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我該如何與你溝通?
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該如何引導?
新一年級學生剛經歷完小升初考試,在新學期就會有些鬆懈,因此,很多一年級孩子在進入新學期不想學習、厭學,那麼一年級孩子不願上學,家長該怎麼辦?
一、學生間的交往、交流。
由於性格原因,有些學生人際關係差,經常與同學們吵架甚至打架,最後同學們都不喜歡他,感到在學校沒意思,產生了厭學心理。由於學生來自不同文化、經濟和涵養的家庭,他們的性格亦有很大差異,有些學生由於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際關係自然就差。
如果老師和同學再對他們冷漠,他們就會更感孤獨和不安,不良情緒甚至厭世情緒就會產生。因此,對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學,不應漠然置之,而要伸出友愛之手,關心、幫助他們。
二、學習成績重視度超標。
小學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與學生成績關係密切,初中名校的擇生標準仍舊是成績。
教師在抓學生成績面前仍然不敢有半點的放鬆,素質教育的教育觀念仍沒有認真的落實到教育實踐中,作業量在「減負」熱之中或之後都沒能實質性的減少。增加作業量來換取成績,這種無視學生主體性,當然讓學生感到厭惡。
三、家長的高期望、教師的高要求。
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呈低齡化趨勢,對學生成績的高期望不僅沒有減弱的趨勢,而且呈現對學生各種特長的高期望。學生面臨著來自家長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在現有教育環境中,教師對學生的期望也不可能降低。
在整個社會呈現出的短期、快速追求發展的心態影響下,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激勵也呈現出短期效應,追求學習上的快樂已成為次要的激勵因素,嚴重背離了學生心理發展的要求。
四、個別教師的不積極態度。
有的教師由於種種原因對教師工作不感興趣、不熱愛教育事業,因而對學生的態度冷漠、生硬、粗暴,對學習較差的學生動不動就諷刺、挖苦甚至體罰和變相體罰。
師生之間毫無感情,學生見了教師如同老鼠見了描,教師與學生毫無向心力,導致學生對他所教課的離心力;親師才能重道,學生由愛老師而過渡到愛老師所教這科知識的比例相當大,特別是在小學。
不可否認,一些學生的厭學與教師的教育教學失誤存在著直接的聯繫,教師的師德無疑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溝通並不難 技巧很關鍵
※我從開店到現在,依舊還在犯的錯誤
※就在本周Coming This Week: My First LIVE!
※距離遠,需要聯結感(中)
※超八成家長常和孩子溝通