主攻目標,也高度概括了習近平執政後的所作所為,具備了成為習近平「理論標誌」的條件。

    〉〉〉參與討論

  • 於澤遠:習近平的「理論標誌」

  • 「四個全面」:習近平為「中國夢」解夢

  • 妄議習近平的政治偶像

  • 被稱「影子部隊」 習近平有七貼身重要智…

  • 二、陸港矛盾中自由行何去何從

    2015年02月28日

    春節的喧鬧已漸平息,但從節前中國內地民眾涌港採購年貨開始引發的又一波陸港衝突仍在延續。過去連續三個星期天,香港幾個激進本土派組織均發動激烈的「反(大陸)水貨客」行動,示威者在商場圍堵大陸人,並與警方發生衝突。而「港人抵制內地遊客」的新聞在內地同樣也引爆了一些「對香港斷水斷糧斷電」的仇港言論。另據港府最新統計,春節期間訪港大陸個人游旅客,錄得自2003年以來首次跌幅。業界已將其視為警號響起。

    在這種看似不可收拾的矛盾事態下,即將赴京參加中國兩會的香港特首梁振英透露,將與當局商討收緊該政策的空間,讓大陸旅客自然增長趨勢受控。對於梁振英提出的考慮收緊自由行政策,香港各界反應不一,尤其商戶和市民的反應迥異。較為折中、並獲得多數輿論認可的說法自然是如何優化自由行,對此,亞洲首富、長和系主席李嘉誠也表態說:「如果今日突然宣布沒有自由行,我相信股票(恆指)會跌1000點。」他認為,自由行可以安排得更合適及更有秩序。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則在社論中特別指出,收緊「自由行」是項技術性調整,輿論不應將之政治化。其次,環時認為,香港輿論對中央的期待過高:「既要有自由行,幫助促進香港經濟的繁榮,又要使入港的遊客總量恰到好處,從而實現香港各個群體的利益最大化。而事實上,這樣的拿捏很難做到。」這篇對「優化論」持支持態度的文章同時也認為,「香港對反內地遊客言行的制止與引導應當與收緊自由行同時進行」。

    香港《明報》25日的社評則給出更具體的建議:維持自由行城市數目不變,港府可以微調城市組合,給自由行注入新動力。梁振英可與中央商討,在某段時間內調整自由行城市的組合,讓內地其他城市的居民也有機會來港自由行,這樣的自由行旅客或許消費意願更高,給零售業帶來新局面。文章稱,期望政策調整後,可以在內地人舒適來港、香港承受得起、顧及香港經濟發展三方面達至平衡,並消除埋藏在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負面因素。

    在早報網針對此話題發起的讀者調查中,網民對於通過收緊自由行政策緩解陸港對立情緒的前景也表示了不樂觀,多數受調查網民認為,「抑制內地遊客過快增長」和「制止與引導港人反陸客言行」同等重要。

    〉〉〉參與討論

  • 李嘉誠:取消自由行港股將跌千點

  • 港特首將赴京商討收緊自由行

  • 港將與北京談收緊陸客游

  • 陸客赴港個人游 2003年來首次下跌

  • 三、預算案中的香港與新加坡

    2015年02月28日

    作為亞洲兩大金融中心、向來在各方各面橫向縱向比較的香港和新加坡,本周相隔一天面世的兩地新年度預算案,給了內部和外界充分的比較餘地。生活成本升高、人口老齡化及全球增長放緩等問題,是兩地面對的相同問題,但雙方政府給出的預算案則凸顯了應對問題的不同思路。

    香港選擇動用其638億港元的財政預算盈餘,為所有居民提供一次性的所得稅和營業稅退稅。英國《金融時報》認為,此舉再次確認了港府致力於打造低稅收、放任式政府的努力。新加坡則不同。它以提高最富有居民的稅收方式實現財富再分配,以便應對社會福利開支——尤其是醫保開支——的增長。在如何縮小貧富差距方面,彭博社引述學者分析表示:「與新加坡相比,香港的模式比較溫和。」

    但是,這份被香港媒體稱為「劫富濟貧」的新加坡預算案雖然受益人群廣泛,卻不只是一個「派糖」的大散紅包之舉,《聯合早報》社論認為,它整體上仍反映了政府的審慎財政政策,也勾畫了新加坡下一階段的發展之路。《聯合早報》記者游潤恬從政治層面解讀今年的預算案時認為,這項在選舉前推出的預算案首先嘗試回應中等收入「夾心層」和年長者這兩大群選民的訴求,但又不是一個民粹的預算案,而是授民以漁,將更多的資源投放在國人的技能培訓和教育方面。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尚達曼也對「劫富濟貧」說作出回應稱:「劫富濟貧(Robin Hood)聽上去似乎是很好的報章評論,但這不是我們的策略。」政府要從全民利益角度出發增加支出,而全民也須擔當共同責任從而打造社會的未來。

    對於兩地預算案的差異,香港《南華早報》引述觀察家指出,兩個城市確實有相似的社會問題,但在很多方面又不宜相提並論。該報社論也將今年的香港預算案稱之為「一份能加速香港復原的預算案」。文章認為,曾俊華在這次的預算案中似乎做對了,在「佔中」之後,這次預算案能為香港「癒合」廣大社會。《紐約時報》也同樣認為,港府希望藉此來驅散「佔中」的陰霾。

  • 推薦閱讀:

    這些簡約電視背景牆,看一眼就愛上了!
    簡約舒暢沙發讓家清新自然
    136㎡北歐複式樓,簡約、個性、時尚!
    129平現代簡約混搭 精緻小資
    現代簡約經典兩居室設計,原來家還可以如此精緻

    TAG:新聞 | 簡約 | 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